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饲养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青年鹅饲养后期如不作种用,则需要育肥上市。未经肥育的青年鹅虽也可上市,但主要是骨架,没有达到最佳体重,胸肌不发达,屠宰率低,而且肉质较粗,有青草味。进行短期育肥后,肥度增加,肉质改善,可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肥育鹅饲养管理的关键是充分喂养,快速育肥,限制运动,减少营养消耗。

第一篇:饲养管理论文范文

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

传统乡村养鸡主要是利用闲置的房前屋后大面积空地进行的粗放、原始、小规模的生态养殖,这种条件下放养的土鸡肉质鲜嫩,更能迎合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巨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优化饲养的结构,近几年森林生态放养鸡技术迅速发展。生态鸡主要在林下散养,森林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充裕的食物来源,如森林中的植物种子、昆虫以及果实, 而且这种独特的养殖方式,让鸡肉变得更加鲜嫩,味道更加独特,并且蕴含了丰富的营养,所以拥有更加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林下生态放养鸡技术完美地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生产优质肉鸡速度,又确保鸡肉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真正达到了绿色零污染,并推动了农村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林下生态放养鸡模式与现代环保理念相符,主要分为培育雏鸡和成鸡放养两个阶段。林下生态放养鸡是以前草养鸡的推广,养鸡能有效减少森林虫害的发生,且鸡粪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林下生态放养鸡拥有饲养技术浅显、养殖成本少、经济利润高、市场销路好等优点。生态养鸡的大力推广,对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及提高农业收入具备重大现实意义。现将林下放养鸡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品种及饲养场地

(一)品种选择

林下生态放养鸡的特点是放牧,应挑选生长快、适宜放牧、生产机能高且抗病力强的优质品种。适应森林放养鸡品种一般是本地的土杂鸡或土鸡、肉蛋兼用型鸡、肉鸡和蛋鸡,其中,一般最好的品种选择是肉蛋兼用型鸡,其具备抵抗力强、适应性强等优质特点,而且生态鸡羽毛颜色以黑色、黄色为优。也可按照生态养殖场地的市场需求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

(二)场地选择

养殖生态鸡地点要选择离工厂、居民点和公路主干线500 m以上、场地干燥、背风向阳、坡度不超过35°、周围无污染、取水方便的山坡地。若场地坡度较大、潮湿、较低,则不利于鸡的健康及鸡群管理。在森林放养,选择树冠小、林木稀疏的地带比较合适。

(三)鸡舍建设

鸡舍应该建在森林里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雨季不涝、排水排污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可改造旧建筑物或建塑料大棚为鸡舍,在鸡舍两侧的滴水檐高度为1.5 m,屋顶用茅草覆盖,鸡舍面积按照8~10只/m2计算。可用竹筒做饮水器和料槽,均匀地放在屋里。成鸡鸡舍内要装数排小圆木作为栖架。小圆木半径约4 cm。第一排离地35 cm,以后每排高5 cm按照阶梯式安装,排距约30 cm。安装时要注意稳固,以免鸡飞上栖架造成摇晃或倒塌。

二、饲养管理技术

(一)雏鸡的饲养及管理

1.进雏前准备工作。小鸡进入鸡舍前,应严格消毒鸡舍内外,首先,应用石灰水(浓度10%~20%)涂抹1次,然后喷洒消毒药(1:1200倍液消毒威或l:600倍液百毒杀)。 其次,饮水器和料桶及其他器械也应该用百毒杀1:2000倍液消毒,然后清洗。

2.控制进雏数量和时间。进雏时间通常在1—3月。按照周龄定雏鸡饲养的密度。1~21 d龄密度为20~30只/m2,28~42 d龄密度为10~20只/m2。将雏鸡箱迅速搬入舍内,将小鸡小心地放在育雏床上。

3.雏鸡日常管理。一是饲养过程中要及时补水补饲。应确保提供清洁、充足的水源,饮水器要分布于鸡舍内各个地方;喂养时要少给勤添,饲料量要做好记录,方便观察采食量变化,30~40 d龄,就开始稍微喂玉米粉,减少饲料量;小鸡慢慢长高,食槽和饮水器的高度也要随之改变,饮水器的上沿应与鸡背一样高,食槽的上沿应与鸡胸脯一样高。二是定期清洁舍内外的卫生。清理粪便、清洁食槽、涮洗水槽的时间应间隔14 d,防止感染雏鸡。三是控制好温度。育雏时生长环境的温度要定期测量,确保温度适宜,应根据鸡群离热源的距离及分布状态和活动判定。采取每天温度慢慢降低(每7 d约降2℃)的方式,使得育雏长大后能够尽快适应室外气温。四是雏鸡要进行免疫。育雏3天内要点眼28/86疫苗,用量为1滴/只;育雏约6 d要注射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用量为0.3 mL/只;育雏10~15 d需要点眼新城疫疫苗,用量为1滴/只。五是适应性训练。将饲料放在铝制或木制的小食槽内,在投喂时用敲击声或口哨声进行训练。

