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

2023-01-13

课程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既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 教育模式也从原来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变成为了“大众”教育模式, 过去的那种形式单一的传统考试方式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积极开展考试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一轮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课程考试的改革将势在必行。笔者对现行考试的不足和改革措施作如下思考。

1 现行考试的不足

1.1 考试形式比较单一, 相关政策有失公平

目前, 高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绝大多数课程都是采取在期末进行一次考试, 结合任课教师给的平时成绩形成最终的考试成绩。虽然也有少数课程采取考查的形式或者是采取小论文、大作业、开卷考试等形式, 但是决定课程成绩的主要还是由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决定。这样, 使得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另外, 因为每门课程只有一次的正常考试机会, 学生就会采取像高考一样的应试心理, 过分的追求成绩, 而将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诚然, 各高校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会在第二学期开学前三周进行补考, 对补考不及格的还可以进行重修, 但是“补考+重修”的机会总共也就两次, 如果这两次都没有能够顺利通过, 学生将只能选择延长学习时间或者结业。

在分数登记的有关政策方面, 参加补考与重修的学生不能像正常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那样有平时成绩, 而仅仅靠卷面成绩, 这样他们就更加处于劣势。考试管理对不及格的学生的不公平性还不止这些, 更重要的是, 补考或重修的学生, 不管你的成绩有多高, 都是以“60分”取代成绩总表上的成绩, 并注明“补考”或“重修”字样, 而目前, 就业、保研、出国等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在校成绩单, 办理时需要出示本人的在校成绩单, 这样对学生的就业、保研、出国等的机会是一道隐形的屏障, 甚至造成他们终生的遗憾。

1.2 考试观念相对滞后, 考试内容相对呆板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已经随着高校的扩招而全面展开, 但是对考试的看法却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中后期的观念上: (1) 考试是为了获得成绩, 从而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等被社会认可的凭证;考试结束即宣布该门课程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 只要成绩合格, 课本内容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即可尘封起来;考试就是考试, 与教学管理关系不大, 与成绩合格的学生更是没有任何的牵扯。 (2) 考试就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检查, 对所学知识的再现, 注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考试试题必须有标准答案, 解题方法比较单一, 技巧性比较强, 而且答案必须唯一等。

1.3 考试模式不尽合理

现行高校的考试模式是每学期最后的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开学前三周的补考, 以及跟随下一年级的重修。随着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长, 教学改革的推进, 这种考试模式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大面积通识类基础课程同时参加考试的队伍庞大, 不及格人数增多, 组织补考时, 通知无法落实到每一个补考学生本人;补考课程多, 补考又相对集中, 补考安排容易产生冲突;因为第二学期开学后才进行补考, 对学生是否需要留级或退学等学籍处理做出决定时间太晚。

2 考试改革的措施

2.1 考试形式多元化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式, 高校对学生的考核办法, 应该在现有“终结性”考试考核的基础上, 尝试“形成性”的考核办法, 通过“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 全面考查学生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 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 除常规的闭卷考试外, 具体考试方式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1) 小论文、大作业; (2) 结论性考试; (3) 分组合作考试; (4) 口试; (5) 开卷考试; (6) 无人监考考试; (7) 阶段测试; (8) 成果展示考试; (9) 实践操作考试; (10) 计算机及网上考试; (11) 观察考核等。

另外, 考试成绩的构成也应该多元化, 高校应要求授课教师重视平时成绩, 将“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平时成绩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讨论积极性、听课笔记、读书札记、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等。

2.2 考试管理人文化

首先, 任课教师在对学生的要求上, 要尽量做到人文化。不要因为教师原因出现这门课过关比较容易, 那门课过关比较难, 如果是课程本身难易程度所致则不在其列;在教师命题环节上, 大面积基础通识类课程, 尽量做到教考分离, 在专业课等教师人数较少的课程, 则要求任课教师在考前复习的时候, 不要因为答疑或通过其他途径无意泄题等;试题的覆盖面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 以保证考试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次, 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 要尽可能做到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学生的考试心理。

