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过渡期”的表现与教育模式探析

2022-09-10

通过十年寒窗苦读, 许许多多的高中生跃过龙门, 挤进了象牙塔。但因为在高中阶段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庭期望的功利性教育中, 繁重学习任务的压力, 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 现在一跃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时间、空间相对宽裕、相对独立, 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 新的大学生们却反而变得惶恐、空虚或不知所措起来, 甚至还夹杂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这个过程就是大学新生的“过渡期”或“适应期”, 在这期间里, 如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 并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地、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呢?

现对新入校的大学生的生活现象、学习状况以及心里特点做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并对“过渡期”的教育提出一些具体的看法。

1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现象概括及原因分析

1.1 恐惧型

现在的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 他们从小到大很少离开父母, 原来一直是在父辈甚至祖辈的精心照料下学习和生活, 现在离开家庭, 就像婴儿断奶, 一时很难适应, 所以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和害怕, 不会, 或者不敢与同学交往, 同学之间彼此孤立, 由孤独变得恐惧。也有的因为从农村出来, 城乡中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城市学生面前觉得自己知识浅薄, 没有特长, 从而心理失衡, 或不敢与人交往。还有极小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残缺或身体缺陷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 也会感觉低人一等, 自我封闭, 这也是恐惧型的一种表现。

1.2 失落型或者空虚型

导致空虚和失落的原因, 一是有些学生对心目中大学形象过于完美, 或者对理想大学的期望过高, 进入现实的大学以后, 却发现学校或者专业并没有心中所期望的那么完美;二是有些学生, 从小学到高中, 在相对的圈子里, 成绩一直较为优秀, 到了大学以后, 却没有了高中佼佼者的优越感, 于是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理落差与失衡, 并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此外, 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 受中学学习制度的约束, 学习行为较为被动, 缺乏自主性, 现在没有约束, 他们反而不知所措, 显得十分空虚。

或者因为失落, 或者因为空虚, 于是, 有些学生生活上懒散, 学习上放任, 没有纪律和规矩可言, 不是抽烟喝酒就是打牌娱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无酒明日愁”, 有的一头扎进电游室、麻将馆、歌舞厅, 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有的把学习丢在一边, 做生意、开公司, 走街串巷, 逢人递上一张名片, 俨然一个“小老板”;有的一进大学就谈恋爱, 在校外租间房, 与男友 (或女友) 耳鬓厮摩, 消磨时日, “躲进小楼成一体, 不知春夏与冬秋”。浑浑噩噩, 枉费时光, 到毕业时, 知识学的不多, 坏习惯却不少, 所以有人调侃某些大学生:抽烟喝酒谈爱皆学, 终成学士;麻将扑克纸牌全来, 可谓全才。

1.3 学习型

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本来思维灵活, 富有激情, 接受新事物快, 好奇心、求知欲、可塑性强, 怀着对知识的向往走进大学的校园, 对学习如饥似渴, 与高中学习相比, 没有高考指挥棒的干涉, 他们可以自由的发挥, 在知识海洋中尽情的遨游, 考研、考博、钻研课题, 这些学生终将有所收获, 不会有宝山空归的遗憾。当然, 这其中也有极少的艺术专业的学生, 找不准正确地学习方法, 一进校门, 还没摸着所学专业的门道, 就学者学长们夸张的专业装束:蓄长发, 穿奇装, 着异服, 不修边幅, 好一副资深艺术家的行头。

以上几种现象, 或偏或全, 基本包括了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种种行为, 从大多数的情形看, 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 都能摆脱入学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情绪低落、心里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等在生活、学习上的阴影, 健康成长, 但也有不少的学生却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 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不少的遗憾。

2 大学新生入学后教育与管理模式探析

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这段“过渡期”, 是学生成长期间的一段危险期, 上述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它们的表现各种各样, 其原因也各不相同, 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帮他们平安度过这段危险期, 就能让他们平稳的度过大学几年, 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也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否则, 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这是对人才培养的不负责, 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搞好大学新生“过渡期”的教育, 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2.1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真心实意的、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帮助、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2.1.1 针对大学生们因为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特征, 甚至语言交流等许多方面的差别而造成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困难, 适时、适当地进行人文关怀教育与安全教育

大学新生大多属于初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在心理上属于关怀教育的“断乳期”。在中学时代, 学生生活在一种过度的、包办的、扭曲的“关怀”之中, 进入大学后, 这种关怀解体, 使许多学生面对陌生环境感到无所适从, 这时, 我们的老师、辅导员必须像父母、哥哥姐姐似的给于适当的关怀、关心与关爱, 教给他们一些日常生活小经验、小常识,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独立处理问题, 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 并养成良好习惯。

2.1.2 针对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的疑惑与困难, 帮助学生进行角色重新定位教育

学生进入大学后, 可通过开学典礼、院系领导与新生座谈, 参观校史展览, 向新生介绍本校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近年来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变化, 介绍相关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发展前景, 以及从学校出去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优秀毕业生和杰出校友们在社会上的突出贡献, 从侧面对新生产生强烈的震撼, 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目标, 努力学习, 奋发进取。在认识、评价自我的同时, 也对心目中的大学形象进行调整, 使其尽快回归现实, 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同时, 通过及时冷静地分析, 也使学生明白, 不管他们在大学之前有过多么辉煌的成绩, 都只能代表过去, 从进入大学校园起, 新的一轮竞争重新开始了, 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是完全平等的, 一切从零开始, 让学生在感到自豪的同时, 适当增加一些紧迫感。

