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河旴江流域分析

2022-06-28

第一篇:抚河旴江流域分析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

李兆林1

岑华2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 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 摘要: 在初步了解洱海流域概况及其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针对洱海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展开分析,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时空分布、“三废”污染、区域环境差异和水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评价了其现状环境的污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 环境; 洱海; 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1.洱海简介

1.1自然状况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流域面积2565km,跨大理市和洱源县,湖面面积约250km,湖盆南北长约40km,东西平均宽6.3km,最宽处为9km,平均湖深为10.5m,最深处为20.7m。地貌类型丰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迹象较为明显,属澜沧江水系,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森林滞留水及少量融雪,入湖河流北有弥苴河、罗时江,西有苍山18溪,南有波罗江,东有南村、向阳、挖色等小溪,湖西南角的西洱河为洱海的唯一出口。(如图1)洱海流域气候湿润,是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年均温15.1℃,年平均降水量为1048mm, 正常库容量为28.87×10, 历史最高水位1 975.64m(1966年),最低水位为1 970.52m(1986年),水温常年在10~20℃之间,属暖性湖泊,水温垂直分布具正温层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流域内生物多样,生物量大,种群密度较高,是我国物种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生物生产量平均为16.6kg/m,总生物量达479 000T(鲜重),是云南省高原湖泊中生物量最大的湖泊。 [2]***

3[1]

8 **

22 图1

洱海 Fig .1 Erhai

Lake

1.2社会状况

流域所在地区大理开发历史悠久,交通相对优越,大理距省会昆明377km,是320国道(昆明-大理-瑞丽)和214国道(滇藏公路)交叉处的“重镇”,同时大理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是滇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95年大理机场启用,1998年广(通)大(理)铁路、楚(雄)大(理)一级公路相继通车,1999年大(理)丽(江)准二级公路也通车了,加上正在修建中的大(理)保(山)路,使大理地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洱海流域含20个乡镇、167个村公所,总人口约80万,有白、汉、彝、回等25个兄弟民族,流域内有大专院校3所(含电大),中专学校7所,特殊学校1所(聋哑学校),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共有卫生机构210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所),专业技术人员3 000多人,7 000多个医疗床位,医疗卫生条件日趋成熟。区域传统文化丰富多采,渊源流传,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走在全省的前列。 ———————————

*收稿日期: 修定日期:

作者简介:李兆林.(1978----).男.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98级地理专业本科生.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云南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流域污水治理项目专家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1996.3-7.15-21.58-59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专家组《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预可行性报告》 1996.13

**

[3] 1

2.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洱海自然风光优美,流域所在地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宾客,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云南三大高原湖泊之中,洱海在自然和社会区域环境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如表1)洱海是云南

表1 云南三大高原湖泊

Tob 1 The three biger Highland lake of Yunnan 名称 所属水系 湖面面积 平均水深 库容 生物量 水质

283 (km) (m) (10m) (t)

滇池 金沙江 309.5 4.4 15 136000 劣五类

洱海 澜沧江 250 10.5 28.87 479000 二类

抚仙湖 金沙江 212 87 185 400 二类 省第二大淡水湖泊,生物量最大,水质较好,可以直接饮用,与滇池相比,洱海水质、水深、生物量和库容等自然条件明显优于滇池;洱海所在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显然比抚仙湖所在地区高。目前,洱海的环境还算良好,但是近几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相对集中,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洱海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形势,研究表明其整体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势,改良整治工作未能持续进行,生态保护日趋紧迫。目前其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量的供需矛盾、分配的不平衡、“三废”污染、水源生态保护以及水体的营养化等方面,而导致这些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1“三废”污染分析

废水的污染对于洱海本身而言,主要是生活污染,而对整个流域而言生产污染又是重点。生活污染到处可见,只是其程度具有地区差性,排放最严重的地区是湖西坝子,其次是凤仪、海东、挖色;直接注入洱海的工业污水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的波罗江,对流域污染最大的企业是大理造纸厂、洱滨纸厂和云南人纤厂,据估计三家企业排放污水中的CODcr、BOD5和SS负荷量中CODcr和SS污染物分别占洱海废水排放的约92%和82%,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员技术水平差,管理制度不完善。1996年以后大理市进行产业的必要调整,人纤厂等相继停厂、破厂,废水污染现集中在大理造纸厂和波罗江沿岸的一些企业,目前大理造纸厂处于待停状态。工业废水问题日益改善。特别在下关沿西洱河两岸建成了长6.7Km的排污水管,改善了西洱河上游市区内的污染状况。

大气污染在洱海地区未产生严重的影响,长期未受到重视,目前洱海地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仍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大理造纸厂,其排放的烟尘达1 250mg/m、SO2为10.4kg/t、NO2为2.0d/t,由于地处湖泊的西南方,地区主导风向又是西南风,使其排放气体中的有毒物质向四周扩散,并随着降水污染湖泊;另外在湖东南地区也有一些厂矿产生废气,但由于地处人口少的山地,大气污染影响还算不大。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森林砍伐的严格管理,大理地区农村广泛使用了蜂窝煤,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CO2和SO2,到目前为止虽然未产生极大的影响,但长期的使用就会使大气质量下降,加之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固体废弃物形成的废渣是目前洱海流域环境治理的最难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6年研究认为城市固体污染和非点源污染是目前洱海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有关机构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城市固体废弃物在2000年前每年增加10%,从2000年后每年增长8%,由此可预测其近几年数量,(如表2)目前产生城市固体废弃物最多的是下关,喜洲最少,相差达20多倍,主要原因是下关城市发展较快,污染大户多集中于此,大理古城垃圾大量运往下关,深长村山菁垃圾堆放场已超负。在所有的固体废弃物中工业企业和医院产生的物质危害较大,据环境卫生管理站在1995年对工业废弃物所作的调查,1994年大理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总产量为 97 282T,其中的413T被视为有毒和危险废物,洱源县工业固体废物的总量为5 160T,其中有毒和危险废物为6T;大理市13所医院中最大的第一人民医院每年产生205T固体废物,有9.5T是危害废物。如今,城市固体废物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未形成持续利用、科学监管的流程。而乡村固体废物由于分布广、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洱海流域制浆造纸工业污染控制项目专家组 《洱海流域制浆造纸工业污染控制项目预可行性报告》 **

3 * 2 1996 37-38.附录1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洱海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项目专家组 《洱海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预可行性报告》 1996 21-22

表2 洱海区域近年固体废物排放及预测(单位:104T)

Tab.2 Erhai Lake zone drain off solid refuse and calculat in recent years(unit: 10T) 地区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下关 5.23 5.75 6.32 6.95 7.65 8.26 8.92 9.63 10.4 大理 0.54 0.59 0.65 0.72 0.79 0.85 0.92 0.99 1.07 凤仪 0.47 0.52 0.57 0.63 0.69 0.75 0.81 0.87 0.94 喜洲

