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管理

2022-10-10

第一篇: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部分试题

国关院的系主任是朱光明教授,

管理学专题、西方行政思想史、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史、公共政策分析、行政学专题、行政法学专题、行政诉讼法学、现代公务员制度、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比较研究。

2004年行政管理学

一、简答题

1韦伯对近现代行政科学的贡献。 2影响政策选择因素有哪些? 3行政授权的程序。

二、论述题

1试叔行政文化对行政组织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的影响。2你对中国加入WTO后行政职能转变的认识。

2004年管理学

一、简答题

1你如何理解“例外原则”? 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比有哪些优劣势? 3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领导权变理论的实质。4??

5、“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请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原因。

二、论述题

1 组织如何参与管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2公共管理如何采用企业管理的经验?

2005年管理学原理试题

一、简答

1.阐述决策中的"满意原则".2.说明管理者层次分类及他们在管理职能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3.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员工在其中参与管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阐述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柔性化管理(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含义.5.古语说"失败成功之母",但当今管理表明,还有在另一种情况:成功是失败之母.解释另一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举一例.

二、论述题

1."科举制过时了"这句话对吗,说明理由.2.有效控制的难点何在?在人员管理方面如何实现有效控制

2005年行政学原理试题

一、简答

1.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对现代政策开学的贡献.2.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特征.3.现代行政组织的基本类型.4.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5.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含义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建立健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看法.2.有人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你认为这句话对吗,请详细阐述你的理由

第二篇: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教学管理暂行办法

东师校发字[2004]38号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保证和促进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适应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为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取得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要求即可毕业。为此,学校规定以四年为标准本科学制,并以此制定课程计划。但学生的实际修业年限,可根据其获得学分的不同情况在3至6年内浮动。无论提前或延迟毕业,颁发毕业证书时均填写标准学制年限。6年期满,仍未修满课程计划规定的毕业学分者,作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三条 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可以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限于开设平行课堂的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所有学生均可以修读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部分优秀学生还允许转专业。

第四条 学校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即“两长一短”三个学期。长学期为19周,考试2周;短学期一般为3—4周。

第二章 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

第五条 学校对各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统一要求,各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出各专业的课程计划,并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第六条 学校构建“模块化、多样化、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方便学生自主选课。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教师资格教育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模块构成。其中,教师资格教育课是为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的一个课程模块。学校各专业课程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均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课是指依据本专业的培养要求,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分为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性选修课是指按照课程计划规定,学生必须从若干门(模块)课程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在修满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学分要求之外修读的所有课程,课程计划中只作学分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修。任意选修的范围涵盖学校所有课程。

第七条 本科学生毕业要求的学分总额为145—155学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的学分总额不超过160学分。其中,所有学生必须在通识教育模块修满50学分,在专业教育课模块修满75—85学分。准备从事教师职业者,必须修满教师资格教育课程模块所要求的25学分。

第三章 学分管理

第八条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学分绩点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指标。学分数和学分绩点是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资格和获得学位的基本依据。

第九条 学分一般以一学期(长学期)为单位计算。理论课每周上课1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等实践性课程,每周上课2学时为1学分。集中进行的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原则上每周为1学分;分散进行的,若每周一天,则全学期(指长学期)为3学分。学分计算的最小单位为0.5。

第十条 为鼓励学生创新和从事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尽早介入科研活动,学校特设独立学习与科研学分。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主进行课外研究活动获得成果,即可获得学分,并记入任意选修课学分中。学生最高可获得4学分独立学习与科研学分。独立学习与科研学分的具体认定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为了综合反映学生学习的“质”和 “量”,学校对于除健康与体育课、国防教育课以外的所有课程实行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制分为课程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两种。

1.课程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考核成绩-60)÷10+1}×课程难度系数 课程难度系数反映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编码为200—399课程的难度系数为1,编码为400—599课程的难度系数暂定为1.2。

2.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学生修读课程所得学分绩点之和,除以同期修读的学分数,即为该生平均学分绩点。即:

∑课程学分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 =

∑所修课程学分数

第十二条 学生的课程成绩达到或超过及格(60分),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和学分绩点。重修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换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重新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第十三条 凡考试作弊或被取消考试资格者,该门课程成绩按零分计算。

第四章 开课与选课

第十四条 各学院应根据课程计划保证每学期课程按时开出。课程计划中的每门课程应保证每学年至少开设一轮,并根据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平行课堂(由几位教师开设同一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第十五条 各开课单位应在每个学期第15周前公布下学期各专业开设的课程的名称、学时、学分、任课教师等。各学院除进行书面宣传之外,还应组织授课教师直接面向学生进行选课咨询,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向学生介绍课程开设的层次、内容、基本要求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等情况,并当场回答学生所要了解的有关问题。

