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两级教学管理

2022-07-23

第一篇:校院两级教学管理

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让第一线了解情况的人

做决策

2015-1-16 07:30:29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彭德倩 选稿:张侃理

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市“两校一市”综合改革方案获批之际,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悄然启动——

从2015年1月开始,校内各个院系获得更多办学自主权,不再“吃大锅饭”、等待学校资源的“计划分配”,而是自己拿出人力资源、学科发展等规划,凭本事竞争,学校根据院系规划进行资源配置。

“改革不是向国家伸手要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盘活存量、激发每个学院的办学活力。”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说,“让学校审批决定每个具体学科的发展、选聘人员、分派资源,肯定不如院系更加知根知底。要让第一线了解情况的人做决策,决定人财物该用在哪。学校对各院系、学科自身的常规发展扮演审核、监督角色,腾出精力,谋划少量单个学院无法完成、关系学校发展大计的重大项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共同探索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复旦希望在困扰中国顶尖大学许久的学术治理和运行模式上,取得根本性突破。用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的话来说:这是“换一种活法”。

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意在破局

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效率不高、组织协调不力、办学活力缺乏„„近年来,围绕中国高校大学治理体系开展的讨论中,时见这样的论断。事实上,随着社会与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传统的治理模式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性。

此次因何将校内综合改革重点放在“校院两级管理”,刘承功坦言:“一方面,深化改革若一味依赖外部政策倾斜、大量资源投入来推进,产生的边际效应只会递减;另一方面,只有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才能让大学发展获得更大动力。”

事实上,院校两级管理也非新生事物,包括复旦在内的不少高校曾有尝试。复旦大学早在2002年就试水两级管理改革。当时,生命学院一位“海归”院长千方百计争取到在学科建设方面试点两级管理的机会,然而没过多久,就举手放弃了:“用人用钱都说了不算,拿什么做学科建设?这个管理权还是收回吧!”

校方也不是没想过下放用人权、财权。“985三期”执行过程中,复旦曾再次试行经费使用权下放。部分院系有了财权后,在其他资源配置仍沿用老机制的背景下,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曾有院系负责人遭遇这样的问题,“有了钱,可以买设备了,而院系却没有足够空间放设备;好不容易腾挪出空间,又没有足够研究生资源开展科研„„”院系有了钱、有了权,却没有相匹配的机制保障,发展仍多掣肘。

2013年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治理体系改革再次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两年多次调研讨论,数易方案,2014年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出台,2015年1月开始启动。随之而来的,还有人事、财务、资产管理、总务后勤等配套机制方面的一揽子改革举措。

“那些能够制定出优质发展规划,并且已经形成了高水平学术共同体的院系,将在财务管理、人事聘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获得充分的、实质性的自主权”,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先学校主导院系发展以及资源分配的管理方式将成为历史。

“动不得的奶酪”,怎么动

教育部综合改革试验的推进,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推入“攻坚阶段”。何谓攻坚?业内人士指出,大多数可以改的、容易改的项目,各高校基本都在做了,剩下的硬骨头,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下转5版(上接第1版)在我国的许多高校中,人事、财务、资产、后勤,这四项资源大权,就是“动不得的奶酪”。

为了更好地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已推出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配套改革方案,扩大学院在财务、人事管理上的自主权。

财务管理改革中,最核心的一项是全额预算,所有的预算收支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盘子当中统筹平衡。举例来说,过去学校处室分头设立各种专项,各学院分别申请,容易陷入资金管理条块分割、碎片化的情况;如今,由学院统筹各方面资源后自主编制预算,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以后,向学校报备,校方根据学院体量及管理运行实际需要核拨,今后一年间,学院运行经费由学院领头人“一支笔”自主管理。

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学校根据校内基本政策及校院两级人力资源规划,将各类岗位及相关资源整体打包配置给学院。学院在人力资源规划框架内,自主开展教学科研人员预聘和流动科研人员聘任。人事处处长钱飚举例,预聘人员,主要指初步招入的学术科研人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这部分聘用由学院自主决定,到了由预聘转为长聘环节,才由学校进行评估审核。据了解,由于这部分改革“动静”较大,将首先在校内部分学院进行试点。

不过,学校管理层挺有信心。复旦大学物理系2002年起试点“校院两级管理”,逐步形成以院系为主体的“预聘-长聘”制,在质量控制环节严格把关。新晋师资需获得系里教授大会三分之二的同意票才能获“预聘”席位。获聘者6年后还将被教授大会投票评估,获得四分之三同意票的人才能获得“长聘”位置。这一制度甚至比学校相关规定更为严格,虽然给新进的年轻人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但也确保了引进人才的高质量,效果理想。

流程再造,如何倒逼两头

这几天,校内改革正式启动,来找财务处处长苟燕楠“谈心”的人多了。

个别院系负责人来谈,因为预算多了少了想不通;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来谈,过去手里有项目有资源,现在相当一部分管理权划到学院,“我们部门干点啥?”

对许多改革进程中的高校而言,下放资源、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并非终点,执行这一机制的人,能否接受、适应并最终承担起新的角色、新的职责,也是难关。复旦大学同样面临挑战:如何避免“一放就乱”?

2014年底,教育部核准了《复旦大学章程》。学校利用制定和完善《复旦大学章程》之机,展开了全校各级规章制度的全面梳理。到目前确认有效规章制度总数为520件,废止和宣布失效文件、制度655件。同时,学校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基本治理组织,为学术组织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学校已修订完成《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规范实施条例(试行)》、《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并完善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为院系学术治理架构建设做好了顶层设计。

在这一基础上,校级行政部门精兵简政,不怕“伤筋动骨”。据悉,从2012年7月开始,学校机关部门从42个精简到33个,首批进行改革的25个机关部门内设科室从125个精简到83个。中国的大学中,人事部门往往“底气最足”。而这次,复旦大学人事处内设科室,从11个被精简到了6个。未来,通过校内流动校一级行政管理人员与学院一起的比例,有望从7:3变为5:5。

与此同时,对学院掌门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学院做好本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乃至各类教学培养和课程培养规划的前提下,学校才会把各类岗位及相关资源整体配置给院系学院,然后由院系根据本学科发展的状况,自主决定运行模式和实施方案。“只有院系具备了承接两级管理的能力,相应的权力才会下放。”一位学校负责人在全体院长系主任会议上强调。

记者手记

大学变革的破局

一个多月前,《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正式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市“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验,全方位铺展。

令人关注的是,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南大学等高校纷纷向有关部门请缨,部分高校还在第一时间递送了改革方案。人大召开了三次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专题讨论会。而复旦经过两年酝酿,也启动了力度和规模在国内罕见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高教领域这种普遍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决心如此迫切,可能包含对陷入“改革洼地”的担忧,若不及时跟上大部队,或许将在政策、资源竞争中失了先机。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或许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清醒认识。

随着高校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依靠大投入、局部政策倾斜刺激大步发展的时代正在过去,高校的“增长模式”也如同经济领域一样,面临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建设的转变。无怪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改革方案中,都将“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大学正涉入改革“深水区”。原因之一,在于未来改革的方向,势必影响到用人、用钱、教学资源的深层次利益;其二,校内机制的变革也亟待与社会大环境中体制机制之间更好地相互适应。

更为关键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在选择教育发展模式、教育发展路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校发展模式尤具独特性。中国高校的发展虽然可以有所借鉴,但必须坚持“中国特色”。这条路,前无古人。

这是大学新一轮改革的破局,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缩影。

第二篇: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差J出和保证.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行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是每个高校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管理权限

[作者简介】王丽波(1979一),女,辽宁享新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07年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项目编号:07CAll5)

