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跨文化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视觉文化研究已远远超出视觉艺术研究的范畴。凡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1]就是说凡是人们通过视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

第一篇:跨文化教学论文范文

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

摘 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通过依托教材、适度传授,营造情境、感受异同,反复练习、形成习惯可有效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的一分子,已逐步与国际接轨,进入“地球村”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容小觑,在质量上也会有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英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为开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一定的英语基础。在一些人的传统观念中,中学英语教学仅仅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这四种能力,学生自然就能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了。事实上,“四会”能力固然重要,毕竟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但它们远不是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文化的产物。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不仅需要语法基础,更需要文化基础。当母语不同的人群进行跨文化交流,如何做到言语得体,如何清楚地表述个人思想让对方欣然接受,都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如果仅仅能够运用语法无误的英语,并不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

那么,究竟该如何把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用以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依托教材、适度传授→营造情境、感受异同→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一、依托教材,适度传授

在国内,由于语言环境较为单一,学生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不多,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甚少。而且任何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我们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一一传授给学生的,最多只能选择一些常识性的内容让学生有初步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就成了教学所必须依托的材料。现行的英语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而且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中了解他国文化。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克服文化障碍的意识,尊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保证学生通过学习文化语境,既能够掌握他国文化,又学会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方式。另外,学习英语不但要了解他国文化,更要认识到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与他国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不能简单地站在某一方的文化立场去否定另一方的文化,而要在学习中正确选择符合对方文化准则的表达方法,以达到学习目的,因为学英语是为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营造情境,感受异同

语言是客观情境的反映。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完成发现、探究、理解和表达。要让学生意识到中英文化的差异,获得良好的交际方式,最佳的方法莫过于创设情境。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它所包含的异国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有清晰的了解。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对教师来说,可以营造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将英美文化贯穿于各个教学阶段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他国的文化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从而更好地营造学习英语的交际氛围。

例如,在教材中, 有很多打招呼的表达方式。如,“Nice to meet you!”“Nice to see you!”“How do you do?”等等。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它们的使用对象和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如下情景: 在路上偶然遇见一位老朋友,向他打招呼。“Hi! Nice to see you here! What a surprise!”如果学生凭借惯性思维,用“Nice to meet you!”来打招呼,教师就要指出这句话为什么用得不够得体,因为它只能是用在与他人的初次见面打招呼,不能作为跟老朋友之间的交流语。

三、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习得,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只有练习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顺利地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语言习惯、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置于英语语言交际情境和英美文化背景之中,反复进行练习,努力做到一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就能自然而然地运用英美国家的文化思维。

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到校演讲, 鼓励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面对面交谈, 让外籍教师谈一谈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有了多样的学习形式, 使学生更顺利地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训练,笔者相信学生在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之后,能够更准确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功,更要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得准确、得体、恰当,真正符合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同时也能够让说话者个人的思想通过恰当的语言让异文化者欣然接受,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所言“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参考文献:

李畅宇.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策略[J].世纪桥,2006(02).

作者简介:刘秋建,女,1975年1月出生,大专,研究方向:农村学生英语教学。

作者:刘秋建

第二篇:视觉文化教学理念融入跨文化外语教学新模式的解读

视觉文化研究已远远超出视觉艺术研究的范畴。凡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1]就是说凡是人们通过视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视觉文化是指视觉文化教学媒体所展现的视觉文化教育信息,特指以计算机网络下的视频、影像、动画、图画等媒体所展现的目的语文化信息。本文提出将视觉文化教学理念融入跨文化外语教学不但会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语言文字为主的理性课堂教学模式;还会显著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更为全面的感悟并引发认知上的突破,促进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发展。新教学模式是按2004年教育部的要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整合到外语课堂教学之中并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一次探索性实际操作。笔者认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引起外语界更多的重视。首先这一类课程的成败直接影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次,目的语国家与文化相关的视觉信息资源丰富,对观察和了解各种文化现象极为有利。我们在培养语言文字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应重视文化的视觉思维开发和视觉形象读写能力培养。正如Howells 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的世界。周围有着越来越复杂的视觉图像。除非我们学过如何解读这些图像,否则我们永远是视觉文盲,而这是现代人无法忍受的”。[2]

