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研究

2022-09-11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不但带来高职教学授课方式的转变, 也给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带来巨大冲击, 这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班级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如, 毛金芬等人[1]认为以QQ或学生管理软件为平台, 开展高职班级管理, 具有实时化、亲情化及高效化优点;李积云[2]利用QQ网络交流技术具有上述优点以外, 也带了价值观冲击, 传播暴力、诱发不道德行为等遗憾;何陶[3]认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手机在高职学生中的普及使用,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必须做响应的变革, 利用新媒体技术管理班级, 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不落后时代的要求;同样, 李红波[4]也同样认为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 将信息技术引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要求各级教育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以来, 校园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业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为平台开展教学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已得到职业教育界认可。

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教室上课能够做到一人一台机器, 可以随时和任课教师互动交流, 提升学习质量, 但也给班级管理带来冲击, 如, 原来学生上课的教室供一个班级独享, 班主任可以随时观察学生出勤和上课状态, 便于班级集中管理, 而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班级的分散化、距离班主任办公室远等缺陷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怎样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进行高职院校班级课堂教学管理也就成为各高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和班主任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意义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指出:教育信息化应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不同媒体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由此可见, 目前高职校园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功能就是开展课程教学, 而没有将班级日常上课出勤等教学管理问题纳入其中, 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与信息化教学二元化。

二元化的结果一是资源浪费, 学校需要设置学生教学日常管理软件平台和教学信息软件平台;二是不利于学生整体化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向上提升,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反而下降, 传统的班级管理也从日常生活管理、思想品德教育向包含学生日常学习在内的全天候整体化管理转变。

课堂教学管理不仅仅是任课教师事情, 也需要班主任等日常教学管理人员参与。

实施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高职院校班级教学日常管理消解了二元化带来的弊端。

班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借助教学资源库实施监控学生出勤、学习情况。

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库和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实时互动的同时, 也可以与班主任进行互动, 及时反映自己上课思想动态;避免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面对面的尴尬局面, 从心理学角度, 任课教师上课时, 不愿意其他人打扰, 如果班主任或教学管理人员到教室检查学生上课出勤、上课注意力时, 班主任实际上是管理学生而去的, 但不可避免地要与任课教室面对面, 这就造成好像对任课教师不信任的假象, 班主任通过教学资源库管理学生则可以避免这种假象的发生;减轻班主任工作精力、提高管理效率。

高职院校班主任要管理几个班级, 如果班主任到教室观察学生出勤、学习情况, 需要走遍自己管理班级的教室, 这就消耗了班主任精力, 不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借助教学资源库, 班主任可以进入所有班级管理空间, 对自己所管理的所有班级进行同时监督管理。

二、管理平台

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展学生管理, 需要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具有教学和管理两项功能, 这就要对原只有教学功能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进行升级, 增加学生管理平台。其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

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学校授权的账号、密码登录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学生与任课教师共享学习空间, 此空间是原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教学空间, 体现教学资源库的教学功能。

管理空间是班主任等管理人员与学生共享的空间, 是新增加的对学生实时管理空间。

对学生而言, 是一个与自己课程相关的单一空间, 而对于班主任等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复合空间, 复合性体现了满足班主任同时管理几个班级的要求。

管理空间具有上课签到、判断题及班主任互动功能, 此空间与学习空间从课程角度不同的是:学习空间也具有习题部分, 当然也包括判断题, 但考核空间仅仅有判断题, 只有全部判断正确了, 在管理空间上学生才能向班主任显示上课签到成功。

此外, 为了避免考核时, 学生遇到的判断题一样, 管理空间的判断题是管理空间软件随机挑选的。

管理空间的学生与班主任互动功能体现了人性化班级管理, 学生可以通过管理空间的互动功能, 向班主任课堂上请假, 如学生上课过程中身体不适, 学生可以及时向老师请假。

三、过程管理

(一) 过程管理理论

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 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 (检查) 和过程改进 (处置) 四个部分, 即PDCA循环四阶段, 是质量管理大师休哈特在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基础上提出的。

杨帆等人[5]将过程管理思想用于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 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 过程管理理论不但可以用于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质量, 也可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

(二) 班级过程管理

根据过程管理理论, 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为平台, 开展高职院校班级课堂教学管理也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 (检查) 和过程改进 (处置) 四个部分:

过程策划:主要在每学期开学时, 班主任或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共同协商、制度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班级课堂管理的意义和实施办法, 班主任等人与学生达成共识, 让学生理解开展课堂班级管理的意义和参与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科与班主任等人互动网络操作办法。

过程实施:主要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管理空间的班级管理丰富资源, 由班主任等人与学生互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

班主任等人利用管理空间可以检查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在管理空间没有出现的学生, 一定是没有来上课, 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 督促学生抓紧时间来上课。

过程监测:班主任等人可以通过管理空间, 询问学生本次课此时在学习什么内容, 促进、提醒学生学习, 下课时, 学生通过完成管理空间随机出现的判断题, 向班主任显示本次课上课成功。

否则, 管理空间仍不承认学生以来上课, 班主任通过管理空间考核结果, 可以当下也可事后给出学生是否出勤结论。

传统的学生上课出勤管理时, 班主任发现没有来上课的学生, 通过电话等方式督促学生进入教室即可, 至于学生上课是否真正的有效学习, 是任课教室的事情, 这就造成了学生出工不出力的班级管理弊端, 利用管理空间对学生是否上课出勤进行判断, 学生只有完成了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才能通过管理空间的出勤考核, 为此增加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班级管理质量。

过程改进:尽管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对高职院校班级课堂教学管理有一些优势。

但它终究是一个网络空间的管理方式, 如果没有班主任和学生的面对面互动交流, 也不能实现班级高质量管理, 班主任等管理人员与学生长期不面对面交流, 也丧失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 不利于学生情感上的成熟。

过程改进阶段也就是班主任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阶段, 在此阶段,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或学生个人方式, 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总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要对一个时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提出改进策略。

四、学习质量分析

(一) 教学管理人员角色转变作用

随着人们对传统传授教学法弊端的反思, 新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 教师的教为辅的建构主义教学法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主导教学法。

该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性。

在没有班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管理的情况下, 任课教师既是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者, 也是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者。

由于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一般任课教师很难完成上述两个角色任务, 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班主任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参与学生课堂学习纪律管理, 把任课教师从课堂教学纪律管理责任解脱出来, 让任课教师注意课程知识讲解, 可以增加任课教师的知识传授质量。

在这个层面意义上, 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已在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上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纪律管理, 这也体现了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到班级教学管理的高职院校班级过程管理思想, 也符合过程管理理论。

(二) 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作用

由于高职院校班主任同时管理几个班级, 班主任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一般班主任对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是通过学生出勤情况和期末考试结果途径进行的, 缺乏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了解。

每个学生都希望班主任对自己有个积极向上的评价, 以便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特别是涉及入党、奖学金评比权也在班主任手里, 学生从个人角度也需要班主任给予自己关注。

班主任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可以动态、过程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 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

这样学生为了赢得班主任的好评, 也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这样也就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 管理空间考核作用

管理空间对学生出勤的考核是通过判断题回答是否正确客观进行的。学生想通过管理空间的出勤考核, 必须要正确地完成判断题解答任务。

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课堂学习效果, 他也就不能通过出勤考核。为了通过管理空间的出勤考核, 学生也要认真学习。

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学习, 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

(四)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化是对的人需要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形成是全方位的, 并不能仅仅通过正式教学习得的。

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展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学生参与管理过程, 也是学生信息素养养成过程。

为此, 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班级管理, 也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总之, 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进行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体现了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过程性, 即可最大化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资源, 也可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减少班主任工作压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校园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选。在反思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应用现状基础上, 提出了在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教学功能基础上增加学生课堂动态教学管理功能。借助过程管理的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和过程改进四阶段思想, 对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展学生课堂教学管理进行了分析。最后, 在宏观层面介绍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展课堂动态教学管理意义基础上, 从微观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做了深度解读。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 毛金芬, 凌鉴宇.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班级管理模式[J].时代经贸.2016, (3) :52-54.

[2] 李积云.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 (3) :154-154.

[3] 何陶.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路径探究[J].经营管理者, 2016, (3) :209-209.

[4] 李红波.信息化管理在民办高职院校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 2016, (10) :99-99.

[5] .杨帆, 李惠先.基于过程管理的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7,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