2.1.3 针对部分学生盲目自大、骄傲自满的缺点, 适当增加对今后学习、生活的挫折教育

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 都是父母操办, 没遇到过挫折和失败, 远离父母进入大学以后, 心里承受能力还不强, 当遇到挫折时将不知所措, 甚至会作出意想不到的事情, 因此, 对新生进行挫折教育很有必要, 让学生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 又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精神准备。

2.1.4 针对大学生的特殊心理, 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年的新生中, 各种特殊心态都有, 如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 他们看着昔日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纷纷考上较好的院校或较好的专业, 心理上极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 甚至产生弃学、厌学、报复社会或自暴自弃的念头。新生入学后, 要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工作, 建立危机干预制度和心理危机排查制度。新生入学之初, 要高度重视新生心理状况, 扎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可能的基础上, 为每一个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并对其中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 以及贫困生、孤儿、单亲家庭的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 了解其心理动态, 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并常做思想咨询, 解除他们的心里危机。

2.15针对中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不同, 教学模式的改变, 导致学生的学习不适应, 进行学习方法教育

(1) 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不同, 大学里课程门类较多, 内容丰富而课时少, 我们要及时给学生分析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要善于合理利用时间,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把功夫下在平时, 把学习抓上去。

(2) 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为了让新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要适时开展学习方法专题讲座, 组织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与学习优秀的老生进行座谈, 引导学生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 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使每个同学从中学学习习惯中解脱出来, 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式, 尽快地拿到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顺利渡过学习适应期。

(3) 引导参与各种活动, 培养综合能力。在大学生活中, 除正常的学习外, 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要指导他们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 并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施展自己爱好和特长。通过这些活动的锻炼, 培养和提高他们自学、动手、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2.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诚信意识,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家长们“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思想的指导下, 大多数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不够, 礼让谦恭的传统教育也不多, 所以进入大学以后, 要加强大学新生个性品德修养, 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的标准要求自己,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尊重他人, 以诚相待, 以心换心, 用真情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2.3 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工作水平,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以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3.1 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 做好知识更新

在知识日新月异更新和发展的今天, 学生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 因为, 大学与中学有所不同, 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学生辅导员, 学生辅导员既是学生管理者, 又是学生直接的学习者, 所以, 辅导老师更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修养,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以自身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3.2 讲究语言艺术, 注意方式方法

人们常说“好语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意思很明白, 恶语伤人, 良言慰心, 学生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德服人, 学会把“苦口良药”变成“甜口良药”, 把“逆耳忠言”变成“顺耳忠言”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2.3.3 倾听学生意见, 善待“有短”之人

新生入校开始一段时间, 与老师还不太熟悉, 遇到困难, 有些同学还不敢向老师反映, 需要老师在同学中及时收集信息, 巧妙处理。对于曾经有过失的学生, 或者有上述所说情况的学生, 必须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在纠正他们错误的同时, 鼓励发挥特长, 变劣势为优势, 化坏事为好事。同时强调, 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 该批评的将批评, 该严肃处理的将严肃处理, 决不会姑息迁就、心慈手软。

2.4 积极创造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机制, 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奠定贫困学生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

针对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 及时宣传学校扶贫助学政策, 建立健全学生生活基本保障制度体系, 告诉学生学校在扶贫助学工作上“奖、贷、助、免、勤”的具体操作方法, 让学生丢掉包袱, 轻装上阵, 安心学习, 同时, 鼓励贫困学生自强自立、乐观向上、艰苦奋斗, 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生活困难和各种社会现象, 化生活困难的压力为学习上的动力, 靠自己的努力创造辉煌的明天。

新生“过渡性”教育或“适应性”教育是整个社会育人工作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是一项教育、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的工作, 从一定意义上, 新生适应教育的主体是全员性的, 内容是全面性的, 途径是多样化的, 过程是长期化的。在工作中, 必须始终以一颗真诚的心去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 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信赖, 只有这样, 才能以心换心, 取得学生的信任, 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 真正的做学生学习、生活、人生导航的导师, 这既是对学生负责, 也是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摘要:近年来, 高校迅猛发展, 各学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 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迫使各学校不断调整专业, 加强专业教育, 以适应社会的人才的需要, 在这种形势下, 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就业与生存, 却较少的关心新生入学期间的心理特征与教育, 就算有, 也是走过场, 或者以军训代替了大学新生过渡期的教育, 致使许多应该或者能够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可以解决的矛盾潜伏下来, 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阴影。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入校期间各种现象和原因的分析, 介绍了一些大学新生教育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新生,教育,探析

参考文献

[1] 唐艳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浅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4) .

[2] 陈国梁, 李云恒.坚持以学生为本, 提高学生工作实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4) .

[3] 吴亚玲.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8) .

[4] 张国强.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关怀教育”缺失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5) .

[5] 宋家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探讨.山东农业教育, 2007 (1) .

[6] 黄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文教资料, 2007 (10) .

[7] 马援.大学新生教育简议.扬州大学报, 2003 (2) .

[8] 贾咏梅.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 (11) .

上一篇:试论跨境电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应用下一篇:原料气过滤器管板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