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2-09-11

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肾病病变, 是糖尿病病人的重要死因。我们采用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Alb) , -微球蛋白 (-MG) 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 (NAG) 3项, 试图在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可逆阶段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及时用药干预可阻止或延缓这一进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检测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和临床诊断, 所有患者排除急性和慢性肾炎, 尿路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分型根据1997年ADA建议, 诊断依据1998年WHO咨询委员会临床性报告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26例, 女109例, 年龄31~76岁 (54±11.5岁) , 另设正常对照组76例, 且无高血压和肾病史等, 男42例, 女34例, 年龄34~65岁 (51±12岁) 。

1.2 仪器

Wellscan MK3全自动酶标分析仪, Wellwash4Mk2全自动洗板机, 迈瑞-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试剂和方法

尿Alb和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 试剂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NAG用终点法, 试剂由福建三强生物制品公司提供, 尿肌酐 (Cr) 用酶法测定, 试剂由上海篮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测定步骤取早晨第1次中段尿5mL (尿PH<8.0) , 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 同时测定尿Cr值, 结果分别以Alb/cr、-MG/cr、NAG/cr、NAG/cr表示, Alb/cr、-MG/cr单位为mg/mmol, NAG/cr为U/g·cr。

1.4 结果统计

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及相关回归分析。

2 结果

(1) 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尿Alb、-MG、NAG含量比较见表1。

(2) 2型糖尿病患者尿Alb、-MG及NAG单项检测超过正常上限, 阳性例数分别为124例、129例和132例, 百分率分别为53%、55%和56%, 而将其联合检测超过正常上限阳性例数及百分率见表2。

(3) 相关分析:Alb与-MG之间r=0.55, t=3.92, P<0.05, Alb与NAG之间r=0.62, t=4.02, P<0.05, NAG与-MG之间, r=0.66, t=4.85, P<0.05。表明Alb、MG及NAG三者呈正相关。

3 讨论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使非酶糖基化速率增加, 导致组织缺氧、血液粘滞度增高, 从而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屏障功能的改变, 同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变化, 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使肾小球处在高滤过状态引起肾损害[1]。实验中53%的糖尿病病人尿中Alb、55%的糖尿病病人尿中-MG较对照组增高, 说明这些患者肾小球滤过膜上硫酸肝素合成减少, 导致这些患者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受损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使尿中Alb、-MG等在尿中排出量增加;同时说明糖尿病病人在肾小球损伤时亦常伴有肾小管的损伤;实验中56%的糖尿病患者尿中NAG水平已较对照组增高, 提示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已发生肾小管损伤;我们在57例尿Alb排出率正常的糖尿病病人中发现有31例尿NAG排出率增高, 平均为 (38.1±7.4) U/g·cr, 说明在肾小球损伤之前已有部分病例发生肾小管损伤。如尿转铁蛋白排泄的增加, 它随着尿液的酸化可释入Fe2+, 动物试验已证明自由的Fe2+对肾小管间质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从单项检测结果及表2可见, 单项检测这3项指标阳性率较低, 2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不显著, 而将Alb、-MG及NAG3项联合检测, 阳性率可达91%, 故联合检测尿中Alb、-MG及NAG可作为糖尿病人监测肾脏早期损伤的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尿微量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A1b) 、-微球蛋白 (-MG) , 终点法测定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 酶法测定尿肌酐。结果单项及双项检测尿Alb, -MG或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偏低, 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1%, 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尿Alb、-MG及NAG是诊断2型糖尿病人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微量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肾脏损伤

参考文献

[1] 翁建平.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 2005, 22 (3) :150~153.

上一篇:对一起塔吊折臂事故的分析下一篇:元素录井在川西雷口坡组风化壳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