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探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个人信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虽然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专门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但中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方面也有了重要进展。然而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中对于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影响了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因此有必要从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特征、分类几方面厘清个人信息的概念。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探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探析论文 篇1:

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摘 要:在高校的发展中,档案管理是重要的核心工作,无论是对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记录,还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载,都能够及时的反应出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性地管理,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为高校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

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会涉及到众多的信息数据,其中就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需要高校能够提高重视度,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由法律法规提供基础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环节的规范性实施,使学生的个人信息、隐私权利等都不受到侵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档案管理与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存在的关系

个人信息,是有独立的主体,那么对个人信息的有知情权、利用权,就只能属于信息的主体。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档案内容比较多,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而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档案管理,是加强对学生主体的保护,无论是对学生个人信息数据的查询与应用,只有学生与学生授权的第三方才有权利,以正常程序的申请,符合相关条件后才能有使用的权利。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避免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泄露。一旦发生了泄漏,不仅会对学生权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还会影响到高校的未来发展,对于泄漏情节严重的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角度分析,所涉及到的档案类别比较多,无论是学生类档案,还是教学类档案,都能够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情况,并且包含着学生众多的个人信息。而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其主体就是学生的档案,高校所代表的角色是管理者,对学生个人信息具有知情权、利用权,因此有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职责与义务,避免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的保护意识低

在以往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中,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档案管理开放式,另一种是档案管理利用式。而由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大多不具备新的管理观念,忽视了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在管理工作中,只是完成一些表面工作,不会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核实。并且相关科室及人员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应用,没有详细登记相关的文件,就可以随意地出入档案管理室,对学生的个人信息随意查询,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造成了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

2.管理不当造成信息泄露的情况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学生的个人信息数量比较庞大,各高校所选择的保护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以单信息为主体的档案管理,有的是多信息为主体的档案管理。以单信息为主体的档案管理,只针对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会与学生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对每个学生的信息进行独立的分开管理。而以多信息为主体的档案管理,则是对多个学生的个人信息管理,比如,新生的入学花名册会被分成若干页,在每页中都会有学生的信息数据。但是以多信息为主体的档案管理,在复印的过程中,就会存在着信息泄漏的情况,会被其他人利用,最终造成了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

3.缺失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基础保障。但是,目前在大多数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都忽视了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无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并且,对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储存等各项工作,都无法确保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依然使学生的个人信息存在着巨大的泄露风险。此外,还有些高校对教师档案、学生个人信息档案进行分制度的管理,所保护的程度与意识都存在着差距性,重视对教职人员的档案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档案信息的管理。各种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及时地发现所存在的管理问题,使学生个人信息泄漏情况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

4.立法保护不足问题

目前,我国并没有具有针对性地出台一部完整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那么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更是无从谈起。至此,大多数的高校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是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储存管理,却没有控制学生个人信息的应用。一旦学生的个人信息发生了泄漏情况,就会对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我国针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并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相关法律,无法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有利的保障。最主要是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监督不到位,各高校所应用的法律法规都是属于层面化,就算学生的个人信息发生了泄密,都会独自处理,不会应用到法律法规的相应标准进行惩罚。相关监督部门忽视对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加強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措施

1.制定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

对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需要高校能够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为思考前提,结合高校自身的管理情况,以完善的法律规章为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全面地落实到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了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始终都能够有章可循的实施与发展。此外,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更是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约束,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保护意识,严格地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规范性地实施,满足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工作的发展需求。

2.明确学生个人信息内容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我国及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出台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并且在规定中有明确的说明。高校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对高等学校从事的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相关活动,直接地形成了对学生、学校、社会的保护,把相关信息数据的搜集、整理、储存等,以多样化的储存形式,记载其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信息数据。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所涉及到的都是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如学生的姓名、性别、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专业、毕业院校、学习成绩、家庭、社会关系、照片等,都属于学生个人私有信息,对其加强法律保护,完善具体的工作内容,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对学生个人相关信息及时地处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3.提高档案利用重视度

