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4-04-30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共8篇)

篇1: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学习反思

通过培训学习我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使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能够识别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并且能够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向导和约束。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四、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展开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五、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六、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七、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新课标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新课标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篇2: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特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教学目标:

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主线: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体系结构及课时数: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第一章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三章2课时

第四章第二章

第五章信息获取 第六章

第七章4课时

第八章第三章

第九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5课时

第十章第四章

第十一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十二章6课时

第十三章第五章

第十四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

第十五章7课时

第十六章第六章

第十七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十八章6课时

第十九章第七章

第二十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十一章2课时

第二十二章体例风格:

第二十三章本册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很好地衔接了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后续各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每节学习导言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习目标简述,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每一节所展示的资料也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正文两旁的注释栏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本章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巩固。

第二十四章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主要特色如下:

1、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

2、教材活动设计与选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实用性强;

3、在实践活动中,很多是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合作形式培养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内容调理清晰,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处理了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5、强调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各章节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文件的下载”,了解多种文件类型,尝试多途径下载文件,并优化下载方式,提高效率,对文件下载有整体认识;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通过体验网络数据库,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

第三、四、五章均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给人类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探索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趣。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是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加工”主要讲了汉字的编码和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简单加工文本信息的方法;“表格信息加工”讲解了表格数据的简单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进一步体验和认识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如何很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信息。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带领学生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正确信息处理价值观,学会选择恰当的学习处理软件,有效完成信息加工任务,并且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三章的重点是能熟练运用文字、图表、多媒体、程序或智能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难点是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具,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技巧。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能力。主要依托个人网站制作这一方式,介绍信息集成和信息发布的过程,学会发布网站、传播信息;利用论坛和QQ等平台讲解信息的交流和意义,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和交流工具,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

篇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发展推演

●课程核心发生变化

课程核心是在讨论课标时首先接触的最为敏感的问题, 因为它涉及课程是维持现状还是发展变革, 课标是否定还是否定之否定的问题。

目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培养信息素养”为课程的核心。对这个概念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一线教师教学实施中理解、落实的困难, 到有关学者专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调查, 大家都不难发现这个概念到目前为止, 在课标中并不十分明确。当然, 信息素养在学术界也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概念, 外国的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 国内的其他课程也有所借鉴, 学术界也有多方面的论述。但可惜的是, 对于如何落实信息素养, 并没有官方的细致界定。于是在教学一线产生了多样化理解, 也出现了很多的替代性研究。比如, 双本体的理论、技术素养的观点、技术价值的角度、生活算法的思维以及一些类似“回归技术”、“重在应用”或“技术哲学”、“学科科学化”等做法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素养的发展。

假如课程标准要改变, 你认为信息素养会不会被抛弃呢?如果抛弃, 回归纯技术、纯软件的操作教学又不太可能, 它会被什么概念替代?如果被发展, 它将通过哪些技术、过程、情感或其他条目来形象地界定呢?如果新的课程标准真的要重新确立课程核心, 它必然会更关心技术与人的关系, 会更关心人的生活, 更注重生活中的学习、应用与创新。

●课程结构发生变化

目前, 高中课程标准确立的最大课程结构特色是“必修+选修”。有的学科甚至有一个系列、n个模块。而高中信息技术只有一个必修模块。这里亟待解决的现状是, 必修与选修的区别对待问题。在一直没有深刻变革的“讲、练、考”的教学模式下, 必修很受用它的地位, 因为它是考试的主体。但是, 选修中一起选修1~2模块, 轮番选修2~3模块的情况尚普遍存在, 客观上形成了集体选修的局面, 没有显示出它的个性化教育特色。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 必修模块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很多, 涉及软件多、技术跨度大、零起点与非零起点纠缠不清、教学深度把握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必修课的功能也遭遇到“基础补课”、“知识普及”和“考试主体”等不同待遇。因此, 如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延续必修模块, 其课程目标和内容深度如何定位就成为发展的关键。或者, 必修本身是否需要划分出n个模块, 也是值得思考的。

