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监管的行政法认知

2023-05-14

第一篇:政府监管的行政法认知

对政府监管网贷的一些思考

从接触、了解到实际进入网贷成为一名投资者才过了短短的两个月,对于先前把余额宝作为主要理财工具的我来说,网贷的投资回报简直就像亚当的苹果一样极具诱惑。但被中国股市鞭笞过的我时刻都把一句话深深地刻在心里:投资有风险(仅对屌丝股民有效)。野蛮生长中的网贷的风险其实并不比股市要低,这些日子多个平台或挤兑困难或老板跑路或信任危机等状况层出不穷,深深地伤透了投资者的心,也使得后来者骤然止步,投资者、部分网贷公司要求政府监管的呼声更强烈了,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同时也在不断地刺激着政府的神经。

政府有关部门一系列的动作在印证着政府已经意识到网贷的生命力以及背后存在的风险,政府监管网贷似乎变得现实可期。然而,政府监管真的能够降低网贷的风险,保护投资人的权益甚至为网贷行业护航吗?

爆发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把政府现有的监管制度远远地抛在了后头,其中,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生力军,在公权力少有干预的情况下,呈现了野蛮式发展的特征并使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受损。对于中央政府部门来说,降低和规避网贷背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稳定是首要任务,也是政府对网贷进行监管的正当理由和民意基础,但问题在于,政府的手要伸多长,多远。监管有广度和深度之分,如有任何一方面的介入不当,要么监管流于形式,要么监管越位变质为干预,都会损害行业的整体发展。“监管适当”对政府监管能力提出了高标准的、严格的要求,考虑到中国股市的现状和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我想,面对网贷未来诸多不确定因素,监管大概只会徒增投资者的焦虑和担忧。相对于中央的慢动作,地方政府早就闻风而动,但不同的是,地方政府关注的并不是网贷的“危”而是“机”。不少投资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已有地方政府采取诸多优惠措施吸引网贷公司、人才等到当地经营、运作,期望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和融资平台,当网贷经济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挂钩时,监管只会沦为笑谈,那些寄望于地方政府保障自身权益的投资者理应认真吸取诸如光伏产业的惨痛教训。

在利益冲突下,中央与地方关于网贷的分歧和博弈将会愈演愈烈,这种博弈的影响将会直接反映到日后的监管层面上。在利益驱动之下,或许会有不少地方政府以监管为糖衣,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依靠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为网贷团队或公司牵桥搭线。而这种沾有政府色彩的网贷公司将依托政府公信力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却也具有更强的欺骗性,背后的风险较不容易为投资者所警惕和发现,在政府监管的“阳光”之下,整体风险将在投资者看不见的地方膨胀。

如前所述,政府对网贷监管的力度会直接影响到网贷产业的走向和发展,而诸如网贷等金融创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缺位和监管真空。就目前网贷行业现状而言,在制度缺位、监管真空、门槛较低的情况下,网贷正处于野蛮生长和无序发展的阶段,但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行业创新活力最强的阶段,各平台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这红海里脱颖而出胜者为王,“创新”则是网贷平台和公司最有力的竞争利器。与此同时,这也是行业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对一个尚在探索发展方向、诸多规范尚未形成行业和市场共识、技术与服务正积极创新的行业,政府监管贸然出击网贷无异于“核打击”,行业创新乃至行业发展的进程将会被延缓和阻碍,整个行业的长远利益和投资者的未来的潜在利益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不过,不少处于市场优势地位的网贷公司同时也在呼吁政府监管,究其根本,政府监管或介入都将阻碍后来者进入,限制整个行业的竞争,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这些市场优势者,同样不利于行业整体。 在投资者地位弱势、交易信息不透明、维权成本过高的背景下,网贷投资者呼吁政府监管,降低投资风险是在情理之中,符合行业健康发展要求的政府监管是有必要的,但对政府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在行业和政府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还是不宜贸然介入为宜。投资者们也不应把政府监管视为“万金油”,一涂则灵,在呼吁政府加强对网贷监管之前,最好能够谨慎思量,毕竟,政府的手可不容易控制和打发。

