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

2024-04-27

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精选7篇)

篇1: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

团校课程内容

第一章

共青团的性质和任务

一、共青团的性质

团章把共青团组织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是团的性质的根本点,是党的建团路线的核心部分。中国的青年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发起并组建起来的,党在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组织和领导了共青团。

共青团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它是一个群众组织,但又不同于一般群众组织,它既具群众性,又具先进性,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共青团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具体地说,它的作用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2、共青团是团结和教育青年的核心组织。

3、共青团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突击队。

二、共青团的任务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1.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坚持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

4.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5.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第二章

共青团的光辉历程和历史经验

一、共青团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1922年成立至今。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5月5日在广州隆重开幕。

二、共青团的历史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必须竭诚服务青年,并以此作为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必须树立重点工作优先发展的理念。

第四,必须将图的活动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第五,必须不断挖掘各地区独特魅力与丰富资源。

第六,必须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全过程。

第三章

共青团的组织制度和运作方式

一、共青团的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

团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共青团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才能在政治上坚持先进性。才能保持组织上的严密性。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团内生活秩序。共青团工作才能实现科学决策。团的基本制度有以下几种:1、2、3、4、5、6、7、8、选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团员证制度。

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制度。

二十八周岁以下青年党员参加团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团的宣传制度。

二、共青团的组织机构

团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第四章

共青团的象征与标志 团旗

团旗的旗面为红色,象征着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着中国青年一代精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团徽

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真“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团徽颜色为金红两色。它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团歌

团歌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的简称。它是共青团员的心声。现用的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由胡宏伟填词,雷雨声谱曲。团员证

团员证封面为墨绿色,象征着青春和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封面上方印有红色烫金团徽,象征着共青团是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第五章

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

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就应该办理离团手续。入团需要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一、符合年龄和国籍要求

二、承认团的章程

三、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四、执行团的决议

五、按期交纳团费

入团程序和手续:递交入团申请书—确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吸收入团

入团申请书的正确格式:

第一行正中间写入团申请书;空两行顶格写人民职校团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再写正文: 1.对共青团的认识。2.自己的入团动机。3.自己的主要优缺点。4.今后努力的方向。

5.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不能被批准时所应有的态度。

另起一行空两格“此致”,换行顶格“敬礼!”,署名申请人,日期。入团宣誓的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第八条 对于不执行团的决议、违反团章的团员,团的组织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进行批评和帮助,情节严重的,给以纪律处分。

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留团察看,开除团籍。

留团察看的时间为六个月或一年。

篇2: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

新加坡

新加坡计划小组设定的中学地理教育目标为:

①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和技能。

②培养对环境欣赏和负责的态度。

③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容忍的态度。

④通过教学活动,发展思考和观察能力。

除上述目标外,在第三、四册的地理课程中,除强调地理知识的获得,另外增设了五项教育目标:

①理解学生自己居住地区的基本地理特征。

②从地理空间上的系统观念,理解乡土区域是更大区域的一部分。

③从地理本质来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④应用原则和概念于乡土区域和更大区域的主题上,做有系统的研究。

⑤通过日常生活的各层面,理解地理和日常生活的关联。

其中的所谓更大区域,是一个世界体系的观点,借以强调新加坡的位置。区域地理没有单独安排主题或单 元,而是安排在各册的单元内容中,并注意由浅入深的设计。

教材大纲以主题式的课程结构来规划,如表6和表7。

表6:新加坡中学地理一、二年级两册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 单 元 第 地图判读 1.地球行星。2.座标与方格网。3.纬线与经线。