0.21

0.23 0.25 0.28 0.31 0.33 0.36 0.69 0.42 总计

6.45 7.09 7.79 8.58 9.44 10.19 11.01 11.88 12.83 ——————————————————————————————————————————————

资料来源:《洱海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预可行性报告》

分布散,难于统计,资金短缺且投入较分散,难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以至乡村附近的一些河流成为了全村的“垃圾场”。近几年旅游热又导致一些流动性固体污染,每年几次旅游旺季,几十万宾客的涌入,“白色污染”增加,为固体污染的整治带来更大的困难。

由于上述各种污染的存在,近年来洱海水质变化急剧,水体营养状况变化显著,从1985年到1994年的十年内洱海水质已从贫营养过度到了中营养状态,尤其是1994年洱海银鱼生长带来的生物性污染,至今未能改变。环海水产养鱼塘以及航运和生产大力发展起来的机动船只引起的污染自作“双取消”后有所改良。根据洱海水质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其水质尚清洁,属Ⅱ类水,并且正处于恢复保养阶段。 2.2生态环境分析

洱海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区域生态环境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发展的加快,其区域差异就更加显著。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水资源的分配不均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在湖西大理、喜洲、下关一带,人口密集,水量相对较丰富;而湖东南丘陵地区则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水资源出现季节性贫缺且水质较差,加之森林分布少,群众节水意识差,到干季水资源短缺;在水量丰富的地区由于社会发展迅速,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污染,洱海水量时空分配不均现象较为显著,而区域环境差异最终导致流域生态环境存在不同的形势。

湖泊的上游地区(洱源县部分)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源区的过度开发和河流的携泥沙量。(如表3 )洱源县河流携沙广泛,其中携泥沙最大的是弥苴河水系,达68.4×10T,输沙模数达920t/km,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水源区的过度开发,化肥施用量大,目前上游耕地面积为92 670亩,化肥施用总量为1 754 T,养分流失总量达1 117.5T,其中有大量的K、N、P肥和复合肥,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进而影响到洱海

表3 洱源县各河流年输沙情况

Tob.3 The condition of the rivers carry sand every year in Eryuan County 河流名称 径流面积 长度 输沙模数

22 (km) (km) (t/km) 弥

年输沙量 (10T) 折合方量

4合计 推移质 悬移质 (10T)

4*

4

24弥苴

河干 563.0 23 270 37.5 9.4 28.1 22.1 流段

凤羽 249.32 35 400 13.3 3.32 9.97 7.8 河 段

弥茈 529.55 35 250 17.6 4.4 13.2 10.4 河 段

总计 1341.87 58 920 68.4 17.1 51.3 40.3 3 资料来源:《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污水治理项目专家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1996.3-7.15-21.58-59

整体的生态环境。洱海的中游地区(湖西大理、喜洲,湖东海东、挖色等地)是湖泊的主体,也是目前人类活动较广泛的区域,环境人为干扰较大,海东、挖色等地人口总数相对较少,但相对集中,自然条件不优越,地处湖泊东部,山地居多,山势不高,有部分的工矿业;大理至喜洲地段是目前旅游业开发的热点,据估计在这些地区每年要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次,苍山脚地区近年来修建了大量的休闲场所,增加了人类对苍山自然环境的影响。整个中游地区人口总数多,由于历史等原因,开发较早且深刻,经济发展较快,农业耕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18溪河坝管理不完善,土壤侵蚀增强;下游地区(下关等地)是整个流域社会发展的中心,人口最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许多污染企业都集中于此,产生大量城市废弃物,一些老旧企业拥有很强的根基和历史背景,使产业调整和经济结构的优形势趋于紧张。 2.3水环境分析

洱海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森林滞留水和少量冰川融雪,并以径流的方式注入湖盆,入湖河流水量占洱海水量的50%左右,近年来苍山终年积雪出现年际变化,18溪年内季节性相当明显,中段甚至有断流的情况;洱海正常库容量为28.87×10m,流域人口约为80万,人均水量3 600 m,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 952.8m),水量不算丰富,而且近几年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水量又不断增加,据估计工业和生活年需水0.6×10m,农业灌溉用水1.3×10m,发电用水5-7×10m,“引洱入宾”(引洱海水到宾川县)工程用水0.5×10m,每年固定用水近8×10m,换水周期为两年半(891天),丰水年暂且可以满足供水,贫水年水位就会下降,加之水体不断的遭到人为的影响,使供需矛盾更加严峻。

流域植被分布不平衡,覆盖率年年逐减,目前大理市、洱源县森林覆盖率分别约为16.8%、27.2%,而且大理市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又主要集中在大理至下关一段的苍山中部和团山等一些风景区,环海地带树木稀疏,大理至喜洲段由于大理石开挖等原因,苍山山体破坏大。导致洱海水源区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注入洱海的主要河流大都存在污染问题,目前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是南部的波罗江,主要原因是沿河段附近一些建材厂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排放;18溪尚处于清洁状态,但伴随旅游业的过度发展,苍山山腰地段的过分开发,河道建设管理不善,不仅使河源地区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而且还促使河流水质变差,水量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到洱海的库容;北部河流主要存在携沙量大的问题,目前携沙量最大的是弥苴河,主要原因是上源地区农业耕种过度,河口地段养殖业发展过快,如今养殖业已得到控制,但整体形式不容乐观。

*838

383

8383

83

333.洱海环境改良措施

3.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针对洱海存在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洱海环境的可持续改良不仅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而且还要在实证的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确立。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不同的方针、政策,解决不同的环境问题:

上游地区(洱源县部分)——主要针对农业的过度开发,在广泛的山脚地带适当的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业,进而增进其乳制品加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其沿湖地区严格控制水生养殖面积,“退耕还水”,加强湖岸绿化和海底绿化,减少农用化肥的使用量, 扩建茈碧湖水库,控制凤羽河给弥苴河带来的泥沙。

中游地区(海东、挖色、大理、喜洲等地)——大理、喜洲地区主要是保护苍山植被和18溪的河床,减小山脚的开发,适当“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环境和水源,耕种区减少化肥的使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一套完善的乡村废弃物监管、控制系统;海东、挖色两地则要进行大量的植树造林,加深和加强沿湖地区湿地、滩涂的建设和管理,海东地区交通方便

地段可适当利用其地形特点发展一定的工业;整个中游地区必须对交通、旅游业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下游地区(下关等地)——主要是控制工业污染和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在严格控制“三废”污染的基 4 础上合理的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第二产业的数量,加强第三产业的建设,尽快建成大垃

圾处理技术,对必要的污染企业进行迁移或分流,建立完善的设施,就地处理污染物,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污水治理项目专家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1996.3-7.15-21.58-59 不能进行区际转嫁,力争区际生态环境的和谐。 3.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法制和环保意识

