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路费管理改革研究

2022-09-11

1 当前探亲路费保障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 随着铁路大提速以及一大批高速公路网的建成通车, 大量低水平交通工具退出客运行列, 交通收费标准大大提高。同时, 随着飞机票打折、高铁通车、高速公路迅速发展, 官兵出行的选择也日趋多样化, 交通开支也相应增大。全国的铁路、公路、水路同一路段不同类型车船的票价不尽相同, 而目前探亲路费计发办法规定交通补助费按探亲里程和全军统一运价标准计发, 这里面运价标准是全军统一的, 各单位不能自行调整改变, 部分官兵按规定乘坐的车船票价与生活费中《探亲路费管理系统》软件测算标准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给探亲路费发放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 探亲路费管理系统还不能自动计算县以下的公路里程, 原因是国家行政区划只规范到县一级, 乡镇以下没有唯一的名称, 系统无法对探亲地点进行准确定位。而我军青年官兵家住偏远地区的仍占多数, 发放的探亲路费与官兵实际用于交通工具上的开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 每逢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 买票难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一些地方无业人员也趁机加入到非法倒票行列, 使原本紧张的票源更加稀缺。在节日期间探亲休假的官兵只能从票贩子手中购买高价票, 或者选择乘坐大巴、飞机等价格更高的交通工具回家, 使得“收支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普遍。据调查, 在节假日期间有过购买高价票经历的官兵约占83%;因一票难求, 51%的官兵选择乘坐价格更高的交通工具回家。而现行的探亲路费保障模式无法解决以上问题。

1.2 与青年官兵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按照规定, 干部士官和在编职工与家属分居两地, 爱人每年可来队探亲一次, 地方不能报销的, 凭相关证明和开支单据实报实销。家属来队只限配偶1人次, 其他人员均不得报销。首先, 报销来队家属探亲费本意就是体现部队的人文关怀, 本身具备福利性、激励性的特点, 而家属来队往往还要带上子女, 只计发1人路费这一规定既造成军人家属心理上的不平衡, 又易挫伤军人感情。其次, 一些地方单位由于不愿意承担军人家属的往返开支, 随意开具不能报销的证明, 使这一规定流于形式。

1.3 与部队现代化建设发展不相适应

集约聚焦、矩阵精确的现代后勤管理模式, 是世界各国军队后勤竞相发展的目标。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深入开发与转化利用, 全面提高财务保障供应效能, 最终实现网络传输、精确保障、快速高效、安全保密的保障目标应该是建设现代后勤的应有之义。但当前的管理保障方法与这一目标的实现仍有差距。一是后勤信息化建设滞后。随着“军人保障卡”的实行, 改变我军传统保障模式的时代快速而来。数据中心建设、网络联通、信息采集、软件开发等工作也在加紧展开, 但目前而言, 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 军队人员后勤供应基本上还是手工报表统计, 有的即使采用计算机录入, 也多是单机运行, 并未联网办公。目前我国的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体系已实行了信息化管理, 而我军的探亲路费管理操作根本无法从这些数据库中提取相应信息, 导致保障效率在低水平上徘徊。二是与精确保障、精细管理存在矛盾。当前, 探亲人员的有关信息来源于军务、干部部门, 财务部门负责计发与监督, 各司其职。但实际中, 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库没有实现共享, 有的单位在提供个人探亲信息中把关不严、核实不准, 导致探亲地点有误, 擅自提高一些人员的探亲待遇, 甚至把虚报多领探亲路费作为致富的门路。

2 探亲路费管理改革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我军在探亲路费管理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重大进展,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 探亲路费管理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在研究解决探亲路费管理保障中存在问题时, 不能闭门造车, 要积极借鉴外军的经验做法, 同时要结合国情和军情, 遵循标准统一、简便易行等原则, 研究制定探亲路费管理改革新办法。

一要符合现实国情。探亲路费作为军队的一项福利性政策, 是以国家财政作支撑, 因此, 探亲路费的改革发展要循序渐进, 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以完善补充, 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体现出相应的正比性。近几年,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收入水平大幅跃升。因此, 在探亲路费管理改革中, 要跟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逐步实现福利待遇从“救济型”向“发展型”的转变, 制度的设计要体现超前性, 按照科学计划、整体规划、逐步实施的思路逐步完善提高军人探亲待遇水平。

二要体现我军特色。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 军人福利保障不能完全等同于国家社会保障模式。既要考虑国家社会保障改革思路, 又要结合军人和家庭的生活情况, 在科学借鉴外军尤其是发达国家探亲待遇制度的基础上, 体现我军福利待遇的政治性和军人职业的特殊性, 坚持优于地方的原则, 合理设计我军探亲待遇政策。

三要依托社会力量。社会化保障改革实施多年来,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深入人心, 但传统思维定式依然存在, 没有完全跳出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保障的误区。国家经济“十三五”规划, 将军民融合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提出了“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的发展原则, 将有助于理顺涉及军民两大体系互动的诸多利益关系。探亲路费管理改革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大局, 也应依托社会力量, 走“融合”式发展道路, 不断提高探亲路费保障效益。

四要注重公平公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 是国家收入分配理论和原则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根据这一理论和原则, 探亲路费这一福利制度更多应体现公平原则, 从提高保障效益和维护广大官兵切身利益的角度, 合理确定计发依据和计价标准, 认真研究细节管理问题, 在政策的设计上要体现统一标准, 统一计算方法, 推行标准化管理。

