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现实意义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论语现实意义范文

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思想的现实意义

姓名:赵世苓 学号:201204380159 专业:学前教育 工作单位:滕州市柴胡店幼儿园

[摘要]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论语

现实意义

《论语》是一部孔门对话录,孔子评他自已是“述而不作”。《论语》不是孔子自已写出的书,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孔子弟子的思想,“论”是编辑的意思,“语”是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语,合起来就叫“论语”。《论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论语》所体现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仁”为根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无限情怀。“和”就是和谐统一相互差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是“和”。北京的故宫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大殿的名称当中,我们即可以看到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孔子主张“和为贵”,明确捉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政是以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孟子进一步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孔子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孔子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树立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的和谐理念,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把握处理关系的分寸泥度等,无疑是提高生命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而的需求和人的全而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水平的同时,要强调统筹发展和对自然的责任,加强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引 1

导人们探索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格局。

二、《论语》所体现的行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礼、仁、义、忠、信、孝等一系列观念,意在以修德求德政,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使分裂的东周归于统一,最终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通过《论语》,我们可以从其宗教礼仪规范中看到其中透露出来的行政思想,这些行政思想,对现在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论语》中所反映的“仁者爱人”思想、“和为贵”思想、“以义驭利”的思想、“唯才是举”、“举才为知”的思想、注重“教化”的思想以及“正人先正已”的权力约束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述思想放在今天就是要求我们做到注意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没有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经济就难以发展。要求我们加强行政管理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以义驭利。义利关系的实质是指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已欲立而立人”的指导下的义利关系,既不可能是纯粹的利已主义,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而是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统一,个人利益的追求要以社会利益为指导、为前提,有利于社会,也就从根本上有利于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要于人民、国家利益无损,才是允许的,合法的;追求财富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就应千力一百计去获得;自已富了,还要帮助他人富起来,这才是值得赞誉的。这样就可抵制拜金主义及随之而来的腐败之风的蔓延,有利于建设高尚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安定。道德不是倚靠外部力量去获得,而是通过运用教化,引导和感化人民,并以礼作为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道德是调节个体与群体、公与私矛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协调社会秩序,并产生凝聚力使之维持和发展不可少的。《论语》融宗教人伦和行政理念于一体,将行政整合为一整套宗教人伦理想和具有实践意义的做人行为模式之中,赋予行政以一种文化的模式和基本思想,虽然它的根本口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君主统治,使人民甘心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但是客观上对缓和统治阶级矛屑和维护社会稳定也有一定作用。它从意识力一而对现代行政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行政管理的实践固然要有技术手段,但也要有正确的价值理念的指引,只有在正确的价值口标的指引下才能朝着合乎理性与公平的力一向取得渐进式的发展。

三、《论语》所体现的道德修养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所体现的德治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能正确解决如何为政治国的问题,但却对中国以后伦理思想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怎样把道德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来认识道德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处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对为官者的要求和约束,等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品德高尚,作风正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谋私利,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良好

2

品德和形象去影响周围的群众,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领导者自己要做到,才能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否则,如果作风不正,官僚主义严重,主观武断,将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产生离心力,使下属避而远之。这些,对于今天的领导者是十分重要的。

《论语》中所提出的宽人、严己的道德修养要求,不仅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对于治国关系甚大。这对于今天我们进行个人修养和处理人民内部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提倡的重要原则。作为领导者,严格自律,克己奉公,宽厚待人,信任、尊重和关心人,取信于民,是其对下属产生吸引力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要严于律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浮、不骄、不吹、不贪;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权力、美色、金钱、人情面前经受考验,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燕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在《论语》中,勤奋,诚实,节俭,相助相生的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慎独,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尊重别人。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比如,尽管在西方影响下的限度进程开始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在我们国家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而且特别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这表现在非常重视家庭人际关系,且强调家庭的和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例如:子女对父母履行孝顺义务大概有三种:第一,每个男人有义务养育孩子,传宗接代,以报答双亲养育他而经历的千辛万苦。第二,供养并服侍父母,使父母晚年享尽天伦之乐。第三,必须遵守祭祀祖先的礼仪。孝顺父母不局限与父母健在的日子,而必须坚持一辈子;即使父母去世以后,按照传统思想,祭祀祖先不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是对已故祖先孝心的延续。这样,孝成了现代人个人修养的根本。论语思想高度重视培养人的内脏精神力量和独立的理想人格,这样的人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可成为为国家献身的爱国者,也可以恢复逐渐丧失的人性。另外,有关“恕”的思想,成为当代圆满处理“你”和“我”关系的伦理。“礼”起到了确立地球村秩序的基本作用。就是说,保持社会的有序状态,关键就在于能否很好的处理这两种关系中的关系:一是通过礼的制约来实现。而是通过个人的自律和宽让解决,这意思是,天下和平来自人际关系的和谐。

