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论文范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智能建筑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走向信息化、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实现了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逐漸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建筑不仅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且能大幅度降低建筑管理成本,实现建筑智能化管理与运行。

第一篇:智能建筑论文范文

智能建筑理念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

摘要:在当下建设智能化建筑物已是发展趋势,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领域向着高层次水平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和作用。在此背景下,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施工单位合理渗透智能化建设理念,并要优化电气工程的设计工作,以智能化设计作为我国日后建筑发展的标志和主流。基于此,本文就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展开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和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故本文的研究就围绕智能化建设理念为基础,从其电气智能化设计要点展开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

引言

伴随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都在改革、创新。基于此,建筑领域亦在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际建设当中开始应用智能化建设理念,并积极探索更多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智能化设计的方法。旨在于能够不断提高建设水平、优化建筑物的品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得以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朝着智能化建筑发展方向已是主流,而这就需要建立电气智能化设计理念,将设计和施工有机融合,继而促进智能化建筑更好的发展。

一、关于现代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基本分析

(一)基本要求

对于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则需要实现对电气系统的智能化设计,而这就需要相关建设企业提高对电气系统设计优化的重视度,才能达到将智能化施工技术和电气设计有效融合的目标。对此则要遵循以下几点设计要求:首先,坚持节能性设计原则。即要充分展现现代智能化建设技术的优势,全方位强化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浪费、提供效益,从而保障在电气智能化设计方面费用的足够;其次,坚持安全性设计原则。在此过程中要以智能化电气系统为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并要严格遵循安全运行的原则,加强对电气系统运行技术和环境的优化,从而保障智能化建筑物總体的安全性;最后,坚持自动化设计原则。在建筑工程中融入智能化技术,能够促进建筑电气系统及其相关联的设施设备实现自动化,从而提高电气系统的人性化、数字化方面的性能,继而能为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给予技术上的支撑。

(二)运用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必要性

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应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则应以智能化现代建筑理念为核心,不仅要优化消防、网络、照明等方面系统的设计,同时也要加强对智能化系统的重视程度。换而言之,在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联合计算机、通信和建筑等方面的技术,并要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确保对不同设备和技术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加之智能化建设水平的发展,对于电气设备的要求随之增高,就需要融入智能化电气系统的设计技术,利用微处理器和互联网,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建筑设备的测量与监控效果,从而达到对建筑的智能化管理目标。可以说,在新时期应用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已是必然趋势,对于稳定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减少对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成本。

(三)技术措施

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将智能化设计理念视为中心,并采取智能化建设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现代智能化建设电气系统功能的多元化,实现对网络通信效果的提升,从而为电气系统及其相关的设施设备给予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还能强化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及人性化等性能,实现了对建筑内部系统结构的优化。为了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对设计人员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具备系统化的设计理念和思维,还能综合现代建筑物的空间进行合理地分区和布局,从而促使每一项子系统都能得到优化和改善。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智能化设计理念为核心,并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安装措施,同时要注重体现节能、绿色施工理念,在强化电气工程智能化程度的同时,亦能最大限度降低对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现状

现阶段,我国智能化建筑工程还处于发展时期,虽然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电气系统设计方面依然还有很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尤其是照明、变压器、监控设备等方面,其各自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完善性、合理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大大制约到了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运行状态,且降低了其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利于促进智能化建筑行业的前进和发展。在电气工程中,如果变压器选择不合理,多是因为在电气设计工作中未能对电负荷方面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与预估,继而很容易出现变压器选择过大或过低的问题;而照明光源的设计上,通常是因为受到照明制度不够规范、完善而导致的,从而引发了不必要资源被浪费的问题;监控设备方面:目前部分大型公共建筑项,一般情况下电气监控设备需24小时待机和运行,相对于普通设备而言在用电量上大大增加,继而导致了电力资源浪费的情况。总的来说,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成熟度还有待提升,仍有很多问题要完善和解决。

三、建筑电气智能化强电设计

(一)低压配电系统

在配电系统设计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电气系统的建设标准来执行,并要将配电室设置在用电负荷的中心位置,且要预留出一些发展余地,同时,还要保障配电室内部要设计上专门的管道,不能有其他管道。针对配电箱的选用,如果是落地式的则要提高底部,若配电箱在室内,则应抬高50毫米以上,若是在室外则应抬高在200毫米之上,并通过密封手段来确保配电箱底座的密实性。此外,在低压配电系统当中,还应对其设计上并列线,则需要进行分段防火隔断,以便在母线发生负荷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如果是配电室高低压配电都存在的情况下,则要对两设备进行分隔,且要保证分隔距离保持在2米以上。例如某建筑工程,在设计配电屏时,则就需考量控制总体长度在六米以上,故设计出了两个出口通道并设计在屏幕后面的两侧通道。

