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

2024-05-23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通用6篇)

篇1: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

09年吉林大学研究生考试试题-------汉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1.谈谈汉语普通话声母的定义,数量,类别(20)

2.举例说明汉字造字法(15)

3.区分下列词语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10)

看头尖儿骨肉耳鸣推子韭菜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性(10)

(1)学生都来了

(2)他偏偏不在(3)你往家打个电话

(4)那个男的挎着女式提包

(5)买了一辆新车

5.分析多重复句(20)

(1)即使是可敬的人,也会失去尊严,如果他惯于说假话。

(2)本品容易受潮,用后盖紧,并放在干燥处,以防止结块。

6.谈谈汉语语音教学的目的。(10)

7.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10)

8.句子教学在教学语法中的地位。(10)

9.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45)

篇2: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

一、解释术语: 偏义复词 经传释义 本义(举例)异体字(举例)36字母

二、解释句中带下划线的字,并翻译全句... 外语进修学习专家建议咨询电话:0531-88012323 

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对外汉语考研试题 专业综合 古代汉语&中国文学(899)古代汉语部分

一、解释术语:

偏义复词 经传释义 本义(举例)异体字(举例)36字母

二、解释句中带下划线的字,并翻译全句: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剩,将袭郑

2、师进,次于陉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6、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霄海赫之,以劝事君者

7、苟无岁,何以有民

8、此时鲁治维适游赵,会秦围赵

9、(阳货)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世而往败之

10、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三、简答题:

1、古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情况有哪些?

2、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素在古代汉语中是否也一定是一个词素?请举例说明

四、断句并翻译整段话:

古者赏不以爵禄邢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以加而不行于爵禄志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仁厚之至也 古代文学部分

一、填空:

1、“,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在《离骚》中的句子。

2、班固的 是中国第一步断代史

3、曹操的《蒿里行》中表现了开阔的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4、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蔽嗡一个新的境界

5、摩诘是指唐代的诗人

6、是宋词人周邦彦的词集

7、严羽在《 》中提出“妙悟”说,主张作诗以盛唐为法

8、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倡导建立新文学,强调真实,提出“ ”的口号

9、《 》杂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文学刊物

10、爱姑是鲁迅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是“病态社会的不行的人们的”代表 11、1926年,郭沫若在其三部历史剧《聂》《王昭君》《 》中塑造了三个叛逆的女性形象

12、“在雨的夜里,/… …消散了,… …/丁香般的惆怫罕是现代派诗人 的诗作《雨巷》中的诗句 13、1937年后,沦陷区活跃着两位被称作是“南张北梅”的女作家,其中,“梅”是指

14、巴金40年代厂做的长篇小说《 》是其现实主义创作艺术深化的一个新标志

二、名词解释:

《关雎》 《牡丹亭》 “京派”小说 新歌剧

三、简要回答问题:

1、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2、简要回答“新月派”的艺术主张

四、读下面一首诗,并作出简要的赏析: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文字词汇部分

一、写出下列各字的造字法: 既 豆 室 亦 高 涉 街 取 甘 取

二、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体字,并说明其简化方法: 塵——(),其简化方法 書——(),其简化方法 電——(),其简化方法 鄧——(),其简化方法 膽——(),其简化方法 醜——(),其简化方法

三、简答:

1、举例说明偏旁有几个类型

2、一位留学生问他的老师说“老师,您是光棍儿么?”结合现代汉语词汇相关知识分析这句话的错误

四、近义词辨析:

1、异常 非常

2、切身 亲身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全方位指导

对外汉语专业概况 对外汉语专业优势分析 对外汉语专业报考人群分析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院校推荐

北京语言大学 暨南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语言学 语音 词汇

语法 教学 心理学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复习规划指导

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复习指导 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复习规划

2010年考研对外汉语专业概况

一、什么是“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简称,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也是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它真正的名称,或者说它的学名,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二、“对外汉语”研究什么

对外汉语主要研究四个层面的问题:

1.汉语

这一层面的研究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本体论。例如,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你有我无”和“我有你无”的语言现象。比如,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有“把”字句,“被”字句,有量词,等等。再比如,我们通常把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第一个学期为上,第二个学期为下。那么,初级上的学生(有很多是零起点的)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初级下的学生应该教什么?中、高级又该教什么?哪些应该先教,哪些应该后教?汉语拼音方案该不该教?在什么时候教?汉字该不该教?教多少?哪些先教?哪些后教?这些都属于这个层面应该解决的问题。

2.教育学

这一层面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方法论。有这样一个故事:留学生问老师:“„我今天老大不高兴‟这句话中的„老大‟是什么意思?”老师回答说:“是„很‟的意思,„我今天老大不高兴‟就是„我今天很不高兴‟的意思”。没过多久,这个留学生就造出了“我今天老大高兴!”这样的句子,但这个句子我们是不说的。这涉及到了老师在“怎么教”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3.心理学

这个层面解决“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认识论。我在一次“一对一”的教学中碰到一件这样的事儿。我教“死”这个字时告诉学生“死”除了“生命结束”这个意思,有时还用来加重语气,表示夸张,如:“我想死你了”,“我饿死了”,学生若有所悟。不久,学生对我说:“老师被我气死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我在请假条上写着„我病死了,不能来上课……‟”。这涉及到了学生在“如何学”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4.教育技术

这个层面解决“用什么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工具论。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优势分析

在考研选择专业的选择过程中,很多考生禁不住要问,为什么要选择“对外汉语”教学呢?在此,对外汉语专家给出如下解释: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朝阳”行业

1.一方面,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2010年预计将达到1亿。目前,海外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为100万;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将超过400万。《时代》周刊这样评价日益升温的“汉语热”:“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2.另一方面,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短,许多方面有待改善。

(1)师资方面:教师队伍水平不一,高素质教师缺乏;

(2)教材方面:有些教材的编写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而又没有统一规范来加以检查;

(3)理论建设方面:多数学校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不注意整合各不同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

(4)认识方面:多数学校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的支持力度不大。正是因为种种问题的存在,才亟需高素质的“对外汉语”人才。

二、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计算过,你每学一个英语单词要花多少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仅靠英语教育一项,英语国家每年从咱们中国人的口袋里赚走了好几个亿的“外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好莱坞电影竟然也是美国的一项语言政策?

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他指出,理论上语言是一律平等的,现实中语言是有强有弱的。语言的强弱与语言所属社团的强弱盛衰呈正相关。在国民总收入列世界六强、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应当审时度势,制定科学而且充满雄心的语言战略,使语言在国家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发挥巨力,保证将来国家强大时也有与之相称的语言强势。语言强弱不仅是国家强弱盛衰的象征,而且语言也会促进国家的发展强大。由此他提出汉语走强的战略与举措:

第一,提高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声望;

第二,加快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

第三,努力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那么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具体的重大举措呢?

