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师范生礼仪教育实践的思考

2022-09-11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身居礼仪之国, 应做礼仪之人。幼儿师范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 教育部特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要求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广博的专业知识, 精湛的专业能力, 更要具有通情达理的风范, 要肩负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师范院、校就应加强对幼儿师范生的礼仪教育, 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1 对幼儿师范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礼仪, 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人类文明的延续,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 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幼儿师范生———未来的幼儿教师, 对其礼仪教育, 应在一般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强化幼儿教师礼仪教育。而幼儿教师礼仪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职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就幼儿教师礼仪的内容而言, 包括: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表情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手势礼仪、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家访礼仪、同事共处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听课礼仪等。这些规范要求既有对中华民族礼仪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又增添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根据社会对幼儿师范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以及其职业劳动对社会的影响, 对幼儿师范生的礼仪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主要表现在:是传承与弘扬祖国悠久的礼仪文明传统的需要;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是提升幼儿师范生的礼仪素养的需要;是塑造未来幼儿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 幼儿师范生的礼仪教育的内容要求

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 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的内在要求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 要互相尊重、诚恳和善、谦恭和有分寸。人们遵守公共秩序, 尊老敬贤, 待人和气, 仪表端庄, 都是源于尊重他人、谦恭和有分寸的良好道德品质。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指礼仪的内在要求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没有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 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由此说明礼仪所涵盖的内容广泛, 对人们的要求较高。幼儿师范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 对其礼仪教育, 在礼仪教育的内容要求上应坚持“四结合”, 体现其未来职业要求和特点。

2.1 坚持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结合、民族礼仪与世界礼仪的结合

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我国诸多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 国际性礼仪在整个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对于幼儿师范生开展的礼仪教育而言, 不仅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称谓中的礼仪, 同时也应当掌握国内称谓中的礼仪。在礼仪教学过程当中绝不能一味地摒弃传统民族文化, 而应当在此过程中借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充分激发幼儿师范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与此同时, 对外来文化及礼仪也应当抱有恰当的认同与尊重感。使学生真正懂得礼仪, 并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礼仪的责任。

2.2 坚持礼仪教育与美育相结合

美, 可以来自一处优美恰人的景色, 来自大自然呈现的色彩组合。凡是美都可以直接被人的感官感知。不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都是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诉诸人的感官, 影响人的思想感情, 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甚至使人陶醉其中, 神往、留恋。人的美也是如此, 她是从内里散发出来的气质, 加上整齐较好的外表, 互相搭配的和谐。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特别是占幼儿师范生百分之90以上的是花季少女, 她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更强烈。因此, 在对幼儿师范生礼仪教育中, 要借助礼仪塑造人的美的功能和学生对美的追求的内在动力, 来激发学生探究礼仪内在情感, 掌握礼仪规范, 理解美的深刻内涵, 陶冶美的情操, 塑造个人完美形象。

2.3 坚持礼仪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相结合

作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范畴之一的礼仪, 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密不可分的, 就其本质上讲, 是善与美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是一种善。”普罗提诺则说:“善在美后面, 是美的本质。”仁是礼的内在本质,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仁是礼的核心。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 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如:礼者, 仁也。“人而不仁, 如礼何?”仁, 亲也。子曰:仁者, ‘爱人’”等。在当今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 要求教师热爱学生, 对人民、对社会怀有“仁爱”之心, 从而在教育活动中尽职尽责。就是遵守仁的规范, 发扬仁爱的美德。同时, 礼者, 敬也。“敬, 礼之舆也, 不敬则礼不行。”敬即敬人, 以礼待人, 尊重他人, 虚以处己。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亲其师, 信其道”, 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敬学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严师而惮, 可以为师”,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以生为本,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等内容, 这无疑是对传承礼仪的弘扬, 也只有真正懂得了“礼”, 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4 坚持礼仪教育与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礼仪既强调内在道德要求, 又注重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二者的完美结合, 才能塑造个体的优雅形象。在礼仪规范中, 蕴含了许多与人生观紧密相连的思想内容。如:服务意识, 反映了一个人活着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生观;和谐精神, 说的就是和谐关系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的意义, 它是人们对于和谐的价值的认同, 代表了一种和为贵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 少数幼儿生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因此, 如何引导幼儿师范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不断提升道德情操, 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 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当代所有在校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 确定价值取向, 做出道德选择, 提供了基本规范。所以对幼儿师范生的礼仪教育中, 既要注重礼仪的外在要求, 更要强调其内在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3 对幼儿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礼仪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强的课程, 在对幼儿师范生礼仪教育过程中, 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 既注重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又要注重礼仪行为训练的实践性, 从而实现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3.1 幼儿师范生礼仪教育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

