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11-02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 自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 全国掀起了发展红色旅游的热潮。攀西地区, 作为纲要划定的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昆明-会理-攀枝花-冕宁-西昌线”的主要承载者, 随即开启了红色旅游。那么在经过了近4年的红色旅游开发后, 这一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如何, 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1 攀西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攀西地区包括攀枝花市和以西昌市为首府的凉山彝族自治州, 位于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 总面积6.7万平方公里, 它北起四川冕宁县, 南至云南元谋界, 南北长300公里, 东西宽100余公里1。长期以来, 这里因相同的地理特征和相似的文化习俗, 就已建立了紧密联系。20世纪上半叶, 先后经历了红军长征、解放战争以及剿匪运动, 留下了大量的革命事迹和革命遗迹, 如:红军长征过攀西时留下的会理会议遗址, 礼州会议遗址以及彝海结盟遗址等;解放战争时期金江支队的斗争活动以及女英雄丁佑君英勇不屈的光辉事迹等, 为攀西历史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因此将攀西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旅游规划, 加强地区整合力度, 以达到优势互补、合理配置旅游资源、节约开发资金, 是实现攀西地区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 攀西地区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着。

1.1红色历史遗迹的复原与保护方面

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 一些重点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文物的复原、保护与建设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已修建了一批纪念馆、纪念碑、展览馆以及塑像等, 并在各个景点设置了相应的路牌标识, 初步作了相关宣传介绍工作。如入选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会理县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会理会议遗址, 以及冕宁县彝海结盟遗址、红军长征纪念馆等, 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铺垫性工作, 为下一阶段红色旅游的深入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但在其它一些地方, 红色历史遗迹的复原与保护工作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就以礼州为例, 中央红军曾这里召开过紧急军事会议, 留有许多红色历史遗迹, 可是相关保护和复原工作却不如人意, 如周总理住过的静院, 小小的屋子, 门关着, 只能从窗缝子里看到一张空床、一张木椅、一盏油灯, 据说那是总理当年用过的东西。再如边家大院的栓马石和喂马槽虽闲置在大院门口, 却无任何标志, 两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石头太容易被忽略。又如当年红军为解决当地吃水问题而修的“红军井”, 井口却被封住, 井前只立一石碑表明是红军井;边家祠堂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当年开会的地方, 里面展示着朱德、邓小平、蒋介石等的电令或笔记, 却均是图片。开会旁边的屋子用作了储粮室, 屋子的角落摆放着当年伟人们开会用过的桌子, 已比较陈旧;文昌宫曾是当年聂荣臻元帅打土豪分粮食的地方, 现在被用作礼州小学教师宿舍。文昌宫内建筑木质完好, 工艺精湛, 规模较大, 但由于年久失修, 部分房屋损坏严重。本应得到更好保护与复原的红色资源, 境遇竟然如此凄凉。

1.2 相关配套服务的开发建设方面

目前, 凉山地区的红色之旅已按照红军长征过凉山的情况分别开通了三条红色旅游线路:

1.2.1 中央红军主力过凉山的红色旅游线路

金沙江皎平渡→会理战役遗址→半站营战斗遗址→黄水塘战斗遗址→礼州会议遗址→泸沽分兵→冕宁县城→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2.2 中央红军第九军团过凉山的红色旅游线路

金沙江树节渡口→宁南披沙→松林坪→普格大水塘 (红军树) →普基镇→下坝→古家坝→扯扯街→鱼水→波洛坪→五道箐→海门桥→龙家屯→小庙→礼州

1.2.3 泸沽分兵, 奔袭大树堡的红色旅游线路

泸沽镇→孙水关→冕山→登树营→小相岭→南箐→中所→越西→新民→梅花→大树堡→罗盆→石棉→安顺场2

但现实的发展情况却很不理想, 据旅游咨询点和部分旅行社介绍, 红色旅游组团情况基本没有, 大部分去这些地方的游客都选择自己游览。虽然攀西地区自2005年就已全面启动红色旅游, 但依据目前西昌市各旅行社的带团情况来看, 所组团的形式主要以节假日的省外游、市外游为发展对象, 接待的外来客中也主要是参观卫星基地, 螺髻山等非红色旅游景区, 要想扩大游客的规模, 达到发展要求, 攀西地区的红色旅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攀西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制约因素