(二)布线设计

针对智能化建筑物的强电设计,基于其周边具备较强的磁场,故在合理设计布线。如果强弱电的布线间距偏短,就会干扰到线路的信号,可见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需要确保布线设计的科学性,尤其要控制好布线距离。一般情况下,强弱电的电缆难以和高压电缆布线,两者需间隔450毫米左右,同时要确保强弱电保持一体化的布线,且要将其低压电缆布线的终端间距控制在150毫米左右。实际上,强弱电一体化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对相关设备的损害问题,如避雷针。如果温度过高,超出60度,则温控也会高出15度。总的来说,强弱电一体化布线设计,需要保障布线系统的模块作用,继而才能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信息传输渠道,实现对内部设备、数据、电力等方面的有效整合。

(三)照明系统设计

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照明系统亦是关键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时要保障照明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和所用,同时也要注意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开展照明系统设计工作时,应以是否能保障节能环保为设计基础和依据,故要考量建筑环境保护和节能方面的措施。如采用节能型灯具,尽管相对白炽灯在购买时期会展现出价格的差异,但是站在长期用电视角上来看,用电量会得到大大地节约。总之在强电照明系统设计中,要坚持节能原则,且要注重与建筑物设计实际需求相吻合。

四、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设计

(一)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伴随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推动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智能化技术得到了良好地运用。期间在消防联动系统设计上使用的最为广泛。即设计工作者需要根据建筑内部电气系统的不同情况展开规划和设计,并要结合消防政策及相关方针,来创设内部消防的联动模式,从而充分展现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高建筑消防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加强对火灾实施监测、报警系统方面的重视和建设,如灭火设备、排烟装置等方面的设计工作,旨在于在出现火灾之后,消防联动装置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能够第一时间阻断火灾区域并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同时在联动系统指导下还能准确定位火灾位置,相关人员能快速找到火源及进行灭火措施,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火灾扩大,还能降低火灾对建筑物即人员的损害,从而减少损失。此外,设计工作还应对消防联动系统设计上反馈功能,即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能够在消防设施、淋喷装置等反馈系统上产生联动反应,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够将一系列的信息传达给反馈系统中,從而达到提高消防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实现对建筑消防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二)物业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通常都是服务于居民,而物业就是主要的服务系统,故在智能化设计过程中也要加强对物业管理系统的重视和改善。一般情况下物业管理系统会涉及到多层的程序,能够在驱动程序上将远程数据传输给相关人员,同时也能在驱动程序下为相关程序提供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继而实现对智能建筑运行的有效管理。通过智能化设计,能够大大提高物理管理工作的效率,且能强化执行结果的质量,免除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度和时间。

(三)无线防盗系统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防盗也是重要系统之一,故在电气设计中要采取无线防盗措施。即可在窗户上安装上无线防盗的警报探头,既能缩减能耗,其方便设计和应用,该装置在发现有盗贼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声光警报,并能远程传输信息。针对安全防范系统,可采用门禁、视频监控等装置,提高对区域内人员财产的安全保障性,同时能够设计安装一些视频监控,以便能够根据该装置实时检测到重要位置。此外,在防磁干扰电气职能设计中,需要考量强电系统会影响到弱电系统信号的问题,故可采取屏蔽、隔离等技术,以此来提高抗磁、防干扰的功能,实现建筑智能化电气系统传输性能和质量。

总结

综上,建筑行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逐渐走向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而这就需要电气系统更加完善。故要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从建设材料、技术和设备均要不断优化和改善,同时要注重硬件与软件的融合,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电气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在设计期间应考量现代建筑的需求,并结合实况开展设计工作,致力于实现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星, 杨彦青. 基于现代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J]. 2022(2).

[2] 黄永强, 徐秋峰. 基于智能建筑理念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1(2):1.

[3] 薛英杰. 基于智能建筑理念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21(4):2.

[4] 盖克松. 基于智能建筑理念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J]. 今日自动化, 2021(8):2.

[5] 赵亚琴. 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J]. 新材料·新装饰, 2021, 3(16):2.

