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社会工作从诞生、发展到独立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历经了百年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晚,但发展异常迅猛。据民政部2016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国社会工作者从20万发展到70多万,全国事业单位等相关组织开发了20万个社会工作岗位,各地扶持成立了6000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

四川是西部大省,在社会工作方面,紧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积极推动社会工作开展。2007年,四川省民政厅等组织实施了“社工人才百人计划”;2008年后,全市共实施163个社会救助服务项目,涉及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有43个社会工作机构,间接服务11多万人。然而相对四川省其他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就没有那么乐观,甚至陷入困境[2]。

一、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境内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集中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是四川省第一大藏区,主体民族藏族占78.4%。阿坝州是我国大部分羌族的聚居地,也是藏区的组成部分。

地势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落差也在4000米左右。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山、深谷等相互交错。三地分布的主体民族各不相同,这丰富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三地都处于地形复杂的高山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工作教育和人才建设的发展[3]。

笔者调查后发现,三个少数民族地区中,阿坝州的社会工作发展较其余两个地区较成熟,特别是2008年地震后,社工机构和协会随后发展起来。例如:由广东援建的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汶川成立,阿坝州社会工作协会成立等。尽管如此,阿坝州的社会工作发展仍有限制。2015年前,凉山州的社会工作有一些发展,但因监管不力,没有继续发展下去。

此外,凉山州的社会福利方面发展较好,然而,有关社会工作的介入和涉及却很少。在戒毒方面,曾有社工介入,但后续就没有发展了。甘孜州的社会工作发展受限,当地社会对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需求不断增加,但所需工作者不足;州政府部门没有独立的社会工作行政部。担任有关方面的责任人比较复杂,有的是其他管理部门兼职、妇联或民政[4]。

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整体缓慢,没能很好地在当地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区域条件限制和资源欠缺

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个民族自治州均地处四川省自然环境复杂的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和四川省其他地区相比,经济落后且GDP均排在最后;另一方面,地形多高山险谷,其交通极不方便,如从甘孜县到成都市没有直达的班车;由于历史遗留和战争方面原因,三个州的主体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民族意识性很强,与外地很少接触。这些原因和特点使得社会工作的发展条件受到限制,各种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源也因此缺乏,如良好的社会工作发展环境、社会工作服务的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地区环境和资源欠缺,这才是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大问题。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从发展到现在,国家一直重视其发展情况,今年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7年6月末,四川省民政厅确定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研究”课题。但都没有匹配专项配套政策,岗位和薪酬制度不完善,这也使得社会工作职业化处于政策的边缘位置。缺乏有力健全的专项配套政策支持是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者发展社会工作面临的一大现状和困境。

据曾经从事过社会工作的杨女士说道“我们县(凉山州)需要社工,村落之间较偏远,工作起来麻烦。之前我们去村里做活动,路途遥远,费时、耗钱、耗精力。任务还没完成,人已经累垮了。另外,政府的薪水低薄、相关的补贴没有,办公设施不全……”从杨女士的话里,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有关制度和社会保障设置不足,发展后续的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相继离开。

(三)社会工作人才匮乏

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个州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确实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大量问题:

一是专业教育发展问题。一方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西昌学院,三所高校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人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诚然,三个学院都没有开设相关社会发展方面的专业,比如:社会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等。专业知识受限,必然会影响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外地求学归来的有志青年想从事该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却没有相关教育岗位,为此被迫转行。社会工作教育也就不能进一步发展;二是专业人才挽留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很多本专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其他事业,这是单向渠道的人才流失;此外,缺乏社会工作就业岗位和工作平台,这是双渠道、双向的人才严重流失。怎样从根本上留住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协作。

(四)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低

社会工作就当下的职业划分来说算是一个新兴专业,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鲜有人知。由于国家发展需要,“社会工作”连续6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四川省也不断强调社会工作的发展。但现实对这个专业的认可实效性较低。

