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浅谈审计风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分析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注意的问题和审计人员应如何防范审计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审计新途径。[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策略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包括任期期间审计和离任审计两种方式。

第一篇:浅谈审计风险论文

浅谈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错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如国际审计准则界定为“实质上”,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界定为“重大”,而美国审计准则界定为“无意”行为,而非有意为之;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因此,可以认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及可控性

现代审计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即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做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只是这些风险有时并未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或对审计人员并未构成实质性的损失而已。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没有必要因为风险的存在,而不敢承接客户。只要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另一方面,我们意识到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说明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努力而降低其水平的,可以促使我们研究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从总体来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经济萧条、财务状况不佳、抽样技术局限性等。从每一个具体风险看,也是由多因素组成。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对审计人员构成某种损失有一个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因审计风险的内容、审计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客户、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而异。

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设法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

三、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评估审计风险

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

2、可接受审计风险

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事务所的规模、经济实力以及法律责任的承受能力等。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素质越高、范围越广,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可接受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主观确定的,其与评估审计风险的差异,即为需要主观努力的程度,是决定审计项目取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3、终极审计风险

终级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级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的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终极审计风险在数量上、理论上应与可接受审计风险一致,但实际上,它即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因为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受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的执行审计过程中,应尽量按计划规范操作,使终极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审计风险范围内。

简而言之,评估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是主观确定的,而终极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果。因此,可以将评估审计风险与可接受审计风险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决定取舍。如果接受该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所设计的审计程序,使终极审计风险等于或小于预先设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虽然终极审计风险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但并不完全等于后者,它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蒋雪梅

第二篇: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风险与风险防范

[摘 要]本文分析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注意的问题和审计人员应如何防范审计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审计新途径。

[关键词]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 审计 策略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包括任期期间审计和离任审计两种方式。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近年来的经济责任审计中,经常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时,不搞调查研究,“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决策失误,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有利于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严肃性。有的领导干部法纪观念淡薄,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及突出自己的“政绩”,时常采取诸如支出不入账,做假账、报假数字等方式,造成部分经济指标严重失真。

3.有利于完善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为正确提拔、使用干部提供重要的依据。对领导干部考核,包括政治、经济、行政能力等方面的检验。

4.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政意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隐藏较深,不易发现的问题,进而查出违纪犯罪问题的线索,及时查处,惩治腐败分子,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仅局限于财务收支。有的审计不查乡镇领导干部决策及决策失误导致国家财产损失浪费,不查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不查领导干部个人使用国有资产和报销个人费用情况,不将单位违纪问题分清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落实到领导者个人,而是以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形式完成任务了事,致使部分党政领导和组织部门不重视审计结果,也不重视此项工作。

2.“审”与“用”脱节。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为县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正确使用干部提供的重要依据,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方面是审计机关辛辛苦苦查出一些违纪问题,另一方面是干部管理部门无视审计结论,依然故我地使用干部,或者是被审计对象已经提拔重用而后进行审计,形成审计结论与干部使用两脱节。

3.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高。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本身的失误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不实,对被审责任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做出不恰当评价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除具有一般审计风险外,还具有审计风险成因的独特性。这是由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要客观公正,力求具体。由于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好坏事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因而被审计者十分关注审计的评价,会提出一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决不能一味地满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要求或以感情论功过,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评价而增大审计风险。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公正的评价。

2.评价要实事求是,是非分明。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笼统地进行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划清前任后任的责任、前任后任的政绩,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

3.评价要恰如其分,慎重结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必须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切忌不可言过其实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也不得为照顾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情绪和要求,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如把“小金库”写成资金账外循环,把有意做假账说成账务处理不规范等。

四、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

为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1.被审计单位。第一,建立承诺制度,明确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对其提供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并在承诺书中作出陈述。也为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保护审计人员,使审计工作建立在客观、真实、可靠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第二,主动配合审计工作。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除如实向审计人员提供有关资料外,还应积极向审计人员反映情况,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事实真相,以作出正确判断。

2.审计单位。第一,完善审计立法体系,制定统一的审计标准。针对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较完善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明确审计的范围,明确经济责任界定、评价的标准,明确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的行为准则,以及违反准则的处理处罚办法等。第二,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控制制度,强化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程控制,以降低其审计风险。第三,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应积极向社会宣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负的责任,使社会各界对审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