洱海环境的保护不仅要从法律上作出确立,政策上进行实施,而且要以人为本,全面进行思想教育。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用事实教育群众、用思想武装群众,让群众不仅从经济效应上感受到洱海的价值,而且从生态效应上意识到其价值;加大教育投入,可结合当地扫盲工作进行乡土环境教育,对直接参与洱海开发和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逐步对洱海作业的船只进行适当的作业考评,建立科学监管的体制,严格控制人类干扰的范围和程度,使开发从无序走向有序,短期转向长远,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把保护洱海似如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的重要,让“东方的日内瓦”永远璀璨。 3.3加强水域工程建设和管理,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水域工程建设是流域环境改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加强,洱海水域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改良和资源的利用都有十分巨大的作用。目前,“引洱入宾”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18溪的河坝修建对入湖河流的携沙量和土壤的侵蚀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完善管理那些管理不善或无长期无人无津而糟人为破坏的已建水域工程,建设相关的蓄水工程,防洪抗旱,缓和水资源的分布差异和季节分配不均,严禁湖区围垦;在北部水源区和沿湖地带建立生态保护点和“绿色生命线”,使自然环境形成天然的“透视走廊”,以便发展“生态旅游”。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适当的“退耕还水”,保持水域面积的稳定,进而保证水位和水质,保护各类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沿湖的产业分布最好进行优化,下关地区的一些企业可以进行产业转移或者分散产业的过度集中,结合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合理的对老旧产业进行调整,对一些职工妥善安置,城市建设要以“生态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信息城市”、“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在整个流域内,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注意城乡联系和行政连带,发展经济,在尽可能不浪费耕地资源的前提之下,适当加强交通建设;让有污染或重污染的产业远离湖区和水源区,力求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并行。

参考文献

[1].薛琳 主编. 新编《大理风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8-19 [2].云南省林业规划院.《云南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288-301 [3].大理文化丛书.《走近大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8-40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Envivonment Situation in Erhai basin LI Zhaolin 1

CEN

Hua2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092,2.Kunming Advanced

Metallurgy College. kunming .650033 ) ABSTRACT: The author intally introduces the survey and the Current envivonment Situation in Erhai Lak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author analyses envivonment problems in Erhai basin. These analyses include the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ces,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ces, the contamination of water resouces,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nvivonment, the ecological envivonment of waterhead,etc. The author especially 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enviv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at present. 5 Moreov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Envivonment;

Erhai L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二篇: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思考

摘要 :针对石羊河流域治理的现状 ,分析石羊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羽顺利 实施 .确保 流域重 点治理 目标的 实现

1、流域概况: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 ,乌鞘岭以西 ,祁连山北麓 。 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北与掖市毗邻,西南紧靠青海省,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流域总面积4.16 万km 2,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民勤盆地绿洲面积减少了289km,土地沙漠化、盐碛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 、矿化度上升 ,其北部湖区生态已十分脆弱 ,面临消亡威胁 ,“ 罗布泊”景象已经局部显现 ,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存,部分群众已失去生活基本条件,不得不移居他乡。[1]

2、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

2.1 土地 荒漠化 过 程加剧

由于石羊河流域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包括北祁连山褶皱带、永昌隆起 、阿拉善台隆、断裂等不稳定地质构造;

石羊河流域岩性基本 以砂岩、砂砾岩 、泥岩、砂土、粘土等非 坚硬岩石为主,特别流域下游民勤属于冲湖积 、湖积 、洪积和

风积沙层地质。在如此自然条件之下,加之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大规模 的开发建设 ,忽视 了水 土流 失的防治 ;在 陡坡开 荒种 植农作物 ,造成水土流失发 生;滥砍乱伐 ,铲草 皮、烧 生石灰 ,加剧水 土流失的发生 ;过度放 牧,导致 了草场资源 的严重退化 , 由此也引起 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滑坡、泥石流 、水土 流失和盐 渍化等地 质灾害 越来越严 重 ,特别是地处流域下游的民勤县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

重的地区之一 ,可耕地逐年减少,荒漠化进程和生 态 环 境 破 坏十分严重。近年荒 漠 化 进 一 步 扩展石羊河流域武威段各类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 221.9万hm 2, 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7.2 1%。由此可见 荒漠化已成为 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 了严重影响。

2.2 水资源严重不足 、地下水过量超 采、水文状况不断恶化。 石羊河流域是我 国西北 内陆河 流域人均水资

源最少的地区, 水资源匮乏 , 人均水资源不到 750 m , 水资源承载压力 巨大。石羊河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17 .62亿 ㎥。,主要由流域自产水资源和外流域调入水资源两部分组成 。全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 16.6 1亿㎥ ,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 15.61亿㎥ ,主要产于祁连山区,河流补给来源为山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与地表水不重复的纯地下水水资源总量为 1.0o 亿㎥,由石羊河流域降水 、凝结水补给 ,沙漠地区侧向流入,以及祁连山区侧向补给 三部分组成 。 从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我国北方气候处于更加干旱的状况下 ,更加剧了石羊河流域干旱的趋势 。以前 石羊河 流域许 多地方 的孔隙承压水 都可 自喷 ,7O 年代 以来大量 开采地下 水 ,储 存资源 迅速消耗 ,全流 域除红水河 尚有少量 泉水外 ,其余

泉水全 部消失 ,泉眼尽 皆干枯 。 根据 近 20 a 实测 资 料对 比 分析 : 武威南盆地地下水位平 均下降 6~ 7 m , 下降速率 0.3 1 m / a; 民勤盆 地地 下水 位平 均下 降 1O一12 m,下 降 速率 0.57 m / a .最大 下降幅度 16 m ;昌宁盆 地平均下 降 5-6 m ,下 降速 率 0.26 m / a 。 [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水资 源短缺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从自然因素来看,石羊 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蒸发量旺盛 、降水量稀少 、植被覆盖率低 ,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 ,且随着陆海结构 、纬度地带性 、地貌格局的变化早已孕育形成。从人为因素看,主要有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 过度,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流域内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 、林牧和林矿之间矛盾突出 ;以及水资源分配失衡 、盲目开发利用土地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污染 、地下水开采严重和草场过牧 、人口的过快增长等石羊河流域深居大陆腹地 , 亩均水资源量300 m ,仅为全国的1/ 5 。 缺水以成为制约石羊河流域经 济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 因素 ,也是生 态 环 境 日益 恶 化 的 主要 原 因

2. 3 上 游 祁 连 山产 流 区 植 被 破 坏 严 重 ,水 土 保 持 和 涵 养 水源 能 力 降低 祁连

山的森林植 被和高山草地是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 区。 由 于人 口增 加 ,人为 砍伐森林 ,过度 放牧 ,开矿 挖药 和开荒种 植 ,造 成林农 、林牧 、林 矿矛

盾突出,致使林地减少 ,草场退化 ,植被覆盖率降低 ,水 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 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 50 年代上 移 40m ,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 。 山区