据笔者调查:在校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学生绝大多数表示社会工作不是他们第一专业,小部分明确表示不会从事社会工作。

一些资历深的行政人员对社会工作知悉但了解不深,据甘孜县的政法委工作人员透露“我们甘孜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的是资金和各方面的协调参与。”相比而言,阿坝州和凉山州较好,州政府有专门的社会工作部门(阿坝州的社会工作部门——社会工作科、凉山州的社会工作部门——社会工作科)。而基层政府干部,几乎都不了解社会工作,民众自身也并未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导致社会工作的认可度普遍低下。

三、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对策

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州社会工作发展所体现出的具体问题直接阻碍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良性发展,导致一些地方虽有开展过一些社会服务,但是服务质量及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进而使得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缓慢。社会工作的实质是助人,主要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介入,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人正常社会化,达到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结合三者地区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现有服务和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利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决定了不能像其他地方一样,国家制定政策,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客观因素和民族性要求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深入实地,在当地社会背景下实行。

所以,国家应在对三个州的社会背景考察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政策。“三区计划”是个很好的例子,但主要是针对区域公共文化体系,没有针对性涉及社会工作服务。国家政府部门可以在区域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规划,为三个州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在经济上有所倾向促进其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经济环境。除此之外,发达的地区应给予帮助和支持,可以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形式在资源上提供扶持,实现机构完整对接、人才良好衔接、项目合理连接。

(二)落实政策实施管理,建立健全相应机制

在现有的体制上,如何结合有关社会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落实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就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现状来看,人才队伍进行考核、监督以及优化以及岗位设置等都需要着重考虑。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在落实政策管理过程中,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少数民族的社会工作管理制度,特别是人才考核培训和福利补贴,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高校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可行的招聘计划,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出色的青年教师。社区及企业方面,要明确社会工作的岗位规范和准则,社会工作本身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复杂和繁多,所以,更要整治内部机构和自身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合理优化内部结构,避免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三)建设和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本身是一种职业,这意味着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背景下,必须要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应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和社会工作者管理机构,确定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地位,提高其声望。教育部门通过建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出台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定准则,形成一套比较健全的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培养制度。优化内部改革,改善教育模式。

高校要设置专业教育课程,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社区、企业等社会机构结合自身发展以及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合理完善岗位设立,构建社会工作职业和薪酬体系以及社会工作培训制度。积极引进优秀的社会工作管理模式和督导,培养优秀的工作者更好为人们服务。

(四)提高社会工作意识,增强对社会工作的认可

社会工作知晓度不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地解决。首先,基层政府充分利用“国际社工日”“国际志愿者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其次,高校一方面做好相关专业申报工作,招募一批有为的社工老师。

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校园网和自身平台对大中小学生宣传讲解社会工作,在意识层面认识社工。再者,让学生带动家长,“大手牵小手”的模式,在行动上实践社工。社区和企业、社会机构等单位,利用自身优势,链接和引进外部社会工作资源,搭建社会工作交流平台,加强互动。人民群众要积极配合政府、社区等机构工作,“有困难找社工”,社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到实际性的助人自助,达到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一致统一。

综上所述,在国家积极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因条件限制需要得到更多支持,而其良好的发展将更有助于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与和平,更有助于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实践者,更有责任将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服务理念和“人的尊严和价值”传递给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民族同胞,推动其自身发展,缩短地区之间差异,缓解民族矛盾,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谐,达到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工作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四川省。2007年,四川省启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2008年地震后,大力推动了当地社会工作的发展,成都市就是一个典范。截止2014年底,成都市已经有民办社会工作机构266家、专业人才4250人。而相对于较落后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旧缓慢。本文对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个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困难,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晓思.农村社会工作的需求性及可行性[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2] 李潇,张红.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开发的可行性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24):15+8.

[3] 曾名芹,梁燕平.社会工作在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功能分析[J].社会工作,2007,(04):28-31.

[4] 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事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8-130.

上一篇:护士长如何做好管理工作下一篇:基于移动云平台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