高校对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利用服务的开启,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出完善使用计划与方案,明确档案利用的具体流程,才能够避免对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一般情况下,对档案利用服务的开启,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是利用者所提出的利用需求;第二,是高校管理人员所提供的档案利用。在各发展阶段中,都需要高校能够提高重视度,对利用者的利用意图详细地询问,对利用者进行严格地审查,回答不符的人员,可拒绝对其的档案利用服务。而对利用者所提出的询问内容,只要是高校多方面地思考,所设计出的内容,遵循着从严、慎重、周全的设计原则。例如,以对学历的证明为例,需要利用者提供姓名、毕业时间、所学专业、与其同级同学的姓名等。如果是代办的情况,需要代办人员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通过核实后,与利用者进行联系,询问相关信息,确保代办人员与利用者利用需求合法后,对其通过档案利用服务,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提升管理人员的保护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数据及时地搜集、整理、储存,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完整性,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学生个人信息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卓瑜.关于高校档案利用中个人信息的保护[J].兰台世界,2017

[2]邬红云.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如何实现个人隐私权的保护[J].城建档案,2016

[3]朱金花.论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的隐私权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

[4]陈明九.基于信息化管理下的高校学生档案安全研究[J].山东档案,2015

[5]王 宇.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的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探析[J].黑龙江档案,2014

[6]张 明.高校档案开放利用与隐私权保护探析[J].兰台世界,2014

[7]赵承波.论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9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作者:张静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探析论文 篇2:

个人信息概念探析

摘 要:个人信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虽然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专门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但中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方面也有了重要进展。然而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中对于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影响了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因此有必要从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特征、分类几方面厘清个人信息的概念。

关键词:个人信息;概念;探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愈演愈烈。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专门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当前中国主要在个别法律的个别条款中有一些与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规定,比较零散。随着侵害个人信息犯罪的越来越猖獗,中国于2009年在《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加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彰显打击个人信息犯罪的决心。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重要一步。然而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中对于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不利于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因此厘清个人信息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

要理解个人信息,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信息。信息在哲学上的本质性定义是: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1]。

一般来说,人们对信息的概念难以理解且无法统一,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却大体达成一致,即信息具有客观性、传递性、可利用性、共享性、依附性、脱体性(可分离性)。

“个人信息”是“信息”的引申概念,由“个人”和“信息”两个词构成,是信息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一切与个人有关的资料如个人自然状况、家庭状况、社会背景、财产状况、上网活动情况等都属于个人信息。

对于个人信息的概念,目前世界上通常有两种定义方式:一种是“概括式定义”,如欧盟1995年《个人数据保护指令》第2条规定:“个人数据,是指任何与已确认的或可以确认的自然人有关的信息”;另一种是“概括加列举式定义”,如中国台湾地区《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第3条中规定:个人资料,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统一编号、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健康、病历、财务情况、社会活动及其他足资识别该个人之数据。

笔者认为,个人信息是指任何可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个人私有信息。个人信息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有关个人自然情况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血型、DNA、肖像、指纹等;二是有关个人社会情况的信息,包括职业、住址、籍贯、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婚姻家庭情况、学历、名誉、荣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三是有关个人财产情况的信息,包括收入、资产、负债、信用记录等;四是有关上网情况的个人信息,包括上网活动记录、电子邮箱、QQ号码、聊天记录、网上购物情况、登录和使用的各种账号密码等。

