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法制教育课程表

2022-09-16

第一篇:中学法制教育课程表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51100山东省齐河县晏北街道焦斌中学王其林

摘要: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能积极地去完成,而在进行思想道德、文化艺术、劳动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则不够重视。实施素质教育就应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受到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做到寓教育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教书育人合二为一。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相互帮助,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困难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培养他们正确的礼貌礼节;培养他们尊师爱幼,平等待人,做事公正,与人为善,言行一致等诸多品德;培养他们爱护公物的公德意识。这些做法对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很有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理解只有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学生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乡镇中学,室外体育课的教学条件较差,特别是夏、冬两季,室外环境更差,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的精神品质。教学中就要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中学体育课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不但要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和健康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和健康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胆创新,把体育课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游戏的主人。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

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教学应以运动技能的传授和身体练习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劳动观念的目标融入其中,并使这些隐性目标通过学生的运动认知和体验显性化。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第二篇:《中学生反邪教警示教育课程》教案三

邪教的本质和防范抵制邪教的方法

教学内容:

邪教的本质和防范抵制邪教的方法

教学目的:

1、通过反邪教警示教育课程让学生明白邪教的本质并自觉抵制邪教。

2、帮助小学生培养理性思维,树立科学精神,促进健康成长。

重点、难点:

1、充分认识“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危害性。

2、掌握防范和抵制邪教的方法。

3、通过引导互动式教学,让小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正确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新知:

1、邪教的本质有哪些?

邪教的本质: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反政府。

2、防范抵制邪教的方法是什么?

答:防范抵制邪教的方法有以下五点:

(1)、崇尚科学,加强科普知识的学习,自觉抵制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侵袭。

(2)、健康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增强防邪意识,对邪教歪理邪说做到不听、不看、不信、不传,绿色上网,拒绝网上邪教宣传。

(4)、遇到邪教非法活动,如派发传单、电话、电子邮件、短信骚扰或有人有拉你入邪教等,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情节严重的,迅速拨打110报警。

(5)、如果你的亲人朋友误入邪教,要及时给予关爱,不要歧视他;积极争取其他亲友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做好教育劝导工作;给他看反邪教宣传资料,引导他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

3、邪教的基本特征?

(1)神化其“教主”、“创造”一人活在人世间的至上神。所有邪教有一位以“救世主”面目出现的头目,通常都自封为先知、教主、使者、首领、大师等,自称具有特异功能、神灵感应等超自然能力,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2)组织严密,活动诡秘,拥有一套极权主义结构。“结社”是邪教建立“秘密王国”、扩大邪恶势力的主要手段。

(3)盘剥信徒钱财,非法牟取暴利。“教主”们往往借口考验信徒们的虔诚,诱惑他们购买其邪教活动用品等,使他们认购认捐,自己从中盘剥牟利。

(4)打着宗教的幌子破坏宗教秩序和信仰自由。大凡邪教,通常都打着宗教的幌子,借用宗教的术语名词,通过贬损宗教的声誉、扰乱宗教秩序来宣扬自己的歪理邪说。

(5)实施精神控制。邪教“教主”们常常通过神功异能、精神诱惑、暴力威胁、心理暗示等手段,诱导、胁迫和控制信徒的心理和意识,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教主”的为所欲为,任其摆布。而这正是一切邪教的用心险恶之所在,也是邪教危害酷烈之所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知道邪教邪在哪里?它有什么危害吗? ① 践踏人权,残害生命同学们认为生命宝贵吗? ② 实施精神控制,剥夺人的发展权。 ③ 泯灭亲情,破坏家庭。 ④ 扰乱治安,破坏稳定。 ⑤ 勾结外敌,反共反华。

第三篇:浙江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 课程代码00728

浙江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

课程代码:0072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音乐教育的___________也就是音乐教育自身的基本任务。

2.___________是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吸收适合于中学音乐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3.___________是我国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4.音乐教学大纲也称为音乐教育___________。 5.7—9岁的儿童对音乐审美态度处在___________。 6.___________具有耦合性、指向性、多样性等特征。 7.___________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活动形式。