近 1 500 km 2 的林 草地 被垦殖 。水 源林 仅存 不足 550 lun2,现 有乔木林 644 km

2、灌木林 1 832 km ,山区的植被覆盖率只 有 4|D%左右。 祁连山灌木林线的上移和灌木林 的草原化、荒

漠化 ,造成 的结果 是保 水 能力 减弱 ,调 节 功能 降低 ,水 土 流 失面积增 大。

2 .4上下游用水矛盾尖锐,中 游 地 区 灌 溉 农 业 规 模 过 大 。水 资 源 配 置 不 尽 合 理 。耗用 水 量 严 重 挤 占下 游 生产 、生 活 和 生态 用 水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形成、分布 、转化等水循环过程,受

地质构造的制约 ,形成 明显的中游盆地 (南盆地) 和下游盆地 (北盆地) 系列 。河流出山后大部分水量被蓄引到中游盆地

洪积扇强透水带灌 区。

目前 ,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明显过度。据陈隆亨等在《 河西地 区水土资源及其合理 开发利用中分析计算,流域内水资源总量为 15.39 亿 m ,总水 资源的最大可能利用率为 75.70% ,则最大可能利用 的净水量 为 11.65 亿 m 。 扣除人畜等生活用水量 0.50 亿 m 、工业用水量 1.31 亿 m ,则净可用于农林业 的水量为 9.84 亿 m 。 按照净耗水 定额 300 m / 亩计,最大可能灌溉面积为 327.97 万亩。 据航 片判读分析,90 年代初流域内的灌溉面积 已达 500.60 万亩, 超过水资源最大负担 面积达 172.60 万亩 ,至 2003 年底,超 载面积远大于此 ,这些超载面积靠超采地 下水来满足作物的

用水需求 ,致使地 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3] 由于南盆地过量开采地下

水 ,使下游河道泉水溢出量逐年减少,水 资 源 配 置 不 尽 合 理 。中上游耗用 水 量 严 重 挤 占下 游 生产 、生 活 和 生态 用 水

2. 5 人 口压 力 过 大

石 羊 河 流 域 位 于我 国 西 北 内 陆

河 区河 西 走廊 东端 .流域 面 积 4 .16 万 km 2。流 域 行政 区划 主要 包 括 武 威 、金 昌 、张 掖三 市 的 凉州 、民勤 、古 浪 、天 祝 、永 昌 、金 川 、肃 南 等 7 个 县 (区 ) 及 白银 市 的一 角 2 1 世 纪第 一 个 10 年 的中期 . 流域总人口 226.89 万人 .其 中农 村 人 口 153.5 万人。地 区生 产 总 值 (G D P ) 138.45 亿 元 . 粮 食 总 产 量

113.23 万 t。石 羊河 流域 水 资 源 总量 16.59 亿 m , 但 在 治理 前 .全 流域 用 水 总 量 已 经 达 到 28.77 亿 m . 耗水 总量 也超 过 20.75 亿 m ] 流 域 水 资源 开发 利 用 已。[4] 石 羊 河流 域 水 资源 开发 利 用 已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 ,加之生态环境日 趋恶 化 ,水污染严重,人民的节水,护水意识浅薄,水资源过度开发,使石 羊 河 流 域.成为我 国 内陆 区人 口最 密 集 、水 资 源 开 发 利用 程 度 最 高 、 用 水矛 盾 最 突 出 、 生 态环 境问题 最严 重 的地区。由地下水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大面积枯 萎 死亡,土 地沙漠 化加 快 加之地 下 水矿 化 度 升 高 ,盐 渍 化 加 重 使大片耕地被迫弃

耕撂荒,无 法 生存 的 群背井 离 乡 ,沦 为 “ 生 态 难民”。

3、治理措施及方案

3.1治防结合,多方位治理荒漠化

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积极做 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认真 贯彻 国家关 于退耕还林还草 的有关方针政策 ,将坡耕地等退耕还林 还草,恢 复植被 ;加强生态 建设 ,从源 头上治理水土流 失 采取多种措施, 实施封育保护,封山禁牧等措施; 搞好能源建设 ,为生态 自然修复创造条件, 使大 面积 水土流失区

的植被覆盖度进一步提高。把石 羊河 整个 流域 作 为一个 完整 的生 态 系统来 看待 ,遏制沙漠化进程,采 取生 物

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 ,乔、灌、草结合 ,带 、网结合 ,以防护为主的方法 ,多 选用 耐 干旱 、抗 风 沙 、防风 固沙性 能好 的梭 梭 、花棒 、毛 条 、红 柳 、霸王 、木 蓼 、鬼柳 、沙 枣 、沙蒿 、沙

打 旺等优 良固沙 植 物 , 营造 防护林 带,建设阻隔沙漠化外 围屏 障。

3.2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调整农 业产 业 结构

一是 以保 护水源涵养林 和流域 源头 区为重 点 ,加强 全流域 的综合治 理 ,退

耕还 林 ,种 草种 树 ,减少 土 壤沙 化 ,防止 水土 流失 和生态 环 境恶化;二是要利用各种时机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

的 、广 泛深入 的节 约用 水 、依 法治水 、加强 水 资源保 护等方 面的宣传教育, 增强全社会对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和对依 法治水理 念 的认 同度 ;三是 调整农 业产 业 结构 ,控制 农

业 灌 溉 规模 ,加 大节 水 型 经 济作 物 种 植 比例 ,减 少 农 业用 水 总 量。

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切实加强 落实实施温棚种植 技

术 、大 田滴灌 、农艺节水 、工程节水等方 面的实用性技 术,以改变落后生产方式、推广科学种养为途径 ,对地区农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四是加大执法 力度 ,减 少人 为水土流 失,加快水 土流失防 治步伐 , 实现 人与 自然的和谐相 处。

3.3采用 一 切 保 育 措 施 ,恢 复 和 扩 大 森 林 植 被 ,提 高 森 林 保 持 水 土 和 涵 养水 源 能 力

南部祁连山区是石羊河发源地 ,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冰川和大面积 的水源涵养林是巨大的天然水库,祁连 山水源涵养林 是维

持石羊河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体。 因此 ,增加祁 连 山森林 资源 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 资源结构 ,增强森林生 态 功能,建立高效稳定的森林 生态系统是石羊河 流域综合 治理 的重要任务。采取有效 措施 ,对 现有林 、草资源 实行封护 管 理 .制止乱 砍滥伐 .过度利 用 。 对 25° 以上坡耕地退耕 还林还牧 ,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 ,增强水源涵养 功能 ,减 少水 土流失 ,稳定 山地积雪和 发育现代 冰川 的生 态系 统,增加祁 连 山涵 养水 源 能 力

3.4做好 流域 内水 资源 的统 一调 配 、利 用 和 管 理

水资源管理相对复杂,必须采用以法治水 的策

略,从流域上、中、下游整体利益考虑,全 流 域 统 筹兼 顾 ,发 挥流 域生 态系 统 的调节 功能 ,增加 石羊 河下 游 水量,使上中 下 游 统 一 调 度 、生 产 、生 活 和 生 态

