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新闻选择,就是新闻媒介对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进行判断和鉴别,从中选择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从新闻传播规律来看,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因为媒介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报道决定了新闻的立场和倾向,直接影响舆论以及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判断。新闻选择体现了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基本价值判断,决定了节目的事实素材,从而定下了节目的基调。

第一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演进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两者在本质上相通。本文试图借鉴公共新闻的公共领域建设特征,结合国内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探索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突破的途径,由“小民生”演变为“大民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学 公共领域

如今,电视民生新闻已成各家电视台创造高收视率、高广告收入的拳头产品,但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其造成不小的冲击。各电视台因资源配置不均导致恶性竞争,同质化、媚俗化、话语权滥用、过分追求轰动效应等问题层出不穷。

早在2006年,国内便引入公共新闻的概念,并将其与民生新闻相联系,认为公共领域构建是民生新闻进行转型的途径。然而公共新闻的运作是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这不仅涉及到媒介的自身实力——包括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否则将举步维艰。①

孟健教授也曾提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仍处于发展的平民话语阶段,要想发展到民主话语阶段,还需要更多关注公共事件的发展和解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电视公共新闻中的先进元素,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民生新闻。

一、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演进的基础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我国对此的探索最早来源于江苏卫视2003年10月开播的《1860新闻眼》——以“弘扬正气、倡导和谐、服务受众”为宗旨的民生新闻栏目。

公共新闻学的概念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公共新闻运动”,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针对电视媒介,民生新闻侧重传递社会资讯的社会功能,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和发出声音的通道;而公共新闻,侧重于挖掘舆论监督、社会组织功能,涉足、关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公共领域建设问题。

然而,两者在宗旨上是相通的,只是表现的主题、取向和解读方式有所不同。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强调尊重公民的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而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民生新闻平民化的思考方式是关注、回归新闻公共性的一种体现,关注民生、了解百姓所重视的话题和欲求,能为公共新闻寻找合适的选题。而新闻的公共性又要求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公共性,无论是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还是媒体采访各方面专家寻求方案,其本质都是关注公民事务,推动社会公共空间发展。

同时,在民生新闻浅层传递社会资讯的基础上,如果媒体能进一步反思和组织公众讨论,或进行深度新闻评论,则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提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公共新闻的出现也将弥补民生新闻庸俗化和新闻社会责任感不强的缺陷。

二、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借鉴的必要性

1、公民意识提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对民主政治参与的热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变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型公民,民主制度意识、国家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意识都大大增强,被动的政治接受逐渐转变到主动的政治参与。②

在多元社会文化和浓厚商业气息的冲击下,受众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促使他们产生了新的收视期待。电视观众希望通过电视获得更真实、丰富而深刻的新闻信息,满足自身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更高需求,将电视视为实现公民权利、参与社会建构的窗口。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以往的定位受到当下受众新需求的挑战,公民意识的提高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公共新闻对公众话题的关注和阐述能为其提供参考价值。

2、自身发展瓶颈的呼吁。面对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民生新闻“泛化”问题层出不穷。在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年会第四届全国SNG协作体年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曾指出,民生新闻存在“三化”和“三伪”的问题。“三化”即民生新闻题材的琐碎化,对象的边缘化,报道的肤浅化;“三伪”为伪民生,伪人文,伪监督。

同时,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造成巨大的冲击,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时效性差、创新度低、互动性弱,且欠缺对网络资讯的挖掘利用。加之电视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的民生新闻管理漏洞,新闻业改革也疾呼电视民生新闻做出改变。

3、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技术支持。美国传播学者班尼特这样描绘道:“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信息体系的前景就是更加公共化、信息更具分析性、更有历史深度、更有批判性、更能反映问题。”③

诚然,信息化时代是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外在环境,技术为公共话语权的建立、公众表达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虚拟世界中的信息海量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自由、无线、流动而开放的互动成为可能,公众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日益频繁,为形成公共舆论、加快电视公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电视民生新闻借鉴电视公共新闻的途径

1、找准自身定位,让新闻体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从传播学角度来规范媒体的行为。面对种种矛盾,电视民生新闻要站稳脚跟,紧抓民生理念、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公民参与的特色,从内容定位到操作层面进行重新审度和设计,从日常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民生事件走向民本内涵。

2、调整目标受众,让公众“说话”。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为“大众”,公共新闻的受众为“公众”,“公众”与“大众”相比更具有某种社会涵义,“特别是公共新闻在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上,突出了公共权益的问题上,是对民生新闻的提升”④。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开始思考转移目标受众,实现从“大众”向“公众”的提升。“公众”是社会民主进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包括了公民作为主体的权利表达、权利实现、社会参与、社会互动、文化自觉和公民自治等内涵,比起“市民”,它拥有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社会属性。借鉴电视公共新闻的经验,电视民生新闻可以以“公众”为对象,扩大其报道题材的范围和影响社会生活的领域。

