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2024-05-09

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共11篇)

篇1: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新课程标准有以下优点。

1.突破了传统音乐学习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参与为中心转变,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一;

2.突破了旧的学科中心模式,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水推向追求人的知识全面发展转变。

3.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及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突出情感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将其放在了首位,从强化竞争的教育到以合作为基础转变,从教育和社会脱节向紧密联系生活、社会生产实际转变。

5. 拓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文化的学习领域,从过多的统一要求向追求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转变,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教材是音乐课程中最重要的资源,根据《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在内容设置上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认为在内容的设置上较合理,容量适中。

新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本,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通过各单元由浅入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等常规教学中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另外。还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母谱。在识谱的要求上,降低过难的识谱要求及过高技能技巧,不提独立识谱的过高要求,还有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像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每册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板面设计图文并茂,多风格,多形式,使教材更生动活泼。

我认为新教材稍有欠缺的是;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难度大了些,《在动物园里》音准较难解决。

在试验了两个月新教材后,我颇有感受:新教材的内容很活,给教师教学的活动空间很大,所以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需做的准备工作还真的不少,并且马虎不得。如果观念没有更新,继续用老模式来套新教材,那将是寸步难行。最关键的是观念的改变。当然,旧的教学观念转变为新的教学观念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得靠自己多去学习,多去揣摩,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才能做到观念更新,观念到位,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真正把课改做到实处。

篇2: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目标的点滴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反映在教学目标内容的变革上,它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整体培养,表现为关注人的存在,引导人的发展。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定了对人的整体素质进行发展和培养的三个内容,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放在了首位。下面是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阐述音乐教学中对音乐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学习音乐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音乐教育没有其他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而是通过音乐引起人情感上的激荡和共鸣,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愉快的情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学生通过广泛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欣赏音乐、演奏、演唱优美的乐曲、歌曲等,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感化。课堂上师生之间要有轻松的情感交流,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教与学的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感情传递给学生,彼此沟通情感体验,就像朋友之间的交流,这种情感交流创造了最好的教育审美情境。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教师的教学仪态、教学语言、教学气质等会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其在愉快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美的熏陶,培养音乐兴趣。

二、在歌(乐)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作品的正确选择能够起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歌曲作品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可以把音乐作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一)、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对学生的身心起到陶冶作用,根据民族素材创作的现代歌曲,具有号召力、时代感强的特点。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作者积极进步的歌词号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应该团结起来,树理想、接重任、开创未来。《友谊的回声》、《原谅我》、《阳光牵着我的手》作者都用朴实的语言,动听的旋律让学生树立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精神。如《摇篮曲》、《拉勾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等。这类歌曲作品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富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很强的抒情性和艺术性,充分表现了人间的亲情、友情。通过演唱这类歌曲,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日益丰富、高尚。

(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起到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诱导作用,思想性、哲理性较强、反映历史的歌曲作品。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展现了先辈们崇高的人生信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他们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如一座丰碑,一面红旗永远镌刻和飘扬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等歌曲告诉学生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三)、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首先通过谈话式导入新课:学校每周一早上举行什么仪式,让学生讲讲自己见过的升旗仪式,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有关的国歌知识,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与时代背景,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要求同学们在听国歌时神情专注而庄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歌的真挚情感。

在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范唱。庄严的国歌声中,学生很快联想到一些奏国歌、升国旗的壮观场面,深深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然,他们并不能真正感受歌词的内涵,于是我播放电影《风云儿女》片断、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同时,使学生了解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就这样,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这首歌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看到学生的情绪在一步步高涨,于是我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铿锵有力的朗诵,使学生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鸣,教师随即奏响歌曲的前奏,三连音的不断出现,更激发起了每一个同学演唱的热情。

在学唱会国歌后可趁热打铁欣赏《保卫黄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能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在执教《保卫黄河》这节课时,学生对歌曲的感情处理往往不能很快到位,演唱时总是不能达到慷慨激昂的效果,我就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从影视中精心剪辑一幅幅表现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有关录像让学生观看,结合已有的背景画面思考并讨论:作者光未然当时创作的心情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带着问题融于一个有声、形、光、色凝成的音乐氛围之中,思维充分调动起来,情感体验自然地被推向高潮。实际演唱时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学生的爱国之情,显得那样庄重和神圣。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