第一是在世界范围内创办“孔子学院”;

第二是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

第三是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

有关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2010年考研对外汉语专业报考人群分析

对外汉语专业考研的强劲优势,使其成为众多考研学子关注的焦点,但是不是每一类考生都适合报考呢?

对外汉语研究专家指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难度和范围并不适合每个人都报考,选择专业需要参考兴趣爱好和实力,量力而行,以下四类专业的考生比较适合报考对外汉语专业:

1.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

2.中文各专业的本科生;

3.外语专业的本科生;

4.其它有志于对外汉语事业的文科类本科生。

在报考对外汉语专业的同时,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关注和强调外语的学习。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主流外语是每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对于外语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再掌握一门小语种,如日语、韩语、法语或者西班牙语也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英语,尽管我们希望如此。对于汉语文化圈的学生来说,英语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一门语言;但是来自汉语文化圈的学生占了所有来华留学生的百分之多少呢?据我掌握的数据看,应该将近百分之七十。而且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这个比例还会增加。其中人数最多的是韩国,其次是日本。多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对语言的理解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在实际的“对外汉语”课堂中更加容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2010年考研对外汉语专业院校推荐之北京语言大学

一、专业概况

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3,“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大哥大”。

“对外汉语”教学现在还不是一个专业,而仅是一个研究方向,因为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一个三级学科,通常都设置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下面,作为它的一个研究方向。

北京语言大学招收属于文学硕士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和属于教育学硕士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

二、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要多考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三、参考书目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黄、廖本)

《现代汉语》(胡本)

《古代汉语》

四、推荐导师

赵金铭: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张旺熹:男,1962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张博:女,1957年6月出生,河北新城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99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史、语源学。

王建勤:男,1955年12月生于山西。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语言习得与认知。

谢小庆:男,1951年生于北京。研究员,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心理测量学和语言测试。

2010年考研对外汉语专业院校推荐之暨南大学

一、专业概况

暨南大学,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1,对外汉语教学在南方的最重要的基地。

“对外汉语”方向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的六个方向之一,此专业的研究生由华文学院培养。

二、推荐导师

“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方向的导师有八位老师,分别是贾益民教授、彭小川教授、李军教授、周静副教授、孙玉卿副教授、张军副教授、杨海明副教授、王汉卫副教授。另外还有一位周健教授。这里特别向大家介绍一下郭熙教授。

三、考试科目

暨南大学的考试科目是语言学综合(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和写作)和现代汉语。

四、参考书目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

王力《古代汉语》(1-2册)

2010年考研对外汉语专业院校推荐之上海师范大学

一、专业概况

上海师范大学,尽管不是985或者211大学,却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所高等院校,又因为地处繁华的国际都市上海,有其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师资是非常强大的。

上海师大的对外汉语学院和人文与传播学院均培养“对外汉语”的硕士研究生。

二、推荐导师

对外汉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

齐沪扬:男,1950年出生,浙江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陈昌来:男,安徽定远人,1962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

张谊生:男,浙江绍兴人,1952年11月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虚词。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对外汉语专业因为涉及汉语、外语、教育等各方面的专业信息,因此复习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参考书的选择,考生经常比较头疼。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家总结了各个方面复习的参考数目,供考研学子参考。

由于各学校、各方向考试科目不尽相同。那么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方向准备相应的参考书。有的学校提供了参考书目,有的学校没有提供参考书目。对提供了参考书目的学校,我们的建议是,复习时以指定参考书目为主,适当扩大知识面。举个例子说。现代汉语的教材有很多种,也许这个学校指定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参考书,那么我们就重点看这个。

同时,也建议大家抽出时间看看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和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甚至是张斌的《现代汉语》。因为每种教材必定有它的特色,也必定有它的不足。黄、廖本结构清晰,概念明确,但有点过时;胡本内容详细,分析细腻,但有些庞杂;邵本理论和观点新颖,特色鲜明,但有些问题仍值得商榷;等等,不一而足。多看几种教材的好处在于取长补短,对一些热点和难点,各书解释都不一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深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除了上述推荐书籍外,考研教育网还根据广大考研学子复习时的具体科目列举以下参考书目,请点击查看具体内容: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之语言学

语言学

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材

《语用学教程》 索振羽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材

《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 商务印书馆

——

《语法讲义》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

《语法答问》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

《语言学纲要》 徐通锵、胡吉成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习指导书

《西方语言学流派》

刘润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语言理解与认知》

崔希亮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应用语言学概论》

于根元

商务印书馆 ——

《语言在交际中规范 》

施春宏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之语音

语音

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普通语音学教程》

罗常培、王均 商务印书馆 教材

《语音学教程》

林焘、王理嘉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汉语发音与纠正》

曹文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汉语语音教程》 曹文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之词汇

词汇

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现代汉语词汇》

符淮清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

商务印书馆

——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之语法

语法

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陆俭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

马真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刘月华等 商务印书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之教学

教学

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

周小兵、赵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对外汉语教学使用语法》 卢福波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彭小川等 商务印书馆 ——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之心理学

心理学

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皮连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学主要参考书

《发展心理学与你》 [英]朱莉娅"贝里曼等著 陈萍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复习指导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复习要有计划、有系统。

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看几遍书,多长时间完成一遍,都要心中有数。每看一次书,都要先有目标。你每次看书的目的应该是不同的。比如,第一次看侧重于理解,弄懂那些以前没有弄懂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原来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第二次看偏重于概念和定义的记忆,第三次看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第四次就开始掌握全盘,对条条框框的东西进行梳理,等等。

二、要把看书和做练习结合起来

做练习这个过程必不可少。不管哪个学校的考题都可以利用。使自己提早进入状态。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学校的试题有不同的特点,做试题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力,而不是在猜题。

三、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补救;同时要善于发掘重点

四、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要做笔记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某个概念语言学书上有,现代汉语书上也有,尽管基本意思相同,但还是有小异。这个时候你就要善于分析总结,你可以把两者综合起来,你也可以舍弃其中一个,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它写在你的笔记本上,作为你将来背诵的依据。千万不要看语言学就背语言学书上的那个概念,看现代汉语就背现代汉语书上的那个概念。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当你需要陈述这个概念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到底该是哪一个。

这里再强调一个问题,因为这里有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这类考研学生的主要精力应该花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上面,至于英语,我想你对自己能拿多少分应

该有个底,确保能拿70分以上的同学,不需要再花时间了;还没有把握拿70分的同学,冲刺阶段再做几套模拟题,也就仅此而已。考研英语你想在70分的基础上再增加几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把相当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多拿10分20分轻而易举。因此大家要善于权衡他们的利弊,作出最好的取舍。每个同学都应该对自己每门科目有个预期的分数,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分数:英语:75分,政治:70分,语言学:120分,现代汉语:120分。

2010年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复习规划

对外汉语专业考研复习和其他专业考研复习一样,都按照四个阶段进行。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考研学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3月份—6月份