当前、对个人信息的称谓也各种各样,很不统一,如 “个人数据”、“个人资料”、“隐私”等。因为中国必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有必要厘清这几种称谓的优劣。从广义上讲,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即隐私包括三种形态:个人信息、个人私事、个人领域[2]。从狭义上讲,个人隐私就是指本人不愿或不便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可以看出,个人信息和隐私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二者存在着包容的关系,个人隐私的外延明显小于个人信息的外延,个人隐私属于私密性个人信息,是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个人信息包含个人隐私,但不限于个人隐私,范围远远大于个人隐私。如果使用个人隐私的概念,显然不能全面地保护个人信息,并且个人隐私的概念也不符合中国的法律传统和使用习惯,有造成公众误解和混淆之嫌。而对于个人数据这种称谓,笔者认为也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数据这一概念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主要适用于技术领域,如数据库、数据交换等,数据的概念不能完全涵盖个人信息的全部内容和形式。综上,个人信息的概念,含义清晰,外延较广,形式多样,更易理解和接受,中国应采纳。

二、个人信息的特征

综合各国各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来看,个人信息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个人信息范围广泛、形式多样。个人信息是指任何可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个人私有信息。因此不论个人信息以何种形式存在,只要能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信息必然依附于特定的载体,载体的形式决定了个人信息的存在形式。如个人信息可以以纸作为载体,也可以以声、光作为载体,还可以以电子数据作为载体等等。前已述及,个人信息的种类很多、范围很广,一切与个人有关的资料如个人自然状况、家庭状况、社会背景、财产状况、上网活动情况等都属于个人信息。因此无论个人信息以何种形式存在,种类如何,法律都应该对其作出相应程度的保护。

2.个人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个人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信息,是自然人的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与特定自然人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保护个人信息就是为了保护自然人的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因此大多数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将个人信息的主体限定为自然人。个人信息的主体是活着的自然人,但也可以是死去的自然人。因为个人信息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有关死者的个人信息仍然是指向死者的,这种信息所有人的身份是不能转移的。但这里要注意区分个人信息所有人和个人信息权利人是不同的,个人信息权利人只能是活着的人,死者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3.个人信息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可识别性是个人信息最重要的特征,包括直接识别性和间接识别性。直接识别性是指通过单个个人信息单独就能锁定某个人,如肖像、DNA、身份证号码等。而间接识别性是指必须通过与其他个人信息相互结合才能锁定某个人。个人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当然能够确定某个自然人身份,如果不能确定个人的身份,也就不能成为个人信息,可识别性是个人信息的应有之义。只有在该信息能够明确特定个人身份,单独或相互结合能描绘出个人特征时,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才有可能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对个人权益造成损害,从而需要法律予以保护。

4.可分离性。个人信息属于信息,与物质不同,物质只能在同一时间被同一地点的用户占有和使用,而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为不同地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同时获得和使用。另外,个人信息可传递、可复制,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对方获得了信息,而发送方并不会失去信息。个人信息的可分离性使个人信息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扩展,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的保护难度,个人信息一旦与人分离就难以被收回。

5.组合信息价值倍增。首先,个人信息可以分为单一信息与组合信息。在多数情况下,单一信息难以对个人加以识别。但是,若干个单一信息的组合就足以对个人进行识别。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主体的信息价值有限,但若把某些具有共同特性的主体的个人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成数据库,以该数据库来反映某种群体的共性,则增值的空间非常大。比如,某群体的相同情况的个人信息,可以被商业企业用以实现市场特定部分的选择性目标的定位。可见,单个信息的汇聚是信息集合体价值倍增性的基础[3]。

6.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个人信息是个人的私有信息,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个人可以对其信息的商业价值进行自由支配。

7.个人信息具有巨大商业利用价值。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价值越来越突出,并能获取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才越发突出、愈演愈烈,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才越来越重要和急迫。

三、个人信息的分类

1.以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为标准,分为涉及个人隐私的个人信息与普通个人信息。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又称敏感个人信息,如有关健康和性生活的个人信息,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一旦受到侵害,将会给当事人造成比较大的伤害。普通个人信息,又称琐细个人信息,是指不涉及个人隐私的其他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高、文化程度、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反映个人基本情况的信息。普通个人信息虽不具有隐秘性,但如果遭到泄露并被不适当的使用,也会给个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我们对个人信息必须给予必要的保护,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更要予以特殊的保护。