4.距离。5.方向。6.比例尺和图例。7.等高线。

自然景观 8、我们居住的陆地。9、地形与地球运动地壳变动。

10、地表的变化。 一 天气的要素 11、天气:温度。12、天气:雨量。13、天气:风。

天然植物 14、天然植物

人文景观 15、人文景观

新加坡的都市景观 16、中心商业区。17、中心商业区的都市更新。

18、作为国际港、航空中心和世界性城市。

19、工业景观。20、住宅景观。21、新市镇 册 新加坡的城乡边缘 22、农业。23、渔业和水产养殖。

24、水库和休闲设施 第 环境 1.环境和它的要素。2.人类和它们的活动。

3.人和环境。

交互作用 4、交互作用。5、移动和流动的交互作用。

6、移动、流动和网络。 二 成长与改变 7、成长与改变。8、聚落的成长与改变。

9、成长的结果。

阶层 10、阶层:一个良好的组织方式。

11、商业的阶层。12、聚落的阶层。

决策 13、景观和决策。14、农业和工业上的决策。

15、计划和决策。 册 统一性和杂异性 16、统一性和杂异性。17、杂异性的意义。

18、杂异性中的统一性。

表7、新加坡中学三、四年级两册地理教材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 第三册单元 第四册单元 自 1、地理学中的生态系统 1、地形(四)海水作用 然 2、地形(一)地壳运动 2、气候及生物(二)温带 地 3、地形(二)风化 理 4、地形(三)河流作用 的 5、气候:天气的研究 要素 6、气候及生物(一)热带地区 乡 7、农业(一)热带地区的农业发展 3、农业(三)热带栽培、集 土 约式农业、渔业 区 8、农业(二)农业类型 4、制造业(四)煤和石油的 域 的 提炼钢铁及炼油工业 及 产 9、制造业(一)工业的区位 5、制造业(五)日本工业的 更 业 分布和发展 大 10、制造业(二)原料的提炼 6、制造业(六)森林及木材工业 区 11、制造业(三)工业类型 域 12、服务业:观光 聚落及 13、聚落(一)人口 7、聚落(三)聚落的成长与阶段 人口 14、聚落(二)乡村 8、聚落(四)都市结构

的都市聚落 9、聚落(五)人口分布 地图 15、地图判读(一) 10、地图判读(二)土地利用与 判读 基本技术 照片的判读

注:以上是中学特别课程和快捷课程三、四年级所学的地理教材单元。而中学普通课程三年级只学第三册 2、3、4、5、7、8、9、13、15等单元,四年级只学第三册的其余单元及第四册的3、10两单元 ,五年级才学第四册的其余单元。

(二)各国中学地理课程纲要的特点

1、地理课程纲要的灵活性较大,多纲多本现象普遍

一个国家,特别是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比较大,因而教育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也 有差异。如果用一个标准去统一要求,有时不一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 同的地理课程纲要很有必要。国外多纲多本现象很普遍,如前面提到的英国历史上就曾长期地没有统一的标准 和统一教学大纲;德国不同州有不同的地理教学大纲,就是同一个州,也不止一个大纲。另外象美国、加拿大 、法国等也都不只一个大纲,世界各国的地理课程及纲要或标准,多样化仍是主流。

2、大多数国家课程纲要的指导思想都是从培养合格的公民出发,注意能力培养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目标中,三项就有两项是关于能力方面的。由此可见,英国地理教育极为重 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家地理课程》对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 同的要求,以适应广大学生的实际。同时具有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将能力培养自 始至终贯穿在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全过程中。例如,一开始学习地理时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说出一些地理事物和地 理名词、术语。然后,要求学生能描述一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 释和说明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与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 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决策的能力,以及进行概括特征、综合归纳、评估 相关的政策与决策的能力等。

德国的地理课程采用专题式的方式,打破系统和完整性的束缚,抓住地理学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代地 理学的实际问题(如社会地理学专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进行教学。在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俄罗斯普通教育部分地理教学纲要也很重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如地图学中利用平面图和地图确定方向 、距离、地物和绝对高度,利用地图在地面定方向等等,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等的提高十分有利。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理、资源和环境地理及俄罗斯地理中都穿插有能力的要求。

日本现行的中学课程“地理分野”中规定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以直接接触地理事象来进行正确考察所必要 的能力,及根据适当的资料对地理事项给予恰当评价的能力。另外,在低年级对地图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印度的中学地理教育中明确把天气观测和地图实习列入大纲,对能力的要求具体并且较严格。如记录天气 数据,以统计图的形式描出统计数据的曲线图、环形图和条形图等,地图野外实习和实物模型制造。

从新加坡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来看,对野外实际考察、地图判读、决策等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地理能 力的章节也较多。要求详细具体,如作业簿中对野外考察作了四个部分的要求:

①问题:讨论圣陶沙(Sentosa)成为观光胜地的原因,并将这些原因列为待验证的假设。

②实察前:以收集该地有关的资料为活动的重点。

③实察中:透过实际的实察所得到的资料,由此检验假说。

教师手册中对这次活动的具体建议为:

