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2022-08-31

第一篇: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

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十分)

1.( )期主要是指儿童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心里 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 各种否定和反抗的行为。

2.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主要观点是“( )说” 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性行为。

4.所谓( )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坏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5.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 )的心理发展观,其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人格的组成成分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7.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和( )性。 8.处于单词句阶段的儿童说出的词句有单音重叠、一词多义和( )三特点。

9.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由环境决定,该理论课称为(“ ”)阶段理论。

10.经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1.心里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 )。

12.( )期也叫敏感期或临界期,指的是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

1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人格的组成成分是本我、自我和( )。

14.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S----R公式,S代表刺激,R代表相关的反应。

15.( )法是通过和儿童交谈,来研究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 。

16.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有:转移法、冷却法和()法。 17.内部语言是( )性语言,其特点是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和语言高度简略。

18.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行为表现为变通性、( )性和独特性的三个特征。

19.在幼儿期创造想象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 )进行加工。

20.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绘制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的规律。

答案:1.危机 2.成熟势力3.操作4.图式5.皮亚杰6.弗洛伊德7.外露8.以词带句9.心理社会10.语言11,人格12.关键13.超我14.华生15.谈话16.消退17.非交际18.流畅19.表象20.先快后慢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十分)

1.从进化论看只有在动物产生神经结构后才有心理活动。( ) 2.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 ) 3.记忆是人在头脑中保留对以前感知过的对象或现象的映像。( ) 4.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

5.测验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材料以测量学前儿童行为和态度的基本研究方法。( )

6.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 ) 7.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语言阶段。( )

8.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应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 )

9.对儿童进行集中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归类法、排除法和下定义法。( ) 10.针对胎儿生长和发育有不同的时期,心理学大师皮亚杰将出生前发育划分为胚芽期(0~2周)、胚胎期(3~8周)和胎儿期(8~40周)三个阶段。( )

11.心理的产生需要有人脑和客观世界这两个物质基础。( )

12.皮亚杰认为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质因素、社会因素和平衡四个方面。( )

13.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 )

14.相对与物体婴儿更喜欢人,相对与平面图形,跟喜欢立体的人物图像。( )

15.问卷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

16.幼儿期的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实际水平也不相同。( )

17.2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

18.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在眼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 )

19.幼儿的创造力表现为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突发奇想,想出新的办法或形成新的观点。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核心内容。( )

20.心理学大师斯腾伯格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一 何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4)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不同。

二、在游戏时幼儿教师如何防止学前儿童注意的分散?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4)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5)灵活的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三、怎样加强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持久性?

(1)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具(2)激发兴趣和积极情绪(3)明确识记目的(4)组织有效的复习

四、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那些?

(1)一形多物的扩散(2)一物多用的扩散(3)一因多果的扩散(4)一物多变的扩散(5)一题多法的扩散

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

六、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幼儿对观察活动的兴趣(2)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3)确认认知的目的和任务4)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

七、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方面,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应怎样做?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引导幼儿积极从事又创造想象参与的思维活动。(3)教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四、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具体形象思维明显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渐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思维发展最主要的特点。

(2)感知水平的抽象概括。幼儿初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只是对事物的某一属性或某些属性的概括:或者只顾把相同属性抽出而不顾不同属性剔除。只能反映物体直观的特点,就是在感知水平上进行抽象概括。

(3)掌握的感念有限。由于幼儿概括水平较低,最初掌握的概念,往往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掌握的概念数量有限,并且多半是具体的实物概念和动作概念。这些概念是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的。在教育的影响下,直到幼儿晚期,才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4)判断推理不合逻辑。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常常使判断、推理不合逻辑,常常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因果关系来认识。还不习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客观逻辑依据。

(5)自我中心性。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是孤立地具体事务,不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出发。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形象,而