主要任务:公共课和专业的基础复习。

第二阶段:暑假

主要任务:强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

提示:暑假是个黄金时段,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感觉政治等公共课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去报个辅导班。

第三阶段:9月份开学后,到实习结束

提示:在选择是分散实习还是集体实习的问题上,请大家自己斟酌,拿定主意。

第四阶段:11月底到一月考试

主要任务:把重点向英语,尤其是向政治倾斜。

冲刺阶段要对专业书的熟练程度最好能够达到这样:打开书本的目录,你就能说出每一章每一节有哪些概念、定义、重点、难点。

各个学校对外汉语考研科目

(2009-05-26 19:20:10)转载 标签: 杂谈

2008-02-21 09:59 个学校的对外汉语相关专业考研科目

2006-09-27 01:34 P.M.北京师范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3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黄伯荣《现代汉语》、胡裕树《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张之强《古代汉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0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陈昌来、齐沪扬《应用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试: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要略》)

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语言基础+作文

对外汉语教学

未定

语言基础+作文

民俗学

文学基础+作文

文艺学

文学基础+作文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基础+作文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基础+作文

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语言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外教社)、胡裕树《现代汉语》

中山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0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0.4修订本(旧版本也可)。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1997.7。《中国文字学》,唐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一版

曁南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2

黄伯荣《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1-2册、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复试: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要略》)

中国人民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3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编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人大古代汉语教研室 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4

课程与教学论

黄伯荣《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叶蜚声《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

现代汉语

主要参考书

现代汉语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刘月华 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法讲义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三本)

郭锡良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教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册)

唐弢

人民文学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1

黄伯荣《现代汉语》、叶蜚声《语言学纲要》、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纲要》(中华书局)、南京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招生人数不明

《文艺学纲论》胡有清著,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州师范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8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招生人数不明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语言学概论》叶宝奎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汉语词义学》苏新春,广东教育出版社;03方向:《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概论》叶宝奎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①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

② 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③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④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南京师范大学(2004)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初试:《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或《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等主编,高教出版社);《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印书馆;《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商务印书馆;《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主编,北大出版社(或《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大出版社);《语言理论》,彭泽润、李葆嘉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反映近年来学术动态的期刊论文。

复试:《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中国语法学史》,龚千炎,语文出版社;《简明语言学史》,罗宾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或类似的“语言学史”论著);《计算机基础》詹江平,机械工业出版社。

南开大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叶蜚声《语言学纲要》,胡明扬、沈阳、贺阳

《语言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黄伯荣《现代汉语》,邢公畹

《现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解惠全《古代汉语读本》南开大学出版社,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四川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现代汉语》(修订二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复试用教材);

(3)《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复试用教材);

(4)《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篇3: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

关键词:爱尔兰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014年笔者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被国家汉办派至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教授中文专业一至四年级的汉语综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但发现了诸如教材使用, 爱尔兰大学生特点, 语音、语法等教学问题, 还总结出了一些针对爱尔兰大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 希望这些针对爱尔兰大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心得, 能够对未来在爱尔兰从事对外汉事教学研究的同仁有所启发。

首先, 在教材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无论是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 都柏林大学, 科克大学等任一所爱尔兰大学, 教材选用基本一致, 均为《新实用汉语》系列教材, 此教材特点是经典传统教材, 配套设施全面, 教师、学生用书, 影音资料等一应俱全。对于师生来说使用方便。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此成熟教材的缺点是缺乏与时俱进。由其是教学内容方面落后, 从最开始的“你好”打招呼完全模仿英语的模式, 与实际使用差之千里, 学用不一致的结果会导致将来学生一但在大学三年级到中国学习时会感觉中文学用落差巨大。此外, 教材部分课文内容如:西方人就餐习惯介绍等一直停留在N年以前, 如果照本宣科也会招致学生反感, 直接导致学生致疑课本价值。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爱尔兰当地学生特点与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增减, 完全按照原课本讲授不可取, 会导致诸多问题与隐患。同时, 此教材所需课时也需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教材本身所建议的课时远超过爱尔兰中文教学实际课时, 课时不够的情况下, 我们所能采用的办法一是精简课上内容, 二是把部分内容留为课下作业, 三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其次, 在学情方面, 教学要结合爱尔兰大学生特点与实际情况。讲授时年级越低所用英语越多, 由其是汉语语法教学。同时注意教师的中英文都很重要, 教师务必要听懂学生用英语进行各种提问并能用英语正确回答问题,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但中文能力过关, 还要懂得带有爱尔兰特色口音的英语并做出迅速正确反应。如:爱尔兰特色口音的英语所有的“th”都只发“t”音, 例如“three” (三) 会发音成“tree” (大树) 。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适应学生口音, 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由其在遇到问题时, 不要回避, 不懂就问, 切实明白学生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教学相长, 相信假以时日, 师生的中英文水平均会取得长足进步。

从另一方面说, 爱尔兰大学生不同于国内大学生, 其自主独立性, 自我存在感更强, 教师的权威感明显不同于国内大学。在课上, 爱尔兰学生可能会打断你的教学过程进行各种提问, 不论你是教师还是院长, 当他们觉得不公平而对处理结果不满时, 直接会向上级领导报告解决。无论说话方式与人相处, 他们更直接。例如:口语考试B同学的考试时间是9点至9点15, 那么这个时间就是固定的, 不能提前错后, 否则就是不公平, 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前面A同学没来就擅自提前时间, 也不能因为其他原因错后考试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问题, 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一问题, 否则学生会认为教师忽视了他各人的存在, 从而产生不满, 这也是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在语音教学方面, 爱尔兰大学生中文发音难点有些是在于一些语音根本就没有在爱尔兰语音系统里出现过, 比如:ü, 他们需要超出你想象的时间来学习ü的发音, 在最初学习时, 教师需要费心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学生来更正不正确发音, 如:借助镜子或手机自拍模式等让学生观察对比口型, 还有可以让学生保持发i[衣]的声音, 然后把口型变成u, ü的发音就自然出现等等, 还有Z, C, S与zh, ch, shi的区别等, 都是爱尔兰学生在语音学习中易混淆的, 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各种解决办法。

在语法教学方面, 《新实用汉语》系列教材虽进行了版本改进, 但仍存在许多不适当的英语解释, 需要教师进行总结与分析,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就曾有学生直言:“老师, 我根本看不懂课本上“把字句”的英语解释。”对于不存在于英语体系中的“把”字句, 以及诸多“了”的用法等等, 是爱尔兰大学生中文语法学习难点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创设情景或游戏, 在用中学, 边学边用才能运用得当。如把字句教学, 教师可以借助道具, 让每位同学进行把字句练习, 还可充分利用教室内的设施让一位学生给出把字指令, 另一位学生按指令进行操作, 如“把灯打开”等等。总之, 教师不能光讲理论而无实践, 否则即使学生当时明白了教师所讲语法, 在日后真正用时也会心中一片茫然。