①实察前:帮助学生建立假说,并提示收集资料的方法。

②实察中:建议将班级学生分组,以展开访谈工作;在过程中则不要忘记检验假设这一实察的目的。

③实察后:就所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检验假说。

从课程纲要中,发现其主题或单元的名称有关地图判读的就有9个,如关于土地利用与照片的判读、地图 判读基本技术等。

3、普遍重视乡土地理和环境地理教育

英国大纲虽然没有集中安排乡土地理,但是有关乡土地理的知识还是较多。特别是在各个教学目标和一些 重要专题中,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这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地理,英国大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将环境地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从教学 内容方面看,英国大纲的环境地理既涉及认识和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涉及到全球性的森林剧减、酸雨 、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重大环境问题。通过让学生设计改进当地环境方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德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中,乡土地理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如巴伐利亚州普通中学地理大纲中,5年级讲授 的就是巴伐利亚地理,然后再由近及远讲述德国、欧洲和世界。有关环境地理,人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挑选内 容,如垃圾处理站的地址,过多施肥而引起对土地的危害问题等。同时也吸收全球性的问题,如热带雨林的破 坏,废气所引起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

俄国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对于环境地理也开辟了单独的一部分――资源和环境地理(利用自然及生态学) 。另外,在俄罗斯地理中,也不乏环境地理内容。

新加坡中学地理一、二册纲要中,有关新加坡地理和环境地理的单元占有较大比重,如新加坡的都市景观 、新加坡的城乡边缘和环境等主题。

4、从各国实际出发,内容选择紧密联系国情和为己所用,并且注重本国与世界的比较

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人口多,相对地资源对外依赖性较大,因此提出“基于广阔的视野,培养对我国国土 的知识”,“从理解各区域的相互关联中,思考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从中学课程纲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也可以体现这些目标来。以“周围、日本、世界”三个区域为范围,并特别重视自己国家的学习。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强调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培养对环境 欣赏和负责的态度。在课程纲要的主题和单元之中,有关新加坡城市地理方面的内容占较大比重。另外,还有 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新加坡的水库和休闲设施、都市结构等,与新加坡这样一个城市国家是相一致的,就是区 域内容的选择,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谓更大区域。

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学地理中十分注意自然地理和农业地理的学习。

5、部分国家采用主题式结构,区域地理不单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篇3: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课程,教学衔接

一、引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的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纲要课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提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 “纲要”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并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必然要求教师能够突破教材框架,实现 “教材体系”向 “教学体系”转化。如何做好这一点,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二、教师知识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衔接

大学教师作为组织实施教学的主体,其综合素养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完成效果如何起着关键作用。当然,教师水平不尽相同,如何在现有水平上完成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其首要前提是实现自身知识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当前, “纲要”并不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方向,因此,从知识结构而言,从事 “纲要”教学的教师所学专业与完成这门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他们大多围绕历史这个大方向,但专业不尽相同,有世界史,也有中国断代史, 当然还有其自身的专业方向,如某一断代史中的边疆史、经济史、 思想史、文化史、中共党史等,部分教师是由之前教授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师转化而来。虽然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使得他们都能承担起 “纲要”的教学工作,但展现在课堂上却各有特色,结果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彩较多,而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则相对较弱甚至避重就轻。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倡导 “主旋律”的自觉意识,必须理解与掌握纲要课的精神,深刻领会这门课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课,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 而不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教学要求之间自我困斗,尤其不能将这种困扰带到课堂。有的放矢,实现自己知识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他的一切转化才具备可能。

三、实现教学内容的专题化衔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授课过程中曾尝试将 “纲要”课设置以下专题: 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主要分析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由于中学阶段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已有较多了解,因此在上述专题的设置中我们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对历史事件主体及其成败得失的原因分析及对当前相关社会问题的现实启示方面,凸显 “以史为鉴”的史学价值。 各个专题的设置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且各紧密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讲授,相对独立,但又紧扣 “纲要”课程的主题、主线,既回答了 “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又回应了社会的热点难点和人们的某些困惑,使得各专题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发现其规律性。 另外,上述教学内容体系只是大致指出每个专题包含着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各大标题的内容作了细化,这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充实的专题教学内容体系。

