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教案

2024-05-09

中学校本课程教案(精选6篇)

篇1:中学校本课程教案

绵竹孝德中学校本课程教案

孝德中学校本课程教案 课程种类: 心理兴趣课 课程名称: 心理游戏乐园 教案撰写人 第 2 课时 课题: 三个进球 教学目标: 向队员们展示良好的沟通对于提升学习成绩的作用。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步骤: 1、邀请一个志愿者,让他和你一起站在前面。 2、让志愿者面向某一个方向站好,目视前方。不可以左顾右盼,更不能回头。然后,把装有40个网球的袋子交给他。 3、把垃圾桶放在志愿者的身后,垃圾桶与志愿者间的距离约为 10米。注意不要把垃圾桶放在志愿者的.正后方,要让它略微向旁边偏出一些。 4、告诉志愿者他的任务是向身后的垃圾桶里扔球,要至少扔进3个球才算成功。扔球的方式见主图。告诫志愿者不许回头看自己的球进了没有,落在了哪里。 5、让其他队员指挥志愿者,告诉他如何调整投掷的力量和方向才能进球。注意,这里只允许通过语言传达指令。 6、等志愿者扔进了3个球后(这可能会颇费周折),问他“是什么帮助他实现了目标”,问其他队员是否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7、引导队员就如何在工作中加强沟通展开讨论。 (二)、讨论问题示例: 1、哪些因素帮助你实现了目标? 2、哪些因素增加了实现目标的难度? 3、负责指挥的队员是否感觉好像自己进了球一样? 4、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5、这个游戏揭示了什么道理? 6、如何将这个游戏和我们的实际学习联系起来? 附上课材料及注意事项: 时间:5~10分钟 人数:不限 道具: (每个小组) 1个大垃圾桶(用来接球)。 40个网球(放在袋子或盒子里)。 安全:注意不要被乱飞的球砸到。 变通:可以蒙上志愿者的眼睛,而且不让他正好背对着垃圾桶,这样,其他队员必须先指挥志愿者调整方向,直到基本上背对着垃圾桶,然后志愿者才能开始投球。这种做法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张永禄)

篇2:中学校本课程教案

教案(共六课时)

余信武

2012学年度下学期

第一课时 书写一幅作品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简略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书法练习内容,目标要求。鼓励学生认真练习,提高书法技艺,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布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安排:书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限时30分钟,书写内容不限制。书写完毕后交到老师处保存,待本学期最后一节课再写一幅作品,与之相比较,看是否有进步。三.学生开始书写作品。四.书写完成后上交。五.小结。

第二课时 浅谈书法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汉字书写技能的起源,认识硬笔书法的书写标准和学习方法,练习书写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数字 一 文字书写的起源

最初人们写字完全是出于实用的需要,或抄写一篇文章,或书写一个标志等,文字是一种

记录性的符号,是记事的工具,目的是记录事件、表达思想。为了使表达更加准确,人们开始注意书写的规则,逐步形成共同认可的法度,并且在不断的书写中,为了增加给予别人的美感和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要,于是逐渐注意和提高书写的技巧和方法,逐步总结出书写的规律,形成公认的规则和审美的大致共识。从汉字书法的形式上看,主要的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历史上还有书法家创作的其他字体,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上述五种。在现代社会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主要是行书和楷书。二 实用硬笔书写的标准

1.实用硬笔书法的标准可概括成以下五点: ①规范;②清楚;③匀称;④整洁;⑤流畅。

通常我们看见一些硬笔书法作品展览会上,都会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这几种主要的硬笔书法作品,可能还有其它经过变化的作品字体,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最为通用的是楷书 2.笔顺规则和行书。

归纳起来汉字书写的笔顺有以下几条:①先左后右②先上后下③先横后竖④先撇后捺

⑤先横后撇⑥先外后内⑦先里头后封口⑧先中间后两边⑨先主体后串心 3.2.笔顺规则和用笔力度 说明: ①汉字大多数都是多笔画字,所以在写一个字的时候往往同时用到几条规则,综合应用。②笔顺的规则不是绝对的,由于人们书写汉字的习惯不同,笔顺有些差异是正常的,只要不