让公众“说话”,就是要让媒体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和组织者,让公众的积极意见、观点和信息交流顺畅地进行,对公众所表达的意见以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给予回应;同时,要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话语权,权威机构对公共事件的推进要给予公众相对的自由和自主。

3、推动公共领域发展,构建公民话语空间。“公共领域”一词最早由哈贝马斯提出,他指出“公众舆论、专制或开明的公共领域等范畴最常用的意思和公共、公共性以及公开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⑤

在公共新闻中,公共领域是指“各种社会意见自由进入这一领域,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辩,在意见的博弈中形成社会共识,并据此监督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施行,规范公众自身的行为”。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公民社会建设刚刚起步,但公众通过关注大众媒介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报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已经不能再被忽视。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知情权要求的提高等,对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民话语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向公共新闻跨越的过程中,要以敏锐的触角探知社会公共领域中的细微脉动,挖掘隐蔽的、可能在未来形成的新闻议程和热点,要致力于建设和谐、开放、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汇集民意、表达民情。

4、严把新闻评论,完善舆论监督。新闻评论是电视民生新闻中容易产生主观偏向性的部分。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注重自己的理性建设,将社会舆论中的主流和支流区分开来,全面、客观、冷静、公正地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指出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行之道。

目前,“点评式”新闻模式在各地电视台民生新闻中运用较多,它针对那些对社会各阶层有影响的事件,以播音主持解读报刊消息或DV短讯的方式播出新闻、解读信息、讨论事实。这种播报方式广受现代民生新闻媒体的欢迎,如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第一时间》,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

电视民生新闻在继续做好为民请命、舆论监督的基础上,要严把新闻评论质量关,弱化“仲裁者”和“司法官”的角色定位,注重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注意评论中观点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强化新闻监督的“理性”和“建设性”。

5、把握新闻操作流程,用细节和策略取胜。在新闻选题上扩大报道题材的范围,不刻意回避重大政治、经济、国际新闻及会议消息,而是对这类新闻给予民生解读,紧贴时代特征,加强深度报道。此外,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注重提升新闻品格,优化报道结构。

媒体间竞争走差异化道路,提升栏目品位。地方电视台可以地域新闻为节目定位,在同质化中强调差异性;内容上注重营造信息的附加值,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栏目品牌化建设,以品牌获得公信力。此外,还要加强重大题材报道中的资源共享和联动合作。

注重对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化元素的使用。采用独具特色的民生新闻的叙事方式,打破过去的单向思维,遵循人文关怀的理念,将时政、经济等新闻以小切口、低视角方式平民化、软性处理。将感性因素引入到新闻之中,用说故事的方式使新闻生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参考文献

①温燕霞、曾学优,《广播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思考》[J].《声屏世界》,2009(5)

②时统宇,《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都市一时间>的有益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③郑长明,《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J].《新闻爱好者》,2009(7)

④张秀丽,《电视新闻的民生特色》[J].《记者摇篮》,2008(6)

⑤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上海),1999(1)

⑥马工、安涛,《电视新闻民生化影响》[J].《新闻前哨》,2005(11)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姚少宝

作者:熊晓艳

第二篇: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就是新闻媒介对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进行判断和鉴别,从中选择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从新闻传播规律来看,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因为媒介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报道决定了新闻的立场和倾向,直接影响舆论以及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判断。新闻选择体现了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基本价值判断,决定了节目的事实素材,从而定下了节目的基调。

新闻选择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虽然对新闻选择标准的表述各异,但大体是一致的。台湾学者普遍认为,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法律法规是任何新闻媒介进行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这四项标准犹如不同的筛子,对事实顺次进行筛选,最后才把符合要求的事实制作成新闻加以传播。

除了法律法规有统一标准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媒体或节目对其余各标准的认定、轻重程度是千差万别的。那么,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新闻选择的过程中,对各标准又该如何认定和把握?如何在新闻选择时既遵循普遍标准,又体现自身所特有的新闻理念?对照标准,当前的实践是否存在误区,如何规避?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新闻定义标准的运用

