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成长历程,创新评价模式——记我校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22-12-28

我校位于重庆主城区城乡结合部, 是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差, 学习基础差, 在各类考试中均不如人意。学校中考连招上线率低, 本科上线寥寥无几, 重点上线更是天方夜谭。在“学生没有成绩, 教师无光环”大背景下, 全校师生都处于极为不自信的尴尬境地, 更没有工作的成就感, 最终产生对工作不热情, 自身难以发展等一个个瓶颈。

一、“成长记录册”的基本情况

“成长记录册”是记录学生每周成才历程的小册子, 包括日常表现与奉献、经济生活、思想动态、学习与兴趣、奖惩与评定等五板块, 每周统一发放给每个学生、家长和教师填写, 再收回分析存档。

二、“成长记录册”创新中学生评价模式

(一) 对学生的评价由虚变实, 由静态到动态

“成长记录册”是将学生每一周的情况客观记录的载体, 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 使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过程被清晰地反映出来, 实现了学生成长评价方式的可视性。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其中的信息, 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凭班主任或老师主观的、单一的而虚拟的评判, 而是有记录有依据的真实评判。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由虚变实, 因人而异, 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分数仅仅是呈现了一个片面现象和实事的静态结果, 评价还要动态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促使学生“知行意”的统一。“成长记录册”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 提取学生过程中的优点和不妥的地方。肯定学生合理的、优秀的想法, 加以鼓励;采取措施纠正不妥的想法, 避免学生据此付诸实施。最后, 学生本人、班主任、家长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字评定。这样的评价模式既有静态的呈现, 还有动态的展现;既有终结性的评价, 还有过程性的评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在情感道德领域和知识领域取得提升;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习惯上、行为上、品质上有一个良性而持久的发展;才能成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创新能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 使学生的成长由盲目到理性

这种评价模式指引了学生自己发展的方向, 改变了过去方向不清、目标模糊、动力不足的状况, 使自己的参与意识、进取精神更强, 对自己的未来更有方向性、目标更明确。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许多学生的自理能力下降, 道德观念差, 诚信意识不强。对自己的理想目标、缺乏一种清醒的认知, 学生通过“成长记录册”让自己对每周成长历程一日了然。比如说:一个周下来都做了哪些事?哪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不应该的?自己的思想倾向如何?近期目标是什么?远期目标又是什么等等。在记录成长历程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经济生活版块”的实施, 使得学生更加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热爱父母和感谢父母, 学会合理消费, 树立“健康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的理念。这些制度化的举措, 引导学生的成长由盲目变理性。

(三) 使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由难到易

这种评价模式要求学生将“成长记录册”拿给家长评价。从而改变了家长过去不了解子女在校的成长状况。在没有实施“成长记录册”制度之前, 家长只能从学生的口中了解子女每一周的在校情况。这种了解情况的方式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 还有可能被“报喜不报忧”的假象所迷惑, 不能真正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成长记录册”能让家长清楚地、客观地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 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子女的沟通, 解决了家长的担忧和顾虑。这样, 在无形中架起了一座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家长发现子女的问题能及时与学校沟通, 班主任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能及时与家长联系。这使家校沟通的渠道畅通, 使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由难到易, 充分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四) 使主题教育课选材由被动到主动

主题教育课的目的在于唤醒和激励, 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 不断地呵护, 不断地引领, 不断地激励。被动从传统的学科教材、围绕特色学校、节假日中选取主题, 往往不太具有针对性, 收效甚微。

“成长记录册”客观及时反映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思想动态、快乐与烦恼、梦想与现实等。班主任就可以主动对出现的比较多的问题, 进行归纳总结, 有针对性的制定主题教育, 才能做到因班定教, 及时有效地疏导学生心理, 规范学生行为, 促进学生成长。

三、不断完善的“成长记录册”

(一) 拓展学生档案范围和功能

传统的中学生档案主要反映该生思想道德和学习情况构成。思想道德方面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中学期间的政治表现、入团申请书等。学习方面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各科会考成绩、毕业肄业情况等。这些传统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和展现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稍微对每个学生“成长记录册”整理, 归纳成“学生学年成长记录单”, 并将它放入学生的档案。它有效弥补了原有学生档案的不足, 增加了心理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过程以及诚实守信等材料, 使学生档案信息含量增大, 进而满足了高一级学校利用档案甄别、选拔人才的需要。

“成长记录册”包括学生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个环节构成, 能使学生通过记录明确自己在思想追求、行为习惯、学习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其次, 学校管理者通过整理归纳后的学年成长记录单, 也能及时发现学生情况并与其沟通, 加强沟通, 产生教育功能。“成长记录册”解决了过去学生档案只能被动记录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和成绩, 不能及时跟踪学生的成才、发展情况的问题, 有效反映学生在各环节的进步和发展。这突出”成长记录册”的实效功能。

(二) 挖掘“成长记录册”的价值, 深入了解城学生

因为真实的记录在校内校外的学习生活情况, ”成长记录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成为研究素材的条件。挖掘”成长记录”的价值, 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 可以进行以下的研究处理:要尽快研究并实施《成长学分认定办法》, 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进行量化处理;要用发展性视角研究记录单, 对些事件要分析事发的偶然和必然。对些偶然发生的事件要科学对待。要讲文字定性评价与等级量化分数相结合。同时, 为了使研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每学年 (或每学期) 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记录册”统计归纳入“学生学年成长记录单” ;班主任和班委按照“德智体美劳”和等级分数等六大部分, 对每位学生成长进行量化处理;班主任根据量化结果, 反思总结各班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在年级层面选出个别典型事例, 进行深度研究。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评价, 好的评价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好的评价将扼杀学生的灵感、埋没学生的潜能、阻碍学生的发展、毁掉学生的一生。因此评价的导向将最终决定学生的发展。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 或许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措施之一。

摘要:我校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即我校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实施。文章分析“成长记录册”的产生原因、基本内容、创新之处与完善方向, 并指出评价的导向将最终决定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成长记录册”,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中胜、蒋礼文, 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1, 32。

【2】刘定云、李小静、赵净琳.“双记录单”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 (社科版) , 2009, 12, 6。

上一篇:浅析传统企业的社群营销之道下一篇:生活素材源头活水——浅谈初中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