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闻传媒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官方网站,是中国记协服务全国新闻界的新渠道,是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新阵地,是新闻工作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平台,是展示新闻界时代精神风貌的新窗口。

第一篇:新闻传媒论文范文

高校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

【摘要】高校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高校传媒在政治思想、学术专业、人生价值观培养等各方面发挥的教化作用。本文立足于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的表现和特点,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作用,并提出高校新闻传媒在实现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避。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问题;对策

随着传媒时代的来临,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新闻传媒建设。高校新闻传媒主要包括高校内部的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络等,这些新闻传媒主要立足于校园内外,以在校师生作为自己的主要受众群体,进行新闻的传播活动。高校新闻传媒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强大的教育功能。

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体现

高校新闻传媒主要是针对学生受众群体,以校园和社会新闻为主要传播内容的传媒形式。高校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在新闻传播的功能实现的同时,它还对受众具有教育意义。这种潜移默化的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显著表现在高校新闻传媒对于受众思想教育尤其是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视。无论是校园报纸还是校园网站,任何一种校园新闻传媒都会把针对受众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以校园报纸为例,在校园报纸的四个版面中,对于政治性新闻的报道往往要占两个版面以上。同理,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也会将有关大学生的政治新闻大幅度播报,尤其是对党政方针进行重点报道。这种政治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提高正确思想觉悟的保证,而正确的思想觉悟是高校学生正确开展具体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的第二个表现形式就是它对于校园学术氛围的营造。校园新闻传媒的一个报道重点为校园内部新闻,例如新开发的教育试点等和师生教学密切相关的新闻。这一类的新闻主要立足于校园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相关学术领域的相关新闻进行大幅度报道,以引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关注,从而促进一种校园学术氛围的培养。

高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环境。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中交换人生观与价值观,互相促进交流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交流所起到的重要桥梁作用。无论是何种传媒形式,高校传媒必不可少的一个栏目就是校园天地,在这个栏目中主要是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指导和校正。高校人才在这里针对个人和社会进行观点和意见的交流,以意见场的形式彼此影响。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交流对正在形成自身价值体系的青年学生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直接促进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完善。

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的作用

高校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化教学氛围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交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说,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本校的教育工作开展和与社会沟通两个方面。

高校新闻传媒促进了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的教育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高校的整个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而高校的其他运行内容辅助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新闻传媒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辅助于高校教育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和环节,因此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从侧面辅助高校课程的开展,补充了高校课程的不足和漏洞,对于高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看,高校新闻传媒促进了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其次,高校新闻传媒促进了校园学术氛围的营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术交流空间和平台,与高校相关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最后,高校新闻传媒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高校新闻传媒连通高校和社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社会和高校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指导。高校传媒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社会和高校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高校新闻传媒将社会信息加以报道,向高校人才展示更广阔和真实的社会,促进他们开阔眼界。同时能够构架一座社会和高校的桥梁,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社会要求,更具有竞争力。高校新闻传媒主要传播社会和校园新闻,将二者相互融合,加深学生对社会和校园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促进学生的社会定位和正确的社会观的形成。

此外,高校新闻传媒还具有娱乐审美教育功能。在充分发挥上述功能的同时,高校新闻传媒也在发挥着隐性的作用,通过图片、视频、音乐、文字等组合形成的各种创意,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娱乐和审美,对学校的教育形成了有效的补充,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励斗志,凝聚团队。

高校新闻传媒存在的问题

高校新闻传媒如今已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已经是高校机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新闻传媒的发展并不完善,近几年逐渐显现出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高校新闻传媒新闻形式逐渐走入模式化误区,高校新闻传媒发布的新闻形式模式化严重。以校园报为例,校园报的报道形式基本固定,每期校园报的板块栏目都变化不大,而且报道的类似度很高。校园新闻传媒报道缺少创新性,模式化情况严重,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受众群体本身具有特殊性;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高校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受到的专业训练程度不深。高校新闻传媒的新闻形式走入模式化误区,会削减受众群体对于高校传媒的兴趣,从而减少其相应的阅读量、点击量、收视率,阻碍高校新闻传媒育人功能的发挥。高校新闻传媒传播内容形式化的规避,应该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始。高校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的人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高校新闻传媒的新闻制作过程中来,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形式的创新,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加强高校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改善新闻形式走出模式化误区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高校新闻传媒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训练,提高其专业素质,高校新闻传媒才能汲取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