3.审计人员。第一,努力提高自身的审计风险意识和素质。审计风险随时存在,要求审计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在实际中采取措施去发现风险,预防风险,降低风险。第二,明确审计范围、严格审计程序。在对内部控制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考虑审计的重点,确定审计范围。第三,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键点之一。第四,恪守审计权限,排除审计评价内容上的随意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仅限于经济活动,评价内容也仅限于其经济活动中应负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第五,审计报告要写实、写深、写透,使审计报告真实可靠,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

参考文献:

[1]戴静春,周毅.如何防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J].《中国审计》,2011,10

[2]梁生灵.经济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的界定原则[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11,11

[3]刘晓松.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风险管理.《财经界》,2011,12

作者:王海燕

第三篇:浅谈审计风险与防范

摘要:文章论述了审计风险的特征,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风险 审计准则 审计对策

一、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现代审计大多采用抽样审计方法,即根据总体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特征。然而,样本的特征与总体的特征总会有一定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判断的误差。这种误差虽然可以控制,但是难以完全消除。因此。审计人员只要运用抽样方法总要承担一定程度的做出错误结论的审计风险。即使是详细审计,由于经济业务的繁杂,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原因,也存在审计结论不一定完全符合被审计事项实际情况的可能,因此审计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中。审计风险可以控制,却不能完全消除。

2.审计活动自始至终存在着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选择被审计单位不当。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不周,配备的审计人员不能胜任工作,收集审计证据不充分,编制审计报告有误等都会导致最终的审计风险。因此,对审计风险的控制,需要控制上述各项工作环节的风险。

3.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导致审计风险的基本原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中不受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就有可能导致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即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虽偏离了被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但没造成不良后果,没引发追究审计责任的行为,审计风险只是停留在潜在阶段。但是,这并不是说明审计风险是不存在的,一旦造成影响,引发追究行为,潜在风险就会转化为实际风险。因此,需要加以控制的审计风险是由审计人员非故意行为所引发的风险。无论是由于审计人员的计划不周、经验不足、审计方法不当,还是审计误差、判断失误,或是被审计单位故意提供虚假资料,使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事实不符,都不是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只有这种审计风险才是审计人员需要加以控制的审计风险。

4.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表明:审计风险虽然存在,但可以加以控制。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认识审计风险,分析其存在或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只要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审计就是成功的。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

1.被审单位内控管理存在漏洞。在实际工作中,受外部环境及企业本身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内控薄弱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以及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等。形成企业的控制風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测试成为抽样审计的重点内容,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以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能将审计事项全部查清。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从而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目前,审计一般采取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三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如存货审计,往往只对存货的品种数量进行抽样,而忽视对存货的计价方法、质量、现行价格、所有权等方面进行审核,因而可能使审计人员对存货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误判。

3.审计取证可靠性不强。证据的可靠性及证明力如何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目前的取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审计证据要素不全、过程不清、引用法规不当;二是重基本证据轻辅助证据;三是忽视签证前审计证据的内部审核和签证后对签证意见的分析,特别是签证意见,被审单位或明确地表示异议,或含糊其辞,如“基本符合”、“确有差错”等,审计人员对此若不留意,不及时改正即会造成风险;四是审计资源利用不恰当。如直接运用企业的自我陈述,未加以仔细地判断、分析、复核,便将其作为本次审计的证据。

4,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审计人员是审计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风险的发生。目前,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是财经类人员,缺乏营销、工程、法律等多面专业型人员。同时,审计人员对各种业务系统的了解有限,容易出现信息盲从心理,存在“假信息”真审计的风险。外部环境的变换性、复杂性以及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对审计人员提出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以现存的知识结构无法起到风险管理所要求的水平。

三、审计风险防范的几个对策

审计风险防范是对审计风险系统地、全面地、连续和及时地控制。以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率和效果的目的。防范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关键是加强以“人、法、技”为核心内容的基础建设。既有赖于审计执法环境的改善,更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自身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1.审计机关必须建立和健全自己的审计业务质量内控制度。按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双向承诺制度,审计机关、审计组和被审计单位都要依法承诺各自的义务和责任,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对审计质量管理控制要实行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坚持项目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复核制、业务审定制、质量考评制、审计执法检查等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保证审计质量。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