四、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衔接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思维跳跃性大,自我意识强,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样,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较差。因此,设置了 “纲要”教学专题,转化了课教育理念,还不足以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 “纲要” 课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得心应手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各种教具、投影、电影、录像、 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尤其是 “纲要” 课程,历史资料丰富,通过历史影像再现,强烈震撼学生心灵,胜过教师千言万语。当然,这一方法运用得好,首要前提是教师必须针对专题精心制作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如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通过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讨论、辩论、讲演、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维互动,教学相长。如学生讲评法,即选择内容相对简单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专题,在学期开始教师布置、学生分组认真准备基础上,由各组选择代表上台讲授,其他学生点评,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在争强好胜的心理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反映强烈。如比较法,这是 “纲要”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运用典型对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联系现实,参加社会实践等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曹均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3).

篇4: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

关键词: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为全面贯策教育方针,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设置,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声乐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师音乐教育的新形势下,声乐教学内容便是一个全新课题。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探索其本身应具备的教育特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为培养基础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而服务。纵观“课程纲要”的宗旨,高师声乐教学应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中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学计划要有新的突破

1.不以演唱知识的“专”为目标,而是求其“全”,需要全面发展

改变过去只注重演唱能力的训练,取而代之为演唱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共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演唱方法要正确,不仅为自身的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将来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不以技术的量为目标,而是求其根本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教唱和辅导课外声乐活动的能力。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必须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尤其在通过声乐来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更应当掌握启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具备设定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情景和全过程的能力。

2.声乐教学与钢琴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特有的复合人才类型定位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钢琴伴奏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声乐课堂上要增加弹唱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了解钢琴伴奏的意义—它不仅是伴奏更是对声乐的一种烘托,特别是在艺术歌曲演唱中,钢琴与声乐在表现歌曲意境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声乐演唱融为一体,共同演绎声乐作品,达到最高艺术境界。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演奏能力,而且要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自弹自唱、互相弹唱等。自弹自唱可以提高自身弹唱配合的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弹唱可以增强学生的听辨能力,博采众长。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钢琴伴奏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各种声乐伴奏特点,了解并掌握大量声乐作品及其伴奏风格,提高弹唱能力。

(1)速度处理

速度是音乐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源于生活。比如:由于生活中人处于的环境不同、心理不同,说话的速度也不相同。心境平和时说话速度较慢;处于紧张状态时说话速度较快。作曲家用音乐表现手法表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描绘不同意境、表达人物情感。对歌曲演唱速度的处理,要做到有对比、有变化,不能使用单一的速度去完成一首作品,否则就会难以表达作品的内涵。

(2)力度处理

力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歌曲的旋律要靠力度来表现。缺乏力度的歌曲就会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在指导学生弹伴奏时,要强调力度记号的变换,作曲家在谱面上已经标记的力度记号,要严格遵守。同时还应掌握自然的艺术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声音的力度来表现,根据音乐的意境来决定声音的力度。

二、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中课程教学的要求,课程设置要有新的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声乐理论修养、声乐技能训练、声乐审美鉴赏、声乐演唱实践等四个方面有机组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课程设置,分别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

1.声乐个别课

声乐是传统高师教育的主干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基本功。这些技能的训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以整合,朝实用、综合功能方向发展。声乐个别课的模式在中国音乐教育专业领域沿袭了几十年,它有一定的科学性,通过个别课可以巩固演唱方法、强化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这为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奠定了夯石的示范演唱基础。针对高师学生择业的特殊性,声乐个别课应继续保留、加强,使之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上更加完善,从声音、气息、共鸣、风格、技巧等多方面去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自如地掌握演唱方法、拓宽演唱风格、突出演唱个性,为以后的工作做好质的准备。

2.声乐小组课

声乐小组课就是一个声乐教师对几个学生的教学。声乐教学的内容是通过训练,教师逐个纠正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研究探讨学习的兴趣,既要找到学生的个性,又要看到学生的共性。师生互相合作,既有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训练,又有学生的概括讲述、评价,教师以启发为主,通过对课堂上某一个学生的训练,其他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各抒己见、评述优劣、加深印象,使学生举一反三,在小组课的学习中,逐步感受、理解声乐的真谛,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唱、重唱等集体排练课

