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路径

2023-01-22

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必须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那么, 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呢?笔者就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新理念》等理论, 特就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谈以下见解。

一、走向“超越”——专业发展的前提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信息化迅速发展和实施推进新课改的当今, 教师应树立“三超”意识——超越自我、超越前人、超越权威。

——超越自我, 即自给压力, 奋力前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自我超越”, 意义是以创造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 能达到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

教师作为持续发展的个体, 需要不断成长。在实施推进新课改的今天, 教师要唤起自信心, 增强使命感、积极自拔向上。概而言之, 新教师要有敢闯精神, 中年教师要锐气不减, 老年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只要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能勇敢地去“超越自我”, 专业水平就能得以发展。

——超越前人, 即“学习前人, 继承前人, 解决前人没有遇到、没有想到、没有解决的矛盾问题, 在前人基础上勇闯新路。”不难看出, “超越前人”就是“赶超前人”——鼓足勇气和力量去超过“走”在自己前面的“先人”——取得先进成果者。

2010年8月18日《济南时报》刊登的77岁的刘宝璋老人不信“权威”那个邪, 用8年的时间创编了一套自认为比五线谱更科学、更合理的“九线谱”并得以出版。这就是他具有“超越前人”思想的结果。

古今中外, 凡是具有“超越前人”思想意识的人, 都做出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超越权威, 即“要尊重权威、借鉴权威, 但不迷信权威”。从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来说, 尊重权威、挑战权威、超越权威, 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极其重要体现。从整个科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 几乎所有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都是在尊重权威的基础上, 不断挑战权威、超越权威而拓开去的。所以, 尊重权威、挑战权威、超越权威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 “超越”是一种发展的理念、一种攀登的精神, 一种创新的行为。只要教师能用世界的眼光, 瞄准前沿, 不断探索, 就会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发展。

二、走向“善学”——专业发展的保证

马卡连柯曾说:“教育者的技巧, 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 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显然, 教师需要勤于学习而持之以恒, 这是专业水平提高的保障。

作为教师的学习, 在内容上既要学书本杂志, 又要积极地向同行、专家学习, 使自己的学习达到较高的境界。在其方式上要特别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 要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学习。通过学习, 能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走向“反思”——专业发展的动力

“行成于思”。作为教师, 对其教学中的所作进行仔细地回忆、反思和评价, 这不仅是对过去经验与失误的反馈, 同时又是对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 它是一种驱动力。

教师善于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 分析其背后蕴含的理论知识, 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并在实践中去检查假设, 周而复始, 就会不断得到发展”。研究证明:教师具有了反思行为, 就能真正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走向“教研”——专业发展的载体

“教育的特性决定了问题意识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关键。教育研究不再是某些专业化的机构、依照某种特定的程式和手段开展的活动, 而是生发于生活和教育实践情境中, 以生活化的方式展开、充满实践智慧的活动。”于此, 教师应具有问题意识, 教研智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作为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 有着大量的第一手研究素材和进行教育研究的巨大空间——教学得失、疑难困惑等。教师要树立或增强了教科研意识, 自觉而积极地投身于教研, 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 用心去地研究。这样, 就能步入“双师型”行列。

五、走向“合作”——专业发展的依托

“教师合作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 有力地挑战着教师“独断专横”的行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与团队精神, 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的能力, 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 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教师与同事合作, 能解决实施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 实现信息资料, 计划的共享, 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下一篇:创造幸福教育描绘多彩童年——渝北区龙溪小学“美术教育特色学校”理念系统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