违反基本规则就可以。

③在某些字的书写上,行书和楷书的笔顺有些差别,为了加快速度而“连笔”书写,也会改变书写笔顺。

第三课时 基本笔画学习

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由这八种基本笔画衍变而成的复合笔画有五十种左右。

1.点

①点的基本写法 从左上落笔至右下,用力由轻渐重,末尾稍作回峰。②点的变化 2.横

①横的基本写法 从左到右,稍往右上倾斜 ②横的变化 3.竖

①竖的基本写法:从上到下,挺拔而不僵直。

②竖的变化 竖画的变化有两种:垂露和悬针,垂露不出锋而悬针出锋。4.撇和捺

①撇和捺的基本写法 撇的中部保持稍粗,末尾果断撇出。捺在下笔后稍作波动,末尾捺出不必过急。②撇和捺的变化 5.钩和挑

①钩和挑的基本写法 下笔稍按,挺直下行,向左上方钩出。下笔稍按,斜向右上方挑出。②钩和挑的变化 6.折

①折的基本写法 下笔如横,转角稍按,收笔不出锋。下笔如竖,转角稍停,收笔如横。

②折的变化:折的变化主要是横折、竖折、斜折、撇折 和反折

第四课时 最常用的字例和词组以及签名练习

一:在日常实用硬笔字的使用中,每个行业最常用的字例大约是2000个左右,我们把它组成的词组加以练习,这样有助于记忆和使用。

二:签名练习。在一些重要的书写场合,比如填写表格、书信往来、便条凭据等都要用楷书或规范的行书写出姓名,表示承担责任。

三:温馨提示。学习硬笔书法楷书时,开始不适宜选择个人风格太强烈的字帖,应选字体平和,共通性较明显的字帖,只要注意“均匀”平衡,这个“均匀”是指字体内部笔画之间的距离均匀,并且一行字的每个字大小均匀,这样就很好看了。如果你将来想向书法艺术方向再深入学习,只须在此基础上选择喜欢的风格的字帖来练习。四:实训练习五:小结

第五课时 初识行书

学习目标:学习基本笔画的典型连笔技术,对几种基本 笔画在楷书与行书两种书写方法进行比较,了解行书笔画变化的由来,从而掌握行书的基本变化规律,练习行书的基本功。

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鉴赏比较。虽然楷书和行书有很多相通或相承的东西,但是行书有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而形成一个体

系,在笔画和笔画布局方面有其规律性的法则。

二:介绍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当两个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笔画组合在一起时,在行书中就形成了连笔。连笔基本上有三种形式:

①笔连 ②意连 ③呼应 三:实例鉴赏

四:八种基本笔画典型连笔练习

五: 机关、公务类常用词组典型连笔练习精选约200个字例和词组,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文职人员,予以学习和训练,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六:温馨提示

写笔画连笔时不要太用力压笔,轻轻的提笔,按压力度比写楷书小,连笔中形成牵丝也是很细的,不要刻意去制造牵丝。只有把笔轻轻提起,减少按压力度,才能写得快,写得流畅。在同一篇文字中,笔连和意连结合交错使用,更显得含蓄和韵味十足。

第六课时 成果上交 一:介绍本节课的任务

本学期已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五课时的内容了,并且已经经过了两个月的练习了。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了一些进步,正好学校举办学生硬币书法比赛,所以本节课的任务是,书写一幅作品上交评比。

二:书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限时30分钟,书写内容规定为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

三:学生开始书写作品。四:书写完成后上交。五:小结。

篇3:中学校本课程教案

我校坐落于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丰富的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这已成为我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我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近几年来已开设了一批人文与科技类的教授讲座课程。中学生享受大学教育资源,让大学精神走进中学校园,这已成为我校最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已成为全面探讨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新视角,课程问题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预示着国家不再采用单一的由中央主导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而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通过授予地方、学校极大的自主权来进行课程开发,中央教育机构、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担负不同的职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称《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还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可见,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课程自主权。为此,学校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确定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另一方面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研究,这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特色形成的需要。

基于此,我校立足本校实际,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授讲座课程,并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课程设置主要从追逐科学前沿的知识,启迪心智,开阔视野,发展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孕育人文情怀等方面展开。

二、教授讲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随着我校教授讲座课程影响的不断扩大,我们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思考讲座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我校的教授讲座课程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

1.课程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文化,即人化。“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们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那么,什么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课程文化,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产物。

课程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既有教材中多元文化的吸纳,又有课程中的性别文化、隐性文化。最关键的是,课程必须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

课程和文化关系密切。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传递的一个主要渠道;文化则可以进入课程,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在课程开发和利用中更显不出其独特的价值。

随着课程文化观的丰富,在课程内容选择时要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多元的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不再仅仅是制度性知识和学科性知识,而应当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回归现实生活,关注民众需求。对于学生而言,既要接触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也要对当地文化、民俗文化进行了解;既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情,也要关注社区和身边的小事情。

2.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是一个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真正的课程资源。

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因此,学校要特别注意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挖掘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地方课程的人力资源库,把地方有形无形的教育资源纳入课程视野,让社会各界人士乐于奉献,让师生主动参与,这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3.课程开发观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外来词,原文为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它表达了一种观点:“课程开发的最好场所就是学习者与教师相处之处。”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久远,但这个名词的出现却只有30余年。197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词是由A.M.Furumark and I.Mc.Mullen于1973年7月在英国召开的国际性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他们那时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限于学校内的教职员工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提出了下列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基于学校自发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权力和责任重新分配。因此,学校获得了法律和行政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从事着课程开发的过程。这个定义并不关心是否有课程成果,而重视权力和组织的变革,教师和学校对教育改革的地位。

在我国,最早是由钟启泉先生在《现代课程论》中提到了“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开发”。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方、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逐渐增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1世纪,校本课程开发则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个外来词,众多学者译法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发展、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尽管名称不一,但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下述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决策时,可以立足本校实际,邀请学者、专家、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这为我们开设讲座课程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4.外国的实践与经验给予的启示