【文章来源】黑龙江教育 2008年第11期

教学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是围绕着教学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监督、服务等工作,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管理体制与模式也都在适应形势的变化,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与模式逐渐建立与发展,成为目前高校管理普遍应用的管理模式。本文就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对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必然性

(一)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普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的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以及相互关系的根本性组织制度。这种制度的最优状态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够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变化;能够充分调动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大学生产力,最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要素资源,输出最大效能①。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备受关注,这既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高等学校和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直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包括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等。

(二)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而产生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的工作量巨增,传统的以校级职能部门为主的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如果校级职能部门长期陷于烦琐的事务管理中,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解决学校发展建设方面的问题,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院的各项工作,所以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下放权力,使管理重心下移,实现由学校集中统一管理向以学院为中心的两级管理模式的转变,使教学管理方式由集中统一管理向分散管理、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三)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基于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它所提供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对象。高校管理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管理思想,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教学管理方式也要从强制式管理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而传统的以校级职能部门为主的管理机制更是无法满足教育的这种需求。同时学院作为教学科研的实体,直接与社会接触的渠道较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需要更多的自主性,才能做好基础性教学管理工作,满足教育的社会化需求,培养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人才”。所以建立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高校教育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的合理途径。

二、黑龙江大学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黑龙江大学从2001年开始逐步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首先是把教学管理的部分工作职责,例如教学任务的下达、排课、考试安排等下放到学院;从2002年开始增加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编制,扩大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规模;2005年学院开始正式成立教务办公室,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办学资源配置的主体由学校向学院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管理的过程更科学、管理的效果更合理。

在我校,校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主要包括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创业教育(学院)中心、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教学工作宏观指导、调控,重点放在教学组织与监督、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基本建设(硬件、软件)、教学发展规划、教学运行的统筹协调、教学质量的考评监督等工作上。校级教学管理部门面对学院时更多的是强调指导、服务与评估的职能。

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主要包括各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教务办、各专业负责人、院级督导。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配合学校完成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本学院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督办、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监督、教务管理工作、考务管理工作等。在实际工作中院一级教学管理更多考虑本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如何实施和提高等具体工作上,承担的多是操作层面的事务性工作,同时把基层的信息向学校进行反馈,配合学校改进、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院系级教学管理的水平可以影响和反映出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还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工作中,院系级教学管理首先应该服从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不应与学校的规定有出入,同时在管理中也要根据自己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学校具体管理项目相配套的制度和管理细则。

应该说,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改进,虽有近三万本科在校生的规模,可在教学管理方面能够做到条理清晰、管理有力、服务到位。但要使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发挥其最大功效,还有一些亚待改进的问题,例如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权责划分不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校级职能部门和院级管理部门都在忙于事务性工作;教学管理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执行起来有难度;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尚需提高等。

三、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

学校和学院作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主体,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不同的,只有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工作中各负其责,才能构建出完善的教学责任体系,做到教学各环节紧密衔接,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不会有推诱扯皮的现象发生。

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学校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着眼于教学工作的长期发展,从全局的角度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调配、对教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他们的工作职责应主要包括参与研究学校有关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有关教学规章制度,研究与制定学校教学工作政策;参与研究全校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方案;负责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基地建设规划,制订全校教学计划的总体框架和要求;监督检查全校主要教学过程的实施,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在角色定位上,要做教学管理队伍的领导者、方向掌控者,根据教学的特点、规律,制定出合理的规则,引导全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为教学工作服务。

而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则更多是从事基层的、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他们面对的主要是本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为本学院的教学工作服务。他们的 工作职责应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 实验室、校内外教学基地等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加强院级考试管理和教学档案管理;加强教学经费管理,确保教学经费合理分配和使用;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选课机制和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严格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教学任务得以落实。在角色定位上更多是规则的执行者,是基层信息的反馈者,同时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地把一些行政权力下放到学院,使学院一级有更多的自主权,调动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

(二)完善各种教学及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规章制度是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的总称,是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建立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是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则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要遵循科学性、整体性、适用性原则,同时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需要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师生对教学规章制度也都需要经历服从、反馈、认同、自我约束的过程。所以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需要成立专门的教学顾问团进行论证与起草,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通过反馈的意见进行修订、确立。

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树立起教学管理的绝对柳戒。一且制度颁布,就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不能各行其是,更不能通过各种关系逾越制度,从而使教务处的监督管理职能流于形式,失去权威性。而作为制度的执行人尤其是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更要注意做好工作的原则性与艺术性的相融合,执行制度,不讲人情,当然是管理简约化的最佳方式,但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师生满意才能真正体现出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没有好的教学管理工作就不能有好的教学质量、好的办学水平,也就没有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而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教育走向市场的情况下,学校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企业,没有好的员工也就培养不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学生,这些员工除了教师外还包括所有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学校各级领导不仅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还要把教学管理队伍的发展与建设提到日程上来。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状态合理测定,从而制订出这支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具体的发展规划,包括近期和远期的规划,努力建设一支与本校教学工作相匹配的教学管理队伍。

1.采取措施,激发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内在潜力

(l)流动管理。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如果教学管理人员仅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上工作,就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效率不高,而且会使其视野拘泥于某一方面,没有全局观念和开阔的思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可以尝试进行人员流动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校级、院级之间流动,也可以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流动周期不应少于一个学年。教学管理队伍的有序流动,客观上产生了竞争,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2)培训与开发。培训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给个人提供发展的空间。可目前各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长期培训机制还没有建立,到外地进行调研、交流的机会就更少。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包括岗前培训、在职人员的进修、调研、交流等。培训内容要不断拓宽,除了原有知识的更新,还要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更要熟练掌握现代化办公的基本技能。

(3)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只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例如我校在新进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就有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措施、培养计划与目标。而在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上,还有很大可以发展的空间。忽视教学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和其后续发展,就会导致转岗跳槽的现象的产生。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缺乏连续性为教学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教学管理队伍必须要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教学管理人员规划好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2.构建科学、规范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l)坚持正确的原则。首先本着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加可信度和透明度,还要考虑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背景、工作量的大小,包括学生数量、教师数量、专业数量等。

其次要本着既要看工作的实效,更要注重创新性工作能力;不仅看工作的结果,更要强调管理过程的原则。教学管理人员最忌讳的就是忙于事务性工作,而忽略了总结和思考,不进行理论研究,没有发展的潜力。

最后要本着全面听取意见、着重服务意识的原则。教学管理工作岗位实际上是窗口岗位,工作的效果重要,可给工作的对象带来满意、树立榜样更重要,也就是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全面育人”。

(2)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首先要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定期考核一般为两年较好,因为如果有新加人的教学管理人员,第一年完成了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熟悉,第二年才能真正看出工作的态度与水平。平时考核可以根据工作阶段来划分,例如开学初的教学计划管理、平时的教学运行管理、期末的考务管理等,这些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的考核表现可以看出教学管理人员更适合哪个岗位,同时也是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据,甚至可以把平时的成绩累加得出定期考核的成绩。

其次要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但要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的意思是要注重工作过程评价,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抹煞全部成绩。定量考核是要把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根据得分来评定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那么考核指标的制定和所占的权重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认为考核指标应该除了思想道德品质、教学工作态度等之外,要涵盖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管理、考试工作管理等,其中每个部分又涵盖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这需要高校的管理者进行详细的工作分析,才能科学地制定。同时指标的分数还要根据学生数量、教师数量、专业数量等进行加权才能合理。最后定量考核还要通过多方面的评定主体认定,例如要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领导、学院领导评定、教师评定、学生评定、教学管理人员互评等综合得出分数。

