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信息化教学状况

2022-08-13

第一篇:高职信息化教学状况

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首先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入手,然后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主旨,其次对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有效分析。最后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创建自主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促进高职院校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并且其教育观念的更新速度较快,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转变以老师为教学主体的现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

1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特点和教学方针,使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都是被动地接受着老师讲解的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广泛交流和互动。然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知不够,老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口语教学模式,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针对英语考试例题,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1]。目前,高职英语的教材大多都是带有多媒体课件的,大部分老师认为在课堂上播放PPT就是已经实现着信息化教学,但实际上,利用PPT只是把原本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投放到了投影仪中,导致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点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学生兴趣降低,从而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目前大部分英语老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有待提升。高职院校中大部分英语老师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往往在一些信息化软件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主旨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基础,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通过多媒体平台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以及远程教学模式,针对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维护,并巩固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英语教学数字化的发展,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2]。

3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老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把信息化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自身的教学任务与主旨保持一致,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信息平台,找出更多良好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面[3]。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要讲解的内容与教学目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英语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老师在设计信息化课堂时,需要把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信息理论作为导向,并根据高职英语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对英语内容进行理解和发散,使学生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化的英语学习资源。此外,高职英语老师在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时,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素养,在教学中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4]。英语老师需要熟练地掌握信息化技术与基础知识,通过信息化技术,丰富自身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老师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教学模式,设计出使学生易于接受的,良好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信息教学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具有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想要创建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就需要具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培养化环境。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从而创造出一支强有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便于构建信息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信息化培训机会,创建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英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竞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培养环境。

4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1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老师需要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激起学生的兴趣首先需要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5]。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会经常遇到“JobHunting”的内容,想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使其可以丰富自身的相关经验,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一些有关“JobHunting”的材料,指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facetoface的面试。在角色扮演中,老师可以扮演interviewer,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我定位,并且还可以根据网络平台中的相关教学课件,给出一些面试参考,对学生进行self-introduction、Jobintention、Wagedemands等练习,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既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师生、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且还可以丰富学生日后的求职经验。

4.2创建自主网络学习平台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想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老师需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为学生创建自主网络学习平台[6]。在创建自主网络学习平台的过程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课前、课后。在课前,老师可以把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导学案,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中。例如,在学习Unit5ARoadtoYourFuture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该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式以及语法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导学案,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中,指引学生在课前对导学案进行认真学习。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然后通过树状体与列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中进行对比学习。此外,老师还可以把相关课程的问题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中,引导学生在平台中结合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互动。

4.3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老师可以坚持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与主动权,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在网络中查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英语电影和歌曲以及杂志小说等等[7]。老师还可以在网络中查找一些有关国外的时事新闻和热点,这样可以通过视觉、听力,阅读等方式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加深英语教学的目的。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老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合适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英语教学,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了解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为其制作适合的教学视频,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Unit8Entertainment的时候,在准备课件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先在网络中查找一些相关信息和资料,并把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合理,制作出有关的视听材料,利用这些视听材料,把不同的娱乐和影视类别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加勒比海盗》《绿巨人》《复仇者联盟》等电影背后拍摄的故事。由于学生对这些电影非常喜欢,因此,老师在讲解电影的时候,需要结合教材中重点的词汇和词组,指引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英语阐述出自己喜欢的电影和明星。想要使学生在课前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老师可以提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网络中下载一些国外影视明星的视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们,也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国外影视明星的资料。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还可以加深英语教学内容的层次。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要的。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还在发展的初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其有效地保证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高职英语教学,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英语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创新,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有效提升了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激起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信息化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媛.“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7(5):75-76.

[2]张小莉.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6(2):105-106+117.

[3]谢海玲.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2):68-72.

[4]褚淑娟.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分析[J].企业导报,2016(3):148+120.

[5]贾志颖.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8-60.

[6]张岩.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对比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99-100.

[7]王莉.刍议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4(9):16.

[8]范文静.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7):161-163.

