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视新闻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当前的互联网为核心技术的大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电视新闻必须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的劣势,然后提出了传统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策略,以期推动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

第一篇: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电视民生新闻与新闻改革

民生新闻的热潮刚刚过去,电视新闻据说已进入到“后民生”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关注中国新闻改革的人们来说,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又形成了。不过,回过头静下来想想,有些问题还有待澄清。所谓电视民生新闻,从新闻素材、聚焦范围,以及报道方式来看,明明就是社会新闻,明明就是地方性新闻。①为什么从业者却要冠之以“民生新闻”?对民生新闻,尽管有不少批评意见,但整体而言,人们不仅认可了民生新闻的提法,而且对这种新闻类型寄予厚望。李幸认为,肇始于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是“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②这一论断从电视传播基本理念的变迁来看,有一定说服力。但是,众所周知,“革命”在中国的语境中,具有更宽泛的含义:“革命”寄寓了普遍乐观的超越性想象,超越性的意指不单限于观念,而且关涉到“制度”和“体制”的层面。因此,离开新闻规制来谈“革命”,似有不妥,也不利于对中国电视新闻现状做准确的把握。民生新闻“革命论”者对体制避而不谈,显然成问题。几年来,关于民生新闻的讨论非常之多,但遗憾的是,很少有论者从新闻体制和新闻改革的角度着眼,本文拟就此略陈己见,以抛砖引玉。

地方性社会新闻上电视

民生新闻究竟改变了什么?一言以蔽之,地方性社会新闻第一次大规模上电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地方性社会新闻在报纸上早就有过实践,并且也曾掀起过热潮,不算是横空出世。第二,大规模集中在电视上做这类新闻,的确是第一次。社会新闻以前主要是在晚报上做。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晚报就有较大发展。资料表明:“辛亥革命以后,直到全国解放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的报纸先后有近200家,其中晚报的比例占1/10,大概有二十几家。”③解放初期,政府领导认为晚报的读者对象是工商界、小市民等落后阶层,因而受到打压,奄奄一息。改革开放以后,晚报开始进入复兴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迅猛。1997年上半年,全国晚报的数量增加到116家。④当时还涌现出大批周末报和都市报,为了招揽读者,都大量刊载社会新闻。晚报理念在整个报纸领域蔓延,甚至波及到党报,所谓“大报小报化”指的就是这一现象。

不过,地方性社会新闻对于电视而言,却是姗姗来迟。1993年创办的《东方时空》是第一次创新,尤其是其间子栏目《焦点时刻》(后为《焦点访谈》),追踪热点,进行深度剖析,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焦点”旋风。有论者称2002年前后出现的民生新闻为“晚报体”,进而把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主导模式概括为三个阶段:联播体、焦点体、晚报体。这种概括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民生新闻究其实际,是延续晚报的实践,做地方性社会新闻。至2002年,地方电视台才开始大规模地做地方性社会新闻。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新闻体制已经引进市场机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新闻与地方新闻并不足以犯忌,它的“革命”意味当然也就丧失了。因此,客观地说,民生新闻虽然作为社会新闻第一次大规模上电视,但对现有的新闻规制而言,这只不过是一次“非常规行为”而已。

以民生的名义合法化

把社会新闻大规模地搬上电视,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体现出实践者的勇气与见识。但是,他们最精彩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法化,进而成为现有新闻规制下寻求创新的“革命”典范。所谓合法化,体现为电视社会新闻的最早实践者为了寻求现有新闻体制的支持,熟练地利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采用特定的符号或象征对非常规的探索行为予以命名、阐述,以此来述说其改革行为。海外学者潘忠党在考察中国新闻改革时认为,改革大环境的不确定程度很高,为了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改革的主体采取上、下‘合作’的途径,以‘经营方式’为驱动,以‘临场发挥’为基本行为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改革话语中市场经济与党的新闻事业的语汇,以改造新闻生产中的社会关系,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⑤这一概括点明了这一事实:很多具体的改革措施大多来自“下”层新闻从业人员临场发挥的“创意”,这些创意是被淘汰,还是被作为典型,最终将取决于“上”层的态度。而上下合作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师出有名”,换言之,这种尝试要能够用主导意识形态话语进行有效地解释,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革尝试的合法化。