在美国,学者、专家、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指导或与教师合作开展行动研究是非常平常的事情,科学家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更是司空见惯。一方面,大学教授、科学家给中小学生开设人文与科技讲座课程;另一方面,他们指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学生学到和掌握了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和研究的方法。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日本中小学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优势,邀请社会各行各业“能人”走进中小学课堂,为中小学生开设各种类型的讲座课程,这些“能人”中,有的是当地的企业家;有的是著名的导演;也有的是普通的当地农民。讲座深受学生喜欢,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当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益经验给予了我们启示与借鉴,我们在认真分析和论证我校所处的社区优势之后,设计并启动了开设专家、学者讲座校本课程。

三、教授讲座课程的实践

1.讲座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之魂。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不是纯主观的活动,而是对制约课程三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的科学整合。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这是一种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起来的表现。因此,我校的讲座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从本质上讲,人文关心的是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探讨的是人的意志、情感、思绪和人的心灵,旨在追求善和美;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对现实物质世界的现象及其规律的揭示与把握,旨在求真。可以说,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也是真、善、美三者融合的表现。”同时,这一课程目标也体现了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目标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便于实际操作与把握。这就要求目标的表述要兼顾质量与数量两方面的要求。我校的讲座课程包括面向学生的初中部各年级每学期2次(合计6次)、高中部各年级每学期4次(合计12次),还有面向教师的不定期的讲座课程。

2.讲座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根据我校讲座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面向学生的讲座课程的内容包括人文领域课程、科学领域课程以及方法类课程三类(见表1)。这些讲座课程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学科领域的知识讲授,而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认知事物的视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品质。

(学生类讲座课程节选)

面向教师的讲座课程重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由此讲座课程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和教研方法类课程(见表2)。

(教师类讲座课程节选)

3.讲座课程的组织形式

讲座课程的形式大多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讲座,但每次讲座的后半段时间都安排了主讲者与师生的对话环节。如在“心灵互动”的主题讲座中,中山大学的李萍、钟明华、古南永三位教授在前半段时间里向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及全校教师畅谈了各自对人生、对自我的认识,师生专心聆听;在后半段时间里,三位教授与师生平等对话,师生积极参与。对于我校师生提出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选择?”等问题,三位教授都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融入个人的人生体验,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让我校师生如沐春风。通过主讲者与师生间情感的互动,思想的碰撞,由此产生的理解与感情才会真正深入到师生的心灵,渗透到师生的行动中。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讲座中,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中山大学王金发教授旁征博引,以大量生活实际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述目前世界三大计划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知识。一个9岁的小孩却有着80岁老人的面容,是他体内存在着某种基因而导致的“早老症”等生动奇妙的例子,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专家、学者能带给学生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最新领域的内容,并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他们有可能接触过的内容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务求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慢慢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4.讲座课程的师资安排

讲座课程的主讲者有来自高校的著名学者,如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计亮年院士、林浩然院士、副校长陈春声教授、副书记李萍教授及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员钟明华教授、古南永教授,90岁高龄的张宏达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赵喜进教授,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樊军辉教授等;也有来自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如广东省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麦曦,特级教师李镇西、田爱华等;还有各界社会人士,如手摇轮椅万里行中国第一人———尹小星等。这些全国知名人士来到我们学校,向我们师生传递的不仅仅是他们多年甚至毕生学习与研究的成果,更是他们数年如一日钻研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也许这种精神和品质将影响和改变我们师生的一生。

5.讲座课程的评价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实施、课程评价,是前后一贯、三位一体的关系,前两者是属于课程评价要解决的“评什么”的问题,而“怎么评”和“评得如何”则是课程评价要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但从本质上讲,课程目标却是整个课程运行过程(包括评价)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因为课程贵在育好人,育好人是课程目标的应有之义。如果根本性问题(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解决好了,主要问题和其他问题(包括评价问题)就能正确解决。所以说,课程目标的科学制定与实现,也应该是课程评价面对的首要问题。

四、对教授讲座课程的展望

篇4:探索中学地理课程校本化

一、什么是“山谷化”

“山谷化”即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校本化、本地化的过程。在这个思路指引下,大峪中学创建了山谷书院,启动了对各学科“山谷化”的实践,将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案例与本地特色相结合,突出本校的山谷特色,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为宗旨,力求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总体来说,山谷化课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全方位

“山谷书院”系列课程既有地理、历史这样的文史科目,也有生物、化学这样的实践性理科,甚至还有艺术体育类课程。全方位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予以充分选择,量身定做的课程 “总有一科适合你”。

2.多层次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差异化的原则,“山谷”系列课程设置了5个层级,即预备体验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国家基础课程、山谷志趣课程、生涯体验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层级和方向,从而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保护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灵性,实现“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的目标。

具体到地理课程,“山谷化”就是利用大峪中学紧邻永定河峡谷独有的地理优势,将地理课堂搬到山谷中、河岸旁,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实践让学生把课本上看似高深的知识拉下来、抓到手、记在心。通过对永定河峡谷的实地考察,点燃学生深藏在心底的徐霞客之梦。

二、为什么要“山谷化”

1.课程性质的需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实践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记录、测量、勘探、绘图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第二,鲜明的地域性。

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导致地理学研究有很强的区域性,一种地理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另一个地区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学习地理贵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本地特点相结合。

针对地理学实践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大峪中学所在的区域可利用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且地理教学突出的理念是“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因此,把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本区域,充分发挥本区域的特色,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2.课程理念的需求