近年来高校去政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新闻传媒本身就承载着高校各种信息的传承,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新闻传媒是高校的喉舌,其具有政治性的特点是不难理解的。而高校新闻传媒新闻内容的政治化倾向,是指校园报纸、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校园新闻传媒所制作发布的新闻内容具有过于明显的政治教育的色彩。高校新闻传媒传播内容具有政治化的倾向,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政治教育的尺度没有把握好,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高校本身就具有政治化严重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政治化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一个以自由学术研讨为主要氛围的高校中,过于政治化的倾向会阻碍学术自由的发展,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

高校新闻传媒去政治化,首先应该改善高校教育政治化的情况。新闻传媒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环境去政治化,从根本上能够促进高校新闻传媒去政治化的发展。其次,应该将高校新闻传媒进行重新定位。高校新闻传媒不仅是高校的传声筒,也应该是学生的园地。发动学生,促进高校新闻传媒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客观上减弱高校新闻传媒政治化的倾向。

结语

总之,高校新闻传媒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其特殊性,研究高校新闻传媒教育功能的内涵、现状,能够促进我们对于高校新闻传媒的进一步认识,对高校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磊.传统媒体吸引青年读者的成功尝试——《中国青年报》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J].中国记者,2010(3).

[2]郭联凯.高校传媒发展现状与管理对策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10).

[3]纪明.论高校新闻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新闻知识,2009(8).

[4]余飞虹、张开晃.高校传媒发展的教育潜力与运作策略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梁燕燕.高校传媒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吴志华.高校校园媒体突出整体效能之我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8).

[7]李茜.校园媒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J].新闻传播,2009(8).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

编校:张红玲

作者:吕岩 冯秋菊 孟宇

第二篇: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

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官方网站,是中国记协服务全国新闻界的新渠道,是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新阵地,是新闻工作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平台,是展示新闻界时代精神风貌的新窗口。它的开通运行,有利于发挥中国记协“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国记协委托新华社,由新华网具体负责承建和运行的,这是中国记协对新华社的信任,也是对新华社工作的大力支持。为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服务是新华社的一项重要任务,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是新华社履行职能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新华社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新华社围绕“为媒体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改革体制。我们将全社的营销服务部门和人员全部从编辑部门剥离,组建成统一的营销服务平台,实行采编、营销服务“两分开”“两手抓”,采编部门集中精力采集、编发新闻信息,营销服务部门集中新华社各类新闻信息产品,统一为媒体做好服务。

二是完善机制。我们开展了用户意见反馈、24小时新闻热线、用户有奖挑错等工作。我们还建立了媒体采用新华社稿件情况的统计分析体系,每天对海内外近2000家媒体采用新华社稿件的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将采用情况作为衡量新华社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作为编辑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道质量、营销服务人员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三是调整产品结构。根据用户需求,我们逐步建立起“1+X”的新闻产品体系。“1”就是通稿新闻线路,“X”是指体育、财经、社会文化、服务、专特稿等新闻专线,每条专线侧重一个领域,各有重点、各具特色,不同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任意挑选、组合更加适合自己特色的产品模式,改变了沿袭几十年的按媒体行政级别分类发稿、供稿的传统办法。在调整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根据媒体的需求,努力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四是整合资源。近年来,我们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新闻信息多媒体数据库。对内部,我们整合资源,将新华社驻全世界的每一个记者每天采集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类新闻信息全部集中输入多媒体数据库,由各编辑部在同一平台上实时编发。对用户,我们提供了一个全媒体的新闻信息“超市”,在这个“超市”里,有包括8种文字的4800万条文字稿件,200万张照片,其中包括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的自清末以来的全部珍贵照片,这些照片以每天1000张的数量递增。之外,还有4000多小时的音视频资料。在这个“超市”里,用户可以浏览、检索、选用所需要的新闻信息。

过去几年,我们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护牌”行动,清理整顿了全社几百家经营实体和几十家报刊,目的就是强化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这项中心工作,更好地为媒体服务。