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 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兴趣, 结合所学内容, 结合日常生活。我们反对为学习文化而孤立讲文化, 或教师会剪纸就一定要教剪纸。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是第一位的, 如若学生不感兴趣, 教师却一意孤行, 那么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 起到反作用, 甚至丧失兴趣, 那就彻底得不偿失了。

在教学考核方面, 爱尔兰大学基本都是采用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 中期检测, 口语考核, 期末笔试等分别占不同比例, 各个大学比例不尽相同, 学生如若对考试成绩不满可以重新申请补考。值得注意的是, 爱尔兰学生对成绩致疑并非都是因为成绩比预期低, 若学生认为他考不到合格成绩却得到了合格成绩, 他同样会致疑, 这与国内大学生心态非常不同。

篇4: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

摘要:对于汉语教学来说,声调教学是一大重点和难点,也是汉语教学研究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不再仅仅停留于汉语声调本体研究,而是结合实验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多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对2015年度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希望能给汉语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及汉语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汉语声调;教学;2015年;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43-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日趋强大,同时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传播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强。2015年12月在上海召开了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2月1日,中国已经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到了190万人。在强大的需求和前辈们的努力之下,对外汉语事业蒸蒸日上。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这一学科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汉语国际传播和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也并不令人十分满意。问题是多方面的,最显而易见的问题莫过于国外人说汉语时的“洋腔洋调”了。我们知道,在人类语言中,除了汉藏语系里的一些语言有声调外,其他语系如印欧语系一般是没有声调的。声调,在汉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中不难发现,声调也是外国人(特别是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但是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声调教学与研究明显重视不够。在中国知网中,以“对外汉语”为主题的各类文献有23,118篇,而其中涉及“声调”的仅有357篇,占比1.54%;在超星发现中,以“对外汉语”为主题的各类文献有34,502篇,其中涉及“声调”的有499篇,仅占1.44%。

为了更好地总结前人经验和把握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我们仅对2015年的研究成果(各类文献35篇)进行综述。我们将35篇文献分成三大部分进行分析,3篇属于综述类,11篇属于本体研究类,21篇属于国别化实验调查研究类。

二、综述类

经统计,2015年有关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类论文一共有3篇。

刘思维《英语母语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综述》从英语母语者习得声调的产出研究和认知研究两个方面出发,对前人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得出了两个结论:一,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越来越占主流地位。二,研究内容上以描写英语母语者的声调习得偏误为主。最后作者认为虽然目前学界对英语母语者产出的声调所做的声学分析较为细致,但是这未必能全面揭示声调习得的本质和规律。作者观点是在探讨英语母语者的声调习得问题时,不应该仅仅在声学层面上描述他们的产出结果,还应该在感知层面上找到这些学习者感知声调的难点。

杨秀娟《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研究综述》从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的研究状况、偏误原因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对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状况进行了综述。通过综述,作者给出了泰国学生声调偏误的解决策略并且总结出了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研究的发展趋势,最后从研究思路、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研究材料、动静态研究分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研究存在的问题。

毕月《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教学研究综述》主要以美国学生学习汉语为例,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声调偏误研究和声调教学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作者认为在声调教学的过程中要花大力气教声调,并且要配合各种练习,从单字到双音节词、再到三音节词或词组、进而进入语流,全面地练习声调,尽最大可能减少偏误。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对声调偏误的纠正也要一直进行下去。

通过对以上三篇综述类论文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方法主要以偏误分析为主。同时,国别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这三篇基本都属于国别化的研究综述。

三、本体研究类

经统计,2015年有关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本体研究的期刊论文一共有11篇。

1.其中,只进行声调偏误分析而没有给出具体教学方法的有3篇:

冯旭东《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变调的问题》主要从留学生声调变调偏误的角度进行了描述和原因分析。

吕海鸥《浅析英汉语音刚性与柔性特点下兼谈洋腔与汉腔》从英语语调系统上与汉语声调系统上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洋腔”产生的原因。

华中师范大学黄菁菁的硕士论文《汉语学习者声调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基于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建设了漢语学习者声调语料库,并通过该语料库进行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分析。

2.给出了具体声调教学方法的有8篇:

李婷婷《汉语声调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通过对汉语声调特征分析、外国留学生声调偏误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三点避免声调偏误的方法。一是了解学生主观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二是在语流中进行声调教学。三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知识讲解为辅的原则进行声调教学。

司倩楠《留学生声调偏误研究》通过对俄罗斯、日本、泰国等国家留学生声调偏误的研究,分析了造成这些偏误的多方面的原因,并且给出了三个纠正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教学策略,一是强化训练,简历留学生对汉语声调的感知基础。二是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语感。三是强调字调、变调、语调三者结合。四是注意声调难度顺序在声调教学中的运用(根据学习者的母语背景进行调整)。

郝然《论音乐感知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指出,在声调教学中,应该凸显汉语声调的音乐特征,利用人类在音乐感知上的共性,发挥音乐感知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的作用,用音乐教学来辅助声调教学。同时也给出了音乐辅助声调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陆芳《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新方法探讨》一文中提出了三种声调教学法。第一种是带音法,即以老带新,以易带难。第二种是声带控制法,即在声调发声时,让学习者自己体会声带有松有紧的那种衔接和过渡的状态。第三种是区分法,即在声调教学中强调读与说的区别,字、词和句的区别。

刘相臣《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应对》一文通过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难点进行逐个分析,提出两点合理的教学方法,一是合理、多角度地声调展示和强化。运用五度声调调型图、手势法或头势法、声带控制法、音乐法、对比法、连调训练法、慢咏加指挥方法的灵活运用、唱四声等。二是合理调整声调教学的顺序。按照第一声、第四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顺序教学、用第四声引导第二声和第三声的教学。

戴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问题研究》认为产生“洋腔洋调”的原因主要来自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并提出了“手势法”、“带音法”和注意教学顺序等声调教学方法。

阿尔那吾·艾买多拉《汉语声调教学》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角度,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给出了几点声调教学的方法:直观法、理解法、四声连读法。

欧阳鑫乙、安玉香《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从汉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外国学生“洋腔洋调”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一是调整声调教学顺序,按照第一声、第四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顺序教学。二是断句停顿教学。三是利用声音文件分析软件praat辅助教学。

通过对以上11篇文章的分析归纳可以得出,2015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本体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偏误分析、偏误原因分析以及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有19种,其中调整声调教学顺序有5篇论文提到,其他方法如带音法、声带控制法、手势法、四声连读法、音乐法和强化训练法有2篇论文提到。