对金融业进行有效监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欧美金融业能不断保持健康发展的基本面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除了其具备完善的监管系统,投资者的低维权成本更是至关重要。从已发生的平台倒闭事件中,投资者的维权成本因网贷的特殊性而被放大,依靠投资者自身成功追索受损利益的难度更高。在这些事件发生后,政府、公安、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介入和处理往往是消极和低效的,相关侵权责任人的违法成本似乎看得见而摸不着。在有效并完善的监管系统推出之前,降低投资者的维权成本更应是投资者和政府关切的重点。当维权成本足够低和违法成本足够高的时候,建立网贷行业自我净化机制便有了现实基础,网贷参与各方对网贷风险管理和控制才会更加严谨和有效。

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会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投资者往往会把资金投向于最能够获得丰厚回报的领域,但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正确的,错误的决策将带来损失和悔恨,同时也带来教训和经验,资本在不断的试错中走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这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在网贷投资中,最需为投资者防范风险的第一责任人依然是投资者本人,谁也无法替代,因此,追逐极致回报的投资者理应做到极致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现阶段的网贷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同时也处于试错期,试错总伴随着风险,无论是网贷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在不断的试错,未来,投资者更加成熟和理性,行业将走向规范与风险并存,政府监管于此才能行之有效。

第二篇:作为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如何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

市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是市政府下属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的主要部门,要抓好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必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强化监管责任。要抓好对区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层级管理工作。

二、继续做好煤矿整合工作,逐步淘汰生产能力落后的煤矿进一步做好煤矿的整合、改造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

三、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继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加快采掘机械化和支护钢铁化进度,从整体上增强煤矿防灾抗灾能力。

四、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加强煤矿安全日常监管,对违反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

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违法非法生产行为。

六、强化煤矿复工制度,严把开工准入关。

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煤矿的要求。

第三篇: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

基于食品安全监管视角的 “三鹿奶粉”事件剖析

一、选题背景

“名以食为天”是永恒不变的道理,食品是人们生活及继续开展生产活动的基础,也是国家稳定有序的保障,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1982年我国食品卫生检查合格率仅为161.5%,该年我国第一部食品卫生监督法面世——《食品卫生法(试行)》,该部法律面世以后,我国食品安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994年我国食品安全合格率提升至82.3%,2009年进一步提升至98%,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依旧保持在90%以上。其中药品监测合格率为96.82%,抽检面覆盖211个品种近3万批次。从区域来看,上海市食品监测合格率为94.1%,食品中毒发生的概率控制在10万分之0.87以下,抽检样品每千人8件,市民对食品安全的知情度得分超过80分。慈溪市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为98.11%,监测食品类4650批次,其中水产品合格率为95.9%、食用油合格率达到100%。由此不难看出在国家的大力整治下,我国食品安全卫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甚嚣尘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三聚氰胺事件、毒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等等都给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2012年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注胶虾事件、“立顿”茶叶事件、柴鸡、过期鸡胗事件、硫磺竹笋事件、“地沟油”事件、“皮鞋酸奶果冻”事件、、可口可乐“含氯门”事件等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让人们呼吁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食品监管部门做什么事情去了?为什么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依然出现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由此,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步伐不应该停止,而应该从更深层次去探究食品安全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案。

二、选题意义

虽然我国经济经历的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于食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却层出不穷,国内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无不让人们提心吊胆。因而本文立足现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国家食品安全监测角度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载体对当前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实质进行了剖析,希望为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一定可行性方法。笔者首先对食品安全的理论及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理论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丰富。除此之外,笔者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当前食品安全的实质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实践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笔者为了深入探析当前食品安全的症结所在,首先对当前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的研究资料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为后文的研究奠定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 2.案例研究法

本文不仅进行了理论分析,还选择“三鹿奶粉”事件作为载体,以具体案例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形成机理及监管中存在弊端进行了一一解读。 3.比较研究法

笔者选择澳门食品监管作为比较研究法的载体,将澳门食品监管与大陆食品监管进行了对比,希望从对比分析中探析出大陆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具有可行性建议。

(二)创新点

本文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笔者不仅对食品安全理论进行了梳理,还将理论运用至案例中进行剖析,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体现。第二,本文以澳门食品监管现状作为对比载体,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第三,笔者充分认识到案例剖析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的意义,因而在本文分析中融入了“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分析,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因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食品安全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然而由于社会价值管理、投机机会的广泛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广泛存在。

