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2022-05-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幼儿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方案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特点都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我国幼儿园里,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都亟待改善,可以通过方案教学里的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启示。

第一篇: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内容提要】 幼儿教师是孩子年长的伙伴,贴心的师长,需要借助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营造出生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知识阅历、生活体验和幼儿的生活体验、个人感受产生共振,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教师借助建设性的教学用语能够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感受到温暖;使用鼓励性的用语能够满足孩子的成长期待;使用积极性的用语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措辞,谨慎发声,精心呵护幼儿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教学用语 艺术

【作者简介】 周晓燕,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刘备三顾茅庐时言辞恳切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阵前口若悬河骂死王朗,语言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幼儿教师是孩子年长的伙伴,贴心的师长,需要借助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营造出生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知识阅历、生活体验和幼儿的生活体验、个人感受产生共振,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教学语言,三思而后言,避免无意中由于言语不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使用建设性的用语温暖孩子幼小心灵

绘画活动的时间到了,教师让小朋友们画“美丽的衣服”。明明挺高兴的,他妈妈开服装店,店里有各式各样美丽的衣服,款式新颖,色彩绚丽。于是,他兴高采烈地拿起笔画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就画好了。要涂上色彩了,他找来找去,将自己的书包翻了个遍,就是没有找到油画棒,才想起来昨天晚上回家画画,把油画棒忘在写字台上了。于是,他和前面的豆豆说:“油画棒借给我涂一下,行不行?”没想到豆豆头摇得像拨浪鼓。他又问同桌借,同桌也不肯,又转向后面,后面的小孩也把油画棒藏到书包里面去了。明明无可奈何,只能把没有涂色的画交上去。教师看了一下说:“明明,你画还没有涂颜色呢?”明明分辨说:“我问豆豆她们借油画棒,她们都不借给我。”豆豆一看教师在朝她看,急忙站起来说:“他下课总是欺负我,我不想借油画棒给他。”后面的小孩子也插嘴:“他上次把我的油画棒折断了。”教师急忙制止道:“调皮捣蛋有时候容易伤害其他人,惹他人生气。但是现在明明遇到了困难,我们还是要帮助他,不能只顾自己。哪个小朋友愿意把油画棒借给明明呢?愿意帮助他人的小朋友,我更加喜欢!”明明如愿以偿地借到了油画棒,把画画好交给了教师。教师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引导,促进了幼儿之间良好和谐关系的形成。

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友好相处的伙伴关系,有助于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身心愉快,形成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安全感。幼儿刚进入学校生活,由于其身心尚处于发展起始阶段,和同伴之间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俗语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更何况幼儿呢?幼儿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而且可以从成人身上追根溯源,而不能简单的讽刺挖苦了事。教师遇到孩子们起纷争的时候,应该用建设性的语言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教师带有启发、具有引导性的语言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判断是非,又有利于形成幼儿之间合作交流的氛围,引导孩子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帮助孩子形成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

二、使用鼓励性的用语满足孩子成长期待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时,教师先借助投影,让孩子边看图边欣赏故事《鸟儿在歌唱》,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也很投入。听完故事,教师让孩子们画鸟儿的故事,大家都很高兴的画起来。涛涛平常很爱画小鸟,他用心在画画:画了一棵高大的树,树上有好多鸟儿的家,还有许多小鸟在树上做游戏,几个小朋友在树下玩耍,几只鸟儿在小朋友旁边盘旋,好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画面。他细细端详了一会儿,又在树下画了一幢小房子,想:“人住在这里,天天听小鸟唱歌,看小鸟跳舞,多快乐呀!”他越想越高兴,又满意的看了一下自己的图画,走向讲台,边走边想教师肯定会表扬自己。他把画递给教师说:“老师,我画得好看吗?”教师正在辅导妞妞,但还是抬起头看了一下,温和地说:“涛涛,你画得真快,等一下老师,可以吗?”涛涛一听,兴高采烈地站在旁边等着,教师指点好妞妞后,也认真指点了涛涛,他精神抖擞地回到座位上继续兴致勃勃地画起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为,应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的用语既挖掘了孩子的优点画得快,又让孩子学会等待。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蹲下身子看幼儿,热爱幼儿,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性的语言回应孩子的成长期待,积极的肯定和支持孩子的心理期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一天当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时间,教师和幼儿在一起度过,教师是孩子亲密的伙伴,无论其画画的好与差,只要教师及时关注孩子发出的信息,支持和认可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积极回应他们的诉求,就能够满足孩子被人尊重的内心需要,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又能够激发起孩子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让孩子愿意表现,大胆表现。