然后欣赏《我爱你中国》,歌词展示在人们目前的是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呼唤出炎黄子孙对祖国一片炽热的情感。歌词的感悟能使学生在音乐课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振奋他们的爱国热情,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方式、独特形态、独特作用和独特魅力,显示出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四)、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如《草原放牧》叙述了蒙族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俩与暴风雪搏斗,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表现了祖国的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动人形象。《草原上》描绘出了一幅草原美景—蓝天、白云……作者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和平、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彩桥架到台湾岛》台湾岛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样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这首歌曲表达了海峡两岸儿童的心声——统一祖国。《茉莉花》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得爱慕和眷恋之情。

外国歌曲也是一样的,《红河谷》是一首有百余年流传历史的歌曲。由于歌中红河谷地理位置存在争议,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都视之为自己国家的民歌。该歌曲以朴实的曲调和歌词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的情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白桦林好地方》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副美丽的图经。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三、以“师爱”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校实施乐器进课堂活动,开始学生拿着一件新奇的乐器,睁着一双双求知与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我时,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于是我在课堂与课下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手把手的从学单调的音阶开始,每节课都检查学生带乐器的和吹奏情况,并给予及时的鼓励,班里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长的胖胖的,表面很乐观其实很自卑,我了解了她的情况后,每节课都检查她吹奏的情况,并及时的鼓励。一个学期后,她的妈妈激动的握着我的手说,我女儿,以前不喜欢音乐,自从学了葫芦丝后,非常喜欢上音乐课而且会吹很多曲子了,性格开朗了许多,真太谢谢您了.我看着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握着她那双因付出太多劳动而非常粗糙的手后,我的眼眶湿润了,同样做为母亲的我愿意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献给她——我亲爱的宝贝,哪怕她有一丝一毫的进步我都感到欣慰。

小学生非常依赖老师,她们感情很脆弱。经受不起一点打击。做为教师的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少用刻薄的话批评学生,多给予及时的鼓励使他们重塑自信心,以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因为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心灵的塑造者。我们要严记我校的教风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负责。可见做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身上肩负父母们多大的信任和期盼。

篇3: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随着新课程的进行, 数学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例如, 根据f (x) =-x2+7x-6的图象 (图1) , 探索y=f (x) 及y=f (x) 的图象变换规律。

按传统教法, 这一内容一般是在高三复习教学时讲授, 并且是直接告诉学生变换规律, 还总结出口诀让学生记住:

由f (x) 图象“保上方, 下翻上”得f (x) 的图象 (图2) ;

由f (x) 图象“保右方, 擦左方, 右翻左得f (x) 的图象 (图3) 。

由于结论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 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 运用时出错率高.现在学生可以运用图形计算器, 直接画出y=f (x) 及y=f (x) 的图象, 再与y=f (x) 图象进行比较:

学生觉得很有趣, 惊奇于这一“麦当劳”式的图象;同时, 通过列表发现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取值关系。这时, 有的学生又输入了其他一些解析式进行探索。通过观察、比较, 似乎发现了一些规律, 只是缺乏概括总结。此时, 教师不失时机提出:如果不用图形计算器, 已知f (x) = (x-1) 2-2分别作出y=f (x) 及y=f (x) 的图象, 并与y=f (x) 的图象进行比较, 总结变换规律。

这一猜想过程必须让学生经历, 并且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想去猜, 通过互相交流, 引起争论后, 再让学生用图形计算器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二、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 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最终解决问题, 正是我们的新课程所追求的。如何才能够提出“好问题”,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 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 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 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 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要达到此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揭示和概括。当然, 作为一名教师, 也要表现出一定的“肚量”, 要做好被学生“质疑”的准备。

篇4: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

一、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老师在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标,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的方式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调整,使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了,更有针对性了。标准(2011年版)里的积极健康特指人的心理状态,人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相对于过去把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而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将原有对课程性质的概括作了更为科学的总结,在肯定其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同时,点明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对课程性质的几个特点,如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思想性”,其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凝练表述为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综合性”中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其余在文段的表述或内部逻辑结构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三、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之,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体会到要善于反思,更要重视反思。坚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位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就要舍得花时间,不断努力。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种知识背景,在平时的读书中积累自己,积淀一种文化底蕴。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又建立起独特的风格,这样就会具有你自己的个人魅力,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篇5: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坚持与时俱进凸显育人为本