8.课堂器乐教学的方法包括乐器的演奏指导法和乐器的___________。 9.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10.___________是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_________是一种最客观的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C.实验法

B.调查法

D.实习法

12._________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 A.智育 C.体育

B.音乐教育 D.德育

13.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_________制定颁布的。(

) A.1989年 C.1994年

B.2000年

D.1992年

14._________岁的儿童对音乐审美态度往往是以好玩、新鲜、有趣为出发点的。(

) A.9—13

B.4—7 00728#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卷 第 1 页 共 3 页 C.7—9 D.8—10 15._________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

) A.钢琴教学 C.器乐教学

B.合奏教学 D.歌唱活动

16.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选择必须注意适应中学生的(

) A.心理特征 C.爱好特征

B.年龄特征 D.兴趣特征

17.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或_________、课时或单元的计划。(

) A.备课 C.课堂

B.教案 D.学年

18._________测量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测验。(

) A.知觉能力 C.创造能力

B.音乐能力 D.审美能力

19._________教育体系是通过元素性音乐教育诱发、开掘儿童的先天音乐本能的。(

) A.柯达伊 C.体态律动

B.铃木 D.奥尔夫

20._________是实现教育目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

(

) A.教学目标 C.教育实习

B.教学成果 D.教学过程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21.女声合唱队和童声合唱队的人数在30至40人之间为宜。(

) 22.歌唱呼吸是否正确,不会影响到歌唱的音准、音色和力度的控制。(

) 23.音乐教材的编写必须以音乐教学大纲为依据。(

) 24.歌唱的基本技能是有感情地唱歌的必要条件。(

) 25.音乐欣赏就是没有指向的倾听音乐。(

) 26.电化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用途不广泛。(

) 27.铃木的教育观念是以培养音乐家和职业音乐工作者为主要目标。(

) 28.形象直观原则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并不重要。(

) 00728#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卷 第 2 页 共 3 页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9.视唱法 30.音乐教学大纲 31.教学模式 32.单一课

33.综合音乐素质教育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4.简述中学歌唱教学的基本要求。 35.简述器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简论课外音乐活动的意义。

37.简论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00728#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卷 第 3 页 共 3 页

第四篇:大港中学课程表

大港中学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总课表

时间:2013-09-04 08:11:32来源:作者:点击数:

大港中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总课表(

13、

8、30)

星期一

班级 1 语文 2 生物 3 生物 4 物理 5 数学 6 数学 7 数学 8 9 10 11 外语 12 历史 13 数学 14 物理 化学 数学 数学 1 汪 2 数学 宗 3 生物 纪 4

物理 魏 5 数研 宗 6 外语 范 7 信息 孟

8

班级 1 1 数学 宗 2 化学 徐 3 外语 范 4

历史 庄 5 政治 仲 6 体育 周 7 研究 魏强 8

地理 戴

班级 1 1

语文

卢 郑 黄 朱 吴 乔 沈 金 张 宗 信息 数学 信息 物理 化学 外语 数学 外语 外语 数学 沈 金 梁 黄 史 吴 张 潘 范 朱 物理 信息 语文 信息 信息 物理 语文 历史 历史 历史 顾 高 斌 孟 沈 魏 钢 李 解 潘 语文 语文 数学 化学 语文 语文 物理 语文 语文

语文 沈 卫 高 徐 汪 斌 於

外语 物理 数研 外语 数研 信息 外语 数研 数研 数研 魏 唐 高 申 吴 王 宗 金 张 朱 数学 外语 外语 数研 物理 数研 数研 信息 信息 信息 袁 申 陈 朱 陈 乔 张 孟 沈 高 数研 数研 生物 语文 外语 化学 信息 政治 政治