三、使用积极性的用语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室外活动课上,教师正和往常一样讲玩滑梯时的注意要领:“小朋友们在玩滑梯的时候,要双手抓紧,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倒着滑……”话还没有讲完,就听到彬彬兴奋地叫了起来:“蜜蜂、蜜蜂。”小朋友们都盯着蜜蜂在看。教师看看彬彬,发现他望着蜜蜂,一脸陶醉的神情,于是很生气,正想大声地说:“彬彬,我看你今天是不想滑滑梯了?”但一想课堂上自己愤怒的言语只能加重对幼儿的伤害,让其产生畏惧心理。于是,教师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彬彬先发现了小蜜蜂,其他小朋友也看到了。等会儿滑滑梯的时候,蜜蜂会和我们一起玩,千万不要害怕,要抓紧滑梯,眼睛向下看,玩好了再观察蜜蜂。彬彬,你听清楚了吗?”彬彬听了教师的话,高兴地点了点头。

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认为:“心理上受到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遭受到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在肉体上受到过伤害的儿童更加大。”教师由于整天和幼儿相处,工作繁杂,难免有时候会心浮气躁,但是不能把不满倾泻在孩子身上。孩子此刻还无法正确的评价自我,需要借助教师的评价来进行,作为教师一定要慎言。幼儿好奇心比较强,对周围事物的关心是天性使然,加之年龄小,其内心的规则意识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地教导,采用巧妙的方法将孩子诱导到预设的学习目标上来。上述教师的教学用语既满足了幼儿们的期待,又巧妙进入了教师所期待的问题,避免儿童的心理遭受伤害,促进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周 俊

作者:周晓燕

第二篇:瑞吉欧方案教学对我国幼儿教师教学的启示

摘 要: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方案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特点都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我国幼儿园里,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都亟待改善,可以通过方案教学里的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启示。

关键词:方案教学;幼儿教师;教学;启示

一、方案教学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一)方案教学的基本过程

首先是主题活动的选择,在主题活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几个原则:第一是符合儿童的兴趣,因为主题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主要参与者是儿童,主体是儿童,所以活动主题的选择必须是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第二是教师具备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同时也是平等身份的参与者,只有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才可以更多地看到儿童所遇到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的反映提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是活动主题必须是值得幼儿花费时间和精力,值得花费学校资源的。

其次是方案活动的阶段。这个阶段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是方案活动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表征和表达的方式如戏剧表演、绘画汇报他们的经历等,写一些关于他们的东西,从而来共享他们自己与主题相关的经历和回忆,唤醒他们与该主题相关的知识。第二步是方案活动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获得信息,获得信息的手段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使直接的考察,也可以是间接性的获得。但是无论是通过何种手段获得,都必须是在真实的世界的经历中获得的。教师也能将幼儿所获得的信息保存起来,也可以展示出来。在这两个阶段中,由于幼儿频繁的认识和回顾活动的进展,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后一步就是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总结和反思学到了什么,3到4岁的幼儿一般反思和总结的方式就是通过在与方案活动相关的搭建物中进行戏剧表演来完成,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教师一般会在他们的兴趣减退之前,引导儿童讨论并计划如何来分享他们方案活动的经验,如何和他人共同学习。

(二)方案教学的特点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多样性,通常我们把教师的角色定位成“权威者”。而在瑞吉欧方案教学里,重新把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定位。体现了教师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方案教学里给教师角色的定位解读出瑞吉欧的儿童观。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幼儿回顾自己对该主题的当前理解。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时机分配者”和“资源提供者”。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的参与者”在教学评价阶段中,教师充当的是“倾听者”,幼儿在主题活动的总结过程中,是以戏剧表演或者分享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活动成果和所学到的知识,当幼儿在分享的时候,教师充当的就是倾听者的角色,并且鼓励他们勇敢的展示出自己的成果,相信儿童的潜力,给予儿童尝试的机会,要耐心等待儿童奇迹的发生[4]。