高校的教学工作是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服务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状况和管理效能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现。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关系,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对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见中国人民大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课题项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课题组成员:石亚军,陈桦,王新清,解江凌. [参考文献]

【l]李小红,刘志成.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07,(9). 【2]朱向梅.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3]胡春光,黄文彬.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思考[JJ.辽宁教育研究,【附加总结类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2015年文化馆个人工作总结

在XXXX年X月,本人从XXXX学院毕业,来到了实现我梦想的舞台--XX区文化馆工作。在这里我用艰辛的努力,勤劳的付出,真诚而认真地工作态度认真的做好自身的每一项文化馆相关工作,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工作业绩。随着一场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一台台戏剧的成功出演,在这个带有着梦想和希望的舞台上,转眼之间我已在这里渡过了XX年的青春事业,我亦与舞台共同成长,逐步由一名青涩的毕业生,历练成为了今天的XXX。梦想在于不断坚持,未来的旅途在于不断的前进,在这个承载着梦的舞台上,我持以坚定的信心和丰富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一步一步超前迈进着。下面我将自身XX年来的工作能力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专多能服务

1、高端学识水平。

本人于XXXX年XX月毕业于XXXX大学XX专业。随后于XXXX年X月进入XX区文化馆从事XX工作,至今已有XX年的时间。在本人从事文化馆XX工作的XX年里,我始终坚持积极探索、勤奋学习,做到辅助教学与实际工作相长,坚定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努力攻克各项困难,将提高效益型,能力型的工作绩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自身的素质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强化与提高。

我深知,要不断充实自身能力,深化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为我XX区文化馆的发展与活动做出奉献。为此,我树立起了牢固的学习思想,除积极参加上级机关以及本馆内组织的各项思想教育以及业务培训活动外,我还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和学习各类与我文化馆工作相关的理论书籍与系列杂志等相关信息书籍,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广泛的阅读,我吸取了优秀工作者以及高级文化工作人员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逐渐开拓了视野,以高效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识水平。此外,我还实时关注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方针,及时总结在党政新政策中有关于文化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与研究,并结合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实自身的党政清廉作风,实际提升自身党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并做到上传下达,实际带领全馆人员展开党政新政策的落实工作,以全面提高我文化馆的整体党政能力。

2、强效专业技能。 由于从事XXX工作性质的原因,我需要对在我文化馆内展开的各项大型活动进行具体的策划与组织工作,以确保活动的成功召开。在XX年来的工作中,我曾多次策划组织大型活动XX场,其中文化义演、教学宣传、(XXXX客户可自行添加活动种类)等类大型活动达XX余次,并均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成效。在进行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的过程中,我紧密围绕我区委、区政府的中心规定内容,切实服务于我区文化的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开展活动主题所具有的特殊性艺术魅力和影响力,切实使文化活动贴近群众生活,服务我XX区群众,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有一定影响、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化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区民的一致好评。在此过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方面: 一是精心策划,善于创新,打造浓厚文化氛围。我XX区文化馆我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办单位,通过XX年的工作历练,我深刻意识到我文化馆对于我区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发回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坚定主动出击,做到精心策划,善于创新,努力丰富活动内容、打造多样化活动形式,与相关单位部门联手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主题、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影响效力强盛的文化活动,营造出一系列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文化活动,以提升区民的文化的兴趣以及文化了解度。并精心组织各部门人员以及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开展文化活动,准确规划组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安排专人和部门承担活动的导演、节目创作、编排、辅导以及舞美、灯光、音响、舞台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对每场演出我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求的最好的演出效果。 二是关注社会文化现象,紧抓热点问题,在第一时间推出宣传及相关主题活动。在文化活动敲定的当天,我就紧密开展了相关的活动主题推送工作,紧密结合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着重关注民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敏锐的捕捉相关文化信息,组织一起为题材抓手的文艺作品的创作,筹划相关热点的首场演出。并在准备的同时,及时做好活动的选出以及组织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获得文化活动的巨大成功。

三是立足基层,走进区民,深入服务群众。在活动准备工作展开的同时,我坚持展开深入区民的活动意见调研,征求各级群众以及单位人员的建议,并对收集到的建议以及意见进行总结研究,选出最合适文化活动的建议,进行扩展策划,使得文化活动深入群众生活,进一步推进先进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大大活跃区民的文化生活。 四是注重营销,开拓市场,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在从事XX工作的近XX年来,本人共组织策划商业性演出XX余场,营销收入XX万元。在此过程中,本人积极尝试采用市场运作的方法,及时捕捉信息,增强活动的预见性、超前性和自身发展活力,努力提高活动的影响力扩大影响面。并做到积极与区内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与联系,并及时带回反馈信息,不断修改、调整节目内容,并其满意度得到实际的提升,使得我馆在演出获得良好成效的同时,能够与企业达成建立合作的意向,以推动我文化局的发展效益。

3、专项多能服务。

虽然我本人从事的是XX专业工作职位,但是我却能够在工作中做到“一专多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还深入活动建设,在展开活动策划工作的同时,我还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丰富了我工作阅历,创新了我的工作方式,并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以创设模拟情景与活动场地模型等方式,丰富了对我馆内XX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实际提升我馆的文化活动效率。此外,我还经常会根据活动的需要,亲自上阵结合自身的组织、策划、导演等多方面才能,辅助文化活动,参加舞台的细致化工作。

二、科研能力成就

在从事XX工作的XX年里,我始终坚定落实科学发展体系,实时进行相关文化活动的科学策划研究,并带领全馆人员共同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理念方针。以作为科学体系为主线,以提升文化活动影响力与工作力度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围绕馆内不同层次专业的文化活动建设展开深入的科学调研,做到具体活动细化研究,使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成果在文化活动工作中得以体现。

从XXXX年至XXXX年为止,本人发表过XXX余篇相关性专业论文,其中有:XXXX

三、人才培养工作

在日常的工作中,除做好我馆的文化活动工作外,我还紧抓馆人人才建设,创新辅助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导与人文培养上不断创新。在XXXX年初,为提升我馆内的人才能力,我从新修订了培养方案。组织我馆内XX名人员参与了活动方案专题论证会,使我馆内的文化活动能够深入馆员工作实际,提升人员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达到更加合理的活动安排效果。此外,我还强化了专业实践环节的训练,将培训实践环节从过去的模拟方式转变为实战,并根据文化活动特色与规律,为馆内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实际提升了馆内人员的活动工作技能,做到将特长与实践相结合。在XX年的人才培养工作里,通过我的不懈钻研与努力,我馆的工作人员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绩效:XXXX

四、管理建设工作

在对我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切实加强了人员素质与制度管理,做到将管理与实践相结合,要求人员做到将工作与服务相结合,并建立起了管理的长效机制。我制定了定期的培训学习制度,规定馆内人员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提高政治素质能力。并定期开展民主交流会议,使员工在会议中交流经验,深化思想。此外,我还完善了馆内活动机制与相关管理制度,强化了职工服务职能,以人性化管理方式为职工提供方便。在XX年来,由于我的工作绩效突出,本人曾多次获得XXX奖项。XXXX(客户添加),并且我文化馆也成功举办了XX为数XX次的文化活动,深入的宣扬了社区文化氛围,收到了上级领导与群众的一致好评。(单位绩效客户添加)。

