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险识别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税务管理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防范,可规避税务风险、规范涉税操作行为、降低税务成本。

第一篇:风险识别论文范文

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

摘 要:不管是哪一行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风险,可以说,风险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中,所以为了促进自身蓬勃的发展必须要结合风险制定可行的方案,以此来规避风险。本文针对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展开深入分析,同时也对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问题也总结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对策,希望能够解决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以及降低风险对经济利润的影响,进而促进行业得以蓬勃稳定发展。

关键词: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

现如今,信贷业务是银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行业经济利润和社会收益,所以,我们必须要制定可行方案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贷款责任制度缺失、风险预警机制缺失等,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只会致使银行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所以,笔者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提出几点对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

一、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我们从以下几点展开深入分析。第一,信贷道德风险,该风险主要是由于个人道德引发的风险,比如:因个人道德品质等,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做出了违反信贷规范的行为举止,这样就会致使风险的产生。而致使此类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可能是由于贷后管理中存在问题所致,或者是在相应货款发放之后,信贷工作人员并没有认真的检查借款人的实际经营状况,也没有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了解,这样同样会致使货款无法按期收回。第二,信贷操作风险,该风险主要是由于监管不力或者是责任不到位所引发,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是在实际信贷监测过程中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监测方法落后,鉴于此就会出现监测死角或者是盲区,致使银行面临着信贷风险。第三,信贷体制风险,此风险主要是指风险识别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企业往往会向银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报表,这样就会误导信贷工作人员,致使他们不能真正掌握企业当前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无形之中就加大了信贷风险。

二、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信贷员工教育

新时期,为了进一步解决信贷管理中的问题,我们应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培养,这就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风险防范意识,因为倘若意识不高只会加大信贷风险,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信贷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道德风险意识,也要提高自身事业心和责任感,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对策解决。同时,也要熟悉信贷业务流程,更要恪守信用且秉公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够防范信贷风险,最后推动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顺利有序展开。其次,信贷工作人员也要加强金融违法犯罪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也要不断的反思自己,要自觉规避和抵制信贷违法乱纪行为,真正意义上的提高道德风险防范意识。再者,信贷管理人员也要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日常工作中,进一步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此外,还要加大的信贷人员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只有高素质、高技能人员才能够为信贷工作带来便利,进而从根本上规避信贷风险,且提高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

(二)健全贷款责任制度

健全贷款责任制度也非常重要,这是加强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制度的确立要结合实际状况来设立,这样才能够发挥贷款责任制度的最大化价值,同时制度的确立也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举止,使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进一步规避操作风险且提高信贷业务时效性。同时信贷工作人员也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强自身风险意识,本身信贷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就比较多,我们更加需要完善相应责任制度,以此来防止“踢皮球”等现象的出现。比如:对于相关违法人员应予严厉的惩处,让其认识到贷款责任制度的严谨性,进而自觉遵守责任制度内容来行事。其次,也要注重对现代人才的培养,并对其心智技能的培训和锻炼。也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来推动信贷管理工作有序展开,进一步发挥货款责任制度的最大化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对于货款责任制度内容上的不足,也要及时的优化和调整,切合实际的确保责任制度与实际经营状况相符合,进而切合实际的推动信贷管理工作有序展开,以及实现提高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的目标。

(三)不断优化贷款结构

信贷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很多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势必会对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还应不断优化货款结构来提高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第一,我们要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只有充分的了解客户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才能够将潜在的优质客户充分的挖掘出来,也只有选择优质客户才能够规避信贷风险,进而促进信贷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同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的去规避社会经济环境中所存在的风险,这都是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第二,我们也要注重收集和分析主要股东、个人诚信信息,也要加强授信管理并积极与税务海关等部门互动交流,以便于确保贷款安全性和流动性,为整个信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也要积极引用并利用好个人征信系统,这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进而通过与合作,实现优化货款结构的目标,进一步分散货款风险且提高信贷管理实效性。