用水综合平衡 , 要 将生态用 水列入用 水 计 划,强化水权意识 加快水 权 制度 改革,加大跨流域调水的力度,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石羊河流域广阔的倾斜平原,地面坡度大、地下水存贮 能力强 、水平径流快 ,充分利用区域的得天独厚 的 自然条件,为水资源多次利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由于水 源 涵 养 区 的生 态 用 水主要来源于雨洪 资源 ,因此 ,充分利 用水窖 、涝 池和各类水土保持设 施 ,

拦蓄部分汛 期降雨径流解决水 资 源 配 置 不 尽 合 理等问题

3.5立项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项 目,解决人口压力 有计划 ,有 目标 ,有方 向,划 区域 ,

分期分批移民;在省市区统一协调下,在中下游的国有农 、林场 中安 置一 部分 农牧民, 并且 建立区域

治理的长效机制,林区管护治理中将当地群众转为林业

生态产 业工人 ,实行 国家定 补制度 ,专 门从事 营林生 产 和保护林草等生态治理工作;通过 大

力 发 展 劳务 经 济 .使 农 业 人 口积 极 向 城 镇 转 移 ,减轻生态薄弱区的人口压力 。

4、治理效益分析 4.1社会效益

石 羊 河流域 的 生态自然环境的治理 取得明显效果和 产 业结 构调 整成果明显,流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

流域通过大力发 展草 畜 、制 种 、果 蔬 、

花卉 和啤酒 花 、酿酒 葡萄 、中药材 等轻原 料 生产 ,并 逐步把 它 们培 育成 主 导产业 ,同时 加大 基地 建设 和 产 业 开 发力度 ,壮 大龙 头加 工企 业 ,延 伸产业 链 ,并 实行 产 业化 经 营,给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农 民纯收

入逐年增加 ,群众 生活水 平逐步提高 。流域以 阳光产

业 支持 新型工业 的发展 并重视二 三产业 的联 动,以工 业发展 来拉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使现在的石羊河流域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4.2经济效益

在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过程中,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农业内部的产业调整切实落实实施。通过坚持 节水增收 ,大力 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 ,重点 发展 以 日 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 , 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葡萄、

红枣 、优质梨 、枸杞 为主 的特 色林果业 ,促进 农业增效 、农 民 增收。

2013 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 371元 ,较 2007 年

4 034 元 增加了 4 647 元 ,年均增长 12.94%。 其 中,工资性收 入 20 13 年达到 1 936.3 元 , 较 2007 年 829 元增加 了 1 107.3 元 , 年均递增 15.2%; 家庭经营性 收人 20 13 年达到 6 154.9 元 ,较 2007 年 3 115 元增加 了 3 039.9 元 ,年 均递增 12%;转 移性收入 2013 年 187.9 元 ,较 2007 年 62 元增加 了 125.9 元 , 年均递增 20.3%。人均纯收人中来 自设施农 牧业收入达 4 269 元 ,占纯收入的 5 1%。 [6] 4.3生态效益

通 过 祁 连 山 区生 态 建 设 与 保 护

工 程 、 民 勤 盆地 生 态 建 设 与 保 护 工 程 、生 态 移 民试 点 工 程 、农 村 能 源 建 设 等 .保 护 祁 连 山 区生 态 环境 .有 效 遏 制 民勤 盆 地 生态 恶 化趋 势 .逐 步 修 复 水 源 涵 养 能 力 . 提 高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建设 节 约 型社 会 ,为农 业 增 效 、农 民增 收 和 改善 农 民 生 活 条 件 及 保 护

生态 环境 发挥 积极 作 用。以民勤 盆 地生态 为例 民勤 盆 地开 展 了 大 规 模 的春 季 植 树 造 林 和 秋 季 压 沙。 20 10 年 完 成 人 工 造 林 l8.78 万 亩 (1.252 万 hm 2) , 封 山 沙 育 林 草 19.9 万 亩 (1.33 万 hm 2) .通 道 绿 化 801 km . 分 别 比 2009 年 增 长

17.4%、76.1%、86.7%。 向民勤北 部湖 区 实施 生 态补水 1 290 万 m ,.干 涸 5 1 年的青土湖出现了15 km 2的水面面积。[5]目前石羊河生态 环 境逐 渐好 转 ,生 态环

境 恶 化趋 势得 到有 效遏 制 , 石羊 河 流域治 理 已取得 阶段 性 成效。

5.结束语

石羊河 流 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沙漠化进一步扩展;水 资源 总量 不 足,地下水过量超 采 ,水文状况不断恶 化 ;

上游祁连山产 流区植被破坏严重 ,水 土保 持和涵养水源能力 降低 ;中游地区灌溉农业规模过大 ,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人 口压力过 大等问题。通过治防结合,多方位治理荒漠化;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调整农 业产 业 结构;采用 一 切 保 育 措 施 ,恢 复 和 扩 大 森 林 植 被 ,提 高 森 林 保持 水 土 和 涵 养水 源 能 力;落实 流域 内水 资源 的统 一调 配 、利 用 和 管 理 ;进行生态移民等措施,综合治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取得较大成果,为其他区域的治理提供了可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徐洲元.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思考[J] 石羊河流域治理专题2010(20)

[2] 雷 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 008 年 6 月第 44 卷 第 2 期

[3] 许文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 004 年 12月第 40 卷 第 4期

[4] 栾维功.以水为基 统筹兼顾 重点治理--《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特点分析[J] 中国水利 2013.5 [5] 贾小明 ,张永明.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路径决策及实施效果分析[J] 专题探讨2 0 1 3 .5 [6]钱 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 目建设中期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资源与环境[J] 2015 年第13期

第三篇:流域水质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1 项目概述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列入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高度。国务院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对生态文明中水环境和水质保护方面的提出了重点管理要求。与此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环保部发布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将“互联网+绿色生态”作为11个重点行动之一而提出,要求未来的环保工作必须紧密地与大数据建设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建设目标

以往信息化发展基本都是着眼于各个业务部门各自的业务需求,“管什么、想什么、干什么”,数据多头采集、相互矛盾的现象普遍,难以从环保工作全局层面支撑决策和管理。很多环境问题还处于现状不清、底数不明、原因不详的困局之中,环保部门在回应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解决人民关切的环境问题方面容易陷入被动。

通过以水环境综合大数据分析建设为契机,树立环保工作的大局观和整体观,将流域各方面相关环境管理数据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打造对内的统一的水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用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来谋划整个水域环境质量、影响流域污染源监控数据管理建设。 3 系统建设内容

3.1 水环境大数据采集

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是以数据为核心,环境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是在“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环保部门未来建设重点将紧紧围绕大数据进行。而要实现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数据收集获取问题,因此需要夯实应用基础,全面收集内外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联动、开发数据,努力实现全数据采集管理。

3.2 水环境大数据管理

获取流域水质大数据分析需要的相关环境大数据资源后,建立大数据综合服务库,将采集的海量数据汇聚进入到库中,聚合原有分散在各个政务系统中的数据,并按照大数据管理标准及要求,进行集中管理与维护。