新闻选择所指向的对象是“新闻”,因此新闻定义标准是新闻选择的首要标准,一条事实首先必须是新闻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的筛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一定义,选择的事实必须真实、新鲜,为此,要淘汰下列事实:1.虚假的“事实”;2.陈旧的事实(当做背景用另当别论);3.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4.空话连篇的“事实”。新闻选择通过新闻定义这一标准的筛选,去掉假的、旧的、空的事实,留下真的、新的事实。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强调贴近百姓生活,为百姓服务,但其本质仍是新闻节目,在新闻选择的时候,首先必须保证事实信息具有新闻的属性。根据新闻定义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前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虚假新闻问题和投诉服务类信息的新闻性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

新闻选择的第二道关就是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各种素质,这种素质是事实固有的、客观的。然而在新闻选择过程中,媒体运用新闻价值标准来过滤新闻事实,媒体对于这种客观素质的衡量,却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主要取决于媒体所持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价值取向也就是媒体对于新闻价值的认识,即对“具备哪些素质的新闻才会引起公众兴趣”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的认识导致了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选择过程中要科学地运用新闻价值标准,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第一,将负面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对负面信息的选择要提升到舆论监督的层面上来,不要津津乐道于琐碎的家庭纠纷、市井丑闻,要切实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和人物进行揭露、提出批评,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

第二,对负面新闻进行数量上的控制。现实生活中毕竟真、善、美占据主流,媒介世界里应该正确展现这一主流,控制负面信息的报道量。而且,负面信息的过多、过滥会事与愿违,甚至误导受众。

第三,对负面新闻的报道应尽量客观,避免感情用事的“媒体审判”。特别是在进行揭露性报道的时候,应全面地看待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以意气、感情或个人标准来左右报道。

第四,在负面报道的微观层面上,对暴力、血腥、悲伤等细节不宜渲染,应彰显人文关怀。对悲剧和暴力的展览是对受害者的一种不尊重,同时也是对具有健康审美观的受众的一种侵犯,还有可能诱使某些心理不健康者模仿。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应用人文关怀展示负面事件中的人性光辉,并对事件进行理性的反思。

坚持民本主义的新闻价值取向

民本主义即“以民为本”的理念。民本主义的新闻价值取向,也就是在判断一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时,以平民、大众的立场为出发点和归宿。上文已指出,一则新闻的新闻价值虽然是客观的,但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却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传统的电视新闻体现的实际上是领导干部、社会精英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绝对突出的位置,贴近性、趣味性等则长期被忽视。然而,普通百姓构成了社会的主体,民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央领导也发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用”的声音,我们的新闻价值取向也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从“领导、精英取向”转变为“民本取向”。

关于各要素的界定——时新性:时新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新近;二是内容新鲜,为社会大众所未知。事件发生离报道、公开的时间越短,则新闻价值越高。电视民生新闻在这一要素上基本也是遵循这两点。重要性:是指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密切程度。在传统电视新闻的新闻价值系统中,这一要素是最重要的,而且“重要”所指向的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生活和受众,主要是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根据对“重要性”的这种界定,传统电视新闻认为重要性大的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家领导人的动向、政治决策、战争、重大经济信息、天气的显著变化、重大的灾害和疫病、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动向,等等。

在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系统中,“重要性”仍然占据着突出的位置,但是“重要”所参照的对象是其传播区域内的普通大众(而非领导干部)及其日常生活。对于一档特定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而言,与其辐射地域内大多数百姓的生命、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事件就属于该节目须重点报道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而言,一个事件的重要性大小,体现的正是该事件“民生价值”的大小。在传播区域内,一个事件受影响的百姓人数越多,与他们的生命、生存、发展联系越紧密,则该事件所具有的民生价值越大,重要性越高。

当然,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与传统新闻相比也是有交叉的。交叉之处在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政策变动、政治经济新动向等如果会对本地百姓产生重要的影响,那对民生新闻来说也是“重要”的。比如新婚姻法颁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等全围范围内的重大政策变动,传统新闻和民生新闻同样关注,只是两者的着眼点不同,民生新闻应将此类新闻的落脚点放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百姓释疑解惑,突出新政策对当地群众切切实实的影响上来。