第二篇: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摘 要】从课程内容分析、学情分析、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并以电力类高职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情况。

【关键词】翻转课堂 信息化 教学设计 高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77-02

一、问题的提出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新模式,正在日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借助信息技术,课前传授知识,并在课堂上实现知识内化。这一模式在激发学习主动性、扩大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被教育者寄予厚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对高职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课堂教学设计要把握高职教育的性质和高职课程体系的特征。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不仅是教授某个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如何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在高职教育中,不存在纯粹的理论知识课,而是在学和做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这点和中小学教育,乃至本科教育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在对高职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考虑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征,与任务导向等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法相结合。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高职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本文将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并以电力类高职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情况。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程内容分析。与常规的教学一样,教师仍然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分析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梳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自学能力,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重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前自行学习;而对于课程难点,考虑到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最好是在课上由教师引导进行强化,课下再发放有针对性的微课,供学生反复观看。同时,高职教学特别注重能力目标的达成,因此对课程的能力目标,一般应在课堂上,由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岗位任务,以“做中学”的形式达成;对情感目标,也应在课堂的教学情景中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便能明确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和课堂上分别应该如何设置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高职生普遍存在思维活跃、信息化素养较高、学习的职业导向性强的特点,因此,结合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模式契合学生的需求。但是高职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等缺点也十分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课前供学生自学的微课涉及的知识点及配套练习不宜过难,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保持自学的信心,任务量不宜过大,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压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任务结合,同时要把任务拆分为多个简单的子任务,降低任务难度。

(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金磊等提出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

(四)考核评价。在实行翻转课堂模式的过程中,应形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课程的考核评价可以更高效、客观地实现。比如,利用慕课平台等课程网站技术,可以管理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间、频次、活跃程度等,同时设置的在线测试考题可以实现自动评分功能。而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动化软件完成岗位任务时,也应尽量采用软件来实现学生技能操作的过程记录和自动评价。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

本文选取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2课时)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优缺点,并结合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岗位任务,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训练。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其一,知识目标,即掌握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四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其优缺点、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其二,能力目标,即能够识别电压越限的母线、能够恰当选择调压措施。其三,情感目标,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根据行业规程规范作业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推导出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教学难点则在于这如何恰当选择合适的调压措施。

综合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难点,梳理本课课前、课堂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为: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的自学;课上,教师在检查确认教学重点达成后,采取多种手段,带领学生攻破教学难点。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降落的公式(1),有能力通过自学理解本课负荷母线电压的表达式(2),并推导出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如下:

教学难点1的攻破(15分钟):在讲述调压措施的优缺点时,由于教师生活中调节温度的例子与调节电压非常类似,因而可设计一段flash动画来进行类比讲解,将调电压类比成调节温度,将发电机类比成中央空调,输电线路类比成热量输送的管道,变压器分接头类比成中央空调的遥控器,电容器类比成额外装设的空调挂机。通过这种生动的讲解形式,学生可以自行开展对四种调压措施优缺点的讨论。

教学难点2的攻破(50分钟):在对教学难点2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创设变电站的工作场景,引入一个任务:“当发现母线电压偏低时,运行人员该如何根据监视画面上的实时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压手段呢?”这就是变电站运行岗位的日常工作之一――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同时也是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难点。教师可首先介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概念,并将控制策略下发给学生。随后借助变电站运行仿真平台,让学生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练习。该仿真平台能让学生在变电站监视界面上模拟设备投退、变压器档位调整等操作,同时,学生能在界面上实时看到操作对线路功率、母线电压带来的变化。教师通过该平台下发几种不同的初始状态,每组学生对一种初始状态进行调压,并根据教师下发的控制策略来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或投切电容器组。调压的过程将被仿真平台自动记录并评分。随后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调压心得。至此,通过仿真任务的完成,第二个教学难点得以解决。

(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考核评价设计。本课的教学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软件自动评分,比如课程平台自动记录的学生在线学习活跃数据、在线测试结果,以及仿真软件平台对学生操作的自动记录和评分;二是教师评分,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三是学生推优的评分。

经实践证明,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高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紧密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的翻转课堂模式。