政治 袁

班会大扫除 星期二

2 3 4 5 6 7 8 9 10 11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外语 数学 外语 生物 外语 袁 金 高 朱 吴 吴 张 潘 徐 宗 外语 化学 地理 生物 外语 数学 外语 数学 数学 数学 魏 程 戴 卢 陈 乔 宗 金 张 朱 政治 政治 外语 外语 地理 历史 地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吴 孙 陈 申 朱 潘 李 陈 黄 於 化学 外语 政治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地理 外语

生物 沈 申 贡 周 任 李 吴

卢地理 历史 历史 政治 生物 地理 研究 体育 体育 体育 李 潘 解 吴 郑 戴 於中平 周 任 李 体育 体育 体育 历史 政治 生物 历史 生物 地理 地理 任 李 陶 李 贡 徐 罗 郑 李 朱 历史 地理 研究 地理 历史 政治 政治 化学 化学 化学 罗 朱 黄静堡 李 解 詹 仲 钱

徐 研究

研究

化学 研究

研究

研究 艺术 研究 研究

研究

顾家国 唐开庆 史

黄静堡 陈治国 魏强 吴

李勤 解莉萍 潘锋萍星期三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信息

数学

生物 语文 语文

语文

罗 宗 陈 数学 物理 语文 乔 於 朱 语文 语文 数学 卫 陈 袁 信息 信息 数研 孟

数研 外语 信息 乔 高 孟 外语 数研 外语 高 宗 潘 地理 地理 地理 朱

12 13 14 数学 生物 历史 乔 卢 李 化学 数学 数学 史 宗 袁 物理 外语 外语 唐 高 潘 外语 体育 生物 高 陶 徐 体育 化学 化学 陶 沈 徐 政治 研究 体育 吴 於中平 吴 生物 历史 研究 郑 姚 陈治国 研究

政治 政治 罗鸿

12 13 14 信息

数学

艺术

汪 沈 2 语文 语文 汪 沈 3 数学 数学 宗 袁 4

艺术 生物 王 卢 5 物理 物理 魏 顾 6 信息 信息 孟 沈 7 外语 外语 范 魏 8

生物 艺术 纪

班级 1 2 1 数学 语文 宗 沈 2 化学 化学 徐 沈 3 政治 历史 仲 罗 4

研究 地理 纪桂发 李 5 外语 数学 范 袁 6 地理 外语 戴 魏 7 历史 政治 庄 吴 8

语文 研究

卢仕俊班级 1 2 1 生物 艺术 纪 王 2 语文 生物 汪 卢 3 艺术 物理 王 顾 4

体育 体育 周 任 5 数学 语文 宗 沈 6

数学

外语

卫 斌 语文 语文 卫 斌 数学 信息 金 梁 信息 数学 高 高 艺术 物理 吴 黄 物理 艺术 唐 王 生物 外语 郑 陈 外语 生物 申

3 4 政治 政治 孙 贡 地理 化学 朱 史 历史 历史 潘 解 化学 地理 程 戴 语文 外语 卫 陈 外语 数学 申 高 数学 语文 金 斌 研究

研究

郑军 徐学鸿3 4 外语 外语 申 陈 艺术 生物 吴 徐 语文 语文 卫 斌 体育 体育 李 陶 生物 物理 郑 黄 物理

艺术

朱 沈 乔 纪 钢 陈 黄 孟 语文 数学 外语 数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朱 吴 吴 张 钢 陈 黄 乔 艺术 语文 语文 语文 艺术 外语 数学 语文 吴 汪 斌 钢 王 范 朱 卫 数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艺术 语文 朱 汪 斌 钢

吴 卫信息 物理 化学 信息 政治 政治 政治 地理 孟 陈 王 高 仲 詹 孙 朱 物理 化学 物理 物理 历史 历史 历史 历史 黄 史 魏 於 李 解 潘 罗 外语 艺术 信息 化学 信息 艺术 外语 外语 申 王 王 沈 孟 吴 宗 高 化学 外语 自习 外语 外语 信息