2.以能否直接识别特定个人为标准,分为直接个人信息与间接个人信息。直接个人信息是指可单独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肖像、DNA、指纹等;间接个人信息是无法单独识别特定个人,需与其他信息结合起来才可确定个人身份的信息,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型、职业、学历、民族等。通常来说,虽然由于直接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强,对个人的侵害会更直接、更加严重,但是实际生活中侵害间接个人信息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因此法律对直接个人信息和间接个人信息应当给予同等保护。

3.以个人信息是否被公开为标准,分为公开的个人信息和未公开的个人信息。公开的个人信息是指已被公开披露的个人信息;未公开的个人信息则是指尚未公开披露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公开仅限于信息主体或其授权的人对其信息的公开。公开的个人信息在收集时无需经过信息主体的同意,但未经本人同意非法商业化利用公开的个人信息则构成侵权。未公开的个人信息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对于未经信息主体同意或授权的他人向公共领域内披露个人信息,信息本人可以起诉其侵权。如果同时侵犯财产权的,信息主体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综上,本文从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特征、分类几方面对个人信息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邬焜.消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5-46.

[2] 杨立新.人格权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04.

[3] 郑素梅.论中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责任编辑 魏 杰]

作者:苏长江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探析论文 篇3:

个人信息安全需要法律制度的保护

摘要:当前,我国在个人信息安全及保护方面,一直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相关的法律规定零散地体现在多个法律规范中。《宪法》第三十八条对公民人格权的规定,被认为是作为公民人格权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信息权的宪法基础。虽然现行宪法并没有直接将个人信息权列入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中,但一般来说人们均将个人信息权作为公民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处理。本文探讨分析了个人信息安全需要法律制度的保护,以供参考。

关键词:个人信息;泄露;安全;保护;法律

个人信息的财产定位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必须得到法律保护和舆论支持的同时,不要忽视个人信息在流转期间积极的社会影响。把握好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掌控度,既能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要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发展的经济建设之中,不对社会造成危害。这需要我们严谨的划分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区域,考虑到个人信息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止满足人格权的要求,也要从信息流转的角度处理好信息在使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

一、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思考和辨析

(一)财产权客体说与评析

无论是我国学者还是欧美学者一直试图用财产权理论解决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从所有权客体的角度去分析,东西方由于语境上的差异,财产权的范围有所不同。在个人信息保护的财产理论方面尚存在需要达成共识的部分:第一、个人信息是否包含“财产”的基本特征,也就是有用性、可控性和稀缺性,这三者缺一不可。此争议是目前理论界最大的客观存在。第二、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是否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还有转让后个人信息的归属问题也存在争议。第三、个人信息一旦被定义为财产,会不会导致信息主体位移为客体,违背了个人信息立法人格尊严需要保护的原则问题。以上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商榷,以求法律的重视。

(二)人格权客体说的新趋势与评析

人格权包括:个人信息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个人信息权是最新纳入人格权范畴的。他从两个方面反映了个人信息权与人格权的必然联系。首先个人信息权在人格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格性意义有绝对的保护作用。其次,个人信息权维护了个人的经济利益,保护个人也就是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支配权,使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避免受到来自外界的对个人信息侵犯。明确个人信息的正常流转流程。关于个人信息的各种现实诉求得到满足以后,努力实现与现实法律制度体系的融合。这样的做法比较妥当,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只有个别问题需要关注,比如处理好人格权之间各种因素的关系,彼此的交集和分歧等。

二、信息安全保护

(一)刑法保护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个人信息犯罪行为迅速增加。《刑法修正案(九)》相关规定进一步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扩大,而且特别规定,对于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并构成犯罪者从重处罚。刑法修订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非法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强化信息管理者的安全管理义务。