第十六条 本科生所有课程应按照《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进行注册学习。凡未按规定办理选课手续的学生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考核。

第十七条 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和各开课单位提供的课程表进行选课。但长学期修读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不宜超过30学分。

第十八条 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自主选修课程;在同一门课程有两位以上教师授课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授课教师。

第十九条 学校鼓励各学院课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校根据各开课单位接收外学院学生注册选课人数、按照一定的标准向该学院补贴课时费,补贴的课时费由各学院自主支配。补贴的标准是:每接收1个外学院听课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课时费的2%补贴(实验课课堂每接收1个外学院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课时费的4%进行补贴;实验中的耗材成本费暂由学校承担)。

第二十条 新生办理注册手续后即可获得个人密码,学生凭密码在网上注册选课。学生一般在指定的时间内注册选课,由学校统一编制课表。

第二十一条 除因专业特点需要小班教学的课程(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课程以及实验课分组)外,凡不足20人的专业课、不足50人的非专业课程,原则上不能开课;每个课堂最多不得超过150人。学生选定的课程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开设,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另选开设的课程。

第二十二条 学生选定课程之后,一般不得任意改选其他课程。没有选课记录的学生不能参加课程考试。

第五章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二十三条 学生必须参加所修课程的考试或考查。

第二十四条 学生选课之后,应按时听课、完成作业,方准参加该课程考核。一学期内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总学时三分之一或缺交作业三分之一者,则取消该课程期末考核资格。

第二十五条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健康体育课、国防教育课、体育、艺术类的高等数学课为考查课,其它课程均为考试课。考查课采用通过制,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考试课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考试类别可采用口试和笔试等,具体方式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笔试可选择开卷或闭卷,也可变单一的卷面考核为多元考核方式。对于综合性、逻辑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综合应用答辩、写论文或调查报告、实际操作、作品制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测,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第二十六条 考核成绩采取期末考试(查)成绩和平时考试(查)成绩相加的方式记载。集中进行的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以平时成绩累计的办法记载。其它课程以期末考试(查)为主,占60%—70%,平时考核占30%—40%。

第二十七条 除口试外,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

第二十八条 学生每学期课程考试(查)通过的成绩都应记入学生学习成绩档案,学生进档成绩总表的课程成绩只记载该课程的最高成绩。

第二十九条 学生应按时参加考试。凡因病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正常的期末考试者,必须出具县级 以上医院证明等材料,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院长批准,并由学院通知到任课教师后方可缓考。未按规定的程序、时间办理缓考手续者,以旷考论处。

第三十条 缓考原则上安排在后继同门课程考试时进行,不再单独组织考试。

第六章 免修与重修

第三十一条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先修课平均学分绩点≥2.5,并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允许申请免修某些课程。 第三十二条 凡申请免修某一门课程的学生应在每学期期末提出申请,经主管教学的院长批准后,由学院统一安排免修考试。考试安排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进行。

第三十三条 免修考试成绩达到75分(含75分)以上者,准予免修该门课程,给予学分,并将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学生成绩总表。

第三十四条 对于通过外语或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的学生,允许免修通识教育中的外语课或信息技术课,或允许其免修部分课程,直接获得学分。其学分绩点按学生在等级考试中的实得成绩套入第十一条中的公式计算。

第三十五条 “两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实验课及实践性课程不得免修。

第三十六条 必修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必须重修;选修课程考核不及格,可以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但自认为成绩不理想者,允许重修。重修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次数不限。

第三十七条 重修课程必须办理重新手续。

第七章 选专业与转专业

第三十八条 按一级学科或跨学科门类录取的学生,根据不同专业情况在完成一年半或两年的课程学习后,确定专业,进入二级学科专业的学习。

第三十九条 各专业的学生限额由教务处确定。教务处在学生需确定专业的前一学期结束之前的三周内公布各专业学生限额。

第四十条 学生首先向所在学院提出选专业的书面申请,标明专业志愿,各学院根据专业限额,按择优原则确定各专业的学生。

第四十一条 学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学院确定专业的工作应该在确定专业的学期的第一周内完成。

第四十二条 除艺术类、体育类和其他特殊录取的学生外,学校允许学生在一定比例内转专业。转专业的比例大致控制在5%以内。

第四十三条 学生转专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在某些方面确有特殊才能,本人申请,所在学院推荐,并由转入学院安排甄别考试,证明在新专业确有发展潜力者;

