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模式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交易模式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中国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实践证明了排污权交易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同时也提出了亟需对其适用条件和建设模式进行探索的现实命题。文章结合国内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面临的若干问题,着重分析了工业园区进行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提出了园区排污权交易的构建模式。

第一篇:交易模式论文范文

创新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

一、对“十二五”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八点基本估价

1.仍处于较快上升区间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年交易额亿元市场数、摊位数,营业面积与成交额分析,“十二五”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仍处于较快上升区间,2002年以来,亿元市埸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年成交额年均增长5.7%、4.8%、10.9%、17.1%,但受GDP回落的影响,增速也会有所回落。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等对市场的拉动,以及中央对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十二五”期间,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批发市场将同步发展。

2.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年成交亿元市埸到2011年底已发展到5075个,摊位数333.5万个,营业面积2.6亿平方米,年成交额突破8万亿元,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占全国商品交易市场总额的60%左右。10亿元市场成交额占亿元市场总额的80%左右。

3.产地型、集散型、销地型商品交易市场同步发展

专业市场发展要快于综合市场,市场数量与成交额均占到70%以上,批发业态为主的市场发展快于零售业态为主的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发展快于工业品市场发展。

4.东部沿海与大中城市仍是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主战场,但结构会发生变化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中,长三角占绝对优势,无论市场数与成交额都超过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总和,这一格局在“十二五”不会改变。但今后5年至10年,中西部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说明东部已处于商品交易市场的结构调整期,而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期。

5.向第三代、第四代过渡,实现商品交易市场的全面提升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的流通方式的全面推进,由于商业运行模式的不断创新,商品交易市场正处于全面升级时期,经营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结算电子化、摊商企业化、功能多元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6.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将得到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抑制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为了保证居民食品的安全,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将加大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城市菜市场的投入,规范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进一步降低税赋,确保市场的公益性。

7.把经营商品与经营品牌、经营服务并举,把市场融入供应链

这就是说:第一,不仅要经营商品品牌,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而且要十分注重塑造市场品牌。第二,商品交易市场除了商品,主要是服务、要经营服务品牌。服务品牌是市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准很差的市场,不可能成为品牌市场。第三,许多商品交易市场已是卖全国、买全国,有的全国采购,外销世界。所以,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8.商品交易市场将成为国家商品批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必须有批发体系,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国家批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批发商,特别是大批发商,要进一步理顺生产环节与批发环节、储备环节与批发环节、零售环节与批发环节的关系。促进商品交易市场为中心的商圈发展。

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要快中求变

如何变?我举七种模式。

1.政府主导全面改造升级模式

典型案例很多,如武汉、重庆、绍兴、顺德、烟台等等。以武汉为例: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共十大专业批发市场,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投资400亿,建成后安置就业50万人,年销售收入5000亿,税收60亿。该市场按照“以贸促工、以工兴贸”的发展思路,发展专业批发市场,促进二产相关行业发展,再推动物流业发展,拉长做大产业链。该市场实行四结合,即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结合,现代流通方式与商品市场结合,商品市场与旅游市场结合,商品交易与服务交易结合。

2.市场主导,一市一特色专业市场提升模式

最有典型定义的是浙江省,义烏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永康五金城、嵊州领带城、舟山水产城、杭州农贸城、余姚塑料城等等。在原有专业特色市场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比如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已是全国、全世界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市场拥有170多万种商品,年出口的集装箱就超过100万标箱。201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在此推动下,加大了现代物流业建设力度,信息化水平大踏步提高。

3.东货西进模式

东货西进,是指依托东部商品交易市场向西部转移,或以东部商品在中西部打造批发市场。比如广东,已在重庆打造“广东商贸城”,在西安打造“广东陶瓷城”等等。浙江商品市场向北、向中西部推进更有力,据浙江省市场协会统计,到2010年底,浙江在省外投资规模在50亩土地以上的市场已突破2000家,在国外开办的市场已超过50家。为此,2006年成立了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

4.批发市场全国连锁模式

深圳市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全国的著名度极高,但大家对它的投资方并不太了解,他就是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先后在深圳、南昌、上海、长沙、北京、成都、西安、柳州、合肥、惠州、昆明、沈阳、南宁、银川、长春、蚌埠、天津、广州、九江等20个城市投资经营管理了30余家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农产品交易、物流及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国内经营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第一品牌,2010年,年交易总量2300万吨,交易额1060亿元,约占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交易总额的10%。

与此相同的还有杭州现代联合集团,经23年的发展,在全国8个省,打造专业市场连锁化经营模式,并以家电、农副产品为主,2011年10月,在烟台投资建设的“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正式开工,总投资48亿元,建成后年交易额为1000亿元。