通过对学生、教师、学校、本区域等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更能体现地理课程“全面培养地理素养,满足差异化地理研究和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理念。在这种前提下开发、设计的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通过开展本地的地理观测、考察、实验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家乡建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利用地理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从而全方位达到了中学地理课程理念的要求。

3.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的需求

教师时常会困惑:讲了这么多遍的知识,学生怎么就是记不住呢?在开发“山谷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反思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存在典型的问题,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许多教学活动是“纸上谈兵”,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学到的、落实的知识。如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壳物质循环》一课,会讲到岩石种类及相互之间的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落实的是抽象的“纯文字概念”,如图2所展示的岩石是沉积岩,学生脑海当中是“沉积岩”三个字和抽象的符号(如图1所示),而不是活生生的石头,岩石之间的转化被抽象为不同文字之间的转化。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唯一能调动的就是大脑对抽象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功能,根据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常识,人类大脑对形象的现实物体的理解能力和记忆程度远胜于抽象的文字。如果能带学生实地考察,自己采集岩石标本,通过在野外亲手操作和现场讲解,形成对大脑、手、眼、耳等诸多器官的刺激,使学生容易把握知识,不仅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这种立体、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收获模式,效果远胜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就教师自身发展而言,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长期专注于课堂教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更新,甚至由于长期缺乏实践而不断遗忘。如果学生拿着一块石头来问,鲜有教师能轻松识别,更鲜有教师能指导学生查找相关专业资源,引发学生自我探求的兴趣。实际上,判断岩石是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自身实践经验缺失的教师很难教育出高素养的学生,也很难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兴趣。

因此,无论是出于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还是出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本地化、“山谷化”是非常必要的。

三、“山谷化”的转换与实践

“山谷化”首先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把国家课程标准逐一解读和分析,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本地化转换,结合门头沟区山川秀美、山谷诸多的特点进行“山谷化”。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本地风土人情、山川地貌有所了解,还要进一步拓展到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等诸多领域,从而充分运用广泛资源完成课程的转换。

下面就以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为例,具体解读“山谷化”的必要性和具体过程。

1.课程标准的分析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的三个关键词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么对应的流域治理案例就应该以本地的地理环境作为切入点,首先从本地的山川地貌、地质特征、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这些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原生态”讲起,逐步过渡到人类开始为了自身的利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改变了该流域的自然形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通过人类科技进步和对大自然的不断认识,人类逐步意识到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在获取人类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整体生态的平衡,在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后,逐步恢复了生态和人类利益的再平衡。

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本节所提供的田纳西河的案例就会发现,上述内容其实就是整个案例的故事主线。在“山谷化”以后,变化的应是本地化的案例故事,而主线依旧未变。

2.“山谷化”的课程改造

改造的第一步是对教材案例的逆向分解,按照上一节所述的故事主线分解田纳西河案例的知识点。如上一节所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节的故事主线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山谷化”的案例选择也应该符合这一标准,按照这个主线予以展开。

按照教材的要求,通过对贯彻课程标准的案例分析和解读,按照从低到高、从具体技能到抽象思想的初步递进关系,学生应该分别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所收获。在案例转换完成以后,教师需要重新站在这三个层次的角度,特别是后两点对教案进行总结和升华,补充新的内容。

3.“山谷化”的实际考察

在“山谷化”的课程设计完成后,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学校特意选拔部分师生采用多学校、多学科综合开发、联合考察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永定河峡谷沿岸的琉璃渠、下苇店、落坡岭进行了考察。活动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特级教师张毅给师生们讲解水质分析的方法;地理特级教师李宗录讲解永定河的地质构造特点。在琉璃渠,学生们了解到了门头沟做为“皇家特供琉璃,京城燃煤基地”的悠久历史;在下苇店,学生们学习下苇店、灵水举人村、爨底下等京西古道上著名古村落的变迁;在落坡岭,学生为平西抗日英烈们的事迹所感动。

具体到地理考察,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亲自操作仪器,对不同地点的水质进行采样,采集植物、矿物标本,并对不同地点的水质标本进行对比和初步分析,为返校以后进一步查询资料、分析做了铺垫。

四、“山谷化”的产出和效果

在实地考察之后,参加考察的学生将带回的水质、岩石标本进行了分析,通过自主查询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料,综合了化学、物理分析方法,对永定河水质、植被、环境等编写了相关的论文,汇总成册,命名为《永定河畔山谷风》。参加考察的学生在关于水资源的授课研讨过程中,个个都成为本小组的发言人,用饱满的热情和实际经验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的考察结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其他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下次考察的热潮。

“山谷化”的地理课程实践活动,通过以学生身边的案例入手,让学生充分参与,不仅落实了学习目标,而且更突出了课标对知识技能落实中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通过使用仪器、搜集和整理互联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过程与方法课标的落实中,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实际的检验;在编写考察报告和论文过程以及之后的课堂交流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每一次说起门头沟的山山水水,从学生的表达中能体会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已“润物细无声”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对教师来说,通过“山谷化”的课程转换和实际考察,在专家的引领下提高了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发现自己的短板,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点燃了火种。

