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中的典型问题及研究思路

2022-09-10

作为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 其核心在于整合产学研各方及社会其他方面资源, 是提升国家及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措施之一在于加强高校-企业之间的联接与互动。企业在市场把握和技术商业化方面存在比较优势, 而高校则在知识与技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因此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 可以在协同创新中实现资源与能力互补。我国科技资源相对集中在高校, 加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 决定了我国在很长时间内更需要依靠高校-企业之间的联接与互动,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质量, 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

尽管如此, 课题组通过“2006-2007年度江苏省高等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卷调研、“2010-2011年度温州主要高等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卷调研, 在结合深圳、北京、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地1400多家民营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特别是温州规模以上企业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发现, 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多面临下列障碍: (1) 长期合作目标冲突; (2) 高校技术研发与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脱节; (3) 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矛盾; (4)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5) 高校与企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 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 必须从创新动机、创新效应、职能定位、模式选择与实现机制等方面着手, 就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进行深度解剖。

在对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的基础上, 本文着重就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关键构成要素以及可能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供了研究指引。本文学术价值:一方面, 丰富核心能力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 另一方面, 完善高校与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功能理论与合作技术创新理论, 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应用价值:一方面, 提炼现阶段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 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提供实践参考;另一方面, 为我国高校与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因研究

企业参与产学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有获取互补性研究、进入新技术领域、开发新产品、接近高校重要人员等[2]。而高校通过合作旨在获得企业对其研究的经济支持、推进研究的实用性、探索新研究领域以获得更多的学术成果[3]。企业规模及吸纳能力、税负、企业市场定位、技术-市场整合等是产学研合作的显著影响因子。同时, 产品创新及过程创新在影响因子上呈现显著差异性[4]。

(二) 高校-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职能定位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高校方面, 教学、学术研究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现代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 但三大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定位一直是研究热点[5]。首先,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 比较大的争论存在于学术行为 (Academic Engagement) 与商业化 (Commercialisation) 两个概念在内涵界定、影响因子及结果效应方面的异质性, 具体见Perkmann等的研究[6];其次,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对高校教育、学术研究影响:第一, 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现有研究比较少, 如Lin认为,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更多学生接受教育, 但是否存在反向结论, 目前, 还无过多实证分析[7];第二, 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表现在两个方面:研究生产率与研究进展, 但研究结论呈现出正反两个方面截然不同的观点[8]。

其次, 在企业方面, 现有研究比较赞同企业在私人产品创新中处于主体地位的观点, 但在公共产品领域的定位目前还比较缺乏。在影响效应方面, 研究表明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影响, 主要表现在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及产品绩效等方面[9]。

(三)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首先, 有关协同创新模式的分类研究。在国内, 叶小青等[10]、罗炜[11]等按照合作契约的不同将协同创新模式分为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和共建实体4类;按照合作的紧密程度不同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与半内部化模式3类, 但上述模式的分类研究未触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运作的本质。实际上, “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采取多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形式[12], 如会议成果披露的获取、技术咨询与服务、培训、市场交易、研发联合体、研发契约、技术许可、合约研究、科技园、研究院、技术园、孵化器、资产分拆公司 (spin-offs) 、新兴创业公司 (start-up) 等[13]。

其次, 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如比较典型的因素有企业规模和所在行业、企业创新目标、高校研究能力、产学间地理距离等, 划分的标准涉及到组织资源的参与程度、合作协议的时限、合作关系的正式化程度、知识转移方向、合作中的交易费用结构、协同的功能指向等[14]。

(四)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管理机制及知识转移机制研究

首先, 在管理机制方面, 基于“互补性—差异性”和“成本—效率”理念, 有学者提出从“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角度, 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管理[2]。Mcadam等着重就高校研发中心模式下为提升技术转移效果而采取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15]。