第一次大规模在电视上做社会新闻始于江苏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栏目推出以后,迅速抓住了收视市场。主要策划者、该频道总监景志刚认识到“新闻学的概念系统出现了某种滞后迹象,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概念来概括确认《南京零距离》这类已大量出现在我们新闻实践中的节目样态的内涵与价值。”可以说,这是一种清醒的“合法化”意识,因为占领市场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功,让“老百姓”、“老板”满意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让“老干部”满意,也就是说,只有在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之后,地方台的社会新闻实践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既“叫座”又“叫好”。景志刚意识到:“这样的新闻用旧有的诸如‘社会新闻’‘舆论监督’这样的概念来概括已严重词不达意,也许更适合使用‘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因为“它直接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宣传原则。”⑥“民生”新闻的命名正是借用“三个代表”和“三贴近”的意识形态语汇,把电视社会新闻阐释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从而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法化。

这一概念提出来以后,获得受众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其火爆程度甚至出乎肇始者的意料之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民生新闻”以“民生”的名义所进行的合法化举措,已经斩获成功。民生新闻概念提出的第二年,即2004年,有论者针对通常被称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之一的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的实践,提出了“公共新闻”的概念。他们认为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并不矛盾,二者在内涵上具有某种关联度,甚或把公共新闻看作民生新闻的提升、超越与突破。⑦这是新闻从业者对符号资源的争夺,二者所借鉴的符号资源的来路不同。民生新闻的符号资源来源于本土的、党的新闻传统,即“三个代表”思想和“三贴近”宣传原则,而公共新闻的符号资源来源于美国的新闻实践。⑧二者的合法性地位判然有别,面对本土丰厚的、强势的意识形态资源,西方的话语显然无法获胜,真要斗起来,一句“水土”不服,或“不符合中国国情”,后者就可以被轻易打发掉。

电视革命的幻象

民生新闻顺利地完成了它的登台仪式。这种合法化仪式,表明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步履维艰,也彰显出新闻体制的弊端。至少显露出两方面的弊端。第一,对媒介性质的定位模糊。党和国家认定所有的媒体都是喉舌,都是意识形态机器,并通过各种手段全面规制,但同时,又在传媒领域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各级电视台一方面承担着舆论宣传的重任,向各级政府负责;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从业者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退两难。按理说,由于传输技术的进步,频道数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专门指定一些喉舌频道,而任凭其他的一些频道去做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⑨如果做这样的区分,性质定位清晰的话,在电视上做社会新闻也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了。民生新闻,被制造为“革命”的幻象,根本原因是媒介性质定位模糊。第二,管理失范,竞争失序。国家对所有电视台进行改制与管理,按照行政级别和地域划分实力范围,进行资源配置,由行政管理来设定权限,造成市场竞争的极大不公正。地方台倘要做新闻,为生存考虑,必然会去做地方新闻和社会新闻。既是必然,就大大方方地去做。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重重壁垒,种种规训,使得从业者在进行新闻实践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话语构建。

不妨说,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媒体在当前新闻规制下所进行的一次巧妙突围;这一突围,是和体制共谋(合法化)的结果;这一突围是成功的。从业者既获得了市场,同时还获得了话语权利,二者相互为用。这种以“民生”的名义进行的市场突围,很难说得上是“革命”。正如王雄所指出的那样:“严格地讲,在现代中国,如果现存的媒体制度框架自身(尤其是电视新闻生产的市场准入制度、电视新闻制作机制和播出机制以及制度许可的电视新闻竞争的多元竞争态势)没有发生革命的话,动辄以‘革命’来命名一种新的节目样式是不明智的,也是缺乏常识的。”⑩

民生新闻的实践,开拓了电视新闻的叙述空间,探索出一些新的传播路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应该对它的意义进行过度阐释,民生新闻作为地方台基于自身生存突围的非常规行为,并不具有普适性。更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民生新闻以“民生”的名义,一路高歌地冲向市场,超高的收视率、惊人的广告价位,其背后究竟有多少“民生”的含量?人们彼此都心照不宣。的确,它满足了多元主体:首先,民生新闻真正收获了市场,符合媒体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媒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广告商也乐了;其次,它俘获了受众,迎合了他们的趣味,据说民生新闻甚至使收看新闻成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此外,它还通过合法化,通过在新闻规制中的适时调整,(11)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嘉许。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电视的“革命”不过是一个由电视新闻实践者、观察者和研究者、主流意识形态在既有的新闻规制下共同制造出来的幻象而已!

