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原则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危机管理原则范文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配置原则思考措施

文章从资源优化配置视角分析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属性,进而研究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属性,提出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资源配置的目标,最后围绕目标提出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原则。

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万众~心,奋起抗击冰雪灾害,打响了一场特殊的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抗

击冰雪灾害的战斗给应急管理研究留下了深刻的思考:(i)体现了应急预案的被动性和有限性。即应急预案难以充分预料危机事件复杂演化中的具体问题,应急决策比应急预案更需要引起管理机构的重视;(2)突出了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尤其是事关民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等关键性资源配置的应急决策问题。资源配置问题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乎伦理的复杂性范畴。解决这样的复杂性问题,不仅需要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更需要规范应急管理中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决策者和应急管理机构的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一、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的属性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是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能够在短时问内迅速征调或积极响应的全部各类资源的总称。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有自发资源和公共资源两种类型,有人、财、物、信息等存在形式。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决策指挥人员、参谋咨询人员、后勤辅助人员、媒体人员等,是应急管理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和最宝贵资源。人力资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决定物、信、财等资源的效用与效能的关键因素。信息资源是公共危机相关信息及其传播途径、媒介、载体的总称。信息资源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政府要依靠信息资源直接影响群众、调动群众。另一方面,政府要借助信息资源了解群众的现状与需求,进而借助信息资源驱动人、财、物等资源间接满足社会需求。物质资源是指基础设施、应急救援物资、技术装备等以物质实体形态存在的资源。它是各种管理方案落实到实处的物质基础,还是信息资源的物质载体和应急管理的物质保障。财政资源包括用于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各种财政预算、基金、保险、补贴、专向拨款等以货币或存款等形式存在的资源。财政资源是调动外部或间接资源的总枢纽,是影响应急决策自由度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财政与物质资源储备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危机状态下,财政资源转换为物质资源受到多种条件的约束。一是时间约束,即转换需要一定时间;二是价格约束,危机状态下的价格将被扭曲,严重偏离价值规律;三是供给约束,即所急需的物质资源并不容易直接得到。因此必须重视物质资源的储备。但是,并非仅有物质资源就可以应对公共危机。相对于公共危机的属性,物质资源储备很难做到充足和万元一失,因此,必须重视财政资源与物质资源在结构和总量上的协调,做到保障有力。

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属性

公共危机是指对社会公众或社会正常秩序、发展进程等构成巨大现实损失或潜在危险的事态。它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社会性、扩散性和破坏性等基本特征。公共危机基本属性的本质在于其产生与发展必将产生一系列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从而致使原有社会平衡体系的失衡。公共危机的实质是以资源为基础.以人类社会为核心.以价值规范和生存发展秩序为主体的原有社会平衡体系的破缺。公共危机既有风险性与破坏性,又有机遇性与建设性,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危害与破坏之中孕育着建设性和新的机遇。危机是危险与机遇的统一,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克服危机之中颠簸前进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危机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一个契机。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是指公共管理机构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公共危机发展的各阶段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以期有效预防、处理和化解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具有主体多元性。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安全、秩序和稳定等内在的平衡。受到公众监督和约束等特征。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目标的实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重建社会平衡体系,并维持其发展运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存在两个层面,即满意层面和最优层面。满意层面是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以维持现有社会平衡结构体系为目标。重点在于恢复。效率、经济、稳定和可靠等目标是其内在基本要求。最优层面是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在满意层面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不仅力求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最少失误、最高效率等最优准则,而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共危机。主张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变危机为契机,重点在于建设。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配置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指明了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为了谁”和“依靠谁”。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把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和生存发展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公民的危机意识和自咎互救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尽量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当危机发生后用最有效的措施保护人,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和安全,而无论代价有多大,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最高准则,也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整个过程和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效率性原则。公共危机的属性决定了效率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生命。效率性原则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时间上的效率性至关重要,公共危机一旦发生,必须迅速反应.全面调动资源

开展危机救治,缓解各类资源的供需矛盾,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重建社会平衡体系。另一方面,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不可或缺。从资源角度看,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是一个资源储备与消耗补充的全过程。在该过程中所消耗与占用资源带来的各种成本的总和就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成本。因此,只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效、合理、充分地使用资源,不断降低耗费与占用资源所带来的无效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各项成本,才能满足效率性原则。