一 跨文化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要求跨文化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因此跨文化外语教学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突出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理解和尊重目的语国家和我国的文化差异,得体而灵活地使用语言以化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和碰撞。换句话说,跨文化语言教学课程理应努力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目的语文化基础,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及应变能力,这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重要教学目标。

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多数高校跨文化语言教学主要采用单一的语言文字为传授手段的理性课堂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融入较少,对视觉呈现的文化信息开发利用不到位,限制了学生全面感悟、认知、和解读目的语文化的深层意蕴的潜能发挥。整个课堂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时间处于被动地吸收文化知识,制约了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和教师只通过教材产生互动,限制了学生与文化多维接触和体验的机会。可见单一的理性语言文字教学局限了跨文化教学原本多元且包容的弹性。缺乏视觉体验的结果是文化知识不准确,文化概念和形象模糊。即使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英文电影和图片,也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和表面意义,缺乏对文化内容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更不用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文化反思和形成创造性见解。张红玲的调查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远远低于他们的语言能力。” [3]造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讲授方法的单一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匮乏,课堂教学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各种获取文化信息和体验文化过程以发展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手段。所以跨文化语言教学不应该只重视语言载体而忽视视觉载体。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4]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调整能力培养方式。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将视觉文化整合到跨文化语言教学,使之成为教学体系中的有机部分,以期改善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二 构建新模式的理论依据

1 认知主体理论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学既要重视外部刺激和外在反应,又要重视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刺激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变化。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选择上更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在真实情景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习得技能。学习应该通过学习者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在这个加工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认知和编码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活动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由此可见,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建立在这种学习观上的教学把学习者、教师、教学信息、教育媒介、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等因素纳入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把知识传授和各种能力培养形成于课堂具体活动的过程中。

3 视觉文化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价值

“视觉文化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5]这就是说,视觉文化意味着主流文化形态从语言到形象,从理性思维到感性思维的转变,它打破了语言文化的理性模式,改变了人们理性思维的习惯,代之以感性形象呈现,让人们对信息的接收由“阅读”转为“观看”,从而改变了人们信息加工的认知方式。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传统范式提出了挑战,建立了新的文化模式,体现着当代文化的转向。视觉文化参与跨文化外语教学势在必行。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6]这为跨文化交流造成了阻碍。视觉信息的交流就较少受到这样的阻碍和干扰,因为视觉符号是直观的,具象的,而人类的视觉经验又是相似的,在视觉符号的理解上容易达成一致。另外由于人们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一开始是陌生的,文字的描述只能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这种抽象概念不可避免的打上自己文化的印记,与事物的原貌产生差距。“愚者见树,智者见树,此树非彼树”。视觉信息则给予人们一个直观准确的形象。米歇尔(W.J.T. Mitchell)认为“视觉经验”用文本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的解释的。[7]

视觉文化教学强调以学生学习中的视觉体验为主,重视视觉影像所引发的“视觉性”(visuality),认为视觉影像有其自身的视觉影响力,透过不同的角度观看方式揭示视觉影像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深刻内涵。但是视觉影像的影响力取决于观者的视觉性。因此视觉文化教学不仅仅关注文化的视觉表征,更关注“观者”如何进行意义探索,主张用自己的眼光对视觉文本进行密切主动的仔细观察,独立解析视觉文本的内容和方式。

三 视觉文化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框架

1 解析文化中的视觉隐喻与象征

许多非语言文化元素如建筑、服饰、宗教艺术、色彩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视觉隐喻和象征。如美国的国玺正面有展翅的白头鹰、橄榄枝、利剑,鹰的胸前有盾形章,章上有蓝色横纹、红白相间的竖纹,鹰上方的天空是13星;国玺背面是一个金字塔,塔尖上落着上帝之眼,可以看出这里蕴含太多的视觉隐语和象征。豪威尔斯(Howells)认为 “仅仅从表面上去欣赏视觉文本,我们将无法透过表面探索其深层含义”。[8]这说明我们必须用大脑对视觉形象进行意义加工,否则只能停留在形象的表面意义上。“隐喻原本是一种语言现象,然而隐喻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视觉隐喻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含有显著意义的认知表达。根据理论“隐喻的工作机制和效果是在理解过程中达成和体现出来的”,[9]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为了达到对视觉隐喻的深层感悟和认知突破,教学设计为四个步骤:设境指要、表层认知、意义建构、创新思考。