看来,《论语》中的伦理道德思想仍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强大精神之柱,自古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足以信之!

总之,《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博大的人文精神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它所体现的和谐思想、行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

[3]康明轩.孔子哲学思想再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1990,(4). [4]卫春回.孔子义利观新探[J].山西师大学报,1995,(3). [5]杨皓然《论语》中的行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桂海论丛,2004年4月,第20卷第2期.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篇:《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将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 和谐社会 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主体便是由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作支撑的。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的“仁”,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人要通过“修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推敲、反省和改正,以提高我们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 当今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中,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纵观2007年内发生的大案,贪污腐败、非法集资、监守自盗、“高智商”的计算机犯罪等等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折射出的世间百态,值得我们仔细深思和回味。人们往往忙碌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渐渐忽视了对自身精神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继承与繁荣是极其不利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实现“德治”。这就要求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以形成“仁”的德性。孔子曾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与我们社会总体道德修养现状不谋而合,直指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人所存在的问题:人们道德观念日渐淡薄造成世风日下。与此同时,孔子也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此来说明道德修养以及自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水平势在必行。

二. 提高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学而》篇中首次将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作了概括表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明确指出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就是君子,君子就是有仁德的人,而君子的标准则包括五项具体内容:①举止;②学习;③品质;④交友;⑤态度。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是相当实用的。下面,我就以上几个方面具体论述。

首先,“君子不重,则不威”讲的就是君子的言行举止应当达到的标准。“重”是庄重,“威”是有威严,即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其中又可以分为语言、仪貌、行为等几个方面。庄重威严作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前中外媒体均有过多次报道:中国旅行团到某某地旅行,言行极不文明。比如随地吐痰、购票插队、大声喧哗、在禁止照相的地方无视规定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过失,而是多次反复出现的。这使中国人在“世界最不文明旅游者”排行榜上榜上有名。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大问题: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再次因为其子民缺乏道德修养而声名狼藉,而道德素质低下成为我们给自己贴上的最醒目的标签。世界不再关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再欣赏我们的人文气质,不再重视我们的经商头脑,他们在意的仅仅是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一个人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域的组成个体,从他身上不经意展现的细微末节最能显示他所受的道德素质、文化底蕴、教育背景。他虽然是个体,但是却是这个企业、这个地域最生动、最真实的“名片”。因此,我们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让中国人的形象在世界人民的观念中华丽转身,重新获得世界的认可,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便是我们首当其冲应当做的。

其次,“(不)学则不固”是讲所学的知识和美好的品德需要巩固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便说明了道德素质的培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道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在心里撒下道德的种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道德的习惯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风向标。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将已有的美好品质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取人之长,让自己的德行趋于完备。巩固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我们美好的德行才能得到巩固,展现其应有的光辉。

再次,要将道德修养提高到一定水平,便一定要使道德品质“主忠信”。一切言行举止都要以忠、信为宗旨,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论语》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的教学内容其中两点便是忠、信,可见忠信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中占据十分崇高的地位。所谓“忠”,是指对人对事尽心尽力,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就是要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他人。孔子反对虚情假意的交友行为,他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此外,孔子还认为,真正的朋友不是以取悦方为目的,而是要敢于向朋友提意见,孔子称之为“忠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以正直自居,他们喜欢向朋友提意见,但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朋友改正错误,而是带有揭他人之短以掩自己之不足的味道,这是有悖于“忠”的思想的。而所谓“信”,就是诚实不欺,言行一致。虽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然而当今社会巧言令色的人却比比皆是,欺诈盗窃的新闻也常常见诸报刊杂志,人们不再相信身边还有“活雷锋”,人们也不再愿意去当“活雷锋”,不仅如此,人们对于为数不多的、仍然小心翼翼地当着“活雷锋”的人还嗤之以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种局面长期存在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关系,而且对社会安定也起着负面作用。

