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也要讲究“度”

2022-09-1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当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时, 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的许多提问是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二是过于细碎缺乏系统性;三是过于模糊缺乏指向性;四是过多过滥缺乏简练性;五是难度划一缺乏层次性;六是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七是不看对象缺乏针对性;八是求全责备缺乏正面性;九是随意设问缺乏预见性;十是“以我为主”缺乏互动性;十一是语言单调缺乏鼓动性;十二是有问无评缺乏时效性。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 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 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 我们把课堂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加以研究, 努力使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与催化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自己的看法。

1 课堂提问应讲究“密度”

新课改强调在课堂上师生要双边互动, 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提问的密度如何把握?先看一个例子:一次课堂教学研讨会上,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整堂课设计从始到终问题套问题, 对学生实施“地毯式”的排查提问。本来一篇结构完整, 中心明确的文章被分解的支离破碎。教师的愿望和出发点或许可嘉, 但所设计的问题琐碎、复杂, 冲淡了文章的主题。一节课下来, 教师忙得疲惫不堪, 学生一头雾水, 一脸茫然。现代心理学中, 有关动机强度与操作效率的关系理论告诉我们, 并非动机 (教师的设疑点拨) 越强, 操作效率 (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 越高。这里有一个最佳结合点的问题, 也是一个度的问题, 当动机强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操作效率反而降低。这就印证了这位青年教师高密度提问的负效应。

因此, 提问的密度太小, 应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既要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共同特征, 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做到“因人施教”, 有地放矢, 有张有弛。

2 课堂提问应讲究“角度”

角度决定思路, 教师的设疑提问好比是车辆的方向盘, 决定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选择的角度对了, 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正确分析, 利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一般来说选择提问的角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要“准”, 具体说就要有利于课堂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问只是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 并非目的, 更非是为了装饰课堂。只有为了实现学习目标的提问, 才算问的准, 才有价值。第二提问的角度要善“变”。就是变换问法, 切忌呆板, 这又要求教师提问要有艺术性,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提问本身就有艺术性, 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提问, 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正问与反问相结合, 明问与暗问相结合。否则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3 课堂提问讲究“深度”

提问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能, 并非单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凑热闹, 否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 设计问题时, 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难易要适度。使大多数人通过努力都能回答, 让学生“跳一跳”, 能摘到“果子”, 即所谓“子深其深, 浅其浅 (《墨子·大取》) 对能力较“浅”的学生问之比较深的问题, 他自然不能回答;而对于水平较“深”的学生问之以较浅的问题, 他又往往不屑回答。从学习心理角度看, 课堂提问应使学生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有一部分答案, 但不完整;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但没有答案;虽一时不能回答, 但有回答的信心。

4 课堂提问应讲究“时度”

课堂提问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时效, 也就是“火候”, 做到水到渠成, 适时而问。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就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的时候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就要求教师的设疑提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之时, 抓住处于“愤悱”之时这一有利时机, 水到渠成,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释疑, 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只能带来“引而不发”的尴尬。

5 课堂提问应讲究“趣度”

前面讲到提问的角度要善变, 其实就是增强问题的趣味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 我们还可以从内容、语调等方面考虑给问题加一些“佐料”, 以提高学生的“食欲”。比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么, 请同学们根据当时的社会、人文等环境, 发挥想象, 孔乙己到底是怎样死的?于是, 有的同学说孔乙己被逼无奈又去偷书, 被丁举人活活打死了;有的说有一次喝多了酒, 没人照顾渴死了;有的说饿死了;有的说冻死了等等。老师又接着问:如果孔乙己生活在我们新社会, 他还会死吗?同学们自然而然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说孔乙己肯定会进养老院, 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有的说孔乙己写一手好字, 肯定不会下岗等等。一番兴致盎然的争论之后, 逐渐统一到本质上:孔乙己是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致死的。反之, 若直接问“孔乙己的死揭露了什么?”问题抽象而呆板, 学生也会兴趣索然。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存在。从实际出发, 把握好提问的密度、角度、深度、时度和趣度, 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 探究课堂教学提问的手段和方法, 对于提高我们课堂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教育改革对我们中学英语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我们当努力探索和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为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化而奋斗!

摘要:“角度决定思路, 尺度把握人生”, 可见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字。我们所理解的度就是程度、分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设疑提问也应该把握一定“度”, 才能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课堂提问也要讲究“度”】相关文章:

追女孩也要讲究方法09-12

浅析“课堂提问”10-03

浅析“课堂提问”12-13

课堂提问的艺术11-29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02-06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04-17

语文课堂提问论文05-11

课堂提问艺术论文05-12

课堂提问开题报告07-08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07-22

上一篇: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分析下一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