总之,通过因地制宜的“山谷化”课程转换和多种多样的师生参与,大峪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校本化,不断寻找国家地理课程和门头沟地理的结合点,不断探索地理课程和历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学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断分析、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看到教师自身的问题和差距,“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从而使师生的发展都进入良性循环,达到师生共赢,发展每个人才华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 颖)

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本节所提供的田纳西河的案例就会发现,上述内容其实就是整个案例的故事主线。在“山谷化”以后,变化的应是本地化的案例故事,而主线依旧未变。

2.“山谷化”的课程改造

改造的第一步是对教材案例的逆向分解,按照上一节所述的故事主线分解田纳西河案例的知识点。如上一节所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节的故事主线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山谷化”的案例选择也应该符合这一标准,按照这个主线予以展开。

按照教材的要求,通过对贯彻课程标准的案例分析和解读,按照从低到高、从具体技能到抽象思想的初步递进关系,学生应该分别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所收获。在案例转换完成以后,教师需要重新站在这三个层次的角度,特别是后两点对教案进行总结和升华,补充新的内容。

3.“山谷化”的实际考察

在“山谷化”的课程设计完成后,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学校特意选拔部分师生采用多学校、多学科综合开发、联合考察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永定河峡谷沿岸的琉璃渠、下苇店、落坡岭进行了考察。活动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特级教师张毅给师生们讲解水质分析的方法;地理特级教师李宗录讲解永定河的地质构造特点。在琉璃渠,学生们了解到了门头沟做为“皇家特供琉璃,京城燃煤基地”的悠久历史;在下苇店,学生们学习下苇店、灵水举人村、爨底下等京西古道上著名古村落的变迁;在落坡岭,学生为平西抗日英烈们的事迹所感动。

具体到地理考察,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亲自操作仪器,对不同地点的水质进行采样,采集植物、矿物标本,并对不同地点的水质标本进行对比和初步分析,为返校以后进一步查询资料、分析做了铺垫。

四、“山谷化”的产出和效果

在实地考察之后,参加考察的学生将带回的水质、岩石标本进行了分析,通过自主查询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料,综合了化学、物理分析方法,对永定河水质、植被、环境等编写了相关的论文,汇总成册,命名为《永定河畔山谷风》。参加考察的学生在关于水资源的授课研讨过程中,个个都成为本小组的发言人,用饱满的热情和实际经验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的考察结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其他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下次考察的热潮。

“山谷化”的地理课程实践活动,通过以学生身边的案例入手,让学生充分参与,不仅落实了学习目标,而且更突出了课标对知识技能落实中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通过使用仪器、搜集和整理互联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过程与方法课标的落实中,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实际的检验;在编写考察报告和论文过程以及之后的课堂交流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每一次说起门头沟的山山水水,从学生的表达中能体会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已“润物细无声”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对教师来说,通过“山谷化”的课程转换和实际考察,在专家的引领下提高了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发现自己的短板,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点燃了火种。

总之,通过因地制宜的“山谷化”课程转换和多种多样的师生参与,大峪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校本化,不断寻找国家地理课程和门头沟地理的结合点,不断探索地理课程和历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学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断分析、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看到教师自身的问题和差距,“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从而使师生的发展都进入良性循环,达到师生共赢,发展每个人才华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 颖)

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本节所提供的田纳西河的案例就会发现,上述内容其实就是整个案例的故事主线。在“山谷化”以后,变化的应是本地化的案例故事,而主线依旧未变。

2.“山谷化”的课程改造

改造的第一步是对教材案例的逆向分解,按照上一节所述的故事主线分解田纳西河案例的知识点。如上一节所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节的故事主线是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那“山谷化”的案例选择也应该符合这一标准,按照这个主线予以展开。

按照教材的要求,通过对贯彻课程标准的案例分析和解读,按照从低到高、从具体技能到抽象思想的初步递进关系,学生应该分别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所收获。在案例转换完成以后,教师需要重新站在这三个层次的角度,特别是后两点对教案进行总结和升华,补充新的内容。

3.“山谷化”的实际考察

在“山谷化”的课程设计完成后,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学校特意选拔部分师生采用多学校、多学科综合开发、联合考察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永定河峡谷沿岸的琉璃渠、下苇店、落坡岭进行了考察。活动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特级教师张毅给师生们讲解水质分析的方法;地理特级教师李宗录讲解永定河的地质构造特点。在琉璃渠,学生们了解到了门头沟做为“皇家特供琉璃,京城燃煤基地”的悠久历史;在下苇店,学生们学习下苇店、灵水举人村、爨底下等京西古道上著名古村落的变迁;在落坡岭,学生为平西抗日英烈们的事迹所感动。

具体到地理考察,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亲自操作仪器,对不同地点的水质进行采样,采集植物、矿物标本,并对不同地点的水质标本进行对比和初步分析,为返校以后进一步查询资料、分析做了铺垫。

四、“山谷化”的产出和效果

在实地考察之后,参加考察的学生将带回的水质、岩石标本进行了分析,通过自主查询互联网、图书馆的资料,综合了化学、物理分析方法,对永定河水质、植被、环境等编写了相关的论文,汇总成册,命名为《永定河畔山谷风》。参加考察的学生在关于水资源的授课研讨过程中,个个都成为本小组的发言人,用饱满的热情和实际经验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的考察结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其他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下次考察的热潮。