为做好对媒体的服务工作,我们还成立了专门的用户意见反馈部门。近几年共编发《用户意见反馈》近10000期,向新华社党组和各相关部门反馈用户意见、建议近30万条,其中80%以上被采纳或受到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催生了新华社漫画、音频等一批新闻产品,催生了新华社用户有奖挑错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这些反馈意见还使得新华社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进一步强化了用户意识,转变了服务观念。

媒体是通讯社的用户,用户就是“上帝”。为媒体做好服务,与媒体共赢发展,在新华社已形成共识。媒体普遍认为,新华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用户服务工作,他们评价说,新华社的用户意见反馈工作是学习“三个代表”的创新之举,落实“三贴近”的有效举措,对推进新华社与媒体互动,共同扩大新闻宣传在国内外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新闻传媒网是新华社依托新华网繼建设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振兴东北网等重要网站后,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网站。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田聪明社长、南振中总编辑多次做出批示,要求不讲条件,高效工作,全力以赴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为此,新华社专门组织了全社20多个部门的负责同志,集体为网站创意策划。新华网在年终各项报道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由新华社副秘书长、新华网总裁周锡生同志直接抓落实,挑选和带领网站编辑和技术人员组成专门小组,按照中国记协和新华社领导的要求,反复研究修改网站设计方案,夜以继日制作网页,先后调整改进页面200余次,发文字稿件2500余条,播发多媒体新闻1200余分钟,提前完成网站筹建工作。期间,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同志亲自到新华网指导工作,并多次打电话提出意见。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赵晨、祝寿臣、李存厚和顾勇华同志专门到新华网审看网站页面,其他有关负责同志帮助组织和审看网站,确保了网站如期开通。

中华新闻传媒网的开通,只是网站建设工作的开始,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日常的运行维护之中。下一步,新华社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对办好中华新闻传媒网重要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各相关采编、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特别是学习、了解、掌握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确保网站的正确舆论导向。

第二,认真做好网站的技术保障工作,确保内容更新及时、服务畅通有效、运行稳定安全。

第三,积极组织对中国记协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记协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及时、充分报道,充分展示我国新闻界的新气象、新风貌、新成果。

第四,充分利用新华社联系全国新闻媒体的优势,不断收集、听取、反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完善网站功能,优化网站结构,使中华新闻传媒网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新闻界,让中央放心、让新闻界满意、让社会各界喜爱。

多年来,新华社与各新闻单位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2006年,由新华社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新闻单位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通过了国家验收并推广应用,这对中文新闻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有效管理、开发、利用与共享全国新闻信息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新华社向新闻界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新华社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同样,中华新闻传媒网的发展和壮大也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恳请各位多关心、多支持、多建议,共同努力,建设好我们的“网上家园”!

各位同仁,同志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担负起引导舆论的职责而努力奋斗!(作者是新华社副社长,本文为作者2007年2月1日在中华新闻传媒网开通仪式上的讲话,本刊有删节)

作者:鲁 炜

第三篇:新闻传媒业的变化趋势与新闻教育改革

摘 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传媒业体现新的发展特征。新的媒介技术的应用,媒介融合的加强,媒介产业化发展以及传媒业的国际化走势,对我国的新闻教育体制改革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传媒业 新闻教育

目前,我国已经有300所大学办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点超过7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可以说中国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持续升温、空前膨胀的高峰期。然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规模扩张过快;内涵发展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具体来说,新闻教育盲目向传播学靠拢,丢弃了自身品质及特殊要求;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达不到新闻单位的用人要求,严重供过于求;新闻传播界引进人才渠道多样化,对人才需求规模萎缩,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些问题给新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新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依据现代传媒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设定。新闻教育的发展思路,必须以适应传媒业的发展、以现代新闻教育理念为先导,全面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

一、现代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媒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今,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多媒体平台逐渐成为21世纪新闻传播业的支柱。这些传播科技的重大变革深刻作用于新闻传播的方法、途径、效果。例如,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就是以网际协助为核心运行方式的维基技术,它将推进公众对新闻传播过程的全程参与、新闻价值的公众确认、新闻信息的全程提供和多元展开,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将会出现。这将使信息传播更加丰富,讨论更趋理性,解析更加多元。