3.3 水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

应用水环境模型、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水环境质量模拟预测、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建立,集流域各断面自动监测系统、排向该水域的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控系统、排污申报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等,采集整合河流断面自动监测数据、手工监测数据、流域排口监测数据、污染源数据等,建立流域水系关系、河流与断面的关系、断面与排口关系、排口与企业关系、企业与污染因子关系五种数据关系,当某一个监测站点数据超过安全阈值或正常标准时,判定其污染程度,同时进行污染溯源,通过水环境模型预测出下游的污染水质变化趋势况,给出处置措施建议并提供评估管理。

第四篇: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 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分析∗

作者:黎元生 胡熠

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年第03期

流域既是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单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福建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闽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政府组织开展了多期的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虽然闽江上下游中心城市和工业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但是遍及城乡的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加剧趋势,表现出污染范围广、污染源种类多和污染危害大等特点,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十二五”期间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三圈”理论引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分析框架,剖析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政策导向。

一、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分析框架

(一)莫尔的经典“三圈”理论。“三圈”理论是由哈佛大学马克·莫尔教授在《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1995年)一书中最早提出的。该理论是关于领导者战略管理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以“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框架,开展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相机分析。主要观点是:政府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或实施战略计划时,必须坚持价值(V)、能力(C)与支持(S)三个因素相互统一的原则。

不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能包含着价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组合。政策方案或计划项目只能是“愿景”,没有实施能力和公众支持,那只能梦想(梦想区V),有价值又有能力就可成为实现梦想之区(梦想实现区V+C);缺乏公共价值只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属于别人的梦想(别人的梦想区S),甚至可能给公共利益带来严重损害(噩梦区C+S);具备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条件,那就可以放心去做(耐克区V+C+S),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更多的公共决策是具有公共价值,但目前尚无能力或尚未得相关者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官员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开展工作创新,“将新的尚不欢迎的现实,呈现给个人、组织或整个社会,让他们认可,并成功地适应新的现实的过程”。[1]

(二)“三圈”理论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决策分析。与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点源污染相比,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点多、面广、源杂、分散隐蔽、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点。欧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努力,工业点源污染才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绝对主要污染物。1990年美国面源污染占污染总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为68%~83%,氮、磷营养元素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的污染物质。丹麦270条河流中94%的氮负荷、52%的磷负荷是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2]发达国家既有较强的政府执行能力,又有广泛的公众支持力度,它们通过采取立法、发展替代技术、实施补贴等政策措施以及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以美国为例,1990-2006年期间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就减少了65%。[3]当然,由于受到各国(地区)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

龙源期刊网 http:// 策面临着不同的价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组合。近年来我国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以及福建省闽江、九龙江等区域性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虽然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但它明显受制于地方政府有限的资源能力以及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现阶段更重要的民生需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着制度、技术等多个相互矛盾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既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又是区域环境管理中需要政府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

二、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三圈”组合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过去“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并举的多元结构转变,具体表现为种植业比重下降和养殖业比重上升、粮食比重下降和经济作物比重上升。1990年至2010年福建省“肉猪年出栏数”由766.46万头上升到1963.31万头,粮食种植面积由2745.92千公顷下降到1232.30千公顷,经济作物由同期的665.35千公顷上升到1038.59千公顷。[4]同期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和薄膜施用量以及畜禽污染物排放均大幅度增加。闽江上游的三明和南平两地市是福建省现代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加剧闽江流域面源污染程度。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突出地表现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闽江畜禽养殖污染负荷约占全流域的60%,畜禽养殖废水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约为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的5.7倍和7.5倍;闽江下游福州市郊16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上限的2.76倍。[5]农业面源污染所产生的化肥、农药、重金属残留物等有害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会直接殃及水生生物,某些有毒物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密集作用使处于食物链高位的人或畜中毒。可见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会加重流域水体的营养化,加快土壤退化,危及流域生态安全,而且影响着特色优势农产品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影响着消费市场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已刻不容缓,既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大事。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执行能力有限。我国现行环境政策主要是针对工业点源治理而设计的,各级政府主要采用“命令—控制”性的行政手段、排污收费等约束性的经济手段和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向企业提出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者命令其采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目的的生产技术标准,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限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这种“命令一强制”性的环境治理范式,往往针对的是那些具体的、可以用指标量化的环境问题以及点源污染,但对点多面广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并不明显。当前地方政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等工程技术手段,相对忽视农民参与式激励性政策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在现行的碎片化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不仅要鼓励农民参与面源污染防治,而且要处理部门间利益矛盾。农业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存在空白,缺乏统筹协调,难以监管到位;各个部门之间谁也无权命令或指挥、协调别的机构,部门间责任权利边界模糊导致经常出现沟通不畅、协作不力、相互推诿与扯皮的现象。县、乡(镇)、行政村基层环保能力十分薄弱,绝大部分乡(镇)和行政村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农业污染“无人管、无力管”的现象普遍。

龙源期刊网 http://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农户支持度低。从农业微观经营角度看,农户经营行为短期化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根源。农民是理性的,“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许多专家未能看出他们如何有效率。”[6]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个体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难于把握市场价格,只能采取以大量施放化肥农药和增加种植养殖面积及数量为主要手段,以追求产值最大化为直接目标;并在利用公共环境资源创造自身财富的同时,尽量地将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外部化。随着福建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演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386199”部队成为闽江上游南平、三明等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较低,没有掌握好正确的、环境友好型田间管理技术,在缺乏农业技术辅导的情况下,主要根据往年经验过度施放化肥农药,个体农民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既可以获得较高的产品和经营收益,又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减少劳作的艰辛。“高度依赖化肥农药”不仅是农民的理性选择,而且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7]

三、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导向

(一)提升全社会对环境治理的价值认同和支持。早在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思想根源是政府和农民的环境观念淡薄,政府部门没有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放任自然消减”的思想;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责任感不强,粗放经营和随意排污等生产生活方式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并把生态环境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增加农民自主参与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升全社会对环境治理的价值认同和支持。从政府的角度看,需要由经济增长型政府逐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由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以及官员考核体系转变为注重绿色GDP、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区域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到政府环境治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农民的角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面源污染危害的认识,引导农户树立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路子。同时扩大公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大家共同减少污染,关爱家园。

(二)提升政府面源污染防治的能力。

1.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当前我国缺乏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限定性生产技术标准,缺少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原则性规定多,配套性细则规定少,可操作性不强,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立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基于福建水系的相对独立性,建议制定《福建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环保执法监督监察机制,并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 2.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组织体系。增加县级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编制,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乡镇先试点设立环保机构,争取用3年的时间,所有乡镇全部设立环保站,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环保“缺胳膊少腿”的状况。在农村“六大员”基础上设立环保员,加强农村环保宣传、环境监督等执行力。