3 探亲路费管理改革构想

要解决现行探亲路费中出现的问题, 就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 创新思路, 大胆改革突破管理办法, 提高探亲路费的保障水平。按照“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遵循“落实待遇、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简便易行”的指导思想, 从切实为保障官兵合法利益和推动部队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 探索总结出一套好的管理办法。

模式一:增设休假补助制度

实行休假补助制度, 就是完善现有探亲路费发放模式, 在原探亲路费的基础上给予休假补助, 构建一个标准化管理的探亲制度, 在现行按探亲里程和全军统一运价计发的基础上, 建立“基本补助+休假津贴”的福利待遇制度模式。

外军尤其是西方国家为军人设置了名目繁多的津贴和补贴项目, 在法国、德国、芬兰等国家在军人休假期间增发1个月的薪金作为休假补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军人休假期间可享受6个月的薪金作为休假补贴, 同时配偶和子女也享受3个月薪金作为休假补贴。建立“基本补助+休假津贴”探亲待遇保障模式, 对军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维持在社会较高水平, 提高军人社会地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当前的情况看, “标准计发”这种保障形式已经具有了“基本补助+休假津贴”的雏形, 改进的关键在于统一补助标准、加大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基本补助”应当满足以下费用开支, 即军人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开支的路费以及已婚人员配偶、子女探亲所开支的相关费用。在现行的探亲路费管理系统上, 计算出相应的探亲里程, 按照空调特快列车的标准统一设定公里金额系数, 计算出相应路费, 作为基本补助。基本补助的计发只和探亲里程有关, 与水陆交通工具的类型、席别、档次无关, 这样设定, 有利于统一探亲路费发放标准, 使计算工作简单易操作, 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 把“弹性”经费转化为“刚性”经费, 增加发放工作的透明度。增设“休假津贴”, 用以补助探亲过程中产生的市内交通费、中转住宿费、途中伙食费, 按照优待军人、略有盈余的原则, 按照干部每人每年2000元、士官和在编职工1000元、供给制学员500元的标准发放休假津贴。

模式二:建立军人优惠休假乘车制度

在国外, 法军军官因私乘坐火车优惠75%, 乘飞机优惠30%, 乘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优惠50%, 美军军人休假可免费乘坐军用飞机, 坐民航可享受25%—50%的减价票, 坐火车、长途汽车可享受减价待遇。五六十年代, 我军也曾实行过军人乘坐车船半价优惠的制度, 后在“文革”中被废止。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结合《军人优待法》的制定, 把对军人乘坐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优待制度恢复起来。既可以提高探亲路费的使用效益, 又能增强军人光荣感、自豪感, 也是提高军人社会地位的一项有效措施。

乘车优惠制度应当以铁路、航空保障为主, 辅之以必要的货币补贴, 可适当提高不同级别探亲人员乘车、船、飞机的待遇, 按照属地、属实的原则, 依托现有“军人保障卡”, 准确录入人员资料信息, 军队根据人员实际情况完善探亲休假管理系统, 与铁道、航空系统信息数据库建立军地保障局域网, 共享探亲基本信息, 系统默认军人每人每年享受两次半价探亲乘车待遇, 配偶每年享受一次半价探亲待遇, 持“军人保障卡”刷卡登记后可购半价票, 系统详实记录军人探亲休假信息。年底由军委后勤保障部根据系统生成数据给予民航或铁路部门一定的经费补偿。

军队人员探亲制度, 是党和国家给予军人的一项福利待遇, 也是军人的一项基本待遇, 实施军人优惠休假乘车制度, 提高了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地位, 对于稳定军心、增强部队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模式三:立足现有模式完善探亲路费制度

目前的探亲路费保障模式,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已被广大官兵认可和接受。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不折腾, 立足现有标准, 不断改进和完善, 逐步解决探亲路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要求, 紧密结合军队生活费管理实际, 充分吸收近年来探亲路费管理积累的有效经验, 大胆探索, 积极创新, 不断优化探亲路费保障管理办法。

一是建立探亲路费标准定期浮动制度。以最新全国交通运价信息数据库系统为依据, 及时更新探亲路费管理软件数据, 根据市场运价变动情况, 适时调整综合运价率, 确保探亲补助费能适应市场需要, 解决探亲路费标准调整与地方车船票价上涨相脱节的问题, 确保官兵面对日益膨胀的交通运价, 探亲待遇不降低。

二是建立县以下交通费补助系数。设置县以下里程交通费补助标准, 县以下探亲里程可暂按100公里计算, 可以区分省份和地区, 由军委后勤保障部按照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偏远山区三个类型统一设置补助系数, 一方面便于全军统一准照执行, 另一方面可满足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通畅、道路迂回曲折的县以下探亲人员实际需求。

三是提高家属来队探亲路费报销标准。取消家属来队报销路费需要地方相关部门出具不能报销证明的规定, 提高家属乘坐水陆交通工具的类型、席别、档次、标准, 可按所探亲军人的标准报销, 同时允许按同等标准报销1名子女探亲路费。

摘要:探亲路费管理保障从建国初期的指标控制、凭票报销到之后的包干管理、以发代报, 到今天的核定里程、标准计发, 探亲路费管理改革稳步推进, 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但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变化,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现行的一些规章、制度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 为切实保障官兵的探亲待遇, 有效解决当前部队探亲路费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探亲路费的保障效益, 本文就如何改进探亲路费保障办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探亲路费,管理改革

上一篇:网络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下一篇:感悟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