作者/王爱忠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点滴体会

王爱忠

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现已正式公布。它规定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实施建议,体现了国家意志,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那么,基于哪些原因修订《课标》?相对现行《课标》,修订后的《课标》有什么明显变化?结合对《课标》的学习研究,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日俱增,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正在世界上树立起一个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些都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仅在于他的知识与技能,更在于他的思想品德。没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能力支撑的思想品德是空洞的,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统帅的人是盲目和危险的。而“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宗旨的《课标》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就要增加科学发展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其中、完善“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教育。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民主与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未来的主人。如果不懂得宪法和法律,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就无法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也无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让人们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心得体会 )在修订前《课标》内容中,法律内容总体偏少(约占25%左右),相对于法治社会中一个公民所需的最基本的法律知识而言,还有相当差距,因此需要适当增加法律的教学内容。

平等的权利义务观,是法治教育的基础,也是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崇尚平等,保证平等。我们都是国家的主人,都是平等的社会主体。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做贵族和主子,也不做奴隶和奴才,而是要做具有现代民主法律意识的公民。因此,课标增加了“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容。提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活动建议”,意在强化、强调、突出“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重要法律原则。原文中在“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后增加了“加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内容。这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保持一致,又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内容、新要求,更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应具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这是公民的责任。公民对国家履行义务,是国家繁荣强盛、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在当代社会矛盾突出、危害国家安全因素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强化公民对国家的义务很有必要。因此,增加了“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的内容。

环境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多发,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此次修订增加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有助于初中学生增强规则意识,与他人平等相处、与后代人平等相待,领会享受权利就要履行义务的道理。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并将之升华到爱党、爱国、承担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的高度。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实际,这次《课标》修订,“我与国家与社会”的部分也增加、修改了不少内容。比如,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良莠不齐、具有放大效应等特点,而现实是我国有五六亿网民,包括了大多数初中学生,这就要求有个合理、正确利用网络的问题,有个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因此新增加了:“网络的方便快捷,给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也让学生更深刻更及时地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变化”。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制约我国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现实的国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增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课标》相关内容修改为:“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针对现实生活中学生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问题、鄙视体力劳动的问题,《课标》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其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有分工,但都是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做为中学生要尊重各行业的劳动者,平等看待职业,将来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文化,是心灵的家园,民族的血脉。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固本强根,就要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就要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济全球化同时要求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沟通对话。我们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尊重各民族人民的实践和创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就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增加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和对话的意识和初步能力。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对外交往的平等主体,我们也应具有全球意识与观念,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增加了“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体会时代精神对年轻一代的要求,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内容。

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凸显育人为本

思想品德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德育课程。从《课标》“前言”的表述,到“课程性质”的界定、“课程基本理念”的描述、“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达、“课程目标”的定位、具体“内容标准”的调整完善,建议的实施可以说教育均指向品德观念、公民意识、生活态度和行为要求,彰显着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加强品德教育的意图,凸显了“育人为本”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课标》的修订,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需要。确立初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关系依次构成了课程的三大内容版块。每一版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方面内容。体现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逻辑上显得更加科学、合理、自然、流畅。《课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行为实践,以学生视觉,呈现一个真实的逐渐扩大的世界。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注重学生道德践行。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本质属性。初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和实践的认识逐步形成的。《课标》坚持以初中学生逐步成长为主线,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载体,要求创设生活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学生良好思想方式与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课标》共有36条活动建议,其中新增加达14条,多数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其目的是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切身践行中提高道德学习与践行能力,从而在实践中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尊重自然,关爱生命,促进学生与自然、家庭、社会和谐。在《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有关“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课程目标的要求,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关注。对于青春期现象,修订稿采用了更加积极的视角,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意义,感受“长大了”、“成熟了”的美好与责任。对于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课程内容中增加“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和“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的活动建议,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关爱。增加“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正确认识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和谐。