第四,道德素质的提升还需要良好的环境,那就是“无友不如己者”。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那么,外界环境对道德的培养就必定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就是说明了外界环境对人生活发展的影响。我们交朋结友,要选择德行比自己更高尚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样,我们的德行才能有上升的空间,使自己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最后,“过,则无惮改。”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我们只有不断在实际行动中修正自己的行为,最终才能够使自己学习和巩固的美好的道德品质更加尽善尽美。

三. 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内容

在明确了我们改善道德风气败坏的现状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标准之后,我们还该依照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以切实将我们的道德素养提高到新的水平。

1. 学习

学无止境。要想提高道德素养,我们首先应该有新的心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将提高道德素质作为自己的乐趣,学习也快乐,实践也快乐,我们将在良好的心态中跨越更多的障碍,摆脱更多的束缚,得到更多的成长。我们可以将学习的途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 在书本中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如今的人们已难能可贵。在书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前人先辈的光辉事迹、光荣传统,还可以看到许多反面的事例。我们可以以此警醒自己,同时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今后实践的过程中做得更好。 ② 向长辈、朋友学习:父母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角色,父母的品德对孩子起了极为重要的表率作用。“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便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向朋友学习也是提高品德的主要途径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比较中才能发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做得不尽人意的方面,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参照物,以此在道德上得到更多的提升。

③ 在反思中学习:人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反思,而人类学习最重要的也就是反思。人在反思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举以一反三,是我们进步的捷径。不过,我们将反思的结果付诸实践,最终也应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以此得到更为丰富的结论,为下一次的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2. 端正态度

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态度确实是起决定作用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将使我们在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宽”和“严”的尺度,更有利于我们扬弃地学习,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有不断进取的决心才能取得最终的进步。

3. 交朋友

如上所述,“主忠信”是判别朋友关系的主要原则。孔子将朋友分成三类。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也可以作为我们现在交友的准则和对其判断的依据。

所谓“友直”,是指结交正直的朋友。孔子认为,正直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之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也是人作为朋友的重要品德之一。而正直的基础是“忠”。孔子主张:作为朋友应该是“忠告而善道之”(《论语·颜渊》),既要诚心诚意地向朋友提意见,也要善于提意见。而善于提意见就是要把握“直”的限度,注意提意见不要太直率了,有可能为朋友所不能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坚持直言相劝,则朋友之间有可能会疏远开来,“朋友数,其疏矣。”(《论语·里仁》)故孔子认为,在多次劝告而仍不能为朋友所接受的情况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所谓“友谅”,也就是要与讲信用的人交朋友。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信不仅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基础,同时还是朋友之意相互提意见的基础,“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我们只有在与人交往并发现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坚定自己的脚步,愈行愈远。 所谓“友多闻”,是指结交见闻广博的人为友。如上所述,在孔子看来,无论是“友直”还是“友谅”时,其共同之处在于都离不开“好学”。而“多闻”,主要是通过学习而得。除此之外,游历也是一个人见多识广的重要来源。以这种人为朋友,其意义不仅可以弥补自己在知识和见闻上的不足,而且可以开拓人的视野,培养人的宽阔的胸襟。

而孔子所说的三类“损友”中,前两类即“友便辟”和“友善柔”实际上是一种德性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已。“友便辟”是指与喜欢谄媚奉承的人为友,“友善柔”则是指与当面恭维背后诽谤者为友。至于“便佞”,实际上就是指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之发必须以仁德为基础,即“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和“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这些都是孔子对言语之德的看法。由此可见,“友便佞”,确是“损友”之一。而孔子之所以特别提出这一点,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就是因为言语之惑而误交朋友。

综上所述,道德修养的提高亟需重新占据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要如何为我们所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道德模范现实意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有何现实意义?