这种发展趋势,反映在新闻人才的素质培养上,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采、写、编、评、摄能力,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新设备。以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为例,它们不断实时更新,以报纸、广播、电视都无法追赶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冲击读者的视线,这就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更多及时的消息来源(当然,这也带来了信息的甄别与核实问题)。

(二)媒介融合的趋势

就一个媒介内部而言,建立在强大计算机网络集成平台上的大编辑部,可以实现传媒信息资源的共享。这里的资源共享指的是媒体间报道力量与新闻资源的共享。在一个频道或一个大编辑部内实现统一策划新闻选题,统一调度采访人员,统一新闻资料管理,统一新闻稿件传送,打破各栏目、各部门所有制,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报业集团为例,各子报、子刊内容、层次以及定位等各不相同,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数字技术出现之前,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的成本很高,而当今,报业集团内部打破以报为单位的相对独立格局,共同运用集团拥有的采编团队、新闻采制能力、新闻发布渠道、新闻线索来源、新闻采制保障服务等生产要素进行新闻产品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美国《新不列颠报》的新闻采编流程为例,记者每天在规定时间之前将所写稿件的标题和内容或照片上传到总部的内部网站上(该网站每天可以显示集团所有16家报纸记者的新闻稿件)供集团内各报共享。这种共享,大大地减少了记者采访的撞车与报道内容的重复。对于电视台来说,新闻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节省技术设备,而且在提高新闻时效性、降低节目制作和运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就不同媒介形态而言,媒介融合早已不再新鲜,但具体到如何找准融合的角度,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优势就显得格外关键。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中午《全球华语广播网》的《今日媒体新闻热搜词》为例,在每天4分钟的节目时间里,资深媒体人海滨都会对当天网络媒体上搜索量最大的词汇进行盘点,“楼脆脆”“奥女郎”“暴走妈妈”,网民热衷什么,他就盘点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的盘点不是停留在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加入自己的分析,给听众提供一个冷静解析的视角,这些视角包括社会学、文化学、法律、逻辑学。这样,广播媒介就找到了一个既能梳理新闻,又能结合网络形态的模式。

媒介融合的好处多多,但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遇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从媒体总体版面设计、内容安排、板块定位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而不能仅仅从自己负责的板块出发,去断定这则新闻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协调意识和集体意识,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学会与被采访者沟通,还要学会在组织结构内部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不仅有助于发现新闻采访报道的新视角、新思路,还有助于降低组织内部管理的成本。最后,媒介融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这种综合素质不仅表现在拓展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深化对不同媒介形态的认识,还体现在对媒介融合方式的创新上。例如,广播评书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将广播与评书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同样,《国学堂》是《易经》通过广播媒体进行解读,实践证明,节目的收听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找准不同媒介的契合点,在未来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学生们应该不断思考、创新的地方。

(三)传媒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传媒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所谓传媒产业化,是指传媒业在市场经济社会遵循经济规律,以利润为目标,实现行业经济规模,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传媒业已经开始通过自身重组和外部扩张的多种形式,寻求更强大的资本支持,向集团化、规模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程度的深入,各种传媒组织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媒体信息量不断扩大,但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报纸、电视、电台越来越多,但它们的市场定位不甚清晰、相互打架;传媒对传统新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少,媒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广告、发行、融资都急需人才。因此,对新闻教育来说,跟上传媒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认真审视新闻教育理念和学科培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案就成为题中之义。例如,新闻媒体的非独占性决定了报纸发行量的边际效应递增,但这个递增有一个“透明的天花板”,这就使得媒体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成本核算,适当“控制”报纸的发行量。

(四)传媒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媒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和机构都在为积极进入国际市场而努力。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的情况下,传媒业也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加大传媒业的资本运作、实施跨国媒介并购与合作、发展传媒产业及相关产业链,这些都是传媒业国际化发展必走之路。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时代华纳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影视片库,主要提供新闻、娱乐和网络服务,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旗下的品牌不仅涉及到报纸、杂志以及电影等产业,还涉及到信息软件制作和体育运动事业等等相关行业。这样一个巨大的媒介集团,资本运作的全球化经营带来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媒介的大融合,也是信息的大融合,传媒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信息的共享性、开放性也在加强。像美国时代华纳这样的大型跨国媒介集团通过参股、控股、重组等形式在全球传媒市场上进行战略性布局,开拓资本、信息和人力资源全球流通的渠道,对于传媒业的国际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国际化发展趋势下,新闻教育的变革显得越发重要。发达国家的传媒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媒业进行“侵略性”的并购,小公司投靠大公司的畸形发展,这些传媒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新闻教育变革都是不容忽视的。跨国并购、资本融合的结果往往是意识形态、价值观的转变,同质化、文化软实力的入侵,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思想都产生深远的影响。“韩流”和“欧美流”潜移默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这就要求我国的新闻教育机构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避免盲目崇拜、跟风,积极宣传具有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思想。

