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022-07-18

第一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

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权是企业工会的神圣职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这一神圣职责。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也指出:“广大职工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处于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实现、维护、发展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企业工会工作的根本宗旨。当前,部分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尤其是待岗职工、工病亡遗属、以及那些年龄结构重、人数多、收入低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家庭负担重,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较差,他们急需企业给予关注、关爱和扶助。在目前的条件下,企业工会应怎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履行好工会的神圣职责,成为需要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课题。

一、要发挥好源头维护作用,依法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

所谓“源头维护”,是指工会通过源头参与平等协

商,摆正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责、权、利对等关系位置,防止失衡。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代表职工参与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防止职工利益受侵害;二是工会依据《工会法》、《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时把职工关心的劳动关系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不断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立健全维权机制

建立健全维权机制是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要把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责贯穿于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并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其他各项基本制度之中,以健全的机制促进和保障维权工作的落实。工会组织要把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重要议题,积极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改,推动维权工作的落实。

三、依法保障职工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无论企业管理体制怎样变化,必须坚持职工的主体地位不能变;无论企业组织形式如何变化,职代会的性质、作用不能变,更不能撤销。为此,工会必须始终坚持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要通过职代会和职工代表共同研究、讨论、审议企业的

生产经营计划、各项规章制度和办法、各种奖励和处罚条例、职工福利等方面的事项。要努力探索职代会制度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发展途径,进一步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在巩固、深化、规范、创新、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职代会的质量和水平。

四、建立完善扶贫帮困体系

为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工会组织应当把扶贫帮困工作提升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真落实,更应将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工程”来抓,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因生活困难而发生意外,采取“全方位帮扶、多渠道蓄水”的措施,走千家,访万户,把企业的温暖送到贫困职工的家中。在为困难职工办实事过程中,将保持和维护职工队伍合法权益当做与维护企业的稳定同等重要的大事,狠抓落实,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五、要发挥好预警化解作用

工会组织发挥预警化解作用主要体现在:准确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问题,在矛盾的萌芽状态把劳动关系争议纠纷化解。工会组织在履行诸多的工作职能时,要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形成工会系统常态运行的、自上而下的预防预警机制。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纠纷调解,要从维护职工利益出发,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尽可能采取调解、和解的方式,做到案结事了,要注重调解程序的正当

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六、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工会不断提高整体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新问题在不断涌现,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审时度势,大胆探索。要敢于反映和表达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敢于维护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二是要注重学习,提高能力。新形势下维权矛盾的复杂性、协调的艰巨性,迫切要求工会干部加强自身的学习、锻炼,系统掌握有关维权的各项法规制度,积极吸收和借鉴新经验、新方法,用心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深入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中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倾听职工的呼声,真心实意地为职工说话办事,坚持以职工群众高兴、同意,满意为最高标准,努力把工会建设成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把自己塑造成为职工信赖的“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会干部;四是强化职工素质。要重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引导职工学会运用劳动法律,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其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要把法制教育宣传融入日常工作中去,促使职工自觉依法维权。

总之,在新时期加强工会工作,推动创建和谐劳动

关系,履行好企业工会维权职能,一定要把维护重点放在困难职工群体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职工谋利益、替职工说话办事,确保广大职工群众队伍的稳定,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驾护航。

第二篇: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活动

为了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努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销售公司工会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从四个方面入手,广泛深入的开展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公司工会先后建立了关于公司的发展方向、改革方案、职工培训、工资分配、奖金发放、休息休假、福利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在职代会中落

实职工提案9项,设立公开栏,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年度规划、合同履行、工资奖金分配、月份考核、晋职晋级、干部任免、民主评议等情况进行全面公开;鼓励和引导职工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充分发挥了职工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使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是切实保障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公司工会认真执行用工劳动合同制度,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公司全体职工逐个签订了劳动合同,对职工的劳动报酬、职业培训、劳动安全卫生、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待遇等14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集体协商,进一步完善并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积极贯彻“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绩效挂钩”的分配原则,实行“同岗同薪、异岗异薪”的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以劳动技能、强度、责任、条件为基本劳动要素的岗位技能效益工资制,建立工资分配平等协商机制、职称评审评定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节假日加班支付加薪工资制等。