4.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课标》更加注意从整体上减轻教学的内容分量。“课程内容”从修订前的59条减少到现在的54条,如果以知识点来衡量,缩减约5%。一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得到及时删减与修改。例如,原文“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句话是我国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且涉及内容太多,太繁,初中学生也很难弄清楚,所以删除;原文“自觉抵制“黄、赌、毒”和“FLG”邪教等不良诱惑,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实际,单独列出来讲清楚什么是“黄”、什么叫“FLG”、邪教等在教学上还是相当困难,而且不容易处理和把握,故整条删除;“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国家专门机关和专职人员的专门工作,不是青少年的义务和职责。过去这方面要求不切实际,出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删除了;原文要求“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明显要求偏高,所以改为“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原文在陈述自我保护要求之后,要求“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一要求不利于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而且有副作用,所以作了精简删除处理……这样做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篇6: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的点滴体会

一、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受欢迎,“应试教育”也逐渐为“素质教育”而代替。然而“应试教育”的束缚还未彻底摆脱。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意识到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彻底设计上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得了。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与优势,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达到 《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二、沟通师生情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润滑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由于恐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的多”。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爱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多给他们鼓励、信任和帮助,不用讥讽的语言挖苦学生,课堂上用启发式的语言组成教学,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或错误要持宽容态度,设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课后多与学生接触,关心并帮助克服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将讲授的基础语言知识转化为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加语言实践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进行高密度、快节奏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层次地引导他们自由发挥的练习。但在强调语言实践性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学习。学生一旦缺乏扎实的语言操练,就必然会在灵活的语言运用练习中出错多,成功低。试想一个具备300词汇量和一个具备600词汇量的学生学习口语或书面表达,哪个会更成功呢? 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兼顾两者,摆正讲和练的关系,在精讲多练上下功夫。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获得了“点石成金”的本领和“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学生就会爱益终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教育报告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是何等的重要。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包括指导他们如何学好语音、语法、词汇; 如何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如何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和课外学习等等。让他们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当然,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策略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才以逐渐形成,只有恰当的教法才能有良好的学法。所以,学法指导关键又在于改进教法。

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并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民族的语言, 必须要受到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内容,了解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异同。如称呼、问候、告别、服饰、穿戴、饮食、请求、道歉、道谢、赞扬等等的不同表达; 同时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达到新大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六、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调整。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时刻铭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正确的教学方法。”评价学生时方法应该多样灵活,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由语言知识或结构转向语言能力或意义的评价。不管怎样的评价,其宗旨应该围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中心。

除此之外,组织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时刻给自己“充电”“换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等方面也十分必要。总之,《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新更高了,我们只有把握教学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路子,才能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的、不落伍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摘要: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从六个方面浅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体会,并能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7: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一、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二、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里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观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借助录音机讲了一个生活中的故事:“我去超市买了三瓶可口可乐,我喝了一瓶的,孩子喝了一瓶的,侄子喝了一瓶的,請同学们猜一猜,我三个谁喝的多?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 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 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例如,在教学:“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实践活动课中,事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们都喜欢什么节目,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明白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学生比家长更喜欢挑战800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回报交流过程,也是数学交流提高过程。

(二)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

(三)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篇8: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一、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言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如教会他们怎样自觉地学习。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程, 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方面要靠教师的示范, 榜样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靠严格的训练, 且持之以恒。 (1) 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 精心备课, 设计教学方案, 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难度适当。 (2) 在上课前, 应就学生所熟悉的话题或课文所涉及的内容说一段话, 听一首歌, 来创设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 (3) 在课堂教学中, 尽量通过使用英语来进行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充分发挥其各个感官的作用。 (5)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如“唱英语歌”“单词接龙”“小对话”“小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这样既巩固了教学内容, 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熏陶,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时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明确学习目的, 在运用中增强学习兴趣。中学生年龄小, 阅历少, 对学习英语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们把英语只看做升学考试中通过的一个考试科目, 对于难记的单词、语法和发音感到枯燥乏味, 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除了从道理上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外,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如开展一些情景对话, 值日生每天用英语汇报情况, 在学习中组织一些英语游戏等。还要尽量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 如英语朗诵会, 各种英语竞赛, 学唱英文歌曲, 阅读简易英文书报, 辨认日常生活用品上的英语说明等。

(2)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 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氛围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同时也是师生双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 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 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 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 不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而应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 敢于开口讲英语。