2015年工程部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2015年在紧张忙碌中飞快地过去了,工程部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八字生产方针,始终把如何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目标作为部门日常管理的核心工作,与其他部门携手顺利完成年度施工任务。 回顾2015年,工程部施工任务刷新了历史记录,2015年我们又取得佳绩。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们工程部完成开工项目76个,验收项目40个,完工待验收项目5个,尚在建跨年度项目29个,完成总产值约8700万。不可否认,我们是欣喜的,但在欣喜的同时那些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和困扰我们仍然会谨记于心。那些力不从心日子,那些检查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需要我们刻不容缓解决的日子,那些为了保证工程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我们不辞艰辛的日子……这些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些都是我们存在的不足,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新年新岁新的开始,在此,我代表我们工程部向各位领导及同仁汇报工程部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的工作重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核心工作控制情况

1.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开工前,三级安全交底贯彻到位,安全文明施工设施配备齐全,现场布置到位,严格监督检查,杜绝了较大事故发生。

2.进度控制:2015年度项目部共计实施了76个项目,70%的项目能在合理计划工期内完成。未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1)计划制定不合理。没有结合工程所需设备、部分定制材料的供货时间编制,提前进场施工,导致中途出现设备不齐全、材料供货不及时,被迫停工,进而延误了计划的工期。

(2)计划工期控制不严格。工期偏离时未及时采取措施纠偏,或纠偏措施不及时。

(3)施工班组施工力量较弱,人员不足,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班组不予积极配合。 (4)项目部施工过程未能做到天天梳理,发现问题时也没有及时汇报,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

(5)工程变更增补导致工期延期,不具备开条件进场施工,加之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中途停工。

3.质量控制:质量是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我们拥有较为完善的国家和企业施工规范标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工程部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行事,具体表现在:项目部施工现场严格把控,工程部、质检部配合监督检查,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确保了2015年所有验收项目基本一次通过验收。

4.成本控制:我们对项目实施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关键环节予以把控,侧重事前准备工作,熟悉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条款,实地勘察现场,参与图纸现场交底,优化深化设计图纸,领悟建设目标,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精确的施工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需求计划,降低事中施工期间的材料重复采购、窝工、返工等所产生的可控费用。事中严格对照执行事前计划,控制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减少损耗,及时完成变更签证手续,完工撤场材料及时统计入库,并将有效时间内完成的竣工资料汇编成册。及时申报并完成公司内部验收流程,对影响项目竣工验收的各种因素,积极面对完善,保障项目及时竣工验收和回款。

(二)存在的问题 1.施工力量不足。一方面,项目经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项目经理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不足,对项目管理的理解不够,职责不明确,现场协调能力较差,导致了工程质量缺陷返工、工期滞后、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施工劳务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导致现有施工班组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多项目同时施工的要求,同时,新的班组对专业性较强的机房建设,还需要全过程指导,这也就加大了项目经理的管理难度,进而使得部分项目的计划工期滞后,质量缺陷返工,项目成本增加,甚至少数项目还因此推迟了开工日期。以上问题就是2015年管理工作中最为严峻的两大难题,影响了部门的发展。如何解决问题是2016年重要工作之一。

2.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部门有较为完善的项目经理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但在2015年却落实不完善、不彻底。主要原因是部门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分工和职责不够明确,导致了检查工作不够彻底,审核工作不够细致,工程实际成本不准确,部门日常管理文档不够严谨规范,项目实施全过程难以有效把控等问题。

二、2016年工作重点

(一)完善部门人员结构,实施部门明确分工

充实部门行政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加大对项目开工前各项计划的审核力度,严格控制项目开工时机,确保工期制定合理,材料计划准确,监督检查工作及时,从而协助项目部有效控制施工全过程。同时,招聘2-3名项目经理或作为项目经理为培养对象的人员,实施优胜劣汰制度,提升项目经理整体管理水平,保障2016年更高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健全培训制度,提升项目经理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要由始至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项目工程的全面管理,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项目经理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具体做法:

1、激励项目经理通过二建从业资格考核;

2、收集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对项目经理展开全面的培训工作。

(三)完善绩效激励制度,提升部门工作积极性

为稳定部门建设,在2016年我们部门会完善绩效激励制度,对于以往绩效激励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并且根据部门的实际发展和建设做合理的调整;同时,还会将项目增项部分的提成比列做单独的调整,并纳入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中。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项目经理工作的积极性,也是为了提升整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争做同行业中最优秀的工程部门。

(四)落实劳动力资源储备工作,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对于我们工程部门而言,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要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配合好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保证项目工程准时开工、顺利施工、完美竣工。为此,在2016年我们工程部门要坚决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1.落实市场调研工作。分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然后,再结合市场调研实际情况,对2015年施工班组的施工单价及标准重新论证,一旦发现有差距就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施工单价合理。避免与市场信息脱节,导致施工单价过高,给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2.落实班组成员整顿工作。一个部门要想发展好、建设好,就离不开一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优秀员工,因此,对部门班组成员的整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2016年里,我们部门会坚决落实对现有班组成员的筛选工作。一方面,会先稳定老班组成员,另一方面,对于班组成员中做事不听指挥、施工工艺较差的要坚决予以取缔。确保筛选过后的班组都能以部门的发展和建设为首要工作,对于部门安排的工作也会坚决执行,让部门的员工真正融为一体,发挥出部门团结的力量。

3.落实部门人员招聘工作。根据部门2015年的工作情况,我们会在2016年招聘安装人员2名,木工班组2组,整体分包班组两组,智能化班组两组。对招聘的人员我们部门也会严格做到公开招聘,秉承着“有能者居之”的招聘原则,严格依照公司的规定和部门的要求进行招聘。一方面,可以为部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公司更高目标的完成做好储备。

4.落实部门绩效考核制度。一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必须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这样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才会心服口服。因此,2016年我们部门会在完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将完善后的绩效考核制度展现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面前,人手一份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清楚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然后,分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月为单位,对部门工作人员的考核情况进行统一的公布;最后,就是在一年结束的时候再将每月的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将考核结果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但为了让考核更加公平和全面,我们部门还计划在考核方式上进行创新。除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部门的员工进行考核之外,还要鼓励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批评、指正和考核,鼓励部门干部跟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批评、指正和考核,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的公平和全面。另外,在考核的同时还要落实员工的反馈工作,如在考核的过程中员工认为有不公平或是不正确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反馈给部门干部或是相关负责人,保证有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5.落实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培训工作。俗话说:在其位就要谋其职尽其责。这也是一名工作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在2016年里,我们部门会坚决落实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培训工作,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员工的心态培养。要让部门员工认识到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端正自己的工作心态,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或是置部门的利益于不顾。(2)员工的品质建设。作为工程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应该认识到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如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时间的安排等,绝不允许出现偷工减料、使用不符合标准施工材料等现象出现。(3)员工的压力沟通。做好跟员工的沟通工作,适当地给予员工帮助,不能让员工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6.落实场地建设工作。工程的场地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在2016年,我们部门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严格依照场地建设的相关要素着手:建筑退界、防护距离、防火间距、日照间距、日照分析、防噪间距、建筑高度控制、通视要求、现有地形以及边坡或挡土墙退让。为各项目工程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我们工程部对2015年工作的总结和对2016年工作的计划,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的聆听。如有不足的地方或是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我们部门一定会秉承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各位领导和同仁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常州大学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关系明晰、职责明确、权限规范、管理严格”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切实推进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就是要以责权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学院两个管理层级。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部门职能,明确学院的办学实体和管理主体地位,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作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第三条 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单位,依法享有教学、科研、行政及财务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学院是学校党政领导下的二级管理单位,是学校的管理重心,负责教学、科研、学科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统筹管理,依照规章制度享有相应的办学和管理自主权。根据学校的规定或者授权,学院履行下列职责:负责内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和管理;开展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活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行使学校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条 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方式管理学院工作,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手段引导学院发展,以制度监督为主要途径规范学院管理权力的运行,形成职责明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权责统