设境指要: 设境是对教学模式的构建,强调对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突出主题思想的课件或从互联网上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或影视展现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对视觉信息的需求。指要即指出学习要点,使学生能够围绕要点进行学习。学生明白应该学什么与练什么以及在知识、能力方面应达到什么程度,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学习效率。

表层认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像中的视觉符号获得形式意义,即仅在视觉感官的认知,停留于图像表层所看到的形式意义并能有不同的诠释。

意义建构: 在表层意义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已有的历史、习俗、文化知识对初级层面的视觉符号形式意义进行新的联想从而判断更深层面的社会意义,即能观看到视像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尤其是偏向社会与文化所约定俗成的意义,分析图像的深层涵义,对社会文化背景脉络作深入探究。学生通过分析图像中视觉符号的形式意义解析其中的涵义。

创新思考: 引导学生分辨出视觉符号内在意义,可以就图像创作者的创作意向、视觉符号中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图像所揭示的深层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等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2 利用影视揭示美国文化价值观

美国的影视为我们提供了文化学习的最好最丰富的视觉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直观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10]教师要充分利用影视多维度多层次地揭示美国人的价值观。美国的影视文化是美国社会百态的缩影。许多电影在宣泄和展露美国人的创作激情与才华、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多方位地展示了美国文化中深层的内涵——美国人的不同价值观。“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11]因此价值观的了解是教学的重点。

3 提高对视觉影像文化元素的批判能力

引导学生对视觉影像中的某些文化现象产生质疑和反思。可以是教师提问:提出具有文化差异的问题,可以是模棱两可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可是开放式发人省思的问题。学生提问:鼓励并引导学生锻炼提出心中的质疑而非被动的回答或等待答案,促进沟通与思考。例如美国的孩子为什么单独住在一个房间?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问题上做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个人主义”?

在产生质疑之后依据视觉影像的社会背景与所传达的意义提出充分的理由加以反思,或尝试提出自我对问题的看法。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学习进行对话讨论吸收他人的经验与观点。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且彼此学习;教师不是具有权威的给答案者,也应从学生身上学习经验。

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的大量信息则是视觉形象构成的,这需要我们用视觉语言去解读。笔者认为文化教学缺少视觉的参与,教学可以说是不完整的,教学效果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媒介”(Kostelnick & Roberts, 2005: 5)。通过这一媒介,我们可以从视觉角度多维度感知和认识文化,从视觉形象的表面形式洞察到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遗憾的是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对文化中的视觉语言的利用和视觉感官的开发远未达到充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与全新的教育理念的结合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尽管在新模式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网络不足、教师驾驭网络技术的能力欠缺等问题,但其优势是明显的,效果是显著的。它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更新和师生地位的根本转变。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心理资源(mental resources)投入明显增大。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的优化和充分的利用,在最大程度上达到了大纲对学生文化认知能力培养的要求。目的语文化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宛如一座冰山,难以窥见全貌。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就是将文化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重组、构建、整合,逐渐向一个有机的意义整体靠近的过程,而视觉文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

参考文献

[1]张舒予,等.视觉文化概论[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2]Howells, Richard. Visual Culture [M].葛红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蔡青.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过程中的教师教测定违纪问题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115).

[5]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Sapir, E.T.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21.[7]Mitchell, W.J. The Pictorial Turn.文化研究(第3辑)[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8]Howells, Richard. Visual Culture [M].葛红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0]孟建. Stefan Friedrich. 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夜阑

第三篇: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培养,又要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首先介绍文化和文化意识的定义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然后着重探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和方法等。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方法

[作者简介]刘满堂(1963- ),男,陕西岐山人,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语料库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陕西 西安 710061)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观念或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双方文化上的差异,人们在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交际时,自然而然地会以母语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指导自己的言语交际行为,结果导致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误。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实现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涉及文化内容,包括词汇的文化标记、语用习惯、语篇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应该学习英语语言本身,而且应该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与跨文化意识