第三篇:ERP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舒江云

【摘 要】阐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信息化的战略定位,借鉴企业ERP实施的过程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战略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ERP 高职 教学管理 信息化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77-03 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管理模式是目标导向性的管理,是面向企业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其目标集中在特定的产品和服务上。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职学校合并、升格而来,虽然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建立了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但在管理上仍未完全摆脱过去中职学校的思想束缚,仍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职院校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的迫切需要,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特点,借鉴企业ERP实施过程,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提高,高职教育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支持,但各高职院校主要将资金投入在校园改扩建、科研扶持等方面,同时在扩招因素的影响下,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教学管理是面向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服务性工作,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教学管理工作日趋繁杂,如果不能及时地提升相应的管理服务,将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除在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方面也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比较单一,没有涵盖教学管理的所有环节。例如,很多高职院校仅仅是把日常教学工作上的内容纳入信息化,而对于教师管理、校企对接等环节却排除在外,存在着信息化管理和传统作业并存的现象,造成了教学系统的效率和规范化程度降低,影响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二)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教学管理的手段,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是相关的使用者。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在信息化素养方面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

1.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偏低。目前高职院校中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不完全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因此在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以及问题处理方面存在着不足,一线管理人员亟须得到系统地培训。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这会影响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效率的发挥。

2.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理念不强。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提高整个教学系统效率,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环节和流程规范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对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大多数仍然停留在解决信息传递以及资料整理的层次,对于教学管理问题应优先考虑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通过信息化改善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还没有进一步认识,这也制约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在教改中的作用。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有待健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面向的是高职院校整个教学系统,涉及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的问题,因此,必须在规划和设计之初建立一套全面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兼顾系统的功能性和规划性。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对信息化本身的认识,没有将其上升到高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只是把信息化看做改变管理模式的手段,造成了各部门协调能力差,系统的整体规划性弱,主要表现在领导层把信息化工作下放,缺乏高校长远发展战略的指导和统筹。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定位

(一)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系统效率,实现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通过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硬件设施、设备管理方面,利用信息化管理能提高利用率、减少闲置和浪费。在教学管理方面能够提高整体的协调性,教学管理各级各部门能够进行高效沟通、协作,从而能够更好地贯彻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教学管理方面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灵活,在排课、调课等工作方面使管理人员从原来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二)协调高校与企业对接,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内涵就是指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职院校更应如此。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方案更新速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要或者闭门造车,尽管教学理念先进,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能很好地对接。要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即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则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系统作为保障,这种教学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人才定位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协调,而且能够实现高校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作出的调整,教学管理信息化通过资源的整合,有效地提高高校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性、高效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教学改革的适应性。

(三)规范教学管理,创建教育特色,确立人才培养定位的有力保障。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升级,更是把原有的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规范、不协调等加以完善、规范和整合,即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实际上是一次对整个教学系统的重新梳理。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把教学理念与教学定位贯彻于教学管理的各个部门与环节,进而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把这种具有特色的教学管理经验通过流程化和标准化的手段加以固化,最终确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保障人才培养定位的贯彻和实施。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理论结构分析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管理系统的战略定位,提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理论结构图,如1图所示。

理论结构的含义为: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建立起基于职业能力的教学管理平台,该平台的作用是以教学体系为核心,以教学管理为支持,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控制,与招生及就业达到平衡。其中,教学体系所包含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体系的主题是专业教师,对象是学生,课程体系是手段,而职业能力是目标。专业教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学体系的关键。以上的理论结构能够形成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由于引入了人才需求,能够保证教学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大多数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是忽略了企业的需求或者注意了需求却缺乏对需求的分析及转化,没能建立企业需求与教学管理的衔接,进行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比如教学评价中只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以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来进行,这一方面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另一方面使教学管理偏离了目标和方向。

四、ERP系统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分析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运用信息技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是以企业管理理念为出发点,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的管理系统方案。ERP首先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在实际的运用中表现为管理软件。 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指运用IT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基于IT技术,通过软件集成的方式,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的ERP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将两者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由以上五个主要项目的对比分析,得知企业ERP和高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面向的对象,企业实施ERP后最终表现为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高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实施后最终表现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的学生竞争力得到提升。 第二,系统的目标,企业ERP的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教学管理系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ERP系统与教学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着功能相似、内容不同的关系,因此ERP系统的实施方法同样应该适用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

五、ERP视角下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策略

由于ERP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在系统功能和架构上基本一致,其思想内涵是相同的,是管理学中的系统思想和集成思想在不同应用领域的表现。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企业ERP实施的角度,对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进行分析。