一、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 为促进有组织的重大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学校设立若干独立建制的研究中心(院、所)、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享有与学院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六条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全委会是学校的最高 1 决策机构,学校的重要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涉及“三重一大”的问题由党委全委会或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第七条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依法依规全面负责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第八条 学校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对外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制定政策、组织协调、进行监督评估、提供服务保障。

第九条 学校设置校务委员会,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发展规划、经费预算、人事编制、资源建设、学生工作、教师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若干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提出工作方案,贯彻和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决定。

第十条 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负责讨论和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风与学术道德等方面的重要学术事项。专业建设负责人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质量工程等方面具有主导权并承担建设责任,参与相关院务会议。

第十一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学校通过建立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十二条 学校根据法律规定设立董事会,为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指导和监督,同时筹措办学资金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加强与地方、行业以及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法律规定成立具有法人性质的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办学资金,奖励或资助学校师生。

第十四条 学校设立校友会和地方校友会,以激励校友、凝聚感情,弘扬母校优良传统,共商母校发展大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章 学校与学院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第十五条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总结评估。 2.指导、审定和监督学院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学院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3.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并据此对学院下达目标任务、实行目标管理。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并报学校审定。

2.组织实施学院事业发展规划,自觉接受学校的检查、评估和监督。 3.组织落实学院任期目标和目标任务,接受学校的目标考核和评估。 第十六条 机构设置

(一)学校方面

1.决定学校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2.统一规划学院设置,决定或撤销学院设置。 3.决定校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二)学院方面

1.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撤销学院所属系(所)并报学校批复。 2.决定或撤销系(所)所属教研室(研究室)。 3.决定学院内部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第十七条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和组织实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案。

2.负责全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校工作,指导、检查、考核学院党委工作。 3.负责学院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监督检查。 4.核定学院干部职数及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任职条件。

5.任免和考核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等中层领导干部。确定科级干部的职数。

(二)学院方面

1.全面落实学校下达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任务,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3 2.根据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及学校确定的编制数和岗位数制定和实施本学院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向学校推荐副处级及以上职务拟聘人选。

3.按照学校干部选任规定,确定科级干部及系(部、所)主任(所长)、系(部、所)副主任(副所长),并报学校批复。

4.负责本院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院安全稳定工作。

第十八条 人才人事工作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队伍建设规划,核定学院各类人员的编制和岗位数,规定各类各级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任职条件。

2.制定教职员工聘任、考核办法。根据学科规划和布局,以及专业建设任务,负责队伍结构、职称结构比例的控制。

3.负责学院工作的绩效考核、监督检查, 负责学院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4.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实施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奖惩。

5.评聘和考核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聘任和考核副处级及以上职务岗位人员。

6.核定和调整国家政策性工资、各类保险、津(补)贴;制定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审定各学院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队伍建设规划及学校确定的编制数和岗位数制定和实施本学院队伍建设规划。

2.制定学院内部聘任和考核的实施细则,并按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学院教职员工的聘任和考核工作。负责计划外用工的聘用、考核与管理。

3.确定专业技术五级及以下、管理岗七级及以下职务岗位聘任人选,报学校备案;向学校推荐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管理岗六级及以上职务岗位拟聘人选。

4.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自主选派本院教师的进修、访学、非学历培训,自主管理使用师资培训费。对本院违纪职工提出处分意见,报学校审批或备案。

5.设置和调整本院内部的教学、科研、实验、行政等机构,并确定相应干部人选,报学校备案。

6.制定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并报学校审定。 第十九条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

4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规章制度。

2.负责学校学科建设的资源配置、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负责各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

3.制定学科建设评估和考核体系以及相关的奖惩制度。 4.组织、协调学校重点学科的申报和校内审核工作。 5.负责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评审与聘任。

6.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各类研究生招生计划和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管理文件,并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

7.负责制定研究生公共课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8.负责全校研究生教育中重大事项的处理,负责研究生课程成绩的复核和学位论文开题结果的抽查。

9.负责做好学位授予工作。

(二)学院方面

1.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统筹和协调本学院学科资源分配。

3.根据学校有关文件开展本学院学科的检查、评估工作。

4.组织、协调本学院重点学科和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5.负责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审核与推荐工作。 6.负责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 7.协助做好学位授予工作。 第二十条 本科教学工作管理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工作总体要求,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全校教学工作。

2.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负责新设专业的论证、评审。 3.确立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指导学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

4.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全校教学评估标准,组织开展全校性教学评估,实行教学督导制度。

5.组织开展全校优秀教学成果和优秀教师的评选。

5 6.负责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学生学籍与注册管理。 7.负责汇总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项目和成果。

8.负责全校公共基础课、公共实验课的运行管理,以及全校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负责国家级、省级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二)学院方面

1.负责本院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制定相关专业建设规划,根据社会需求,在二级专业目录内自主调整专业方向。

2.负责本院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管理,负责专业基础、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负责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3.组织开展本院教学改革,对学院各专业的课程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考试等教学运行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

4.在资源共享的原则下,自主管理、科学使用学院各种教学资源。 第二十一条 科研工作管理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科研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学校科研评价体系。

2.负责学校各研究机构、科研基地、科研联合体的建设和管理,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建设和管理。

3.组织国家和地方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和评估,负责校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4.负责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负责学院科研工作考核。

6.组织校级重要学术会议,协调各学院学术活动。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科研工作规划和本学院实际,制定和组织实施学院科研工作规划,完成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凝练研究方向,建设创新团队,组织本院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合作和科技服务工作。

2.建立本学院科研成果的申报、认定机制和相应的奖励办法,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院系的科研工作。

3.统一管理本学院所属的科研机构,组织、指导、协调本学院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6 4.负责本学院的学术交流工作,收集、统计和管理学院科技工作信息。 第二十二条 学生工作

(一)学校方面

1.统一领导全校学生工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下同),制定学校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对学院的学生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与评估。

2.负责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全校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

3.指导、协调学院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养和考核工作。 4.负责编制学校招生计划,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以及招生就业宣传工作。

5.负责扶贫资助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应急干预体系建设,开展全校性学生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负责校级各类评奖评优工作,负责留校察看及以上学生违纪的处分工作,负责学生档案的转接与管理。

(二)学院方面

1.组织开展本院各类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根据学校规定,负责学生注册,处理本院学生的休学、复学等有关事宜,报学校备案。

2.组织开展本院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工作。

3.根据学校规定,负责学生素质测评和各类评优评先工作;评定和申报学生的助学金及各类奖学金;根据学校授权,负责记过及以下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并报学校备案。

4.组织实施本院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养和考核工作。 5.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合理安排本院各培养层次招生计划,并报学校审定。协助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新生入学工作。

6.处理学生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第二十三条 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总体规划和规章制度。

2.开展校际战略合作交流,协调各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为各学院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搭建平台。

7 3.根据国家规划,组织建设海外孔子学院。

4.做好学校外事管理工作以及学校师生因公出国(境)的派出工作。 5.组织中外合作办学及境外办学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2.独立自主地利用各种条件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二十四条 财务管理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财务发展规划与建设计划。 2.制定学校财经管理政策、财会规章制度。

3.积极筹措办学经费,编制学校财务预决算;按财经政策分配各类办学经费。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安排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跟踪问效。

4.审核各学院财务预算、月度用款计划和学院财务决算。 5.负责全校各类办学资金的管理和核算,集中管理银行账户和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6.组织对学院的财务管理和经费报销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审计与分析。

(二)学院方面

1.作为学校的基层预算单位,负责制定学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负责学院的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3.编制学院财务预算和月度用款计划并上报学校审核,严格按学校批复的预算以及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使用经费。

