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育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小学教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素质教育作为向导组织与创设小学美术课堂,这不仅更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于美术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更加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注重学生多元学科能力的发展。

第一篇:小学教学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感悟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会学生感恩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感恩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让小学生懂得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从学生内心激发感恩之情。

【关键词】小学教育;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前言

感恩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用感恩的心融化学生心中的自私、冷漠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让小学生心中的感恩意识得到充分的唤醒。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更好的改善社会风气,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充满人情味。一、提升教师的感恩意识和专业知识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感恩意识以及感恩教育的专业知识,这是感恩教育开展的基础,让学生从教育教学中真正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提升教师的感恩意识以及专业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多次学习活动和专门会议。

很多教师虽然知道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落实感恩教育,没办法平衡学校的主要教学工作和感恩教育,这是教师自身意识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的这种迷茫和困惑,积极组织有关感恩的活动和会议,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一定的参考,更好的实现感恩教育。

2.学校应该专门购置相关的图书资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感恩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这种意识才能更好的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学校图书馆积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感恩教学资料,丰富教师的感恩专业知识,为感恩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学校还应该对教师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完成读书笔记内容。

3.开放电子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教师可以更好的查阅有关感恩教育的内容,并且结合这些内容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研讨活动,各个班级相互交流,总结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

4.学校组织阶段性的检查和监督。

学校对教师感恩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校阶段性的检查和监督更好的保证了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让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感恩教育的顺利实施。二、编织感恩教育的网络

学校是一个大的环境,好的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首先得从学校的环境入手,让学校形成一张感恩教育的大网,学生一踏入校园就能够感受和融入到这张大网中,积极的影响着学生。

1.建设组织网络。

学校是大环境,如果在大环境中实施感恩教育,可能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设组织网络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感恩教育渗透到各个组织中,形成更全面的感恩教育网络。学校少先队、德育处、教导处、教师队伍、学生代表等组织的建设都是很好的感恩教育网络,依靠这些队伍让感恩教育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实现感恩教育的全面化。

2.建设环境网络。

学校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两种环境起到的教育作用是不一样的。“内环境”是感恩教育隐性课程所发挥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起到宣传鼓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入到班级会议中,开展一些主体班会,比如“说说心里话”,“感恩父母大家谈”等,让整个班级都充满感恩的氛围。而“外环境”则是学生可以看见、听见、感受到的事物;比如学校可以收集一些感恩的文化标语贴到学校的墙上,让学生随时感受这些感恩的标语,让感恩的意识渗透大他们心中如:“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没有亲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感恩文化的板报评比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设计板报的内容,从不同的途径收集有感感恩的话题,丰富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各个班级板报的交流也让学生感恩的思想更加强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创设生动活泼的载体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认知意识,感恩教育虽然能够提升他们的意识,但是却不能让学生将感恩与实际行动结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设生动活泼的载体去影响学生。

1.举办感恩报告会。

感恩报告会是将感恩教育集中化的一种表现,学生们集合在一起,让有经验的教师或者学者言传身教,这种方式会让感恩的意识更深入到学生的心中,放大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一种丰富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方法。

2.举行调查问卷。

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感恩意识,认为自己对父母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应该让将现实的情况用调查问卷展示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不足之处。调查问卷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学生填写,另一部分由教师填写,填写的内容都是日常的生活习惯或者彼此的爱好等。从问卷中我们发现,父母的问卷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与孩子的问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教师让学生对两个问卷进行对比,触动他们的心灵。很多学生从这个问卷中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感恩的意识更加强烈了,有些学生甚至写下了自己将来要报答自己的父母,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了他们这颗感恩的心以及对父母的爱。

3.语文老师安排学生写感恩方面的作文。

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应该是全面性的,各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这个义务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语文学科与感恩教学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应該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感恩方面的作文,每个学生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对父母的爱,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对父母的愧疚,有的学生写了以后自己对父母的感恩,这种教学载体让感恩教育更加直接和具体,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感恩意识和情感。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良好的教育会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健全它们的人格。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感恩是一个敏感的词汇,让学生学会感恩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对学生的必然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让感恩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让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灵都得到浇灌和培育。

参考文献

[1]黄俊.让孩子带着感恩之心成长——谈感恩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04期.