其次, 在知识转移机制研究方面。一般认为, 创立资产分拆公司与新兴创业公司、协议研究及咨询等是隐性知识的主要转移渠道, 毕业生与研究人员的流动也是传播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此外, 专利许可对于隐性知识转移缺乏效率, 在具有较高R&D和GDP的区域, 高校通过技术许可转移技术的效率是高的。

(五) 产业分类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显著性影响研究

关于产业分类, 有按研发强度, 把产业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有按行业技术成熟度, 将其分为朝阳产业与成熟产业两类。产业环境是创新环境的重要方面, 对企业创新战略及过程具有显著影响。Pavitt把产业分为四类:供给主导型、规模集中型、专业供给型及技术推动型四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不同产业企业在创新类型、技术获取、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6]。

(六) 基于能力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核心能力、动态能力等) 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首先, 目前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企业创新过程为依托, 着重就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17]、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18]、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培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19,20]。其次, 基于技术获取的角度, 现有创新能力的研究更加关注技术联盟或技术并购等合作创新模式下的能力培育问题, 因为其是保障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该领域研究现阶段虽以技术联盟能力及技术并购能力为代表, 但其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

(七) 协同创新过程的研究

协同创新过程是协同技术创新研究的基础, 目前集中体现在联盟模式下的协同创新过程研究, 典型的如Plewa将其划分为联接、构建、实施及推进四个阶段[21]。

二、研究动态分析

综上所述,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系统研究视角与具体研究环节。

(一) 在系统研究视角方面——同质性与异质性视角的缺失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的根本目标, 在于揭示高校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理, 以此为基础, 制订针对性的激励政策, 促进高校-企业间的高效协同。机理性研究须从两个方面开展:同质性与异质性;其中异质性研究要求在创新动机、职能定位、创新效应、模式选择及实现机制研究方面, 必须考虑到高校或企业作为两类特殊的创新主体, 其创新身份及运营环境的差异性;而同质性研究则体现在两个环节:首先, 应把握高校或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动机、职能定位、创新效应、模式选择及实现机制的规律性;其次, 应从两类主体联合决策视角, 研究合作双方在创新动机、职能定位、创新效应、模式选择及实现机制等方面的匹配机制。异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处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分歧, 减少协同障碍;同质性研究在于把握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规律性, 增加协同的利基。

(二) 其次, 在具体研究环节,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职能定位的缺失、影响效应的模糊。现有研究缺乏对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职能定位进行分析, 这难免会得出偏面的研究结论;因为创新主体的职能定位的清晰界定, 是所有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研究的根本。其次, 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企业、高校的影响效应分析方面, 缺乏清晰的研究结论。

脱离协同双方合作战略及所处创新环境, 单边决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选择进行研究。首先, 现有研究在创新模式选择与双方创新战略、创新类型及创新主体所处的创新环境等关系界定方面比较模糊。以企业为例, 产学研协同促进什么类型的企业创新与双方的合作战略和所属产业不无关系:如短期合作项目多以过程创新为主, 而长期合作关系较适合产品创新;生物制药等高科技行业的产学研合作以产品创新为主, 而其他传统行业则更侧重于过程创新。在高校方面, 学术个体分属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学科, 更易采用技术许可或参股、甚至成立企业的方式参与协同, 而分属管理、法律等学科, 则更多通过管理咨询、培训等方式参与协同创新过程。因此, 脱离这些因素, 孤立地研究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类型的关系, 就难免得出偏面的结论, 应将研究细化到创新主体合作战略和企业所处行业类型等维度。

其次, 现有研究多对协同创新模式选择, 从高校或企业单边决策角度出发, 缺乏联合决策。如Joaquin从高校角度出发, 指出高校院系成员不同, 在选择创新模式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性[22]。与此相对, Laursen K等则明确指出, 不同行业企业在对选择高校作为创新源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23];进一步地, Freitas则从企业角度出发, 明确指出处于朝阳产业与成熟产业中的企业, 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也具有根本的异质性。可见, 现有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选择多没有联合决策, 单边决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进行研究[24]。