二、关于新闻教育变革的几点思考

(一)新闻教育模式要有突破,变封闭式、内在式、经院式为开放式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从业活动又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展开的,这就决定新闻教育一方面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既要让学生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语境下去理解和认识新闻事物,又能将一个个教学案例还原现实,让学生的思维摆脱封闭式课堂教学的束缚,彻底远离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教育方式。

对于学生的新闻实践来说,实习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渠道。然而,这宝贵的几个月,有的学校并没有认真对待,而是让学生随意去安排,这就造就了大批马马虎虎混日子的人,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新闻教育智慧的源头之水存在于生机勃勃的新闻实践中。这就要求学校尽量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界人士做一些讲座,有条件的情况下,构建让富有专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加盟新闻教育工作的机制,将他们请进新闻课堂,进行新闻学学分课程的讲授,通过他们,让学生体验来自新闻实践一线的新鲜血液。

(二)新闻教育需要强大的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新闻教育机构的实验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信息采集工具和编辑工具的简单集成,而是具有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教学与科研的基础设施,能够让学生实现从新闻选题、策划、采访(录制)、写作(剪编)、排版(后期制作)等全流程操作,这样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才能有质的提高,从而缩短毕业后投入新闻实践的再学习和适应时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实验教学平台就是在北大方正、美国思科公司、中央电视台等机构的支持下创建起来的。完整的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多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投入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强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育

新闻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讨论早在施拉姆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美国的新闻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变宽,培养目标由专才变通才。192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布莱耶认为新闻教育应当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应当给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一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他制定的课程早已成为今天美国大多数新闻院校的范本:在四年制的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

反观我们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仍然是几十年如一日以采、写、编、评为主,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积累相当贫乏,这也造成新闻专业毕业生上手快、但后劲不足的缺陷。例如,最近有媒体就甲流死亡病例的问题采访了钟南山院士,钟院士说,“甲型H1N1流感死者8%是孕妇”,结果媒体报道为“甲型H1N1死者80%孕妇”,还被各媒体大肆引用,结果闹出了天大的恐慌,知识储备的不足和态度的不严谨可见一斑。

(四)培养复合型的专家式人才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仅仅在于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它还要对各种各样的内容产品进行整合、解读,提升新闻信息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信息传播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如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专家型新闻人才更为媒体需要。

以经济新闻的从业者为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专家式的新闻从业者日显紧缺,他们不仅要拥有对政策解读的敏锐性,也要具备对投资理财等大众实用信息的辨别整合能力,还要拥有展望经济走势、预测金融投资风险的能力。除此之外,加上新闻人应有的独立性思考和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良知,新闻从业者才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房价直线上涨固然与货币政策的宽松、土地供应不足、投资者囤房、开发商捂盘惜售等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地成了高房价的推手,他们没有独立地思考和分析房价变化的根本原因,而是片面听取开发商的说法,人云亦云,结果炮制出所谓刚性需求的恐慌,恐吓不知情的民众。这样一来,本该是客观中立的报道者变身房价炒作的合谋者。因此,复合型人才既要有专家的真知灼见,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新闻专业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更新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造的任务,无论是具有新闻专业背景的新闻学科教师,还是从其他专业转而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都需要突破原有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新的新闻专业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既是精通新闻专业知识的专才,也是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的通才;既需要他们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架构,也需要掌握实物操作的技能;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新闻学而言,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新闻学教师通常远离新闻实践一线,对媒体和受众的变化可能不甚敏锐,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才能适应新闻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蔡雯.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新闻与传播,2009,(4).

作者:张君浩

上一篇:交通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护理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