3.可持续原则。公共危机既是风险,又是机遇。公共危机对原有平衡体系的危害与破坏也孕育着改革与发展的良机,是社会进步与自我完善的契机。进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要兼顾长远.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作为代价。公共危机应急 管理中的资源占用与消耗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必须把危机管理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策略有机地整合到国家方方面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

4.公平性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不仅要注重效率,更要重视公平。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内在本质要求。尤其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时更要如此。公平不是平均,公平要有主次。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中,要把握整体的平衡,抓主要矛盾,调动一切资源,尽最大努力满足最普遍、最基本、最强烈的资源需求,以主要矛盾的解决来全面缓解次要矛盾.避免各类资源需求矛盾之间的相互激荡。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重视不同环境下不同群体对不同资源的特性需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有选择、有重点、有次序地逐步化解各类次要矛盾,消除局部失衡现象。

5.管控结合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要坚持统一指挥,注重关键资源的控制,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确保对公共危机的控制,决策机构必须集中时间精力和有限资源,抓主要矛盾,确保对主流信息、安全人才、安全设施、基础设施、应急救援物资等核心资源的控制,实现其科学优化配置与快速有效调度,保障总体局面的稳定与控制,从而为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其他工作环节提供坚实可靠基础与强有力支撑。同时,还要围绕危机事态的发展变化,将以控制为主和以管理为主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统筹结合起来。这是将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与et常公共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必然要求。

6.协调性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依照资源属性,对各类资源及其供给和实际需求进行协调的过程。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各类资源的所有者性质不同,职责不同,价值与利益取向也会有所差异,而且在应对公共危机的介入方式也不尽相同。有效的协调必须把个体的、局部的力量聚合成整体的力量,发挥资源整体的最大效用。因此,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配置必须坚持协调性原则,整合各种资源,并对各级各类资源进行统一指挥、有效协调,发挥整体功效,提高效率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 7.稳定性原则。社会平衡体系的平衡与稳定是相对的,必须明确区分和正确对待发展中的适度失衡与失稳。一方面。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如果一味地追求稳定与平衡则违背了客观发展规律,易丧失发展与完善的机会。另一方面,并非环境发生变化或一出现失衡或失稳就意味着公共危机已经出现。必须判断该变化是否已经冲击到组织体整体的基本目标,并严重影响其发展。否则,对公共危机的过度反应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容易导致其他不利于发展的失衡或失稳,甚至激化矛盾。

8.开放性原则。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能力不仅取决于现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取决于对所需资源的协调获取能力。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一方面在努力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还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源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要寻求外部资源协助,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他范围的公共危机,及时提供支援与帮助,以期达到预防与控制的结合,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要将内部资源外移,以便在不同区域和范围内得到整合与共享:还要将外部资源内移,增强所需的关键资源的可得性。

四、结论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重点在于临危不乱,核心在于随机应变,关键在于对资源配置原则的把握。掌握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能够增强决策者对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目标可达性的认识,在危机管理中做到临危不乱,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利于提高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应急决策能力.进而发挥领导才能在危机处理中的艺术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篇:谈谈危机公关处理的原则

谈谈危机公关处理的原则 ——企业危机公关运作的处理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传播网络的日益健全和企业经营、市场的扩大化,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但综观国内企业,重视危机公关的微乎其微,在危机公关方面处理得当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企业的危机公关入手,介绍了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并详细列举了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能促成危机的缓解和转化。

【关键词】危机公关;公共关系;处理原则

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企业意外生产事故;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甚至引发人身伤亡事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到社区内群众的日常生活而导致公众不满、投诉,以至企业形象被各种传媒“曝光”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等等。而对这些突然出现的危机,企业必须借助于当今国内外公关界致力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危机公关”的办法来予以解决。 危机公关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手段和艺术,其目的是企业在出现危机时,迅速制定出周密的公关计划,向社会公开事实真相,求得公众的理解,将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把消极因素转为积极因素,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危机公关在危机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信息在危机的发展演变中的重要作用。危机中谁放弃了不断发出当事人自己的声音,谁就将信息控制的权力轻易交与了别人,他就将陷入扭曲失控的信息泥沼之中,有可能遭遇更为严重的危机。发生危机时,要赢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平稳事态,促成由危至机的转化, 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及时地对外宣传沟通等行动。