对于师范院校而言, 要想发挥礼仪教育应有的教学功效与价值, 从根本上来说应当首先明确礼仪教育在整个师范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意义。必须明确礼仪教育绝不能脱离于课堂教学而存在。将礼仪教育纳入师范教学体系当中, 开设《幼儿教师礼仪》教学课程, 用规范性的教育教材, 安排专业性教师给学生提供系统而完善的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读经典。我国众多的礼仪著作中, 如《仪礼》、《周礼》、《礼记》、《三字经》、《弟子规》等,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人们在管理国家、日常生活或是求学道途中应当遵循的内心操守和行为准则。读我国历代关于礼仪的经典著作, 不仅可以使幼儿师范生感受到我国传统美德, 唤起他们内心向善的情感, 坚定学习礼仪并实践之, 而且可以使幼儿师范生主动担负起传承与发扬礼仪文明的重任。同时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幼儿师范生的思想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舞蹈课、形体课、体育课等中, 适时对其进行礼仪教育。

3.2 创设情境、增加案例,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礼仪教育内容涉及面广, 教师教学尽管力求全面而系统,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 传统的灌输教学,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 教师在礼仪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既有声像兼备, 图文并茂,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可以极大地增加礼仪课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的优势;同时又具有知识容量大, 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教学内容, 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再配以教师的引导, 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例如:在讲授完日常交往礼仪后, 安排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视频。再如对于学生很难有条件亲临现场的大型宴请活动、各种招待会、外事接待、各国风俗及礼仪等这样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视频或自己转录的电视节目展现给学生。这种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容易组织实施的教学方式既加大了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眼界,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礼仪案例, 教师要创设疑难, 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热情, 让学生课后探讨, 既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 更加深学生对礼仪规范内容的理解。

3.3 要以幼儿师范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 强调知行的统一

礼仪属于行为科学, 礼仪教育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由“知”向“行”的转换, 学生中普遍存在知易行难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礼仪模拟训练和礼仪社会实践。既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训练中提高技能, 变消极接受为积极参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交际活动亲身体验到运用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如进行站姿、坐姿、走姿和握手礼、问候语等技能训练;进行微笑的训练、幼儿教师一日用语语言训练、化妆训练、系领带和丝巾的训练等,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技能。这些借助学生的模拟活动,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直观形象的体验,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学校安排的到幼儿园见习, 到幼儿园观摩学习幼儿教师日常礼仪外, 还让学生走出教室, 以自由结伴观摩的形式到公关礼仪活动现场, 如庆典、展览会、专题节目等, 观看、感受、领会这些场面宏大、内容丰富、情景各异、变化多端的活动;到星级宾馆现场感受服务礼仪的特点;到机关事业单位感受政务礼仪的特点等。这种方法直观、生动, 利于学生丰富感觉、开阔眼界、积累经验, 便于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 更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礼仪在各个工作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4 借助学校德育平台, 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氛围

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 一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 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 因此, 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于引导幼儿师范生规范自身行为, 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德育教育阵地,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礼仪教育活动。学校要利用传统节假日、纪念日、庆典等, 强化对幼儿师范生的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创新载体, 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 践行文明礼仪;学校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 通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 举办专题讲座, 仪态礼仪比赛, 或通过校园网络等形式, 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 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

3.5 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身教也非常重要, 教师应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 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一方面, 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礼仪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的人, 同时具有献身教育的价值观, 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才能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 才能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 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 教师要注重个人仪表, 一个气质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穿着、发式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别、年龄、体型的具体情况做到合体、和谐、合度、整洁而又显示个性。男教师应尽量讲究朴素大方, 体现潇洒的风度, 女教师应尽量讲究淡雅、和谐、自然, 体现高雅的情调。教师只有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幼儿师范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 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一个气质高雅、仪表整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离不开礼仪修养的。本文就师范院、校对幼儿师范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内容要求、途径和方法作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幼儿师范生,礼仪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 林友华.社交礼仪[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5.[1]林友华.社交礼仪[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5.

[2] 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 南国志.关于师范生礼仪问题及礼仪教育思考[J].大学时代, 2006.[3]南国志.关于师范生礼仪问题及礼仪教育思考[J].大学时代, 2006.

[4] 代琳.浅论师范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4]代琳.浅论师范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

上一篇:超市智能购物车的设计分析下一篇:验钞机配件注射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