(3) 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一种美味如果反复食用会让人倒胃口。同理, 一种好的教学形式连续不断地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生理上讲, 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 使兴奋转化为抑制, 降低学习效率。而从心理上讲,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 再好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 如简单重复太多, 学生也会兴趣锐减。因此, 中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 采用多种形式, 如做游戏、讲故事、观看幻灯、录像、听录音等活动, 进行有趣的比赛和角色扮演。

篇9: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1.教材改革是必须的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国家在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建设,伟大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传统教材中很多陈旧的内容不再实用,新时代,新要求,教材中必须增加大量为现代科技服务的新知识新内容,所以教材必须改革。培养新一代的人,教育新一代的人,以新的思想,教材作为教育人思想的知识载体和教育工具,所以必须改革!

2.教材改革是成功的

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既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主体部分,如集合与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复数,导数与定积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同时又大胆地删除了过于陈旧的知识点:三角方程,反三角函数,复数的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及其运算证明等,有关超越函数和超越不等式……

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由于增加了更好的工具——向量(包括平面的、空间的),所以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以及《复数》、《三角》等许多领域的内容进行了改写和锤炼,例如删掉了三垂线(及其逆)定理和有关角度、距离的繁琐的计算、证明等内容。这些充分体现了现代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优越性。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现代科技知识如:概率,统计,逻辑用语(或、目、非命题,全称、特称命题,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等),算法和框图,推理与证明,线性规划,不等式证明选讲(重点讲述了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等),几何证明选讲。这些的加入毫无疑问大大增加了全体学生的知识素质。所有这些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概率、统计这一内容的加入使得《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不再成为高中数学中的独立的知识块了,知识的网络更加完美。

哪怕同样是传统数学知识,如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新教材的例题改选成现代背景的,如由不同碱基的排布形成RNA分子种数的计算;计算机的字节字符个数及编程人员有关程序模块的执行路径条数计算等;以及有关能源、交通等现代人们关心的问题计算,则教材的教育功能大不一样了!

新教材处处总是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经历不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活动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处理方法是科学的,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新教材对很多知识点都采用了“思考”“探究”“探究和发现”“阅读与思考”等形式展开,这些内容都不是供老师讲课用的,而是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这些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商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学生通过对该空间进行自我钻研不但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新的数学教材处处都突出和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对中老年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得他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自己进行继续教育和不断“充电”,以保证适应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学生认识和接受数学的新知识增加了形象直观性,它加快了学生学习的速度和效率,这也是新教材的成功之处。

3.值得商榷的地方

3.1 新课标数学教材《必修》1至5册,和《选修》1-系列,2-系列及4-1、4-5、4-5、等内容就够高中生一学!每周开7节数学课每学期学完其中的两本书对一般高中(也就是非重点高中,特别D类、E类学校)的学生来说是相当紧的!然而按照编书者的要求“每周只开4课时的数学课”,我们真不敢想象,怎样上法才能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3-系列、4-系列的教材种类过多,很多都是大学下放的内容,这些教材可以说都是虚设。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共26本书确实给人一种杂而乱的感觉!

3.2 教材是最严肃的书!但新课标高中教材已连续印刷出版了3年,其中存在的大量错误却一直没能得到更正,这叫人不可理解!仅举一例:人民教育出版A版选修2-3的第74页中的第2.3.2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整节教材共涉及到4页的内容中“中靶环数”的“环”字(共8处)应该改成“次”字!否则整节教材的意思就变得稀里糊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其他任何人对整节内容都感到费解!若能广泛收集第一线老教师对新教材的各种有关编写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及有关排版打印方面的各种错误遗漏等,从而进行改编修订再版,则该套教材将会更加完美!

篇10: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一、新课程的优点

1. 突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结合

《科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朱清时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教材)内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主题和核心内容,但不包含过多的资料,以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材反映了该学科领域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反映了当前出现的技术及文化,体现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思想。

2. 强调知识与过程的统一

教材中许多概念和规律是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的,不再强调概念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以降低课堂学习的知识密度,这样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科学过程和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评价有较全面的了解。

3. 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教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设置了实验、讨论、思考、制作、探究、问题、阅读活动等小栏目;教材版面生动活泼,插图更加丰富,特别是卡通插图,通俗易懂,减少了比较抽象的文字叙述;教材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选择生活、生产中学生关心的一些问题,形成阶梯状问题系列,通过事例和实验来学习,能帮助学生较快理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二、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1. 学生的学