作者:展明锋 梁庆婷 摘编:圣地红网 发布日期:2009年11月9日

道德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此,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

道德模范,也称道德榜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具体人物身上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道德的人格化,表现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道德行为成为其他人行为的范例或楷模。它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要求易于理解、易于效法,并使人们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和示范作用。道德模范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是有血有肉、有追求、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模范事迹承载着一定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道德模范大都是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从事普通工作的劳动者,他们来自于普通群众,但他们的精神觉悟又高于一般群众的思想境界,可信、可亲、可敬、可学。道德模范以 其崇高的道德行为和可贵的道德品质,谱写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诗篇,向人们呈现了人性深处的美丽,让社会公众领略了道德人格的魅力,广泛地影响和感染了周围一大批人。

树立道德模范是开展道德教育、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道德模范是一定社会道德评价的标尺,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能够激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任何社会都需要并培育自己的道德模范,任何社会的道德模范都是一定社会道德的模范践行者和积极弘扬者,因而都会受到社会的推崇和表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对道德模范社会价值的精辟揭示。道德模范使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变得生动形象,让先进的思想道德变得可学可行。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树立一个道德模范,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道德模范在道德教育、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和习惯,是进行道德教育、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运用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引领人们的思想行动,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道德境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回首历史,曾有那么多熟悉的名字,走 进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田,点亮道德的灯塔:革命战争年代的张思德、白求恩、董存瑞,和平建设时期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张海迪、蒋筑英、孔繁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2001年,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有力地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2003 年,中央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使道德宣传日益深入人心;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2007年9月,胡锦涛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各种会议和赴各地考察中强调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十分关心各行各业道德模范的成长和进步,号召人民群众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蓬勃发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大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生可喜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也培育着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可以说,近些年是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时期: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从科学家、教师到工人、农民,从将军到主兵,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李素丽、许振超、宋鱼水、杨业功、王顺友、丁晓兵、方永刚、李中华、邓平寿、林强,等等,一个个典型的名字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温暖群众,感动中国。中华大地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道德楷模深深扎根在广大群众心中,用平凡的行动和伟大的精神,感动和带动人们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 阶段。时代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模范的力量来推动。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道德模范的高尚行为逐步成为更多人们的自觉行动。

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但不容否认的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在增多、渠道在扩大、程度在加深,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在对社会和人们产生不良影响。面对社会意识领域的复杂情况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坚持以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道德模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杰出代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07年,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评选表彰了首批全国道德模范,并对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进行了帮扶,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在全国3 487万群众的踊跃推选下,53名全国道德模范脱颖而出,为当代中国社会树起新的道德标杆,展示了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又步上了新的高点o在这次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中,既有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在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又有舍命救人的殷雪梅;既有乐善好施、扶贫助学的丛飞,又有一往情深、用人间至爱谱写爱亲乐章的罗映珍;既有在洪水中放弃自家8万元财物,奋力抢救32个生命的李明素,又有一诺千金、历经困苦,一笔一笔地偿还270多万元债务的武秀君,等等。这些普普通通的公民,以其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风貌,不愧为时代的楷模、公民的榜样。

道德需要传承,道德更需要弘扬光大。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过程,就是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为群众所把握、所坚持,并转化为人们的实践行为和思想品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道德模范具体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引导人们正确地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的生活实践和理想追求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倡向道德模范学习,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向道德模范学习,有利于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普及道德规范,提升道德水平,凝聚道德力量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的良好风貌,并在具体实践中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公民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人,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为党政军民、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这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道德建设的一个有力举措,能够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把公民道 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公民道德重在建设,社会风尚重在培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人民群众深情呼唤良好的道德风尚,殷切期望加强道德建设,人民群众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道德资源和力量。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推进道德建设,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风尚,就要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运用典型力量推动道德建设,用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引领社会风尚,让人们看到道德的力量,道德的作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尊重模范、彰显高尚的鲜明导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向道德模范学习,就要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之中,融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之中,融入参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从志愿者行为开始,通过自身的志愿者行动,让志愿服务真正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道德模范都是从志愿者起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强调的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有一份热情、一份爱心,只要志愿为社会做奉献、乐于为人民多服务,都可以成为志愿者。道德模范和志愿者,两者名称和身份不同,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只有树立了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的信念,才会做到日复一日、无怨无悔。