四、国别化实验调查研究类

经统计,2015年有关国别化声调调查研究的期刊论文一共有21篇。其中,日本1篇,韩国4篇,韩泰1篇,泰国1篇,越南2篇,老挝一篇,马来西亚1篇,印度尼西亚1篇,印度1篇,巴基斯坦1篇,中亚3篇,中美1篇,波兰1篇,意大利1篇,另外有关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调查1篇。经归纳,东亚一共5篇,东南亚一共6篇,东亚与东南亚混合1篇,南亚2篇,中亚3篇,欧美国家一共3篇,另加1篇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调查1篇,(本文统一归入到欧美国家类)。有关亚洲国家学生汉语声调调查的一共17篇,占总数的85%,而有关欧美国家学生汉语声调调查则只有4篇,只占总数的15%。其中偏误分析有9篇,占总数的42.86%;实验调查研究8篇,占总数的38.10%;其他研究4篇,占总数的19.05%。下面就各地区的声调教学研究进行分析:

首先是东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两个国家。关于日本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顾芳的《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研究内容为日本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类型以及偏误发生的原因,结论主要为日本学习者声调学习偏误主要集中于上声,应该先练习上声内容,从半上声开始学习。关于韩国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4篇,分别是宋歌的《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以四川师范大学对韩汉语教学为例》,米南、孙莉的《 韩国留学生“二声+二声”的声调偏误实验研究》 , 时伟的《 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纠正对策》以及刘昊的《 韩国留学生汉语短期班的声调教学研究——以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在华汉语暑期班为例》。在这四篇论文中,前三篇是从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以韩国学习者为对象得出的主要教学对策为教学中应加大声调教学比重,培养学生声调学习兴趣,使用肢体语言,调整声调教学顺序,进行声调强化训练等。

接下来是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主要有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篇论文研究的对象为泰国和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声调偏误,这篇论文就是任广玉的《浅析泰韩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声调偏误》。关于泰国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许田田的《针对泰国零基础大学生的声调教学研究》。关于越南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孙小晴的《初中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以及黎明清的《越汉中介语声调系统发音的顽固性》;关于老挝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毛颖的《老挝崇德学校汉语中高级水平学生上声实验研究》;关于马来西亚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张琳琳的《马来土著及华裔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比较研究》;关于印度尼西亚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王璐的《印尼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实验研究》。以上七篇论文中,有三篇是研究对应国家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时所产生的偏误。在东南亚地区,泰国和越南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因为泰语、越南语也是有声调的语言。文章研究的主要结论为我们应该加强汉语声调与泰国、越南学生母语声调的对比,利用对比法以及大写“M”法等幫助学生练习声调。东南亚其他国家研究得出的教学策略则主要是调整教学顺序,运用乐理知识、手势法以及语流教学法等。

南亚地区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关于印度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郑辉的《印度医学留学生初级汉语单字调习得实验研究》;关于巴基斯坦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常乐,刘飞,董睿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南亚地区研究得出的教学策略主要是调整教学顺序,利用Praat软件教学法、延时夸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中亚地区的三篇论文并非按国别来研究,而是以中亚整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关于中亚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萨尔娜的《 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声调实验研究》,郑琴、陈茸的《 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声调单字调的感知实验研究》,以及孙福婷的《初级汉语水平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声学实验分析》。关于中亚学习者汉语声调学习的研究都是以实验调查的方式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为中亚地区学生学习汉语四个声调由易到难分别为上声、阴平、去声、阳平,这是与其他地区差别比较大的,教学策略主要是调整教学顺序、利用图片法、分阶段加强练习、定期考核等。

欧美地区主要有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波兰和意大利,另外有一篇以英语为母语的在华学习者调查研究。关于美国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胡项杰的《中美学生普通话句末字调和语调关系的研究》;关于波兰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吴燕萍的《波兰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发音偏误研究》;关于意大利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的研究有孙畅的《 意大利中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的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以意大利比萨市Ulisse Dini中学为例》。最后,关于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在华学习者调查研究的是胡佳敏,张曼曼,杨俊,何自胜的《以第一语言为英语的成年人汉语声调调查:以上海市为例》。以上四篇论文中,有两篇是关于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研究的。欧美地区学习者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得出的教学策略主要为调整教学顺序、提高学生声调意识、培养语感、手势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以上论文多以某国家或者某地区的汉语声调学习的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为切入点,以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为主要方法,归纳出各国各地区学习汉语的特点或偏误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2015年有关国别化声调调查研究的期刊论文中,亚洲国家较多,而欧美国家较少,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偏误分析,采用的方法多为实验调查法。其中,偏误分析结论总体来说主要集中于上声和阳平的偏误。而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加强对声调教学的重视,调整声调教学顺序,利用肢体语言法、图片法、夸张法、多媒体法以及利用乐理、诗歌等加强声调训练等。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15年关于汉语声调的国别化实验调查研究类文献中,关于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文献占了绝大多数,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汉语声调教学调查研究则几乎没有。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全面性,对亚拉地区的汉语声调教学调查研究亟待开展。

五、总结

通过对2015年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的梳理,可以预想,未来的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本体研究方面仍然会以偏误分析这一研究方法为主流 ,专业软件的应用也会给研究带来便利,更人性化、本土化的教学方法也会在探索和实证 中慢慢进入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从而“洋腔洋调”现象也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在国别化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研究的结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合理调整声调教学顺序,强调声调教学的重要性,利用肢体语言法、图片法、夸张法、多媒体法以及乐理等全方位加强对汉语声调的训练,以取得更好的汉语声调教学效果。汉语学习者声调教学国别化研究曾经着重于欧美地区,而如今已经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尤其是亚洲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就2015年度关于汉语声调教学的研究中,专门涉及亚洲国家的研究要比专门涉及欧美国家的研究更多。然而,非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仍然比较少。在以后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全方位研究,补足拉非地区汉语声调教学调查研究的缺口,以使汉语声调教学得到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一定会越来越科学全面,更好地指导汉语声调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英语母语者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综述.刘思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对泰汉语声调偏误研究综述.杨秀娟(中国海洋大学)

[3]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教学研究综述.毕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4]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变调的问题.冯旭东(西北民族大学)

[5]浅析英汉语音刚性与柔性特点下兼谈洋腔与汉腔.吕海鸥(聊城大学)

[6]汉语学习者声调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黄菁菁(华中师范大学)

[7]汉语声调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李婷婷(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8]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司倩楠(哈尔滨师范大学)

[9]论音乐感知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郝然(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10]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新方法探讨.陆芳(黑龙江大学)

[11]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应对.刘相臣(南通大学文学院)

[1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问题研究.戴冰(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13]汉语声调教学.阿尔那吾·艾买多拉(新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

[14]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欧阳鑫乙,安玉香(沈阳建筑大学)

[15]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顾芳(陕西师范大学)

[16]韩国留学生汉语短期班的声调教学研究——以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在华汉语暑期班为例.刘昊(哈尔滨师范大学)

[17]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以四川师范大学对韩汉语教学为例.宋歌(四川师范大学)

[18]韩国留学生“二声+二声”的声调偏误实验研究.米南,孙莉(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19]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纠正对策.时伟(上海师范大学)