在国外,冯·布劳恩等(2002)研究认为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指食品本身安全,社会健康、卫生事业、社会弱势群体对食品安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而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其社会性。Anne Winlock等(2004)研究指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消费者在培训、食品安全决策、食品安全系统建设与调整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它任何形式都很难代替的。Marion Nestle(2004)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政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监管中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监督机构,同时食品监管涉及政府、公众及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这些群体总是在博弈中寻求最佳平衡点。Gizmo Valceschini等(2007)研究处处英国规制是产业链下游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监督,利用零售商的市场影响力,进而对上游企业形成制衡。Laurie(2005)通过对欧盟食品安全规则进行研究,将欧盟统一食品监管的规则及将按机构在欧洲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

在国内,虽然针对食品安全研究的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关系国计民生,很大一部分专家学者开始了对此课题的研究。朱明等(2008)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对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法规及食品安全管理资料进行了整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当前食品安全现状及国内监管体系,运用程序研究法对食品进入消费者家庭的全过程监管方法进行了解剖。谭龙飞等(2007)在《食品安全与生物污染防治》中对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对于影响进行了分析,对食源性疾病预防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周洁红等(2005)在《生鲜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中对蔬菜的食品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该该文中作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不对称及政府监管机制缺陷进行了解读,指出认证、标识、检测、市场准入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傻瓜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能为生产者提供一定的激励。郭爽等(2007)在《澳门食品竞全管理透视》一文中对澳门食品监管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澳门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源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与人力资源匮乏及信息沟通滞后等因素。李南南等(2009)在《从“三鹿奶粉事件”评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一文中对三鹿事件产生的客观原因与政府监管问题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政府监管理念陈旧、监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监管责任不清是导致三鹿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作者还从立法角度、法律体系角度、责任追求角度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总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食品安全进行了相对全面的研究,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一系列食品问题依旧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对食品安全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因而必须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结合时代因素进行研究,以此推动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五、主要内容及结构 引言

1.1选题背景 1.2选题意义

1.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主要内容及结构

1.相关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梳理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食品安全的界定及特点 1.2.1食品安全的界定 1.2.2食品安全的特点

1.3食品安全监管的界定及特点 1.3.1食品安全监管的界定 1.3.2食品安全监管特点 1.4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2.澳门与内地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2.1澳门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2.2内地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2.3澳门与内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差异性分析 2.3.1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差异 2.3.2社会参与机制差异 2.3.3食品安全监测标准差异

3.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1“三鹿奶粉”事件概述

3.2“三鹿奶粉”事件中透射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3.2.1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3.2.2食品安全信息反馈渠道受阻 3.2.3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度较低 3.2.4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模糊不清 3.3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 3.3.2政府相关部门监督不力

3.3.3“三鹿集团”脱离实际的发展速度 3.3.4原材料收集中存在监管缺陷

4.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4.1政策立法方面

4.1.1强化食品监管立法

4.1.2借鉴澳门食品安全监管完善内地食品安全监管法规 4.2企业社会责任构建方面

4.2.1政府发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树立

4.2.2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4.3食品安全监管渠道建设方面 4.3.1构建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渠道

4.3.2借鉴澳门高公众参与度的食品安全信息反馈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1] 陈光中总主编,李长健主编.新编经济法通论[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

[2] 王艳林主编.食品安全法概论[M].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5 [3] 贾敬敦,陈春明主编.中国食品安全态势分析[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4] 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5] 徐仁璋主编.公共行政学[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1] Robert B Denhardt,Janet Vinzant 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 . [2] Robert B Denhardt,Janet Vinzant 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 Putting. . [3] Democracy First. National Civic Review . 2001

[4] Alizon Draper,Judith Green.Food Safety and Consumer, Constructions of Choice and Risk. Social Policy &Administration . 2002 [5] Fru,Verl.Consumertrust, riskand food safety, Areview. Food Economics . 2005

[1] 谢伟. 澳门与内地食品安全法制比较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2] 李晓红,李晓梅.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之探析[J]. 兰州学刊. 2010(12) [3] 杨华.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4] 杨华,曾帆. 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J]. 邢台学院学报. 2011(01) [5] 崔丽,闵捷. 专家解读《食品安全法》:怎样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J]. 大江周刊(焦点). 2009(04)

[6] 王益华,单国胜. 《食品安全法》为您严把“入口”关[J]. 老同志之友. 2009(17) [7] 禹桂枝. 强化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措施[J].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5)

[8] 刘强东,曹喆. 《食品安全法》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吗[J]. 中国社会导刊. 2008(23) [9] 韩鹿东. 食品安全刑法的保护[J]. 快乐阅读. 2011(18)

