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探索实践

2022-09-11

我校学生2013年参加重庆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获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 同年6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类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获三等奖1人。这一成绩,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地处重庆主城的中职学校, 也许不值称道, 但对于地处民族贫困地区的黔江民族职教中心而言, 却引发了我们对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刻思考。

一、实施背景

我校地处重庆市黔江区, 该区毗邻渝、鄂、湘、黔四省市, 是“老、少、边、穷”的连片山区。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兴办晚, 基础差, 2012年有学生590余人, 约占全校学生数的二十分之一。因地理、经济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不准, 课程与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常常以“非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恰如过去所讲:教室里开机器, 黑板上种庄稼。因此, 多年来我们一直思考: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能否办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 应当怎样设计课程体系, 怎样建设教学环境, 怎样实施教学, 怎样开展校企合作, 怎样评价教学质量?在实施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期间, 我们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取得了突出成效, 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实施目标

实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实现的目标是:学生人数增加、办学条件改善、育人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增强。“专业办得更红火”。

主要创新点有:1.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 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教学。2.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经过了数字化处理。3.学生利用信息工具对知识、技能进行重构和创造, 形成个性化能力。

三、工作过程

(一) 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环境

学校与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委托其开发适用于我校教学实际需求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试题库管理系统、班级交流系统及实训辅导等多项教学功能。 (详见图)

(二) 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

组建由高校、中职学校、行业等专家成员组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指导项目建设工作, 探索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四段二线”课程体系, 先后开发“摄影摄像技术”等课程标准, “数字视频特效”等专业教材, “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评价手册, “3D MAX”等实训手册, “数字视频处理”等专业课程数字资源。同时, 学校还共享了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牵头开发的《平面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影视摄影技术》、《数字影视声音制作》、《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动画制作》、《虚拟现实制作》等6门网络课程资源, 初步形成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

(三) 校企共培专业教师

学校组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师, 全员参与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教材、编写学生实训手册和教学效果评价手册;学校制定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等三类教师培训方案, 专业教师按照“三类教师”评定标准,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由专业带头人组建工作室,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 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实施“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团队组织模式, 将教学教改、教研科研、培训考核、引进培养等纳入团队建设;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的各类比赛及技能大赛, 组织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培训、国内高校进修培训、出国培训等培训活动, 强化教师的企业社会实践。

(四) 校企共改教学模式

利用现有“数字化”教学工具, 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 把知识体系与课堂教学行为联系起来, 创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第一, 普及课堂多媒体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选定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策略, 通过一定的计算机媒体, 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 接受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 调控教学过程。第二, 实施远程网络教学, 让学生在学校、家里或者校外, 利用各种学习资料、教材、视听媒体、图书馆、互联网络上的各种学习信息进行学习。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 只是通过编制各种教学资源和为学生答疑, 间接地指导学生学习。 (其效果见下表)

四、条件保障

(一) 组织领导保障

学校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工作列入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组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专家组和以“三类教师”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工作组。

(二) 制度保障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工作小组, 依靠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 专门拟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示范建设总体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对象遴选办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方案》《教师行业实践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 为“数字化”教学量身打造了10余项操作细则, 确保“数字化”教学的探索实践有序进行。同时, 学校建立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机制, 实行年行事历考核、月行事历考核和周行事历考核等考核评价制度。

(三) 经费保障

为了保障“数字化”教学改革项目的顺利推进, 学校投入资金390万元, 分别为设备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制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其中,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5万元, 重庆市财政配套资金65万元, 黔江区财政配套资金65万元, 校企合作投入20万元, 学校筹集35万元。

五、工作成效

(一) 课程建设结硕果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建设项目, 在两年的建设期间, 项目组撰写了专业教学标准1个、专业课程标准12门、课程评价手册17本、课程实训手册17本, 开发了8门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国家中职示范性建设学校开发了6门网络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4本;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个, 校外实训基地4个, 新增专业实训室9间。

(二) 教师团队出名师

专业教师在项目建设期间, 1人被推荐为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专家成员, 1人被评为重庆市教学名师, 3人被评为区级专业带头人, 10人被评为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26人被评为初、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有5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奖, 1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 师资团队及个人获得各级各类表彰20余项。

(三) 学生大赛夺桂冠

学生参加国家级、市、区级技能大赛获奖5项, 其中, 2013年在重庆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 获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 同年6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类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获三等奖1人。

(四) 推广交流有影响

“项目组”到南川隆化职中对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开展交流推广, 到秀山职教中心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推广, 到石柱职教中心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交流推广;对校企合作企业重庆北方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重庆市鼎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员工开展培训;参与黔江电视台职教之窗栏目制作2期, 专业建设及师资被黔江电视台职教之窗栏目宣传报道3次。本专业已经指导重庆市鼎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完成2个商业项目制作, 为企业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

上一篇:日语口译课程教学方法初探下一篇:浅谈大场地临时施工道路做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