三是全力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司工会根据职工的需求,开展了职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做到了“月月有、次次新”;不断完善图书室、活动室、健身房、羽毛球场等活动场所建设,购进10余种健身器材、100余种图书、订购30多种期刊,不断丰富文化阵地内涵,建立了宣传文化走廊,悬挂14块宣传挂图,文化建设氛围日趋浓厚。

四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为采样工、制样工、化验工、煤场工人以及保卫稽查人员发放了冬、夏两季共计26个品种的劳动保护用品,在质量、数量等方面均赢得了职工的满意;成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分析研究劳动安全卫生状况的专项工作会议,形成每月29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大检查制度;建立和修缮了职工班中餐食堂、小浴室以及健身房、活动室,班中餐的质量、卫生完全符合饮食业行业标准,职工小浴室冷热水充足齐全,管理规范,小家建设已经步入集团公司先进单位行列,为职工创造了优美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此次活动,使这个公司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职工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第三篇:关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思考

作者:谭建成 栏目:劳动保障 添加时间:2010-8-27 14:30:4

5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改革程度也越来越深。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关于如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表达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000-0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经济中的成分、利益分配方式、就业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些变化之前如何才能够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整个社会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国工人职工所具有的合法权益主要有:劳动权、休息权、收益权、生命权、学习权、知情权、建议权等。

一、对于职工劳动权的维护

职工的劳动权利受到侵害,劳动合同不规范,是一个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现象。劳动合同是劳动权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实中的许多劳动合同不规范的或者不合法的情况使得劳动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劳动合同不规范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不签订劳动合同;附加不合理条款或者是违规合同,这种情况有的时候会会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劳动权。有的企业设置的过高的就业门槛,或者是各种歧视,再或者是使用童工,严重的侵害了他人的劳动权。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劳动合同是否完善、是否体现出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都会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对于职工生命权的维护

生命权是人权的基本权利,但是在我国职工的生命权受到侵犯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企业有义务为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一切安全保障手段。对于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工会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安全生产法》,工会对于维护职工的生命权有以下几项权利:(1)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2)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3)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4)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维护职工的收益权

工资被拖欠,职工收益权受到损坏。拖欠工人工资是我国一部分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其中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种问题。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存在着这种问题。工会应该督促各个企业建立健全工资的增长制度,同时还应该敦促各企业按时发放工人工资。在劳动合同中必须注明工资发放日期,工资增长制度。建立相

关的法律规定对于在不具有合理的原因情况下拖欠职工工资的企业进行处罚。

四、保证职工的休息权

职工休息权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加班是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着的一个现象,大量的加班剥夺了职工的休息权。华为是我国较为知名的企业,该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内加班的人大有人在。而且在2008年时有员工因过度劳累而死亡。这些都是对员工的休息权的侵害。维护职工的休息权要以法律为依据。《劳动法》中对于标准工时制有相关的规定,同时也对因某些原因不能够实行标准工时制的企业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如果不能够实行标准工时制,企业必须将其制定的工时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如没有审批就实行,则其不被法律保护。同时对于任何超过正常的工作时间的工作都应该计入加班工资。企业自身无权决定将标准工时制度变更为综合计算工时或其他工时制度。

五、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知情权和监督权也是职工所应该享受的权利。根据国家法律和中纪委的规定,涉及企业重大决策和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公开。不但国有企业厂务要公开,私营企业涉及职工利益事宜也要公开。一些单位和企业对此置若罔闻,根本就不公开,有的避实就虚,不关痛痒的事项公开,涉及核心的事项就不公开,有的事项用“其他”来代替。一些私营企业主对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不公开,用俗话说就是“蒙着盒子摇”,职工根本不知道是否缴纳“三金”,自身权益受到极大侵害。

对于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维护,可以从完善职代会制度、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这两个方面入手。完善职代会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拓宽职代会制度的适用范围;(2)充实职代会职权;(3)健全职代会的组织制度;(4)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执法主体和法律责任。对于完善建议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定期活动机制;(2)建立建议评审机制,对职工的建议进行评审;(3)建立奖励机制,职工的建议都是经过复杂的思考与实践的,对于提出建议的职工应该给予合理的奖励;(4)建立催办落实机制,在确定职工的建议具有价值时敦促相关部门立即进行整改;(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是否采纳职工建议进行反馈。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岩.民主管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J].工会论坛,2010,16(1):46—47.

[2]黄志新.如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浅谈在新形势下[J].兵团工运,2009(4):13.

[3]杨俊.关于新时期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142.