有人认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既然是以平民的视角来选择新闻,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就不应该讲宣传价值,按照新闻规律,即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标准来取舍就足够了。导致这种观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宣传价值的理解较为片面。长期以来,我们对“注重宣传价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加强政治宣传的层面上,因而居高临下、形式生硬、手法单一,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实,宣传价值指的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外延远远不只政治倾向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主流媒体播发的绝大多数新闻都不是简单地记叙事实,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都有其在社会活动中思考问题、评判事物、引导受众、传递思想的出发点,而有利于满足这些立场、观点的素质都具有宣传价值。二是对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和功能的认识比较肤浅。在新闻选择的过程中,新闻定义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所解决的是新闻满足公众兴趣的问题,现实地讲,就是解决阅读率、视听率的问题,而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问题则主要通过宣传价值标准来解决。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效应绝不应仅仅止于提高收视率、群众喜闻乐见的层面上,而应以优化百姓生存状态、提升百姓精神境界为终极目标,以提供公共交流空间、体恤百姓情感、构建区域社会主流文化、推进区域认同等为主要功能,这些目标和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靠媒体以先进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立场观点来过滤新闻,把握新闻的导向,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选择过程中运用宣传价值标准时可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选择和报道新闻的时候,不要“重新闻价值,轻宣传价值”,应始终绷着“宣传价值”这根弦,注意新闻的导向,防止因出现宣传价值偏差、缺失甚至背离的情况而产生新闻传播的负效应;其次,新闻本身如果不与宣传价值产生关联,且不与媒体的宣传价值取向相冲突时,主要以新闻价值作为选择的尺度。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讲求事实的宣传价值,并不是说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具有宣传价值,这样的话报道面将相当狭窄,其结果只能是按图索骥、生搬硬套,最终必将违背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作者:郝东生

第三篇:民生新闻兴起的启示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计问题。

对于“民生新闻”出现的原因和意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和评价,更有甚者,则是从所谓“电视革命”的高度来命题。笔者认为,这种拔高除了有“炒作”之嫌外,无助于认识此类栏目的真正意义,也不能廓清它们对于其他众多的地方台所具有的启示价值。

我们认为,在中国的体制背景和电视格局还无法在短期内发生大变革的情况下,地方台的节目究竟如何办,仍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中国地方电视自上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基本上是跟在央视的身后亦步亦趋地发展起来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实力差距的日益拉大,许多地方台发现央视的节目已经不再具有模仿的可能性,地方台必须自己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考察“民生新闻”的出现,则对地方台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地方台要打地方牌

20多年来,地方电视从无到有,可以说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央视节目的模仿和学习。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发展必经的阶段。尤其是新闻节目,更是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模仿。在20世纪80年代央视节目形态尚不丰富的情况下,地方台对央视是“单一性模仿”,全国每一个地市台的新闻节目都是央视《新闻联播》的翻版,播音员正襟危坐,模仿央视的腔调,播报当地党政领导的活动。节目全是录播,形态是画面加解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同期声。20世纪90年代初,自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出现以后,央视的节目形态和内容日益丰富,地方台对央视进入“多元化模仿”的阶段。除了联播式的新闻栏目,开始有了《东方之子》式的人物类栏目、《生活空间》式的纪实性栏目、《焦点访谈》式的曝光类栏目,此外还有诸如谈话类、竞猜类节目等等。尽管模仿多元化了,但仍然没有学会根据地方本土特点和电视媒体的本质属性进行节目的创新。

以反映老百姓生活为主体的电视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出现,加上安徽、成都等地出现的同类节目改变了这一切,地方电视终于不再满足于对央视的模仿,开始根据本土受众需要,向电视媒体的本质属性寻求突破,我们称之为“个性化创新”阶段。

正是有了不再盲从央视新闻模式的自觉意识,《南京零距离》才打好了地方新闻这张难打的牌,其集中的体现就是找到了地方台自办电视新闻的新理念。

首先,是以本地化实现新闻的差异化。相比中央台,地方台在新闻资源方面没有优势,在新闻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在2002年之前,没有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收视率超过新闻联播在本地的收视率,更没有电视台愿意在19∶00—19:30这个时段播自己的新闻,大家都迫不得已地把这个市场让给了中央台,直到《南京零距离》的出现,才结束这种无奈的局面。①

这类“民生新闻”栏目不再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省内时政要闻,从头至尾关心的是群众身边的事情。这种以“新闻本地化”为特点的、关注本地百姓民生的“民生新闻”是中央台不可能详尽报道的,但它在接近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是本地观众最喜欢看的节目。因此立足于本区域的文化特征与受众需求来设计和定位新闻栏目,实现新闻内容的本地化,就成为地方台摆脱过去单纯扮演中央台新闻节目传声筒的角色的有效途径。

其次,是以服务性充实新闻性。以往的电视新闻只注重传播新闻类信息,而忽视咨询服务类信息。在新闻类信息中,又偏重于时事政治类信息,而忽视社会新闻类信息。《南京零距离》的出现,在新闻的服务性上迈出了一大步,即根据受众需求变化,及时变革自己的新闻理念、进行锐意创新。

二、地方台:我以个性竞风流

确立了属于地方的电视新闻新理念,自然要探索并努力张扬属于地方电视新闻的个性风格。《南京零距离》等“民生新闻”节目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们在新的新闻理念基础上,能够找到与之相得益彰的节目形态、表达语态以及节目风格,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电视新闻新模式。