5.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模式

依托现货商品交易市场,依托生产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无形批发市场,已成为当前商品交易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市场建设的一个热点、亮点,也是促进消费的一个战略重点。浙江省从2008年到2010年,67家网上批发市场累计实现交易额2372亿元。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网上批发交易市场异军突起,钢材有上海斯迪尔,广东欧浦钢网,北京兰格等等。煤炭有大连泰德煤网,服装有东莞盛世商朝的“易批发”,轻纺有绍兴全球纺织网,酒店用品有广州NTS等等。2012年,在农业部与商务部的支持下,中国农科院、中商交在线有限公司正在北京规划打造“中国品牌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与展示中心”,建成后,年交易规模超400亿。

6.总部基地、产业基地、供应链集成模式

现在不少商品交易市场在改造提升中,或在规划建设中,容纳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城市综合体,即以市场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以市场改造与发展城市,浙江义烏、河北白沟、山东寿光等等都是如此。一些开发商在规划建设商品交易市场时,在功能设计上,包含了研发中心、配送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结算中心、总部基地、宾馆、饮服中心等,有些与居民区改造结合起来。深圳华南城、浙江现代联合集团、江苏禧徕乐、福建美旗都是如此,这是一种积极的非常有益的探索。广东香江集团在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支持下,拟在全国九大物流经济区建设全球家居交易集散平台,集十八大功能于一体,可为近万家全球大型家具建材连锁企业提供采购及配送服务。

7.商贸、物流共建模式

“十一五”、“十二五”都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把物流业提到了战略高度。为此,许多地方在规划商品交易市场时,把商贸业与物流业同时规划,共同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特点。如广东惠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广西南宁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乌鲁木齐国际物流港、山东德州华北建材物流城、河北邯郸家居物流城、贵州遵义冷链物流园等等,都是不同产品的批发市场,但在规划功能时,一般都是集商品交易、仓储、加工配送、商业服务于一体,成为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易市场。

三、商品交易市场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进入商品交易市场的商品价格低廉,主要是靠包税制与规模批发经营取得的,从物流成本核算,并不经济,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进入商品交易市场的商户大多采用“小而全”的商业模式,自己采购、自包运输、自找库房,各自为政,效率较低。

商品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反应速度慢,空仓和爆仓都可能出现,影响资金周转速度。

由于缺少标准库房,冷鲜食品损耗大,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

运输车辆缺少透明化管理,丢失现象严重,空载率居高不下。

现货交易占地过大,电子商务发展跟不上需要。加上体制性约束过多,增加了交易环节,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

根据国发【2012】(39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精神,特别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的要求,提出以下建议。

所有商品交易市场都应建设商品分拨中心,首先解决商品有序高效的进出。这在义乌、临沂、商丘等都解决的很好。

每个商品交易市场都应建设标准化的库房(包括冷库),逐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或出租给经销商,有些还可以在库房进行必要的流通加工,实现物流增值服务。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商品交易市场配套,建设物流园,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特别是集散地市场,打造多式联运体系与加工增值服务体系。

在需要的地方建设应急物流储备与市场调节储备,对重要商品交易市场实施平战结合。

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有形与无形市场结合,逐步做到信息共享,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围绕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总部基地,与城市功能提升结合起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扩大消费、引导生产、保障就业、稳定物价、促进和谐起到重要作用的商品交易市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有一系列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对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要求更为具体。我深信,“十二五”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将会有一个更健康的发展。

(转自《经贸参考》)

作者:丁俊发

第二篇:排污权交易的园区模式研究

摘要:中国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实践证明了排污权交易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同时也提出了亟需对其适用条件和建设模式进行探索的现实命题。文章结合国内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面临的若干问题,着重分析了工业园区进行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提出了园区排污权交易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工业园区;制度

文献标志码:A

排污权交易(Emissions trading),通常是指根据一定的废弃物排放量,向各个污染源分配排放许可,从而有效地满足一个地区特定的总排放水平或满足一个确定的环境标准,然后准许各个许可持有者相互购买或出售许可的市场化污染控制方式。相比国内外更多对同行业或同区域条件下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在此关注另一特定经济背景下,即作为空间共性与产业共性结合载体的工业园区的排污权交易问题。重点分析在特定的工业园区范围内进行排污权交易的优势,以及如何构建工业园区的排污权交易体系,以此探讨能否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排污权交易的园区模式。

一、排污权交易研究回顾

Dales(1968)将科斯定理应用于水污染控制研究,最先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思想,Montgomery(1972)认为通过排污权交易可以使污染治理量根据治理成本进行优化,从而有效降低总的协调成本,并证明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排污权交易体系要优于传统的环境治理政策。关于排污权交易的实质,陈德湖(2004)概括为:排污权交易是环境资源商品化的体现,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市场化形式,是环境总量控制的一种市场化措施。

关于排污权交易的内容。根据Stavins(1994)、Gunasekera和Cornwall(1998)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相对完整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该包括总量控制目标、排污许可(许可的期限和污染物种类)、分配机制(拍卖和免费分配)、市场运作、监督与管理(包括交易机制、场所等)以及与现行法律和制度的整合等要素。