(一)领导的决策与支持是成功实施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教学管理系统与ERP系统都是管理思想的技术实现。蕴涵在系统中的管理思想来源于企业的决策者或者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在教学管理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者须制定高校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的定位等战略思想,这些战略思想应从属于教育部关于高校发展的规划纲要,所以高校实施教学管理系统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的具体落实。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对教学管理系统的规划实施,实际上是教学管理思想的整理与实际运用,而不能把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简单看成是管理手段的升级,教学管理系统实质上是教学管理理念与思想的技术表现。

(二)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实施过程进行管理。由于教学管理系统是对高职院校内的教学资源的整合,涉及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采用项目管理才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另外,从教学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来看,采用项目管理能够保证项目完成的进度和质量。在开展项目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建立项目工作组,编制完善的责任制度,通过有力的组织保障决策者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控制力。组织和制度是完成项目的前提保障。

(三)全员参与对未来系统的描述。教学管理系统实际上是实现高校战略目标及高校未来的教学定位。战略目标是高校的决策者经过反复论证确定的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具体的模块设计则需征求一线的工作者,因为他们才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因此,在获取对未来系统的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够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或者是软件服务商已有的模块设计,必须结合高校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现实的条件及需要,设计出符合本身发展特质的系统,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这一点是保证教学管理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高校内部的所有成员参与讨论,给出建议,反复实验,最终确定方案。

(四)高校教学定位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对接。首先,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把握企业人才的需求,这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所困惑的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原因:(1)很多高校没有将企业人才需求问题落到实处,没有采取具体的措施实现校企的对接。(2)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忽略了企业的需求,没有校企对接的教学环节。把单纯的企业实践理解为校企对接,把企业评价仅仅作为对学生的考核,甚至没有企业评价。只有深刻理解校企对接的涵义,才能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加以实现。校企对接其实质是实现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的对接。企业的需求即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如何获得需求则是关键。可以采取企业实践,将企业对学生的实践评价,重新进行整理、转化,最后形成教学内容,成为高校教育过程中可操作的环节。可以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解决教学环节的“校企对接”问题等。其次,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校企对接的特性在于其灵活性。因为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对于一个协调性差的教学体系,要想及时地调整原有的目标,以适应外部的变化是很难做到的。但通过实施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将所有的教学资源、教学环节进行有效地整合,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这种灵活性是实现校企对接的有力保障。

(五)选择适合学校需求的软件服务商。教学管理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把握住适用和够用的原则。不是必须“大而全”就好,不是大公司就意味着适合合作。在与软件服务商合作的过程中,要在沟通和理念上达成一致,这才是重要的。

(六)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流程再造是当企业中新系统替代旧系统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环节。在实施BPR工作之前,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是否有必要进行BPR,因为一旦实施BPR将涉及财力、物力的全面重组,而且也面临着一定的系统风险。另外,如果实施BPR,流程将如何进行重新设计。高职院校在实施BPR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权衡,要认识到不是每一次的系统实施都必须经历BPR,但涉及改革的系统则必须进行BPR。

(七)制定评价标准,对系统实施进行评价。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学管理系统前,要根据预期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系统实施后,要对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环节是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保障,如果有偏差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持续改进,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六、结语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正在或者计划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基于以上分析,在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将一体化的思想贯彻其中,以实现校企对接为导向,将信息化过程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则在提高教学系统效率的同时,更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借鉴ERP成功实施的策略,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具有实证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98 [2]王仕琼,周鹏,徐骏.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科教导报,2011(3)

[3]刘宝剑,吴春旭.中小企业特点及其ERP实施的关键问题[J].现代情报,2006(2) [4]阎燕,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5) [5]马斌,马敏. ERP的关键成功因素[J]企业信息化,2012(1) 【作者简介】舒江云(1972- ),女,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经济法。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必要的辅助手段,在课堂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来从事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一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引起了教学的变革。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与高中语文,大学语文不同,强调实用性。与高中语文有差别的是高职学生不仅要灵活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还要提高文学与文化修养;与大学语文不同的是,高职语文为应用服务,更加注重实践性。可见,高职语文更加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高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爱迪生说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高职语文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呢?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有自身的优势,能够集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身,与传统的上课方式不同,能够达到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所达不到的效果,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一)帮助教师更好地理清教学思路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老师思路清晰时,授课会从容自如、详略得当、清晰顺畅、张弛有度;当老师思路不清晰时,自己都觉得凌乱不堪,不知所云,老师授课不顺,学生也不知所云。如果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使用课件、利用演示文稿事先理清思路,教学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