[10] 许俊才. 美国食品安全法案颁布历程的启示[J]. 社会观察. 2008(11)

第四篇:关于政府采购监管与问责的调研报告

政府采购是规范财政支出、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政府采购得到长足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最近,我们围绕“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和问责制度建设”这一课题开展了调研,对当前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

近年来**省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政府采购规模逐年扩大,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2003年,全省政府采购仅45.53亿元,2006年达到133.44亿元。2008年底,全省政府采购规模实际完成190亿元,节约率7.9%。与此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程序,推动政府采购有序进行。

健全规章制度。先后研究出台了《**省政府采购评审委员会工作规程(暂行)》、《**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暂行办法》、《**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处理暂行办法》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各市州结合实际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如《成都市市级协议供货管理办法(试行)》、《广元市市级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巴中市市级政府采购询价采购工作规程》等。

完善监管体系。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在采购管理机构统一监督管理下具体实施政府采购事项,基本形成了“管采分离、机构分设、政事分开、相互制约”的监管体系。全省建立了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合协调监督机制,通过专项检查、举报受理等方式加强了日常监管。一些地区还通过在采购过程中推行电子化监控摄像技术手段,报送《政府采购项目信息记录表》,对采购过程实行全程动态监管。

规范采购运行。2005年正式启用“**政府采购网”作为全省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承担全省政府采购信息的发布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专家管理系统”和“代理机构管理系统”,研发了“政府采购电子评标系统”,建立了全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目前全省入库专家共2200余名,基本实现了省内跨地区、跨部门政府采购资源共享。

当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由于相应法规缺少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制度,执行中还存在一些政策的空白点。比如现有法规对政府采购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定位比较原则,政府采购审批管理的权限和职责不明确,容易导致多头管理、各行其是等现象发生。对于委托代理采购、部门集中采购等也是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什么是部门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是否需要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缺乏明确规定,给实际监管带来难度。

采购运作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集中采购中心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由谁管理,对谁负责,缺乏明确规定,一定程度存在“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二是由于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刚性不足,预算编制支出项目细化不够,通用性的办公用品没有集中统一配置标准,容易造成政府采购随意性较大,每次采购规模小、效率低,节约财政资金的潜力有待深化。三是评审专家库虽已初步建立,但数量少、门类不齐、总体资质水平偏低。尤其市州一级评审专家较为缺乏,有的市州进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的仅20余人。大多数专家为兼职,一些还兼任了企业顾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标的科学、合理、权威,容易导致专家倾向性评标以及专家评审采购的物品“质次价高”等现象。

监督管理不够严密。目前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比较偏重于事后监督,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部分供应商采取陪标串标等各种手段影响评审结果,甚至与采购人串通进行“幕后交易”等。采购单位在编制采购技术参数时故意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竞争,招标文件明显倾向特定供应商,存在指定性和排他性倾向。

相关信息透明度不够高。目前政府采购中还存在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度不高,社会公众不知晓,相关当事人不明了等问题,这就可能导致采购人指定品牌、代理机构干预评审、评标专家受利益驱动、供应商相互勾结搞串标陪标、政府官员与企业搞权钱交易等问题的发生。

责任追究不够到位。虽然相关的法规规章明确了政府采购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但对违法行为的认定、违法的责任、处分的档次等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依据现有的相关规定,问责对象主要是针对直接责任人,对主要负责人决策失误,领导不力,管理不到位,不正确履行职责等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问责规定,因此较难实施问责。在问责方式方面,对政府采购相关机构中属于公务员的问责方式主要限于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很少运用组织处理等措施。

莲花宝鉴 圣血游侠 夺命邪眼 都市阴阳之屠龙术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与问责的对策思考

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必须坚持制度规范与监管问责并重,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建立信息化运行机制。搭建以采购管理、电子采购、决策支持三大模块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基本框架,采购程序、采购过程、采购结果都通过信息化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平台向全社会公开,确保政府采购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前提下实现竞争,真正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阳光防腐败。一是推行电子化采购。建立供应商名录库和政府采购商品价格信息库,商品价格全部上网公开,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一律实行网上竞价。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专家库。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专家资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随机抽取,管用分离,资源共享,网络互通。建立专家工作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清除不合格专家。三是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规范采购信息发布的程序、格式和范围,依托采购网站,在网上专家管理和抽取基础上,实现网上询价,网上招投标和网上评标。