第四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总工会的统一安排,9月份法律部在市总工会党组成员、调研员王金英的带领下,分别深入县区企业,通过召开企业工会主席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职工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全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调研系统工会1个,企业26家,其中国有

及其控股企业5家,非公有制企业21家。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在调研企业中,全部签订

劳动合同的23家,签订率90% 以上的2家,部分签订的1家。

(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在调研企业中,能够执

行国家法定八小时工作制的23家(不包括企业一线职工执行计件工资),工作时间在8-10个小时的3家;每周休息2天的13家,休息1天的10家,不确定或者不休息的4家;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的17家(企业车间一线职工执行计件工资的多数不执行),按照正常上班支付工资的9家;国家法定节假日能够休息的18家,部分休息或根据职工需要休息的7家,不休息的1家;能够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的8家,部分休假的3家,不实行的15家。

(三)工资收入情况。 一般职工月工资收入在600-800 元的8家,800-1000元的11家,占42.3%,1000-1500元的7家,占57.7%;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低于1000元的7家,占26.9%,1000-2000元的14家,占53.8%,3000元左右的5家,占19.2%。

(四)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签订情况。在调查的

企业中签订集体合同的20家,签订率76.9%;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17家,签订率65.3%,通过签订工资集体协议职工工资有所增长的10家,其中浚县环燕公司增长了20%,没有变化的7家;鹤壁天章公司虽然没有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但职工工资也增长了15%。

(五)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和厂务公开情况。企业建立

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的实行厂务公开企业18家,没有建立的8家,建制率68.2%;建立比较规范的7家,规范率27%,不够规范的19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非公企业一线职工计件工资工作时间较长。在调查的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中,多数企业都能够执行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但企业一线职工尤其是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大多都采取计件工资制度,职工的工作时间不好确定,工作时间相对较长。 2.每周休息时间不够。在调查中近半数企业职工周休息时间达不到2天,其中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大多休息1天,有的甚至不休假。

3.职工带薪休假落实难度大。在调查的国有企业中,大多能够实行带薪年休假,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多数不能够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4.职工加班加点工资执行情况不好。在调查中,虽然多数企业能够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但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车间多数实行计件工资,在很多企业认为计件工资不存在加班加点,不执行加班加点工资标准。

(二)职工工资收入情况

在调查企业中,多数企业以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企业发放职工的工资标准。虽然一些员工月工资1000多元,但多数都包括加班加点工资,而不是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以后,多数企业都能够进行调整,达不到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了最低工资标准,原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也适当进行了提高。如市金茂建设公司(原市建公司)、东昇制果、浚县粮库、鹤壁黎原电工、浚县粮油公司、大用公司、朝歌纺织、河南绿佳牧业市水务公司等单位普通职工工资都不同程度地增长了100-250元,市建设集团机关平均增长300元左右。即使个别单位没有达到最低工资标准也正在进行调整。如市热力公司共有职工160多人,现在是淡季全公司低于最低工资标准800元的100多人,现在正在拿工资调整方案。

(三)职工代表大会

1.职代会制度规范率偏低。在调查的26户企业中,虽然有68.2%的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制度,但建制较为规范完善的仅有27%,不到企业的三分之一。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职代会制度,但一年都不召开一次会议,职代会制度形同虚设。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了解不深,知之甚少,程序简化,很不规范。

2.职代会会议质量不高。在召开的职代会中,多数企业和会员代表大会、年度总结表彰会议合并召开,职代会的程序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会议质量不高。如有的召开职代会前,不事先通知开会议题,不征求代表对会议内容和有关问题的意见,工作流于形式。 3.职代会的职权落实难。有的企业对应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不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而以企业的决定、制度、规定等方式下发执行,以种种原因绕过职代会这一法定和必要的程序。

4.部分职工代表素质偏低。提案中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高。有的代表存在着不能或不敢坚持原则现象,明知某一部分,某个问题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不符合企业实际和大多数职工的利益,因迫于种种压力,在审议时不愿或不敢提出反对意见,违心举手通过。