尽管攀西地区的红色旅游要做大做强, 还需要一个过程, 但这一地区有山有水有文化, 更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此难得的一个旅游胜地, 如果长期坚持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不动摇, 不断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 实现红色旅游的发展与繁荣, 应该说是不难实现的。目前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比较低

攀西地区, 特别是在攀枝花和西昌两个中心城市之外的广大地区, 大多处于极度落后的山区, 少数民族众多, 而且地质条件恶劣, 群众生活水平低下。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 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都较为落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红色旅游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旅游成本较高, 减弱游客吸引力

攀西地区的旅游业尚处于刚起步阶段, 因此吸引客源, 促进旅游业的稳步发展是关键, 政府应协调好旅游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 共同把游客的旅游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下来。目前, 旅游成本过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些主要旅游景点周围, 收费站设置过多或设置不当, 不仅阻碍了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旅游业的热情, 而且导致游客进入成本过高;其次, 相关部门对在景区从事食宿等基本旅游服务的行业, 在税收、场地或房屋租金方面收费过多, 结果这部分负担间接转嫁到游客身上, 从而增加了游客的消费支出;最后, 门票费用过高。目前许多景点尚处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应该说其提供的服务明显低于其门票价格, 这也极大地减弱了游客的吸引力。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 应从游客的角度来进行旅游规划, 摒弃各种短视、狭隘的部门利益, 从把旅游业做大做强的角度出发, 为旅游业的发展扫除各种制度和人为的障碍, 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成本, 从总体上增强红色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2.3 优秀导游员、解说员缺乏, 旅游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和《新五大旅游区建设试行标准》的通知 (川办函[2006]第196号) 要求:“导游 (讲解) 人员均应具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其中本科以上不少于30%, 全部持证上岗, 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 普通话达标率100%, 外语类导游 (讲解) 人员占总数的15%以上;饭店、汽车公司80%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取得相应的岗位培训证书。”可是时至目前为止, 一些纪念馆和文展馆尚未配备专职讲解员, 而具有两个入选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攀西地区, 尚无一部系统完整的红色旅游专著问世, 这极大地影响了红色旅游质量的提高, 游客和一些临时讲解员, 他们只能通过各地的县志和旅游景点的简介来获取一鳞半爪的知识, 这既无助于实现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 更不能有效吸引游客, “江山美不美, 全靠导游一张嘴”, 深厚的红色文化更要通过导游高质量的讲解。目前, 攀西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优秀导游员、解说员严重缺乏的现象。

3 对策分析

3.1 加强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提高综合服务接待能力

要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与现代旅游相适应的多层次的旅游运输体系和旅游信息网络, 构建安全、快捷、方便和舒适的旅游交通客运网络。加快攀昆、雅攀高速公路建设, 形成快速、便捷的对外通道。积极争取开通和增加攀枝花、西昌到其他旅游城市的航线、航班。配套完善交通沿线的通信、邮政、电力、银行、医疗、供水、餐饮、厕所、停车场、环保等服务设施, 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在食、住、行、游、购、娱上, 满足和适应不同游客群体的需要。

3.2 继续深入丰富和挖掘红色旅游资源, 创建红色品牌

为了增加攀西地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可以在原来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参观的基础上, 着重体现旅游特色, 逐渐改善和提高纪念馆和各个展室的档次, 改变简单图片展示和橱窗文物的陈列, 更新展览形式, 整理、挖掘、充实新的陈列内容, 改进图片加文字的“老脸孔”展览的旧模式, 利用声、光、电等多种展览手段, 增加新的展示设备, 使展示方法更加科学化、新颖化、现代化和多样化。在主要红色景区, 结合重大历史事件, 树立蜡像景观, 扩大景点内涵和外延。比如, 多建一些革命前辈的雕塑群、故事廊, 也可开设更多的体验试的参与活动, 让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让他们学会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珍惜生活。此外, 还可以创造一些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例如红色歌舞表演、红色革命故事、革命传统教育课, 红色小电影等。这样, 不仅将红色旅游产品具体化、有形化, 而且从传统、历史、文化、道德等多方面感动消费者, 创造深层次心理愉悦。