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逐步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减少人为操作的空间。一是严格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实行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与部门预算“统一编制,统一汇总,统一审查,统一批复”,由采购中心根据预算和计划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期分批集中统一采购,以形成政府采购规模效益。二是严格实行部门采购资金集中直接支付。在支付中心设立政府采购专户,根据采购结果通过专户将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三是推行技术参数格式化。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针对不同产品的特性和功能要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设备采购参数数据库,杜绝指定性和倾向性。在规范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推行统一的招标文件范本。四是推行部门办公用房装修、办公设备等公用设施标准化配置。积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通用设备建立一套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采购指标体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增设协议和定点供货渠道,由全省统一组织实施,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动态化监控机制。切实强化对政府采购的全程监督和动态监督。一是建立政府采购的预算———预审———执行———考评———检查的全过程管理制度。监管部门要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对政府采购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二是建立评标结果后续审查机制。不仅要监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还要把商品的售后服务和合同履行情况等纳入监督视野。三是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找准监督着力点。财政部门主要着眼于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审计部门重在采购资金的使用,纪检监察部门主要从工作人员执行相关工作纪律条规的角度开展监督。

建立制度化约束机制。在宏观层面,建议加快对《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研究修改,尽快出台对《政府采购法》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采购代理机构的法律定位。在微观层面,要针对政府采购运作中的一些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设计制度规定。一是建立采购项目责任人制度。采购代理机构对每个采购项目都应确定一名责任人,授权其在职责范围内全面负责该项目的采购事宜,并承担相应责任。项目责任人实行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持证上岗。二是建立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业务考核制度。由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围绕采购价格、节支效果、采购质量、采购效率以及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制度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三是建立评审专家回避制度。明确规定专家在被抽取参加政府采购评审中,如发现或知道与采购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有义务主动提出并实行回避。

建立刚性化问责机制。坚持用权必问责,问责必到人,切实强化政府采购各参与人的责任意识,确保其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一是明确承担责任的主体。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采购单位、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以及供应商、评审专家等参与政府采购的部门和人员,都是政府采购的责任主体,根据其在政府采购中担当的不同职责,都应承担相应责任。二是明确问责方式。政府采购既涉及行政层级的内部管理,又涉及政府相关部门与市场主体的行政监管,同时还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交易,因此其问责方式也是多样的,既要采用相应的行政手段、纪律手段和法律手段,也要重视综合运用通报批评、停职、辞职等组织处理手段以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暂停或取消执业资格、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等经济处罚手段。

莲花宝鉴 圣血游侠 夺命邪眼 都市阴阳之屠龙术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第五篇: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安全监管行政执法是法律赋予安监部门的重要职责,执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政府的权威和安监部门的形象。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依法治“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层的行政执法工作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乡镇执法都是上级部门委托执法,已经颁布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许多实施主体均为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事实上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

2. 执法人员大多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缺乏对行政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凭经验机械片面地理解适用法律法规的条款,对有些违法行为的定性把握不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难免出现误差。

3.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还不够规范,立案、备案、听证、复议、结案等程序不到位,甚至有一定的随意性。

4. 对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5. 个别群众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顾个人利益,没有全局观念,给我们基层工作造成了很多被动,镇上除了大量做工作外,没有具体处理的法律依据。

二、工作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要积极主动更新法律知识结构,对法律法规的掌握要全面系统,除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外,更应学习和掌握《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立法法》等基本知识 。

2. 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乡镇安全监管委托执法水平和能力。同时,派出执法人员和乡镇执法人员一起开展联合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对乡镇执法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迅速提升乡镇安办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不断充实基层安监力量,夯实乡镇安全监管基础。

3. 安监部门要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廉政制度,使行政执法立案、备案、行政复议、应诉、结案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规定。

4. 按要求认真制定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定责、分解量化、职责到位,并强化实施。加强对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考核,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执法部门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和重大行政执法问题,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5. 按照六五普法的总体要求,继续强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在工作中把普法与提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相互结合,注重实效,真正达到教育群众和提高干部、群众法制意识的目的。

6. 强化监管严格执法,不断提升乡镇安全监管形象。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处罚的坚决处罚,确保“隐患排查不彻底不生产、隐患整治不到位不生产”,彻底消除隐患苗头。树立乡镇安监执法队伍的权威,不断提升乡镇安全监管形象,从源头上控制住安全隐患。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四日

上一篇:住房公积金面签是什么下一篇:执法大队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