2008年8月24日晚8时45分,当12位奥运志愿者代表登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舞台,接受国际奥委会新当选委员献花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可爱的群体身上。在奥运会闭幕式上,首次安排由运动员代表向志愿者代表献花,充分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和全体运动员对服务北京奥运会的近170万名志愿者的敬意。参加北京奥运会赛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53 000人,参加残奥会赛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21 000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经说过:“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他们代表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正是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支撑下,才能够在平凡的奥运志愿服务岗位上,每天认真地从事普通、细微的工作,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心态,每一刻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一旦具备了这种精神,大学生就能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以志愿者的心态来帮助身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吸收了人类社会先进文明的共同成果。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为广大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开辟了有效途径。大学生理应在加强道德建设中走在社会前列,要以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为生动教材,从拒“小恶”扬“小善”做起,努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意识、投身道德实践、弘扬时代新风,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石,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道德建设人人有责,道德成果人人共享。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有条件为公民道德建设添砖加瓦、献计出力。要像道德模范那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推动者,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者,共同建设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温馨和谐的道德家园,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第四篇:《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大致师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万年以来的历史。

我们研究历史地理实际上就是研究“人地关系”。研究内容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前者是自然科学范围,后者属于人文科学范围。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实证学科。从一定角度看,它与现代社会联系相当紧密的学科,是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学科。

一、我国历代疆域变迁的研究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疆域变化是由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决定。我国北面是茫茫的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西面和西南也是青藏高原和高山峻岭,东面是大海。

中国疆域三大自然区:

1、东亚季风区。

2、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3、青藏高原高寒区。 由于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决定,我国历史上形成三个经济区,北方游牧区,青藏高原狩猎和采集经济区,东部的季风区就是农耕区。

从新时代开始,到了所谓夏商周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疆域的帝国。秦汉疆域主要包含了主要的农耕区。秦汉以后,所谓我国疆域的伸缩,基本上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包括和平的交流和战争的碰撞交流。到了八九世纪,这些游牧民族逐步成长成熟,逐步与农耕民族融合。到了乾隆年间,形成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是历史上两三千年来农耕区、游牧区、狩猎采集经济区三大区长期斗争融合的结果。

我们所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家,是历史的必然产物。近代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了我国的大门,领土的割掉,对于我国疆域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非常沉痛的教训。

我们研究我国疆域的变迁,不仅仅是研究疆域的伸缩,而是研究多年的人文、民族和经济、文化的研究。不但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

一个国家中央政府对所辖领土分区、分层次进行统治、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在我国,这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萌芽于春秋时期,经过战国,秦朝统一,才形成了全国的一种制度。

历史文献资料。所以历史地理研究是以时间和地点为坐标展开的。只有顺利高清行政区划,才可以顺利利用历史文献。

历代行政区划研究到底包括哪些要素呢:

1、体制;

2、层次;

3、幅员;

4、边界;

5、行政区划的中心。

历史行政区划研究哪些特点呢?第一对以汉民族为主题的行政区域推行的是各级地方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的“郡县制”。主要是针对农耕区。这也是我国历史行政区的主体部分。这种制度以区别于西周以来推行的“分封制度”,这叫分邦建国。

秦汉——郡县制;魏晋——州郡县制;隋唐——州县制;唐朝——道路制;宋朝——路制;元明清——行省制。

期间的一些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上的矛盾所引起的。在集权和分权上的矛盾。譬如说西汉时实行郡县制,但是当时全国有一百多个郡,管不过来,中央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中央派遣官员前去监察,即当时的刺史补制度。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为了对付全国农民起义,因此视察好几个郡的太守就可以管理好几个郡。逐渐变成了地方的行政长官。所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州郡县制。所以到了隋唐统一以后,逐渐形成了郡县制。

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系列

第二讲:我国历代疆域和地方行政区域的变迁

隋唐时期接受了魏晋南北朝分裂的教训,将州郡县制改为州县制,恢复到汉朝初年(汉武帝时期)的建制。唐在边防上设立了十大军区,每个军区的首长为节度使。到了唐代中期,节度使权力过大。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即为幽州节度使。唐朝政权岌岌可危。唐王朝为了对付这些叛军,在各个地方设立了很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财政行政权都掌握在各地的节度使手里。唐朝后期,节度使又称为道、镇、藩镇。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仍然是藩镇格局的延续。