且理解表面化、简单化,不能理解事物深刻的内在含义。

2.培养学前儿童言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试做归纳。

第一,注意环境的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离不开环境中承认的影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儿童首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注意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模仿性。婴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学前儿童逐渐可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语言。

第三,注意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儿童语言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应尊重其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儿童进行引导。

第四,尊重儿童的兴趣。每个儿童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也不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兴趣限制儿童的思维。

第五,赏识儿童的语言。教师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走进其心灵,才能欣赏他们奇思妙想的语言。

3.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如何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

(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在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思维的特点。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其次,要为儿童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再次,在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和教具。还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一是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二是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3)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观察具体事物,让幼儿充分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综合。

(4)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幼儿通过对事物的操作能够对具体事物的特征直接感知,进行直接比较,找出物体之间的不同之处或相同之处。通过对物体相同之处的概括和判断,幼儿能够逐渐对事物进行分类。

3.对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应采用哪些措施?

(1)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获得周围世界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2)通过各种领域的教育活动,提高发展幼儿言语的条件。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语言是连接各科领域的重要工具,各科教育教学内容的进行离不开语言。语言又促进了幼儿行为、思维、能力的发展。

(3)通过创设环境,让幼儿在看、听、说、练中发展言语能力。孩子只有真正地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的和人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教授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礼貌是人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分析题20分

第二篇:学前心理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学前心理学》绪论—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幼儿中期已经( )。

A、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B、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 C、没有时间概念 D、可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

2、注意属于( )。

A、认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特征 D、心理过程

3、( )也称作轻微脑功能失调。

A、好动症 B、多动症 C、书写障碍 D、行为障碍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一定关系 D、完全无关

5、“一心两用”,这是注意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6、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种心理活动是( )。 A、知觉 B、感觉 C、色觉 D、视觉

7、马斯洛创立了(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机能主义

8、狼孩之所以心理上与正常儿童有本质区别,主要原因是( )。 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 C、受狼的影响 D、脱离社会环境

9、( )被称为“生命中枢”。

A、延脑 B、脑桥 C、中脑 D、间脑

10、有预定目的而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1、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 A、反应 B、反映 C、反射 D、应答

12、( )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13、“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 A、强度的特点 B、变化的特点 C、新异的特点 D、对比的特点

14、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冯特 D、华生

15、阿格诺索娃研究发现,五岁儿童观察某一事物的时间约为( )。 A、6分8秒 B、7分6秒 C、8分4秒 D、9分2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娱乐

2、“一目十行”说明一个人注意的( )非常好。 A、分配 B、广度 C、转移 D、范围

3、脊椎动物如( )等也有简单的心理活动。

A、鱼类动物 B、两栖类动物 C、鸟类动物 D、爬行类动物

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

A、兴奋 B、抑制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5、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有( )。

A、教育心理学 B、管理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6、六岁幼儿能辨别( )等方位。

A、左、右 B、上、下 C、前、后 D、内、外

7、注意具有( )和调节、监督功能。 A、指引 B、选择 C、保持 D、激励

8、个性是由( )构成的。

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 D、个性心理特征

9、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的知觉组织原则有( )。

A、相似原则 B、封闭原则 C、接近原则 D、统一原则

10、内部感觉包括平衡觉、( )。

A、运动觉 B、味觉 C、嗅觉 D、机体觉

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 “×”,并改错。)

1、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 )

2、幼儿已懂得透视原理,知道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 )

3、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分化是相对的。( )

4、“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此话出自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5、幼儿分辨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叫视力。( )

6、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活动又受到人的心理支配调节。( )

7、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非条件反射。( )

8、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这属于联觉现象。( )

9、调查法是最具有心理特色的方法。( )

10、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占优势。( )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知觉的基本特性如何?