因此,如果企业的高层领导能够在危机中有效运用公共关系,占据信息源头,引导公众舆论,并展现负责任的姿态,恢复公众信心,危机便有可能得以化解。 具体而言,公共关系能够在危机处理中发挥以下重要作用。

(一)讲求双向对称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有效争取公众的信任和好感,为解决危机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不论企业面临何种危机,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容易夹带大量的失真信息和多种误解,如果企业采取鸵鸟政策,保持沉默姿态,侥幸希望自然地等待事实浮出水面自己说话。那么,一方面会延误缓解事态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又辜负了公众期盼真相、期盼解释的热情。公众从危机企业本身得不到事实真相,这种不满和好奇的强大力量会把公众推向其他渠道,来获得信息。企业的退避举动恰恰给各种小道消息、谣言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和展露身手的舞台。

因此,沉默和回避只会更大程度地使事实扭曲变形,使企业陷入被动,使危机不断升温,加大企业的损失及后期解决的难度。

2003年,中国乃至世界遭受了严重的公共安全与公共卫生危机(SARS),面对这一社会整体危机,我国的有关部门一开始拼命隐瞒掩盖事实真相,不主动向公众传播信息,导致谣言四起,引起公众极大恐慌,纷纷抢购食品、药物、消毒水等。可见,这种不“发言”或隐瞒的做法是极不明智的,也是违背公共关系基本原则的。随着有关部门转变观念,从尊重公众知情权的原则出发,严格了信息的取得、分析和发布制度,主动公布相关信息,社会公众也由恐慌转向积极态度应对疾病的威胁。

除了重视向公众发布信息,还应该遵循双向的信息沟通。上个世纪70年代,以婴儿奶粉和营养品为主要战略产品的雀巢公司遭到了世界性的抵制运动,舆论指责雀巢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倾销婴儿奶粉,导致母乳养育率下降,使婴儿营养不良,患病及死亡。一开始,雀巢试图把它作为一个营养问题,提供了很多的科学数据,而对社会活动家的批评建议,甚至对一些教会领袖提出的严肃的道德问题采取冷漠态度,这些合法而严肃的要求被忽视引起了公众的敌意。在被抵制的10多年里,雀巢公司承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因而,重视公众的批评建议等信息,及时进行采集分析,积极对公众意见做出反馈,保持双向的交流沟通,才能做到引导舆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缓解危机。

(二)注重协调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原则精神,能够赢得解决危机的积极姿态

[1]溯其根源,“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其词义是“大众利益”[2]。企业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形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必须遵循“双赢”、“互惠”原则,在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天平上,首先维护公众利益,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牺牲眼前利益,这是企业能够获得长远发展的基本前提。

企业遭遇危机,从根本上说,实质是企业利益与其他方面公众利益的失衡造成的。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的过程,正是对危机进行妥善处理的过程,也是达到新的利益平衡的过程。

1982年,美国强生公司成功处理了“泰莱诺尔”药片中毒事件,为了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了维护公司形象,迅速收回了价值近一亿美元的数百万瓶药品,并花费50万美元向有关的内科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这种不以一己利益为中心的负责行为赢得了公众和媒体的好感,并获得了当美国公关协会颁发的“银砧奖”,也让强生摆脱了危机困扰。

(三)危机公关的开展有助于企业形象、品牌、声誉的维护和重塑,保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对苦心经营起来的品牌形象都备加珍惜,因为它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美国周刊》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在一个富足的社会里,人们都已不太斤斤计较价格,产品的相似之处又多于不同之处。因而,公司的形象就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为重要。”

企业遭遇危机,经济利润的下滑是表面损失,随着“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受危害最大的就是企业的形象、品牌及声誉。因为危机,它们可能在公众心目中灰飞烟灭。而要恢复它们,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代价。

在上面提及的强生泰莱诺尔事件中,强生针对消费者的关心和负责行为,真正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显示了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实施了以此为原则的公关方案,在危机处理中重塑了形象。强生既展示了长袖善舞的从容气魄,又得以转危为安。在事故后的5个月内,夺回了该药原占市场份额的70%,,并因其后“防污染包装”的积极反应,在价值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挤走了竞争对手。

可见,虽然危机的现实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坦诚负责的言行改变公众的态度。尽管承担责任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能够因此维护好企业的长远形象,这样的代价是令人钦佩的,也是值得的。

