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TNF-α与IL-6变化分析

2022-09-10

卒中后抑郁 (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 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人们对卒中后抑郁的危害深一步地认识, 对其发病机理、诊疗措施的探究也进一步展开。西酞普兰是治疗PSD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其药理机制在于调节失衡的神经递质, 提高减少了的5-羟色胺 (5-HT) 。其治疗PSD后, 患者肿瘤坏死因子-ɑ (TNF-ɑ) 与白细胞介素-6 (IL-6) 的变化情况鲜有报道。本研究即对PSD患者服用西酞普兰前后TNF-ɑ与IL-6变化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44例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卒中的PSD患者, 分为治疗组和PSD对照组, 治疗组72例, PSD对照组72例。2组在性别比例、年龄、基础疾病、文化程度、病变性质HAMD得分上无明显差异。144例患者入选标准。

(1) 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标准, 并经头CT或头MRI证实; (2) 意识清楚, 检查合作, 无明显失语或严重认知障碍右利手; (3) 既往无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史, 无心肝肾重大损害, 年龄<75岁; (4) 入选患者诊断符合CCMD-2-R抑郁症或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的标准[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 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 17项评分为18~24分。排除经过2种抗抑郁药正规疗程4周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患者。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PSD发生后1周内在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西酞普兰20mg/d。PSD对照组拒绝抗抑郁药物应用, 仅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2组疗程均为6周。

1.3 检测方法

144例PSD患者治疗前后、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日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4m L, 离心, 取抗凝血清300微升, 置-30℃冰箱待查,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ɑ与IL-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所有结果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各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取ɑ=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 结果

健康对照组:TNF-ɑ:13.43±5.27, IL-6:28.68±7.44;治疗组:治疗前TNF-ɑ:28.33±15.20, IL-6:65.74±14.91;治疗后TNF-ɑ:14.42±15.35, IL-6:28.17±14.82。PSD对照组:治疗前TNF-ɑ:28.17±14.45, IL-6:65.05±14.88;治疗后TNF-ɑ:20.23±14.62, IL-6:40.72±14.35。TNF-ɑ与IL-6结果单位均为ng/L。

144例PSD患者TNF-ɑ与IL-6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 。治疗组和PSD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NF-ɑ与IL-6均明显下降 (P<0.05) 。治疗后治疗组较PSD对照组TNF-ɑ与IL-6均明显下降 (P<0.05) 。

3 讨论

TNF-ɑ是一种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 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 可对内皮细胞产生毒性, 破坏内皮细胞, 促进血管新生内膜形成, 促进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 促进血栓形成。急性脑卒中, TNF-ɑ明显升高。IL-6是单核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细胞对白细胞介素-1和少量TNF-ɑ起反应时合成的多效性细胞因子。研究发现, IL-6含量在损伤的脑组织中显著升高。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2], PSD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PSD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阻碍躯体残疾的康复, 增加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复发率、致残率, 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 更给患者本人增加了极大的痛苦。PSD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智能减退, 有焦虑、害怕情绪, 部分病人表现为躯体症状如乏力、困倦、无法解释的疼痛、胃肠道症状、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等。

PSD的发病机制目前公认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失衡, 去甲肾上腺素和5-HT下降。Spalletta等[3]提出了PSD病因学的新假说, 他们认为细胞因子与5-HT通过吲哚胺2, 3-双加氧酶相互作用可能在PSD中超着重要的作用。与单纯卒中患者相比, PSD患者有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及高峰持续时间延长, 或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降低及反应性升高的延迟, 即PSD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细胞因子网络稳态失衡。Kagaya等[4]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的IL-6、TNF-ɑ均显著高于健康人。Dantzer[5]认为抑郁症患者血浆内升高的细胞因子可作为抑郁症的一种状态指标。本研究中, 144例PSD患者IL-6与TNF-ɑ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 进一步提示细胞因子可能是PSD发病原因之一, 其数值可作为抑郁程度的一个指标。

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高度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5-HT, 提升5-HT而起到抗抑郁作用。既然抑郁症患者血浆升高的细胞因子可作为抑郁症的一种状态指标, 那么, 本研究结果显示, 西酞普兰治疗PSD患者后, IL-6与TNF-ɑ水平明显下降, P<0.05, 从细胞因子角度提示西酞普兰治疗PSD疗效肯定。

摘要:目的了解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 (PSD) 患者TNF-与IL-6变化情况, 判定西酞普兰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治疗组, 健康对照组和PSD对照组,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另外2组治疗前后的TNF-与IL-6数值。结果治疗组和PSD对照组治疗前TNF-与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和PSD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PSD对照组。结论西酞普兰治疗PSD后, TNF-与IL-6明显下降, 西酞普兰疗效肯定。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西酞普兰,TNF-,IL-6

参考文献

[1] Melinda W, Terence LC, Kichard LV, et al.Case Definitions for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EB[J].1990, 39 (NO.RR-13) :11~13.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26.

上一篇: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平等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