2.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质量是防范和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首先要从审计自身的工作程序、操作规程做起,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从审计取证到下达审计决定,实行全过程规范化操作,认真按审计准则办事,审计取证要求客观、充分、适当;法规引用要求准确、有效;审计复核应该严格、合理,保证审计项目质量。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应公正、合理;处理、处罚应做到宽之有理、严之有据。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运用科学审计方法。降低审计风险。在规划和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采用何种方法和技术,运用哪种取证模式,对能否高效率、低风险地完成审计任务,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广泛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方法,充分发挥顺查、逆差、抽查、详查和查询法、观察法、分析法的优势和作用,冲破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引进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较好地控制审计风险。

3.每当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取证时,总是面临着必要的抉择,即怎样取证和取哪些证的问题。审计取证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选用审计方法时,必须针对审计项目的特点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1)要与特定的审计目的相适应。审计取证服从于审计目标,服务于审计目的,采用什么样的取证方法,必须与特定的审计目的相适应。比如,财经法纪审计是以审查核实有关部门交办,或群众检举揭发的严重

违法行为而进行的专案审计,它的审计取证方法一般可采用查询法、比较分析法。即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专案材料,进行调查了解,征询意见,书面查询、函证,再通过比较分析后取得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又如,财务收支审计是查明被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审计的范围比较广,审计针对性较差。因此,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采用详查法,而对一般问题采用抽查法。即采用重点和一般区别对待的方法,这与会计核算重要性的原则是相通的。

(2)要与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审计取证方法的选用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适应被审单位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否则,往往会费时费力,事倍功半,甚至影响审计结果。如果通过测试,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落实比较到位,经营管理比较完善,一般采用抽查法。相反如果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流于形式、贯彻不力,则必须采用全部审计和详查法。同时,对于单位较大,业务较多,会计核算分散的被审单位,一般通过抽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业务进行抽查审计,而对于单位较小、业务较少的单位则采取直接的全面审计。

(3)要与审计主体的性质、任务相适应。审计的主体可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即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它们的性质决定了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它们所采用的审计取证方法就有所不同。例如外部审计一般承担事后审计的任务,主要采用审阅、查询、核对和盘点法;内部审计一般担负着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多种任务,它所采用的取证方法也复杂多样,除采用以上方法以外,对事前、事中还采用比较法和分析法等。又如抽样审计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取证方法,审计主体不同,所选择的抽样方法也有区别。内部审计人员一般比较熟悉业务,对被审单位的情况比较了解,内部审计一般采用判断抽样的取证方法外部审计为尽量减少审计风险,要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另外,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是内部审计的特殊任务,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引入企业管理的方法,如组织结构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资本结构分析法和资产估价法等。并且管理审计的方法还要随着经营方式转变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方法。

(4)要与审计方式和审计工作的地点相适应。审计按照审计工作的方式或地点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报送审计是被审单位将审计资料报送给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审计工作的地点在审计机关所在地;就地审计则是由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或审计人员到被审单位进行的现场审计,审计工作的地点在被審单位。由于审计工作地点的不同,所采用的审计取证方法也不同。例如,查询法在就地审计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面询法,即审计人员可以与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就有关审计事项进行讨论,说明和澄清有关问题;报送审计只能采用通信询问或函询法。又如,就地审计可以对现金、实物采用盘点法,即在被审单位进行实地盘点,核对、证实其数量和质量及使用情况;报送审计就没有条件采用这种取证方法,因此审计取证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点的影响。

审计取证应该依照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选择采用最适宜审计项目特点的方法。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角度认识审计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审计技术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审计人员应当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恪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在此基础上,建立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严格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以确保业务质量。其次,审计人员应当主动学习和掌握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多看相关的业务书籍和专业杂志,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分析、判断、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提高同审计工作相适应的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文化水平,从而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此外,通过对违反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完善审计机构建设,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说,防范审计风险关键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而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审计能否真正发挥为政府和公众服务的最终作用,不仅要有完善的审计行业标准来规范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成为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会计师事务所要尽可能吸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资格并有丰富执业经验和良好信誉的会计师加入审计队伍,造就一批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管理、审计、法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审计业务需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注重依法审计。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防范与规避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首先要保持独立性;要正直、客观,遵循审计职业道德,坚持谨慎性。

参考文献:

1.张晓青.审计风险的特征、成目及控制对策[J].中国审计,2003(1)

2.于庆华.审计学与审计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张艳.浅议独立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事业财会,2003(4)

4.刘力云.审计风险与控制(M).北京审计出版社A999

(责编:李雪)

作者:赵文静

上一篇:商务管理专业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课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