二、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

对待危机事件,企业的管理者和公共人员要明察秋毫,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防止危机的产生,然而有些危机事件还是会防不胜防,在不经意间爆发出来,这就需要企业采取积极的态度来正视它,以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化解危机[3]。

(一)正视面临的危机

危机事件一旦发生,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正视它,而不能视而不见或采用拖延与推诿的态度。一般来说,危机产生后,规模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公众的不满情绪也有一个从轻度不满到严重敌视的发展过程。在危机的初期,如果企业能以客观的态度冷静地面对已出现的危机,积极采取负责任的行动,企业就总能寻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安然地渡过危机。1999年6月,饮料业的领头羊——可口可乐公司陷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比利时和法国的消费者饮用可乐后,突染恶疾,一时间,全球哗然。这对于已有百年历史的饮料业巨头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可口可乐公司没有因自己已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为自己辩解,而是公开向消费者道歉,同时派出调查组去调查事故原委,他们真诚、虚心的态度极大地缓解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相反,有些企业不能直面突入其来的危机,采取回避、隐瞒、推卸责任等消极行为,使自己隐入了困境。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某石油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轮在北美阿拉斯加海域发生严重原油泄漏事故,原油污染了大面积的海域和沿岸百余公里地区,事故初期,环保组织和新闻媒体都只简单地报道了事故的发生并表示遗憾。可事故后,该公司反应迟钝,既不调查公布事故原因也未采取其他实质性的行动,导致媒体发动了一场针对该公司的“战争”。这样一来,公司迅速陷入困境,客户抵制该公司的产品,造成损失20多亿美元的严重后果,并由此失去公众的信任,严重败坏了该公司的形象。

(二)公开事实真相,减少摩擦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要求企业遇到危机时,要迅速查明事实真相,将实际情况公布于众;相反如果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开脱,只能使企业的处境更糟。明智的解决办法是企业坦率地检讨本身的过失,把危机的真相告诉公众,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各界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把企业已经或正在采取的改进措施公之于众,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求得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某热水器厂生产的某一品牌的热水器在使用中,因3位用户突然中毒死亡,该厂一时四面楚歌,声誉一落千丈,用户纷纷要求退货,面对如此打击,该厂首先组织有关方面查明事实真相,及时公诸于众,同时展开强大的公关宣传,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并印制了几十万份《致用户书》送到用户手中。几经努力,终于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重新赢得了市场。

(三)利用传媒挽回形象

大众传媒是企业永远都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舆论导向能维护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而各种不实的报道或诱导也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在处理各种危机时,企业要善于借助传媒,使公众认识到企业对解决危机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希望公众能予以理解、信任支持和合作。有时,由于公众不了解真实情况,而对企业产生误解时,企业也要利用大众传媒,予以必要的澄清和说明,以正视听。1982年,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药物中毒事件,7人由于服用了一种叫泰莱诺尔的药丸而突然死亡。事后经调查证实,这种药根本无毒,生产该药的约翰逊公司立即进行了危机公关处理,该公司首先通过新闻媒介说明了事实真相,然后从社会上收回了价值1亿美元的3200万瓶药予以销毁,并对新生产的药丸使用新的确保安全的容器。这一系列举动受到公众赞誉,使企业重新赢得了市场,这是20世纪90年代全美最佳公关案例。

但是传媒不是某个企业或个人的公共关系媒介,要利用传媒挽回形象,必须同传媒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此首先要了解并尊重他们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正确对待传媒的消极报道。企业当然希望在媒体上看到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和报道,但媒体有自己的工作目的和工作方式。企业不应对媒体对自己的负面报道持反感、抵触与敌视的态度,因为那是他们的职责;也不应抱有他们应“站在你的一边”的幻想,惟有尽力发展与记者的关系以征得他们的信赖。

三、总结

总之,在企业危机公关运作中,通过借助危机管理系统,积极缜密地进行危机的处理工作,则可将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利用危机事件提升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MBA核心课程编译组.公关经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2) 刘用卿,段开军.公共关系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庆.我国企业的公关危机[J].经济师,2003(2).