(二)帮助教师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要不断地讲解,不断地强调,不断地重复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这非常浪费时间,而且效率较低。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使用课件,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如图片、影片、动画、声音、录音等,用幻灯片演示效果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势必事半功倍。

例如讲《采薇》时,考虑到学生比较难理解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情景交融的意境,于是就在素材库中选取了一幅“杨柳枝条飘飘”和一幅“雪花纷飞、道路泥泞”的画面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并插入了《琵琶语》这样悲伤的音乐。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意境,感受到了征人在回家路上悲伤、无助、孤独的情感。

(三)能够加大教学密度,在有限时间内增加内容含量

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后,明显感觉课容量增加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授课内容增加,教学密度增大,学生掌握知识比较轻松、容易。两节课才能讲清楚的内容现在一节课就能讲透。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传统教学需要3课时才能将课文分析清楚,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后,2个课时就可以分析透彻:第一课时,梳理课文,课件展示课文主要内容及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第二课时,图文并茂,展示孔子弟子各言其志的场面,并评述他们的志向;第三课时,截取影视作品中有关孔子理想的相关视频,联系本课中孔子赞同的志向,比较异同。这样,不仅教学内容含量高,而且教学手段丰富多彩。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情,除了取决于心智的成熟与否,还取决于是否对这件事有足够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职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激发兴趣提供了保证。信息技术能够把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音等综合在一起,如果课堂上做到了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突破时空、激情飞扬等,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听呢?课堂有什么理由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呢?

(一)巧用多媒体,设计“吸引”之导语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端,导语设计好了,把学生都吸引过来,意味着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我们要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优势,设计“吸引”之导语。例如,在教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时,先用乐曲《西风》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南极的寒冷和风沙,并展示关于南极的图片,很快把学生带入了极地环境。这就是音乐和图片的魅力。

再如,教《雨巷》一文时,制作了一幅flash动画:在一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天气里,惆怅、哀怨的诗人独自撑着油纸伞在悠长的雨巷独自彷徨,彷徨,一个丁香一样的美丽女子撑着油纸伞,在惆怅的诗人旁边飘过……这个过程配上了忧伤的音乐。还没有进入课文,学生已进入了意境,体会到了《雨巷》的感情基调,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制作“微课”,开创“情境”教学新方式

“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微课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的展现,能够设置情境,使教材中静态的文字升华为动态的画面,辅助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如:在讲王蒙先生的《语言的功能和陷阱》时,制作了关于“王蒙简介”的微课视频,教师的讲解配上相应的图片、音乐、动画效果,激发了学生了解王蒙生平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讲到语言的修辞功能时,以小品《不差钱》中“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的片段为主体制作小微课,让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中掌握了修辞功能的内涵及重要性。运用微课创造赏心悦目的情境,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三、活用网络平台,提高学习自主性

“培养高职学生语文自主能力是当前高职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一)采用“超星尔雅”,在线自学

笔者所在学校采用“超星尔雅”大学语文的网络课程。本网络课程所用教材是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本课程包括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等16篇内容,视频有63集,主讲人是南开大学陈洪等6位教授。

学生在线学习很方便,有电脑登陆端口和手机学习端口。课程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与交流,可以说,这种方式消除了学生与名校、名师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以和名校在校生一样享受优秀的教学资源。这样,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主动性。

(二)登陆“blackboard教学云平台”,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正在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天津职业大学高度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以硬件为基础、以网络为保障、以资源为核心、以应用为目标”的数字化校园,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blackboard教学云平台”。平台上有教师的授课课件、授课视频、习题、课程目录、知识点、知识体系等,学生随时随地可以登录平台自学。如上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看视频讲座,接受教师在线辅导,与同学互动讨论实现“信息传递”。这一套系统平台,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效率有很大提升。

(三)利用网络拓展知识面

现在,网络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应学会善于利用网络,围绕主题自己去上网查询与处理资料。

每节课都有与本课相关的其它知识。如果学生主动上网搜集这些资料,既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又增长了知识。如在讲《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时,同学们对其他十八首也很感兴趣,就上网去搜索,有几个同学还将其打印出来,并熟读成诵。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QQ空间、微博、BBS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沟通学习方式、交流生活点滴、探讨人生价值等。