关于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根据经典微观经济学理论和Coase(1960)产权理论,只要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排污权如何分配,通过市场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近年来,随着初始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不断实践,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初始排污权的分配问题。Hahn(1984)指出,如果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就会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效率。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现实存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的选择对于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十分重要的。1990年美国国会在关于《清洁大气法修改方案》的辩论中,提出了三种初始分配方案:公开拍卖、固定价格出售和免费分配。其中公开拍卖和固定价格都属于有偿分配方式。与固定价格出售和免费分配方式相比,公开拍卖方式具有较多的优势,所以西方等发达国家的排污权交易普遍是采用公开拍卖作为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式。这是由于公开拍卖既可以提高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财政收入,减少由于免费分配所导致的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还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创新。

关于排污权的交易成本。传统的排污权交易理论通常都是假设排污权交易市场是一个正规的、无摩擦的即交易成本为零的市场,但是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交易成本。Cason(2003)的研究表明交易成本必定会提高排污权的交易价格,只有当边际交易成本不变时,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才不会对交易价格、交易量和市场效率产生影响。Gandgadharan(2000)研究了交易成本的特征,指出排污权交易的初期阶段市场交易不活跃是因为交易成本在排污权交易的初期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排污交易市场的成熟,其作用会逐渐下降。

关于排污权交易中的监管问题。Malik(1990)认为,某些企业的违规行为不仅会影响排污权的交易价格,还会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所以如果对企业的违规行为不进行有效的监管,必然会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的降低。对于管制者如何有效监督企业的违规行为,Stranlund(1999)的研究表明企业的违规行为与内部特性无关,管制者在实施监督时应注重企业的外部特征进行资源分配。

通过对排污权交易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可见,就排污权交易经济背景的视角来看,以往大量的研究以同区域跨行业或同行业内跨区域的企业间排污权交易为观察对象。而对于排污权的整体性的区域间交易、跨区域的企业间交易、同区域的企业间交易以及特定产业集聚区企业间交易的模式研究,尚显空白。美国的“气泡”政策一定意义上是排污权同厂区模式的实践,以“排放削减信用”交易为基本特点;容量控制与排污权银行模式则显然更适用于同区域污染控制,许可证交易为其核心。国内学者李华和杜莉(2001)曾提出,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区域越广,越能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排污权的优化配置;但她们同时指出,区域差异在排污权交易实施初期也往往制约其发展”。胡迟(2007)观察了排污权交易范围从一国内部扩展到国家之间的国际化趋势,但显然这都以如《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性环境协议的达成为前提。此外,王学山、虞孝感、王玉秀(2005)尝试进行区域排污权交易模型研究,指出区域污染权交易比传统的排污权交易意义更大,并提出排污权交易地区交叉补贴的设想。上述研究仅仅是有关排污权交易空间经济背景研究的零散思想,尽管刘鲁新、刘月玲、潘峰等(2007)结合国内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试点省市经验,着重讨论了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权交易体系对于园区环境管理的作用,并阐述了在园区中推行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的几点意见,张劲松(2007)也曾提出园区经济的节能减排要考虑排污权市场的设想,但都还未深入到排污权交易在园区中的构建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具体情况,着重分析了工业园区进行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提出了园区排污权交易的构建模式。

二、国内实施排污权交易面临的问题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排污权交易制度应用于实践,排污权交易对于环境污染控制的意义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中国借鉴国际经验。从1990年开始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先后在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众多省份以及长三角地区开展了关于污水、废气等排污权交易近20年的探索。从总体上看,中国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良好的效果,但排污权交易的规模和程度还不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影响排污权交易进一步推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滞后

到目前为止,排污权交易在中国还缺乏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尽管国内已有学者呼吁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去把握环境法的理论价值

与实践意义,要改变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法学研究的现状,虽然中国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已经对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有所提及,但是还没有完整的排污权交易法规出台。2008年全国人大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废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但总的来看,上述规定还比较原则,实际操作性差,法律责任不够明确。

(二)排污总量的控制目标不易确定

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区域排污总量的确定必须以本地区环境的科学研究为基础,通过建立与环境容量有关的评价模型来最终确定大气或水环境的总量控制目标,这需要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先进的技术措施作为保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解决排污总量的科学测算问题,除此之外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总量控制”的规定,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环境保护的“排污总量控制目标”不断被突破。

(三)排污权初始分配存在障碍

可交易的排污权具有财产权的性质,是否拥有及拥有多少排污权直接决定着每个排污源的污染控制成本。因此,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涉及科学合理性问题。尤其是已建企业的既得排污权,是免费给予认可呢,还是有偿分配呢,如果是有偿分配,价格又不易确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初始排污权的取得,是通过拍卖方式还是通过政府定价也值得探索。