“山谷化”的地理课程实践活动,通过以学生身边的案例入手,让学生充分参与,不仅落实了学习目标,而且更突出了课标对知识技能落实中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通过使用仪器、搜集和整理互联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过程与方法课标的落实中,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实际的检验;在编写考察报告和论文过程以及之后的课堂交流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每一次说起门头沟的山山水水,从学生的表达中能体会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已“润物细无声”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对教师来说,通过“山谷化”的课程转换和实际考察,在专家的引领下提高了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发现自己的短板,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点燃了火种。

总之,通过因地制宜的“山谷化”课程转换和多种多样的师生参与,大峪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校本化,不断寻找国家地理课程和门头沟地理的结合点,不断探索地理课程和历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学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断分析、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看到教师自身的问题和差距,“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从而使师生的发展都进入良性循环,达到师生共赢,发展每个人才华的目的。

篇5:中学校本课程方案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修习校本课程至少需要获得6个学分。

二、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发展学生个性,体现学校特色,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

三、组织机构

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职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学校课改委员会负责,负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切问题的领导和管理。

四、校本课程的目标

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五、校本课程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由于校本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宽泛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开放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不能局限与传统教学的模式,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2、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要,还要针对学校和地方的特色。

3、自愿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资源性原则,教师要资源开发,学生要资源选择,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开发与申报

1、实验中学的每位教师都有开发校本课程的义务。计划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要提前一个学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特长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编写课程纲要和教案,有能力的老师还可以编写校本教材。

2、计划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的要求,按时申报自己拟开设的校本课程,上报申报材料,包括课程提纲、教案、教学计划等等。

(二)审核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对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审核,审核采取看材料,听汇报,以及试听等方式,通过审核的校本课程纳入到下学期的《实验中学校本课程选课目录》,供学生在下学期进行选修。不合格的校本课程,教师修改完善后,可在下学期继续申报。

(三)选课

1、校本课程的选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在每学期初进行。

2、学生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本学期的《实验中学校本课程选课目录》进行初选,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一门,最多选两门,且不能重复。

3、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初选情况进行调整,每门课程最多不能超过60人,最少不能少于30人。超出规定人数的课程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名单,未中签的学生重新选课;少于30人的课程不开设,学生重新选课。最终由教务处登记汇总,形成校本课程选课结果一览表。

(四)实施

教师按照教务处最终的选课结果一览表,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授课。由教务处组织统一检查。

(五)考核

1、学校不组织校本课程的统一考试,由任课教师在授课的最后一周,随堂进行考核。

2、考核成绩分两部分,其中平时课堂表现占40%,学期末考核占60%。

3、由任课教师根据《大庆实验中学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六)总结反思

任课教师要在课程结束后,总结反思自己开设的校本课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总结材料和修改后的课程纲要上报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七、校本课程的管理

1、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2、学校要组织有意愿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通过调查、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来确定自己拟开设的校本课程的主题。

3、学校要组织培训教师,特别要重视教研组和教师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4、经常进行资源调查,整合蕴藏在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和社区中的课程资源。

5、学校要通过学生选择和评价等方式实现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

6、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评价,了解和掌握校本课程的开设效果,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

7、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8、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均可获得相应的报酬。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在学校质量评价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

2、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学校要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九、保障措施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由学校常务副校长担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长,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按时足量的配备和安排开设校本课程所需的场所、仪器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等,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篇6: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课程改革,构建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课程选择,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制定《北辰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结合学校课程规划整体方案,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提高课程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实现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是:具备新的课程观;学会选择;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选科指导,自行设计促进自己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展的选课学习计划。

2、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其专业成长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课程开发本身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教师在进行必修课教学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专长承担1-2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提升。

3、实现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心理环境、物理设施等都会给师生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师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也就是学校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学校特色是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自然结果。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策略

1、统一共识明确职责

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明确学校教育共同体(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各届同仁等)就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决策共同体。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与策略,确立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能力。

2、有的放矢逐步规范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有的放矢。“的”就是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的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因此,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摸清家底,加大力度弄清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局限:例如学校教师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教辅人员的特点状况;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课程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资金的实际状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社区潜在资源、学校特色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及社区人士的认识水平和可能反应等。

3、注重实效,多元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的内容,使各种有价值的知识都进入课程,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比例。打破学科本位课程结构,加强人文课程、综合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崭新的教学方式,拓展视野,多元化开发校本课程。

(三)开发校本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1、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都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各素质的教育中,虽有侧重不同、层次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不可能把某一类型、某一科目课程的教育,归划在某一单一素质的教育内。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方面,探究型课程起着事实上的前沿阵地的作用,但基础型、拓展型课程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占课程总课时量相当大部分的基础型课程,理应是素质教育核心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从课程目标来说,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统一目标下,在不同层次要求、侧重上功能互补递进、合力形成一个整体;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来说,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作为课程来说,都是21世纪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它们在课程体系中,有机地组成整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整体性原则考虑,针对学校学生特点,构建课程体系与配置课程科目。