宋代初期,取消了藩镇、州、县制度,实行州县制度,或府县制度,但是府县太多,好几百个府,又不愿意实行唐代的节度使制度,于是将全国的州县,分成若干个区,即路。每个区由四个长官来管,

1、转运使——漕使,掌管赋税。

2、安抚使——帅使,掌管一路的军事。

3、提点刑狱使——宪使。专管一路的司法。

4、提举常平使——仓使,掌管一路的粮食。一路由四个掌管来管,总称监司。有的地方经济发达,转运使分得多,有的地方军事很重要,就将安抚使分得多一点。优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缺点是地方权小,大大削弱了地方对内统治对外防御的能力。这正是宋代统治者实行“强干弱枝”政策的具体体现。

元统一中国之后,疆域很大了,多以他的地方官是中央直接委派的。将全国分为十一个行省,即中央的派出机构,来统治中央的府州县。由于一直在征战,元代一朝,很混乱。

到了明朝,设立了“两京十三布政司”制度。两京即北直隶和南直隶。朱元璋建都南京,朱棣建都在北京(当时叫京师)。共十五个省级单位。

到了清朝,基本上延续明朝制度。北京继续叫京师。南京叫江南省。到了康熙年间开始,逐步在地方上建立了总督,主管军事,巡抚主管民事。这是一个某个地方实行的临时派出官制,随时变化。到了康熙年间,逐步形成了总督巡抚制度。

有史以来,不断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两级制,有很多地方,中央顾不过来。三级制,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怎么样的政治体制适合当今我国的发展呢?

原有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削弱了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在权力分配上仍然有矛盾,要改革。怎么改?

以上是中国历史上农耕区主体部分的行政区划。作为最先自动形成的行政区划。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中国秦汉以来,有的少数边区采取了“军政合一”德尔羁縻性地方行政制度。沿袭了原先少数民族的管理体制。但是少数民族首领的更换,在体制上要受中央的管理。免去和州县制一样的赋税和户税。没有户口簿的,不需要登记的。汉朝的都护制度。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元明清时代的土官土司制度。很多边地少数民族,很安心的。既保有原有的权力,又受到中央保护。到了清代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直接由中央来控制。新疆、东北、台湾相继建省。为了更好地保护边疆疆域。

研究这种制度,对于我们今天的行政将与制度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县级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可以沿袭两千年不变?

县级政权是中央政府直接派出的行政区划。

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县级地方行政制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县级政区的管理范围、地域、人口,最适应长期的小农经济。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现代化进程加快了。二是城市化空前发展了。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了。原来的县级地方行政制度逐渐不适应当时经济政治的发展了,“城市型城区”出现了。

当前我国对于市的划分比较混乱。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转而向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县级也要随之变化。

因此,我们对于历代行政区划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对今天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此,我们想分两部分来讲讲,第一部分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不断,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大关注。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的确认。

中国在全球气候变迁研究中具备:

1、两千多年连续的气候文献记录;

2、国际认可的不可替代的地区;

3、遍及了各种类型的自然条件。如冰川高山平原和沙漠等都有。

目前,世界气候学界已经公认,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地球的平均温度将升高二到三度。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高温期。

经过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从仰韶到殷商时期,黄河流域是温暖期,已成定论。两宋时期,历史上也出现过温暖时期。具体来说,很多生长在长江流域江南地区的比如茶叶,当时黄河流域都有了。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还要研究极端性异常气候的发生。所以这种研究的现代意义很重要。因为由于气候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自然环境的变化。譬如说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也是我国历史上变迁最大的河流,两三千来,有记载的共有1500多次,大的改造有二三十次,危害遍及整个华北平原。这种改变对中国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黄河变迁的今后趋势会怎么样。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1972年到1996年的二十五年内,有19年发生黄河断流。1990年一次甚至断流260天,断流的长度266公里。从河口上溯到河南封丘县都断流了。据1995年的统计,黄河下游的断流带来的损失由60亿。断流的原因大体有三个:一是上有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二是中上游沿河工业城市和农业用水过量。三是黄河下游水外调,使得下游河道水量减少。北方整个降水缺少又不会改变,所以断流的可能还会出现。