(二)放养鸡的喂养管理

生态鸡饲养一般5个月为1个周期,放养鸡应经过适应训练,使其饲喂、饮水、放牧、紧急避险及归巢等方面都养成条件反射。生态养鸡的饲养包括天然饲草和人工饲料两部分,采取人工舍饲和放养进行喂养,人工喂养每天2~3次,使放养鸡能有足够的营养,使得鸡能健康成长。开始放养的路程和时间都不适宜过长,需要慢慢延长。鸡群放养要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林地放养鸡群不宜在恶劣天气进行。防止鸡断喙、高温等情況应激,一般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复合添加剂或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鸡出现应激反应。公鸡、母鸡及不同日龄雏的鸡要分群喂养,通常每组放养鸡群50~100只。采用分区轮牧放养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疫病,而且可以迅速恢复植被。蛋鸡在产蛋前应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当鸡进入产蛋期时,应设置一个固定的蛋箱,并进行强化训练,使母鸡能到指定的产蛋箱内进行产蛋,提高管理员的劳动效率和减少鸡蛋的损失率。在秋冬季时,应建立适合蛋鸡产蛋的生存环境,修筑适宜的产蛋舍,保证蛋鸡能正常产蛋。在生态鸡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森林施用农药期间应当禁止放养,按照农药安全期来制定合理的放养时间,预防鸡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强防御有害动物如蛇、黄鼠狼等对鸡的侵害。

三、疾病防治

(一)免疫技术

生态鸡是在山区林地成长的,随时都可能会受到感染,而且生态鸡通常需要喂养4~5个月,为防止疾病,鸡必须有计划的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后的疫苗瓶不能乱扔,必须煮沸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雨雪天气禁止放牧,以免弄湿鸡毛,导致鸡受凉而感冒。放牧场所要提前检查,发现死动物应立刻做无害化处理,防止鸡群发生中毒。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大时,应及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部门。

(二)预防用药

在放牧时,需要定期在鸡饮水中注入一定量的消毒剂,控制饮用水中有害菌群,避免疾病的传播。在林地里放牧,生态鸡不好管理,出现病鸡时,要及时治疗和隔离,并对易感染的鸡群采取预防措施。

(三)定期驱虫和消毒

鸡舍的门口处要放一点生石灰,可降低鞋底携带病原微生物进入的机会。林下生态鸡会到处啄虫卵、啄虫,发生寄生虫病几率会加大。所以鸡群需要1~2个月用丙硫咪唑或者左旋咪唑进行1次驱虫,以提高鸡群均匀度、成长速度以及蛋品、肉品的安全性。鸡舍需要定期消毒,经常清扫,定期清理鸡粪,转换一个放牧区时,要彻底清理好上个牧区的粪便,放牧地和鸡舍都要保持清洁卫生,打扫时尽量避免灰尘密布,通常每7 d给鸡用过氧乙酸消毒,用量30 mL/m2,这样对鸡既无害又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还可以用抗毒威等药进行杀菌。

(四)适时出栏

按照优质鸡的积累营养成分和生理的特点,以及公鸡比母鸡长的又性成熟早等特点,以母鸡150 d出栏、公鸡120 d出栏为宜。这时候出栏的体质量一般每只为2 kg,且味香可口、肉质鲜嫩。

作者:支太安

第二篇:肥育鹅的饲养管理

青年鹅饲养后期如不作种用,则需要育肥上市。未经肥育的青年鹅虽也可上市,但主要是骨架,没有达到最佳体重,胸肌不发达,屠宰率低,而且肉质较粗,有青草味。进行短期育肥后,肥度增加,肉质改善,可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肥育鹅饲养管理的关键是充分喂养,快速育肥,限制运动,减少营养消耗。

1 肥育鹅的饲养方法

肥育鹅的饲养方法有放牧肥育、舍饲肥育和填饲肥育3种。

1.1 放牧肥育 放牧肥育是广泛使用的、也是最为经济的方法。放牧方法与青年鹅相同,但季节性较强,要与农作物生长季节联系。如春鹅应于清明前捉鹅,正好赶上麦收季节,放牧稻田的要在稻收割前60d捉鹅。放牧肥育鹅的平均体重可增加0.5~0.75kg。

1.2 舍饲肥育 用木条、竹子等围成鹅舍进行鹅的肥育,适合于放牧条件差的地方和季节,以及集约化饲养。这种方法的生产效率高,肥育均匀度好,但饲料成本高。日粮比例一般为:玉米40%、稻谷15%、麦麸19%、米糠10%。由放牧转变为舍饲要经过1周过渡期。舍饲肥育15~20d,体重增加30%~40%即可出售。