增加合唱、重唱等集体排练课。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方法后声乐可以结合合唱、重唱来训练,学生可以通过合唱、重唱的排练懂得各声部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去演唱合唱、重唱,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排练课掌握如何去排练合唱、重唱,如何让众多的声音和协、统一,具有表演力,培养学生组织排练声乐节目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三、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中课程内容要求,教学内容要有新的知识点

1.将声乐艺术审美与表现纳入课程内容中

声乐“课程纲要”明确将声乐艺术审美与表现纳入了课程基本内容中,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endprint

声乐艺术的审美就是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美的感受。以“课程纲要”为依据,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以下三方面制定培养和提高学生声乐艺术审美的教学方案。

(1)声音的审美

初学声乐的学生要尽快建立并形成声音的审美感受,声音的美感是建立在心理上而不是生理上的。声音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声音的情感内涵,也就是学生要把歌曲的思想、情感投入到演唱中去,表现得越是淋漓尽致,歌声的美感就越强。培养学生对歌声的审美,不仅要寻找听觉上美的感受,而且要寻找内心视觉美的感受,用感觉心理去深入体验和领会,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声音的美。

对声音音色的审美是培养学生对声音审美的重要因素。声音的音色是学生心理上的审美反映,没有丰富多彩的音色就不能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在内心建立音色的审美观念,运用音色的变化恰如其分的去表现歌曲的情感,刻画歌曲的意境,从而获得艺术感染力。

(2)乐感的审美

所谓乐感就是演唱者或演奏者表现音乐的美感,乐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表现。对音乐没有心理感受是不能感受到歌曲的内容和音乐美的。除了天赋以外,乐感的审美主要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逐渐获得的。“课程纲要”明确规定“演唱歌曲时,读谱准确,音准、节奏无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乐感审美的训练。除了进行读谱、音准、节奏等基本训练外,还要注重生活体验,从生活中体验不同人的情绪、心理活动、内心情感的变化;从自然风景中体验大自然的美;通过欣赏音乐资料领略风格、韵味的美感。

(3)情感审美

对审美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情感的审美。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无法表现艺术的美。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情感表达要力求真实、贴切,要具有真情实感的诠释,这种真情实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演唱时要不断挖掘作品的内涵、人物的性格,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使其能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意境。

2.课程内容的选编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声乐“课程纲要”中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编上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在选择相当数量声乐作品的同时,重视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比例,使学生既掌握歌唱方法和基本技能技巧,又掌握基础理论,了解相关文化,扩大视野、提高修养。

(1)重视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

教育改革,难点在于课程改革,而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在教材的建设上要以“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中心,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学习任何知识都要理论联系实际,声乐也不例外。在声乐演唱技巧达到一定程度后,理论是指导演唱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应把基本的原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和创造的能力。

(2)演唱曲目的选择要合理化

在演唱曲目的选择上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吸纳中外声乐文化的优秀成果,选择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具有训练价值的经典性中外作品作为教材;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关注国内外声乐发展前沿动向,选用优秀声乐新作品不断充实教材内容;选择富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与乡土教材,不断拓宽学生的演唱风格,提高演唱技巧,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宽泛的知识面和驾驭整体专业知识结构的能力;面向基础教,联系中小学教学实际,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的声乐作品作为教学曲目,为适应将来的教育工作打好夯实的基础。

结合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满足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是高师声乐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当前,在新声乐“课程纲要”的指导下,声乐教育改革应抓住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诸多问题,紧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扎扎实实地做好声乐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的改革,紧紧围绕“课程纲要”的要求积极构建新型教育课堂,以为学生服务为主,以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本,转变办学机制,主动迎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2]周青青.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英】莉迪娅.戈尔.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篇5: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

香港地区中学生物教育和教学的安排分为三个阶段:中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是以科学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综合方式进行的,中学四年级和五年级是以生物科单独方式进行的,而中学六年级和七年级则是以生物科高级 补充程度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香港地区大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科在五年级就结束了,而部分学生需要升入大 学将深造有关的专业时,还需学习生物科高级补充程度的内容。