新课程的实施,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深刻性、迁移性等品质明显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各种素质都得到明显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具体表现在:学生对科学课兴趣增强,认为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有趣,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科学课上学生已经习惯通过实验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科学,他们经常有机会提问、讨论、动手实验,对书上设计不够合理的实验提出质疑,习惯于带着研究性的眼光来看问题,能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理解课内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学以致用。如老师讲“分类”的有关知识,学生回家马上就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整理书柜、衣柜、书包;学生出门旅游时的收获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关心老师课堂上讲的有关地质、地貌、土壤、植物并收集有关资料和老师同学交流等。

2. 教师的教

新课程要求重视科学内容和科学过程的结合,在备课时,教师更加注重备学生,特别是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习惯上来进行创设和建立联系,设法让学生的原有经验或思想在课堂中能充分地表露出来;其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需要教师自己去思考、去发现(也就是“教师即课程”),教学反思成了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科学教师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如以备课组为单位,对课程标准、新教材集中进行研讨,对课程标准的每一个条目都加以分析,对科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更加注意积累平时的教学经验,收集素材,开展教学课件的资源共享工作,团队合作特点明显。

三、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几点思考

科学课程教学中很多方面问题的产生,主要不是观念层面上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操作层面的原因引起的,如由于课程目标设置意图与教师理解教材把握目标中出现偏差,才产生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却不是短时间里可以改变的。

1.对课程目标的几点看法

(1)有些目标设置难度过高(参照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条目)

如生命科学:人、健康与环境中人体保健第2条———识别免疫现象、类型。为实现该目标,教材中形象地增加了抗体对付病原体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对免疫反应的理解,但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间的区分,涉及较深的医学知识,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只有较为死板地记忆识别。

如物质科学: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第10条———通过实验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钠离子、氯离子以及氯化钠的形成,在没有学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础上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该条目可以舍去。

(2)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材的顺序安排上不够合理

如生命科学: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中遗传和进化第7条———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本身是放在该目标的最后一点,而生物的进化论中也涉及遗传和变异知识,所以教材中也应该将此内容放到遗传和变异之后。

如物质科学:物质科学(化学)在新教材的编排中总体感觉不好,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从微观到宏观,不符合一般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在众多的元素、化合价、分子式等符号和模型中,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化学现象原本新奇的追求与探究。

如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太阳系与星际航行、银河系和宇宙、地壳和地壳的运动等内容可以安排在七年级,主要原因是该部分简单易懂,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与交流关于天文、宇宙等相关资料的能力作用明显。

(3)科学教学目标设置过多

新旧课程目标相比,单从知识体系来看,原有的知识目标并没有大量减少,却增加了自然地理部分内容(多数为原社会学科及高中地理内容)和比较完整的学生探究活动,而课时总数却没有增加,很多安排活动的内容在一节课上无法完成,这在新课程公开课的展示中屡见不鲜,造成实际的教学课时和教学参考上安排的课时总数矛盾;另一方面,从应试的角度,原自然科学初一内容大都在初三中考中不涉及,而现在七、八、九年级的大部分目标都要在学业评价考试中体现,在升学压力等现实情况下,大部分学校的对策是加班加点,初一、初二大多为每周5课时,初三则为每周6~7课时甚至更多,这和省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每周4课时数更加矛盾。这样的结果,违背了新课程的初衷。

2. 对科学教材的几点看法

(1)是否可以提供主题化的参考答案

教材内容包括了标准规定的重要主题和核心内容,但不包含更多的资料,往往通过学生自主查找的方式呈现。这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注重学习过程,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作用十分明显,但科学的内容实际上也超出了任何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学的范围,所有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尤其是活动册上有些研究的问题、方法,教材并没有出现提示性的结论,建议提供主题化的答案供教师参考。

(2)某些探究性的活动学生是否能真正去参与

如:探究身高与脚长关系、节气和物候(调查)、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绘制气候资料统计图、简易晴雨计的制作和使用、观察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模拟安装楼梯灯电路、还原金属(金属的冶炼)、测量食物中的能量、解剖猪的心脏等,还包括探究一些宇宙天体,试问没有相应器材的大部分农村学生将如何去想象、去探究?以上这些探究、调查活动,大概80%左右的学校是在“讲”活动。

