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研究

2022-09-12

1跨 文化适应期后 (post-adaptation) 的文化身份认同类型模式

Sussman (2000)应用社会心理和自我概念的理论提出一个整合性的文化身份模型理论The Cultural Identity Model (CIM包括几个方面:(1)文化身份是一个关键的潜在的自我概念的一个部分 ;(2)文化身份 的显著性 是文化变 迁的开始 的结果 ;(3)文化身份是动态的 ,是随着跨文化变迁和自我概念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 文化身份的变化可以作为跨文化适应和回国经 历的协调 预测因素 。文化身 份模式The CulturaIdentity Model (CIM)提出四种的跨文化适应期后postadaptation的文化身份类型:肯定的文化身份,affirmative, 减少的文化身份subtractive, 增加的文 化身份additive, 和全球性 的文化身 份global,每一个文化身份都导致一个相应的旅居者遣返回国的结果。

1.1 肯定的文化身份 ,Affirmative Identity

旅居者肯定自己国家的文化身份-他们是母国或主族文化身份认同者,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与自己的同胞有很强的情感连结,对自己的国家身份具有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认为自己的同胞把 自己当作 自己文化 中的成员 ,Ward and Kenned(1994)认为较强的母国或主族文化认同有助于提高旅居者在跨文化变迁时的心理健康水平, 而跨文化身份理论The CulturaIdentity Model (CIM)却认为较强的母国或主族文化认同者在旅居国会有较低的跨文化适应水平。而对回国的态度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他们属于具有感激态度的回国者。他们回国的苦恼将会更低一些。

1.2 减少和增加的文化身份 认 同 变 化 Subtractive and AdditiveIdentity

文化身份模型The Cultural Identity Model (CIM)预测减少的(Subtractive)文化身份认同变化者将会经历对旅居国的高的适应能力或者回归祖国时的高强度的苦恼和紧张。减少的文化身份认同变化者,由于回到祖国时感到疏离和陌生的感觉会经历回国的压力和苦恼, 他们会感觉到与同胞有很少的共同点,对自己的祖国有较少的肯定态度,他们相信同胞认为他们不太具有祖国文化的特点, 因此他们回国的经历一般是负面的;增加的(additive)文化身份认同变化者被认为会经历回国的高强度的苦恼和紧张,不是因为身份的损失的结果,而是因为接受了旅居国的许多方面的文化—价值观、习俗、社交礼仪、情感、和想法。增加的文化身份认同变化者是文化身份的获得,文化身份已经大大的改变,因此这些旅居国外者回国的经历也是负面的。

1.3 全球文化的认同者 Global Identity

全球文化的认同者时常是一些具有多重国际经历的旅居者,对于他们来说,在许多文化中走进走出增加了他们作为属于地球村的归属感,对于他们这一类旅居者来说,对于旅居国的适应是被预测为是适中的或肯定的,具有工具性的。

无论是减法和加法的身份的变化, 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将伴随着旅居者遣返归国时的高困扰心理体验,旅居者将体验到与主族文化高水平的不适。与旅居国或与两种文化有高认同者会经历肯定的文化身份变化,相对比而言,他们将会经历较低的遣返苦恼和提高的主族文化认同。行为上,肯定的文化身份认同者会避免或不寻求跨文化的情况发生。对于他们经历跨文化身份的变化,伴随的影响同样会是积极的,也就是说,低遣返苦恼。然而,具有多元或全球文化身份认同者将积极地参与到的显著的跨文化或全球内容的情况和人际交往经验中。

本文描述的是根据Sussman (2000)的研究揭示的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因素在旅居者遣返回国经验中所起的作用和回国后的跨文化适应程度的相关的理论。在一些实证研究中显示了与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模式(CIM model)所指出的一样的结论。如对美国文化认同弱的旅居者, 回到美国时感觉到较强的遣返后的心理困扰,和对美国文化的疏远感觉。相反,对美国文化具有较强的认同感的旅居者, 回到美国后经历较弱的遣返后的心理困扰。这个结论与Ward和她的同事的研究结论:跨文化适应中母国文化身份认同的强度与旅居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困扰的程度有关是一致的。Luo (1996)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中国旅居者,对母国文化身份认同的保持和肯定,导致回国时更好的心理适应状态。

正如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模式(CIM model)所指出的一样,一些研究揭示如对美国文化身份减少的(subtractive)旅居者,由于增加了对旅居国如日本的文化身份认同(additive),当他们回到祖国时会感到疏离和陌生的感觉,会经历回国的压力和苦恼。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模式(CIM model)所指出, 具有全球文化身份认同(global)的旅居者,在跨文化经历中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生活满意度, Leembruggen-Kallberg (1997)的研究也证实,拥有多元文化身份或全球文化身份的旅居者, 具有更广阔的人性理解力, 对不同文化的人和文化差异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而且具有整合多元文化经历的能力。

2结语

根据Sussman (2000)等人的研究提出的跨文化认同理论以身份显着, 文化适应, 自我概念紊乱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跨文化认同理论模型,产生四种类型的文化身份认同转变:减法,加法,肯定和全球性的跨文化身份认同转变。身份的变化会保持潜伏,直到旅居者回国后会被激活。此外,可以预测,旅居者的每个跨文化身份的变化在跨文化的遣返过渡时期在个人的心理,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都会起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借鉴西方跨文化身份的理论模型Cultural Identity Model(CIM)、提出四个跨文化适应后期(post-adaptation)的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的研究,并探讨了跨文化身份认同类型与旅居者遣返回国后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的关系。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身份认同类型,跨文化心理适应状况

上一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析下一篇:埕岛中心三号平台水系统稳定运行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