3、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4、什么是学前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5、简述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案例:王老师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她最近很苦恼。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这样一来,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问:

(1)根据注意理论,王老师需如何分析孩子注意分散的原因。

(2)结合本案例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效果,王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如何防止儿童分散?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D 2.B 3.B 4.B 5.C 6.A 7.A 8.D 9.A 10.C 11.B 12.D 13.D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 2.BD 3.ABCD 4.AB 5.ABC 6.BC 7.BC 8.BD 9.ABC 10.AD

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改为: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 改为:幼儿常常不懂得透视原理,不知道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 3.√

4.× 改为:“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此话出自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 5.√ 6.√

7.× 改为: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条件反射。

8.× 改为: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这属于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

9.× 改为:测验法是最具有心理特色的方法。 10.× 改为: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1)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环境因素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调控作用;(3)儿童心理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活动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

2.答:知觉的基本特性主要有(1)知觉的选择性:人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3.答:幼儿前期已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进入幼儿期后,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只是初步形成。中班幼儿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到十分钟左右。在短时间内,他们还可以自觉地把注意集中于一种并非十分吸引他们的活动上。中班幼儿已能同时注意到几种对象,注意的分配能力有所提高。大班幼儿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十至十五分钟。就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来说,大班幼儿不仅能注意外部的对象,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也能予以注意。

4.答: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理论的科学。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具体分为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实现目的而进行的选择方法、执行计划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包括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5.答:动物心理的发展主要决定于神经系统的演化水平和其生活环境。通常把动物心理的发展区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答:(1)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主要有:无关刺激过多;疲劳;目的要求不明确;(4)注意不善于转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2)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策略有: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灵活地交互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篇: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更多自考资料,请登录中山大学自考网查阅,打造自学考试专业服务平台 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2.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变化的情况,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这一般是在儿童()

A.2岁时 B.3岁时

C.4岁时 D.5岁时

5.较小婴儿所具有的距离知觉是()

A.以视觉为主 B.以运动觉为主

C.以听觉为主 D.以经验为主

6.反映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的是()

A.有意识记的发展 B.无意识记的发展

C.机械记忆的发展 D.意义记忆的发展

7.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A.想像受情绪影响 B.想像的内容零散

C.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D.想像具有夸张性

8.一小孩认为她所看到的一些小虫都是同一条小虫,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该幼儿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口语的发展 B.书面语的发展

C.阅读的发展 D.书写的发展

10.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可以说学前儿童是情绪的()

A.朋友 B.敌人

C.对立 D.俘虏

11.婴儿睡眠中自然出现的笑,应属于()

A.自发性的笑 B.诱发性的笑

C.无差别的笑 D.有差别的笑

12.1岁以后,儿童能够设法探索各种新方法,通过“尝试错误”排除遇到的障碍,这充分表现出了()

A.无意动作的发展 B.意志行动的发展

C.有意动作的发展 D.习惯性动作的发展

13.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A.开始萌芽的时期 B.初步形成的时期

C.稳定发展的时期 D.完善成熟的时期

14.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是()

A.平等、抚育 B.平等、互惠

C.抚育、教养 D.互惠、教养

15.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A.游戏活动 B.上课活动

C.饮食活动 D.同伴交往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敏感期

17.幼年期健忘

18.转导推理

19.消极词汇

20.性别角色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幼儿观察力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幼儿想像的夸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是什么?

23.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4.幼儿期儿童性格发展表现出怎样的年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幼儿注意的规律或特点组织活动。

26.试论述学前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改善的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27.李老师是位新老师,今天她要为中班的小朋友组织一个语言活动“春姑娘来了”,为此她做了精心的准备:配图、故事磁带、表演用的头饰……可 是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当她问小朋友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树,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蝴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河,还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 小熊……而当李老师说是春姑娘来了时,很多小朋友都一脸茫然。

(1)请根据所学心理学知识,从儿童理解能力发展的角度帮助李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如果你是李老师,你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第四篇: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2.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3.一般认为,婴儿从(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4.在( )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在( )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6.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 ) 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 7.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 )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A.认知能力 B.智力 C.成熟 D.教养 8.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9.下列(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10.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 )。