其次是方案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让幼儿能够获得直接经验。方案教学是以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个和主题相关的环境。这个环境还应该是幼儿平时生活相关的环境,这样就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幼儿能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获得直接的经验。直接经验更加的直观,能让幼儿有深刻的记忆。瑞吉欧的学校是开放的、广泛吸纳利用资源的教育机构。

最后,方案活动能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促进亲子互动。让家长能多方面的了解幼儿及其身心发展特点,更好的促进家园联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我国幼儿园大多忽视家长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原有的家园联系多数都很薄弱,即使在已有的家园关系中,家长也大多处于不平等的弱势地位。而在方案教学中,家长通过和幼儿的共同合作中,加深对自己孩子的认识,有利于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走近幼儿的内心,从而加强家园联系,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二、方案教学对幼儿教师教学的启示

1.教师转变角色定位。瑞吉欧教育经验能为我国幼教工作者处理幼儿生成的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和样板。关于师生关系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坚持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而瑞吉欧方案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新定位了教师的角色。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参与者。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协助者、记录者、引导者。而不是管理者、专制者。这对我国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提供了启发。

2.教育内容的开放。瑞吉欧教育内容涉及到五大领域的知识,使幼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它从一定意义上避免了分科教育的缺陷。另外,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获得直接经验,这种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贴近,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方案教学虽然没有什么经典的教材、昂贵的教具、严格的步骤和名师指点,但活动中的幼儿能够在某一领域从最初感性的好奇心发展到理智的兴趣,进而作出系统的努力。这是我们幼儿教师可以学习的一点。

3.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我们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成果时多采用,在儿童本身之外制订出系列标准,将幼儿的能力或发展水平对号入座,纳入成人自以为合理的轨道。这样做实际上是会打击到幼儿学习的兴趣的,而瑞吉欧方案教学是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个别的、小组的和集体的建构活动、探索活动、生产活动的产品或作品将会在教室中展列。展列可以分阶段完成也可作为一个全程的系统反思过程融入整个方案教学中,且有多种活动形式。这种回味活动给了幼儿一个思考的空间,有利于他们整理由交流与反思获得的新信息和新思路,最终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达到同化。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郭莉. 瑞吉欧教育经验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7):12.

[2][3]龚晖,郑蓉,程志宏.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方案教学[J].早期教育,2005,(8):12.

[4]贾珀尔·L·鲁普纳林,詹姆斯·E·约翰逊.学前教育课程[M].黄瑾,裴小倩,柳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8.

作者:张琪

第三篇: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分析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弊端,论述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出巧用导入语、活用讲解语、善用结束语等做法,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有效提升幼儿美术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学口语 美术活动 策略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课程。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有无穷的想象力,对所见所闻有着与我们成人不同的表达方式,绘画是他们表达内心想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能使幼儿在绘画上成功地找到情感表达的突破口呢?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在这里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学内容题材再好、创作材料再新颖、教学方法再现代化,如果教师不会灵活运用语言开启幼儿的想象大门,指导幼儿创造性地完成作品,那么幼儿也是无法完成有想象有创造有个性的美术作品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用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规范的教学口语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他们才会给我们展示一个多彩的世界。本文基于以上思考,论述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弊端

(一)导入墨守成规,形式单一

很多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墨守成规,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都是采用图片、实物观察等一两种导入方式导入课堂,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影响美术教学效果。例如在《美丽的花》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是出示一些花的范画或图片进行导入,幼儿缺乏直观体验,感受力会比较低,如能带着幼儿到花园里参观,给幼儿讲解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花,幼儿会认识更深刻,在美术绘画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创想。

(二)知识讲解内容陈旧,方法过时

在教学内容上很多教师教授的内容一成不变,如没有按照节日、季节、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更新,教学方法更是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还只是使用示范、临摹、讲解等过时的方法进行教学。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师要尝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授幼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不同题材。如蜡笔画、水粉画、吹画、指印画、刮画等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既可以是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也可以先让幼儿自己体验、总结经验、再体验。不同的内容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幼儿会感受更深,对活动内容也更感兴趣。