高中选修模块划分依据是“技术分类”, 即对网络、多媒体、程序设计、数据库、人工智能进行了课程模块分类, 这里涉及与越来越综合化的技术发展实际相背离的风险。目前,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数据库, 甚至人工智能应用结合度越来越高, 单纯的分类模块划分对学生的思维、爱好和视野的影响是不得不重新审视的。如果再加上选修数量的局限性, 很多选修内容被舍弃, 也有失教育公平。综上所述, 选修课程的结构调整任务可能会比必修更繁重。

课程标准是不是会继续必修加选修的方式?彻底抛弃这种模式的可能性如果太小, 那么如何界定必修, 如何重新划分选修就会成为重点, 这需要对学生水平、技术现状、文明发展等进行多方研究。如果从高中教育目的来看, 新的课程标准关心基础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它也许会借鉴外国的一些长远规划, 以对能力进行分层作为选修依据, 以让爱好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有所选择。这里的不同学科爱好不应仅指信息技术, 它的范围应更大, 由此才能让选修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机遇, 让技术真正成为服务学生发展的工具, 而不再单纯为学模块技术内容而努力。

●课程内容发生变化

目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很全面, 从信息与技术的特征、发展历程, 一直到操作系统、文字处理, 再到多媒体、算法程序、网络、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内容似乎已经不再欠缺。但是, 小学、初中、高中也都是这些类似的内容, 于是,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必修模块内容就倾向于“技术的方法与过程”, 而选修模块则倾向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在难度上的确有所区分, 但是受课时、师资、考试等影响, 又很容易被教师简易化处理, 仍然回到最基本的软件学习中去, 单调和重复的现象仍然严重。选修课程的另一个现象是给学生以高中学习大学课程的印象, 如算法与程序设计涉及的数据结构、数据库中的结构化语言、网络中涉及的协议模型等。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除与课标的结构有关以外, 还与对技术范围界定的不细致有关。课标的内容变化, 有两个关键最受期盼:细化技术点、关注具体应用和成果实效。

必修模块的发展应针对高中学生, 提出最基础的技术、技能和素养的要求, 之后再增强技术点、知识点的具体描述或案例建议会更有效。选修模块, 在进行合理的技能分类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分类之后, 会对技术、技能的层次做出不同要求, 同时对软件、环境等技术载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建议, 对成效的达到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或者, 对于各类高难知识进行单独要求, 如加深知识难度、培养本学科专业人才等进行模块设计。总之, 需要给选修更多样化、实践性、实用性和地方化的发展空间。

●课程活动发生变化

基于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课程活动形式的原本核心的是“让学生经历信息技术的实践”, 但是普遍沿用的仍是教师演示, 学生练习, 或多或少增加了分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活动的成果多是预设或虚拟, 并没有太多切合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学科体现了前沿科技, 可是学生鲜有机会置身其中。

课程活动离不开“真实应用”的原则。即引导课堂活动进行较大的变革, 甚至彻底抛弃课堂的讲授, 完全走上“用与学相结合”的开放式课堂。活动的内容、时间不是完全依靠课标、课本进行。例如, 媒体、智能、程序的一个综合应用课堂, 即可通过现场、课件或远程网络辅助课堂, 请来游戏设计师揭秘游戏制作的有趣过程和幕后花絮, 激发学生激情, 指导和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创新;或者带领学生为文艺晚会进行媒体筹备, 从音乐、视频或布景, 设计眩目的LED大屏幕效果, 图像视频的技术应用探究会自然而然掌握。总之, 课程活动要离开过多的限制, 并且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彰显, 在班内、年级、校园展示或发表, 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是探究、创新的舞台。另外, 留有适当的空间配合国家正规的竞赛, 开设一些有深度的内容, 也会让富有创意又有能力的拔尖学生崭露头角。