3.设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在目前环境治理的组织资源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遴选若干个条件较好的区域,设立省、市和县不同层次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围绕农田化肥农药减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规模化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实行奖励和补助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加大“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发动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筹资筹劳,参与面源污染防治。探索建立村民环境自治机制,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作用。

(三)建立农户参与式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机制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中央政府的规制缺失、地方政府的GDP偏好、个体农户的驱利性和第三部门发育的滞后性,使得流域面源污染成为个体理性选择所造成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流域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将取决于能否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加强利益相关者互惠基础上的互动,建立相互间激励相容机制,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实现多元主体信任合作机制。这就要求政府不仅仅要采取强制手段,包括严禁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对被列入“双禁”的“两高”农药全面清出市场,在农业生产上禁止使用等,同时更要建立以经济激励导向的鼓励性政策,引导农户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由政府单边治理向政府企业和农户多元治理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由以强制为主的政策导向转变为激励为主政策导向,由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治理,建立起政府引导、农户自主参与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政府环境政策的效果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决于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以无偿技术援助、有机肥价格补贴和尾水标准等三项政策为例,农户对无偿技术援助政策的接受意愿最大,尾水标准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因此,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特征的无偿技术援助政策,既能从源头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政策目标,又能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有效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结局,是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的首要选择。[8]政府提供无偿技术援助等以激励为导向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户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愿意采取有利于环境政策目标实现的经济行为,最终使农户在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政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俊德“三圏”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决策方法论意义[J].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 [3]卞辑部.美国如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J]. 北京:北京农业2009(1):50. [4] 根据1990-2011年福建省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龙源期刊网 http:// [5] 邱孝煊,黄东风,蔡顺香.福州蔬菜污染及污染源调查和治理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9,15 (1): 15-21. [6] W·舒尔茨.穷人经济学[A].王宏昌.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59~1981年)[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86. [7] 饶静、纪晓婷.微观视角下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分析[M].北京:农业技术经济2011.12.11~16. [8] 韩洪云、杨增旭.农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接受意愿的实证分析[J]. 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10.1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洪峰

第五篇:太湖流域发展有机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概述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太湖流域发展有机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太湖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有机农业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全湖面积2338 km2,流域面积36500 km2,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使无锡市自来水产生强烈臭味而无法使用,江南水乡也因蓝藻爆发而出现了水荒。这次蓝藻的大规模爆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污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持续不断的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畜禽及水产养殖、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本文在分析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已采取的对策及近年来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开发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太湖流域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建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太湖流域的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环境状况公告显示:2006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年均值分别达到Ⅲ类、Ⅳ类水质标准,但由于总氮污染严重,湖体水质仍为劣Ⅴ类,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在21个国控监测点位中,无Ⅰ~Ⅳ类水质,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点位分别占14%和86%;环湖河流为中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BOD5和石油类,87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20%,Ⅳ、Ⅴ类占49%,劣Ⅴ类占31%[1]。可见,太湖氮、磷污染仍很严重。 1.1 种植业污染现状

太湖流域内有耕地151万公

耕地面积(×103 hm2)350300250200150100500

1 顷,其中水田124万公顷,旱地27万公顷,复种指数200%,稻麦轮作是太湖流域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随城

苏州无锡常州1995年2000年2005年2006年图1 苏锡常耕地面积变化情况(1995-2006) 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太湖流域耕地面积呈缩减趋势(图1)。以苏州市为例,苏州市的耕地面积,2006年比1995年已缩减了38.4%,其它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25012化肥用量(×106 kg)农药用量(×106 kg)2001501005001995年2000年2005年苏州无锡常州10864201995年2000年2005年苏州无锡常州2006年2006年图2 苏、锡、常农用化学品施用量的变化

从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上来看(图2),化肥用量(折纯量)也有缩减趋势,其幅度与耕地的缩减幅度相对应。农药的施用量却不同,在苏州,农药的施用量随耕地面积的缩减有减少趋势,而在无锡和常州,农药的施用量变化不大,特别是在2005年,反而有上升趋势,与苏州的施用量相当。

农药单位面积用量 (kg/hm2)化肥单位面积用量(kg/hm2)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1995年2000年2005年2006年4540353025201510501995年2000年2005年2006年苏州无锡常州苏州无锡常州图3 苏、锡、常主要年份农用化学品单位面积用量

从单位面积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上来看(图3),在苏州、无锡,200

5、2006年单位面积化肥的施用量较1995年有下降趋势;在常州,基本持平;并且以无锡单位面积化肥的施用量最高,2006年可达639 kg/hm2,远超出发达国家规定的225 kg/hm2的使用限量。从农药的施用量来看,苏州单位面积农药的施用量基本持平;在无锡和常州,近两年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5年,农药的施用量高达42 kg/hm2以上。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农田养分的年排放净负荷中,氮为34.1kg/hm2,其中稻季19.4 kg/hm2,麦季14.7 kg/hm2;磷为1.75 kg/hm2,

2 其中稻季1.16kg/hm2,麦季0.58 kg/hm2,氮磷的径流流失量分别占当年施肥量的6.36%和1.93%[2]。若以太湖流域现有耕地151万公顷来计算,则N的年排放量为51514t,P的年排放量为2644t。 1.2 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城乡居民对畜禽肉蛋奶的需求量一直在不断提高,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对太湖周围区内面源污染的发展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太湖流域人口密度高,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大,大批规模养殖场建在了城市的近郊区,据统计,环太湖流域有大约2000多家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相对于化肥,畜禽粪尿养分含量低而运输成本高,施用费时费工,另外,畜禽粪尿的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往往在难以处理的情况下,将农田作为最终的处置场所或直接排入太湖和附近河道。因此,太湖流域大量的畜禽粪便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就直接或间接的排入太湖,造成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N、P等营养盐的输入一直没有削减。 1.3 水产养殖业污染现状

近年来,太湖围湖利用面积逐年扩展,围网养殖增长迅速,尤其是1995年以后。据统计,1990年太湖围网养殖面积13.17 km2,1995年为25.95km2,2003年为107.72 km2,1995~2003年间围网养殖年增长速率是1990~1995年间年增长速率的4倍[3]。目前,太湖围网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太湖,据卫星遥测图测算,东太湖面积131 km2,围网养殖面积达54 km2,约占东太湖总面积的41%。太湖围网养殖,过剩的饵料增加了水体的营养负荷,据2001年调查,太湖流域池塘河蟹养殖面积为11377.86 hm2,河蟹产量为6681.18t,按物料平衡计算,养蟹池塘向环境排放的TN为27.08kg/hm2,TP为7.85kg/hm2,太湖流域池塘养蟹向环境中年排放TN为308.12t,TP为89.32t;按池塘进排水实测值计算,太湖流域按池塘养蟹外排水中TN、TP浓度增量分别为0.34mg/L、0.05mg/L计算,则太湖流域池塘养蟹年外排TN和TP的增量分别为154.74t和22.75t[4]。 1.4 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现状

