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刍议

2022-09-1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为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是我国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渠道。

1 教学目标和定位

二战后大规模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 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迅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高职教育的出现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蓬勃的经济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经历了模仿国外高职教育、压缩式本科教育和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三个阶段, 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并明确指出, “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 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 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此外, 《基本要求》还指出,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这些都是对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的精辟概括。顾月秋 (2003:6) 曾对此作出更加具体的诠释, 认为从社会需求的综合分析来看, 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较高层次的培养, 即通过接受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要想实现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 必须搞清楚其教育对象的特点, 因此, 因材施教几乎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赞同的教育理念。不可否认的, 由于没有意识到高职高专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大部分高职高专在校生都是因为无望升入普通高校而被迫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 甚至有的考生宁愿复学或辍学也不愿意进入高职高专学习。在这种情况下, 郑召关 (2005:31) 曾对高职高专在校生的特点作出以下分析:从客观上来说, 高职高专学生文化基础明显薄弱。我国高考制度高分高校的状况一直存在, 高职高专教育一直被定位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上, 所以这类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入学时其整体成绩和英语基础薄弱。由于部分学生来源于普通高中, 而另外一些来自于职业中学, 这两类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对英语要求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从主观上讲, 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的考生大都存在心理上较强的失落感, 所以普遍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偏见和人们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 高职高专学生大都感到低人一等, 就业前景暗淡, 所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尤其对英语这类需要持之以恒的学科极易产生厌学甚至弃学心理。

2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2.1 教材改革

针对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思路, 英语教学也应强调“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教材的选择要贯彻这一目标, 教材内容应突出交际性、实用性、知识性。首先, 每单元材料内容的安排应以实际价值为标准, 适合开展学生间的互动活动, 听说应当先行。内容应反映当代英语语言特点, 围绕实际生活中丰富有趣的话题。其次, 材料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所包括的话题、词汇、语法、文化背景、内容等应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有密切联系, 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信息产业、金融业等。这样,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最后, 所学材料要体现较强的知识性。高职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摄入量, 学习目的带有更大的功利性。所以材料应当能提供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风俗特色与专业思维倾向, 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2.2 英语课程设置采用“3+X”模式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并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其发展方向应当是向专业性迈进。我认为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应分为二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和专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放在在学的前3个学期, 专业英语阶段安排在第4学期开始。各专业在基础阶段可以安排相同的综合英语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点与听说交际能力。每周可以安排综合英语课4课时, 听力课1课时, 口语课1课时。这样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得到培养, 在听力与口语课中也得到了锻炼和巩固。这三门课程为必修课程。第4学期则开设专业英语的选修课。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围绕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相适合的内容。

采用“3+X”模式, 在基础阶段增设听说课程, 强调交际教学, 利用刚入学的最佳时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专业英语阶段, 我们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对有能力的学生强化英语专业知识输入, 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从高职英语的基础教学到专业教学, 不仅使学生毕业后能应付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流, 更能应付专业工作所需以及涉外交际活动。

2.3 调整英语教学法和课堂模式

目前, 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来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 是广大教师对英语教学法已经达成的共识。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口语、精读等课程中加以应用。但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的调整, 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 它不是对传统教法的全盘否定, 也不是对新型教学方法的一般接受。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注定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使用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一方面,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进度;另一方面, 学校更应注重师资培训, 提高英语教师业务水平。尤其是, 若采用“3+X”模式, 对于专业英语教师的需求将加大, 该部分教师的培养要放到首要位置。有好的师资, 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3 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片值得开垦的沃土, 大有开发的潜力, 只要我们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锐意改革, 勇于实践, 遵循科学的语言教学规律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手段, 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互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用脱节等问题。本文从教学目标和定位分析出发, 提出从三个方面即:教材改革, “3+X”模式课程设置及调整英语教学法和课堂模式来解决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英语教学,定位,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64.

[2] 顾月秋、费斯威, 等.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 (9) :60~62.

[3] 金筱艳.高职基础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 2002 (2) :28.

[4] 闵建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0 (45) :6~8.

[5] 王淑敏.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探析[J].石家庄大学学报, 1999 (4) :50~51.

[6] 郑召关.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2) :116~117.

上一篇:提高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下一篇: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