作者:杨树林

第二篇:智能建筑设计及智能建筑发展

摘要: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走向信息化、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实现了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逐漸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建筑不仅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且能大幅度降低建筑管理成本,实现建筑智能化管理与运行。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与智能建筑具有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关系,现代建筑设计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现代建筑设计日趋采用框架结构。同时,现代建筑设计的住宅寿命将大幅度延长,其耐久性也相应增强。简言之,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即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近现代经典控制论逐步形成并具有一定规模,智能建筑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的应用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1、智能建筑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方兴未艾。智能建筑通过对系统集成技术的有效利用,有机结合了诸多现代先进技术,诸如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现代建筑技术等。同时,智能建筑能自动实现对建筑设施的有效监控,能高效管理建筑相关信息,为建筑用户提供高效服务,具有多功能和智能化的特点,且便捷高效,能有效保障安全性和舒适性。智能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诸多子系统,其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在任意时间内,不论何地,均可以通过使用相关设备管理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凭借诸多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实现了对建筑周围环境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目标,具有显著的优势,日趋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2、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2.1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2.1.1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今时代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建筑设计日益呈现出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重视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②采用简单的建筑技术实现建筑功能。③多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④注重采用可再生能源。⑤建筑空间趋于灵活,建筑体量减少。⑥注重减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2.1.2注重采用框架结构作为重结构体系。传统建筑多采用砖混结构。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且具有较大的施工作用量,难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注重采用框架结构作为重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有利于使用新型的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并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且有利于为建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建筑空间。另外,框架结构较为轻便,有利于减少建筑自重。同时,框架结构的造价与砖混结构大体持平。

2.1.3住宅的寿命将大幅度延长,且其耐久性日渐增强。传统建筑的设计寿命通常是50年。现代建筑设计呈现出住宅寿命大幅度延长的发展趋势,且建筑耐久性将日渐增强。随着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深入,现代建筑的设计寿命将更为延长,将有效改善建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4注重建筑时空的延续性。现代建筑设计日益注重建筑时空的延续性。建筑时空的延续性,是指在遵循自然的基礎上,吸收传统建筑形式的精华要素,结合科技发展和建筑功能需求,实现建筑的个性表达。建筑时空的延续性,其目的在于为传统建筑形式营造生存空间,并适应时代发展。建筑时空的延续性一方面注重建筑空间的诗意性,一方面注重有效保障建筑功能空间的私密性。同时,结合外部环境,进行明朗的结构规划,通过良好的群体设计,形成统一的生态景观,实现建筑与环境的良好协调,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2.2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外在体现即是绿色建筑以及智能化建筑。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特点。简言之,智能建筑为绿色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而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即是打造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技术有利于高效便捷地实现绿色建筑的建筑目标,智能建筑也最终是具有绿色生态特征的建筑。智能建筑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建设工程,必须严格遵循系统建筑工程的建设规律,立足于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试运行、建筑工程维护、建筑拆除等各个阶段,形成智能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

智能建筑为实现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建筑目标,必须从建筑规划设计的初期阶段即采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智能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其建筑功能的完美实现。具体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智能建筑最大化地实现其建筑功能,有效保障建筑舒适程度。对于智能建筑的使用者而言,智能建筑建筑功能的内在优化,建筑居住和使用空间的舒适性良好,是对智能建筑的首要要求。(2)考虑智能建筑内部的二次组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确保智能建筑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建筑设备,都具有较强的二次组织功能。(3)考虑智能建筑的节能降耗。节能降耗,是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显著特征,必须通过各项智能建筑技术确保建筑的节能降耗。(4)考虑智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能力,有效保障对周围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3、智能建筑发展前景

3.1智能化建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应该会逐渐的向互联网 IT 行业渗透,在实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将电子、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新型工业化材料应用到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这些新型的建筑施工材料在现代化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用中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3.2智能化建筑 设计的“智能大厦”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对智能化建筑建造已经有了专门的技术应用,在智能化建筑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地突出对建筑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建设,只有建筑的各项设计都实现了智能化应用才保障了智能化建筑的整体应用需求。

3.3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必然会带动以智能化建筑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这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在传统的建筑市场中由于建筑的功能性需求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传统的建筑市场表现出的是市场饱和趋势,而智能化建筑的出现无疑是带动了以智能化为主体的建筑行业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流,但如果建筑设计方面存在问题,必然影响智能建筑运行与使用。为加快智能建筑发展,必须加快智能建筑理论研究,为我国智能建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袁幼哲.传统建筑电气设计与智能建筑行业的融合发展[J].智能建筑,2017(02):33-36.