(二)民法保护

与宪法一致,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通过人格权对个人信息给予间接保护。2010年开始施行的《侵权责任法》正式确立了隐私权,并明确了侵害隐私权的责任,同时还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增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2014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新增加了关于经营者方面的两项义务,(1)经营者在进行收集或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相关义务,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及范围等相关情况,须向消费者表明且征得其同意,并且不能违背法定的或约定的收集使用要求。(2)保障个人信息的完整和安全的义务。其他关于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针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频遭泄露等系列社会问题,信息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个人信息保护规章的制定。国家工信部发布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对利用网络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规制。以及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刚刚通过的《网络安全法》,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等方面的问题,规定网络产品或服务等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提供者应向用户明确表明,并且应取得相关个人的同意;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违法随意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的相关信息。

三、法律保护的完善

(一)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统一的信息保护法所具有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是分散的立法模式所能企及的,其系统性有利于明确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中的基本问题。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人格权属界定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信息所涵盖的利益包括人格和财产两个方面。在这两者之间,首先要维护人格尊严,这个对人格权的客观界定,是从维护信息主体的社会属性角度出发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要享受基本的人格尊严。对于个人信息应该受到保护的突出要求,只有依靠法律的维护才能推动社会的变迁。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是法律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法律制度中的人格权界定能更全面的实施个人信息保护,从而推动社会个体人格的成长,并使个人信息走上规范、法制的流转体系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完善对个人信息财产利益的保护。但所取得的成效有区别。但从理论层面上看,我国的人格权理论的发展不止是对人格权的利益维护,已经上升到私人精神利益的维护,同时把个人信息利益延伸到经济领域,全面实施保护。范围涉及个人信息排他性有权支配,自己有支配个

人信息是否进行商业活动的各种权利。法律和司法实践已经认同了个人信息具有财产利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侵害人身权益所应得到的赔偿范围和价值。这里所说的财产损害就是指人格要素的侵权行为。所以人格权界定以后,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马上有了坚固的防火墙。人们在不断的现实诉求中,越来越懂得以法律保护自己,人格權中的财产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法律所赋予的财产利益的范围更加广泛和清晰。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个人信息的财产价值,并没有改变人格要素的根本属性,是从人格要素中繁衍出来的。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只要不与伦理价值相违背,法律应该保护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商业自由。无论从法律还是理论层面承认个人信息的财产价值都是为了保护信息主体的尊严和权利。

(三)创立个人信息管理机构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公民都不清楚向哪个部门或机构投诉,就是投诉成功了,一些受理机构也会存在百般推脱的现象,最终还是得不到解决。因此要想达到减少公民个人信息受侵害事件的目的,信息主管机构的设立是非常必要的。

(四)优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救济

虽然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事件频繁发生,但拿起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人却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维权成本高,成功率低。大数据时代,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方式多样且隐蔽,侵害主体难以确定,举证难度大。因此,现有的法律救济方式有必要进行一下调整和优化。

(五)实行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是指在诉讼中被侵权人能证明侵权者的违法行为与被侵权人受损害事实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如果侵权人不能证明自己对已发生的损害没有过错,那么就推定侵权人有过错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对于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侵权,应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责任既能减轻个人的举证责任,又能警示信息处理者切实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小心谨慎地使用个人信息。

四、结束语

个人信息的财产定位是人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必须得到法律保护和舆论支持的同时,不要忽视个人信息在流转期间积极的社会影响。把握好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掌控度,既能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要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发展的经济建设之中,不对社会造成危害。这需要我们严谨的划分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区域,考虑到个人信息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不止满足人格权的要求,也要从信息流转的角度处理好信息在使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2.

[2]韩迎春.个人信息权保护模式探析[J].前沿,2010(12):109.

[3]胡卫萍.论我国个人信息权的法律维护[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26-31.

[4]陈思编.当前时代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EB/OL].中国法院网,2016.

作者:许广懿

上一篇:立法型审计体制改革思考论文下一篇:公司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