(四)集体合同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主要是存在存在“三化”现象:即文本格式化、程序简单化、内容模糊化: 1.文本格式化。不少企业工资的集体合同文本照搬照抄上级工会制定的合同范本或法律条文,在体现行业特色、企业自身特点等方面还有欠缺。 2.程序简单化。部分企业的协商过程基本被忽略,如只是由工会主席与企业行政商量确定,协议草案没有经过职代会通过,也没有报上级工会和劳动部门审查备案,对合同的实效性产生影响;多数企业是企业劳资方拿出草案,然后让企业和工会主席签一下字,而没有进行协商。企业工会干部对工作也不熟悉,政策也不太懂。 3.内容简单化。部分企业签订的工资专项合同,只写明了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增长,对于增长的幅度、奖金、补贴等都没有写清楚,操作性和参照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五)出现许多漏管企业。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产业工会、行业工会和市总直属企业工会与县区工会区分不够,出现了一些你管你的,我管我的的漏管企业。比如:区属中小学校、医院等单位,归市教育工会管,区工会是否管理;建设、公交系统下属企业,系统工会管理跟不上,区总工会又不管理,出现漏管。

三、建议及打算

(一)建立职工维权联系点,加强工会维权工作力度。1.明确维权内容,集中开展活动。每年集中两个月的

时间,在全市普遍开展一次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体的职工维权活动,加大工会维权工作力度。

2.开设职工维权信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广三矿

“信箱”维权工作模式,设立职工维权信箱,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建立职工利益诉求合理表达机制。

3.建立职工维权联系点,定期研究职工队伍现状。建

议市、县(区)两级工会从主席到每位工会干部都要联系一个企业,每季度最少到联系企业调研一次职工权益维护情况,写成出面报告,统一汇总形成全市职工权益现状调研报告,倾听职工的意见,反映职工的呼声,做好党委和政府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 4.探索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体、工会运作的维

权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几项制度:一是建立定期向市委、政府汇报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和政府职能部门、沟通查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信箱维权的领导批办和责任人承办工作制度。

(二)建立工资集体协议草案请示报告制度,加大工

会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力度。

1.明确签订时间。企业工资集体协议每年签订一次,

把每年的3月份作为集中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对拒绝或变相拒绝企业工会发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不按期响应工资集体协商要约等行为,县(区)工会要及时介入,依法下达整改建议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

2.规范协商程序。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协议不能简单由

工会主席与企业行政商量确定,协议草案既没有经过职代会通过,也不经劳动部门审查备案,又不对职工公开。要克服工资集体协商“程序简单化”现象,从发出协商要约、产生职工代表、召开协商会议、形成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通过,到劳动部门审查、上级工会备案以及向全体职工公开等程序,要严格按照鹤政2008【48号】文件要求,规范运作。其中,在确定职工方协商代表时,上级工会组织要派一名工资协商指导员担任企业职工方一名协商代表,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3.规范完善文本。要克服部分企业工资集体协议“文

本格式化”、“内容模糊化”倾向。工资集体协议文本不能只是照搬照抄上级制定的合同范本或法律条文,要体现不同企业自身特点;工资集体协议内容不能既没有数字又没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奖金、补贴内容笼统模糊,要有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的实质性条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要坚持以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职工实际收入增长与企业发展同步来衡量工作成效,努力将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成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平台。4.加强上级工会指导力度,要解决职工与企业在工资协商中“地位不平等”、“力量不均衡”、“素质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强上级工会的指导力度:一是企业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要主动向上级工会汇报,自觉接受上级工会的领导;二是对提交职代会审议的工资集体协议(草案),企业工会要向上级工会请示报告,上级工会不同意的不得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三是逐步探索上级工会代表签字制度,在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协议时,上级工会要派代表参加,职工方协商代表除企业工会主席签字外,还要有上级工会代表签字。

(三)建立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把职工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1.全面理解职代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职代会是落实职工维权的主要载体;二是职代会是工会惟一写进《宪法》的工作制度,是多年来我国探索形成的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企业法》、《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推行的一种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是我们工会工作最具有权威性的有力武器;三是由于职代会在企业工会工作中是层次性最高的工作;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2. 建立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在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如果要让一个实际上受企业经营者领导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会主席代表职工在企业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职代会的作用,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加强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实现企业职代会上升一级维权。7月份,省总工会下发了《河南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职代会会前会后请示和报告制度。切实发挥上级工会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职代会的指导监督作用,企事业单位工会或职代会筹备委员会(小组)于会前15天向上级工会组织报告召开职代会的相关情况。会后7日内企事业单位向上级工会送交职代会书面报告。市总工会也转发了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企事业单位比较重要的职代会,上一级工会要派人参加,指导监督企事业单位职代会的召开情况,确保职代会召开的质量。凡没有按照规定向上级工会请示报告的,一律不得评为合格职代会和先进职代会。9月15日《河南工人日报》刊发了开封市总工会率先在全省实行职代会会前会后报告制度,有效地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他们的做法值得我市借鉴。