(四)排污权交易市场不规范

任何区域的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所以排污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价格必定是不断上升的,所以企业无论从排污权升值的角度、企业自身的再发展以及限制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都不愿意轻易出售富余或节余的排污权许可。除此之外,一些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产业发展的需要或者为了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往往会主导性地为新引入的企业争取必要的排污权许可,并介入到排污许可证转让的全过程,从而影响到排污权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五)排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中国的工业污染物排污总量中大约有一半是中小型企业产生的,这些数目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分布零散,加上排污管线的建设不规范、排污口的设置多而杂乱,所以建设在线排污监测装置需要大量的投入,这就决定了中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排污信息寻求不仅具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成本也很高。另外,许多企业虽然安装了连续排污监测装置,却很难正常运行。可以说,排污信息不真实是制约排污权交易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上所述,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实务进展面临诸多体制障碍与技术困局。既然在全国范围内难以实现短期内的普遍发展,那么通过工业园区这一产业集聚平台,进行小的经济时空内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突破意义和实验价值。因而,探究排污权交易的园区模式,作为一次“由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尝试,具有独特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园区排污权交易的优势分析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由于其物理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产业发展的相对集中性、管理政策方面的相对灵活性,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的热土,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排污权交易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问题,下面对在工业园区内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有利于区域性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制定

目前中国还没有出台完整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如果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步进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园区管委会可以根据园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实用的排污权交易规章和制度,因此在园区内开展排污权交易,操作起来相对灵活且容易实施。园区可以根据自身的产业规划和发展情况,确定园区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包括排污权的总量目标、排放削减计划、污染项目种类(排污权交易对象)以及排污权的初始权分配方案,组建排污权的交易市场和明确交易方式等。

(二)有利于排污总量的确定

进行排污权交易的重要前提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一个区域的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对于工业园区而言,在园区建设之初,就有了比较明确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根据规划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行政要求,园区还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的正式批复之后,就明确了工业园区的空间范围和边界;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环保部门的批复之后,就确定了园区的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尽管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保证该“总量控制目标”一定是科学的,但是这个“总量控制目标”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不能随意更改。因此,园区管委会可以根据这个“总量控制目标”对人园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

(三)有利于排污权交易平台的搭建

排污权交易从本质上说是利用市场机制对“排污权”这种稀缺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但要达到最优配置,只有在市场交易费用(成本)为零时才能实现。而实际上,一个成熟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要求参与交易的各方有着充足的市场信息,通过正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以稳定的价格进行交易。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需的交易费用是不可忽视的。交易费用的存在将会影响交易主体的积极性,妨碍排污权交易制度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

对于园区而言,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排污权交易成本。园区管委会除了为人园企业提供服务外,还肩负着对入园企业进行监管的职能,掌握着各个企业的生产情况、公用工程消耗以及与各种污染物排放相关的大量数据。因此,园区管委会进行了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即建立了排污权交易的一级市场之后,就可以建立以园区管委会为主导的排污者之间的交易场所,即排污权交易的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上,园区提供固定的交易场所,通过建立健全与排污权交易相配套的信息市场,为交易各方提供供求信息,从而减少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排污权交易的成本。同时,交易集中在特定空间与产业范畴内,也有利于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规范。

(四)有利于园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园区的“总量控制目标”是根据园区的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因此园区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只要在该“总量控制目标”之内,就可以保障园区既定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园区还要进行节能减排,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逐年递减计划,因此可以保证园区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另外,在园区排污权交易体系下,高排放的入园企业因为边际消减成本比较低,并且通过出售减排而剩余的排污权可以获得经济回报,因此有较大的积极性进行排放的消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园区环境质量。

(五)有利于提高园区的技术水平

在园区的排污权交易体系下,可以有效刺激入园企业对于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和减少排放新技术的需求,从而调动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工艺更新

的积极性。企业为了提高治理效率、减少三废的排放,必定会加大企业的科技和研发投入,或者引进新的生产工艺技术,或者延长企业的产业链,引入可以实现园区“三废”综合利用的静脉产业,从而使得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促进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同时还可促进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研发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

四、园区排污权交易的模式构建

结合工业园区自身的特点,并借鉴中国排污权交易体系构建的部分研究成果,这里提出如下的园区排污权交易模式的框架构成(图1)。

(一)建立园区管委会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

这是整个模式构建中最核心的一步。园区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由园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组建,主要负责园区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的构建,出台园区排污权交易相关的规范和准则,对园区排污权交易市场提供服务并进行监管。具体的管理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根据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性评价。确定园区污染物排放的初始总量控制目标,然后再根据园区的节能减排规划,确定每年的“总量削减量”,从而得到以“1年”为核算单位的“园区实际排污总量控制目标”。

其二,在“园区实际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基础上,根据园区的产业情况和污染排放特点,确定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对象,如COD、BOD、二氧化硫、氨氮等。

其三,制定园区排污权交易的初始分配方案,包含排污权交易对象的初始定价,已建企业现有排污权的重新许可,新建(扩建)企业排污权的申请流程等。可以参照浙江嘉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初始分配方案,即承认园区内已建企业既得排污权,将“园区实际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减去已建企业既得排污权后的剩余量统一归园区排污权交易中心管理,规定从某个指定时间起,所有在园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其排污权一律从园区排污权交易中心购买获得,排污权的交易价格通过拍卖方式确定。