4.统一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审批支配学院的创收分成经费、学院的各项科研经费(不含国家核拨的专项经费)。对学校切块划拨的经费具有统筹权、审批权和使用权,超支自筹,节余留用。

5.负责本院学生学费的催缴。学生缴费率与学院经费的核拨挂钩。 6.负责专项资金投入的申报、组织实施和验收。

7.根据学院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学院财务决算并进行分析和自我评价。 8.自觉遵守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二十五条 公共资源管理

(一)学校方面

8 1.负责图书馆、校园网、公共机房、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2.负责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平台、学科重点实验室平台、工程训练实践平台等条件装备规划、建设与考核。负责全校公共资产管理。

3.制定仪器、设备等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基金管理及实验室改造。负责全校实验室与设备数据管理。

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公用房管理使用办法,推进办公、实验、科研等公用房屋的有偿使用,规范公用房申请、有偿使用、上交处置等工作流程,推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装备平台的共享。

5.负责学校资产清查,建立资产信息库,制定资产配置标准,统筹学校资产的调配与处置。

6.对各单位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建立资产绩效评估体系。 7.负责全校特种设备的监督和管理、公共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二)学院方面

1.负责本院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论证、建设与考核。

2.负责本院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修与管理;负责本院资产台帐管理。 3.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装备平台的使用效率;配合学校推进实验、科研等公用房屋的有偿使用与调剂,实现资源共享。

4.制定本院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5.负责本院实验室安全运行和管理,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使用和管理一般及特种仪器设备。

第二十六条 除本章各条所作规定外,因工作需要,学院还需完成学校交付的其他任务。

第四章 学院工作会议制度

第二十七条 学院工作会议制度包括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的委员会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四项制度。

第二十八条 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负责讨论决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事项。

9 第二十九条 学院党委是本单位的政治核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宣传、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第三十条 学术委员会是学院的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本学院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负责本院人才选拔、教师评聘、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研究生录取、毕业论文答辩、教师科研成果申报等重大学术事务。

第三十一条 学院教代会是学院教职工依法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听取院长工作报告,讨论本学院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工作计划、队伍建设和经费使用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 监督与考核

第三十二条 学院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制度,实行以院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自我监督、民主监督,保障教职工监督和学生评议监督,保证学校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学院权力的正确行使。

第三十三条 学院的人事安排、考核与奖惩、岗位聘任、进修培训、职称评定、津贴发放、财务预算及执行结果等方面的办法、措施、程序、结果等均须向全院教职工公开,实行提前公示以征求意见。

第三十四条 学校建立学院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学院的行政监察、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学院教学、科研、学科、人事、学生、财务等方面实施细则的监督;对学院违反相关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三十五条 学校建立学院管理考核机制。学校成立学院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院任期和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方案,并逐步完善目标任务考核评估办法和量化考核目标指标体系,坚持绩效导向原则,坚持管办评分离,对学院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学院办学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学院通过落实目标,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过去颁布的有关规章制度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未尽事宜,参照国家和学校相关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由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负责解释。

10

第四篇: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朱绍中

(2011年5月13日)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本学期学校出台了《关于推进学科建设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两份文件。下面我就推进该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深化两级管理的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两级管理问题的提出不是孤立的,是和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年来,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学校向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任务仍然艰巨。一个好的学校、有进取心的学校,应该始终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寻找自己的问题和缺点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不断克服和改进问题的过程中去激发活力与创造力,这才是有希望的学校。目前,学校正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必须抓住“十二五”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和机遇期,勇敢、真正地实现学校发展方式转型,确保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方式转型重点要靠运行机制的转变,通过制度创新走出新路,为超越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考虑到各个学院发展情况的不同,学校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处理学院的每一件事情,唯有实行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支持和强化学院的核心作用,才能使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都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才能在

全校范围内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正确理解两级管理的内涵,建立科学的两级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两级管理,应该以转变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提升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与改革为重点,以目标管理和全程考核为切入点。在办学理念上,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和学科成果为落脚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在两级管理的推进中,要建立起“科学规划、目标管理、自主运行、过程指导、民主监督、动态考核”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团队,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要建立起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充分体现教职工价值,有利于激发员工活力,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的人事分配和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压力的有效传递,调动起两个层面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和学院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

第三,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深化两级管理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去年年底,党中央决定把《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配套印发,就是要求要以党的坚强领导来保证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当前学校推进两级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职责。要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激发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好现有人才,要为广大教学科研人才提供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真诚合作、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对

于年轻教师要加强培养,通过团队建设和平台搭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推进两级管理,干部是关键。各级干部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要增强把握大局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破解难题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这里,还要对机关部处提些要求。实行二级管理之后,机关部处的职责在改变,并非做的事情少了,而是任务更重了。机关部处要在政策咨询、信息提供、资源拓展、项目争取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为学院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老师们、同志们,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两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和建校60周年!

如何落实“学术年”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学校整体学术水平?学校认为,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增强学院工作自主权,是重要途径之一。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认识在深化内涵建设中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总结前一阶段实施的经验、探索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机关职能部门要简政放权,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在指导、促进、监管二级管理上狠下功夫。各二级学院要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二级教代会、“三重一大”等制度,探索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参与民主管理的新载体,保障科学决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进一步理顺和规范

校院两级关系,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体制保障措施,更是学校主战场转入内涵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虞书记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活力、提高执行力,关键在人,突破口在于体制机制改革。目标责任制签约是起步,对干部来说,承担任务既是义务又是责任,要全力组织落实好全年任务,在7月份要组织进行中期检查。针对不同系列,在考核中要分类指导,强调质量和贡献度。机关直属部门要转变职能,服务于学院的质量要提高,并对学院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监控。职能部门和学院同步考核、责任连带。二是加强二级学院管理,逐步走向校院二级管理。二级管理推行后,学校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二级管理工作要整体推进,试点先行,海洋科学学院、食品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单位,要敢于创新、勇于先行。此外,虞书记还就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成本核算、定岗核编、教授治学、党建审批权下放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2011年是干部作风建设年,虞书记要求全体干部要聚焦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第五篇:关于对校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调研督察处 钱刚 何艳

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个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教育方针、政策,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使校院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校院的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培养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2005年9月校院成立了教学督导组,聘请校院、行政学院已退休或即将退下来的,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12名教授作为教学督导组成员。他们以主体班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为中心,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指导,已经形成督教、督学、督管以及校院系统教学工作调研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督导组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校院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在检查教学质量,反馈教学现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探索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培养青年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教学督导已经融入整个教学运行的过程,并变成校院教学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赢得了校委领导、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信任和尊重。

一、近年来校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

校院教学督导工作开始于2005年,至今已有7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督导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有意识地进行规律性的研究,从排斥督导到欢迎督导,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到现在已经融入整个教学运行的过程,并变成校院教学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督导组做了大量的扎实有效的工作。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围绕校院中心工作,把提高主体班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学督导的重点。

校院的教学督导工作能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中央和市委对干部教育的新要求,把校院各类主体班的教学作为督导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督导工作实实在在地服务于校院的中心工作,服务于主体班教学质量的提升。7年来,教学督导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校院的主体班次上。督导组成立之初,针对主体班次我们采取了班次督导的方式,即以某一主体班为载体,督导组通过听课、参加班级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主题组织生活、党性分析、学员座谈会等方式和手段,全程参与了解该班的教学及管理情况,最后以督导报告的形式对整个办班从整体上提出督导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先后对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正处级干部轮训班、处级公务员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了班次督导。随着督导工作的不断推进,自2008年起,针对主体班的督导我们开始采用专题督导的方式,即以主体班为依托,针对某一专题开展督导,重点是理论教学和党性教育。如对第68期领导干部进修班开展了提高学员理论水平问题的专题督导,对第37期中青班开展了坚持和加强中青年干部的理论教学和党性教育的专题督导,对19期青干班开展了党性教育的专题督导。

