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上的四要

2022-09-10

物理学新课程对教师而言是新的, 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 但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新课改带来了新理念, 新理念催生新实践。在几年的新课标教材的推行过程中, 切实感到在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形式下, 再沿用老的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式的需要, 而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创新教学方面的一点体会, 就是在课堂上要充分把握“四要”。

一、要学生观察, 促进其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力是人们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也是构成人的智力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物理学来说, 观察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它渗透在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懂得如何观察, 是否具有认真的观察习惯、良好的观察品质, 将很大程度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所以,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 以促进其观察力的发展。

如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 是学生产生观察兴趣极好的, 也是最直观的感性材料,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有重点、有比较地观察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有计划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自己在实验中独立的提出相关问题, 并努力钻研试图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逐渐对实验感兴趣, 更使学生能从实验中认识事物、理解概念、发现规律、获取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此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知识的应用, 也可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如:讲平面镜时注意观察家中的穿衣镜、梳妆镜;讲热学时注意观察家用高压锅, 医用注射器;讲力学时注意家庭用的菜刀、剪刀、钳子上的力学知识, 拔河比赛时受力问题;讲电学时观察各种用电器等等。

二、要学生思考, 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必须求真, 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拓展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达到“真会”和“真能”。物理学新教材, 在引言和正文中都提出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 对还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精神, 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 组织他们观察现象,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求异思维是一种培养学生开拓和创新的思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教堂里看见悬挂的吊灯被风吹得左右摇摆, 这在别人认为是习以为常的现象, 但伽利略却从中发现“摇摆等时性”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摆脱习惯认识的束缚, 多来几个假设, 多问几个为什么, 用一题多解、一解多题、一题多变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设想不管对错,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给予分析, 同时要表扬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如我有一个学生, 开始物理成绩平平, 但遇到问题总爱提出不同的想法, 对此我总是引导该同学沿着错误的路子走下去, 引导他自己分析找出原因, 仅半个学期, 该同学的物理成绩班级就名列前茅。

三、要学生讨论, 促进其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

在当今的社会里, 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固然不容忽视, 但一滴水永远不能称其为河流, 一棵树也构不成整片绿色的森林,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 充其量也不过是“1”, 而我们更需要的是“1+1〉2”的效果。因此, 从各方面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新任务。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 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各取所需, 各得所需, 也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与人合作, 学会与人合作, 对于每个人的成长, 无疑是铺设出了一条捷径。因此, 教师应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提出, 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实验操作是物理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学中要抓住每一次实验, 锻炼学生与人合作, 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如在探求“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时, 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 比一比哪组同学实验观察仔细、操作合理、使用方法准确。为了争做最好的那一组, 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动作快的同学自动给同组的人当起了“小老师”、“小助手”。通过几个人的共同努力, 他们敲定了自认为最精妙的方案, 满怀信心地去向其他组挑战。获胜组体会到了合作的优势, 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其他组也不甘示弱“等着瞧, 还有下次呢!”

四、要学生表达, 促进其课堂民主氛围的形成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 重在关注教师的表现, 关注教师是怎样讲的。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 是课堂的权威, 教师怎样教, 学生便怎样学。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此, 则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接受与掌握, 把学生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 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 使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 从而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这样的课堂显然不是一个具有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大家都知道, 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营造有着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这真的是给教学带来了生机。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 而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新的环境下需要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和谐氛围的新课堂。让教师、学生真正互动起来, 相互促进, 共同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场所, 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力, 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 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创设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 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而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的高素质有为人才, 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总之,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无止境, 在物理教学中, 在培养学生方面, 没有模式可走, 我们教师应当敢于并善于突破教材上既定的每个部分, 想新点子, 找新路子, 大胆改革和创新, 利用好每一节课, 不断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培养更多的适合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做出我们人民教师的最大贡献。

上一篇:针灸温阳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探讨下一篇:糖尿病患者多发球形肺炎与肺转移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