其四,制定园区的排污权交易规则,主要指确定交易的主体和客体,规范交易方式,规定交易程序。可以把排污权转让方的交易量界定为:“通过实施工程治理减排项目、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和监督管理减排措施,在完成削减任务后,多余指标可在指定平台上市交易。”即以超额减排量作为排污权卖方交易量,这与国际减排机制吻合,是一种现实的制度创新。

其五,构建经济激励机制。一方面对积极进行技术升级、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有效进行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奖励;一方面对超许可证排污、恶意破坏在线监测设备等影响园区排污权正常交易的企业和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其六,完善与园区排污权交易相关的管理办法。如针对如何分配、管理与使用出让排污许可的收入,企业购买排污许可的支出应计人生产成本还是固定资产,是否征收税收等问题,制订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细则。

(二)建立园区统一的污染排放监测系统

排污权“商品”不同于有形商品,对排污的信息监测决定着排污权的事实存在性。因而,建立园区统一的污染排放监测系统,是关系整个模式成功与否最关键的一步。以园区管理委员会为推动主体,联合当地环保部门,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对园区排污权的交易对象统一进行监控。在所有入园企业的废水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对废气排放的点源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对废气排放的面源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根据工艺和物料衡算进行准确测算,使园区管理委员会可以清楚了解入园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真实信息,既方便园区对入园企业的排污监管,又可以将这些信息公布到园区排污权交易的市场上,指导企业间的排污权交易并降低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排污权交易的成本。

(三)搭建可操作的排污权交易平台

这是整个模式构建中最直接的一步。在建立了园区管委会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和获取了各个人园企业的排污信息之后,需要一个实体来实现园区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公布园区的排污权交易信息,这个实体就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排污权交易平台。园区的排污权交易平台一般由园区管委会进行搭建,负责管理园区排污权交易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入园企业间的交易过程,主要是指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二级市场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不直接进行交易,而是通过园区的排污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如图1所示,企业将自己富余的排污权许可出售给排污权交易平台,也可以从排污权交易平台上购入自已需要的排污权许可。

五、结论

排污权交易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新举措,其主要思想是以市场为基础,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许可,并允许排污权许可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由于排污权交易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计划,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的经济杠杆和政府的宏观政策很难将排污权交易制度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真正切实有效地推行下去。工业园区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具有空间明确性、产业集聚性、管理政策灵活性等特点。在工业园区内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诸多的优势,易于使排污权交易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园区排污权模式的构建,可以真正体现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实现园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促进园区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园区成为中国实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刘傲洋,中国园区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6):33-36。

[2]朱开明,徐福茂,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和拥有较高竞争力的支撑要素和条件[J],现代管理科学,2005,5(3):64-66。

[3]DALEs J H,Land,water and ownership[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68(1):791-804。

[4]MONTGOMERY D w,Markets in licenses and efficient pol-lutlon control programs[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2(5):395-418。

[5]陈德湖,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5):45-49。

[6]STAVINS R N,Transaction costs and tradeable permits[J],Journal of envi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5,29:133-148。

[7]COASE R 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and economics,1960,3(1):1-44。

[8]HAHN R w,Market power and transferable property rights[J],Quak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4,99:753-765。

[9]CASON T N,GANDGADHARAN L,Transactions cost in

tradeable permit markets:an experimental study 0f pollution

market designs[J],journal of regulation economics。2003。

23(2):145-165。

[10]GANGADHARAN L Transaction costs in pollution mar-kets:an empirical study[J],I,and economics,2000,76(4):601-614。

[11]MALKA s,Enforcement costs and the choice of policy in-struments for controlling pollution[J],Economic inquiry,1990,30:161—173,

[12]STRANLUND J K,Endogenous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Of a transferable emissions permit system[J],journal ofenvironmental economms and management,1999,38:267一,282。

[13]李华,杜莉,美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文汇,2001(6):19-22。

[14]胡迟,排污权交易的最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7(4):2-6。

[15]王学山,虞孝感,王玉秀,区域排污权交易模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62-66。

[16]刘鲁新,刘月玲,潘峰,等,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在园区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干旱环境监测,2007,21(1):47-50。

[17]张劲松,邰磊,环境会计主体分析[J],会计之友,2007(4):7-8。

[18]侯国跃,环境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制度保障[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1-105。

[19]牧金,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问题与出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1-63。

[20]袁飞,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推动国家排污权立法[N],第一财经日报,2009-03-06。

[21]李佳鹏,罗博,纪成成,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呼唤排污权交易市场[N]经济参考报,2007-09-28。

[22]林云华,李昭华,冯兵,论中国排污权交易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9-21。

[23]吴玲,李翠霞,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与框架[J],绿色经济,2008(15):64-66。

[24]班健,嘉兴模式试水全国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挂牌成立[J],环境经济,2007(12):8-12。

[25]虞锡君,对《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的思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94-96。