注 释:

①这一看法并非笔者一己之见。李良荣在《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三大难题和路径选择》(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2004-1-6)中说:“像我们南京的电视新闻,最红的《南京零距离》,这是什么节目啊?讲好听一点,‘零距离’是市民新闻,讲低一点叫市井新闻,市井无赖,打架啦吵架啦,不付钱啦,夏天人们脱衣服啦,那就是这些东西……现在全国都是‘零距离’。”

②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视听界》,2004(l)。

③曹正文、张国瀛:《旧上海报刊史话》,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④丁法章:《我当晚报老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⑤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⑥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革》,《新闻传播与研究》,1997(3)。

⑦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⑧相关文章参见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朱菁、江藜藜:《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价值理念的提升》,《新闻实践》,2005(2);赵虎、王欣:《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论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与自我超越》,《新闻前哨》,2005(7)。

⑨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l)。

⑩王雄:《电视民生新闻的幻象和转型》,《现代传播》,2006(2)。

(11)以南京为例,新闻管理部门以行政介入的方式对民生新闻的负面报道加以控制。负面报道数量迅速下降,《南京零距离》2003年1月20日~26日一周的负面报道数为93条,2006年5月8日—14日一周的负面报道数量仅为33条。

(金昌庆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易前良为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

编校:郑 艳

作者:金昌庆 易前良

第二篇:传统电视新闻向现代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对策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当前的互联网为核心技术的大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电视新闻必须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的劣势,然后提出了传统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策略,以期推动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电视新闻;现代电视新闻;创新发展;对策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中,无论是哪一个行业想要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都需要与互联网加强联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行业的变化。在这个信息化的数字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要想取得进一步的的发展,应该正视自身的缺陷,把握时代的主潮流,结合时代以及大众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

一、新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必要的時效性

对电视新闻来说,时效性就是命脉所在。时效性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对发生的新闻事件即是归纳整理,总结要义,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传送给大众,使其在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因此,不管是传统电视新闻,还是现代电视新闻,时效性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现代电视新闻运用各种信息化数字化传播途径,将新闻的时效性进行了充分的发挥,使得受众可以通过微博、直播等方式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并参与其中。但是对于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途径进行新闻发送的传统新闻来说,向大众传播新闻消息需要经过信息采集、集中加工处理、领导审核等多项步骤,从而造成了新闻时效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传统新闻消息即便价值高、可信度强、真实度高,但是不能第一时间输送给大众,并且,受众接收消息以后,与传播媒体缺少一定的互动性,这些都是导致传统电视新闻发展瓶颈的因素。但是,与传统电视新闻相比,以网络媒体、移动电视等为代表的现代电视新闻,有着多元、快捷的优势和基本特点,使得现代电视新闻拥有了大量的受众群体,并且在社会中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都比较大。

(二)存在贪大求全的现象

传统电视媒体由于受到历史传统模式的限制,在新闻主题的表达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社会中发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时间,传统电视新闻往往需要在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对事件的主题进行描述。但是这种模式已经不太适应目前受众对新闻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不仅影响受众的思维,限制了受众发表自己对事件看法的权利,而且在新闻策划以及后期宣传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现代电视新闻却打破了这一传统的传播模式,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各种方式了解新闻信息,并在了解之后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或者评论,这不仅增加了电视新闻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而且提高了受众对新闻的认可。除此之外,在现代电视新闻中,社会正能量可以快速进行传播,从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影响大量受众。

(三)新闻标题没有特点

传统电视新闻在受众的心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但这也成为了传统电视新闻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电视新闻的标题上,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电视新闻对标题质量要求很高,在选择标题的时候,大多为平淡的叙事,长时间下便造成了新闻标题没有特点和新意。但是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现代电视媒体推出的新闻标题不仅幽默,而且具有创意性,能够满足不同阶段的受众的需求,因此也得到了受众的喜爱。所以,传统电视新闻标题的模式化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趣味性和创新性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现代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

(一)信息发布量大

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信息化水平提高,使得现代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并且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元化。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很多现代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更加注重自主性和互动性的发挥,信息发布量大,传播范围广。从这一方面看,现代电视新闻明显要优于传统电视新闻。

(二)主题策划准确定位

现代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新闻消息的途径,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较小,受众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发表言论,阐述诉求,新闻主题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很多新闻策划人在传播新闻消息的时候,受外界影响较小,能够说事实、讲真话,并且根据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想法,使得接收新闻的大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就让很多社会事件有了明确的风格特色。