如果要让新课标的课程活动“技术”服人就要做到:引导学生真正关注真实的社会应用, 切实鼓励学生参与真正的技术创意, 在真实的活动中提高技术与技能。

如果新的课程标准真的要重新确立课程核心, 它必然会更关心技术与人的关系, 会更关心人的生活, 更注重生活中的学习、应用与创新。

如果从高中教育目的来看, 新的课程标准关心基础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它也许会借鉴外国的一些长远规划, 以对能力进行分层作为选修依据。

如果要让新课标的课程活动“技术”服人就要做到:引导学生真正关注真实的社会应用, 切实鼓励学生参与真正的技术创意, 在真实的活动中提高技术与技能。

篇4: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方略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也有了新的内容,能否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高低的依据。在笔者看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和培养方略必须突出“创新”二字,既要创新教学理念,又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下文列举了几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容易运用的几种“创新”教学方略,以供参考。

一、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然而许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他们往往采取单一、片面的教学手段,甚至大多数只是单纯地介绍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具备创新性,自然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法,在课堂设置比较合理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网络”方面的知识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现代信息传递与古代信息传递的对比视频来制造合理的课堂情境,视频内容大致为:在古代,异地之间的人们的通信只能依靠信件,耗费的时间长而且信息的时效性不大,而在当代,人们之间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信息或者资源在网络上只需要点击几个按键便可以完成共享和传递,这样既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还可以快速地实现扩散。在视频过后,学生的兴趣都被视频的内容吸引了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根据视频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如“当代的网络与古代的信件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网络与信件之间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这样在网络与信件的比较中就把网络发展的特点完整地展现了出来,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够使其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

二、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鼓励其自己动手

由于我们讨论的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方略,而教师面对的多是未成年的中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中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特点考虑进我们的教学任务中。众所周知,中学生大多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究一件事情的根本,喜欢自己动手创造的成就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将课堂交给他们。比如,在学习基本的word操作的时候,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交给学生一段现成的文字,然后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加工,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所以我们可以创新一下,让学生自己把喜欢的文字打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方案对文字进行加工,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评选,看谁的任务完成得最好。这样既能够体现学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同时掌握必须的知识,一举多得。

三、设置课堂任务,学习与娱乐相结合

对教师而言,想办法使学生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践证明,合理地利用课下时间有助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但是教师绝不能够毫无顾忌地随意设置课堂任务,因为大多数学生非常反感教师布置过多的课下作业,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对作业进行技巧性的设置,将学生的学习与娱乐联系起来,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任务充满了娱乐性质,学生不容易反感;另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任务使得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既保证了学习效率,又满足了娱乐需要。比如,我们在word教学完成后,为了巩固学生的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就可以布置这样一个课堂任务,即让学生在课下自己编写一张贺卡,贺卡的内容为你最想和好朋友说的话,然后为贺卡配上自己喜欢的字体和颜色,最后通过网络发送给好朋友,这样学生既不会反感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还能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

四、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够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小教室和书本内容上,而要整合利用多种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无论是什么资源,只要对我们的教学有利,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加以使用。比如,现在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形式传到网络上,然后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另外,在电视或者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有关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作为课堂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五、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张以学生为本,所以在教学上无论信息技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略,都要以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希望笔者提出的几种方法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参考文献:

[1]胡松海.新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5).

[2]韩建军.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探究[J].才智,2010(08).

篇5: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1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

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

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初中

巩固兴趣发现特长

拓展+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 自主选择综合运用

创新能力培养,改进方案,动手创新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

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四、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国家课程。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五、“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这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

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小学的选修包括机器人教学和LOGO语言。中学的选修内容有机器人教学和基于汉语编程语言的程序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间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

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3.能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会判断不良信息、主动抵触不友好网络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学会管理电子邮箱和反垃圾邮件的管理的方法,学会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四、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1.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方面的独特性。

2.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3.学会使用一种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五、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

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成表。

五、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成表。

2.根据需要,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3.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

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统计结果和研究结论,增强研究结论和结果的说服力。

六、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住处表现形式,并对制作过程进行规划。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结合考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媒体形式素材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形成组合方案;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必要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综合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

4.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

5.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6.能通过讨论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并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增强在现力;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作品制作过程的异同。