(四)推行下属企业工会每年向上级工会述职制度,实行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的年终目标考核。

每年年底,下属企业工会向上级工会集体述职,上级工会听取下级工会工作汇报,查看相关资料,评定优秀、合格、不合格档次,实行目标考核,年终统一评比表彰。

(五)澄清底子,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堵塞漏洞。 对于全市企业,那些由市总工会直管、那些由产业工会直管、那些由系统工会直管,那些由县区管理,要一一澄清底子,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堵塞漏洞,消除空白点。

第五篇:企业改制必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企业改制时经济改革的大方向,也是强国富民的大好事。但在这些年的企业改制过程中却不断出现损害企业职工权益的显现,而且愈演愈烈。以至于全国总工会于今日发出通知,要求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总的态度是坚决的,汲取这些年来企业改制中的经验教训,全总的这种强势态度有着充分的当然和深刻的必然。

——在企业改制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当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目的的直接体现。

这种当然首先是制度的当然。不论是企业如何改制,都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大的适度背景下改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是国家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权的坚实基础和推进改革,发展经济、保持稳定的依靠力量。尊重和保障职工基本权益,是深入实践科学发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如果因为企业改革而使得工人的地位与权益丧失,这种改制就走到倾路上去了。

这种当然也是由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决定的。新中国的国有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一不是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劳动、奉献乃至牺牲。在现有的国有资产中,相当多数量的财富是应该给企业工人,但由于当年的制度安排和初始的发展压力没能够足额给予工人,最终这么几十年积累下来凝结在企业资产中。因此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时,当然应将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优先用于支付职工的紧急补偿金、偿还拖欠职工工资、补齐欠缴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过河拆桥。

这种当然更是由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不论改改也好,发展也罢,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前提。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工权益的内容也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要维护职工劳动权益,还要维护包括职工享有的人生权利、民主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资产收益等更为广泛、更为全面的权益。

——在企业改制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时体现企业改制合理性的必然,也是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必然。

我们之所以要纪念性企业改制,之所以认可企业改制的合理性,就在于企业改制时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体制,转换企业的运行机制,以新的制度框架激发活力,注入动力,使得企业可以活得新的收益、更大的效益。再者一过程中企业蛋糕做大了,利益相关的各方都能多分到一些,企业职工的权益自然也相应增进。

但现实中的一些企业改制确实通过削减、剥夺职工的合法权益来获得所谓效益。所谓企业改 制就是盯着企业职工的那块利益,总是想取而分之。可是如果企业改制只是让一部分人占有 另一部分人的权益,是吧职工即有权益转移给新的企业产权所有者,并没有把企业做得更大 更强,并没有新的收益产生,这样的改制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改制合理性又何在?

更进一步看,任何改革,包括企业改制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改革,必须依法改革。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改制的合法性所在。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法规政策和措施比较完备,涉及员工切身利益方面政策和操作程序方面的规定也比较明确。侵犯职工权益,不尊重职工民主权利的改制时严重违犯国家法律法规的。

——在企业改制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仅是实现企业改制顺利实施的保证,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任何侵犯职工权益的改革行为不仅行不通,还会引发重大的社会问题。道理是如此,事实同样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先有吉林通钢改制,以发生总经理死亡而宣告失败;后有河南林钢改制,以政府官员被围困而暂时终止。仅仅一个月内就因企业改制发生两起重大群体事

件,这值得我们深思。

企业背后连着社会,连着政治。企业改制时整个经济改革乃至社会改革中的一个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一叶障目。企业按照市场今年估计法则减员增效没错,但无视社会背景、无视历史事实、无视公平正义的做法不仅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效率,反而会引火烧身。而且这火不仅会烧掉企业,甚至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维护职工权益的责任都推给企业。企业改制既然是整体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就需要相关改革配套于跟进。有些问题单靠企业是解决不了的,政府、社会等相关层面必须相应跟得上。比如说,政府化解制度壁垒为职工接续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帮助职工再就业等等。 这对于在企业改制中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必要的。

上一篇:物流管理课程简介下一篇:文件执行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