(三)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标准单一

教师还是以幼儿画得像不像、整体构图是否合乎逻辑、用色是否符合事物的特征等标准来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标准单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了解幼儿美术独特的造型语言,僅用成人的眼光与标准去评价幼儿的作品,这是幼儿美术教学中最不可取的观念,严重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每个幼儿的智力和能力不一样,表现力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要用多把尺子作为评价依据,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幼儿的美术作品。

二、在幼儿美术教学导入、知识讲解、评价活动中巧用教师教学口语的策略

上述种种幼儿美术教学弊端,导致幼儿在美术的世界里失去自我表现和感受的机会,对只是完成任务式的绘画失去了兴趣,进而对美术不能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没有表现欲的题材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本。为此,笔者结合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有效指导和规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确使用教师教学口语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勇于和敢于运用美术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得到情感的交流,使他们在美术教学中获得乐趣、有所收获。

(一)巧用导入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做才能使幼儿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投身到美术活动中来呢?教学的导入如果说得好,能使整个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持续,能够引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可以说,优秀的导入语,使教学活动成功一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语,以激发幼儿对美术教学的兴趣。

1.创设童趣的语言环境导入,开拓幼儿的思维。在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时,常使用情境导入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用口头语言创设一种情境,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中班美术活动《掌印画》中,让幼儿将不同的颜色涂在手掌上并将其印在画纸上,因为手掌摆出各种不同的图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印制的图案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它们像生活中的什么物体。教师在和幼儿的交流中尽可能地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最终很多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掌印像孔雀、树、仙人掌、鱼等各种植物或动物。

2.乐用好玩的谜语导入,启发幼儿思考。猜谜语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场白,诙谐有趣,深受幼儿喜爱。有的课讲起来比较枯燥,为了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可以采用谜语导入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猜谜语通常选取幼儿熟悉的有趣事物,运用通俗易懂或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句子描述对象,能有效激发幼儿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例如在美术活动《可爱的鱼》教学中这样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谁能说一说,这个谜语说的是哪种动物?”

3.采用多样的教具导入,开阔幼儿的眼界。幼儿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不足,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表现偏弱,如在导入部分采用教具、挂图、实物、多媒体技术设备幻灯片等刺激他们的感官,再加上教师采用形象逼真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激起幼儿情绪高涨和作画的强烈欲望,进而提升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适用科学的观察导入,开发幼儿的智力。观察是绘画的基础,通过观察能让幼儿对事物有客观的认识,了解绘画对象的外形特征,在绘画时就能正确地进行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的语言要简练、明确、生动形象,既要引导幼儿观察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特征,又要突出重点。例如在教学《柳树》这一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带幼儿到校园内让幼儿观察柳树的样子,先用明确的语言概括柳树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关系:树干、树枝、树叶,树干最粗,树枝长在树干上,树叶长在树枝上;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柳树的姿态,柔软的枝条垂下来,像一头浓密的头发,也像挂满音符的五线谱,给予幼儿无穷的想象。

5.利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起幼儿的想象。对于幼儿这一阶段年龄的孩子来说,喜欢听故事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那么就可以利用故事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比如在教学《小白兔漂亮的舞裙》这一美术活动中,笔者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生动地讲述了这个故事:“小白兔她想去参加森林里的化装舞会,可是她没有漂亮的舞裙,也拿不定主意要化妆成什么形象去参加—— 是化妆成兔妈妈的样子?太空兔?还是武士兔?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更好的主意么?请发挥想象为小白兔设计一套化装舞会的舞裙吧!”通过故事的启迪,创设想象情境,及时打开幼儿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美术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充分、有效、合理地运用教学口语对幼儿进行引导、启发,激发幼儿慢慢地进入美术教学活动中。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否则起不到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活用讲解语

1.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教学情境,创设学习氛围。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多运用智慧、巧妙的语言来不断激发幼儿的创作思维,要善于将抽象的创作意图演绎成幼儿能理解和接受的具体、形象的行为信号。通过教师的生动描述,幼儿可以迅速融入浓郁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形象的感受。在撕贴活动《小羊的新衣服》中,教师创设了“冬天到了,可是小羊还没有新衣服,冷得直发抖”的情景,调动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他们主动提出“小羊多冷呀,我们给小羊穿上新衣服吧。”随即,幼儿纷纷给小羊贴上了满身的羊毛。活动结束后,幼儿看着穿上“新衣服”的小羊时,都高兴地说:“小羊不冷了,小羊有新衣服了。”

