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双培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因素研究

2022-10-28

一、背景和意义

双培学生的身份也就是以普通高校的学籍进入名校学习, 最后由本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学生处于两所学校之间, 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对比, 对两所高校的体验感受会有差异, 因此会形成对学校认同感水平的不同。双培学生对学习过和生活过的地方——联合培养学校——以及自己的母校评价差异会影响双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未来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双培学生认同感的因素, 为双培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发现双培学生和双培计划的不足, 寻求解决方案, 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双向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与双培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之后制定了《关于“双培学生”学校认同感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面向北京市高校所有双培学生发放。一共收回问卷185份, 并以此为样本进行分析。问卷的调查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是双培学生对本校的认同感和评价;二是双培学生对联合培养学校的认同感和评价, 基于这两方面的量表调查, 分析两者差异的影响因素, 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大部分双培学生对于双培计划还是认可的。

根据数据显示, 如图1,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 有47.03%的学生仍然会选择参加双培计划, 35.68%的学生不会参加双培计划, 其余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自己的选择。董朝宗在《大学生学校认同研究现状及发展》中指出, 影响学生认同感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就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们对于“双培计划”的反应以及访谈结果来看, 双培学生认为该政策为他们提供了另一种入学方式, 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名校优势, 让他们走进名校共享教学资源。总的来说, 就是“双培计划”带给他们的利大于弊。

2. 双培学生对联合培养学校的认同感超过本校。

本研究通过李克特量表, 对于本校的认同感从“是否愿意承认本校身份”“对于别人批评本校时的态度”“对本校的关注度”这三方面调查;对于联合培养学校的认同感从“联合培养学校在心中的地位”“别人批评联合培养学校时的态度”“对联合培养学校的关注度”这三方面进行评价。双培生对本校的认同感平均分为3.23, 对联合培养学校的认同感平均分为3.84。可以明显看出, 相对于联合培养学校来说, 本校的认同感不够。

四、影响双培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因素分析

之所以本校的认同感平均分低于联合培养学校, 是因为双培学生对本校的关注度不够。关注度的平均分仅仅只有2.57。不关注的人数占了30.27%。根据访谈结果得知, 双培生对于本校的关注度不够主要还是因为长期待在联合培养学校, 能接触到的本校信息本身就比较少, 主要原因还是本校对于双培生的关注也不够。在众多信息和通知里, 与双培生自身相关的信息和活动少之又少, 因此除了特别通知, 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关注本校。这一点也体现在对联合培养学校的关注度上, 如图3。双培学生身处联合培养学校, 学校的发展动态与新闻通知与自己息息相关, 因此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会关注。另外, 有49.73%的双培学生认为相对于本校而言, 联合培养学校更加亲切。不可避免, 这与时间和个人因素有关。归根结底而言, 是因为学生与联合培养学校的互动跟多, 相处更密切, 本校显得疏远。

还有就是学生自身的因素。据田春燕, 李丹, 范逸之, 赵越在《大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心理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提出, 大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心理适应相关, 并且集体自尊扮演着重要角色。重新选择一次, 27.59%的双培学生不会参加“双培计划”, 影响这一部分学生感受的因素在于, 他们在联合培养学校的集体自尊不高, 由于名校的课程学业偏难, 而难以获得成就感, 而对本校又无归属感, 因此, 对两所学校的认同感都不高。

五、对策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知, 针对学生自身而言, 遇到困难应该主动寻求帮助。两所学校的心理适应问题需要双培学生自身的心态调整。一方面是积极参加学校活动, 提高参与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就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其次就是加强自身建设, 面对名校优秀的学生, 不自卑不气馁, 敢于拼搏, 勤奋好学, 增强自信心。

本校应该提高对双培学生的重视程度, 在利用优秀资源的同时, 提高双培学生对本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首先满足双培学生的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得知, 只有在基本的需求层次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自我实现。学校可以经常组织老师或者同学和双培生进行亲切友好的问候和交谈, 增强双培学生对本校老师和同学的依赖性, 使他们在归校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本校生活。其次, 学校应该及时处理返校双培生的问题。本校在双培学生事情上的处理效率直接反映了学校对双培学生的重视程度, 学校如果能及时妥善处理双培生的问题将会增加双培生对本校的好感。最后, 学校应该在学分转换制度上面酌情考虑。因为, 相对于本校而言, 联合培养学校的课程难度加大, 双培学生接受的训练和适应水平高于本校, 如果与本校学生所修课程学分一样, 会大大挫伤双培学生参加双培计划的积极性。对于联合培养学校, 如下图所示, 双培学生更多的是关心学分问题, 其次就是能及时解决反馈的问题。由于联合培养学校的特殊性, 学校应该重视双培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因为考虑到双培学生接受程度, 双培学生与联合培养学校本校的学生是分堂教学, 班级和住宿大多与本校学生分隔开来。有44.83%的双培学生还是希望与本校学生混合上课与住宿, 同时又对老师提出了要求, 混合上课比如你面临学业困难的问题, 所以51.72%的双培生需要在学习困难时提供帮助。目前, 大部分联合培养学校都加大了对双培生学业困难和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 会特意为双培学生提供“帮扶小组”“帮扶计划”, 所以在这一点上, 联合培养学校带给双培生更多的归属感。因此, 联合培养学校应当及时和本校进行沟通, 反馈双培学生的近况, 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双培生认可两所母校, 不管在哪里都有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双培计划”实施的初衷, 真正为社会培养可造之才。综上所述, 要实现双培学生的培养计划, 需要本校、联合培养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双培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的归属感, 为双培学生提供一次美好的“双培之旅”。

摘要:2015年“双培计划”全面展开。历经三年在联合培养院校学习的第一届“双培生”即将于2018年9月返校。双培生返回本校后, 可能会存在因学分转换不明确、难以适应新环境等产生的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 这对双培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 探索双培生对本校和双培学校的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 可以帮助双培生更好地适应两校间的学习生活环境。本文联系双培生实际问题, 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对促进“双培计划”顺利进行和双培计划学生的成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培计划,双培学生,认同感,影响因素,本校

参考文献

[1] 董朝宗.大学生学校认同研究现状与发展[J].时代教育, 2015 (19) :7-9.

[2] 田春燕, 李丹, 范逸之, 等.大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心理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7 (3) :149-154.

上一篇:简论生活中的微生物下一篇:煤炭直接加氢液化技术开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