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网络研究性学习

2022-09-11

1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研究性学习, 网络技术都是教育科研领域两个崭新的课题, 探究二者在特定学科教学中的关系, 对于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1.1 国家教育行政强制力与政策指导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 研究性学习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 列为必修课, 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施行) 》, 要求各学校从2001年9月开始实施, 对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 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施、评价、管理, 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1.2 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许多地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遇到许多问题, 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与主导, 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1) 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 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2) 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3) 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 网络化学习的特点。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网络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 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 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1.3 以网络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 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 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 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教学、学习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 却又存在严重的弊病, 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器的地位,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完全忽略, 甚至被压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新的学习方式, 它注重学生动手实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传统方式的改变, 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相长教学环境, 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 无论是研究性学习, 还是网络技术教学, 一个重要的特点是, 重视教学、学习主体 (学生、教师) 的主体性、主动性, 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

2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的探讨

2.1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悖向性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 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 从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德育要求的角度来看, 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生活。

2.2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与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一致

(1) 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在各门学科中, 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 研究性学习主张探究社会生活, 能迅速而直接地直接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的过程和终结又能把研究性的成果得以展现和评价, 保证学习内容的更新, 时代性得以体现。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 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 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 实施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 当代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收获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 发展个性, 而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

2.3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在中学思

想政治课的具体运用

2.3.1 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

根据研究性学习特点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要求, 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可以分为:研读 (初学) 教材—确立课题—制定方案—指导并开展研究—成果表述与评价, 共五个阶段, 具体实施简单介绍如下。

研究教材。这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 它决定着以后学习开展的内容、手段、过程, 甚至最终的成果表述。按照经验, 研读 (初学) 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确立课题。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 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 不同的学习内容有制定方案。在确定研究学习课题之后, 学生依据分组, 各个课题小组结合自己的课题构思、目的、目标等, 查询资料、调查访问, 确定自己课题小组的具体研究内容, 写出课题研究方案, 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此基础上, 形成完整的各课题小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以便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与评审。

指导并开展研究。在前面的几个准备环节之后, 便进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阶段, 既开展学习活动。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 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 开展学习。其次, 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 学生就可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 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成果表述与评价。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 学生的认识水平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2.3.2 基于网络技术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合实例。

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教学的学习形式不仅是开放的, 而且还是多种多样的,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最好是由学生从显示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课题, 教师可以指导, 也可以推荐课题, 凡是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内容, 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两项教学技术, 发挥学生主动性, 实施研究性与网络技术教学。

摘要:当前我们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和手段, 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 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网络,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

上一篇:强筋壮骨丸内服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下一篇:脑桥梗死的CT与MR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