1.3 填饲肥育 将甘薯、碎米、米糠等混合精料或配合饲料加适量水,搓捏成粗1~1.5cm、长6cm的条状物,等其阴干后,用人工填入鹅的食道中。填饲时,左手握住鹅头,用双膝夹住鹅身,让鹅站立,左手用两指把喙撑开,右手拿条状料在水中浸湿后,用食指填入食道中。开始每天填3次,每次3~4条,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天4或5次,每次填5~6条。填完后把鹅关在圈内,尽量减少活动,并供给充足饮水。也可将饲料拌成糊粥状,用填料机填入鹅的食道中。填饲肥育还可获得较大的肥肝。

2 青年鹅肥育程度的确定

青年鹅肥育到什么程度为好,一般以膘度来确定。检验鹅体的膘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敏子”的丰满程度确定膘度。“敏子”是指鹅的尾椎与骨盆部连接的凹陷处,检查时摸不出凹陷,感到肌肉丰满,说明膘情良好,否则需继续肥育;二是根据体况的丰满程度确定膘度。膘情优的仔鹅,胸部平满,无胸骨突出,摸不到肋骨,两翅膀下靠近肋骨部位的肌肉突出,胸骨稍突出,两翅下肋骨部肌肉突出,但柔软不结实,全身肥度稍丰满。

我国大型鹅种在放牧条件下,60日龄公母鹅活重5.5kg;中型鹅种如浙东白鹅活重可达3.5kg;小型鹅种70日龄活重2.6kg。

3 提高肥育鹅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3.1 合理使用饲料,充分发挥潜能 鹅的增重规律因品种不同而异。如狮头鹅在7~9周龄增重最快,日增重达100~112g;太湖鹅绝对增重的高峰期在4~6周龄,周平均增重达500g。一般小型早熟品种早期生长较快,绝对增重高峰较早,与大型迟熟品种相差2周龄左右。因此,要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充分利用增重高峰期,合理使用饲料,发挥鹅增重潜力。

3.2 喂饲配合饲料,加快肉鹅出栏 我国农村养鹅,多以放牧为主,补饲米饭、谷粒和青菜,营养水平较低,饲养期较长,饲料报酬低,经济效益差。如改喂鹅配合饲料,生产性能将大幅度提高。试验表明,1~28日龄雏鹅饲喂能量、蛋白质水平较高的配合料(每公斤含代谢能11.7MJ、粗蛋白18%),日增重比以米饭和青菜为主的日粮提高17g。

3.3 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鹅种品质 本品种选育是提高现有鹅种品质的主要途径。我国鹅种大多还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个体间差异较大,必须进行本品种选育,使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大,生产性能得以提高。

3.4 开展经济杂交,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要进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最好的杂交组合。一般小型品种与小型品种杂交,产生不出杂种优势;用大型品种与小型品种杂交,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如用安徽雁鹅作父本,与太湖鹅杂交,后代60日龄3.2kg,比太湖鹅多1.05kg。

作者:徐美

第三篇: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技术推广

摘要:在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畜牧业也面临与人类争粮的问题。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证饲料投入的充足可持续利用性,需在稳定猪和鸡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充分利用农牧地区很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大力度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通过利用秸秆喂养肉牛,能释放秸秆的营养价值,生产出来的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与畜牧业良性发展,保证生产出更多的有机农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提高养殖效益。该文主要分析肉牛育肥养殖管理技术,并论述推广应用措施。

关键词: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技术;推广应用;措施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53

0引言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近年,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动物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不断增加。但在肉牛育肥养殖中,很多养殖户一直沿用传统养殖模式,导致整体养殖周期较长,饲料利用率下降,经济成本投入较高,养殖效益提升一直停滞不前。为显著提升本地区肉牛育肥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缩短育肥周期,需加快先进肉牛育肥养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变过去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理念,以提升肉牛生长速度。

1饲养管理技术

1.1科学建造养殖场

肉牛育肥养殖中对养殖环境要求相对较高,通常育肥舍应建立在地势稍高、通风良好、排泄方便、生活便利、环境清洁的地方,同时要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要求。结合育肥肉牛的养殖规模,确定牛舍的建筑面积,通常每头育肥牛应该配置4 ~5 m2的活动空间,牛舍坐北朝南,这样能保证良好的通风,将牛舍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快速排出。牛舍建造完毕后,应保证室内的温度维持为8 ~ 21℃,如果达不到该标准,应在牛舍中配置相应的保温设施。通常育肥牛养殖舍的湿度控制为60% ~ 80%。