2、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

学生素质教育的多元性,决定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围绕着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基础学力奠基的基础型、侧重于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素质与更好地发展个性特长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有的单科性质的;有的综合文科、综合理科性质的;有的是大综合科性质的;各类科目的设置呈现多元性。围绕着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教育类型也呈多元性,课程设置中,有的科目指定为学生必学、有的科目组合在各个课程模块中,形成各个领域、各个模块,领域内的科目,学生必须学,但学什么,学生可自主选择;有的科目规定学生必学,但在一定时段内,什么时间学,学生可自主选择;有的课程可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或不学。环绕着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模式也呈多元性,有的科目注重全体学生共同教学要求的基础学力;有的科目注重知识能力的拓展,为兴趣、个性特长的发展奠定基础;有的科目注重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展现的舞台。有的科目教学以课堂教学型为主;有的科目是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注重学生体验、考察、实施开放型教学为主;有的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有的是非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要求、内容、方式、地点、对象、成果形式都由学生自主选择。环绕素质教育目标课程教育周期也呈多元性;有长周期覆盖整个中学阶段的,有短周期以一学年、一学期为周期的,有不满一学期的微型课程,有专题讲座型、不定期型(研究型课程)等。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从课程结构多元性的原则考虑,充分发挥各种类型、模式、周期的课程不同的功能,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与配置课程科目。

3、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出发.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发展条件。课程设置要注重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并允许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基础与能力、潜质发展的差异性。在基础型课程中,也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科目课程有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与要求;在拓展型、探究型或研究型课程中,更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科目,或在同一领域、模块课程科目中,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要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对自己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学习课程的进程与要求的选择权利。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从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考虑,认真落实为学生的选择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与配置课程科目。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学校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通过如下三种途经开发校本课程:

一是课程改造。课程改造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修改,或者根据对课程内容、结构安排等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调整。一是对原来开设的活动课和选修课进行整理和改造,淘汰已过时的课程,保留并完善具有生命力的课程;二是对国外引进课程的本土化改造,如《剑桥英语》等。进行课程改造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目的、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教师应该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增加、删减和改变顺序与重点等方式对指令性课程、引进课程等加以修改,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是课程选择即“拿来”。就是把在社会上极具市场吸引力、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校外课程有所选择的“拿来”,为我所用。如《新概念英语》、《游戏编程》、《古文诵读》等等。当然,这种“拿来”必须是教师在实践中精心组织、分步实施的理性决策。三是自主研发。即把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优势,以我为主,研发新的校本课程。如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课程《临城名人故事》、《临城风景名胜》、《临城地质》、《临城物种》等等。

三、校本课程体系框架

2003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出台,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我校将要研发的校本课程归纳为五个大的系列:

一是学科知识拓展系列:如对联赏析、新闻写作与欣赏、生活中的化学等;

二是学科知识深化系列:生物、数学、化学、物理、信息技术奥赛辅导课、创新大赛辅导课等;

三是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如社会调查与研究、数学问题研究、物理问题研究、化学问题研究、远足、访问、参观考察、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夏令营等。

四是德育系列:如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团课、党课、理想教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

五是音体美武术等特色教育系列:如练声课、钢琴课、篮球课、排球课、素描课、工艺课等。

学校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开发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达到100-120门,建成学校校本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

四、校本课程的课程类型

我们将“三板块”课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整合为基础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类课程。

基础性课程即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状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将以深化拓展型课程、实践探究型课程、学生个性化课程为体系构建。

1、深化拓展型课程

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学生例行性学力培养。学生可以分领域限定选学的课程,内容与要求有弹性、可变动,不重知识量,而重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其发展的领域有相同性,而层次与内容可有相对的差异性,对个性特长的培养具有从启发到初步发展的功能。

2、实践探究型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和研究基础上创造性学力,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等,要求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运用、选择组合等能力的培养。课程的领域可不同,层次也可不同,符合不同学段学生和学生群体内差异性的学习心理,是学生可以分类分层自主选学的课程。探究型课程内容,一般有相对明确的结论,重在研究过程。本类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案例调查、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项目。

3、学生个性化课程

学生个性化课程,即以学生个体为本位的课程,是指依据学生个体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和发展倾向,由学生在教师参与下为自己设计的课程。个体课程表现为个人学习计划、自我发展设计等有关自我学习目标达成、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计划、安排系统与活动过程。

学生各有其不同的发展取向和成长路径,他应该拥有自己的不同于“他者”的课程——学习者自己的课程。个体课程侧重于关注学习个体的学习需要与发展特质,推动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方式,寻求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途径。

五、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1、编写模式

“在编写中学会编写”,采用“动态的开发模式”。也就是说,“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相互多次循环,不断修正,直到满意为止。具体操作上,可以先确定目标,再编写内容、制定方法和评价,也可以从内容到目标、方法和评价。整个过程要考虑到“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内容,甚至要考虑课怎么上、课型是什么、适应的对象是谁、开展的学生活动是什么等。做到“在编中学,学中编,动态开发,逐步完善”。

2、教材定位

主要为了激发兴趣、拓宽视野,体现乡土气息,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思考性、创造性相结合。编写时,可以以一科为主,吸收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开展跨学科研究。

3、资料搜集

大量收集和占有资料,是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基础和关键。资料搜集可以进图书馆,查阅地方志,也可以上网查阅,或请教于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