2.学校认为有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

第四十四条 新生入学不满一学年、休学或在学两年以上者不允许转专业。 第四十五条 学校在第一学年结束之前的三周内公布各专业可接收转专业学生的专业和名额。

第四十六条 学生转专业须填写“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审批单”,由所在学院同意并推荐,拟转入学院对其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取,学生处审批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十七条 学生转专业的手续应在新学年开始两周内办理完毕,过时一概不予办理。

第八章 副修专业与第二学位

第四十八条 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充分利用东北师范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学校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

第四十九条 学校所设本科专业原则上均可以作为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学生原则上应选择与主修专业不同二级学科的专业作为副修专业,选择与主修专业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作为第二学位专业。

第五十条 各学院在制定主修专业课程计划时将该专业对应的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标注在本专业课程计划中,并规定最低学分要求。副修专业课程都应为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第二学位课程应该是专业课程计划中除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外的所有专业必修课和部分专业系列课。

第五十一条 副修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一般为30—35学分,第二学位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一般为50—55学分。

第五十二条 学生主修专业符合毕业要求,且在主修专业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成绩合格,可向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所在单位提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副修专业证书” 或“东北师范大学第二学位证书”的申请,经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专业所在学院审核同意之后,报教务处批准。

第五十三条 学生修读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超过课程计划要求的毕业学分部分,按学校规定的课程学费标准缴费。

第九章 学费收取

第五十四条 本科学费由基础学费和课程学费两部分构成。

第五十五条 基础学费按学生在学校所占用的教育资源费用适度收取,按年度交纳。课程学费按课程办学成本和社会需求情况收取。课程学费在学生注册课程时交纳。

第十章 毕业与学位

第五十六条 具有东北师范大学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第五十七条 达到毕业要求,平均学分绩点2.0以上,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可取得学士学位,并发给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一章 附

第五十八条 五级分制与百分制。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办法自行废止。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东北师范大学

2004年9月8日

第三篇:北京工商大学专项教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和规范专项教学经费管理,充分发挥专项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教学运行需要,依据学校财务有关制度规定,结合本部门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专项教学经费的内容及开支范围

(一)专项教学经费是为开展和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所设立的研究经费,主要用于与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工作有关的相关费用开支。本办法涵盖教务处负责的所有市教委下拨专项资金及校内部门经费。

(二)专项教学经费主要包括:调研差旅费、经批准的教材出版补助费、论文版面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实验材料费、学术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

(三)申请调研差旅费需提供书面申请报告,详细注明拟调研地点、调研对象、调研提纲以及我方参加调研人员(原则上须有两人以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调研。到财务处报销时需提供批复的调研申请报告、调研总结报告以及调研现场相关电子版照片;申请教材出版费需提供教材初稿,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申请论文版面费需提供论文录用通知,文章题目及内容应是教学改革与研究相关方面的,按照报销额度进行;申请图书资料费需提供书面申请,说明图书资料的用途以及存放地点,原则上一律按照图书馆图书入库规定执行;申请实验材料费需提供书面申请报告,注明材料是哪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所需,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申请学术会议费需提供《北京工商大学筹办会议审批单》,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申请专家咨询费需提供书面申请报告,注明拟请专家咨询的方式以及时间地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二、专项教学经费管理

(四)专项教学经费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挪作他用。

(五)专项教学经费报销严格执行学校财务审批制度的规定,费用支出需经手人、主管教学院长(主任)、教务处处长同时签批,超过2万元(含)以上的支出需按财务规定报主管校长审批。

(六)专项教学经费尤其是教改立项等应严格按照进度进行,未使用完毕的经费学校将统一收回。

(七)各学院(部)要自觉按照学校相关财务规定和要求,经常检查各专项教学经费的使用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经费的支出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处理。

(八)学校每年不定期检查经费使用和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学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随机督查,对违规使用专项经费的单位,或采取削减本年度预算经费的办法进行处理,或停止该项目的经费划拨,情节严重的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三、附则

(九)本办法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由发文之日起执行。

教务处

二0一三年一月十四日

第四篇: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2005年9月4日校长办公会议通过2014年7月修订)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障研究生身心健康,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研究生新生,应凭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时间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向学部、院、系请假,并报研究生院综合处批准。请假一般不超过两周。未请假(含请假未获准)或获准请假但逾期未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健康状况等(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查验)。复查合格者准予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任何时候,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条 入学体检由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以下简称校医院)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招生体检标准进行。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由校医院或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在短期内可治愈的,经研究生院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回家或回原工作单位治疗,并在规定期限内离校,否则不再保留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研究生待遇。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应在下一学年新生开学前一周内向研究生院综合处提交入学申请(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康复诊断证明),由校医院诊断(必要时由学校指定的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第四条 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入学资格,退回生源地自主择业,定向就业研究生退回原工作单位。