三、在新媒体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具体创新的措施

(一)强化创新综合发展意识

传统电视新闻要想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取得发展,必须深入融合互联网技术,并结合微博、微信以及直播平台等传播媒体,促进新闻传播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加强传统电视新闻各个部门人员创新的意识,应该积极的融入信息化。在新闻传播的各个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思想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科学性,让创新意识在电视新闻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各类传播媒体不断出现,新闻传播行业竞争激烈,传统电视新闻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取得发展,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在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寻找最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不断突破自己,创新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敢于竞争,从而在市场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品牌模式

在目前的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应该打造一定的品牌,在电视新闻传播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大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将自身与先进的网络处理技术在新闻表达、主题确定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融合,从而使得电视新闻更加符合受众精神文化需求,进而将电视新闻扩展到不同的角色控制和服务管理中去。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电视新闻传播的个性化,而且可以拉近传统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加强社会互动效果

在传统电视新闻创新发展上,除了技术手段方面的进步之外,在电视栏目上也要有所突破,把新闻的视角聚焦于当下社会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社会难点等问题上,对这些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深度报道,构建深度拓展的新闻表达方式,在思想深度上形成主题的综合表达,进一步提高互动效果。

(四)强化应用功能

传统电视新闻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主动融入当下互联网的大趋势和背景,积极借鉴当下主流媒体的优势,逐渐丰富新闻表达方式。例如,在传统电视新闻的素材采集、制作编辑以及后期加工等环节,形成科学的组织模式。另外,还要注意与时俱进,让创新意识成为提升电视新闻质量的核心理念。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需要主动摆正发展态度,积极主动地融入市场环境,敢于参与竞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很多传统的电视新闻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只有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状况,不断学习现代电视新闻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的劣势,包括缺乏必要的时效性、内容贪大求全、新闻标题没有特点的缺点,并根据这些缺点和劣势,提出了具有针对性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措施。传统电视新闻要想取得一定的发展,必须将各项应用功能进行强化,积极与受众形成互动,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电视新闻品牌,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齐柳.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J].今传媒,2016(O5):100-101.

[2]自桦.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要点与思路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8,2(07):116.

[3]董莹莹.浅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策略[J].新闻传播,2017(14):14+16.

[4]王亮.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10):134-135.

作者:王乐军

第三篇:《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探析

【摘 要】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关键词】《新闻1+1》 电视新闻评论 议程设置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旗帜,获得公众一致好评,开播至今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本文着重分析《新闻1+1》在新闻评论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一、《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的独播节目,在新闻频道的周一至周五晚上九点半播出,节目时长二十五分钟。主持人是白岩松和董倩。《新闻1+1》栏目的宗旨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①《新闻1+1》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界的旗帜。

1、选题分析

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的选题最能体现其新闻评论的特点。因此,本文首先从《新闻1+1》的选题来分析其新闻评论的特点。笔者从《新闻1+1》栏目官网上选取2011年3月7日至2012年3月7日共210期节目。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出以下特点:

(1)重点评论国内热点事件,同时兼顾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评论。由表1看出,节目以国内选题为主,以国际选题为辅。国际选题有两个特点:第一,国际选题多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关,以中国外交政策解读为主。

(2)问责职能部门和述评热点公共话题是其新闻评论的主要方式。由表2可以看出,“问责职能部门”的选题占总选题的37.62%,“述评热点公共话题”占总选题的20.95%,两者相加是58.57%。《新闻1+1》主要有两种新闻评论方式:第一是讲述一个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进行点评。这体现了《新闻1+1》维护公众利益的理念,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政府职能部门,指出政府决策或执行中的问题。这体现了《新闻1+1》的理念,目的是促进政府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

(3)选题贴近民生,关注公众利益。由表3看出,涉及“教育问题”的节目有12期,数量最多;接下来的是“农村和农民工问题”,有8期。食品安全问题、校车安全问题、拆迁问题、高铁动车事故则更是频繁出现的热点话题,这些无不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新闻1+1》反反复复、连续不断地关注和报道这些民生问题,体现了其作为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内容分析

(1)新闻评论兼顾针砭时弊和理性引导。《新闻1+1》往往能够尖锐地揭露和评论社会问题,但同时又以一種理性的态度梳理和化解矛盾,引导民众趋向理性。一方面,《新闻1+1》的不少节目从公众的立场出发,大胆地向政府职能部门问责,监督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另一方面,《新闻1+1》及时地解读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通报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成果,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冷静引导民众趋向理性,维护社会稳定。比如,《打黑必严!除恶务尽!》这期节目介绍了公安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成果,通报了全国六个重大涉黑案件的处理情况,表明党中央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绝不手软。然后针砭时弊指出了地方政府不作为,白、黑、红一体化,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是黑恶势力屡禁不止的原因。