(三)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实现机制没有基于协同创新过程

已有研究, 多是将高校-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理, 对协同双方的机制交互进行深度研究;但现有研究对高校-企业协同创新过程多缺乏系统性, 未能有效勾画出协同创新过程的概念模型。回避协同创新过程, 谈及协同创新实现机制, 必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 容易造成重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缺失。

总之,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基础上, 从高校-企业联合决策视角出发, 基于产业细分, 探讨高校-企业两大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动因、职能定位、创新效应、模式选择及实现机制, 揭示其异质性, 把握其同质性, 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制订出系统性的激励政策体系, 在理论上是有研究价值的, 也具有较丰富的实践意义。

三、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的研究对象、框架及研究目标

(一) 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

从高校-企业双边视角出发, 基于产业细分的角度, 就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机理进行同质性与异质性分析;同质性分析目的在于明确协同创新规律、异质性分析目的在于明确创新主体间的差异性;同质性与异质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既要把握规律, 又能根据协同创新情境, 解决创新主体之间的分歧, 为创新主体之间实现高效协同奠定基础, 最终在于构建相应的政策体系指导产学研创新实践。

(二) 研究框架

如图1所示,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需要主要从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动机、职能定位、创新效应、模式选择、实现机制五个维度着般模型; (2) 从高校及企业自身认知角度出发, 得出两个职能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 (3) 考虑到合作对象, 从自身认知角度出发, 合作对手, 构建高校-企业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匹配机制。

(三)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归纳如下: (1)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动机及效应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研究, 厘清两类主体在创新动机与创新效应方面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及“战略-组织-知识”三维一体协同框架, 将将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划分为公共产品创新、私人产品创新、准公共产品创新三种类型, 提炼出高校及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定位。 (3) 在产业细分背景下, 企业创新过程及创新路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研究, 目的在于明确技术品种密集型、高新技术密集型和专业技术密集型三大类典型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任务、技术创新过程及创新路径的差异性。 (4) 在产业细分背景下, 分别厘清高校、企业在产学研协同中创新模式选择及其根本动因。 (5) 在产业细分背景下, 分别厘清高校、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常见的实现机制。 (6)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匹配机制及政策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企业-高校联合决策视角。

四、典型问题及研究方向——基于同质性与异质性视角

下面基于同质性与异质性视角, 对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中典型问题进行归纳, 并提出相应问题的研究思路。

(一)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动机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研究

研究思路: (1) 归纳出两个职能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机, 提炼出一象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 (4) 研究得出高校、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动机的同质性及异质性; (5) 基于创新动机认知一致性角度, 研究创新主体关于自身参与动机与协同对象关于自身参与动机理解之间的同质性及异质性。

(二) 高校/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职能定位研究——一个理论设计框架

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 如图2所示,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及“战略-组织-知识”三维一体协同框架, 提炼出高校及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定位。研究思路: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职能定位——“创新中心” (Innovation Hub) ;企业在产学研究协同创新中的职能定位——“创新引擎” (Innovation Engine) 。进一步地, 从技术创新成果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维度, 课题组将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划分为公共产品创新、私人产品创新、准公共产品创新;在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体系中, 研究高校及企业在公共产品创新、私人产品创新、准公共产品创新中分别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三) 产业细分背景下企业创新路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研究——基于技术获取视角

理论结合实际, 基于产业细分,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归纳提炼出技术品种密集型、高新技术密集型和专业技术密集型三大类典型产业企业, 重点就其技术创新过程及路径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思路为:第一类是汽车、家电等产业为代表的技术类型密集型企业, 该类企业的产品比较复杂, 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多, 企业规模比较大, 创新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市场需求对复杂产品和生产技术进行渐进性改进;第二类是生物制药、信息和通讯、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 该类企业的产品中高新技术含量很高, 技术主要来自于学术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突破, 创新的主要任务是面向新兴和潜在的市场及时有效利用基础研究中出现的重大技术机会, 开发新产品;第三类是以元器件、仪器和软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这类企业很多是大企业的供应商, 其产品及其生产涉及的技术品种比较少, 但在其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内要求的技术水平高, 创新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大企业用户的需要, 将新技术应用于自己的产品和生产过程。