香港地区中学课程纲要中生物科课程纲要(中四至中五)包括七个部分:宗旨及目标、课程纲目、教学时 间的分配、教学课程、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参考资料和视听教材。本文只介绍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香港教 育署建议学校采用的1991年版本内中学生物科课程纲要里的明确学习目标部分。明确学习目标的基本精神 :一是在于辅助教师选取教材、教学活动及教授方法;二是可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引和评鉴学生的依据。明确学习目标与纲要中的宗旨和目标、纲目相比较,对教师的教授和对学生的`学习两方面要求都更具体和详细。同时 ,明确学习目标也是指出能力中等的学生修毕课程的个别部分后所应达到的学业水平。

香港地区中学生物科课程纲要中的明确学习目标务求详尽,包括课程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所有要求,但 中一至中三课程内的一些较基本的教授目标已删除,因为要达到这些目标,本课程前部的目标应先达到。例如 ,第三章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要达到“能叙述在呼吸道上空气的润湿、过滤与温暖过程”的教授目标,必须 先达到“能跟寻外界空气进入肺泡的通道”的目标,因此本目标不与前目标重复,已删去对前目标的要求。同 时,教师无须为其本目标所局限,可随本身的教授方式和学生能力编订其他教授目标或修定本目标以作施教之 用。

篇6:中学体育课程内容存在问题之思考

一、对现行中学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1. 难

原因之一:我们的体育教材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竞技运动。而竞技运动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程度已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毛振明博士认为:“竞技体育是以培养优秀运动员参加竞赛并取得胜利为目的的体育行为, 它的过程是由‘选材—训练—竞赛’几个部分组成的, 而体育教育是为了传递运动文化和促进学生身体锻炼的教育性行为, 它的过程是由‘全体参加义务—教学—教育目的的实现’几个阶段和部分组成的。这两个过程仅仅是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进行身体练习’这个环节比较相似, 但从参加的义务性、面对的人群、最终目的、实施者、从事时间、技能水平要求、场地器材要求、运动负荷要求、手段与方法、规则的要求等方面都不一样。”因此, 如果我们不加任何技术方面的处理, 直接将竞技运动技术作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 其难度之大是可以想像的。

原因之二:由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 将一系列难度较高的运动技术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如中国女排取得三联冠和五联冠后, 教材编写者就将排球中“扣球”内容作为中学的教材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最基本的技术都掌握得不如人意, 在这种前提下, 让学生去学练“扣球”技术, 学生能学好、练好吗?

2. 繁

教学内容繁杂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性指标。由于体育运动素材很大, 而且只要场地器材的条件允许, 绝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有乐趣的运动。但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按传统和经验来考虑的, 从而使我们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人们常批评“铅球从小学推到大学”、“前滚翻从小学滚进大学”等现象, 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正确, 但表明体育教材中的“重复和繁杂”现象。

3. 偏

体育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竞技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生活, 起源于人们原始的游戏。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在竞技运动日益崇高“更高、更快、更强”的今天, 为了取得更多的胜利, 其竞技运动技术得到了最大极限的开发, 这与原有的起源和游戏是大相径庭的, 它将越来越偏离人们生活的实际。

而作为体育的教学内容, 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终身体育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 除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外, 更多的应考虑学生的练习内容和方式与其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如果能与社会上流行的、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的、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 那么, 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 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将更加吻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 本文所说的“偏”, 其实是选择教材内容中的方向“偏”了, 如果教材内容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配套的话, 那么, 或许体育教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4. 旧

教学内容陈旧、滞后, 一直是学者、专家们所议论的话题。然而, 议论归议论, 编写归编写, “这种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 几乎就像一件穿了几十年没更换铁外套一样, 其实早已是‘千疮百孔’了, 可是, 由于我们天天看着它, 也就不感到它的破栏。”

其实这里的“旧”所指的是:过时的教学内容。如果硬要指出体育教材中所存在的这种过了时的教学内容, 恐怕谁也说不完, 我们不妨从权威性的专著中相关的评述。

《体育教育展望》一书中除了将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三本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材内容作比较以外, 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 (过时的教学内容) 尽管为广大的体育教师熟知, 尽管这样的教材内容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 但体育教学大纲的‘项目和内容的规定’将教师们的手脚给捆绑住了。

二、对《标准》关于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若干思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标准》还指出:“在7—9年级, 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 在每一类运动项目 (如球类、田径等) 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在高中阶段, 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 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新《标准》无疑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 如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正确处理学生兴趣与其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真正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落实到实处?这将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我们认为:“开放”的《标准》, 要求每一个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应“放开”手脚, 大胆地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的、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与生活实际关联较大的内容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其前提条件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与练能达成《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