作者:梁钊洪

第二篇:小学美术素质教育教学

以素质教育作为向导组织与创设小学美术课堂,这不仅更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于美术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更加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注重学生多元学科能力的发展。结合美术课的教学特点,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学生美术感受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有更加灵活、开放的表达,使其能在美术课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提升自我,在课程学习中有更多收获与成长,美术课的多元培养目标也可以很好地达成。

要在美术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就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美术课教学。美术课程和其他课程有一定差别,其教学重心并不局限于学生学科技能的发展,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美术感受力的激发。要让学生有更好的综合学习体验,教师应让自身的教学思维更开放多元,在教学的组织与创设上采取更灵活的方法。学生也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

例如,在教学《瓜果的想象》时,教师应优化自身教学思维,把握好教学重点,控制好绘画技法传授的量和程度,不能让提升绘画能力的技法成为禁锢孩子美术天赋发展的牢笼。教师可以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心意去绘制线条而后填色,让學生将自己想象中的瓜果以趣味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创造和探索空间,是孩子对美的一种独特表达。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美术课教学的内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于绘画技能的培养上,学生能否产生好的美术习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得到充分表达。这样的学习过程会给美术课增添更多活力和色彩,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充分的感悟与体验,产生的习作在质量上也会更出色。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锻炼,让美术课的教学以更为开放化的形式展开,这样才能真正带给学生有益的学习收获。

比如在教学《花儿朵朵(一)》时,在让学生自主绘制花朵完成相应的绘画作业时,我们绝不能要求学生必须要把花涂成红色的,或者要求花朵只能有五个花瓣等,这种教学方法不具有可行性,容易对孩子的综合能力提升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在带领学生制作手工的时候,应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教师只有首先在自身的教学思维上做出优化与革新,才能将更好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探索空间。在这样的训练背景下,学生会有更多发现与感悟,大家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提升。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融入更多赏识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积极鼓励与认可,这不仅会让学生对学习过程更积极投入,也能让学生敢于表达各种想法和观点。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互动时,要多给予学生激励,同时,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也要多采取开放化的评价模式。学生受到激励,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舞,在课程的学习上主动性也会更强,这才是美术课的教学应当达到的培养效果。这样的学习环境会让素质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会得到更好的创建。

教师要明确,无论学生创作的作品看起来如何,教师都应认识到这就是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一种理解,因此在评价时要尽可能给予正面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主动地以美术形式表达情感体会和所思所想。例如,在教学完《我造的小房子》后,我让学生结合一些简易材料制作房子,虽然大家交上来的作业有些简陋,但却能看出学生的用心,以及创意的表达。教师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充分给予认可,积累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在美术课的学习中积攒更多力量。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吴静

第三篇:抓住小学体育教育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摘要: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体力、智力以及能力发展的重要起步阶段。因此,小学教学应当是全面的教育。而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影响。因此,在当今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抓住体育教学特点,开拓创新,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为体育课注入更多的活力。本文基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总结阐述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特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提升策略

引言

小学体育作为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小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基础,是儿童接受体育文化熏陶的第一个阶梯,也是人生初始健康和健身的启蒙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当,会对个人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体系下,体育教师要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小学体育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例如:在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教、学生模仿的行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刚开始对体育接触兴趣较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乏味,没有创新性。加之,现阶段学生的锻炼过程中,体育锻炼的项目单一,达不到体力发展、智力发展以及身心娱乐的教学效果。因此,革新传统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足

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不够敬业或者没有明确体育教育所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从而盲目的引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对其兴趣不高等问题。同时,有的体育教师为了达到学校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偏向于教师本身对体育的认知,从而使得学生出现锻炼不积极、运动不科学的现象。严重的情况将会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受到伤害。

(三)学生的兴趣不足

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课业较为繁重,对体育的认知局限于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学生没有多余时间去了解体育的魅力所在;加之,由于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不重要,所以通过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大量的占取体育课时间,用来进行其他知识课程的讲授,使得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师示范、学生学习的陈旧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和游戏性精神,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吸引,从而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强。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考核评价指标普遍存在重短期、轻长期的现象。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依赖于期末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平常表现。而体育作为一门素质基础类教育科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技能以及训练技巧,侧重于学生日常的积累。通过期末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不能够了完全了解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还会使得成绩不好的一部分学生产生厌恶感,从而难以培养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体育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小学体育的课程性质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基础性强调课程对学生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为其今后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奠定基础。综合性则注重体现体育课程以人为本的特点,将体育教学的范围扩大至小学教学的多个领域,从而提升该课程的实用价值基于上述两种性质,小学体育教学应紧贴课程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贴合。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积累体育与生活实际联系性的认知,进而能够遵从课程要求,创建或改进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运动行为,实现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创造和谐氛围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首先应当丰富自身的专业性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其次,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爱岗敬业,为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培養学生乐于锻炼的能力。在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课前做好热身准备,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在锻炼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不断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体育游戏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同时校方也应当通过会议的形式,由体育教师对现阶段的教育效果作出总结,不断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应当是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素质进行提升,这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对于体育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的作用,是传授知识的领路人,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对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自身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自己的作用,在教学中转变理念,不但要传授知识,还应当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成长。

教师要采用弹性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体验到成功。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行区别评价,只要学生有所进步,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激励性表扬或者鼓励,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自评、组际互评、师生公平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动作技巧,使体育训练走向实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下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关键课程之一,在学生的综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体育应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而实现小学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丽丽.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小学生(中旬刊),2018,(02).

[2]王凯.探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学周刊,2018,(15).

[3]李金.常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8,(10).

作者:黄覃达

上一篇:本科毕业学位论文下一篇:心理教育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