(3)课本是否应该留有空白页面

新教材强调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很多重要的知识或方法都以“讨论”“问题”“思考”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去解答或设计,故教材应该尊重学生的成果,在相应的地方留有空白页面,以便学生用文字回答并有条理地复习。

(4)目标要求与教材内容、评价是否协调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的体现。就课程目标来看,许多目标的要求并不高,但作为一线的教师很难把课程目标、教材和评价和谐统一起来,有时候教师把握得较正确了,可是教材、作业或考试评价中出现了过多过难的东西去为难学生和教师,其他的资料可以不加评判,但作为全省统一的教材、作业本或者是全市统一的期末检测命题等,是不应该出现课程标准之外的内容的。所以有关部门是否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审查和监督,唯有此,才能使新课程的教学得以真正落实。

如:生命科学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3条:识别种群。要求很简单,只要知道种群的概念,就会区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了,可是教材中给出了种群密度、种群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特点,加重学生负担,没有必要。

3. 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一点建议

教材的整体设计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本的形式上,从原来的纯粹“教材”向“学材”迈出了一大步,但作为“学材”,要考虑到学生(尤其是较贫困地区)占有资料的不足,也没有良好的上网环境,对比较重要的脚手架知识,应以材料的形式进行补充。我们的意见是:能否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说提供给学生两套学习资料,一套类似于现有教材,甚至更精简,以课题、探究的形式呈现,而另一套则给予学生非富的背景学习资料。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4月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为及时反映我省教师对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意见,有关部门已展开了调研,调查重在了解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涉及概念的看法,针对每个在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概念分别就“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标准中应如何处理”做出判断和提出意见。

篇11: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论文

一、新课程的优点

1.突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结合

《科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朱清时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教材)内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主题和核心内容,但不包含过多的资料,以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材反映了该学科领域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反映了当前出现的技术及文化,体现出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思想。

2.强调知识与过程的统一

教材中许多概念和规律是以探究的方式呈现的,不再强调概念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以降低课堂学习的知识密度,这样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科学过程和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评价有较全面的了解。

3.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教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设置了实验、讨论、思考、制作、探究、问题、阅读活动等小栏目;教材版面生动活泼,插图更加丰富,特别是卡通插图,通俗易懂,减少了比较抽象的文字叙述;教材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选择生活、生产中学生关心的一些问题,形成阶梯状问题系列,通过事例和实验来学习,能帮助学生较快理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二、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1.学生的学

新课程的实施,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深刻性、迁移性等品质明显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各种素质都得到明显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具体表现在:学生对科学课兴趣增强,认为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有趣,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科学课上学生已经习惯通过实验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科学,他们经常有机会提问、讨论、动手实验,对书上设计不够合理的实验提出质疑,习惯于带着研究性的眼光来看问题,能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理解课内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学以致用。如老师讲“分类”的有关知识,学生回家马上就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整理书柜、衣柜、书包;学生出门旅游时的收获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关心老师课堂上讲的有关地质、地貌、土壤、植物并收集有关资料和老师同学交流等。

2.教师的教

新课程要求重视科学内容和科学过程的结合,在备课时,教师更加注重备学生,特别是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习惯上来进行创设和建立联系,设法让学生的原有经验或思想在课堂中能充分地表露出来;其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需要教师自己去思考、去发现(也就是“教师即课程”),教学反思成了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科学教师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如以备课组为单位,对课程标准、新教材集中进行研讨,对课程标准的每一个条目都加以分析,对科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更加注意积累平时的教学经验,收集素材,开展教学课件的资源共享工作,团队合作特点明显。

三、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几点思考

科学课程教学中很多方面问题的产生,主要不是观念层面上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操作层面的原因引起的,如由于课程目标设置意图与教师理解教材把握目标中出现偏差,才产生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却不是短时间里可以改变的。

1.对课程目标的几点看法

(1)有些目标设置难度过高(参照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条目)

如生命科学:人、健康与环境中人体保健第2条——识别免疫现象、类型。为实现该目标,教材中形象地增加了抗体对付病原体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对免疫反应的理解,但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间的区分,涉及较深的医学知识,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只有较为死板地记忆识别。