1.从节目形态看。《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地方新闻栏目,开时长1个小时之先河。这种大时段的新闻节目编排,突破了央视新闻节目不超过30分钟的惯例,符合世界电视新闻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央视新闻节目一般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是与其新闻节目的内容定位、编排方式和新闻价值观念相联系的。《南京零距离》采取一个小时的时长,首先从节目形态上突破了央视的模式,体现了追求个性的自觉意识。同时,这种追求又与自己的新闻价值理念和电视表现手法相得益彰。比如,新闻观念转变之后,新闻素材急剧增多,没有一定的节目时长是不可能充分报道新闻的。

2.从节目语态看。《南京零距离》一反央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播报风格,改用平民化的说评结合的新闻播报方式,使电视新闻的语态与新闻价值观念相吻合,凸显了不同于央视的新闻表达方式。该栏目的主持人孟非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传递信息、介绍事情,能够直接说到老百姓的心窝子里,触摸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从而产生“替咱们老百姓说话”的意识共鸣和观点认同。这种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再到人际传播解读的效用,使观众能够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拉近了栏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②可贵的是,这种语态并不是为改变而改变的刻意为之,而是根据新闻内容和价值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对他人的机械模仿,而具有了难能可贵的个性化创新的特质。

3.从节目风格看。《南京零距离》最动人的风格应该是其开放和互动。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新闻栏目一般都是“我播你看”的模式,新闻从采制到播出基本上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观众看新闻是被动接受型的,基本上谈不上与电视台的互动交流。《南京零距离》确立了新闻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的转移,打破了新闻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封闭性,形成了开放的直播空间,观众在节目直播时可以用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直接打进来,或反映问题,或进行投诉,或表达看法,或评点节目,从而形成了一个适时的民意调查、信息收集、意见反馈、思想沟通、舆论传达的互动平台。

三、“新闻立台”新概念:从政治意义到经济意义的转变。

无论央视还是地方电视,“新闻立台”一直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口号。但是在上世纪地方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所谓“新闻立台”仅仅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的概念。也就是说,“新闻立台”强调的是在政治上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做到舆论导向正确,树立主流媒体的政治权威等等。为了完成新闻立台的政治使命,每个电视台都把办好新闻节目作为头等大事,把新闻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计较经济效益。所以各地方台从来没有明确意识到要把新闻作为赚钱的节目去抓。所以,“新闻立台”在地方台其实一直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不是经济的概念。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来看,在全国众多电视台中,真正靠新闻立台的没有几家。众多的地方电视台基本上一直是以电视剧立台,因为电视剧已完全走向市场,地方台可以从市场上选购价廉物美的电视剧放在黄金时段播出,因此电视剧一直是电视台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电视新闻节目却受各种观念制约,市场化程度很低,各台基本上依靠自采自制,新闻节目中大部分是“官样文章”,单调的会议报道、官员明星充斥屏幕,本来具有天然接近性的地方新闻却办得离老百姓很远,收视率相对较低。这些新闻节目不仅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大量投入,靠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来养着它。

《南京零距离》等“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由于“民生新闻”关注人民生活、平民生计,报道群众的身边事,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坚持“三贴近”的正确导向,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创下了地方电视新闻栏目中罕见的高收视率。据2003年12月底的AC尼尔森收视率调查显示,在全国新闻栏目收视率前十名排行榜上,央视占8位,北京台占1位,《南京零距离》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京外”栏目。③这就为它的市场化运作,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

从《南京零距离》所在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看,2001年,城市频道广告额只有0.28亿元,2002年达到了0.67亿元,2003年为1.1亿元,而2004年这一数据被刷新为1.6亿元。其中仅《南京零距离》一个栏目就经过招投标,获得了1亿零88万元的广告代理费用。《南京零距离》也因此成为中国“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④从《南京零距离》开始,电视人可以自豪地说:地方电视已经不再是单靠电视剧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了,新闻节目可以取得超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收视效果。电视新闻不再是赔钱的买卖,而是能赚钱的节目。“民生新闻”使“新闻立台”在政治概念之外,开始具有了经济意义的内涵。

注释:

①方永明:《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分析》,传播学论坛网。

②许志晖:《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成功之道及禁忌思考》,传媒学术网。

③陈一:《〈南京零距离〉节目取胜之道》,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

④成平:《〈南京零距离〉两岁了》,《广告大观》,2004(3)。

(魏金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博士生;张天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3级博士生;杜志红:北京广播学院2003级博士生)

编校:施宇

作者:魏金成 杜志红 张天莉

上一篇:新会计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微课理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