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用水量也在逐年上升,由于大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没有完整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大多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到处泼洒,而厕所污水则直接或间接的排入河道。据调查,在宜兴,有24%的农户生活废水选择了直接排入村河,50%的农户排水采用排入屋后及地表渗入

3 地下,排入沟渠的农户有25%[5]。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很大,据统计,太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人均产生量大约为0.15~0.30kg/(p·d),在苏南河网地区,有2/3的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河道边,由于该地区雨热同期,垃圾易腐败释放出溶解性有机碳、氮和磷进入水体,进入水体的垃圾可在2~6个月内释放出几乎全部有机氮磷,堆积垃圾在1年内也可释放几乎全部营养物[5]。另外,乡镇和农村的地表径流也是氮、磷等营养盐的一个重要来源,据杨林章等研究表明,太湖流域乡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地表径流氮、磷的水环境年负荷量分别达到20~40 kg/hm2和3~12 kg/hm2,接近或超过农田氮、磷面源排放量[2]。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的农村面源污染的各种来源中,种植业的氮、磷排放负荷有所减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来自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量有所增加。虽然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目标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但只有将农村、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形成闭合的农业生产链,改变过分集约化的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方式,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物质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大幅度地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而发展有机农业就是实现此目标的最佳选择。

2.太湖流域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2.1 区域优势

有机农业通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与肥料、循环使用系统内部的物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恢复与治理被常规农业生产破坏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生产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有机农业对生产的基础环境条件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满足国家相关土壤质量和农田灌溉水标准要求的环境条件都可以发展有机农业,它更强调的是生产观念和生产技术的转变。因此,从环境的角度来讲,避免了人们对在太湖流域发展有机农业环境不达标的担忧。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历来以“鱼米之乡”著称,生产者的素质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于优质、安全、健康的有机食品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另外,太湖流域农产品品质优良,如太湖大米早已凭其“甜、糯、香、软”的特点名闻天下,阳山的水蜜桃以其果味蜜甜芳香而被视为果中珍品[7],在此基础上发展有机生产,能够进一步改良其品质,实现优质与有机的结合,可更好地提升太湖农产品的品牌。因此,在太湖流

4 域如果能够科学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循环使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则发展有机农业是完全可行的,并比其它区域具备更优越的经济条件和市场优势。 2.2 生态农业奠定的基础

太湖流域历来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生态农业历史久远,“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近年来,江苏省农林厅农业环境监测站围绕保护母亲河,将工作重心放在太湖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上,启动生态农业县建设,在太湖流域规划建设5个省级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县建设以实施“三清”工程为重点内容,采取化肥、农药使用的减量化、高效化、无害化等新型农业组装配套技术,有效控制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等污染,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到目前为止,太湖流域已有吴江、张家港市等5个县通过了省级生态农业县验收,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开发得到普及,为进一步发展有机农业奠定了基础。 2.3 科研基础

国家“863”计划重大治水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示范工程,通过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水源地水质改善、重污染水体生态重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综合技术集成、工程规模示范,围绕如何控制施肥水平,减少土壤养分淋溶等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8][9],分析了面源污染的主要类型、形成机制与特点,提出了根据稻田污染排放时空特征和重点控制区域,依据“农田内部节氮控磷、排水沟渠生态拦截、毛渠浮床生态净化”的三级控制思路研究了氮、磷的流失排放规律,建立了示范工程,为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做了有益的探索[5]。取得的成果一方面为该区域发展有机农业降低面源污染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发展有机农业又是促使广大生产者主动采纳应用这些科研成果的动力源泉。实际上,有机农业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鼓励农民自愿采纳的控制重要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生产方式[10]。 2.4 政策支持

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受到政府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在2007年9月通过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中指出太湖流域要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也指出要引导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在中科院

5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十五”期间开展的“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验收技术报告中就提出要将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作为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源头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11]。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发展有机农业有优越的区域优势、生态农业奠定的深厚基础、坚实的科技后盾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将现有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成有机产品生产基地是完全可行的。

3. 太湖流域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建议

3.1 制定发展有机农业的具体激励机制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与肥料,是对现代农业的一种挑战和对农民的挑战。发展有机生产往往会引起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产量的部分降低,例如席运官等[12]研究表明,由于有机肥的施用和劳力投入的增加使有机水稻生产成本较常规生产提高109%,但产量低于常规生产的10.4%,因此,为了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在发展前期,地方政府需要制定在太湖流域发展有机农业的具体激励机制,将有机农业作为一种降低面源污染的环保手段进行推广与补贴。同时要鼓励利用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的工厂建设,对农民购买和使用有机肥进行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

3.2 建立有机生产系统的技术体系

有机农业除强调使用有机肥、作物秸秆和种植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外,还非常注重使生产系统的养分使用效率最大化与养分损失的最小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进行精细的有机生产耕作技术的研究,研究各种生产条件下的土壤养分供给规律与作物需肥规律,建立太湖流域有机农业农田最佳养分管理模式,因有机农业生产如果有机肥施用不当,同样具有引起面源污染的风险[13]。研究建立起针对太湖流域作物生产的病虫草害生态防治技术,种养结合的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发展农业机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3 加强宣传,培育有机食品市场

以有机农业为手段控制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显著优势是具有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作为拉动力,而有机食品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让消费者熟悉和接受的过程。因此,要加大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其产品的安全、 6 健康的品质和保护环境的内涵,促使消费者愿意购买有机食品,在有益于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为保护太湖流域水环境作贡献。

参考文献

[1]http:///plan/zkgb/06hjzkgb/200706/P020070619274778023610.pdf [2] 杨林章, 王德建, 夏立忠. 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途径. 中国水利, 2004(20): 29-30 [3] 杨英宝, 江南, 殷立琼. 太湖围湖利用及网围养殖的遥感调查与分析. 农村生态环境, 2005(3), 39-44 [4] 陈家长, 胡庚东, 瞿建宏. 太湖流域池塘河蟹养殖向太湖排放氮磷的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 2005(1), 22-24 [5]史龙新,李向阳,王宁. 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 中国水利,2006(17):11-13,46 [6]席运官,钦佩. 有机农业生态工程.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7]陶文沂, 张慜, 王为华等. 无锡市果品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1): 63-66 [8]崔玉亭, 程序, 韩纯儒, 李荣刚. 苏南太湖流域水稻经济生态适宜施氮量研究.生态学报, 2000, 20(1): 659-662 [9]宋勇生, 范晓晖. 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平衡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 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 27(2): 38-41 [10]张维理, 冀宏杰, Kolbe H等.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Ⅱ. 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 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7):1018-1025 [11]孔繁翔, 胡维平, 范成新等. 太湖流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的研究与战略思考. 湖泊科学, 2006,18(3):193-198 [12]席运官, 钦佩, 宗良纲. 有机水稻病虫草防治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46-49 [13]Hansen B., Alroe H.F., Kristensen E.S.. Approaches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organic farming with particular regard to Denmark.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1, 83, 11-26

上一篇:副经理职位说明书下一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