1.2育肥牛选择

敦化市肉牛养殖产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本地肉牛品种生产性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出现该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养殖户和畜牧部门对本地畜禽品种的保护能力较差,品种开发力度不足,导致本地肉牛无序杂交、近亲杂交十分常见。为加速本地肉牛品种改良进程,可选择国外优质的种公牛冻精如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和本地黄牛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从杂交后代中选择出既具备父本生产性能,又具备母本生产性状的杂交后代进行肉牛育肥,极大缩短育肥周期,肉牛增重速度较快,屠宰率高。通常杂交后代应选择四肢较高,体型较长,皮肤松弛且有弹性,肌肉较薄,骨骼清晰,符合品种遗传性能,采食量较大,身体健康的杂交牛。通常应选择1.5 ~ 2.0岁体重为350 ~ 400 kg的牛。

1.3科学饲养

肉牛在育肥养殖前,应进行体内及体表寄生虫驱虫处理,这样能减少寄生虫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增重效果。体内寄生虫驱虫处理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丙硫苯咪唑、硝氯酚,体表寄生虫常用的驱虫药物,主要为敌百虫。在育肥前1周,让整个牛群充足饮水,保证饲料投喂的多样性,减少精饲料的投喂,在整个育肥周期逐步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减少干草的投喂量。夏秋季节外界牧草较为丰茂,主要以青草为主,冬春季节主要以青贮的玉米秸秆饲料为主。精饲料配方为玉米、黄豆、骨粉、食盐、添加剂,添加比例分别为78%,18%,2%,1%,1%,为提高肉牛的生产能力和身体抵抗能力,还可在饲料中添加0.01%的多维素[1]。在肉牛育肥养殖中,饲料投喂应按照先粗饲料后精饲料、先干饲料后湿饲料的原则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饲料投喂后,保证牛有充足的饮水时间和反刍时间,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粗饲料自由采食,每头牛每天投喂精饲料2 ~3 kg。

1.4做好牛群管理

在育肥牛养殖中应做到定位、定槽,定时给料,少量多次。定时投喂精饲料,定人饲养管理,定时刷拭牛體表,定时消毒,定时称重。还应保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夏季温度应该控制为18 ~ 20℃[2],保证牛舍温度较低,凉爽舒适。冬季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肉牛育肥养殖中,为减少牛活动造成的机体营养物质消耗,主要采用拴系,缰绳要逐步缩短,防止牛回头舔毛,减少牛活动范围。每天上午对育肥牛的体表进行一次刷试处理,保证牛体表清洁减少体表寄生虫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应密切观察牛的采食、饮水、反刍出、精神状态及排泄情况,要确保饲料和饮用水的安全卫生,保证饲料清洁卫生新鲜、适口、容易消化利用,避免向牛群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1.5做好卫生防疫

肉牛育肥养殖中尽管对多种常见的普通疾病抵抗能力较强,但养殖场一旦饲养管理不当或饲料营养价值变差,牛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时,会给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蔓延提供条件。因此在肉牛育肥前,一定要严格按照兽医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对肉牛进行集中疫苗免疫注射。日常养殖中应定期做好抗体水平监测,密切观察牛群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发病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并做好整个养殖区域的卫生消毒,及时清理牛舍中的粪便。新引进的牛群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才能混群养殖,杜绝传染性疾病的发生[3]。

2技术推广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要有效促进肉牛育肥养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整个畜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技术推广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因为只有确保资金充足投入,才能保证肉牛育肥养殖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购买高品质的饲草饲料,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完善养殖环境。通过提高投资力度,才能进一步改善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极大提高技术推广热情,保证各项养殖技术能落实到位。

2.2完善养殖技术推广方式

要确保肉牛育肥养殖管理新技术得到高效的推广应用,需要逐步转变过去传统的技术推广模式和推广手段,要始终坚持以地区、以人为本的推广原则,结合当地肉牛养殖实际和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选择科学的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模式。如可综合应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多媒体、农村科技大集、大型科技下乡、养殖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将先进的养殖技术,抽象的养殖理念,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广大养殖户展示,有效吸引养殖户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在基层树立典型,让广大养殖户看到应用新技术的养殖效应,逐步转变传统养殖观念,确保肉牛养殖户更好地参与到技术推广工作中。

3结束语

加速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加快肉牛养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过去传统养殖模式,缩短肉牛育肥周期,提高养殖效益。作为基层的畜牧部门,应深入基层充分掌握各个地区肉牛养殖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不断总结和分析,掌握各个养殖户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有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以提升肉牛养殖效应,加速先进养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耿立安,影响肉牛育肥效果的因素及其提升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 8):32.

[2]朱树松.自繁自养肉牛育肥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9 (2):49.

[3]王桃,王建军,李旺平,等.影响肉牛育肥效果的因素及其提升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19,45 (2):62-64.

作者简介:臧凤枝(1965-),女,吉林和龙人,大专,主要从事畜牧方面工作。

作者:臧凤枝

上一篇:审计责任论文范文下一篇:空间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