作者:陈金山 贺立龙 朱方明  

第三篇:交易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深入、金融脱媒的加剧、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发展,交易银行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交易银行产生的必然性出发,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交易银行的发展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交易银行;对公业务转型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利率市场化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企业对资金管理更加集中化、精细化和专业化,企业纷纷对内部进行整合。企业需求的提升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竞争更加激烈,加之外资银行的冲击,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极具紧迫性。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获得低成本负债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公业务的转型,交易银行业务模式作为环球银行的成功案例值得思考研究。

交易银行是花旗、德意志等大型环球商业银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经营理念。其最初是为了适应跨国企业全球资金账户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管理需求。这些环球银行围绕企业日常交易行为,逐步完善了支付结算和现金管理体系,形成了交易银行的雏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发展前景暗淡,投资银行业务亏损巨大,这使得银行家们意识到加强资金流动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性,故而交易银行业务以其稳健的收入和低资本占用的优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国外商业银行纷纷回归到交易银行基础业务并形成交易银行战略化趋势。

二、交易银行的概念

目前,交易银行通行的概念是指商业银行面对企业日常发生的采、购、销等交易行为提供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资产托管等一站式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是集境内外、线上下、本外币、内外贸、离在岸为一体的全球性交易平台。交易银行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对公客户,实质上是对已经存在的对公业务的整合,包括现金管理、支付结算、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电子银行渠道等,但又不仅是传统业务的简单整合,它是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理念和新的业务模式,具有很强的发展前景。

交易银行以其低风险占用、收入稳定、客户黏性强的优势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必然诉求。首先,交易银行的核心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客户的体验,是加强客户黏性的重要业务模式;其次交易银行专注于提供一站式服务,借助内外部资源,完成了与企业完美的对接;最后,交易银行实现了业务的差异化发展,银行可以拓展属于本行的特色业务来赢得客户。

国际上,全球主要商业银行有近77%已经将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及支付业务三者合一,统一到交易银行服务部管理。花旗银行2014年的年报显示,司库和贸易服务收入达到78.82亿美元,占到其银行类业务收入的46.1%,且近三年稳定在50%左右,占据其银行类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实践证明,交易银行业务模式可以为银行提高业务收入。而我国交易银行业务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的驱动因素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业务对象在发生变化,加之利率市场化逐渐深化、金融监管环境宽松、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商业银行在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下被迫寻求低成本负债,加快业务转型。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增加了银行业务创新的紧迫性,使得市场上每天都有新生的力量引领发展,特定交易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已经明晰,只有真正地抓住客户需求,才能真正地打动客户,赢得市场。

(一)业务对象的变化

首先,市场中各行业间的业务界限变得模糊,每个行业的客户群也重新洗牌,银行的对公业务对象不再局限于企业客户,一切可以为银行带来潜在资金流的群体都可能成为银行的客户。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是银行的拓展客户群体,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资金的沉淀,这是很大一部分的回流资金,商业银行需重新定位客户群体。

其次,基于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便捷优势,客户群间的内部关联度日益增加,业务交叉化、多元化、链条化越来越明显。供应链金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通过供应链金融整合相关业务,构建系统性交易银行业务已是大势所趋。

最后,企业为了满足自身交易需求,对现金的流动性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内部资金更趋向于集中管理,配置更加高效。这就需要银行与企业财务部能够有效地对接,避免交易与资金的脱节,交易银行“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符合企业的内部资金与交易需要,且交易银行能够利用自身的环球信息系统满足企业“走出去”的交易需求。

(二)利率市场化的深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招揽客户资金,不可避免陷入利率大战,类似于产品市场的价格战,其结果必然是缩减利润,降低产品质量,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水平和能力将持续下降,促使银行不得不加快金融创新,寻找业务和产品创新的突破口,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增强在金融系统的竞争力。

在利率市场化之下,大型的环球商业银行业实行多元化经营,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到1/3—1/2,而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仍停留在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生存的阶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深化程度的提高,银行业依靠垄断经营形成的高利差将逐步下降,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服务收入最终将成为银行业生存的两翼,交易银行的发展是商业银行实现盈利模式转型的必然诉求。

(三)金融监管环境的放松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速推进,我国银监会先后取消了大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审批的链条;我国证监会已经取消、调整了155项备案类事项,其中取消151项、调整4项。金融监管环境导向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提供了较为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力支撑了交易银行业务模式的培育。在有利的监管环境导向下,中大型商业银行已经积极开始部署传统业务模式转型,尤其是对公业务。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资本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银行加速拓展轻资本业务,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交易银行以稳定的收入和低资本占用的优势成为其必然选择。

(四)金融脱媒的加剧

首先,个人或机构的资产结构发生变化,从银行储蓄转化为证券资产,流向更高息的资产,这加剧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压力。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存款余额较2013年仅增长了9.6%,存款增速不断下降。其次,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融资更加便捷,2014年企业通过股票和债券融资规模达到28167亿元,增长了38.54%。最后,金融脱媒降低了商业银行作为大型金融中介机构的地位,使得商业银行与客户的黏度降低,一些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挤占了银行相当部分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财务公司发展迅速,据财务公司行业基本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财务公司资产合计达32608.76亿元,贷款额达14535.93亿,财务公司已经挤占银行大量市场份额,且这只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角。可见,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银行如何能够抓住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至关重要。