如物质科学: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第10条——通过实验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钠离子、氯离子以及氯化钠的形成,在没有学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础上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该条目可以舍去。

(2)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材的顺序安排上不够合理

如生命科学: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中遗传和进化第7条——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本身是放在该目标的最后一点,而生物的进化论中也涉及遗传和变异知识,所以教材中也应该将此内容放到遗传和变异之后。

如物质科学:物质科学(化学)在新教材的编排中总体感觉不好,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从微观到宏观,不符合一般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在众多的元素、化合价、分子式等符号和模型中,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化学现象原本新奇的追求与探究。

如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太阳系与星际航行、银河系和宇宙、地壳和地壳的运动等内容可以安排在七年级,主要原因是该部分简单易懂,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与交流关于天文、宇宙等相关资料的能力作用明显。

(3)科学教学目标设置过多

新旧课程目标相比,单从知识体系来看,原有的知识目标并没有大量减少,却增加了自然地理部分内容(多数为原社会学科及高中地理内容)和比较完整的学生探究活动,而课时总数却没有增加,很多安排活动的内容在一节课上无法完成,这在新课程公开课的展示中屡见不鲜,造成实际的教学课时和教学参考上安排的课时总数矛盾;另一方面,从应试的角度,原自然科学初一内容大都在初三中考中不涉及,而现在七、八、九年级的大部分目标都要在学业评价考试中体现,在升学压力等现实情况下,大部分学校的对策是加班加点,初一、初二大多为每周5课时,初三则为每周6~7课时甚至更多,这和省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每周4课时数更加矛盾。这样的结果,违背了新课程的初衷。

2.对科学教材的几点看法

(1)是否可以提供主题化的参考答案

教材内容包括了标准规定的重要主题和核心内容,但不包含更多的资料,往往通过学生自主查找的方式呈现。这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注重学习过程,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作用十分明显,但科学的内容实际上也超出了任何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学的范围,所有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尤其是活动册上有些研究的问题、方法,教材并没有出现提示性的结论,建议提供主题化的答案供教师参考。

(2)某些探究性的活动学生是否能真正去参与

如:探究身高与脚长关系、节气和物候(调查)、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绘制气候资料统计图、简易晴雨计的制作和使用、观察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模拟安装楼梯灯电路、还原金属(金属的冶炼)、测量食物中的能量、解剖猪的心脏等,还包括探究一些宇宙天体,试问没有相应器材的大部分农村学生将如何去想象、去探究?以上这些探究、调查活动,大概80%左右的学校是在“讲”活动。

(3)课本是否应该留有空白页面

新教材强调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很多重要的知识或方法都以“讨论”“问题”“思考”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去解答或设计,故教材应该尊重学生的成果,在相应的地方留有空白页面,以便学生用文字回答并有条理地复习。

(4)目标要求与教材内容、评价是否协调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的体现。就课程目标来看,许多目标的要求并不高,但作为一线的教师很难把课程目标、教材和评价和谐统一起来,有时候教师把握得较正确了,可是教材、作业或考试评价中出现了过多过难的东西去为难学生和教师,其他的资料可以不加评判,但作为全省统一的教材、作业本或者是全市统一的期末检测命题等,是不应该出现课程标准之外的内容的。所以有关部门是否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审查和监督,唯有此,才能使新课程的教学得以真正落实。

如:生命科学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3条:识别种群。要求很简单,只要知道种群的概念,就会区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了,可是教材中给出了种群密度、种群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特点,加重学生负担,没有必要。

3.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一点建议

教材的整体设计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本的形式上,从原来的纯粹“教材”向“学材”迈出了一大步,但作为“学材”,要考虑到学生(尤其是较贫困地区)占有资料的不足,也没有良好的上网环境,对比较重要的脚手架知识,应以材料的形式进行补充。我们的意见是:能否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说提供给学生两套学习资料,一套类似于现有教材,甚至更精简,以课题、探究的形式呈现,而另一套则给予学生非富的背景学习资料。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4月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为及时反映我省教师对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意见,有关部门已展开了调研,调查重在了解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涉及概念的看法,针对每个在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概念分别就“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标准中应如何处理”做出判断和提出意见。

上一篇:小学语文90学时培训感悟下一篇:感恩教育自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