(一)入学三个月内体检中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者;

(二)患有招生体检标准中未明确规定的其它疾病、不能坚持学习、经校医院或指定医院诊断证明一年内康复无望者;

(三)未按学校招生规定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者;

(四)报考过程中有弄虚作假、严重违规违纪或作弊等行为者;

(五)入学前隐瞒、入学后被发现有严重政治、经济、学术品德等问题者;

(六)保留入学资格期满而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申请入学但复查不合格者;

(七)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出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或严重学术品德问题、影响恶劣者;

(八)拒绝缴纳或不能足额缴纳学校规定的学费等各项费用者。

第五条 取得学籍的研究生每学期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每学年第一学期须缴齐当学年各项费用后方能注册。未按学校规定缴纳费用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办理请假或暂缓注册手续,否则按违反学校纪律处理。未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两周以上(含两周)未注册者,以及超过缓注册期限仍未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六条 未注册研究生不享有在校研究生享有的各项权利。

第二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七条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或导师小组指导下,按所在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学术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按计划学习课程,参加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撰写学位论文。

第八条 研究生应按时参加培养计划规定的活动,不能按时参加者,应履行请假手续。在正式学习课程前,应按规定办理选(退)课手续。跨校修读课程者,应先征得导师和学部、院、系主管领导同意,并在学部、院、系所备案。

第九条 研究生应在规定期限内参加课程、实践活动、开题报告等教育教学活动的考核,因故不能按时参加考核者,可以申请缓考。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核通过方能取得规定学分。

第十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规定的教学活动,无论请假与否,均按照缺课计算。一门课程缺课数超过一定比例时,学生不得参加该门课程考核,该门课程必须重修。具体标准如下: 以全日制方式学习或类似全日制方式学习的课程,全程考勤的,累计缺课不得超过该门课程该学期总课时数1/5;抽查考勤的,累计缺课不得超过3次;

以短期集中授课方式学习的课程,全程考勤的,累计缺课不得超过某门课程该次集中授课总学时数的1/3;在抽查考勤情况下,缺课不得超过3次。

凡旷考的研究生,该次课程考核成绩记零分,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重修手续。 第十一条 研究生应严格遵守考核纪律。在考核中违反考核纪律或作弊的,该科目的考核成绩记零分,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二条 课程成绩不及格,应按规定程序申请重修,且仅能重修1次。重修及格后以实际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单,并在备注栏注明“重修”。其中学位课程重修门数仅限1门。 第十三条 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三章 转专业与转学

第十四条 研究生一般应在录取专业完成学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申请转换专业:

(一)导师出国长期不归或调动工作或因其它特殊原因不能正常履行指导职责,且原专业无法调整安排;

(二)因研究生本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在原专业学习;

(三)研究生对拟转入专业有浓厚兴趣并有突出表现;

(四)其它特殊原因。

第十五条 研究生转专业原则上应在第一学年末提出。一般不受理博士研究生转专业申请。

第十六条 研究生转专业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与导师协商,所在学部、院、系主管领导同意,并征得拟转入学部、院、系和导师的同意,落实培养条件后,报研究生院批准。 第十七条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研究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研究生所学专业。

第十八条 研究生一般应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在本校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转学。

(一)由我校转至外单位的,一般应在北京市本系统内进行。个别无法解决的,可转到外地学校或科研单位。接收单位必须符合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并具有相应学科专业的硕、博士学位授予权。转学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所在学部、院、系同意,征得转入单位及其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核,经审核确认符合转出条件后,按规定程序办理申报手续。

(二)外单位研究生要求转至我校的,转入者应首先向我校研究生院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核确认符合转入条件,并征得拟转入学部、院、系同意,落实导师后,按规定程序办理申报手续。

(三)研究生由我校转至外单位或由京外高校和科研单位转至我校的,由我校向北京市教委申报;由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单位转至我校的,由转出单位向北京市教委申报。

(四)按照北京市教委规定,研究生转学每学年办理两次,一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一次在12月,其它时间原则上不予办理。

申报时应附如下材料:

(1)教育部统一规范的《高等学校学生转学申请表》一式五份;

(2)盖有省(市)招生办公室录取专用章的新生录取登记表复印件,要求加盖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印章;

