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论现实意义

2023-01-20

第一篇:马克思实践论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重视和挖掘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二重性、协调性、比例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全面、科学的经济思想,客观上要求我们从重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3-0014-05

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发展作为研究核心,内容涉及“富国裕民’等主题及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手段的研究,也是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源头。但在后来的演化中,西方经济学开始局限于以生产函数技术分析为基础,忽视动态分析的经济增长理论。针对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内涵,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仍难以应对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然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已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这应成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国内探索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三种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丰富素材,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探索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经济发展时大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探索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探索从研究方法的差异上主要可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和逻辑,以柳欣、王璐等为代表。他们认为,马克思用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的社会剩余分析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柳欣认为,马克思在继承斯密、李嘉图分析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二种模式主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孟捷、赵峰等为代表。孟捷以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产品创新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力量”为假设,认为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探索了如何在考虑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重新构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模式,以进一步完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赵峰认为,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不仅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而且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包含的深刻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他借用新古典经济学均衡思想,通过对前提假设、基本结论和劳动分工理论的探讨,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转换成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论证的结论是:劳动分工是马克思再生产的前提,同时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是矛盾的统一体,三者统一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第三种模式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主要以贾根良为代表。贾根良认为,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均衡和经济演化两部分,前者经过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穆勒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以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其分析特点主要是,“经济学家们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经济人(给定)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研究)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后者经由马克思发展形成了经济演化的路径。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他以分工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变迁,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技术变革和企业重组的竞争,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和动机下,形成了资本主义长期的增长潜力,通过不可逆的、虽非长时间持续出现但却以审慎步骤进行的技术变革和创新,走向不均衡和不平衡。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报酬递增导致资本主义内在演进的宏大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借鉴各种经济学思想和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进行探索,推动了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重新认识。但如何将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相结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全面充分理解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是突破这一重大课题的前提。

二、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表示,“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横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运动规律,从纵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规律,从总体看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

二重性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方法的精髓是应用唯物辩证法揭示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二重性学说”,“矛盾二重性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且存在于构成客观事物的要素之中。”具体来说,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也决定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一般的劳动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二重性表现在:一方面是创造社会财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社会生产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其发展趋势。马克思运用二重性原理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是社会分工协作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一方面,分工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又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分工的相互促进导致了产业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内在地蕴含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发展机制。其次,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受社会生产关系制约的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分工和技术发展过程受制于资本增值的根本目的和动机。资本追求增值的目的和外在竞争压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和创新机制,而这一矛盾又决定了资本积累机制。再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不稳定性甚至经济危机的趋势。一方面,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由于激烈的竞争,单个资本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都是暂时的,追求长期超额利润的动机决定了资本集中和形成垄断的趋势,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发展,而垄断意味着社会资源的社会化控制及更多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为资本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资本集中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多,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手段与经济发展目的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会呈现出不稳定和稳定交替的现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等经济周期现象。

(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例性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发现不协调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同时探索了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规律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比例性的论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在微观层面上,马克思主要从单个生产者出发进行论证。第一,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商品中凝结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可,一方面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生产部门进而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配置比例,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第二,单个企业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协调性和比例性。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单个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企业资本生产中使用价值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投入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比例与协调问题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微观层次上对比例性、协调性的客观要求。产业资本运动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职能形式必须依次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必须依据社会客观的需要比例划分为三种形态,分配于三个阶段上。如果背离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变化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要求,或在某个阶段、某一职能形态上发生阻碍、中断,都无法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而否定其自身的存在。资本周转理论则论证了单个资本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受到劳动时间配置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约束。从宏观层面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最集中的体现。马克思通过划分两大部类及对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第一,社会总资本各组成部分比例分配的客观性。第二,社会总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实现是整个社会总资本生产的平衡性和持续性运动的前提。马克思强调了整个社会总产出与总需求在使用价值量上的协调和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配置的比例性要求,这一规律是通过资本流动来实现的,内生于资本增值的本质。

(三)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

马克思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性使用,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劳动的有效率使用。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能体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社会属性的只能是人们凝结在商品中并通过商品交换体现出来的抽象劳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关于有效使用劳动的含义就包括两个方面:节约社会劳动时间及增加生产性劳动的同时减少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着节约劳动时间的机制,这就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差别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利益及其在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规避不利的竞争地位。而且降低劳动成本、节约使用劳动时间也是资本增值的内在要求,包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机制、资本不断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等机制在内的节约机制、资本循环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节约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机制等。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亚当?斯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是作为使资本能够形成剩余价值,因而能够表现为资本,表现为自行增值的价值的因素来为资本服务的劳动。”反之,则是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意义上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非生产性劳动的增减完全取决于资本增值的目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化,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经济特性越来越明显。非生产性劳动也越来越成为利润增加的一个重要领域。按照劳动价值论思想,一些非生产性劳动成为不必要的劳动时间浪费,既增加了社会物质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