(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要想推动信贷管理工作顺利展开,我们还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这直接关乎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本身信贷管理工作难度系数就比较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将风险转移或者是规避掉。故而。工作人员应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信贷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处理,进一步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当然,对于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的产品,也要制定不同的风险预警机制,更要结合借款人员实际状况加强管理。必要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CM2006系统,进一步对相关借款企业实际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其次,信贷管理过程中也要积极与工商、税务、法院等相关部门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沟通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借款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以及财务状况,进而发挥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且有效解决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设立激励惩处制度

以往信贷管理水平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所致,所以为了提高信贷管理时效性,还应当设立相应的激励惩处制度,制度的确立不仅可以调动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其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参与到信贷管理工作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信贷管理效果。本身信贷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单纯依靠个人并不能够较好的完成,这就需要大量的信贷人员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激励惩处制度的可行性,应与实际经济状况相匹配,这样才能够实现提高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的目标。此外,领导人员也要以身作则,应严格履行制度内容来行事,对于违规人员也要进行处理来降低经济,也要将激励惩处制度贯穿于整个信贷管理中,从而防范信贷风险且促进行业蓬勃稳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贷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为了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我们应加强信贷员工教育且健全货款责任制度,也要优化货款结构及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最重要的是要设立激励惩处制度,以此来调动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信贷人员风险识别能力。

参考文献:

[1]韦群生.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9,(09):124-125.

[2]熊士慶,马文丽.商业银行贷款审批视角下的客户风险识别研究[J].中国银行业,2020,(09):65-67.

[3]王鹤平.浅谈商业银行以税定贷业务的风险识别与应对[J].现代商业,2020,(19):121-122.

[4]相芨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5):27-28.

作者:姜代领

第二篇:税务风险识别及防范

【摘要】税务管理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防范,可规避税务风险、规范涉税操作行为、降低税务成本。

【关键词】涉税风险 识别 防范

一、税务风险的含义

税务风险是指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多缴税款加重税收负担,也可能导致少缴税款增大未来税收风险。

我行作为纳税义务人,需要照章纳税并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与检查,对于业务经营中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我行将承担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甚至罚款的处理。

二、我行涉税主要税种

我行以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在业务经营中,涉及的税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我行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25%。

(二)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前我行以应税营业额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5%。

(三)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后,我行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收入适用税率6%;一般商品买卖业务适用税率17%;不动产处置(2016年5月1日后取得或自建)适用税率为11%。

(四)房产税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以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房屋产权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分为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两种,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国有土地为征税对象,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计税依据是以各行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一般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年税额为大城市1.5元至30元/平方米,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平方米,小城市0.9元至18元/平方米,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平方米。

(六)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附加税。我行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适用7%、5%和1%三档。

(七)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税额为计算依据的一种附加费。我行按增值税或营业税的3%计缴教育费附加、按2%计缴地方教育费附加。

三、税务风险识别

由于税收政策的变化以及业务经营中的不可控因素,我行的税务风险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通过风险识别,可将税务风险前移有效降低。根据我行内审部门在涉税管理中查处的问题,可将我行的税务风险归类为经营管理风险、纳税核算风险和外部税务监管风险。

(一)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是指我行各级分支构在业务经营管理中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为完成经营考核任务等原因,违规经营而带来的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在通过非正常手段调整本行收入结构;以虚假经营的方式,通过成本转增收入、虚增贷款利息等非正常手段来提高本行营业收入和利润,从而使我行承担不必要的税收成本,进而造成的税负增加。如经营行将应免征营业税的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纳入中间业务收入核算,以完成中间业务增收任务、拿到绩效考核工资,但不需交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却要多交了。

(二)纳税核算风险

纳税核算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对税项披露不准确以及我行办税人员未能按照税法有关规定计税、及时申报纳税,造成多缴或者少缴税款而带来的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在我行办税人员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到位,对业务经营中新出现的产品和业务的税务处理认识模糊,在计税时,计税基础、适用税率等发生错误,进而造成的税负增加。如经营行将长期股权投资预计负债转回,计入当年营业外收入,但未做纳税调减处理,造成重复纳税。

(三)外部税务监管风险

外部税务监管风险是指我行的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带来的风险。做为纳税人,我行和税务机关对某同一涉税业务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对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我行应按税法规定进行申报、进行纳税调整,否则可能引发税务风险。如经营行不良贷款核销未在所得税纳税申报前向税务部门专项申报资产损失,取得相关书面批复,税务部门认该行核销的不良贷款不能进行税前扣除。如经营行未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中央空调等纳入房产税应税范围,导致少缴房产税,经税务机关检查后,需补交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四、税务风险防范