关于文化的定义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学者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文化。广义的文化被称为“大写C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具体指交通工具、服饰、生活制度、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文学和哲学等;狭义的文化被称为“小写c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Kroeber & Kluckhohn)对文化的定义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

戴维斯(Davis)认为,文化就像冰山一样,只有一小部分,即所谓的客观文化(Objective Culture)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如历史、文学和风俗习惯等;绝大部分,即所谓的主观文化(Subjective Culture)是不易观察的,如情感、态度等。她还认为,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文化的定义是具有认同性的一个人类群体内部世代共享、学习和相传的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行为方式、惯例以及交际模式的总和。

跨文化意识就是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Target Language)(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学外语过程中应注意以某种外语为母语的人如何使用该语言,如他们谈论什么、怎样谈、他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际手段、他们使用的语言形式和交际方式包含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信息等。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系统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就是说,文化不等于语言,文化大于语言。然而,文化大系统不可能独立存在于语言系统之外,语言系统本身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而且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都必须由语言来传达。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和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语言所具有的双重性,确定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传播媒介或者交际工具,作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承载各种信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体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广泛。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如“红色(red)”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喜庆、欢快、热闹;而在英语国家则是表示愤怒、气愤的意思。“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兽或神异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在英语国家中,“龙”却被看做是能喷火的可怕的怪物,代表邪恶的力量或势力。

文化差异在习语(Idiom)中体现得更为突出。骆世平认为,习语的形成与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这就是各民族在生产劳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与传统,其中包含着历史、语言、风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婚姻习俗等。习语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千锤百炼而成的语言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习语比词汇更富于文化内涵。习语产生与文化,反过来,习语又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英国人早期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所以创造了所谓的“海洋文化”,英语中有不少习语源于海上的生活。

再次,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体现为语言承载文化,文化制约语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和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思维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思维的结果也要用语言来表达思维和语言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同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所不同,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就有各自的特点,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肯定会对语言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句子结构、语篇结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等方面。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对文化的传播和渗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如英语的词汇非常丰富,主要原因包括在不同历史时期英国受到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征服,外来文化和语言对英语产生深刻影响,英语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吸收或借用了许多不同语言的很多词汇。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1.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文化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方方面面。

斯特恩(Stern)认为,文化教学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地理知识(目的与国家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等)、个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等)、人民与社会(目的与国家的政治、宗教信仰、种族等)、历史知识(英、美等国历史)、各种制度(政府体制、教育体制、社会福利、经济制度、军事、政治团体、新闻媒体等)以及艺术、音乐、文学及其他成就文化。

束定芳等对国内文化教学研究进行的综述表明,国内有学者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概括为三种,即语构文化、语意文化和语用文化;有的把基础外语教育阶段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两大类;有的把文化教学内容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大类。

胡文仲认为,文化教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就语言交际而言,它包括词汇、习语、语法和语篇四个内容。

词汇是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信息最大的成分,因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活方式、物质环境和精神世界等往往通过它特有的词汇表现出来。

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和俗语等,属于固定的套语、预制语块或者程式化语言,使用时一般不能随意改动,如walk the plank (被迫辞职),cakes and ale (吃喝玩乐),meet one’s waterloo (遭受惨败),trick or treat (不请吃就捣蛋),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聊胜于无),bark up the wrong tree(攻错目标),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 (引狼入室),lay one’s cards on the table (摊牌)和make a scene (大吵大闹)。习语一般来自于一个民族特有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历史事件、趣闻轶事、风俗习惯、职业、体育运动、人名和地名等,经过长期使用固定下来并传播开来,蕴涵和积淀了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

语法方面,如语言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往往会给语言教学、学习造成困难,也会给翻译、写作以及跨文化交际带来麻烦。

语篇方面,美国学者卡普兰(Kaplan)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外籍学生用英语写的作文,分析比较作文的结构和行文方式。研究发现,典型的英语作文行文方式是“直线型”,而母语是东方语言的学生采用的行文方式是“螺旋形”等。他认为,不同的书面语篇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英语作文的语篇差异是学生母语文化思维模式的负迁移造成的。