篇7:中学团校课程内容纲要

物理课程 历史课程 课程整合

一、前言

社会危机实为人的危机,而人的危机实为文化的危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社会成员之间无法沟通与理解,无法理智地进行个人判断与社会决策。然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始于基础教育,它们的统整与弥合也应始于基础教育。中学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分别以传承物理文化与人文文化为基本旨趣,两者的整合能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并促使“全面和谐的人”的最终形成。历史课程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物理课程则从科学的角度使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即两课程在人的培养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在不生成新的课程形态的前提下开展两者的整合研究既可凸显科学与人文的血肉联系,也对理科教材和人文教材的编制及课程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二、课程整合目标的厘定

课程目标实质是通过课程将学生培养成某种规格的人的课程期望,它决定课程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社会功能的分化导致人的社会分工,人的社会分工导致知识的分化,而知识的分化又导致课程的分化与人格的分化。教育系统具有自我调节与自我修复功能,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课程分化与课程整合相生相克,相辅相成,课程分化带来的“单向度的人”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整合予以消解。

教育目标因层级不同而构成相互关联的意义网络,课程整合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子系统,它在纵向秉承国家中长期教育目标与国家基础教育目标的诸项宗旨,在横向融合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共同愿景。厘定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目标需在纵向上按照“形而下”的逻辑对不同层级的教育目标予以考察,在横向上按照课程关联与适配的逻辑对物理课程目标与历史课程目标予以考察。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家庭的好成员、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创新的思考者、问题的解决者、共存的合作者、负责任的公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目标为“(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责任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一言蔽之,上述三个文件均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或课程的最终目标,只是具体内容与表述方式略有差异。“课程设置服从于核心品德、知识和技能要求,按照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逻辑优化课程体系,按类别分级设置课程。”但是,如果严格地按照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逻辑分级设置课程势必造成上述四种关系逻辑的相互疏离。任何课程都必须同时关涉与协调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分的强化或弱化某一种关系,都可能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基于上述对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的纵向考察以及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目标的横向关联,笔者将中学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目标厘定为:

(1)在知识与技能领域,两课程相互提供脚手架;(2)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上,两课程进行内容整合;(3)在个人以及人与人关系上,两者共同协商与隐性渗透。

三、课程整合内容的商榷

1.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整合内容考察

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课程内容,而课程内容源于课程标准的刚性规定,再经教材编者和教师的不断开发与生成,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内容也是如此。笔者发现课标关于课程整合内容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几乎没有提供课程整合的具体内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各个模块都有若干课程整合内容,其中以选修1-1和选修1-2模块居多。

(2)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整合内容散布于各一级主题中,它们以二级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或“科学与思想文化”等形式出现,高中历史课标的课程整合内容集中于历史Ⅲ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以及选修课程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二级主题“杰出的科学家”之中。

(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是科学史实的浅层介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基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科学史实展开深层思考,由关注科学家个人到关注特定时代背景的科学家群体,由关注科学理论到关注科学理论产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鉴于本文篇幅,笔者以高中物理选修1-2为例,对潜在的整合内容疏理如下。

由表1可知,“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电”等成为两课程的共同关注点,也说明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不仅可以利用科学、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等议题实现课程整合,也可以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历史与哲学的融合。

2.基于教材的课程整合内容考察

课程标准虽然提出若干潜在的整合内容,但其文本表述模糊,教材既可将其作为整合内容也可不作为整合内容。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和苏科版物理教材八(上)为例对其课程整合内容与形式予以考察。

(1)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融入物理知识的形式

①以物理原理或物理学家名言等作为章节导言。如以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作为“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导言,以“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导言。

②将重要科学家或科学事件作为教材正文内容。如将阿基米德、瓦特与蒸汽机、发明大王爱迪生、电气时代的来临、牛顿与近代科学、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等作为教材内容,运用若干彩图及小号带色文字对科学家或科学事件进行精彩评述。

③以栏目形式深化科学与人文的内在联系。如以“读史明理”栏目介绍“爱因斯坦身上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知识拓展栏目介绍“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以“想一想”栏目提出“献身科学、忠于祖国,这两种品格在阿基米德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2)苏科版物理教材八(上)融入历史知识的特点