(四)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效应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研究

首先, 高校方面, 就高校教学、学术研究等传统职能与协同创新职能之间关系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研究。研究思路为: (1) 在学术行为与商业化两个概念之间的内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 研究得出学术行为与商业化两种行为在影响因子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 研究得出两者对于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商业利益方面的差异化影响, 如图3所示。

其次, 企业方面, 着重就产业细分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效应分析。研究思路为: (1) 将影响效应归纳为创新能力、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及产品绩效四个方面; (2) 研究技术类型密集型企业等三类企业在协同创新影响效应方面的差异性。

(五)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研究思路:首先, 归纳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常见的创新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一般模型;其次, 在此基础上,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结合三类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 探讨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模式选择的特殊需求及根本动因;最后, 从高校角度出发, 厘清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模式选择的根本动因及行业差异性。

(六)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实现机制研究

研究思路:首先, 基于协同创新过程及“战略-组织-知识”三维一体协同框架, 归纳出典型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中实现机制的一般模型;其次, 结合三类企业技术创新差异性, 归纳出企业在典型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中的实现机制及其行业差异性;再次, 在产业细分背景下, 厘清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机制及其行业差异性;最后, 基于核心能力等理论, 归纳出影响高校-企业产学研协同的关键机制。

在研究过程中, 实现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及组织协同三个方面;研究的视角主要从协同创新过程以及协同创新的演化两个方面进行;协同创新过程见图2, 协同创新演化的阶段主要借鉴Plewa的研究, 将协同创新的演化阶段分成实现联接、构建、实施及推进四个阶段。

(七)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中的匹配及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研究思路:首先, 在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校-企业创新动机、职能定位、创新效应、模式选择、实现机制等五个方面一致性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其匹配关系。其次, 在上述同质性与异质性分析的基础上, 从减少协同障碍, 增加协同的利基两个方面, 构建完备的政策激励体系, 高效实现高校-企业间的真正协同。

五、结论

多年来,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一直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综述并批判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从同质性与异质性视角出发, 归纳出该领域研究应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就每一个方面的内容作细化研究。

摘要: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综述并批判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从同质性与异质性视角出发, 归纳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进一步地, 归纳出具体的重点研究问题及研究过程, 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方向参考。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企业,产学研,机理

参考文献

[1] 仲伟俊等.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 (8) :174-181.[1]仲伟俊等.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 (8) :174-181.

[2]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30 (2) :165-174.[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30 (2) :165-174.

[3] Xia F, Jin W.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nenes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a system engineering perspective[J].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dia, 2012, (3) :275-281.[3]Xia F, Jin W.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nenes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a system engineering perspective[J].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dia, 2012, (3) :275-281.

[4] Perkmann M . et , al .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commercialis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J].Research Policy, 2013, (42) :423-442.[4]Perkmann M . et , al .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commercialis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J].Research Policy, 2013, (42) :423-442.

[5] 叶小青等.企业-高校合作创新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 2003, 24 (5) :88-91.[5]叶小青等.企业-高校合作创新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 2003, 24 (5) :88-91.

[6] 罗炜等.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 2002, 20 (1) :28-31.[6]罗炜等.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 2002, 20 (1) :28-31.

[7] Link A Net, al..Universities as partners in U.S.rsearch joint ventures[J].Research Policy, 2005, 34 (3) :385-393.[7]Link A Net, al..Universities as partners in U.S.rsearch joint ventures[J].Research Policy, 2005, 34 (3) :385-393.

上一篇:多媒体想说爱你不容易下一篇:对“农民集中居住”城镇化模式所存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