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析

2022-09-11

近年来,信息素质教育一直是世界发达国家图书情报、教育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对各国信息社会,国家个人等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相比,国内信息素质教育所处环境、发展水平、研究内容等均有相当大的差别,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高校图书馆和学生信息素质,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人才的培养,为信息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 信息素质内涵

信息素质——图书馆素质和文献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最早是由美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质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来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技术及技能”。目前国内信息管理行业对“信息素质”的定义趋于多样化,综合起来可得到一种意识,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检索,评价,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主要包括: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的能力等。在信息化和商业化并重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同样一所高校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综合素质培养,素质教育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大学生素质由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等组成,其中信息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研究现状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了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但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普遍较低、高等教育还处于一个相对短缺的时期,资金、技术和人才都比较紧张,同时由于历史、区域差别等多种原因,各高校差别非常大。高校信息化进程信息素质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信息意识、信息观念

许多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对大学生信息素质认识不够,信息素质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信息专业课设置如:文献检索课名存实亡,有的则根本未纳入教学日程和教务计划当中。所以大学生也缺乏敏锐的信息意识,一部分大学生,其他素质还过得去,但是对信息的观察认识却不足,特别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对信息了解不够,对文献信息意识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到图书馆主要获取什么等等。

2.2 学校硬件,软件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除少数高校开设网上远程教育以外,其他很多高校还都处于多媒体教室、简易校园网阶段,硬件设施建设在逐步加大,软件环境与管理一直被忽视,软件开发与利用程度很低,有些大学生利用校院硬件,软件,合适资源来解决问题能力差。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查找和平价信息技能来建立个人学术研究,通过网站学习编辑工具,网页设计策略,存放收集资料的知识和技能低,严重的就是很少学生根本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

2.3 有关信息素质教材与信息课程开设不足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旧的文献检索和信息基础理论等教材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缺乏统一的符合我国特色的信息素质课程系列化教材。有关信息课程开设不足,很多高校仍未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或课时不足,有的高校信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全面,因而导致很多信息专业学生毕业后信息结合专业素质不高,与社会实践应用完全脱钩。

2.4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老化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总量不足,高素质优秀人才不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教师流动速度加快以及部分教师事业心不强等状况,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献课教师对计算机检索知识并不非常了解,师资队伍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

2.5 多数大学生信息观念淡薄,信息知识缺乏,信息能力低

其上述主要表现在重视专业课,不重视信息基础教育,对文献检索等相关信息知识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不善于深化吸收、概括、整理和积累信息,文献信息操作和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低下,写论文的能力远未达到信息素质的要求,缺乏信息创新能力。缺乏图书馆、网络、通讯、计算机知识,虽然对信息有强烈的要求,但面对界如烟海的信息海洋却无从下手等。

3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3.1 加强大学生对信息素质的重视,信息意识和信息视念的培养,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

信息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的支持,高校领导要树立新观念、新意识,从思想、组织、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关注,扶持、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怀,经常举办各类活动信息专栏、讲座、信息报告会,信息导航、信息宣传栏、信息演讲比赛等有关信息的各类竞赛活动,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信息的社会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3.2 发展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高等院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院校文献信息中心。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信息素质教育独特的物质优势;良好的环境是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专业技术的人才优势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优势,而现代化服务设备的优势又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潜移化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在信息方面独特作用,提高图书馆员信息素质,强化馆员信息意识,完善引进信息素质人才制,为图书馆提供多层次培训等继续教育的机会。认真提高馆藏量,提高馆员网络知识,注重馆员在读者服务中的教育作用,积极发展图书馆网络方面的建设,可以利用宣传栏网上信息导航,开展文献知识讲座,开办培训班,网上信息,推送服务等方式给读者介绍本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开拓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加快观念、创新、培强网络和联机状态下的资讯和适时交互功能,及时解决信息服务工作中的难题。适应读者的需求,改进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内容让大学生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和因特网,中国教育网,科研网,校园网上的信息。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3.3 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要完善校园局域网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校园网上开展不同方式的信息交流,信息发布,信息导航等活动,同时在网上设置信息专题网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内容有:信息基本理论、信息功能与作用、信息知识、信息时代特征、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搜索信息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如何进行电子学术论坛和举行电子会议,网页制作以及各种网络信息,获取传播、储存、评价使用、创新等基本原理和方法,改革信息教学模式,开展不同方式的信息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中。

3.4 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提高信息专业教师队伍的自身信息素质

高校要建立引进信息人才竞争机制和健全信息、教师人员的奖励、考核等制度。加强信息专业老师继续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参与各种与信息素质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更有效的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从整体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进一步地指导、帮助、教育学生,提高学生信息素质。

3.5 改革增进计算机和信息检索教学

网络环境的开放和信息资源的复杂性赋予了高校文检课以新的内容。从事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师要自练自功,加强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学习,呼吁各级领导重视文检课教学,将文检课的课件尽快制成光盘或上网在内部发行,教学机构应围绕传统的图书馆,电子网图书馆,教学图书馆、信息存贮的网络来制定教学大钢。增加一些电子文献信息检索知识,网上信息应用知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善教学环境。高校图书馆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选定文献课的教材,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当中以增强信息素质教育的效果。

摘要:信息素质是高校大学生最重视的发展方向, 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论述、探讨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和对理论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素质,大学生,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黄淑娟.论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2003, 2.

[2] 张晖.基于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5.

[3] 钟旗.谈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 3.

[4] 唐秀群.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专业课程的整合[J].图书情报工作.2006, 7.

上一篇:浅谈在公证中建立“黑名单”制度的必要性下一篇:新课标课改下教学模式的层次与自主性——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