黄河的治理与防范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中国的江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黄河问题,如现在长江的泥沙也越来越严重。还有西部山区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东部河流湖泊淤浅,蓄水面积减少,所以一逢大雨就要形成灾害。1989年长江抗洪。三北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历史上原来哪些不是沙漠现在是沙漠了,原来哪些事沙漠地区,现在扩大了。例如丝绸之路上,有很多的城市都没沙漠化掉了。所以我们就要研究怎样保护沙漠地区的绿洲、城镇,不受到沙漠扩展的影响。而又是今天都有很重大的参考价值。

除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也是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 有关历史自主和人文地理的研究(下)

历史人文地理除了历代疆域的变化之外,人们在历史疆域里面的各种经济、文化的活动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内容。

首先我想讲一讲经济问题,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一直是一个主要产业。农业发展与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历史上,农业一直是多种经营,农林牧渔都有。到了汉武帝时期,农耕业占据了主要的经济地位。对土地的开发有了进一步的加速和发展。从汉朝到唐朝,黄河流域的农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了宋朝以后,长江流域尤其是太湖流域出现了大量的围湖造田。到了明清以后,长江中游地区也逐步开发,洞庭湖地区也是围湖造田。粮食生产不断的增加。者都曾经对黄河长江流域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水土流失,含沙量增大,蓄水量减少。

我们今天城市化进程过程当中,农耕地的流失严重,每年以及百万亩土地的速度在减少。有无警戒线,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土地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逐渐热门。原因第一是受西方学术界的影响;第二我过程化进程飞速发展。

那么中国今后城市发展道路与西方一样么?在我国宋代以前,所为城市大多是各级政区的政治中心。即当时没有纯粹的经济型城市,都是政治型城市。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纯粹的经济型城市。到了明清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三角洲地区,有的经济型城市的繁荣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有的镇的繁荣超过了县城府城。如湖州的南浔镇,是丝绸之中心,非常之繁荣。近代的大都市,如天津上海等是港口型城市,在西方侵略之后。

历史上经济型城市的地理环境、地理分布、兴衰变迁史的影响,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近代港口型现代化城市的出现,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对内地社会城市有无起过推动作用,这是我们城市地理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中国传统程城市发展和近代化以来城市发展的特点、地理布局和它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城市今后的布局和城市发展道路得到经验和教训。有的说是不断扩大大城市,有的说是发展小城镇。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中外学者都非常关心这个课题。中国区域差异大表现在:

1、自然条件;

2、经济条件;

3、文化条件。北方和南方,内地和沿海各有特点和差异。这些特点和差异是怎么形成的,背景如何,变化内在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对我国区域文化差异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这些西方文化、思想、科技的注入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产生了文化地理的一个什么特色?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地理的格局产生了生么样的影响?

文化地理的传承性和继承性。今天文化地理是区域格局有多少是继承过来的,是否要改变,怎么改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研究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思想文化、地理分布、地理格局的变化,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化,了解地域差异的重要基础之一。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是最早开始出去做生意的,为什么内地很多省份,很长时间才开始搞经济。这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

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但是历史上并非如此,历史上的西部,曾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譬如汉唐时期的陕西中部,汉唐时期的河西走廊,是中西交通的要道,也很富庶。就拿宋代来讲,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山西省,长江流域的两湖地区、江西,都曾经是经济文化十分发达的地区。王安石文天祥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是江西地区。为什么中西部地区在明清以后逐步衰落了?近代,西方经济入侵东部地区,加速了东西部地区的差异。那么我们要很客观的研究,这一千多年来,西部地区为什么会逐步衰落?其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引起了经济你的衰落。这就是对我们今天开发西部,不要再重蹈覆辙,不要把西部的环境给破坏了。很重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的开发。环境就恶化了,再加上东部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差距就越来越大了,这样就引起了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大。

由此可知,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学术性强、现实意义大的学科。搜集材料,精心考证,细心整理。要做大量的书房工作。所以首先要恢复它的历史面貌,并推出历史规律,此其一,为学术性很强。 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为人类活动更好地顺应自然环境变化,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我们今后的发展,不仅不破坏环境,还反而促进自然环境的发展。