第三篇: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程序和处理原则

一、公关危机处理原则

(一)预测原则。预测原则是指通过分析研究确认某些引发危机的潜在可能性,从而判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应急措施。为了使预测结果真实准确,在预测过程中要建立“四个制度”。即信访制度、自查制度、调研制度和预测制度。

(二)实事求是原则。组织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无论是对组织内部职工,还是对新闻记者、受害者、上级领导等,都要实事求是,不能隐瞒事实真相。

(三)及时原则。及时原则是指危机一旦发生能及时给予控制。危机突发时,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并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紧张、恐惧,各种谣言也最易流传。如何引导舆论,稳定人心,便成为处理危机问题的首要任务。

一、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原则

(一)快速反应的原则

(二)真实坦率的原则

(三)人道主义的原则

(四)维护信誉的原则

(五)冷静统一原则信息发布的口径要统一,避免出现多种不同声音,造成外界更大的猜疑和混乱。组织的行动目标及反应协调活动都要统一,甚至包括组织的人类、物力、财力和各机构部门都应统一在最高危机处理小组的领导下,以组织的全部力量尽快平息危机给组织带来的不良影响。

(六)承担责任原则

公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应该是组织危机处理的一条重要原则。组织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危机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作为组织都应该用于承担责任,做到不推诿、不埋怨,不为自己寻找客观理由,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谅解和好感。

简述危机处理的一般程序。

答:面对危机问题的发生,公关人员明亮组织的管理层应高度重视,这里我们仅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及处理危机的一般程序。即:

(1)承认危机的爆发,尽可能精确地确定它的各种因素,

(2)建立管理班子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现实的工作目标,并对新闻媒介对问题发生所给予关注的负效应应有充分地认识,对新闻媒介关注组织正效应的局限性能够客观地分析,

(3)建立紧急问题委员会和特别工作组来处理危机。确认有关持批评态度的公众,建立与他们进行沟通联络的计划

4)与新闻媒介保持密切的沟通关系,使其正确地理解危机发生的过程及处理危机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等。

(5)组织面对着危机问题的解决,仍要不屈不挠,持续不断地努力校正以往的记录。

第四篇:L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主要思想 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主要思想/(基本特征):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进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者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造成人与其它物种的不平衡,人与人的不平衡以及人与支持系统的不平衡.

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矿物资源储量减少;大量生物物种减少和新的危险生物出现;

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空气和水污染、生化污染为主;

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 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生态危机也是由于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与经济增长、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所致.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2、 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

3、 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4、 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一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包含三个层面:物质生产层面、社会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

第五篇:危机管理:三鹿奶粉危机管理分析

三鹿奶粉危机管理分析

一、切入点:“2007年底,三鹿已先后接到农村偏远地区反映,称食用三鹿婴儿奶粉后,婴儿出现尿液中有颗粒的现象。”

二、措施:

(一)对外:

①建立信息小组,负责对外发布公告,联系召开记者招待会,与媒体接洽相关事宜;确立发言人,统一管理信息的流入与流出;②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说明真相;向公众及时传递真确的第一消息,阐明集团的立场并反复强调;③成立婴幼儿结石基金会,以负责、真诚的态度展示企业形象;④由卫生监督部门出面,向媒体介绍三鹿是如何通过严格的检查,保证三鹿奶粉的质量;⑤并展示最新关于三鹿集团产品的卫生检测结果报告单。

(二)对内:

①建立危机处理中心,下设生产小组与市场小组。生产小组负责协调生产和问题奶品的处理;市场小组负责联系客户,回收问题产品。在第一时间召回在农村偏远地区销售的奶粉,进行化验,找出有问题的奶制品;②由集团主动担负起孩子的治疗费,积极配合医院查找病因;③与各利益方积极沟通。对各销商坦诚相待,加快问题奶粉量,并有集团补偿经销商的损失;对奶农,要在保证奶源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收购;④三鹿集团应借此机会,对召回的问题奶粉就地销毁,摒弃行业惯例,建立行业新标准---不含三聚氰胺,提高售价,引导行业进行良性竞争。

(三)事前措施:

①要居安思危,要具有法律意识;②对危机进行预测分析;③制定危机管理计划;④成立危机管理委员会;⑤印制危机管理手册;⑥确定组织发言人;⑦事先同传播媒介建立联系;⑧建立处理危机关系网;⑨搞好内部培训。

(四)事后措施:

①在事件处理后,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出现类似问题,立刻预警到决策层;②加强批次批号管理,使用EAS的批次批号管理,借助管理软件,重新组织奶源,组织生产。

上一篇:潍坊市政府网范文下一篇:我看共享单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