[2]张晓晓.智能建筑设计的发展解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11.

[3]郭大鹏,王忠义.智能建筑设计的发展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62.

[4]唐镇帮.论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相关问题[J].四川建材,2009,35(1):109-111.

(作者单位:广州亚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作者:陈珍

第三篇: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各地建筑也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通过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建造智能建筑,不断提高生活及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度。在智能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建筑设计是最为关键和最为重要的环节,其智能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建筑设计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探究了如何通过不断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加强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管理,以促进智能建筑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特点;功能;设计措施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突破发展的新方向。现代智能建筑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砖石结合体,它使得建筑的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为普通建筑增添了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成分。在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较晚,为了进一步完善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法,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智能建筑的功能和设计特点。

1.智能建筑设计的特点

智能建筑与普通建筑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和相关理念决定的。智能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原则,以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为主要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具体来说智能建筑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几点特征。

1.1节约性

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要尽可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降低资源的消耗。主要来说应当避免或者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以通过研发新能源或者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例如:可以通过对采光的优化设计来充分利用太阳能,改进建筑的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人性化

智能建筑的设计旨在为用户构建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建筑设计应当配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便调节建筑大厦的各种设施如室温,湿度,给排水等,保障良好的生活条件。与此同时,智能建筑的设计还应当注重提高大楼的整体工作效率,如配备良好的网络通信设施来保障商业的需要,同时加强各区域之间的沟通。

1.3适应性

智能建筑的设计应当能够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这要求智能建筑能够在已有的环境中对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进行改变,同时在该过程中不会影响原有系统的工作,表现出适应性。

1.4安全性

为了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室内信息的外泄,有效保护室内信号系统免受干扰,智能建筑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促进设备使用率的提高。一旦系统出现故障,相应人员应当尽快排除故障,维护系统安全,尽可能减少因故障而导致的影响和危害。

2.智能建筑設计的主要功能

2.1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智能建筑具有高度的信息处理能力,其中的智能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在建筑内部的信息传递,而且可以实现室内与物业管理的信息沟通。

2.2统一的控制能力

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设备的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扩展设备空间。智能建筑所实现的统一控制不仅包括现有的电力空调,防灾防盗系统,而且包括未来可能加入的设备或系统,同时还能够实现以建筑物为最佳控制中心的过程自动控制。

3.智能建筑的内部设计方法

3.1地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以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具体环境来选择相应方法。其中,架空地面的优点在于布线方便而且容量大,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因此适用于旧楼改造,然而随之带来的地面高度差会影响人们的舒适度。

3.2墙面设计

智能建筑内的墙体不仅可以进行隔断,还可以在墙面上做出线口,在墙内空间中还可以配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措施。

3.3天花板设计

在智能建筑的天花板设计中,应当完善其照明,送风,出风,烟感以及相关的走线和出口任务。

3.4专用控制室的设计

关于专用控制室的设计方法,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央控制室。第二,电视会议室。 第三,咨询中心。

4.智能建筑的外部设计方法

为了突出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态特点,设计师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设计手法,调动相应的设计建筑经验,以期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宜人的外部空间。具体来说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空间的延伸和渗透

在建筑设计中,内外空间是统一的,设计师应当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产生相互渗透和相互延伸的效果,为空间创造出连续的意境。具体可以参考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借景和对景

手法。

4.2空间的层次和序列

设计师在思考空间的层次设计时,应当采用空间导向来完成序列的高潮和过渡,最终实现丰富而有秩序的外部空间。

4.3建筑尺度的处理

建筑在作为外部环境的主体同时,还需要具备适应人体尺度的过渡。

5.智能建筑融入途径的构建

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在智能建筑中,景观意识融入空间的具体途径。

5.1空间与环境整合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与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设计师应当借助建筑的限制与形状,在环境认知与场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设计,最终实现建筑与景观在空间上的结合以及形态上的协调。

5.2基于感知的空间体验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加强观察体验与设计实践的结合,通过观察,感知和体验,发现并了解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的关联,提高设计修养和设计能力。

6.总结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建筑作为高科技的体现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时,也对相关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设计师应当统筹规划,在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后进行综合设计,最大限度地确保智能建筑相应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默.智能建筑的节能对策[J].民营科技,2013,(2):236,115.

[2]陈锐.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J].建材与装饰,2014,(27):116-117.

[3]董可欣,周振宇.智能建筑节能对策及其措施研究[J].世界家苑,2012,(11):189.

作者:高文思 商允超

上一篇:早期药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整合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