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教育改革视域下,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已不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使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教学观念逐渐向“以生为本”方向进程,这较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知识信息成效。以生为本的提出,为大学班级管理文化的有效性构建提供契机,以班级管理文化为导向,推进以生为本在大学班级管理中良好实践。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教学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教学班级管理论文 篇1:

独立学院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独立学院由于其生源的独特性,特别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针对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本文从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了在实施分级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办法,以帮助我院今后更好的开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工作。

【关键词】独立学院分级教学大学英语因材施教

独立学院的生源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相比有其独特性。大多数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尤其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给大学英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统一教学内容和统—教学进度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 而且已经阻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我院从2009年开始对经济系学生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试点,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 Krashen 的“i+1”语言输入理论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史蒂文.D.克雷申(Stephen D. Krashen)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学生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语言时,才能习得语言,这就是他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其语言公式为i+1。其中,i代表语言学习者的现有知识水平,1表示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i+1为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教学上应保持的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通过这种输入,帮助学生过渡到i+1的水平上。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即i+2,或者接近学生的现有水平,即i+0,学生就不能获得理解性的输入,很难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为语言知识太难,学生就接受不了;而语言知识太容易,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他们必须理解所输入的语言内容,即理解性输入,并且该语言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结构略高于他们现有的水平。i+1理论不单注重知识的获取,还特别强调学习者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而这些正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精髓所在。

(二) 新《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特点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則

新《大纲》指出:“由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同一学校的学生入学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耍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各校应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参照本大纲列出的预备级、大学英语一至六级、高级英语等各个级别确定自己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是中国的教育传统,也是教育事业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二、分级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指针对扩招后学生生源素质不同、基础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参照学生高考录取成绩或根据入学考核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快、慢班组织教学。即按照教学的要求,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根据认知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英语水平不同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分成快慢等不同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起点。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施晓燕,2008)。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也就是指英语教学水平被分成若干等级.它使大学英语训练的级别划分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传统统一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符合不同个体不同阶段语言学习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

三、分级教学的实施

1. 分级教学的实践模式

我校在2009年开始对经济系大一新生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试点。新生入学后,组织一次摸底考试,测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英语技能,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将教学班分为快班和普通班。快班和普通班学生都从《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学起,但在教学进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快班学生基础相对来说较好,除了上完《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外,另外补充其他阅读材料,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学生经过入学测试后,根据学生测试水平,教师经过合理的分析确定学生适合的班级,快班和普通班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学习。在刚开始的分级教学中,也许快班的有些学生会满足于自己已取得的成绩,而普通班的部分学生又自信心不足,这样的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给学生创造竞争机会,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我们对快班和普通班级实行“滚动制”:以一个学期为一个考核阶段,根据学生期末成绩来进行相关调度,使得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能够进到快班学习,而没有取得进步的学生则留在普通班。这种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开始了形成了良好学习风气。同时,这也给教师带来压力,不断挖掘新的东西,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2.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我院初次英语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分析我院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进行分级教学。

1)分级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的影响

分级教学中,我们过多关注的是短时期内快班的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程度,或是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情况,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进行英语分级,快班的部分学生心理上有优越感,认为自己的英语成绩较好而放松了英语学习,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已是佼佼者,逐渐产生自满心理,学习上不能刻苦奋进,导致成绩下降;普通班的部分学生心理上有自卑感,觉得进了差班,自信心受挫,有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慢慢产生了厌倦英语学习的心理。因而,分级教学在实际操作当中极易造成两极分化,达不到其真正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分级教学时,学校务必要确保分级教学的公平性及公正性。对于有情绪的学生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做好思想工作,并且可以在分级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来鼓励低水平班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另外,加强学生课前对于分级教学的正确认识,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也需要讲明分层机制的运作,让学生意识到分层教学是为了他们的学习,也要让他们明确经过努力学习后,普通班进人快班学习的机会绝对是有的,分级教学对于每个学生是公平的。

2)教学管理问题

分级教学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这集中体现在排课、学生管理等方面。由于分级教学打乱了以往自然班的教学,是将每个班的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安排在快班上课,而其他的课程又得还原成自然班上课,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且要把英语课时间作为一个板块留下来,英语课都是在一周的同一时间上,这给教务处排课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成绩的登记、存档等问题都需要各个部门、各教学环节的工作人员互相支持、协调和配合。严格管理、相互协调是搞好分级教学的外在保障。因此,进行分级教学,一定要与相关的教学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和协商。