2.文化教学的目标。我们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应重视介绍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文化语言观”。所谓“文化语言观”就是从文化的角度认知和学习语言,不是把语言看做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符系统,而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而且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学习语言或者外语,必须学习文化,反之亦然。这一文化语言观要求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语言内部规则的同时,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而且应该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cquisition),掌握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四、培养英语跨文化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围绕教学内容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英语课堂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的,文化知识的讲解或介绍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文化教学不能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相脱节,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或糅合在一起。如在语言知识或语言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融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和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搜集课文涉及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的生平、相关的图片和网站等。

2.适当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文化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书、海报、展览、古文物、照片、邮票、明信片和报刊等各种各样的物品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比较抽象难懂的文化知识,也能增加学习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感受英语国家文化,理解其真正含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手段,也就是把要讲解的内容制作成课件,给文字介绍配上图画、图片和声音等,通过多媒体所展示的生动、形象的背景和情境,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知识的内涵。外语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教学。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无疑有助于丰富外语课堂教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课件的数量一定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而且它们必须紧扣教学的内容,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为了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外语,帮助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能本末倒置。

3.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和了解文化知识。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和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如英语晚会、游戏,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去学习和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感受文化差异。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可以组织圣诞晚会,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过圣诞节的文化习俗,真实体验节日文化,并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交际能力的目的。

4.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和录像资料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影视作品和录像的特点是,它们包含丰富的有声和无声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知识,能生动地、自然地反映社会特色、人民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学生在观看影像资料的同时可以直观地了解英语文化。如我们讲到西方餐桌礼仪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英国家庭用餐的录像节目,让学生注意用餐环境,了解什么是餐桌礼仪,什么是举止得体。重复播放时可以让学生练习如何用餐,学习如何表示欣赏一道菜或点心,注意餐桌上的行为规范等,这样他们就会熟悉在用餐这个场景中什么行为是得体的、规范的。教师也应该让学生理解,在一个特定文化里,人与人之间因地位、性别和社会阶层的不同,行为举止也会有不同。所以,只有融入场景体验生活,了解文化背景,才能学习和掌握某种特定场景下所要使用的语言。看完影视作品和录像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做些口头和书面练习。

5.通过中英文化对比进行文化教学。对比教学是开展文化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与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进行对比教学。首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与本国文化作对比。英语教材虽然是为语言教学编写的,但是包含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英文化的差异,学生既可以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又可以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其次,可以选择适当的练习,对中外文化的特点进行比较。做练习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带有文化差异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观察和识别其中的文化差异,并进行对比和讨论。

6.通过任务型活动,加强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任务型活动,如可以让学生写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作文,题目可涉及中西文化在称呼、问候、致谢、赞誉、介绍、隐私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写英语国家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等题材的读书报告;还可以让学生列举英国的节假日,见下表。

列举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写有关圣诞节的报告,这样就需要学生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圣诞节的起源、发展、演变、内容和特色等,也可以和我国的重大节日作比较,这样学习和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更为有效。

7.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教学。现在我们处在网络时代,网络具有方便、快捷、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成为我们开展文化教学的有效资源和手段。实际上网络在外语教学中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查看或访问介绍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网站、网页和链接,从而获取英语国家的信息,包括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日常生活等信息。学生既能了解英语文化,又能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学习英语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恰当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的必要保证。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认真对待。我们认为,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文化教学要注意实用性。文化教学就是给学生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注意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实用性。

第二,文化教学要注意阶段性。在文化教学的起始阶段,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等,侧重介绍比较简单的、常见的文化知识,如问候、称呼和致谢等。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能力的改善,文化教学进入到中、高级阶段,这时教师可以讲解或介绍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比如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

第三,文化教学要与语言教学相协调。在文化教学中处理好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则之一就是强调在文化背景中学习语言,因为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的,理解目标语文化可以加强对语言的理解。我们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要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介绍或讲解文化背景知识的分量不能过重,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Davis L. 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cation in A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5]Kroeber A L,Kluckhohn C.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and Random House,Inc,1963.

[6]Stern H 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作者:刘满堂

上一篇:中药学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发射机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