[20]浅析泰韩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声调偏误.任广玉(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21]针对泰国零基础大学生的声调教学研究.许田田(中国传媒大学)

[22]初中級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孙小晴(渤海大学)

[23]越汉中介语声调系统发音的顽固性.黎明清(武汉大学文学院)

[24]老挝崇德学校汉语中高级水平学生上声实验研究.毛颖(云南大学)

[25]马来土著及华裔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比较研究.张琳琳(华中师范大学)

[26]印尼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实验研究.王璐(华中师范大学)

[27]印度医学留学生初级汉语单字调习得实验研究.郑辉(河北师范大学)

[28]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实验研究.常乐,刘飞,董睿(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国际学院)

[29]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声调实验研究.萨尔娜(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30]中亚来华留学生汉语声调单字调的感知实验研究.郑琴,陈茸(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31]初级汉语水平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声学实验分析.孙福婷(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32]中美学生普通话句末字调和语调关系的研究.胡项杰(华东师范大学)

[33]波兰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发音偏误研究.吴燕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4]意大利中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的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以意大利比萨市UlisseDini中学为例.孙畅(重庆大学)

[35]以第一语言为英语的成年人汉语声调调查:以上海市为例.胡佳敏,张曼曼,杨俊,何自胜(滁州学院)

作者简介:

邱玉华(1991-),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广西大学,现就读于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

篇5: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

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复试真题 考研复试专业课笔试: 重点放在《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lz复试的书只买到这本,而且是在9号拿到手的,然后10号飞到长沙,14号专业课复试,13号加试完英语晚上回去突击的。(不建议童鞋们这么做,俺是特殊情况)还好,没有出太大问题,因为看了的正好考了,而且其实题目一点不为难人。

题目如下:

一、汉语中“差一点(怎么样/没怎么样)”是一种常用的句式,但是表示的意思却并不都一样。“差一点摔倒了”和“差一点没摔倒”意思相同,都是说没摔倒。但是“差一点考上了”和“差一点没考上”意思就不相同,前者是说没考上,后者是说考上了。概括起来说,“差一点摔倒了”和“差一点没摔倒,在形式上一个是肯定的(没有否定词)一个是否定的(有否定词),但意思上都是否定的,即都是说“没摔倒”。“差一点考上了”和“差一点没考上”,在形式是那个也是一个肯定一个否定,但是意思就不一样: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现实语料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你分别举例,并作简单说明。(30分)(1)“差一点摔倒了”和“差一点没摔倒”12(2)”。“差一点考上了”和“差一点没考上”1

2二、通过“一件红衣服”分析汉语中的定语和英语中的修饰语的异同(20分)

三、写篇作文“假如我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师”(50分)面试: 面试其实不用很紧张,面试老师会让你做一下英文的自我介绍(希望童鞋们好好准备,这个只要准备好背出来就ok),另外可能会再提问一两个英文问题如:你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你的英语过了几级,你的业余爱好......(即使不怎么会回答,老师也不会为难你,就过去了)接着面试老师会和你交流,问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很简单的,如果你不怎么会回答,老师也会说出答案,然后特别和蔼地告诉你要好好努力),或者不提问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就没有提问lz专业课知识),而是问一些学习生活涉及你个人的一些具体问题,这个你就如实回答就好,就跟聊天一样。lz口语比较烂,而且没好好准备,面试老师也指出了俺口语不大好,但是其他方面的交流还不错,给了个较高的评价(至今感动着那位美女老师,嚒嚒)复试结果是4月20号出的也就是差不多一周以后刷了8个人基本是排名靠后调剂生感觉虽然累心但是还算比较公平。

《转载》

篇6: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考研试题整理

第五部分

语音及语音教学

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

1)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久暂 4)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它由三种条件决定: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2)语音的生理性质:

1)发音器官 2)发音部位 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

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 2)同样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不同的功能 2.音节和音素

(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2)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如爸bà,就是两个音素b和a 3.元音和辅音

(1)元音和辅音:

a.元音: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b.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

① 受阻与否:发辅音时,气流通过要受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不受阻碍。

② 紧张程度:发辅音时,成阻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成阻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③ 气流强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 响亮度:发辅音时,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音比辅音响亮。

(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见黄廖第四版《现代汉语》,P24-25)4.声母、韵母和声调

(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零声母:

1.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

(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

(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 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

(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 4.汉语语音的特点

(1)汉语是汉藏预习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

1)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 2)语言的结构分类:孤立语

(2)没有复辅音(3)原因占优势(4)有声调 5.音位

(1)音位

(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

(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

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2)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开端。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短期集中教学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2)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3)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4)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5)听说结合,先听后说

(6)以模仿和练习为主,语音知识讲解为辅(7)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三、汉语拼音方案

1.记录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

(1)直音法(2)反切法(3)注音字母(4)国语罗马字(5)汉语拼音方案(6)国际音标 2.《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

1)韵母表 2)韵母表的说明

(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 3.《汉语拼音方案》的教学

(1)(2)(3)声调符号的位置

大写、小写和连写、分写 汉语拼音正词法

四、汉语声母教学法

1.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发音部位

1)双唇音 2)唇齿音

3)舌尖前音(平舌音)4)舌尖中音

5)舌尖后音(卷舌音、翘舌音)6)舌面音

7)舌根音(舌面后音)

(2)发音方法

1)阻碍的方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2)声带是否颤动:清音、浊音 3)气流的强弱:运气音、不送气音

2.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描述

(1)声母发音描述(2)声母发音总表 3.声母发音重点

(1)不送气声母和送气声母(2)清声母和浊声母

(3)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4)舌尖后浊擦音r 4.声母教学方法

(1)吹纸法(2)咬指法(3)带音法(4)手势法(5)对比法

五、汉语韵母教学法

1.舌面单元音韵母

(1)高元音和低元音(2)前元音和后元音(3)圆唇元音和展唇元音(4)舌面单元音的描述 2.特殊元音韵母

(1)舌尖元音(2)卷舌元音

3.普通话韵母的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1)复元音(2)二合原因(3)三合元音

4.前响、后响和中响复元音韵母

(1)复合元音的响度(2)前响复元音韵母(3)后响复元音韵母(4)中响复元音韵母 5.鼻韵母

(1)鼻音尾韵母(2)前鼻音韵母(3)后鼻音韵母

6.普通话韵母发音重点及其教学方法(1)i和 ü(2)o 和e(3)发音不同的三个i(4)鼻音韵尾n(5)ou 和 uo(6)ui、iu和un(7)u 和 ü(8)ao 和 iao(9)ong 和 iong(10)e、ei、ie 和 en、eng(11)a、an、ian 和 ang

六、汉语韵母教学法

1.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法

(1)普通话的声调

(2)普通话声调的表示方法:调类、调号、调值、调型(3)五度标调法 2.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3.普通话声调教学方法