7.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养成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七、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1.结合自己使用网站的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在信息表达与发布方面的异同,比较网站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

2.学会根据学习或社会交往的需要,设计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的内容栏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学会使用合适的网站制作工具制作网站,尝试使用常用网站制作技巧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会交往。

篇6: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1-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住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的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快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小学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

(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

(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

(2)学会绘制图形。

(3)学会给图形着色。

(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

(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

(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

(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 LOGO绘图

(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3-

(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演奏乐曲。

(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

(4)了解LOGO简单编程。

初中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与信息社会。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中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与信息处理。

2、信息技术的应用。

3、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4、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6、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2、汉字的输入。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6、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

(2)其他对象的插入。

(3)特殊效果的处理。

(4)版式设计。

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通信基础。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

(5)因特网上其他应用。

(6)网页制作。

模块五数据库初步

(1)数据库基本概念。

(2)数据库的操作环境及其操作。(3)数据的组织与利用。

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

(1)问题的算法表示。

(2)算法的程序实现。

(3)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制作工具及其特点。(2)各类媒体资料的处理与使用。(3)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4)多媒体作品的发布。

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1)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2)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3)软件系统简介。

(4)计算机的安全。

(5)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篇7: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总结

德江民中

王江宁

通过此段时间对新课程标准解读的学习,本人认识颇深,现总结如下:

二十一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全新社会,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这就必然向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学又是一门有难度的工作,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由老师教学生学(被动接受),后来发展为我要学——我会学——自主学——互相交流学,这也是教学的必然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学生的指名、轮流转化为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的抢答,课堂教学更民主化,学生有了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它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我认为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时候用,讨论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绝不能留于形式,以防止教学出现“浮躁与虚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结果却为低效”等现象。教学工作也是脚踏实地、不断革新的艰辛尝试与实践,绝不能使“有效教学”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妆品。

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让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每一位同行树立良好的形象,用爱心和睿智去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虽然很早以前就参加过课标、教材的培训,但是以前在很多时候只是走走形式,自身并没有真正走进研究与探索中去。现在我校要在开学初对所有的教师要进行专业的测试,我发现我对新课标认识还很肤浅,一次次的自己研究,面对新的体制我在理解新课标时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不得不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新课标,从而也有了更新的体会。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新”“实”“活”的特点。新主要表现在选材新、结构新;实主要表现在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强调实际运用、更突出实用效果;活主要表现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处理和开发、教法学法要活泼、为生活化学习提供范例。这样既拉近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更体现了信息技术本身的个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与生活更贴近了。

使学生愿学乐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新教材体现“新” “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新”“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尤其是在课堂上,如何使一节课鲜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曾尝试这样做:在阅读教学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在探索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情景创设的形式力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最好是能够在共同的学习探索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感情体验的过程。老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剥夺学生探索和体验的权利,而是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体验是个体生命独有的心理过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允许有差异,不要把专家的实践操作体验强加给学生。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讲对操作的了解,对结果的理解,对不同问题的见解。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忘我的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也使得教师的讲课更富有激情与活力。

篇8: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现状

一、引言

中国教育技术专家委员共同组织研究并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 》于2012 年5 月正式对外发布。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出台给各地区各学校教师提供了编写教案的基础, 但除部分主观原因外, 学校的实际教学与新课标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笔者对部分中学进行调查研究, 在新课标的解读时以此为案例进行分析,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中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来调查和收集相关数据。根据调研课题的性质, 此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形式为结构性问卷, 对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以用于分析讨论, 在统计结果分析时采用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方法。

二、《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 版) 》初中部分解读

新课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 将初中部分的“课程内容描述”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 基础模块在结构上分为“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与加工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1], 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是持续学习的先决技能。其基础性不单单局限于计算机学科知识, 更在于提倡和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内容, 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等方面[2]。新课标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强调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培养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基础模块专题一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部分软硬件的构成、基础硬件的基本作用和计算机的连接方法;能够安装和卸载计算机软件, 具备分辨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异同点的能力等。