2.3 考试观念现代化

进入2 1世纪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教育, 考试不再只用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 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明, 新时代赋予了考试新的意义。在当前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旧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已越来越不适应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考试成绩固然重要, 但是走向社会后, 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能直接用的却少之又少, 因此, 考试应该是对学生在课程的知识体系掌握程度上的反映, 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进行自我衡量和自我提高的反映, 是学生为了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 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反映。考试不应该是一门课程的结束, 而应该只是这门课程的一个环节, 学生通过考试, 在总结前段时间学习的经验, 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 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和完善, 从而使自己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通过考试, 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对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 在下一次教学过程中继续发扬, 对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负面影响的, 分析其原因, 并在下一次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与学生交流, 分析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并对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指出学生学习方法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他们在考后积极思考, 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除此之外, 考试管理部门也应该充分利用“考试”来规范考试管理制度, 进而促进以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促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来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方式。

2.4 考试模式多样化

目前, 绝大部分高校的考试模式依然是期末常规考试, 开学补考或跟随下一年级重修, 而第二学期开学的补考却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多麻烦:补考通知、补考安排、学籍处理等。为此, 考试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大面积通识类基础课, 取消补考制度, 同时, 每学期期末考试由原来的一次改革为在每学期两次, 第一次放在每学期结束前三周, 第二次为期末考试时间。该考试模式成绩的记录:两次考试成绩的高分为最终的卷面成绩, 如果第一次成绩较高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第二次考试, 则以第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其最终的考试卷面成绩。

该考试模式的前提是:该课程是大面积通识类基础课程, 教师数量较多, 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大, 考试试题能采用从试题库自由组建, 并保证两次考试的试题在知识覆盖面、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

该考试模式的优点是: (1)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1)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只需要参加第一次考试, 从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有更多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复习、巩固其他课程的知识。 (2) 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 能够在参加第一次考试后, 及时总结经验, 改进不足, 查漏补缺, 准备第二次考试, 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3) 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能够在参加第一次考试后, 通过任课教师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提高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进而在第二次考试中能够顺利过关。 (2) 对教学管理: (1) 因为两次考试都放在学期末的一个月内, 可以杜绝各学院在开学通知对不及格学生补考时的失误; (2) 可以缩短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做出是否留级或退学等学籍处理的时间。在每学期末的两次考试过后, 即可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学籍处理, 在第二学期开学即可通知相应学生进入相关专业的下一年级进行跟班学习或及时办理离校手续; (3) 在一学期进行两次考试, 降低了学习好的学生因发挥失误导致考试不及格的可能性和学习不好的学生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的可行性, 同时, 因为“补考+重修”只能有两次机会, 如果基础太差, 第二学期开学的补考, 因为没有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还是很难过关, 取消补考, 则能够给这部分学生参加两次重修的机会, 大大提高了他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可能性。

对课程为专业课或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课程, 上课的学生人数相对比较小, 补考人数也仅为个别, 则要求任课教师在命制期末考试试题的时候, 采取A、B卷的形式, 由教务处从中任选一卷作为期末考试用题, 另一卷用来作为补考用题。

3 结语

课程考试的改革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能进一步推动课程考试的改革。课程考试的改革对教师、教学管理队伍及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 把握时代的脉搏, 同时也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更新命题方式和试卷内容, 公平、公开平时成绩的评分等;教学管理队伍在考试组织、考试成绩统计、各部分考试分数的比重等都要有更加合理、科学的安排;学生则需要更加全面的了解知识的系统性, 更加灵活地掌握知识, 并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知道“是什么”, 而且还知道“为什么”。总之, 课程考试改革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 也必将对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摘要:课程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现行课程考试存在着观念滞后、形式单一、内容局限、评价方法欠科学、考试模式不合理等弊端, 考试改革势在必行。高校考试改革必须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相一致, 建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考试制度, 从单一的封闭考试模式向多元开放式转变,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考试,改革,多元化,现代化,人文化,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张洪亚.以生为本改补考制为重考制——北京工业大学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的新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5) .

[2] 赵峥.新时期高等教育考试改革创新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2) .

[3] 莫国炜.高校考试与人文关怀[J].高教论坛, 2005, 10 (5) .

上一篇:民办独立院校《生态学》教学探索与实践下一篇:浅析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体现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