(3)转学原因的相关证明(原件)。如:因病转学需要(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 (4)盖有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印章的在校学习成绩单、鉴定。 第十九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转专业或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二)已转专业者;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就业培养者;

(四)处于保留学籍期间者;

(五)已进入毕业年级者;

(六)应予退学者;

(七)其他无正当理由者。

第四章 休学、保留学籍与复学

第二十条 研究生原则上应连续完成学业。因特殊原因需要暂停学业或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休学。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休学:

(一)因伤病经校医院或指定医院诊断,一学期内累计须停学治疗、休养超过两个月者;

(二)一学期内请事假累计超过一个月者;

(三)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者;

(四)因其它特殊原因,本人申请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休学应填写休学申请表,经导师同意,学部、院、系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报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休学。

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可以不需要本人提出申请。

第二十三条 研究生休学一般以学期为单位,不满一学期的按一学期计算。休学满一学期后仍不能复学的,可申请继续休学。除应征入伍者外,休学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一学年。超过一学年的应予退学。学制规定年限的最后一个学期一般不批准休学。

休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

第二十四条 研究生休学应办理离校手续。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其中应征入伍者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因伤病休学的研究生应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往返路费由本人自理。休学期间的普通奖学金发放及医疗费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休学研究生应于休学期满的下一学期复学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办理注册手续。因伤病休学的研究生休学期满须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有关病愈、可以正常学习的诊断证明,并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学。

第二十六条 与国(境)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出国(境)前须办理离校手续。出国(境)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不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出国(境)学习期满应按期返校,并在返校一周内到研究生院综合处报到。

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保留学籍期间不得参加课程考核。学校不对研究生保留学籍期间发生的事故负责。研究生保留学籍期间如有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学校将取消其复学资格。

第五章 退 学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一)休学期满复查不合格,或者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未按时复学并报到注册;

(二)经校医院或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者;

(三)逾期两周未注册,或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及其它活动而又无正当事由者;

(四)批准出国(境)逾期不归或未经批准擅自出国(境)两周以上者;

(五)在籍研究生又考取了本校或其他学校研究生者;

(六)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

(七)不按时缴纳学费等各项费用者;

(八)超过缓注册期限仍未获得注册者;

(九)按规定应休学但拒不休学者;

(十)本人申请退学者。

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在学业方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导师或学部、院、系提出,经学校批准,给予退学处理:

(一)博士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者; (2)中期考核或本科直博生资格考核不合格者; (3)指导教师认为其学位论文不合格不予推荐答辩者;

(4)超过学制规定学习年限未完成学业而未办理延期手续,或未获准延期,或虽获准延期,但延期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

(二)硕士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重修后考试仍不及格者;

(2)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重修及格后,又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者,或两门以上(含)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者;

(3)未经批准擅自旷考课程超过两门(次)(含)者;

(4)中期考核未通过者或虽通过中期考核但培养单位或导师认为其无力完成学位论文者;

(5)其他在学制规定年限内未能完成学业者。

第三十条 对研究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研究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达本人,同时报北京市教委备案。因特殊情况无法送交本人的,由所在学部、院、系发布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10天后视为已送交本人。

本人申请退学的,处理程序可以从简。 第三十一条 退学对研究生不是一种纪律处分。学习满一年以上退学的,发给肄业证书;学习不满一年者,发给学习证明。

第三十二条 研究生退学的有关问题按如下办法处理:

(一)定向就业研究生,退回原单位;

(二)入学前为应届毕业生的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按已有毕业学历和就业政策可以就业的,由学校报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没有聘用单位的,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三十三条 退学的研究生,自批准之日起不再享受普通奖学金、公费医疗等在校研究生的一切待遇。

第三十四条 研究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

第三十五条 研究生退学后不得申请复学。

第六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六条 研究生院和学部、院、系要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核,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锻炼身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七条 对研究生的表彰和奖励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奖励与表扬的形式有: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书、奖章、奖品、奖学金,授予荣誉称号等。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校规校纪的研究生,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给研究生的纪律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

第三十九条 纪律处分分五种: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记过;

(四)留校察看;

(五)开除学籍。

第四十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者;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者;

(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它作弊行为严重者;

(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者;

(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者;

(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者。

第四十一条 对研究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由研究生院审查,经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报北京市教委备案。

第四十二条 研究生被开除学籍,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研究生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四十三条 开除学籍者,不得申请复学。

第四十四条 研究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对申诉委员会的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可在规定时间内进一步向北京市教委提出书面申诉。