二是注重技术与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尝试使用具体工具解决生活问题。各单元的内容不限制为具体软件的操作使用, 目的在于加大软件之间的互通性。针对方法性和可迁移性的内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3]。例如:文本单元对初中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对文本进行简单编辑, 还要求学生学习文字编辑中具有辅助意义的操作, 要求与信息技术实际应用密切结合起来。

三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和传递信息,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让学生学会借助邮件等实时通讯工具获取和传播信息;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中获取信息, 发表观点,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改微博、QQ空间的主题和风格等。

四是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声音和动画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对声音和图片进行采集和处理, 能够在作品中呈现多媒体信息, 设计制作自己的个人作品。

五是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 能够积极主动地抵制不良信息。要求学生能够遵守上网的礼仪和规范, 在网络信息的世界里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鉴别和评价信息能力。

初中基础模块与小学阶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着重让学生主动观察、尝试、操作、体验和掌握各项知识并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 其内容的设置和要求达到的水平是彼此承接、倚重不一, 逐级提高、螺旋上升的[4]。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芜湖市部分中学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络的开发基地、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5], 芜湖市区信息技术教学在安徽省内比较具有代表性, 因此, 笔者就芜湖市部分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笔录要点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如下。

1.信息课程的学习内容

根据问卷统计可知, 初中阶段学习的软件数量和难度逐级增加, 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方面尤为凸显, 整个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软件共13 个。

2.教师的上课方式及考核形式

芜湖市大部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微机房进行, 66%的学生表示教师倾向于边操作边讲解后让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方式, 教师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只占9%。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依然是最常用的教学形式。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的期末成绩考核常规形式基本为笔试和上机操作, 部分学期只进行笔试。

3.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遇到的困难

进一步对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图1 所示。这说明尽管信息技术被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学校信息技术课时设置依旧严重不足,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操作时间过少, 这成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大阻碍。

4.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在信息化社会, 人们越来越重视与时俱进的信息化教育。如表1 所示, 没有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要, 与学习成绩无关, 充分表明学生在思想上对信息技术的重视。

5.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 (师资力量)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师资培训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无法避免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仅28%的学生对学校机房的基础设施表示满意, 57%学生认为学校硬件资源落后, 设备陈旧老化, 在学习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从教师的访谈中也发现, 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专项教育经费, 但这些经费主要用于购置硬件设备和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改造方面, 在软件、师资培训等相关的建设投资几乎为零。

四、现状与课标的差距及教学改进措施

11.实实际际教教学现状与课标的差距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 中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软件十分丰富, 便于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对各种软件的学习, 学生基本能进行相应的操作, 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 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本次调查实践结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

22.教学改进措施建议

增加实际操作教学的比例, 教师应该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内容教授, 课堂教学以精讲多练为主, 尽可能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操作练习。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 实现自己的创意, 在任务中完成知识的巩固,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实现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信息技术不应该简单解释为一种关于计算机的技术, 而是一种人类与客观事物交流的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工具, 计算机只是其中的媒介, 课本只是教授信息技术的工具,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以致用才是信息化教育的根本。同时, 考核的形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作品中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而不是牢记操作步骤为考试服务。

学校应该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 教师队伍也应该加快信息资源的扩充和网络化教育的普及, 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加强信息发布的监督力度。笔者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如何去鉴别和分类信息才是教育的重要目的, 如此学生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去抵制不良信息。

五、结束语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立足于我国当前义务教育教学的实际, 既能给教师指明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引向, 又为教师留有个性化发挥的空间[6]。课程标准也对年轻一代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将信息化发展的相关要求与理念真正地体现在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肖友荣.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02) :32-34.

[2]崔英玉.中韩两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情况的比较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9-10.

[3]程志.陈晓辉.浅议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及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7) :89-95.

[4]刘一颍.刘培玉.吕洪宾.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3) :10-15.

[5]芜湖第二十七中[D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956424.htm.

上一篇:将廉洁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下一篇:不合格分析处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