4、编写原则

编的过程就是“抄添裁”的过程,当然要“添”,要提炼加工,深入浅出。行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具体地说,还要牵涉字体、字号、颜色配比、图文排版等比较专业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原则:一是强调校本特色,突出乡土气息,拉近学生与社会的心理距离。二是图文并茂,语言亲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三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思考性、创造性有机结合。四是留给学生思考、质问和探究的空间。五是去除过于成人化的表述,拓宽知识的宽度,强调了编者对读者需求的回应。六是编排要有意识地留下一些思考题,并且指出解决问题大致方向,强调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5、课程标准:

成书后,要有配套的课程说明或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实验要求或拟开展的活动、参考资料或资料索引等)。

6、设计要求:

每本教材一般要求设计成8-10个专题,每个专题一般要求设计成1个课时,每个专题一般要求编写成2000-3000字,每个专题一般应包括正文、问题与思考、活动与探讨、积累与应用、推荐与建议等项目设计。每本教材总字数控制在16000-30000万字左右。

7、教材编审: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对教材进行审定。

8、编排印刷:

由教务处组织,学校与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者签订印刷协议,由学校选定印刷厂,由印刷厂根据学校需求总数排版印刷。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加强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要积极探索,富有创造性地同时又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以确保我校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扎实的成效。

1、建立组织,分工负责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任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委员会和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家长、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制定管理条例和办法,教务处负责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

校长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第一决策者、第一责任人,将按照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全校学生的最好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做出课程规划及其他决定。

教师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或其他课程文件,在自己的专业活动范围内,从专业发展的高度,关注教育对象的需要,做出相关课程设计及其他决定,适时拿出《课程纲要》。

学生也将确立正确的课程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正确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课程甚至老师,学会规划自己个人的学习方案。

学校将创造条件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课程事务,如了解课程、评价课程以及为修正课程提出建议;同时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实施,如提供信息、协调资源等。

2、科学安排,规范实施

年级组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学生课程需求汇总发给教师,供教师参考。教师在学期结束前,申报下学期校本课程科目,填写课程申报表,撰写课程简介然后上交年级组,由年级组报教务处将审批后的课程申报表汇总成《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并下发给各年级组,年级组下发学生,供学生选择;学生据此填写参加课程的《申请表》交年级组并上报教务处,年级组、教务处根据学生的选择人数(一般一个班不少于20人,方能开课)制定《课程安排表》;年级组根据《课程安排表》组织教学。

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门课(或专题)一学期一般安排8—10个学时,个别系统性强的专题,可以申请两个学段连接。

校本课程授课的时间和地点:校本课程一般安排在下午第七、八节课进行;有些校本课程可以安排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校本课程一般在校内进行;有些校本课程在有安全预案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在校外进行。

校本课程的选课和授课: 课程的开设打乱班级,学生自由选课;有些课程是同年级跨班选修,有些课程是跨年级选修。每位教师要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选题、开课工作,每个学期每门课(或课题)分课时教案不能少于8—10个。

3、建立培训、奖励机制,保障师资 校本课程门类较多,我校学生人数多,有许多课程和相关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有很大不同。因此,教师培训学习是课改工作成败的关键。

首先要利用省内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基地,把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其次要把专家、课改先进学校请进校门进行大面积教师培训提高;再次要组织校内教师间相互探索、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程改革之中,要增强课改意识,转变课程观念,树立创新精神,有能力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要写出期末和学年结束教学情况总结,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

学校要定期召开校本课程专题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规律,撰写论文,以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深化。

学校要建立校本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业务档案,教师要认真填写校本课程申请,设计教学计划,提供教案、研究成果等资料,记入业务档案;要通过资料检查、讲课比赛、评教评学、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授课运行情况;要对担任校本课程教学的工作量计算上采用等于或大于必修课的方法,体现在奖金或学期兑现中;要实行校本课程教学成果申报奖励制度,对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中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4、建立评价机制

新课程已赋予校本课程以全新的涵义。因此,学校必须突破传统课程观念,充分估计校本课程实施中场地、设施、师资等的实际要求,课程表设定的困难,统筹兼顾,加大投入以确保校本课程健康实施。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在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主持下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

(1)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进行: ①学生选择该课程的人数; ②学生实际课程授受的效果; ③学生家长的反映;

④学校领导、教师有关专家人士的评价; ⑤各种类型、多种途径问卷调查的结果。(2)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③学生小组评议和任课教师评价; ④学生家长的反映; ⑤学习的成果(将采用随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连续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书面测验、判定等级或书写评语等多种评价形式,主要以学生档案袋综合展示。

5、加强管理,调控运行,落实奖励。

校本课程要保证质量,充分发挥其功能,就要像必修课一样有明确的要求和授课计划,并严格管理,做到操作过程的规范,上课过程的调控,最后结果的考核,成绩成果的奖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取校领导、教务处、学科组、年级组随堂听课,抽查教案与作业,组织公开课,召开师生、家长座谈会,填报学情调查表等了解教学运行的动态。期末和学年结束时,要求教师认真总结写出论文,学校择优交流,装订成册。

上一篇:audix化学实验室介绍下一篇:考研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