(1)唱四声(2)一声(3)二声(4)三声(5)四声 4.普通话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1)上声+上声 2)上声+非上声 3)上声+轻声(2)去声变调

(3)“一”、“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2)“不”的变调

七、汉语普通话韵母声调综合教学方法

1.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1)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2)韵母的四呼

1)开口呼 2)齐齿呼 3)合口呼 4)撮口呼

(3)拼音的方法

1)两拼法 2)三拼法 3)声介合拼法 4)直呼法

(4)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2.轻声

(1)轻声

(2)轻声音节调值(3)轻声的作用(4)何时呼轻声 3.儿化(1)儿化(2)儿化的发音

1)音节末尾是a、o、e、u时 2)音节韵尾是i、n时 3)音节韵母是i、ü时 4)音节韵母是舌尖元音时 5)音节韵尾是ng时

(3)儿化的作用

1)辨别词义 2)区别磁词性

3)表示小、可爱、亲切或轻蔑、鄙视等多种感情色彩

(4)儿化的运用 4.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与技巧

(1)模仿练习(2)四声唱练(3)声韵指辨(4)填空练习(5)读卡听写(6)辨音填空(7)拼音擂台(8)绕口令

八、针对不同国别留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语音教学

1.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

(1)日语语音特点

(2)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日本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2.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

(1)汉语语音特点

(2)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3.对欧美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英语为例)(1)英语语音特点

(2)英美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欧美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4.对东南亚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以泰语为例)

(1)泰语语音特点

(2)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

1)汉语声母难点 2)汉语韵母难点 3)汉语声调难点

(3)对欧美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方法

第六部分

一、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能力 1.对外教学以词汇教学为基础

(1)词汇教学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始终(2)词汇教学集多种形式的教学于一体

1)词汇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载体 2)词汇是文化和语用的载体

(3)词汇教学不能忽视虚词教学 2.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能力

(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2)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基本能力

二、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1.词汇教学的课堂操练环节

(1)旧词语的的复习巩固

1)问答交流

词汇及词汇教学

2)听写词句 3)造句复述

(2)新词语的学习操练

1)听写检查 2)领读纠音 3)朗读纠错 4)词语释义 5)搭配扩展

(3)新词语的总结归纳

1)重点难点词语 2)句法相关词语

2.词汇教学中的词语释义

(1)词汇教学中的“量”与“度”(2)词汇释义中的“繁”与“简” 3.词汇教学中的搭配扩展

(1)词语搭配教学(2)词语扩展教学

1)词语的横向扩展教学

语速扩展 同义扩展 反义扩展 综合扩展

2)词语的纵向扩展教学

4.词汇教学中的语用对比

(1)词汇的概念义与语境义的对比教学1)词语的语用色彩对比 2)词语的语义轻重对比 3)词语的适用范围对比 4)词语的适用对象对比

(2)词语在具体语言运用中的对比教学1)近义词句的语用对比 2)词句的语义指向对比

5.词汇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1)词素换位(2)同音替换(3)形义词错位(4)语句顺序颠倒(5)动宾关系混乱(6)近义词语混淆 27

第七部分

语法及语法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师与语法教学

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

(1)语法教学中的“精讲多练”原则(2)语法教学中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3)语法教学中的对比教学原则 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1)单课语法点的导入与操练(2)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技巧

(1)句型展示解释(2)句型对比分析(3)特殊辅助符号(4)综合对比教学(5)词语对比教学(6)关联对比教学(7)情景设置教学(8)启发想象教学(9)总结归纳教学

二、对外汉语句型与教学

1.汉语的主要句型与教学

(1)按句子结构分成的两种句型(2)按语法性质分成的四种句型(3)按功能意义分成的四种举行 2.汉语的语序与教学

(1)定语的语序及其教学(2)状语的语句及其教学

3.汉语的结构助词与教学

(1)“的”与定语及其教学(2)“地”与状语及其教学(3)“得”与补语及其教学 4.汉语的动态助词与教学

(1)“了”的用法与教学(2)“着”的用法与教学(3)“过”的用法与教学 5.汉语的语气助词与教学

(1)“吗” 的用法与教学(2)“吧” 的用法与教学(3)“呢” 的用法与教学

6.汉语的各种补语与教学

(1)结果补语及其教学(2)趋向补语及其教学(3)可能补语及其教学(4)程度补语及其教学(5)介宾补语及其教学(6)时量补语及其教学(7)动量补语及其教学(8)数量补语及其教学 7.汉语“是”字句、“有”字句与教学

(1)“是”字句及其教学(2)“是„„的”格式及其教学

(3)“是„„的”句与“是”字句的对比教学(4)“有”字句及其教学 8.汉语“把”字句、被动句与教学

(1)“把”字句及其教学(2)被动句及其教学

(3)“把”字句与被动句的对比教学 9.汉语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与教学

(1)兼语句及其教学(2)连动句及其教学

(3)兼语句与连动句的对比教学(4)现存句及其教学 10.汉语各种比较句与教学

(1)“比”字句及其教学(2)“有”字句及其教学(3)“跟„„一样”及其教学

(4)“一天/年/个/次„„比一天/年/个/次„„”及其教学 11.汉语反问句、疑问代词活用与教学

(1)反问句及其教学(2)疑问代词活用及其教学 12.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与教学

(1)“V/A+起来”的教学(2)“V/A+下来”的教学(3)“V/A+下去”的教学(4)“V/A+出来”的教学(5)“V+过来/过去”的教学(6)“上来”的教学

三、对外汉语实词、虚词与教学

1.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与教学

(1)名词的教学(2)动词的教学(3)形容词的教学 2.汉语各种代词及其短语与教学

(1)指示代词的教学(2)人称代词的教学

3.汉语的数量词语与教学

(1)名量词的教学(2)动量词的教学(3)数量词语重叠的教学

(4)省略数词“一”的用法与教学(5)数词“二”与“两”的区别与教学

(6)汉语概数的表达与“多、几、来”及其教学(7)“数+量+多+名”与“熟+多+量+名”的对比教学 4.汉语的介词与教学

(1)指出时间的介词及其教学(2)指出处所的介词及其教学(3)指出对象的介词及其教学(4)指出依据的介词及其教学(5)指出原因目的的介词及其教学

(6)“除/除了„„(以外),都/还/也„„”的教学(7)“在„„中/上/下”的教学 5.汉语的副词与教学

(1)程度副词的教学(2)时间副词的教学(3)范围副词的教学(4)重复副词的教学(5)否定副词的教学(6)估计副词的教学(7)语气副词的教学(8)其他副词的教学 6.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1)7.汉语的特殊词语与教学(2)8.汉语的固定格式与教学

四、对外汉复句结构与教学

1.汉语中联句关系复句的教学

(1)并列复句的教学(2)选择复句的教学(3)承接复句的教学(4)递进复句的教学 2.汉语中偏正关系复句的教学(1)因果复句的教学(2)假设复句的教学(3)转折复句的教学(4)条件复句的教学(5)让步复句的教学(6)目的复句的教学 3.汉语中紧缩句的教学