第四十五条 对研究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不得撤销。

第七章 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四十六条 硕士生学制为二至三年,学术型博士生学制为三年,本科直博生为五年,专业学位博士生为四年。

第四十七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培养计划完成学习和科研任务,表现良好,通过课程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并达到相关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位证书。

第四十八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和科研任务,成绩合格,但在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学位分会(或专业学位评审组)审核等环节未通过学位申请的,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硕士生在结业三个月后、一年以内,博士生在结业六个月后、两年以内通过第二次学位申请的,授予相应学位,已获得的结业证书可以换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时间按换证日期填写。

第四十九条

研究生在校学习满一年以上者,准予肄业,发给肄业证书;学习不满一年者,发给学习证明。

第五十条 博士研究生如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学制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业,或经短期延长有望取得更好成果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必须在规定日期内办理延期手续,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和学部、院、系主管领导同意并报研究生院批准。

延期毕业博士生的学习总年限不超过六年。延期期间,不享受奖学金和公费医疗,住宿自理,且不得申请休学,学校不下拨培养费。

延期期满按培养计划完成学习和科研任务,表现良好,通过课程考试(考查)和学位论文答辩并达到相关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位证书。

延期期满仍未完成学业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结业或肄业处理。此类结业的研究生不得再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第五十一条 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教学科研任务和学位论文写作且符合培养单位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提前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毕业和获得学位。

第五十二条 研究生提前毕业应由本人在规定日期前提出申请,经导师及所在学部、院、系主管领导同意并报研究生院批准。

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缴纳学费。

第五十三条 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届时不能完成学业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五十四条 硕博连读生、本直博生在正式录取后,按博士生管理。

本科直博生在入学第四学期末应进行博士资格考核,经考核认定为不适宜作为博士生培养的,予以退学处理。通过资格考核,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准予结业,发给博士结业证书。若答辩委员会认为其论文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经本人申请,可建议授予其硕士学位。

硕博连读生如无法完成博士学业,可视情况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或作退学处理。 第五十五条 违反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入学者,不能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已颁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予以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五十六条 已发毕业、学位证书后,发现其学位论文有弄虚作假或抄袭、剽窃现象,情节严重者,由学校追回其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五十七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核实后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十八条 研究生必须自毕业、结业或肄业之日起一周以内办完离校手续离校。 第五十九条 研究生就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港澳台研究生、外国留学研究生的管理,除另有规定外,参照本规定实施。

第六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原规定和其它有关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由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五篇: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北师大行政管理考研经验完整版: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回首考研路,的确有很多感慨和心得。从师大论坛上获得了很多资源,结识了很多朋友,把考研经验写于此,真诚地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同样在为梦想而努力的你有些许帮助。

一、定好目标:

我是跨校跨专业考研的,也许很多选择北师大行管的同学的情况也和我一样。梦想中的学校,不用考恼人的数学(仅限于对数学没信心的同学呵)……最大的原因也许就在这儿。当然,这还不够。

我个人认为定下合适的目标是一个好的开始。如何定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愿望和实力的正确衡量!

1、北师大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我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时光,不轻言放弃。因为如果只是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虽然也需要很努力,但思想上我的确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而如果考北大光华之类的经济类,对数学没信心的我是即使再努力也不行的。所以,最后的平衡是决定报考不用考数学的行政管理,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

2、理想并不能脱离现实。我衡量了一下可能性:首先,我并不讨厌行政管理的知识(个人觉得还是不要为了单纯逃避数学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专业,这样从长远来看还是不好的)。自己本来就是文科生,对记忆理解一类还算在行;而且虽然是跨专业,但是本科学的财政也多少和政府管理有些关联。因此复习起来并不会太吃力。

二、开始复习:

定下目标后就要抓紧时间进入复习状态了。因为北师大大行管的参考书新加了几本,不算多但内容繁杂。从论坛和考过的师哥师姐那儿可以了解到其中有几本是最重要的,要先看和看好。

我的建议是大家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举最重要的一本书汪大海老师的《公共管理学》来说,有近四百页而且所有的内容都很重要,看的过程真的相当痛苦。有位师姐曾跟我说“对这本书的复习要像背英语单词书一样,二十行能记住十八行”。这样说或许有点夸张,但对其中知识的掌握的确要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才行。而如果你在第一遍复习时边看书时边对照课后的习题整理出读书笔记,你以后的复习就可以轻松许多。

做笔记的过程很辛苦,但它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同时以后复习时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整个暑假我基本上一直在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做了最主要的三本书。虽然当时觉得看了一遍什么也没记住,但在第二遍和第三遍复习的时候,自己整理的笔记帮助很大。所以个人认为虽然整理笔记很花时间,但却非常值得。