税务风险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不易被发现,而实际上却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于上述三种税务风险,可通过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一)完善岗位建设,传导纳税风险管理理念

我行纳税管理职能基本上依附于财务会计部门,办税人员一般由财会人员兼任。我行各级分支机构应完善涉税岗位的设置、建立与之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纳税行为各层级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以及纳税风险管理理念的传导,使各级行管理层至各级行办税人员都具有纳税风险责任观念和防范意识,避免人为因素主观上出现税务风险。

(二)加强业务辅导,提高办税人员业务能力

我行办税人员处理的通常为日常业务经营中的涉税事项,而对于非日常的涉税事项,往往受限于对税法精神的理解以及税收政策运用的能力未能正确计税。在实际税务操作中,如果办税人员没有按照税收规定去操作,主观上虽没有偷税的意图,但事实上却已形成偷税、漏税的风险。我行应加大涉税业务培训,加强对办税人员涉税业务的辅导,让办税人员及时了解掌握与本行有关的税收新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正确计税的能力。

(三)加强税企沟通,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纳税人良好的发展空间往往与良好的税收环境分不开。在业务经营中,各级行要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主动向税务部门申报和协调相关事项。良好的税企沟通,可有效促进征纳雙方的交流与了解,一方面可以帮助我行办税人员解答在办税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理解国家税收政策新变化和相关的征管规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税务机关加深对我行业务经营、业务品种的了解,对我行的涉税需求给予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农业银行2016年度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普华永道中天审字(2017)第10005号.

[2]李秀普,李斯成.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3]袁航.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商情,2014.

作者:林汇

第三篇:浅析投资风险识别与衡量

摘 要:投资风险存在于任何投资项目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往往会给投资活动的推进和投资收益的获得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关注投资风险,掌握投资风险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是确保投资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识别;投资风险衡量

一、投资风险的识别

投资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人员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全面和连续地发现投资活动所面临的风险的来源,确定风险发生的条件,描述风险的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投资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只有全面、准确地发现和识别投资风险,才能衡量风险和选择应对风险的策略。

投资风险的识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投资风险的识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风险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决定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都属于风险识别的范围;同时,为了准确、全面的发现和识别风险,需要风险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方面密切配合。(2)投资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来说,投资活动及其所处的环境随时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根据投资活动的变化适时、定期进行风险识别,才能连续不间断地识别各种风险。(3)投资风险识别是一个长期过程。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在投资风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跟踪、调查。对投资风险的识别不能偶尔为之,更不能一蹴而就。(4)投资风险识别的目的是衡量和应对风险。投资风险识别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影响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风险管理的成果。识别风险的目的是为衡量风险和应对风险提供方向和依据。

投资风险识别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将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转变为可理解的风险描述,并作为一项系统过程。风险识别有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包括有发现或者调查风险源,认知风险源,预见危害,重视风险暴露。

不同的投资活动其风险识别的方法不同,投资活动的阶段不同,其风险识别的方法也就不同。为了更好地识别投资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往往首先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风险管理资料,然后,运用一系列具体的风险识别方法去发现、识别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现场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法和专家论证法等,这些识别投资风险的方法各具特色,又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具体的投资风险识别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投资风险识别方法,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1]。

1.流程图法。将风险主体即投资活动按照其工作流程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绘成流程图,并针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调查风险、识别风险的方法。流程图法是识别投资活动面临潜在损失风险的重要方法,流程图可以帮助风险识别人员了解投资风险所处的具体环节、投资活动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以及投资风险的起因和影响。

2.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的支持性文件,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以此来识别投资活动的潜在风险。