3)注重因材施教

各个级别的学生水平不同,因此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一定要针对不同级别学生的基础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英语水平都有所提高。

4)分级测试问题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科学的测试结果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那种快班慢班共用一张试卷的考试办法,可以省去许多麻烦,但绝对是不利于教学的,是不可取的。快慢班使用同一套试卷来考核,如果从慢班的水平来出题的话,对于快班学生来说,试题可能过于简单,无法考核他们的英语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会使快班的学生不思进取; 如果从快班英语水平来出题的话,不仅会造成考试不及格比例过高,也会极大地挫伤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后,为了更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应本着分级教学、分级考试的原则。同时,实行分级考试也有助于慢班的学生获得信心,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分级教学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现实的必要性。从我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分级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虽然在我院分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在实行分级教学时不断探索和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会使分级教学走向完善,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s: Pergamon,1982.

[2]柯艳,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探讨[J]. 韶关学院学报,2005,(8).

[3]教育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4]施晓燕.从情感角度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意义[J].思想纵横,2008,(08):76-78.

作者:胡丹

大学教学班级管理论文 篇2:

以生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文化建构研究

摘 要:教育改革视域下,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已不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使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教学观念逐渐向“以生为本”方向进程,这较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知识信息成效。以生为本的提出,为大学班级管理文化的有效性构建提供契机,以班级管理文化为导向,推进以生为本在大学班级管理中良好实践。对此,分析以生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文化建构要素,包含教师师德要素、学科知识要素、教育教学要素、研究与创新要素以及“互联网+教育”要素,旨在推进以生为本良好的运用到大学班级管理工作体制中,实现大学班级管理文化的实效性构建。

关键词:以生为本;大学;构建;班级管理;管理文化

引言:

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提倡知识教育主体性,教师的教育根本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在教育实施中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也要以知识为媒介,在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等层面进行引领与教育,以此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而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较为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班级管理问题,将以生为本融入到其中,发挥文化育人、知识育人、技能育人、活动育人等教育成效,多方面引领、指导学生,并与学生一同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文化,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进而彰显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价值性,并推进其在具体实践,达到大学班级管理实施的有效性。

一、教师师德要素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领者,班级是教师与学生施展教学、获取知识的主平台。班级管理文化的建设,教师是重要参与者。而教师师德作为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大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灵魂”,也是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关键性要素。简言之,师德就是大学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包含教师的道德观念、教师的道德品质、教师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的道德行为。因此,将以生为本运用到大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大学班级管理文化的构建,需要重视教师师德的培养要素。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立足于班级教育管理,践行以生为本思维,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所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都围绕学生进行,达到以教育为媒介,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实现以生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文化建构。

二、学科知识要素

学科知识也是构建大学班级管理文化的主要要素,是大学院校践行知识育人的主要路径。学科知识素养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学科素养层次;二是知识学科素养层次。首先,教师的学科素养层次。我国文化具有上下五千年征程,这些文化都是我国先辈智慧的结晶,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信息,包含文化信息、历史信息、哲学信息等等,以这些学科知识信息,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引领、教育、管理学生,通过知识路径,让学生明晰做人的道路,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发展积极性,以此做到教师教育管理实施的以生为本模式,推进以生为本在教师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以此构建良好的大学班级管理文化体系。其次,知识学科素养层次。知识学科层面的学科教育,需要凸显学科教育的层次性、多样性,改变以往单一的学科教育层面,以丰富的学科知识,引领学生,达到学生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即以丰富的学科知识,从文化视角从发,以文化感染、教育、启迪学生,使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班级管理文化工作实践的有效性教育目的。例如:知识学科素养的层次,改变单一的学科教育模式,立足于以生为本,从学生层面给于学生多方面教育,促进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包含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文性等学科知识,使学生综合性发展,并以自身能力合理、有效的运用专业学科知识。总之,以生为本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就是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学生所需要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进而使学生未来更好发展,凸显大学班级管理文化实施的有效性。