第八部分

汉字及汉字教学

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1.汉字教学的重要性

(1)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汉字教学的任务是版主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3)汉字被认为是汉语学习的最大难点

(4)长期对汉字教学重视不够,汉字教学法的研究比较薄弱,处于滞后状态 2.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和文先分后合(2)强化汉字教学

(3)把握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意和表音功能识记汉字

(4)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5)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识记汉字,对形近字和同音字进行结构和自已的比较

二、汉字的相关知识 1.汉字的性质、历史和现状 2.汉字的特点 3.汉字书体的演变(1)

隶变、楷变、简化

(2)

甲骨文、金文、籇书(大籇、小籇)、隶书、楷书(3)“六书说” 4.汉字与汉语的关系(1)语言与文字(2)汉字与汉语(3)汉字如何记录汉语

5.汉字规范化与繁简体

(1)新中国(1949年)以前的汉字改革(2)新中国的汉字简化与整理(3)汉字规范化的内容

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4)汉字的繁简体

三、汉字教学的内容与策略 1.教学内容 2.教学策略

(1)字形策略

1)衍生字群,即把有一定字形关联的字群系列放在一起教学。2)形近字对比策略

笔画增减 笔画变化 位置变化 部件改变 3)同形规律字 4)部件组合策略

5)偏旁部首提示音义策略(2)义符系联策略

部首识字策略

(3)字义系联策略

1)字义系联策略指的是把意义上有关联的字放在一起教。2)同义系联: 3)反义系联: 4)同类联想系联:

(4)音符系联策略(5)会意字分析策略(6)汉字音标策略

35(7)识字顺序策略

四、汉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汉字识别卡片 2.汉字以旧带新

(1)用旧笔画引出汉字(2)用旧部件引出汉字(3)用结构引出汉字(4)用旧字音引出汉字(5)用旧字义引出汉字 3.汉字形音义联系 4.部件拆分与组装

(1)汉字部件拆分(2)汉字部件识别(3)通过部件组装记忆字(4)汉字部件拼字卡(5)填部件字 5.同旁汉字聚合 6.汉字同音字联系 7.汉字多音字辨析 8.汉字形近字辨析 9.推测汉字音义 10.按形声字结构归类 11.正字训练 12.汉字游戏

13.汉字字源及其相关文化知识

五、外国人学习汉字的特殊性 1.非汉字圈学习者学习汉字的障碍 2.汉字圈学习者学习汉字的特点

第九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案例

课文

谈天气

马克:你还睡着呢,我都跑步回来了,快起来吧!山本:你吵什么吵,我正在做梦呢!马克: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山本: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

马克:咱们去香山吧,听说香山的红叶全红了。山本: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昨天一样冷吗? 马克: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山本:可我听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晴转多云,有小雨。

马克:我看不会下的,要不咱们早点儿去,早去早回,今天可是个难得的好天儿啊!山本:万一下起雨来,在山上躲都没处躲。马克:那就带上雨伞吧。

山本:咱们还得多穿上点儿衣服,山上风大,肯定冷。马克:你怎么这么怕冷?好,那就多穿点儿吧!山本:还是春天好哇。不冷也不热。马克:山本,我想,你现在必须先做一件事!山本:什么事? 马克:马上起床!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几个重要的语言点能就天气状况进行日常交际。2.使学生掌握催促、建议等的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1.都八点了

副词“都”表示已经 2.躲都没处躲

副词都表示“甚至”

3.吵什么吵 4.和„„一样

5.A比B+形容词+多了 6.难得 7.万一

三、教学步骤

1.复习上次课内容,复习生词(5分钟)2.领读课文(2分钟)

3.讲解难点,讲解时注意精讲多练(15分钟)

(1)都八点了。

“都„„了”,中间加时间、数量或者表示情况的词语,意思是“已经”,表示这个时候不应该象现在这样。轻读。如:

都十二点半了老师还不下课。(十二点就应该下课了。)都到圣诞节了,还不下雪。(一般十一月就该下雪了。)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三十岁的人应该成熟。)爸爸都退休了,还每天看书。(退休的人应该多休息。)(2)躲都没地方躲。

副词“都”前后冲服同一个动词,前面的是肯定,后面的是否定,表示“甚至”的意思,轻读。如:

你和李老师熟悉吗?我见都没见过他。

你会说日语吗?我都没听过。

你会做西班牙菜吗?我吃都没吃过。

孩子会跑吗?他走都不会走呢。

让山本请大家吃饭吧。你想都不用想,他从来不请别人吃饭。(3)吵什么吵

反问语气,意思是不要吵,表示禁止。如:

看什么看,没见过啊?

明天就考试了,你唱什么唱?

都八点了,你还睡什么睡?

38(4)比较的两种表达方法:

1)和„„一样。如: 今天和昨天一样冷。山本和金汉成一样高。他说汉语和英语一样好。

模式:A和/跟B一样

说明:“一样:是比较的结果,”一样“的后面可以有形容词或者心理动词。

这个字的读音和那个子一样。

这间屋子和那间屋子一样大。

他和我一样喜欢孩子。

否定形式:A/跟B„„不一样

注意: “和„„一样”和结构助词作定语时,后面一定要用“的”。

还有和这本一样的字典吗?

做状语时,后面一般不用“地”。也可以用。“和„„相同”不能做状语。

她和他的妈妈一样漂亮。

北京的东西和上海一样多。

他会跟我们一样想念祖国。

如果有能愿动词,一定要放在“跟„„一样”后面。

小金跟他一样能说会道。

老师跟学生一样想放假休息一下。

2)用“比”表示比较

A 比B + 形容词 + 多了。如:

今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北京比上海冷多了。

足球比乒乓球大多了。基本模式:A比B + 谓语

我的女朋友比你漂亮

你比我用工。

扩展模式:

a.A比B+谓语+数量

虽然他只比我大一岁,可是什么事情我都听他的。往后的日子会比今天好一百倍。

b.A比B+谓语+一点/一些

这棵树比那棵树粗一点。你的就口语比我好一些。

c.A比B+谓语+得多/多了

这次考试我的成绩比上次好得多。d.A比B+还/还要/更+形容词

B的程度已经很高,说话人已经很满意(很不满意),而A程度比B程度更高。

这件衣服够好看的了,那边那件比这件还要漂亮。注意:

“比”的后面不能有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等词语。

今天比昨天很暖和。×

他比我工作的非常好。×

“多/少,早/晚”作状语,一定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我比他多吃了一个包子。√

我多比他吃了一个包子。×

我比他吃多了一个包子。× 4.请两个学生读课文(3分钟)5.同学两人一组读课文。(5分钟)

上一篇:二年级班主任交流材料下一篇:加快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