①史学内容分布较均衡。初中物理课标虽然没有提供任何可供课程整合的历史素材或内容,但八(上)教材融入史学内容有11处,其中物理学史7处(伏打及其伏打电池、瓦特“蒸汽机”、牛顿分解三棱镜、《墨经》小孔成像、伽利略使用望远镜、伽利略测量光速、张志和《玄真子》“人工虹”实验),非物理学史4处(天坛的回音壁、曾侯乙编钟、夏商周断代工程、三星堆纵目青铜面具)。

②以栏目呈现为主,史实介绍与史实评述相结合。该教材在正文简略介绍了“牛顿分解三棱镜”、“《墨经》小孔成像”,在栏目中介绍史学内容计有11处,其中“生活·物理·社会(4处)”、“信息库(5处)”、“读一读(1处)”、“WWW(1处)”。因为栏目的放置对正文逻辑影响较小,编者对史实的介绍与评述比较详细,如在“生活·物理·社会”栏目深刻地阐述物理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四、课程整合策略的选择

1.精度加工整合内容,合理匹配内容与目标

中学物理教材和历史教材虽然撷取了若干课程整合案例,但前者囿于教材编写的物理学科逻辑,以栏目形式将整合内容置于章节末而游离于教材深层结构之外,较多关注历史的细枝末节,缺乏与哲学、社会学的形而上学联系;后者囿于课程标准的刚性规定,以重要的科学议题或物理学家作为教材内容骨架,既缺乏形而上的思想升华,又缺乏形而下的逻辑展开。

课程整合不能局限于课程的形式整合,也不能局限于课程之间的天然联系,它需要教师克服教材的种种缺陷并基于上述课程整合目标将课程由形式整合引向实质整合。如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以图文形式呈现“曾侯乙编钟”,教师可通过视频短片动态地展现编钟优美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以生动的语言介绍我国特有的礼乐文化,将物理学与历史、音乐进行完美交融,以历史的视角拓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教学精心预设,整合动态生成

一切课程理想,其终点必在课堂教学之中。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潜在的整合素材需要精心预设,物理教师可以将伦琴发现X射线的历史编写成“互动式历史小故事”,在学生学习《选修3—4》第十四章第五节“电磁波谱”时加以运用[1],也可以在学习简单机械、能量的转化等物理内容时,将我国古代三弓床弩和古代神箭手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故事作为新课导入或内容深化的脚手架。

精彩的课堂生成不可预约。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等内容亟需科学事实予以具体化,而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有多条路径,这些路径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具体课程内容与具体学生,还取决于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如历史教材中的“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教师可以适当添加爱因斯坦的人文素养,如爱因斯坦与音乐、爱因斯坦与哲学、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哲学基础源于惯性系平权的思考以及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几何化思想,隐性的展示人与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

3.构建课程整合共同体,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整合不是教材编制的主线,它在各级层面的课程政策文件中也只是只言片语。课程整合目标的达成、课程整合内容的实施需要教师基于个人的课程素养与课程意识予以开发与深化。物理教师与历史教师有限的专业知识不能对两者的整合内容予以充分关照,因此,笔者认为课程专家有必要清晰地界定两课程整合的目标以及达成该目标所需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具体的课程材料对该课程整合予以精致化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由于课程开发成本过高,物理教师或历史教师很难独立进行课程整合。因此,笔者认为物理教师与历史教师有必要构建整合共同体并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建设,共同体成员共享相同的课程整合理念、目标与资源,具有共同的行动规范。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乃双向进行,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建设需深究如下课题:(1)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映射与匹配研究;(2)整合资源的一材多用研究;(3)现有物理或历史教材中潜在整合资源的深入发掘;(4)整合资源在物理或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旨在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裂痕,促使健康和谐的人格的最终生成。物理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不是课程整合的终点,而是希望通过两者的相互勾连与融通引领理科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不是内容的单调拼盘,也不是素材的简单堆彻,它需要教师就共同的整合内容或素材在两课程之间不断地引入与领出,不断地展开或合拢。

————————

参考文献

[1] 郑晓波.互动式历史小故事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4).

[作者:张恩德(1971-),男,湖北黄石人,嘉应学院物理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上一篇:资质注销申请报告下一篇:迪尔凯姆自杀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