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

2022-09-12

自“十二五”以来我国高校持续开展“双创”人才教研与实践工作,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使高校育人体系更加符合新时代社会建设与发展对人才的切实需求。然而, 当前有些高校却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相对滞后, 无法满足“双创”战略协同发展需求消极现象, 影响高校“双创”人才培育成效, 基于此为引导高校积极贯彻落实“十二五”精神, 高校需在深入分析《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 思考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与“双创”战略协同发展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协同发展方向

首先, 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基点。“双创”战略实践主体虽为高校, 但若想该战略与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并驾齐驱, 需高校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基点, 将这些基点视为优化“双创”人才教育体系, 提高“双创”战略实践成效。以国家及政府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者, 依据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切实需求推出政策, 奠定创新创业教育基调, 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与“双创”战略协同发展;以社会为平台, 鼓励高校学生进入社会, 从社会实践中汲取创新创业灵感, 落实创新创业目标, 检验高校“双创”战略施行成效;以企业为纽带削减高校培育“双创”人才的教育压力, 优化高校“双创”人才教育体系, 为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目标奠定基础。例如, 合作育人企业可与高校联合设立“创新创业服务基金”, 待学生获取该基金支持后, 需依据双方协议, 将其前期创业收益一部分支付给企业, 削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压力, 高校可邀请合作育人企业来校召开“双创”指导座谈会, 启发学生创新创业, 分享创新创业经验, 面向学生群体传播企业家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丰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形式[1]。

其次, 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战略。高校需做好长期制定并优化“双创”战略的意识, 充分应用本校教育资源, 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例如高校可以在学生入学之初组织学生召开“创新创业规划动员大会”, 引导学生伺机而动, 探寻创新创业时机, 高校需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双创”教育指导战略, 例如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小组, 深入学生群体倾听学生创业创新心声, 突出高校育人特色, 依据生源基础、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师资力量、产学研用体系的差异性, 制定最佳“双创”战略。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协同发展思路

首先, 构建综合性协同发展体系。在“跨界协同”理念加持下, 充分整合适市场、企业行业、高校、政府、创新园区等教育资源, 同时相关资源需具备共享属性, 可以实现“双创”教育需求无缝对接, 其中师生为综合性协同发展体系核心, 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出发攫取教育资源, 高校与政府借助政策关联在一起, 前者需及时了解与“双创”教育相关的政策, 后者为提高高校“双创”教育质量, 需结合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实况, 制定科学、高效的教育指导政策, 创新园区、企业行业、市场则发挥协同育人效用。

其次, 优化驱动机制。第一, 建立协同发展驱动机制。为参与协同育人的各方力量提供提出建议的平台, 并通过分析、整合, 达成协同发展共识, 保障协同育人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各方力量的关联性;第二, 建立协同发展共享驱动机制。为维护协同育人服务体系稳定, 合作关系长久, 需以利益共享为前提, 通过协作互助, 达成各方协同发展愿景;第三, 建立考评驱动机制。对内高校针对一定教育周期内的“双创”教育服务体系进行考评, 对外由政府及上级教育部门主导, 横向考评高校创新创业服务教育能力, 为实现“跨界协同”育人目标奠定基础[2]。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协同发展方略

第一, 推行“产学研用”一体化教育体系。国家为提高人才核心素养, 引导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能担当、善进取等企业家精神, 为此高校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合理制定“双创”人才培养计划, 为使该育人计划得以有效落实, 高校积极与优秀企业合作, 建立合作育人关系, 用企业资源充实现有高校育人体系, 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良机, 为落实“创业训练”、“创新训练”及“创业实践”等活动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同时反观活动落实成效, 以此为由优化教学体系, 引导专业教师围绕“双创”战略进行教学研究, 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体系, 为推进“双创”战略协同发展奠定基础。第二, 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只有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才能立足社会发展实况,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有些学生虽然具备“双创”能力, 但创新创业经验不足, 同时缺乏创业启动资金, 为此高校需做助燃学生创业热情的干柴, 而非打击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冷水, 高校立足“双创”育人战略实践需求, 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后顾之忧, 凸显“双创”战略与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协同发展价值[3]。第三, 加快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速度。2014年末我国教育部为引导高校做好“双创”人才培育工作, 颁布《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该意见指出“推行弹性学分制, 放宽学生修业年限, 允许保留学籍, 调整学习进度, 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为此高校积极优化教育管理体系, 鼓励学生拓宽眼界, 发挥创造性思维, 在求学同时把握创新创业机遇, 使高校成为学生“造梦”的摇篮, 而非扼杀学生梦想的地方, 例如规定学生发表论文、创新实验、创业成果等转换为学分, 继而激发学生创业创新激情, 有效落实“双创”战略协同发展目标。第四, 丰富创新创业课程。以往高校教育体系以既有教材为出发点, 围绕课程标准, 制定教育实践计划, 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成效, 在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与“双创”战略协同发展后, 高校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双创”人才培育资料, 引导专业教师制定“校本化”教程, 赋予“双创”战略高校育人特色, 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优势, 在自主创编“双创”人才培育教材同时, 高校将《创业基础》纳入必修课中, 并建立人人可学的创业课程体系, 在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同时推出网络教程, 不仅可以丰富创新创业课程, 还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目标, 打破高校“双创”服务界限, 为有效落实“双创”战略奠定基础。第五, 加大顶层设计力度,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良性发展。2010年我国推行“以创带就”理念, 该理念在党的“十七大”上被重申, 引导高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谋发展, 让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为此高校依据创业指导政策, 建立创业创新服务体系, 时刻跟随企业用人动态, 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实况, 优化“双创”战略, 使高校创新创业顶层设计更加科学有效, 引导高校落实“双创”人才培育目标[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若想协同发展需推行“产学研用”一体化教育体系, 满足学生成才需求, 加快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速度, 丰富创新创业课程, 加大顶层设计力度,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良性发展, 在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同时, 达到培育优质人才的目的。

摘要:在《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引导下, 思考“双创”人才培育立足点, 充分应用现有教育资源,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能有效提高高校育人能力。本文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协同发展方略进行分析, 以期为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稳健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振海.高校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的建构研究[J].江苏高教, 2018 (8) :88-91.

[2] 王岩.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探析[J].科教导刊, 2018 (21) :181-182.

[3] 孙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党建工作有效融合路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 (12) :59-60.

上一篇:浅析我国公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和反思下一篇:浅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对外投资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