3.3 重新调整红色旅游线路

原有的三条红色旅游的线路划分, 太过机械古板, 其中罗列的一些景点在当前毫无吸引力, 而且数百公里的线路, 长而枯燥, 相信游客获得的心里不会是愉悦, 而是出钱找罪受。因此建议相关部门, 把现有的按三支红军长征过攀西而开辟的三条红色旅游线路改为按现实可行性的两条, 走复合式开发红色旅游的道路。具体是:第一条, 以攀枝花和会理为中心, 将皎平渡渡江遗址、会理会议遗址等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和当地的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连接, 如会理的龙肘山——仙人湖景区, 二滩电站, 攀枝花钢铁基地等;第二条, 则以西昌和冕宁为中心, 将卢山-邛海, 礼州会议遗址, 卫星发射中心, 灵山寺, 以及彝海结盟遗址等连接起来。以此实现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的有效链接, 从而提高红色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3.4 将具有地缘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的古

镇——礼州, 打造成一座集红色、绿色、古色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地, 以增加旅游景点的数量和质量

作为扼守西昌北大门的礼州,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自古以来就是西昌的一个重镇, 因此留下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建筑, 给礼州平添了悠悠古意。而红军长征过西昌时礼州会议的召开, 又为礼州增加了光彩。现在礼州人又凭借与西昌相邻的地缘优势, 积极发展水蜜桃, 石榴, 葡萄, 柿子等各种水果业, 这又为礼州的发展披上了浓浓的绿意。因此旅游规划和主管部门是否可以考虑结合古镇风貌和绿色生态, 以及接近西昌的地缘优势, 将其打造成一座集红色、绿色、古色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景区。

3.5 对攀西地区的红色历史进行统一汇编整理

攀西地区革命遗迹较多, 但对红色历史的整理和研究却较为散乱和滞后, 除了一些县志和州志如《冕宁文史》、《会东文史资料》、《凉山文史资料选辑》以及《挺进凉山》等有一些零星记载外, 目前尚无专门的系统收编攀西地区红色历史方面的专著出现, 这不仅落后于其它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的省市对红色历史档案、遗迹和故事的整理工作, 而且也落后于现实发展红色旅游业的需要。其结果是导致目前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 既缺少专业化的导游及管理人员, 也无可供学习和了解的权威性著作。因此建议参考河北省委宣传部编撰《燕赵红色之旅丛书》的做法, 由有关方面召集本地区文史工作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编撰一部内容详实, 结构完整的红色旅游专著, 以尽快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3.6 把宣传工作做强、做活

发展旅游业需要宣传,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不能仅把宣传放到路边、杂志和电视广告上, 可以考虑以召开各种会议的方式进行宣传, 比如研讨会, 经贸洽谈会等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创作文学、艺术作品, 甚至影视剧的方式来进行宣传, 这样效果或许更好, 一部好的文学、影视和戏剧作品, 不仅开发了红色历史, 而且起到的宣传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摘要:攀西地区地处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区, 长期以来,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但是这里却有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和众多的革命遗迹, 如何开发革命遗迹, 挖掘红色历史来为现实服务, 使攀西地区能乘红色旅游热的东风, 走上快速发展旅游业的道路,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对目前攀西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以期对本地红色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攀西地区,红色旅游,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东峰.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4.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和《新五大旅游区建设试行标准》的通知, http://www.sc.gov.cn/sczb/lmfl/szfbgt/200706/t20070610_186276.shtml.

[3] 雷召海.红色旅游理论梳理与实践建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9.

[4] 王伟年, 宋宇新, 白竹岚.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 2007 (5) .

[1] 攀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攀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2001—2015年) , http://www.sss.net.cn/ReadNews.asp?NewsID=6731&BigClassID=2&SmallClassID=2&SpecialID=0&belong=sky

[2] 凉山州旅游局.凉山旅游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11.

上一篇:浅谈消化内镜术的临床处理方法下一篇:家具风格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