做笔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但通过我对管理学院行管专业历年真题的深入研究,我认为公共管理学应该总结成简答和论述题的形式,经济学按照考试方式,应总结出名词解释、简单、论述三种内容。

三、攻坚阶段:

九、十月份的时候,所有参考书应该就已经差不多过了一遍了,多的可能看了两遍。这种时候可能出现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觉得虽然我都看了,但还是对整个知识体系没概念,合上书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着急,要相信以前看的是必要的积累。知识的学习总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之前第

一、第二遍的不断反复,你才能在第

三、第四遍时达到熟练的程度。

还有一种感觉是认为原来这也不难,每个知识点都能看懂,翻开书所有东西都明白。的确,文科知识的学习不像做数学题一样有明显的对错之分,可是知识积累的深浅却是有很大区别

的。这时大家可以随便找几道往年的考题,试试如果完全不看书,一道二三十分的简答或论述题你究竟可以答出多少。也许完全无从下手,也许答两句以后就词穷不知如何展开(我当时就深受打击~)。

所以,在攻坚阶段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骄傲浮躁也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在前段时间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复习。北师大行管试题公认的特点就是非常灵活,公共管理学论述一定是开放式题目,需要自己发挥的很多;经济学的名词解释、论述之类的可能百分之五十都无法在书上找到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时多下功夫总结,补充必要的内容。当然,参考书是必须要看的,而且要掌握得非常好,因为你只有基本理论掌握了才可以应变。

四、辅导班:

当时报了弘毅的专业课辅导班,感觉还是有帮助的。暑假过后,专业课的学习进入了一个停滞阶段,所以希望能通过辅导班获得一些指导。因为错过了暑期班,我只上了真题精讲班和冲刺班。

来授课的都是所报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他们有很多自身总结出的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一下子点醒自己的思路(比如我下面提到的“成体系、能细化”的方法就是当时一个学姐强调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得知一些关于出题老师、复习重点的最新信息,这是绝对比自己瞎蒙重点来得更准确可靠的。

五、冲刺阶段:

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学习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了。因为许多知识点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因为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就很零散。大家复习时大多是按书的章节次序来,但在最后回答某个问题时却可能需要用到几个不同章节、甚至不同书上的知识点。这种能力是需要在平时看书时有意识地去培养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当你合上书的时候,你能在脑子里把整个书的框架、每个章节主要讲什么内容、哪几个章节成一个体系、某个知识点在哪几个章节有不同的阐述等等勾画出来。然后在对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能简单回顾。其实就是一句话,你对所有知识的掌握要“成体系、能细化”。

如果能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在最后阶段看书的时候,就能够切切实实感到自己的复习状况有了质的改变。因为在看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能迅速想到其他章节的相关内容。最后一本书简化下来,也觉得其实只是讲了几个问题而已,。

最后可以对着历年的真题训练一下答题的感觉,因为大致想想和动笔答出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真题并不能帮你在押题上面有任何帮助,因为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名词,考过的题有可能再考,大多数题也不是书上能找到的。最重要的还是一种思考方法,你能知道在面对一个看似陌生的问题时,如何迅速找出书中可能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合理地“自圆其说”。学术上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所以只要你能通过答题向老师展现出你的知识积累就可以了。

六、收获:

11年的题应该算难度适中吧,仍然会有书上没有提及过的名词或问题,比如优效型公共物品,而且因为是第一年考唐任伍老师的新书《经济学原理》,我对题目、考察范围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刚拿到试卷的时候我有点蒙。但因为相信自己是充分复习了的,所以就很快静下来认真作答,之后就越答越顺畅了。题量很大,因为都是主观题,两科我都一直答到交卷前最后一分钟。虽然自己觉得很多题还是答的不够好,但最后两门专业课都在将近一百二十分,我还是十分满意的。所以请大家相信,虽然管院得老师的改卷很严格、爱压分,但只要你基础知识牢固,条理清晰,能够自圆其说言,一样可以得到高分。

这是自己复习专业课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只要你坚定信心,找对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并且不断努力,明年的这个时候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真心地祝福大家!加油哦!