(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是辩证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资本主义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的交替过程,但最终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甚至趋于崩溃。具体来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历史局限性逐渐累积的过程。资本增值的本性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发展,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另一方面,资本积累规律也决定了其后果,即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大规模积累共存,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同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服从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根本目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无止境攫取、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漠视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不可持续现象。

(五)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

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贡献。迄今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分析都是以强调静态均衡为特征,反映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马克思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马克思是用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过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时指出,“只要它(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在状态或只是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内在矛盾推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第三,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是在内在基本矛盾

作用下,呈现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的周期性动态特征。

三、运用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尽管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机制仍未形成。因此,只有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一)兼顾生产力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按照马克思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经济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后者更强调人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既要强调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殊矛盾,又要重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当前,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机制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制度已基本确立,但这一体制需要不断结合我国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进行完善。因此,一方面要强调发展,继续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进程,创造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趋势的稳定性,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主要的任务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化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起大多数人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大多数人民群众受益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

目前,很多学者强调的有效率使用资源是指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由相对价格表示的稀缺性来提供信号以引导资源配置的。与这些资源本身的供给量、经济体系需求量密切相关的是一种纯粹技术上的表达,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这种效率思想无法科学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的本质。马克思强调经济发展要节约社会总劳动的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的基础之上,其节约社会总劳动是指整个社会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提高,要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劳动的浪费。因此,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和引导,减少如商品广告营销、过度包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非生产性劳动,将经济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技术含量的路径上来。

(三)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劳动时间按照社会分工在各部门的按比例配置是制约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按照价值规律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已经充分发挥作用,但同时,包括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模式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矫正,这说明市场经济在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上是失灵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信息问题,存在着激励制度的严重缺陷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外,更要重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规划和引导,特别是通过法治建设、科学的规划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建设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四)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在地决定的,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可持续的现象是由资本关系及资本全球化本性决定的。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社会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形成经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机制。

参考文献:

[1][2]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3,37

[3][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1,16

[4]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23

[6]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8儿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9]杨文进,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增长之道――兼论“节约悖论”的破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责任编辑:杜磊)

第二篇:论马克思人与环境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并提出科学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论断,突出了人创造环境的主体作用。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应重视并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 人与环境 群众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的有关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环境决定人的观点必然导致唯心史观,他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详细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并得出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的经典论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①马克思所揭示的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对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重视人在改造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自从古代猿人开始直立行走,将劳动的伟大使命赋予了自己的双手,自从人真正地成为人,与客观环境开始了真正的物质交换时,人类即开始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直至马克思揭示了科学的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古希腊哲学里包含了人为宇宙主体的思想,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该命题确立

1 了人相对于客体的主体地位。近代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进一步阐述了主客观二元论,强调了人的理性的至上地位,主张征服和驾驭自然。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性格,进而决定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他将环境狭义地理解为地理环境,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此外,爱尔维修提出“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教育所致。”②他们都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重视社会环境特别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人的影响作用。

马克思以唯物辨证法为指导,对环境决定论作了扬弃,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③马克思承认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但反对环境决定论者否认人的社会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教育者本人必须受教育,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归跟到底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这个道理必然会陷入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的唯心史观,如爱尔维修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法律造成一切”、“一些伟大的君主在那里召唤天才,天才召唤幸福”,⑤他重视法律、制度对人的决定作用,认为法律、制度是由个别的精英人物

2 来制定的,他们凌驾于环境之上,人民群众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受少数人的支配。这样,便将人分成上等人和下等人,把解决社会矛盾的希望寄托在上等人身上,由此陷入唯心史观。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说“历史……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产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⑥这表明: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产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历史而存在,每个时代的人都带有其时代的烙印,包括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对每个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的影响、制约以及启发,因此特定的时代会造就特定的人,即所谓的时世造英雄。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⑦另一方面人创造环境,一切的“生产力、资金、环境”都是由人的活动来创造的,离开人,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马克思从实践观的理论出发阐明人对环境的创造作用,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⑧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表明了人和环境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实践在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中所体现的

3 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与环境发生联系的过程,就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体现的。人的实践活动取决于主观意识的指导和客观环境提供的可能性,人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可能性相统一的。主观能动性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怎样做,而客观可能性则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人经过一定的价值判断,权衡主体的需要以及客观环境能提供的条件之后,便能够做出相应的做什么的决定,从而指导人们开始真正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体现为人的社会化过程,人在变革的实践过程中,既改造了客观世界也改造了主观世界,实现了人的发展。