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时,需要借助一些财务指标,例如: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股票获利率和长期偿债能力等,这些财务指标是识别投资风险的重要依据。财务报表分析法的优点包括:(1)财务报表分析法能够识别投资活动的潜在风险。财务报表综合反映了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投资活动的一些隐含风险,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2)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的投资风险具有真实性。财务报表是基于风险管理单位容易得到的资料编制的,这些资料用于风险识别,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的特点。(3)财务报表分析法可以为风险融资提供依据。风险单位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会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这有助于风险管理单位预测风险管理投资后获得的安全保障水平,可以为风险投资和风险融资提供依据。但是,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也具有缺点:首先是专业性强,如果风险管理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就无法识别投资风险;其次是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的基础是财务信息要具有真实性,如果财务报表不真实,就无法识别投资的潜在风险;最后是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需要财务信息具有全面性。

3.现场调查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识别投资风险的方法。现场调查法是风险管理人员亲临现场,通过直接观察风险管理单位的设备、设施、操作和流程等,了解风险管理单位的投资活动,调查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出具调查报告书。调查报告书是风险管理单位识别投资风险的重要参考依据。

4.事故树分析法。是识别投资风险的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常常能够提供防止风险事故发生的手段和方法。事故树分析法就是从某一事故出发,以图解的方式来表示,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寻找引起事故的原因,即从结果推到引发风险事故的原因。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虽然可以识别投资风险,并可以确定消除风险事故的措施,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绘制事故树的专门技术,对风险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识别投资风险的管理成本也比较高。

5.专家论证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投资风险识别和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专家论证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但是,这种方法主观性比较强,过程较为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方法,投资风险的识别还可以用情景分析法、风险因素法、风险损失清单法等方法[2]。

二、投资风险的衡量

投资风险衡量就是在投资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投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估算出各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投资的关键风险,为重点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证投资的顺利进行。

对于投资风险的衡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投资风险衡量的基础是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为了使投资风险衡量的结果客观地反映过去发生的风险事故的状况,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需要风险管理人员掌握完整、系统、连续的相关资料,以增强投资风险衡量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衡量投资风险时收集的资料要求充分、具体和相关。

2.投资风险的衡量是对风险频率和风险损失程度量化的过程。投资风险衡量是对风险频率和风险损失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的过程,衡量的结果可以为投资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投资风险衡量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投资风险衡量是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投资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投资风险衡量不是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它只是为风险管理者处理投资风险提供依据而已,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选择防范和处理风险的有效办法。

(一)投资风险衡量的过程

投资风险的衡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1)系统研究投资风险的背景信息;(2)详细研究已识别的关键投资风险;(3)确定要使用的投资风险的衡量方法和工具;(4)衡量投资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5)对投资风险作出判断[3]。

(二)投资风险的衡量方法

投资风险衡量的主要对象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它也是概率统计研究的对象,因此,投资风险衡量需要借助于概率和统计分析工具来完成。概率统计中的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等离散指标都是衡量投资风险常用的指标。

1.概率。在投资活动中,某一事件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概率分布则是指一项活动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的概率的集合。假定用X表示随机事件,Xi表示随机事件的第i种结果,Pi为出现该种结果的相应概率。若Xi出现,则Pi=1;若不出现,则Pi=0,同时所有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之和必定为1。

2.期望值。随机变量的各个取值,以其相应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叫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它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化,通常用符号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望收益值体现的是预计收益的平均化,代表着预计收益的集中程度,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它代表着投资者的合理预期。

3.标准离差。为了完整地描述收益率的分布,需对期望收益率的分散度或离散度进行衡量,偏离度的一般衡量指标是标准离差。标准离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通常以符号σ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决策方案的风险大小,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则越大;反之,标准离差越小,则风险越小。应该注意的是,标准离差仅适用于比较期望值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的风险,而不适用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之间的风险比较。

4.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是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通常用符号q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以相对数反映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与标准离差相比,标准离差率的适用范围更广,它不仅适用于期望值不同也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两方案或多方案风险比较。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4]。

参考文献:

[1] 朱博义.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会计之友,2011,(7):12-14.

[2] 蔡幸.企业管理诊断与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治理[J].改革与战略,2006,(1):21-23.

[3] 赵东星,李黎,董世婷.关于投资风险的衡量与测算[J].商业时代,2009,(22):15-17.

[4] 杨艳萍.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分析[J].经济师,2007,(7):25-27.

[责任编辑 李 可]

作者:曾莹

上一篇:消费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文环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