七、补充一些具体建议

1、资料选择:

(有些同学疑问是不是需要多看一些其他相关的书,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你时间允许,多积累肯定是好的,会有利于拓展视野。但是,大多数人的实践证明复习时间其实是很紧张的。看好规定的参考书目就已经可以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点了。而如果你只注重了广度而没注重深度,那反而得不偿失。)辅导班发的一些学科重点问题总结还是比较有针对性,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有些经典教材,如张国庆的《公共行政学》、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里面的重要论述,对拓展思路有帮助。

具体到每门科目来说:

公共管理学两本书:汪大海的《公共管理学》、欧文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基本上80%~85%的试题来自于这两本书的知识点。所以需要花的时间相对多一点。通过分析10年和11年的真题,汪大海的书考察内容偏多。

这正应了这么一个规则:“如果对参考书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中国人编的书比外国人编的书重要;而中国人编的书中,北师大出版的又比其他出版社的书重要。”哈哈

专业课二经济学原理主要考唐任伍的《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最重要的是唐任伍的新书《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因为是新加的,我个人投入了很大精力复习,结果证明我的决策正确。11年的试题中大部分都可以从新书中找到答题方向。由于知识拓展工作在总结笔记时做的比较到位,在看到名词解释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以及简答农产品价格保护问题时,我答的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从今年的试题来看,老师主要还是考察一些基本的原理,不会很细很深。但是因为指定的两本书是学术专著,对于完全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来说很吃力,杂乱无章。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借相关的课本来了解一下学科的基本理论,这样有助于理解。同样,能得到唐老师的专业课课件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是很多人推荐的,看了的确会对你答题有帮助,也有助于了解最新的一些学科动态。比如今年的热点“社会管理创新”,就作为最后一道论述,出现在了公共管理学的试卷上。幸亏看过相关文献,并应用学姐传授的论述答题方法,才取得了不错的分数。

历年的真题还是需要有一份的,看看整个出题的情况。而且经济学原理有试题重复的先例。历年真题答案可以作为答题方法的参考,看看考上的研究生是怎么答题的,怎么答题能够得高分。去年我还加入了讨论群,每周会有师兄师姐抽空给我们解答各种问题,现在已经跟他们成为了朋友,也为进入师大积累了人脉。

2、辅导班选择:

个人认为报专业课辅导班还是有用的,会在复习方法上有一些启示,而且那些讲课的研究生也都很好,毕竟同龄人,也都经历过考研,他们会解决你很多疑问。但这种事情因人而异,大家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来正确衡量。

想提醒的就是一定要选择很正规、有口碑的辅导班,因为毕竟是经过别人检验的,各方面都信得过。像我报的弘毅考研班,就是师大论坛推荐的,不仅提供的资料齐全,而且后来还有免费的复试指导,复试笔试的英文题目不简单,但由于之前有准备,也顺利通过了。

3、信息搜集:

各个考研论坛上的信息很多,大家可以经常上去看看,千万不要信息太闭塞。

最直接和有用的还是找到一个考过的师哥师姐,他们的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尤其他们直接与出题老师接触,能够提供很多宝贵信息。

4、关于听课:

有很多人去北师大听课的,但个人认为不是很有必要。首先而且最关键的是:时间不够,

单是自己把书看好时间就已经很紧张了。其次,去听老师的课的确可以开阔思路,但是大家应该知道,很多老师讲课的时候并不会跟着课本来,所以你想得到对应试有益的指导其实很难。实际上,如果把老师的课件找来看一看,其效果并不会比听课差。

5、复习方法:

①心态很重要

首先大家要有信心,相信别人能坐到的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做到,甚至做的更好。因为北师大行管的竞争相当激烈,录取比例一般都是在二十比一甚至更低。但千万不要被这吓倒,你需要想的不是有多少人报考了,而是想你只要发挥出最好水平,考到理想的分数就可以了。 再有就是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复习的周期很长,而且到最后会有倦怠和挫败感,这个时候很容易半途而废。所以只要你能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实际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②基础知识要掌握全面扎实。

我自己除了看基本参考书和老师的课件外基本就没看其他了。虽然考试时会出到很多书上没有的题目,但是只要你把基础的理论掌握了,实际上是完全可以举一反三的。所以还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把最主要的几本书看得相当熟。

还有就是要全面,重要的知识点很多,但你不知道他会挑那个考,所以都必须掌握;你认为不重要的知识点老师可能不这么认为,所以仍然必须掌握。千万不要想当然地押题、猜重点,一定要尽可能地全面掌握。

③信息的搜集要主动。

现在的考试已经不只是简单地埋头苦读了,有时一个重要的信息可以让你少费多许多冤枉功。所以,论坛、辅导班、师哥师姐……所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要主动地充分利用起来。当然也要注意区分和筛选,适当地为我所用。

推荐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以及录取比例(2008-2012年)(13年待更新...) 北师大考研专业课高分指南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及复试方案

上一篇: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班级交通安全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