三、教育教学要素

在以生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中,教育教学是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核心,对学生教育、获取知识信息意义非凡。简言之,只有大学实施良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教育出具有高素养、高品质的专业性人才。因此,在以生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中,重视教育教学要素的实施,以此推进以生为本在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有效性。從当前大学教育管理实施现状来看,针对教育教学信息、管理信息的传递,其教育教学手法还是停留在灌输式教学层面中,这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获取、学习知识的需要。而将以生为本运用到大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以新的教育管理理念,能够推进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性。例如:以以生为本为导向,融入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答疑教学等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推进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打造良好的知识教育教学平台,使学生具有高兴趣学习课程知识以及教育管理信息内容,以此为大学班级管理文化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推进教育生活化发展进程,借助先进技术,践行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学生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含心理健康问题、社交问题等等,根据这些问题,从学科知识视角,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答生活疑惑,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信息,明确知识发展的轨迹,进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并使全班学生协调一心,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文化,进而提升大学班级管理工作成效,彰显大学教育教学革新的价值性。

四、研究与创新要素

创新是社会、个体进步的有力推助力,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重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创新。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育发展一直处于“静态”的发展进程,但这种教育的实施,一方面不能够满足教育发展的现代化需要;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学生全面性的发展需要。因此,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走创新路径。同理,班级管理作为大学教育的主实施点,需要将以生为本理念渗透到其中,并走创新发展路径,进而构建大学班级管理文化体系,提升大学班级管理工作实施成效。总之,将以生为本运用到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中,需要走创新发展路径,进而提升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的水平。

五、“互联网+教育”要素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教育、慕课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中,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注入动力。因此,将以生为本融入到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中,需要推进大学班级管理向“互联网+”教育方向进程,构建“互联网+教育管理”工作体制,通过网络教育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成效。例如:借助微信平台、QQ平台开展大学班级管理文化工作,推进文化信息、教育信息在平台中的流通,从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能力。

六、结语

以生为本的大学班级管理文化的构建研究,推助以生为本的新教育管理思想理念融入到大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推进大学班级管理现代化教育发展进程,使大学班级管理从”以师为本”的教学观念逐渐向“以生为本”方向进程,进而提升大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质量。因此,在大学教育历程中,需要重视以生为本思想融入,构建大学班级管理文化体系,以文化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教育,进而彰显以生为本在大学班级管理文化构建中的价值性。

参考文献:

[1]王敏,黄薇,李雅竹.班级场域中“以生为本”工作管理实证研究[J].现代交际,2020(11):47-48.

[2]谭巧珍.以生为本的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的策略探讨[J].新智慧,2020(15):21.

[3]乔菊.以生为本 提升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实效[J].青海教育,2020(05):23.

[4]陈俊.“以生为本,激励赏识”模式下小学班级文化的构建思考[J].新课程,2020(18):2.

作者简介:

郭雨喆 (2000年6月12日),男,汉,本科,重庆科技学院,会计,会计ACA方向.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  401331)

作者:郭雨喆

大学教学班级管理论文 篇3:

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提要】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与学历教育有明显差别。满足不同层次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个人都学有所获、实现意愿,是对教师的极高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教学工作的意义、要求、方法和监管等方面,对学校近几年提出和实施的“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思路和实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老年大学教育 教师主导教学工作

2016年秋季学期,笔者在认真总结思考了学校近10年来的办学实践和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五个主导作用,努力实现老年大学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使学校各项工作更加井然有序,更加优质高效,使建设服务型老年大学的工作迈上新台阶。

面对老年学员基础素质差异大、老年大学教师群体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差异大、老年大学教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差异大的实际,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作了实践与探讨。

坚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管理方法,我校未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未采用统一的教材,未要求教师报送详尽的教案,这不是放松了对教师的要求,更不是任其自流、放弃监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他们加了更重的担子,启发教师必须放弃得过且过糊弄了事的心理和行为,尽其所能搞好教学工作。实际上,广大教师对这一理念非常认同、积极支持。大家形成共识,认为学校这样做,重实质,不重形式,实事求是,是对教师的最大信任,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一、确立教师主导教学工作的内涵要求

教师主导教学工作的内涵要求主要包括:

一是要求教师树立敬老爱老的服务意识。这是“教师主导教学工作”的基础。一位老年大学的教师,没有树立敬老爱老的服务意识,没有对学员心怀大爱,就不可能具备高尚的师德,不可能认真负责地搞好教学工作,也就不配做一名老年大学的教师。这是我们对教师要求的红线,谁都不能触碰。

二是根据学员情况制定执教班级的教学大纲。我校教师任教班级的数量有所不同,有教十几个班的,也有只教一个班的。执教班级多的教师,多分有初级、中级和高级班。无论授课班级多寡,都要求教师制定教学大纲或教学规划,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实施不同层次专业知识的教学活动。这些大纲由教师自己把握并实施。这一做法是为了使教师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有总体规划,以便在分层次教学和分年度教学中取得可控性成效。

三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员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撰写教案。每位教师讲授的课程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即便是同一专业的教师面对的学员群体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只能而且必须根据每一个班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撰写教案。有些课的教师甚至会做出详尽的讲稿和PPT。教师们都非常重视这个环节的工作,认为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他们将其视为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工作,认真对待。

四是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教学大纲和教案,不等于就能搞好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教案一样重要。“教师主导教学工作”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五是根据老年教育的特殊要求,会同班委会搞好课外活动。除了校内的第一课堂外,“教师主导教学工作”要求教师把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列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范畴,认真、积极、有效地做好这些工作。

二、提高教师主导教学工作的业务能力

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老年大学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老年群体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他们对知识需求的内容、广度和深度都会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对老年大学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更是给老年大学的办学者们提出了新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教学的作用,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而业务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水平和领导能力。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把好入口关。凡是来我校教学的青年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必须经过学校组织的试讲考核并获得考核小组的一致通过。中老年教师必须具有本专业的在校教学经历,或者是本专业成绩卓越者。

二是把好培养关。我们始终把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種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首先是要求和引导教师树立敬老爱老的服务意识,要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热爱老年人,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认真负责地搞好教学工作。这一点是考核和聘用教师的首要标准。

其次是要求和引导教师注重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研究学员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校许多教师教的班级很多,学校要求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教班级的层次设计和内容设计自主作出统筹规划。使教师们认识到,老年教育工作大有文章可做,不是可以随便应付了事的。必须花气力去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创新发展,才能适应学校实施的“名师、名课、名校”战略举措。在学校举办的第二次教学工作理论研讨会上,62名教师中有55人撰写了研完论文。他们积极参与,熬更守夜,尽自己的能力撰写文章。这些凝聚心血的文章,不仅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更显示了他们对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教师是可敬可亲的人,是学校发展的脊梁。

再次是要求和引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我们通过相互听课、汇报演出、交流进修、校际互访、参加赛事等多种方法使教师们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增长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以适应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规范教师主导教学工作的管控机制“教师主导教学工作”不等于放任自流,我们制定了教师职责和教学工作考评制度,使教师明确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更好地发挥教学工作的主导作用。

一是学员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评。教师是为学员服务的,学员最有资格对教师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出评价。学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学员可以通过班委会或直接向学校反映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在综合分析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与教师交流沟通,提出改进要求和措施。我们把这个环节作为考评教师教学工作优劣的根本环节。说到底,老年大学是为学员服务的,让学员满意几乎是老年大学各项工作的唯一标准,当然也就是考评教师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一位教师,做到让所有学员满意不容易,但不容易不等于做不到,只要有心、用心就可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自觉用这一标准约束自己,学校的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二是制度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约束。除了学员对教师的考评之外,我们还在考勤、病事假、会议、二三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使教师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来主导教学工作。

三是校方对教师聘用管理的把控。学校设立了“杰出贡献奖”和“特殊贡献奖”,对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学员反映良好的教师予以表彰,颁发奖杯奖状和奖金。目前已有30多位教师获得表彰。我们还为教学工作成效特别显著的青年教师购买社保,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目前已为6位青年教师购买了社保。与此同时,我们还及时辞退不称职的教师,并在例行的全校教师和班委会工作研讨会上予以通报说明,指出这些教师被辞退的原因,使其他教师更加清楚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增强他们对老年教育职业操守的敬畏之心,从而增强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他们搞好教学工作的自觉性。近年来,我们因教学质量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已先后辞退7名教师,为其他教师敲响了警钟。

作者:张泽林

上一篇:中职语文课堂研究论文下一篇:语文重要途径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