督导组通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员对教学的反映,了解主体班的教学动态,并以督导报告和与教师、学员直接反馈的形式,使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教研部、授课教师能及时掌握各主体班教学情况,做到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督导组的工作对校院主体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在实践中不断拓展督导范围,力争将督导工作全覆盖。 除了重点抓好主体班次的教学督导之外,教学督导组分别于2008年对校院学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教育、校院函授教育开展督导,2010年开展对外培训处办班,2011年下半年对部门办班总体运作情况开展了督导、2012年委托办班等进行专题调研和督导。将督导的范围拓展延伸到所有教学领域,做到了督导工作全覆盖。

第三,紧贴校院教学改革实践,总结创新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校院教学督导工作始终关注教学一线的最新实践,及时把握教学改革新动向,总结改革创新的经验,对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教学提出督导建议,为校委、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教研部提供信息和决策参考。

2008年上半年,针对十七大以后如何进一步搞好十七大精神的深入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教学督导‛ 、‚关于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教学的督导‛。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党史教学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教学督导组对校院关于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史教学开展了督导,并对如何搞好党史教学提出督导建议。随着校院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被应用到校院教学中来。2011年下半年,督导组根据这一变化,适时开展了对处级公务员班的现场教学专题督导,总结了校院开展现场教学的成功经验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2011年下,针对校院党性教育由传统的党性自我剖析向党性案例教学改革的新实践,我们对第42期中青班的党性教育课的一次成功探索‚防范‘权力陷阱’‛案例教学课进行了总结、分析和点评,帮助及时总结教学改革中的亮点。

第四,确立并深化了‚督教、督学、督管‛的校院督导工作格局。 经过7年多的探索,教学督导工作逐步摸索并确立了‚督教、督学、督管‛三位一体的校院督导工作格局。在‚督教‛方面,从班次上看,督导工作做到了全覆盖;从对象上看,做到了兼顾所有教师,重点在新人新课的督导;从督导方式上看,实现了由听课点评式向研究型推进。 在‚督管‛方面,加大了对教学组织和学员管理工作的督导力度。2010年,我们对第74期局级班开展了教学管理的专题督导,归纳并提出了局级班‚多层次教学管理体系‛,得到校委领导的肯定并做出批示。对第39期中青班开展了关于学员管理的专题督导,形成‚从第39期中青班看学员管理体系框架的建设‛督导报告,并在2010年9月7日召开的党校系统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在‚督学‛方面,主要在操作层面对学员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出勤、学习态度、学习成效及遵守校纪校规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督查。2011年,我们对主体班学员开展研讨活动进行了专题督导,对学员研讨活动的亮点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完善的建议。2012年,督导组在对北京市委党校、天津市委党校、中央机关直属党校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例的学员学习考核体系建设的专题督导,形成了‚党校学习考核体系建设的有效探索及完善之思考——以2011年第42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为例‛督导报告。

第五,完善督导工作机制,提高督导工作实效。

要实现‚督教‛、‚督学‛、‚督管‛的工作格局,将督导工作的效能最大化,需要有良好的机制作保障。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在探索和建立与教研部、教学管理部门、学员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反馈,‚督教‛、‚督学‛、‚督管‛三者的协调,督导组内部管理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建立校院的教学督导沟通协调机制,每学期由校委分管领导召开教学管理、学员管理、调研督查、教学督导等部门参加的沟通协调会议,具体部署落实教学督导工作;建立督导信息网上上传——反馈机制,即调研督查处将督导评议表或督导报告通过校园OA办公系统上传给相关的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教研部及教师本人,校领导可将对督导的意见直接批示或转发到相关部门落实,实现了一站式网上督导信息意见的流转,保证了督导建议效能实现的最大化;完善了督导文档制度,每个专题督导工作小组和调研工作小组都要根据督导组的文书规范按照工作节点提交工作实施方案、听课评估报告、座谈会记录、督导或调研综合报告,这些文档资料一方面具有重要教学工作文档的性质,另一方面也是督导工作评优的重要依据;完善了工作量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督导组每位成员每年直接参加教学督导的工作量至少是8个半天,其中至少听课4个半天,参加工作调研一次,确保督导工作在总量和结构上实现对校院教学过程的全覆盖。

第六,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校院的教学骨干和中坚力量,是教学督导的一项重要职责。自开展教学督导以来,我们就将青年教师的授课督导作为一项常规任务,专门成立‚两新‛督导小组。所谓两新,即新人新课,督导组做到对校院新近教师、新开课程必听,必写出督导意见。对青年教师热情鼓励,热心辅导和传授经验,使青年教师能尽快熟悉校院教学特点,适应一线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水平。另外,针对校院近年来教学第一线出现的教师群体性新老交替的现象,教学督导组通过专题督导,形成《校院中青年教师授课情况评估及加快其成长的若干建议》的督导专报,在充分肯定校院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显示出的优势的同时,也指出他们存在的差距,并对进一步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专报由校领导批示并转发教研部,对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七,结合教学督导工作实际,加强校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 为提高教学督导的工作水平和层次,教学督导组在督导工作中加大了教学研究的力度。首先,注重对中央和市委关于校院工作和干部教育方面重要文件和法规性条例的学习研究,把握督导工作的正确方向。其次,认真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握开展干部理论教学的新起点、新要求。再次,结合教学中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例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体系设计的问题;校院党性教育特色定位问题;校院理论教学的党性锻炼功能的实现途径问题;校院党性教育与营造讲真话的环境问题;校院学员党性锻炼成效的科学评估问题;案例教学对教师能力的挑战问题;现代教学模式对学员新要求的问题等,以求把握化解这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路和路径,据此提出对策性的建议。

第八,开展校院系统教学调研,推动校院系统建设。

根据校委领导的要求,2009年起教学督导组先后对党校系统的10家区县党校开展了教学工作调研,它们是浦东新区党校、黄浦区委党校、嘉定区委党校、静安区委党校、青浦区委党校、松江区委党校、宝山区委党校、崇明县委党校、虹口区委党校、杨浦区委党校等。督导组通过听课、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以及收集各种有关材料的方式,发现和总结区县党校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认真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形成了专题督导报告,对加强系统建设很有参考价值。静安区委党校的调研报告《推进培训方式方法改革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虹口区委党校的调研报告《全方位增强中青班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运行的启示》、崇明县委党校的调研报告《紧贴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各项培训-崇明县委党校培训工作的鲜明特色》得到校委领导的批示,有的还以简报形式转发党校系统。

二、校院教学督导工作的经验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教学督导工作已经得到上至校委领导,下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师本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教学督导工作也逐渐融入并成为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沟通教学一线与校委领导之间的重要管道作用。总结以往的实践,如果说有什么经验,我们认为主要归于以下几点:

经验之一:校委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校委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部门、教研部及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合,是督导工作有效开展、督导建议有效整改的重要基础。

教学督导工作自开展以来,一直得到校委领导的高度重视。2006年,校委提出建立教学督导组,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先后制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试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学督导组工作职责》使督导工作有章可循,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常务副校长每年都会组织召开全校性的督导工作会议,听取督导工作汇报,并提出全年督导意见和要求。分管校领导对日常督导工作给以直接的指导。教学督导组提交的督导评议表和督导专报,校委领导都仔细审阅,对于改进教学有价值的督导意见还给与批示。仅2010-2011年,获得校领导批示的督导评议表和督导报告达49次之多。各教研部和教学管理部门也十分重视教学督导工作,对督导组反映的问题,无论是书面的专题督导报告还是口头的反馈沟通,都能进行认真及时研究,并对有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于督导组开展督导工作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校院其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调研督查处为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服务和保障。