A.观察学习 B.自我学习 C.直接学习 D.强化学习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心理活动量的增减。( √ ) 12.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 ) 13.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 ) 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 × ) 15.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 ) 16.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忆的两种方法。( √ ) 17.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 ) 18.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 √ ) 19.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 ) 20.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 ) 21.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 ) 22.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是突然发生的。( × ) 23.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 ) 24.儿童攻击性行为有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 ) 25.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的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 ) 26.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中所有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 ) 27.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的自发的蹬脚等动作会随着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 ) 28.0--2岁的儿童对美术的欣赏是纯表面和直觉的。( √ ) 29.学前儿童游戏中兴趣指引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 ) 30.儿童在5岁以后才认识到性别的稳定性特征。( ×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31.格塞尔学派提出哪些教育的忠告? 答:(1)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分)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2分) (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2分) (4)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2分) 32.简述幼儿有意识记发展的特点。

答:(1)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33.简述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1)认知和换位思考能力;

(2)同龄人的交流;

(3)儿童的养育实践;

(4)教育与文化。

四、论述题(16分) 34.试述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答:(1)父母的惩罚。

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于攻击型的儿童则不能抑制攻击性,反而会加重攻击性行为。因此,以惩罚作为抑制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往往并不奏效,因为,父母的惩罚本身就又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2)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儿童会从这些电视、电影和网络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儿童不仅能从暴力节目中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电视、电影人物的经历会使许多孩子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依靠攻击性行为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3)强化。

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孩子成功地引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公正的态度和方式。(每项4分,无展开分析酌情扣分) 五、分析题(20分) 35.5岁的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有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躲着他,很不受小朋友欢迎。

请你从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角度分析并提出教育措施。

答:(1)父母的惩罚。

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于攻击型的儿童则不能抑制攻击性,反而会加重攻击性行为。因此,以惩罚作为抑制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往往并不奏效,因为,父母的惩罚本身就又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2)大众传播媒。

大众传播媒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儿童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儿童不仅能从暴力节目中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电视、电影人物的经历会使许多孩子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依靠攻击性行为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因此,要有意识弓l导孩子看电视及上网。

(3)强化。

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孩子成功地引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孩子更具攻击性。

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公正的态度和方式。

(每项5分,无分析的酌情扣分)

第五篇: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阶段。

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 C自我一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 2.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3.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4。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儿童处于( )。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5.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6.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7.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8.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9.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0.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 √ ) 12.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 √ ) 13.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 √ ) 14.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 √ ) 15.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 × ) 16.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 √ ) 1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

( × ) 18.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

( √ ) 19.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 √ ) 20.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 ) 21.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

( × ) 22.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 √ ) 23.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 √ ) 24.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 × ) 25.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 × ) 26.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

( √ ) 2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

( × ) 28.0-2岁的儿童对美术的欣赏是纯表面和直觉的。

( √ ) 29.学前儿童游戏中假想和真实的转换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 √ ) 30.较高游戏水平的出现意味着较低层次游戏水平的消失。

( × ) 三、简答题(第31、32题各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31.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必须面对的两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1)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

(2)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动力问题)。

32.对于儿童如何获得语言的问题主要有哪些理论? 答:(1)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说;

(2)斯金纳的语言习得论;

(3)皮亚杰的认知相互作用论。

33.简述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1)涂鸦期:经历无控制的涂鸦和有控制的涂鸦;

(2)象征期:能够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把符号作为事物的象征;

(3)定形期:能够将头脑中想画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分析题(20分) 34.材料:毒孽子耩遇攀折时 小班韵毛毛从幼儿园圆家-粤黟希冷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间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凌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睦”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韵建议。

答:(1)指出表现背后的心理实质;

(6分) 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2)挫折孩子发展的影响;

(4分)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育建议;

(10分) 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那种想通过毫不吝啬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

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赖的自尊。

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

上一篇:学前班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校青协部门职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