(2)用理性的信息梳理和有理有据的论证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新闻1+1》把新闻事实报道和新闻评论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通过逐步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示各方的观点言论,进行信息梳理;其次,连线前方记者,采访当事人,请教专家学者,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结尾由主持人做出客观的点评。《新闻1+1》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空洞说教的形式,让受众在层层的解读中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新闻1+1》努力传播理性思想,尝试引导公众言论走向理性,同时鼓励公众独立思考。例如,《如何破解“达芬奇密码”?》这期节目关注“达芬奇家居”涉嫌欺诈消费者的事件,首先进行信息梳理,综述媒体报道和网络评论,介绍“达芬奇家居”发家史和老板庄秀华的个人情况,拨开事件谜团,让公众了解全部真相。然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论证,多方分析原因,探讨了中国人“不买对的、只卖贵的”和迷信洋品牌的不良消费观,引导公众理性消费。

(3)冷静地评论重大突发事件:不求快,而求深。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1+1》放弃了第一时间,而注重第一深度;不去抢第一发言权,而是争夺第一解释权。无论如何,网络的时效性是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第一时间的报道可以使事件梗概迅速地公开。但是,网络言论很快陷入分散和混乱。而此时,《新闻1+1》能跳出事件本身,在全面分析网络言论和深入调查事件真相后,用权威和专业的评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这样既避免了突发事件震荡期的不冷静,又不会使新闻评论浮光掠影,缺乏深度。

二、《新闻1+1》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新闻1+1》新闻评论的同时,在此也需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1、“不痛不痒”的选题降低新闻评论影响力

《新闻1+1》的部分选题与热点话题脱节。一些话题已经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引发公众热议,但是《新闻1+1》考虑到话题的敏感性没有触及。对于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个好的选题是一期节目成功的一半。“不痛不痒”的选题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降低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兴趣。作为相同类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敢于大胆选择敏感话题进行评论和解读。

2、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不足

从整体上看,栏目人才结构单一,数量有限,能力参差不齐。白岩松的深度评论和对事件的把控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分析评论是该节目的主体。反观其他人,播放短片的时间长,分析评论的时间短,话题批评意味淡,吸引力不强。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拥有阮次山、何亮亮、曹景行、杨锦麟等一大批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三、《新闻1+1》加强新闻评论的策略

通过分析《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反思其新闻评论的问题,笔者提出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1、评论选题紧紧围绕热点,避免“不痛不痒”的话题

选题是一种议程设置。“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②《新闻1+1》在设置选题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新闻1+1》应该根据公众的需求来设置选题,同时不应该回避热点,特别是网络上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热点话题。其次,应该明确自己的主流媒体的定位,发挥评论的优势,构建起具有主导性和权威性的“央视话语”。

2、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③赢得公众信任的新闻评论员本身就有很强的传播效果,出身于资深记者的白岩松凭借自己独到的评论和平民化的视角挑起了《新闻1+1》的大梁。《新闻1+1》光有白岩松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3、进一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

《新闻1+1》应当利用自身的媒介影响力和新闻专业水准增强网络传播效果,疏导网民的情绪,让网民理性思考。第一,增强网络搜索力。“《新闻1+1》虽然在网络上同时更新,但是它在搜索上并不占强项,不能让大家在搜索事件时直接搜到对事件的解读。”④《新闻1+1》的视频可以在网上找到,但是必须登录CNTV官网才可以看到相关视频。《新闻1+1》的视频应在优酷、土豆等大型视频网站上共享,搜索事件时能够直接搜索到相关视频。第二,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新闻1+1》的每期节目都应当发布在网易、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形成二次传播。

4、做好热点公共事件的深度报道

《新闻1+1》应该加强热点公共事件的新闻评论,提高收视率。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的“意见领袖”。《新闻1+1》的专业水准是其能够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意见领袖”的基础。例如,《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追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校车:不仅在于车.……》这期节目关注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危“盐”耸听为哪般?》评论“抢盐风潮”等。□

参考文献

①CNTV官网,http://cctv.cntv.cn

/lm/xinwenyijiayi/index.shtml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0

③李潔玉,《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的争夺——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5):10-11

④迟月利,《新的媒介环境下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界》,2009(5):130-131

(作者:山西大学文学院2012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