2.用条理清晰的语言讲解美术技能,示范操作步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将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示范式讲解语一般适用于向幼儿讲解事物的程序或者操作方法,如美术活动中的制作步骤讲解。示范包括语言示范和动作示范,语言示范要求语言清楚、响亮、富有表现力,动作示范要求准确、规范,讲解时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幼儿。例如在进行美术活动《喷刷画——鱼》时,讲解喷刷创意画的制作过程,可以使用示范式讲解语,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小朋友们,要做一幅喷刷创意画,第一步我们先把水粉颜料调稀(教师示范),第二步我们用牙刷头部轻轻粘颜料(教师示范牙刷蘸取颜料),第三步我们在剪好的鱼图案周边拿铅笔轻轻拨动刷牙上的颜料(教师示范用铅笔拨动牙刷动作),第四步我们把鱼的图案拿走,我们的作品就做好了!”示范式讲解语简明直观,步骤清晰,便于幼儿学习操作。

3.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开展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时不要局限于几样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根据各个地方的不同特色以及时代发展所涌现的新材料、新方法,可以采用以下表现技法:折纸添画、棉签画、指印画、蜡染画、水墨画、纸版画等。使用这些特殊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展开绘画活动,能充分調动幼儿学画的兴趣,只要教师积极认真准备,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再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能使幼儿在体会和感受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画出丰富的绘画作品,得到美的陶冶。

4.用循序渐进的语言描述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流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做到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游戏导入以引导幼儿产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进入学习情境。幼儿的绘画、手工都可以说是在玩。如果把美术活动与游戏结合,幼儿的兴趣会倍增。在指导幼儿做泥工的时候,如果他们捏了汉堡,就可以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引导他们:除了汉堡你们还想吃什么呀?进而促使儿童捏了薯条、鸡翅、可乐等。这样通过教师一点一点地引导,幼儿还可能会捏放汉堡、薯条的盘子以及方桌、板凳等,然后可能就开始玩开肯德基餐厅的游戏了。

5.用灵活机智的语言巧设开放性提问,引起幼儿思考。幼儿绘画是幼儿所看所想的反映,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如在《爸爸的领带》活动中,课前笔者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领带的图案,在课堂上笔者没有直接出示领带的范例,而是通过提问启发:“小朋友家里爸爸的领带是什么样的?”让幼儿互相讨论回忆领带的形状,初步了解领带的形状特征。接着,笔者又提问:“你们喜欢什么样花纹的领带?”这样幼儿就能更大胆地想象、创造,有画条纹的、有画圆点的、有画线条的等,装饰图案各种各样。通过设计开放性提问,并进行语言启发,幼儿画的装饰图案各不相同,而且在其他的绘画内容中也会举一反三创造出极其丰富的画面。

讲解语在幼儿教师教学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在教学过程中也处于核心位置。通过讲解,教师能够积极地创设学习情境、清晰地阐述知识,组织幼儿开展丰富有趣的美术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度、积极性,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善用结束语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儿童教育“零点计划”主任加德纳博士认定“教师的任务基本是为自然出现的那些发展提供支持、对来自儿童的积极性做出赞许和同情的反应。”这一认定对赏析幼儿美术活动同样起到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对幼儿的一切内容健康的、自发的、主动的创造性活动,都应给予赞许和鼓励。在评析幼儿美术作品时,只要作品中的形象达到“基本像”的水平,其造型就是成功的,就应得到理解与认可。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更多地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是否丰富、是否有儿童的体验思考与创造想象、是否反映出良好的个性以及是否认真、大胆和自信等。只要有其中一项或两项做得好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尽可能地用多种评价标准评价幼儿,这样才能激起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掌握多种教学策略,还要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智慧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因为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幼儿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动的语言能感染幼儿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教师应该让教学语言“亮”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激发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助推器,进而优化美术教学,开启幼儿心智,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褚 香.幼儿教师口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版本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行动研究法的中职幼师生职业口语能力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GXZZJG2018B134)。

(责编 罗汝君)

作者:蔡燕琼

上一篇:群众文化职称论文下一篇:研究生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