(五)互联网金融变革的冲击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地发展,根据零壹研究员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P2P行业累计交易规模已达1.25万亿,平台数量增至4000家以上;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0747.9亿元,同比增长52.6%,环比增长9.3%。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企业可以选择更快捷的结算方式、更低成本的融资途径,银行的业务线被间接地分割。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产业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技术和思维跨界融合,不断推出新的商业模式,这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提出挑战,商业银行需要融入互联网浪潮中,抓住主动权,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创新自身的运营模式,构建出具有最强竞争力的交易银行业务模式来吸引客户。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的挑战

(一)传统的组织架构及部门分割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商业银行按地域形成了“总行—分行—支行”三级垂直组织构架,在组织构架中存在着两条业务线:批发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又分为公司业务部和投行部。这两条业务线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有前、中、后台,分别负责客户、产品和操作,故而银行在业务操作的过程中是以客户、产品以及地域为主要导向的。这与银行业务的开展不相匹配,不利于资源的集中支配,降低了业务开展效率。

另外,交易银行跨部门、跨产品、跨业务条线服务,不同的部门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权分配、绩效考核机制各不相同,在没有相应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各部门没有跨部门合作的动力,工作人员难以摈弃传统的部门分割思想。

(二)缺乏高效一站式IT平台

在信息技术时代,任何交易都离不开后台技术支撑,灵活的技术处理能力对支持综合化、个性化的服务非常重要。交易银行的构建需要与其业务相匹配的IT支持系统,银行现有的IT平台是以传统业务线为基础,也就是与传统的组织构架相匹配,依旧存在着业务分散的问题,IT系统没有有效整合。交易所涉及的支付结算、账户管理、内部计价、报表管理、短期融资、系统直连等环节未能有效统一集成,数据管理能力在支持产品分析、风险识别和需求挖掘上显得薄弱。

(三)尚未建成合理的经营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体系有待协同

交易银行旨在提供综合式的金融服务,不同于单一的业务单元,所有业务的运行机制、核算体系、经营模式、考核体系等需要集中考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成合理的经营管理体系。由于组织机构的分割,相应地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方面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部门利益和考核主导下,部门之间的协作较为困难,难以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我国商业银行应扩大现金管理业务范畴,推动票据、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的集中管理,通过构建跨国、跨区域、跨渠道和跨币种的支付结算网络来打通现金管理与贸易融资;围绕核心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继续整合托管、资产交易等与企业交易活动相关的服务,发展交易银行业务。

五、国外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的经验借鉴

第一,高效稳定的组织架构是业务开展的基础。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在发展交易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两种组织构架模式:一种是以交易银行为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有独立的损益表,单独核算,有关键资源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主要的代表是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以“财务与证券服务”命名交易银行,与投资银行、信贷等并列为一个单元,服务于企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涵盖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证券托管三条线。另一种是将交易银行列入集团层次业务板块下的一个单元,没有独立的损益表,以汇丰银行为主要代表。汇丰银行根据客户群将业务分为四大板块:普通个人、高端个人、中小公司和大公司,交易银行业务分散在中小公司和大公司板块之下,主要呈现贸易服务、支付结算与现金管理以及证券服务三条线。

第二,科学的产品创新机制是业务发展的动力。伴随着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加快产品创新、增加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花旗、德意志等大型商业银行均开发自己的产品,配合市场开发和经销渠道的拓展,对接国内外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需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业务流程。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在创意征集、功能优化、产品上市等环节征集客户意见,力求实现“一行一策”的差异化业务模式,加强创新团队人才建设,拓展巩固自身市场的领先地位。

第三,标准化的管理方案和系统是业务拓展的保障。交易银行高度一体化的业务线对风险的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多方面的风险挑战,标准化的管理方案和系统可以提供基础保障。德意志银行在现金管理服务方面形成了一套基于银行电子交易平台的完整服务体系,支持十几种语言,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定制服务,使得业务便捷化、一体化、定制化,避免了操作过程中重复业务的混杂现象发生,也减少了不规范操作带来的潜在风险;在系统标准化的建设中,德意志银行的网络银行系统可以通过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实时对接,实现资金管理和贸易的便捷化和自动化,满足交易对手对资金流动性和信息实时获得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少有商业银行可以做到系统和管理的标准化,在这方面还不完善。

六、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的对策建议

(一)明晰业务部门职能定位,构建高效运作的组织构架

交易银行多年来构建的垂直管理结构,普遍形成了“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分割的业务条线与交易银行业务的开展不相匹配,扁平化、系统化、专业化、平台化的组织架构尚待构建。