马克思揭示的关于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的理论及其提出的人创造环境的思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继承这一思想,重视劳动人民创造环境、改变世界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政治地位和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认可人民群众改造环境的主体地位,就要改正那种夸大少数精英人物社会作用的错误思想。现今社会仍有大量持英雄史观的人认为只有思想家、理论家等精英人物才是改造环境的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多数人民群众则是受环境制约的人,是受少数人支配的人,这样必然将人分成了

4 两个等级,少数人凌驾于多数人之上。现实生活中一些拥有权力的少数人,忽视下级和广大群众所应享有的权利,独断专行,甚至以权谋私,将权力看作自家的财产,成为特权阶层。虽然精英人物由于所拥有的权力、对社会资源量的占有优势、或者拥有特殊的天赋,与普通群众相比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但精英人物毕竟是少数,而人民群众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任何精英人物或者精英阶层都无法比拟的,人民是改造环境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承认了人民群众改造环境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存在着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阶层之间收入水平不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城乡之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发挥了主体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是改革成果的分享者。而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大环境下,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使得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农民人均耕地的劳动投入量很大,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投入回报率很低,但国家对于农业的实际补贴明显不足。中国的农村以及城市都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民的就业压力很大。各大城市的大多数农民工干着最苦、最累

5 的工作,收入却得不到保障。再者,在农村农民所交纳的各种费用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虽然国家已制定了免交农业税的政策,但这对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应该给予农业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从源头上以及动力机制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保障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三,承认人民群众改造环境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关注人民群众政治地位的确立和保障。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依靠少数人的能力,而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争取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所应当享有的政治权利,首先就要给予农民以国民的待遇。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事实上把农民划为非国民待遇的二等公民。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劳动群体,基本权利和社会地位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农民的基本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国家劳动法明文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而农民实质上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享受不到这种权利。农民实际上的政治地位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和要求明显不相适应,要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

此外,还要关注人民群众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

6 群众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自身的实践、社会舆论的引导以及教育的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有能力改造自身、并促进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平提高的。现实中存在着鄙视人民群众意识能力的现象,如一些官员不认真听取群众提出的意见和监督,搞一人专制,使得民主制度不能够顺利地运行,更有甚者实行愚民政策利用歪理邪说蛊惑、欺骗人民,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我们相信人民群众具有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就要给予每一个人以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每个人都有完善自身思想、文化水平的空间。对于因贫困未能接受教育机会的弱势群体,政府应完善教育制度,加大教育投入,每个公民都伸出援助之手,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思想文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①③⑥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22页、2页

②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467—468页、第4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M].高光、阎树森、马迅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第45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450页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它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篇:联系实际,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在人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说,是指导实践的工具,在其帮助下,人们方能正确的认识世界,发现真理,才能更好的改造世界,创造价值。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清楚的看到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从而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驱散了旧中国的黑暗,一批批先进人士继承弘扬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地斗争岁月中,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领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带领中国人民再次站起来,逐步创造今日的辉煌。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的一脉相承,又是马克思在中国的积极推进与理论创新,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它指引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来,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使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准确,更深入,对规律的掌握更彻底,在实践中更大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更大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是批判的,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学习马克思主义,它教导我们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对就承认对,是错就承认错,只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应该否定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倡导“按辩证法”办事,注重整体的宏观系统思考,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物质武器。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简单地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使物质充盈,而后才谈文化、思想、精神,这就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升华到理论指导层次,指导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体制性的东西不能超过物质基础太多,相反还必须适应物质基础。

第五篇: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由世界性理论向民族性理论转化的民族化过程,由经典性理论向当代性理论转

化的当代化过程,由普遍性真理向具体性实践转化的实践化过程,由精英化理论向群众性意志转化的大众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三个逻辑环节。一是学习与坚持。就是全面准确地学习、宣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武装头脑,并以正确的态度坚持和运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越来越深入,理解越来越透彻,信念越来越坚定,运用越来越娴熟。二是结合与转化。就是在学习坚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突出强调它的实践性、发展性和针对性,实现理论风格的空间转换,理论应用的时间转换。三是发展与创新。就是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思想上不断解放,实践上不断创造,理论上不断发展,提出新的理论体系、概念论断、对策思路,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具体展现为四种存在形态。一是中国化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中国化的实践道路,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核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三是中国化的政策体系,这就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提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四是中国化的民族风格,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下一篇:煤矿企业安全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