多少年来,我国历史地理学工作者,做了不少的工作,成果显著。地域分布广、历史变化复杂、区域差异很大。所以我们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楚,所以研究的空间很大。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得到政府的吸纳和启发,避免我国政府少走弯路,更科学更可持续发展。

第五讲:我国环境问题及农耕经济与人口问题(上)

一、环境问题的两难选择

当今日益恶劣的环境变化时刻提醒我们,改善我国生存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强调绿色发展,绿色GDP。 人类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种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历史为例,根据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实在黄河中下游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黄河中下游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等原因所造成的。我们古代的分裂时期,往往是南北分裂而非东西分裂,这和南北自然环境文化差异有关系。中国历史上的边疆纠纷,往往发生在西部、北部,而非东部,这究竟是为什么?中国小农经济稳定了数千年,而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仍未解决,这又是为什么呢?现代社会,为什么东西部经济的差距不是减小而是加大了呢?中国今天环境问题的形成,并非始于当代,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环境问题形成的要素有三:一是一国一地的自然条件;二是人口载负量;三是生产配置和产业结构。 平心而论,我国的资源环境并不是很理想。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干旱区占了整个领土面积的55%,人口却只占了全国人口的5%。而另外95%的人口居住在东部季风区,而这个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两部分,北部分除了黄土高原以外,大部分是平原,但是受季风影响,雨量很不均匀,每年差不多是以暴雨的形式集中在夏秋之际。而这些河流多发源于黄土高原,河流下去了,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南部地区雨量比较丰沛,气候温暖,植被也好,但是又是高山丘陵多,平原少。而且同样是降水不均,经常引起水寒灾害。

第一人口众多而分布不均;第二,耕地不足,高产的耕地少;第三,自然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所以社会生产的财富往往会跟自然灾害相联系。从历史时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虽有不断地增加,但是分布的格局未有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从公元前后这个时期,汉朝,大概有5000万人口。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大概有4.5亿人口。这些人口的95%还是分布在中东部地区。1994年我国人口13亿。但是人口的布局没有多大的变化。两千多年来,人口成倍的增加,而耕地却因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交通开辟等原因不断地缩小。所以我国多少年来,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很理想。今天,我国全国的耕地面积只有15亿亩,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草地、草山、草坡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4%;森林占全国面积的13%;而沙漠、荒漠、戈壁、石荒地、永久积雪的冰川地,完全币可以搞农牧的,却有土地30亿亩。

汉唐时期,关中地区环境优美。唐代五代之后,环境恶化。汉唐时期作为首都,大修宫殿,森林大面积开垦,水资源也日趋紧张,农耕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加剧,灌溉渠道日渐衰退。

汉武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单一农耕经济确立,土地开发利用加剧。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是相继汉化,汉化成为各民族政权的共同倾向。各政权也大力发展农耕经济。

汉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黄河流域人口最为集中,经济社会最发达。含糖的鼎盛和辉煌是建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地的不断扩大和向自然索取的基础之上的。

十世纪之后,黄河流域虽然政局处于和平环境之下,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3、人口问题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大规模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大规模移民的浪潮: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

移民的主要方向是长江流域。 永嘉之乱,越90万 安史之乱,约650万 靖康之乱,约1000万

北人南下,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发。南方的贵族广据田宅,占而不耕。

南方土地开始紧张,耕地开垦之后,转向山地和湖滩。 两浙地区围湖造田愈演愈烈。

造成南方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一: 耐寒作物的传入(玉米、番薯、马铃薯)

明朝后期流民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走向山区,成为棚民。

流民在山区广泛种植耐寒作物,加速山区的开发,对河流等造成重要影响。

近五十年来的环境问题及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思考(上)

第五篇:海洋安全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中非黄岩岛事件、中日钓鱼岛事件,中日东海之争、中韩黄海之争、以及中越、中菲南海之争频频发生,我国的海洋周边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应对挑战,发挥好我国的内政能力与外交智慧,充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不仅事关我国的发展利益,也事关国家的安全利益。

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时代进步、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维护好我国的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海洋安全不仅包括一个国家的海军实力,还包括航海自由、海洋资源、航道安全、海洋环境以及专属经济区划界等因素。我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伴随中国融入世界进程的加快,海洋安全在我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上领土主权或海洋权益争端,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这使得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来生做一棵树范文下一篇:洛阳景观公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