首先,要明晰业务部门的职能定位。根据对业务部门职能的定位,将对应的部门纳入到交易银行的建设范畴,合理布局前、中、后台,实现“一站式”业务整合。可以将现金管理和资产托管作为“交易银行”建设的中台部门,现金管理为核心,资产托管为拓展;将贸易金融部和金融机构部放在前端,承担面向客户的各项业务营销和维护工作;发挥IT技术的后台支撑。

其次,任何一项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需要在总部层面统一管理,将业务纳入到总部的框架之中,还需要一个便捷高效的组织机构。如广发银行于2012年成立了环球交易银行服务部,随后全面整合了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和资产托管三大业务板块,加上企业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渠道,一并融入环球交易银行服务部的整体框架之中,从而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的需求。

(二)拓展创新业务模式,加大投行的业务联动

第一,交易银行关键是要实现客户“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首先,纵向一体化开展业务,抓住潜在客户需求,将潜在客户需求化作具体的措施加入核心客户的执行方案中。这样既保障了产业链客户的利益,有利于核心客户加强与产业链企业的紧密度,又为银行开拓了上下游潜在客户。其次,横向一体化开展业务,直接面向产业链核心客户或是上下游相关联的小微企业,向这些潜在客户提供业务方案,将所有客户集结成为一个群体,释放集群效应,为其提供有效信息资源,使得每个企业可以价值外溢、共生共存。最后,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来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客户群体,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互利互惠是银行与其开展业务的关键因素。银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效资源是其长期业务往来中积累的优势条件。但是在业务和产品创新以及顺应金融环境灵活变革方面是短板,因此,银行要扬长避短,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第二,交易银行业务在自成一体的同时,也要加强与投行的互联互动。将投资银行的业务处理思路运用到交易银行中,在现金管理业务中引入顾问咨询的模式,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供“融智型”服务;在资金集中归集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资金运作,提高运作收益、降低运作成本。

(三)建立强大的IT支持系统

从实践经验来看,IT支持系统主要有自主研发、外包及平台三种模式,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有足够能力支付研发投入,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IT系统,配合不同的业务条线,设计具有本行特色的信息平台,提升差异化竞争实力;而中小型银行可以采用外包的模式,与第三方合作实现业务的快速上线,比如SPA技术公司建立的专业技术平台、SWIFT这样的全球性组织建立的标准第三方平台。

(四)建立专业的交易银行经营管理机制

交易银行业务自成一体,是典型的“行中行”,应更重视整体的规划和业务之间的衔接,责权清晰但不分立,协作多于制衡。首先,要追求系统化管理,将交易银行视作一个整体,从整体的维度掌控大局,制定商业银行交易银行业务运作总方案。其次,追求精细化管理,准确定价,健全定价决策机制、丰富定价工具、完善定价系统、提高定价执行效率,使得交易银行掌控定价的主动权。最后,追求差异化管理,多层次、差异化地管理不同的业务部门,准确地把握各部门职能特点,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五)完善交易银行风险控制体系

交易银行业务的开展必然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实时的数据传输、货物监管、价格监控等是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效的电子平台,实时监控企业的现金流、经营数据等信息能有效控制风险,完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思维构建风控体系。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人口统计数据、消费数据、网站行为数据、社交金融数据等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挖掘和关联性分析,给出相应信用评分,为交易银行提供信用风险参考。与此同时,大数据风控系统收集的信息面宽,可覆盖传统征信中心无法覆盖到的个体商户等群体,可为银行的风控系统搜集并分析更详尽、覆盖面更广的客户信息。

参考文献:

[1]Daniel Marovitz. 2013. Raising the bar for client experience in transaction banking[N].Deutsche Bank.working paper,09.

[2]Carlo R.W.de Meijer&Alastair Brown. 2014. Transaction banking in the cloud:Towards a new business model[J].Journal of Payments Strategy&Systems,Vol.8,No.2.

[3]Carlo.R.W.de Meijer&Menno de Bruijn. 2014. Cross-border supply-chain finance:An important offering in transaction banking[J].Journal of Payments Strategy& Systems,Vol.7,No.4.

[4]陆晓明.全球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2012,(10).

[5]张栩青.平台经济与商业银行交易银行策略的实施[J].上海金融,2013,(1).

[6]全丽萍.对标外资银行—— 提升中资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J].工程经济,2015,(1).

[7]吕怀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交易银行理念[J].现代经济探讨,2013,(8).

[8]陆岷峰,汪祖刚.“互联网+”背景下交易银行发展态势分析及其对策[J].金融观察,2015,(7).

[9]曾琪.寻路我国交易银行发展[J].战略思维,2015.

[10]罗佳.化繁为简的交易银行[J].中国外汇,2014,(9).

[11]王腾.突破交易银行之“困”[J].首席财务官,2014,(10).

[12]中信银行.中信交易银行产品手册[R].2012.

[13]招商银行交易银行部.聚焦全球交易银行:招商银行“轻型”战略再出新招[EB/OL].中国贸易金融网,2015-2.

作者:王丽娅 马立婷

上一篇:学位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地基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