信息 艺术 徐

星期四

5 6 7 8 9 10 11 12 地理 生物 历史 生物 物理 物理 物理 化学 李 郑 潘 纪 陈 黄 於 史 政治 历史 生物 历史 地理 地理 生物 物理 吴 解 徐 罗 戴 李 卢 唐 历史 政治 地理 地理 生物 生物 地理 政治 李 贡 戴 李 郑 徐 朱 吴 生物 地理 政治 政治 化学 化学

化学 生物 卢 朱 詹 仲

徐 郑外语 数学 外语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外语 申 吴 吴 钢 金 张 朱 高 数学 外语 语文 数学 外语 外语 外语 数学 朱 陈 斌 张 潘 范 宗 乔 研究 语文 数学 外语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徐晴 汪 乔 宗

黄 卫 语文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

史海华 王正兵 沈显好 徐刚 陈建红 黄卫荣 卫志平

星期五

5 6 7 8 9 10 11 12 艺术 语文 外语 化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吴 汪 吴 沈 钢 陈 黄 卫 外语 外语 化学 语文 政治 政治 政治 地理 申 陈 王 钢 仲 詹 孙 朱 语文 数学 自习 艺术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朱 吴吴 金 张 朱 乔 化学 艺术 语文 物理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徐 王 斌 於

朱 乔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外语 外语 艺术 历史 周 任 李 吴

吴 罗 物理

化学

数学

外语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宗 王 信息 数学 沈 袁 语文 语文 陈 朱 语文 语文 陈 朱 地理 地理 戴 李 艺术 外语 吴 潘 物理 物理 於 陈 外语 信息 高

13 14 生物 生物 卢 徐 政治 政治 詹 贡 化学 化学 沈 徐 历史 历史 姚 李 数学 外语 宗 潘 语文 数学 陈 袁 外语 语文 高 朱 自习 自习13 14 物理 数学 於 袁 地理 数学 戴 袁 数学 外语 宗 潘 数学 语文 宗 朱 体育 物理 陶 陈 艺术

体育

宗 7 8 物理 魏 外语 范 魏 数学 袁 数学 袁 唐 数学 金 数学 金 王 数学 高 数学 高 黄 数学 朱 数学 朱 史 物理 陈 数学 吴 乔 数学 乔 物理 魏 宗 张 张 周 王 李 任 吴 解 李 外语 宗 历史 潘 陶 外语 高 艺术 吴 吴 语文 陈 外语 高 吴 地理 李 艺术 王 数学 艺术 艺术 数学 历史 历史

备注:星期一上午第三节课班主任例会; 集体备课:

星期二下午:英语 14:00-15:30;星期三下午: 语文、数学 14:00-15:30;

星期四下午: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14:00-15:30,星期五上午:备课组长会议9:50--10:35星期五下午:行政办公会;

第五篇:中学物理课程论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课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行政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形成认识-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

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猜想和假设-证据、论证、结论-评估和应用

说课1说教材2说学生3说教法4说过程5说实验 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社会实验

概念教学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清净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3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1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课堂维度1课程维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教师维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3学生维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物理计算题解答1审题和描述图景2分析物理过程3选择物理规律4进行数学推演5谈论反思

科学的推理1归纳推理2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

谈话法和讨论法区别:谈话法和讨论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讨论法的问题表达的是讨论的范围与主题,集中而具有概括性;谈话法的问题是教学的逻辑线索,由浅入深,组成系列。讨论的主题是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谈话法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强。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阅读法

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世界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工具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课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行政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形成认识-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

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猜想和假设-证据、论证、结论-评估和应用

说课1说教材2说学生3说教法4说过程5说实验 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社会实验 概念教学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清净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3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1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课堂维度1课程维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教师维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3学生维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解答物理计算题1审题和描述图景2分析物理过程3选择物理规律4进行数学推演5谈论反思

科学的推理1归纳推理2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

谈话法和讨论法区别:谈话法和讨论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讨论法的问题表达的是讨论的范围与主题,集中而具有概括性;谈话法的问题是教学的逻辑线索,由浅入深,组成系列。讨论的主题是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谈话法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强。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阅读法

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世界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工具

上一篇:最新感动中国观后感下一篇:中学教师评职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