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创新能力

(一)应用信息技术更有助于培养想象力

虽然,信息技术只是高职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和手段,但是,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影音等资料,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使思维变得宽广,视野变得开阔,从而能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形象、再现形象。

其次,写作是高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职语文包括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等。在写作训练时,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相关写作信息,创设相关写作情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想象完成写作,想象力也随之提升。

(二)应用信息技术更有助于培养语感和发散思维

直觉和发散思维是高职学生语文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首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景、创造出浓郁的语感氛围,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感。如通过信息技术配乐朗诵、内容的情境展示、合作探究问题等都会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发散思维。搜寻大量可以使学生思维发散的素材,引导他们进行讨论、辨析,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用多种方法、途径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不唯书、敢质疑。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有助于素质教育更好地实现,文化素养的加速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授课形式丰富了,课堂生动了,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学生们在课堂上也能够积极主动去思考、探索。然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分依赖多媒体,导致效果不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人云亦云,缺乏主见与独立思考,扼杀了创造力;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课堂有时候缺乏亲切感,不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今后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时多些思考,如何用的适时、适度、高效才是关键。

课题名称:校企深度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邱敏凡.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9).

[3]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陆玉娥.信息技术运用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利弊[J].青春岁月,2011,(6).

[5]张晓君.谈高职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论丛,2008,(1).

[6]姚润梅.试论“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302).

[7]高江凤.探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信息技术学院学报,2010,(6).

(姚艳颖 天津职业大学 300410)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高职文秘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了各阶段的教学当中,并凭借着其灵活性获得了不错的成果。本文就以高职文秘实训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信息技术在文秘实训教学中的发展优势,深入挖掘当前高职文秘实训教学模式中存在缺点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努力实现高职文秘实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职文秘 实训教学

高职阶段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具备将专业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且文秘是一份对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工作,因此,高职教育者更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文秘的实训教学,对原本的教学大纲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创新,运用信息技术强调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1.我国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发展现状

文秘作为企业或事业单位中一个重要职位,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整理,并将其及时转交给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便利。但是当前的高职文秘教学仍顺应过去相对死板的教学模式,对于信息收集这一重要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将充足的教?W资源运用到学生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上。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学生考核机制的影响,书面考试仍然在学生考核模式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高职教育者将与文秘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直接控制课堂教学的进度,让学生丧失了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且死板的理论知识教学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情景教学和实践机会的缺乏给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2.信息技术在高职文秘实训教学中的发展优势

2.1信息技术与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高职文秘实训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以机械式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进行机械式的填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一大难题,学生很难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当中,自然也会给教学进度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是信息技术与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结合打破了当前尴尬的局面,教师不再是日常教学中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载体主动地吸收更多的理论知识,且高职学生正处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的重要阶段,故信息技术与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2信息技术与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未来的办公效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当前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一些高效且实用的日常办公工具应运而生,例如:文字处理软件、自动化办公设备等,但办公工具在借助信息技术帮助秘书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需要其留出部分时间来就具体的使用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在高职文秘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向学生传授日常办公工具的使用方法,只要教学方法得当且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就可以保障学生熟练掌握办公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熟练地运用到未来的文秘工作中,提高办公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办公效率。

2.3信息技术与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在当前的高职文秘实训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下进行文秘工作的实训,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保证学生对于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但是传统的文秘实训需要教师在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甚至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专业的培训基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与高职文秘教学的结合,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等新媒体作为载体,让学生在这样一个仿真的平台上进行练习,既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也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训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信息技术在高职文秘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3.1运用信息技术和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结合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高职文秘实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之下,教学工作才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高职文秘实训教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编排,保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处理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文秘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3.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降低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文秘实训中去,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运用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资源,运用网络这个全新的载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还原度极高的虚拟情境,让学生在进行实训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3.3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当前的学生考核体系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考核机制仍然以书面考核为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全体现在一张卷子上,这样的考核机制显然是以偏概全的,因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文秘实训考核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计算机等新媒体平台上对所学的专业操作和理论知识进行情景重现,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

4.小结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得到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队伍的传授,学生可以借助许多新媒体平台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机会,高职文秘实训教学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专业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契机。

上一篇:高中语文倒装句教案下一篇: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