经验之二: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职督导队伍

督导组是校委在教学督导工作方面的专家咨询性机构,它是独立于行政职能部门之外的第三方。在督导组成员的选择上,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届督导组成员全部由校院退休和即将退下来的教授担任,随后又有四位校党校统退下来的校长补充到督导组队伍中来。这些资深的专家教授和市大口、区党校校级领导,政治素质强,业务精,作风正,同时对党校教学非常了解。另外,督导组因其组成的特殊性,即多数成员因年龄关系已离开教学和领导岗位,且来自不同的单位,所以非常注重督导组的自身建设。首先,督导组注重学习研究。认真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当前党校教育、干部教育、公务员培训的新要求新动态新方向,把握党校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提高督导的权威性。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督导的工作制度。如挂牌督导的制度、拟订专题督导方案的制度、撰写听课评议表制度、督导信息反馈沟通制度等。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督导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从机制上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这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稳定的督导队伍,是开展督导工作的基本保证。

经验之三:督导工作定位准确

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教学督导组是相对独立于其它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咨询性机构,由常务副校长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围绕提高校院教学质量,增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工作,为校委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首先从督导组人员的组成来看,他们是退下来的专家、教授及校长,在教师中有较高的威望,看问题比较客观,又有权威性,督导意见容易获得教师的认可。其次,督导组对教师授课的督导,重点把好教学的政治方向观、即教师授课是否坚持校院姓党,是否与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一致。关注授课过程中明显的‚硬伤‛,对于授课中的学术性问题,采取与教师商榷的态度,可以提出建议,但不强求。第

三、督导组参与主体班教学、管理的督导,但不能取代职能部门的工作,目的只是要从更广、更深的层面上了解教与学过程的真实情况,关注教学和管理中的发现的问题,发挥督导与指导作用。教学督导组始终牢牢抓住这一定位,做到参与不干预,沟通不指责,建议不强加,咨询不决断,正确处理与各职能部门、教研部以及教师的关系。

经验之四:督导工作始终坚持校院姓党的政治方向

党校姓党规定了党校教学的性质和定位,也决定了教学督导的性质和定位。由于西方思想全方位的影响,更由于国内社会思潮的多样化,难以避免会对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工作产生负面的冲击。教学督导组的同志们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和方向,把好政治方向关。首先就是确保实现党校教育特有的‚三个阵地‛和 ‚一个熔炉‛的功能,警惕和反对任何模糊、弱化、偏离党校、行政学院特有功能的倾向。其次关注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是否符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总体要求。再次,关注校风、学风建设,督查在教学中是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否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第四,关注讲坛政治纪律的遵守情况。党校的性质决定党的旗帜就是党校的旗帜,党的意志就是党校的意志,党的声音就是党校的声音,任何动摇党的旗帜、背离党的意志、偏离党的声音都是党校教学不允许的。可以这么讲,党校的教学督导第一位的是政治督导,最重要的是把好这个政治方向关。多年来,督导组始终坚持这个政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自觉地把握党校行政学院特有的教学功能、总体要求、校风学风建设重点和讲坛的政治纪律,使教学督导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经验之五:督导工作紧贴校院教学工作大局

教学督导工作必须了解校院教学工作的总体布局,必须紧贴校院教学改革的总体部署,必须服务于校院教学工作的发展,任何时候不能另搞一套,这是我们多年来督导工作的又一成功经验。多年来,督导工作秉持这一宝贵的经验,在考虑督导工作部署和具体做法时,始终着眼于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功能的更好实现,始终着眼于校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始终着眼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更快提高,始终着眼于校院教学能级的持续提升,这就是督导工作的大局。真正把教学督导工作建设成为服务性、专题化、研究型、开放式的教学督导。

经验之六:督导工作坚持‚着力捕捉教学亮点、热情扶持教学新人、深入研究教学规律,积极提出改进建议‛的工作方针

这个方针是督导组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教学督导的对象是日常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诸多要素,而其核心和关键要素就是努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承担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的同志。是靠他们的精心教学、精心组织、精心管理,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校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他们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最直接、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对教学督导工作而言,他们首先是学习的对象、尊重的对象,然后才是督查的对象。即使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最后仍然需要通过他们的认识,工作才能得到改进和克服。因此,在督导工作中督导组更加重视处理好监督与尊重的关系、总结经验与发现问题的关系、坚持原则与善意提醒的关系、找出问题与提供对策的关系、情况反馈与研究规律的关系,既积极履行督导的职责,又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既注重干部教学管理的研究,又注重教学督导规律的理性思考,在坚持这个正确工作方针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和探索其各种实现方式和途径,开创全面、辩证、和谐督导的新局面。

经验之七:督导工作坚持以参与日常教学活动为主的督导工作基本方式

教学督导工作的任务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进行检查、监督、评估指导,及时、客观地向校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实践表明,教学督导组是校院的专家咨询机构,脱离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督导工作必将失去根本基础和核心功能。督导工作之所以能够做到反映情况比较快、发现问题比较准、提出建议比较实,就在于能够把教学第一线作为督导工作的主战场,扎扎实实地‚沉‛到教学第一线,认认真真地参加每一次教学活动。‚不进虎穴,焉得虎子‛。随着校院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班次的不断多样,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越来越需要督导组的同志更多地、更有效地走进课堂、走进讨论室、走进教师、走进学员,总之走进教学第一线。

三、进一步做好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一)继续深化 ‚三督一调研‛的工作格局

在继续坚持现有工作格局的情况下,不断拓展和深化督导内容和形式。比如结合督教、督学、督管工作,探索对校院主体班次教学计划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进行分析评估,包括教学计划的生成、课程方案的设计、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效果,还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的授课质量等等。要力争将教学督导工作从纵向上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从横向上每个环节、每个方面的督导都得到深化,使教学督导工作真正成为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进一步完善督导的制度、机制建设

为了更好地适应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督导工作还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还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制度。要在深化督导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对‚督教‛、‚督学‛、‚督管‛等方面的制度性建设。要通过建立健全督导机制,逐步使督导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切实保障‚督教‛、‚督学‛、‚督管‛工作的落实。如与教研部以及教师的沟通反馈机制,与学员、班部、班主任的沟通反馈机制,与教学管理部门的沟通反馈机制等等。还有‚督教‛、‚督学‛、‚督管‛三者的协调机制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创新。

(三)进一步加大督导的研究力度

对干部培训教育规律的研究力度还不够,需进一步坚持研究型督导方向,有待进一步聚焦深化。加强对干部成长规律和校院教育的规律的研究,加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教学评估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在教学评估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教学评估总体上停留在定性层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对教学质量的评估还缺乏一套客观、科学、公平的指标,有待加快探索。督导组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要关注和思考这一问题,把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作为今后推进督导工作的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建议。

(四)进一步加强督导组的自身建设

校院教学督导工作已经开展7年多时间,目前的督导组已是第四届。按照校委关于督导组成员不能超过70岁的规定,到下届督导组换届时又将有2位教授因年龄原因离开督导队伍。怎样将优秀的专家教授吸收到督导队伍,保证督导组队伍数量、专业、结构的合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根据退休和在职同志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从整体上整合大家的智慧合力量问题也同样值得研究。

督导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校委要求相比,同大家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相信有校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教研部及全体教师到支持和信任,校院的教学督导工作一定会更上新台阶。

上一篇:行业薪酬调查报告下一篇:校园艺术节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